传统媒体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媒体的好处

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1

转型是大势所趋

媒体融合的“大传媒时代”呼之欲出。一方面,随着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国家“三网融合”等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不同媒介之间以及传媒业和信息产业的界限将日趋模糊,融合趋势日渐明显,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的产业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国家目前大力支持优势媒体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大传媒时代”呼之欲出。作为传统媒体,以“大传媒时代”为契机,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首要问题。

新媒体的挑战。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用户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新媒体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5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03亿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8.59亿户。新媒体依靠它庞大的用户群,这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国传媒业市场也逐步从传统的报刊、广电、户外“三分天下”的发展格局转变为报刊、广电、户外和渠道、网络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网“五强竞争”的新格局,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居安思危,大力发展新媒体,实现自身的转型。

传统媒体将日渐衰落。根据美国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报纸广告营收从2000年的最高点487.6亿美元降为2009年的275.6亿美元(其中印刷广告营收只有248.2亿美元),几乎腰斩。而且在美国,网络媒体的广告营收已经超过报纸的广告营收。此外,日本的网络广告也已经超越了报纸广告。在部分发达国家,报纸则已然成为日落西山的夕阳产业。

在我国,尤其是中心城市,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来看,2010年我国报纸的广告营收增长率在15%到20%之间,而新媒体包括百度、淘宝等的广告营收增长率均在30%以上。

此外,网络视频业的快速发展,将给传统电视业带来巨大冲击。目前,传统媒体中受新媒体冲击最大的是报业,而电视业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主要原因在于之前带宽成本和技术给视频网站带来的成本制约。但是最近两年随着技术的大幅进步和带宽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视频网站已呈高速发展,逐步开始对传统电视业带来实质性影响。研究公司易观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总额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至人民币6.21亿元(约合9300万美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酷6、优酷和乐视网等视频网站已经成功上市,其融资能力将有助于网站实现快速扩张,进而给传统电视业带来实质性冲击,可以说,前10年,新媒体主要冲击的是报业,但2011年新媒体将明显冲击传统电视业。

传统媒体的黄金发展期带来新的机遇。我国传统媒体尚有一段黄金发展期,为转型提供了宝贵的时间。首先,我国传媒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广告市场虽然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41.03亿元,增加了1700多倍,但是仍然呈现小、散、弱的局面,和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悬殊,潜力巨大。

其次,我国传媒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传媒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我国传媒业市场目前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这几个地区,占全国广告市场的70%左右,而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还很落后。因此,当中心城市的传统媒体市场受到新媒体越来越大的挑战时,次中心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传统媒体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成长空间。由于我国次中心和三四线城市占中国城市的绝大多数,这些地区的传统媒体业还会有5~10年的黄金发展期。

第三,媒介形态的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在市场规模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将快速成长,并且将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广电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增速放缓,仍将保持第二大广告市场;报纸仍将保持增长,但是增速将最低,而且其市场份额将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能力方面,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市场化能力最强、市场化运营手段最多,报纸次之,而广电媒体的大部分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能力最弱、市场化运作能力最贫乏。从目前看,受到新媒体冲击最大的是纸质媒体,而电视受到的冲击相对小,因此,电视等传统媒体尚有相对长的发展时期。

传统媒体转型的难点

理念陈旧。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方向。当前,传统媒体在转型方面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抱残守缺,坚持“内容为王”理念。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博客和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出现,对传统媒体组织和传统媒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内容层面的竞争,而且是融合内容、渠道、营销和运营的系统层面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

当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新技术给传媒领域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仍幻想通过细节的、修修补补的改良来应对新媒体。新媒体带来的是颠覆性的革命,无论是观念、技术、经营策略,还是体制、机制等都需要彻底改变,才能实现传统媒体的顺利转型。目前,我国传统媒体的转型主要体现在报网互动和创办区域性门户网站。而这些媒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依然采取传统媒体的采编理念和新闻思路,具体表现在网站多是区域性新闻门户,内容以新闻为主。

体制禁锢。当前很多传统媒体还是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也导致转型的一些配套制度难以建立。首先是很多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虽然成立了相应的公司,但是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更谈不上“公司化”运作。其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层激励约束制度,“无激励无约束”、“有激励无约束”等现象普遍存在于传统媒体,而真正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未能建立。这导致现有人员想既占有体制的好处,又同时获得市场化的好处,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规则行事。第三,在依然以传统媒体为主业和利润源的现有架构下培育新媒体,当给予尚未盈利的新媒体从业人员以较高待遇时,这必将受到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质疑和阻止。但是如果不给稀缺的新媒体高级人才以市场化水平的高薪酬待遇,又难以吸引真正的高水平人才,这就形成一个难以破解的悖论。而企业发展史也一再雄辩地证明:在衰落的行业里培育新兴的行业很难成功!

人才结构缺陷。传统媒体培养了大量的传统采编人才,但是在转型尤其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大的人才缺陷,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传统媒体人才多,新媒体人才少;二是传统采编人才多,现代经营人才少;三是采编人才多,技术人才少。

媒体最重要的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尤其是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更是媒体发展繁荣的立身之本。但目前传统媒体的人才结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令人忧心的是,传统媒体的人才不断被新媒体吸收和分流。更要指出的是,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很多优秀的传统媒体人士可以离开传统的传媒组织,成立自媒体组织,当自媒体组织蔚然成风的时候,传统媒体将遭遇更为严重的人才外流潮。

技术落后。从最新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谷歌、微软、雅虎,还是国内的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其本质上都是新技术公司,可以说,技术和媒体相互驱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媒介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例如苹果公司整合技术,打造了iPhone、iPad等产品,使得产品和信息实现了良好的融合,有效地激活了用户对媒体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技术和用户需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技术进步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而用户的需求又成为技术发展的目标,时刻引领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从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技术理念、技术实力和技术配套等方面和新媒体公司相比,都极其落后,相差悬殊。尤其是有效利用外部技术来为传统媒体提供技术支撑的技术系统集成能力很差,不能满足传统媒体转型的技术要求。

资金匮乏。由于传统媒体多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且由于奉行的是自我积累的内源式发展模式,导致自身规模小,实力弱,资金较为匮乏。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撑,尤其是向新媒体的转型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这一点,考察一下新媒体公司从创始到盈利的过程中所花费的资金就可以明了。如何拓展融资渠道,为自身的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成为传统媒体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媒体转型对策

目前,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在区域性的深度覆盖和区域性广告经营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和优势,因此,其转型时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和能力,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转型道路。

实现体制转型。通过规范的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真正的市场主体。

转型的关键是要以新媒体为目标。新媒体给媒体业带来颠覆性变革,代表着媒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传统媒体业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以新媒体为目标来实现转型,可以说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必须以新媒体为目标。在以新媒体为目标进行转型时,必须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首先,转型必须时刻以用户和市场为先导。当前,用户高度重视体验,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以用户和市场为先导,在用户体验方面,新媒体能够利用其技术实现媒体和用户的互动,较好地提升用户体验能力。其次,转型必须以技术为驱动。新媒体都是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无论是谷歌、微软、雅虎、Facebook,还是新浪、腾讯、百度、搜狐、网易,它们无不是新技术公司。因此,传统媒体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并以技术为驱动。第三,转型必须以平台为基础。网络经济具有“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显著特点,因此,新媒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的这个特点,打造巨型的传播平台,并采取“免费+收费”的盈利模式实现发展。

对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来说,其关键要建立起大型平台,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来实现信息服务和用户的有效匹配。

亟须转型为信息服务商。传统报业一直有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认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而报纸就是“内容提供商”,因此其理念就是“内容为王”。随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出现和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传媒业与信息业融合的步伐加快,而二者的进一步融合将出现信息传媒业的新“蓝海”。因此,未来的媒体必须建立起“信息服务为王”的理念,媒体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信息服务商”,而不是“内容提供商”。成为“信息服务商”,就必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信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还要采取合适的渠道来有效到达。作为信息服务商,主要为用户搜集、采写、编辑、分类和深层次加工信息,这需要以读者和市场为导向,对媒体进行精准定位,确定良好的编辑方针,选择合适的传播技术,并前置经营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打造成功的区域性新媒体。区域性传统媒体的转型点在于打造成功的区域性新媒体,成为生活服务类资讯提供者。首先,在市场定位方面要深深根植于本地市场。其次,为了尽可能地获得流量和受众群,读者要定位于全部读者和受众。第三,由于区域性网络媒体的“区域性”这个天然缺点,导致其很难获得大流量,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必须从黏度出发。第四,在内容设置上,为了尽可能地获得流量和增强黏度,必须提供各类生活服务类资讯。这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用户吸引到这个网络平台上,进而可以获得大流量,另一方面由于给用户提供了更为精准有效的信息服务,更能够增强黏度。第五,区域性网络媒体要想取得大发展,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型:从采编理念转变为用户理念;从新闻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从新闻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从新闻为主转变为信息为主。第六,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操作手法相对单一,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媒体的经营手法和营销策略,而网络媒体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实现线上和线下活动互动,实现精准营销。第七,区域性网络媒体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当前,传统媒体创办的区域性网络媒体多采取传统媒体附属品的方式,体制和机制上存在诸多严重的制约问题,而且在经营机制上很多采取的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经营方式。

由于网络媒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充满较大的风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区域性传统媒体必须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来发展网络媒体。一方面,要在企业制度选择上,采取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的子公司,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于网络媒体等新媒体风险大,未来收益也可能高,采取子公司制度能够充分激发整个公司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激励约束制度上,实施管理层持股制度。网络媒体等新媒体自身风险大,又属于初创的前景看好的行业,因此,只有实施了管理层持股制度,才能使得管理层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实现跨越式发展。

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现阶段人类社会对媒体的需求。“”的思维模式符合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发展规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纳入“”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

融合 思维 运用

中国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1- 02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思维横式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媒体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既加速整合又相互博弈。“”思想的提出顺应了现代媒体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把握和运用好媒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着重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研究“”原则,不但能为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问题提供现实指导意义,也可以为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等问题开辟新的解决途径。

(一)“求同”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点,它是“”思想的目的所在。“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寻求共同利益,追求共同目标的基础,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能够融合的基础条件。然而事物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寻求融合发展的“求同”过程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整合阶段,需要媒体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求同”要具备的要求:

(1)在追求共同目标和发展时应做到“求同”。

(2)善于打破一些习惯性思维模式,采取多向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建设性地思考。

(3)努力寻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点,把握两者在“求同”过程中的定位和目标,恰当好处地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求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努力寻求共同点,使之发挥先进的优势作用。

(二)“存异”的实质与基本要求

“存异”就是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彼此之间有些差异或矛盾,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不了,只能“存异”。“存异”是为了达到“求同”的目标,暂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间一时难以融合的事项搁置起来,留待时机成熟或科技进步以后再来解决。

(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必然存在差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差异性的特点和形式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能“存异”敢于“存异”,努力协调两者的关系,使媒体效应发挥最大的优势。

(2)在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差异或矛盾时,需要具体分析其矛盾的性质,依据其矛盾性质的不同,加以不同的对待。

二“”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与外交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外交关系的处理思维尽管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思维有所不同,但是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借鉴。“”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处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不仅可以指导媒体发展前进的方向和进度,更对今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存异”是为了“求同”,“”思维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优势性、一体性、灵活性和科技性的统一。

(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优势

1传统媒体的优势:

在新兴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传统媒体拥有国家政策的资源,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仍是国家官方正式公文的重要途经之一,得到国家很多政策的支持。

(2)传统媒体积累了从报纸诞生至今的信息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见证历史信息可靠的书面凭证。传统媒体报纸的雏形《邸报》是我国在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报》—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报纸在其几百年的传播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人们的规范和体系,其信息的可信性和自身的市场美誉度非常高。社会读者对报纸品牌的认可,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3)传统媒体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优势。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至今已有将近2百年的历史。如今,国内众多著名的报纸经历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凝聚了几十年的历史积淀,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品牌影响力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2新兴媒体的优势:

(1)新兴媒体比较注重互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信息资源。

(2)新兴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新兴媒体使用者可以相互间共享信息,这些共享信息大大拓展了媒体的广度和深度。

(3)新兴媒体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

(4)新兴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新兴媒体的传播过程可以和受众一起参与,也可以先将媒体信息于一些网络平台上,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不同时间的观看和查阅。

(5)新兴媒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可以是随时随地传播最近发生的信息事件,甚至可以是同步传播。

(6)新兴媒体可以容纳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新兴媒体基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同步传播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等多种数据信息。

(7)新兴媒体的信息以电子信息为平台,传播过程方便简洁,运营成本较低廉。

以温州“7.23”动车事故的传播为例。市民拍摄了手机照片,微博成为网民及时了解情况的“主阵地”,网友投身现场,人人都成为新闻记者,信息及时更新,在网络博客上以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图片很快进入各大新兴媒体并很快成为新闻的头条。在这次“报道”中,包括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在内的相互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呈现给广大人们,新的媒体形式与工具相结合,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性。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有劣势

利的存在必须以弊的存在为前提,反过来也一样,既然一事物或者一事情有利的一面,按照矛盾的观点,必然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有优势的一面,必然也有其劣势。

1传统媒体的劣势:

(1)传统媒体时效性差、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的劣势。

(2)传统媒体思想老化,编制死板,信息加工复杂。

(3)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记者,信息采集内容很局限,渠道也单一。

(4)传统媒体不具备如:检索信息、定制信息、互动交流等功能,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软肋。

传统媒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其发展至今出现劣势的状态也是在所难免。面对劣势传统媒体要善于抓住自身的优势,同时,与新媒体互动融合,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互动,使其多渠道传播,挖掘新的节目形式,通过整合、开发、取长补短,使劣势转化为优势。

2新兴媒体的劣势

(1)新兴媒体网络快速传播中的非理性,缺乏严谨性,导致受众无所适从。

(2)新兴媒体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导致其缺乏权威的信誉度。

(3)新兴媒体网络传播容易被非法人员利用,导致社会和民众的不安。

(4)新兴媒体主要以网络为主,网络安全危机时刻出现。

信息网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发展也不断更新换代,在其发展迅猛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劣势,需要依托传统媒体优势,树立新媒体自身的信誉度、权威性和严谨性。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模式

一体化发展,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目标。首先要树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努力尝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中各种媒介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媒体信息的内容、技术、传达、平台、终端和人才的共享互通,形成一体化的思维、构架,传播、管理和模式。传统媒体积极开拓新形式,新平台和新模式;新兴媒体可以借鉴传统媒体模式,弥补新兴媒体在广大群众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思维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借力的灵活性发展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培鑫表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不是割裂的两部分。”如今不少新兴媒体依靠微信、微博、APP等奠定了影响力,但其也是从传统媒体中延伸而来的。在他看来,技术并不是一个门槛,只是末端表达的一个出路而已,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拥有一批优秀的写作者、评论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将深度融合,并能够形成优势互补。“面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巨变,传统媒体战略转型需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数字时代的规律,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积极构建数字化发展战略,并以此为轴心,寻求未来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突破。”

(五)以最新技术为平台推动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合万事万物发展的催化剂。它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是“”思维模式能够发展进行的最关键性因素之一。实际上,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就是网络科技和信息资源相互整合与发展的过程。

1利用高新技术推进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

现代生活科学技术的具体运用和影响比以往都更直接、更迅速和更接近。媒体硬件的形式直接影响受众的关注度。现今,社会中媒体传播的硬件多种多样,并且以日新月异的形式发展着,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硬件基础。媒体硬件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为媒体的移动化、社交化和视频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最佳效果。

2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等终端平台扩大媒体的范围。

移动互联网从20世界90年代引入国内后发展迅速。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互联网的客户端是众多移动媒体访问的主要入口,其技术的研发、平台的应用和广泛的普及都日趋成熟和完善。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为了更好地融合发展应积极开发彼此兼容的移动平台,为两者的“”建立对话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媒体平台的建设,丰富信息内容,完善后期维护,着力打造日趋完善的移动媒体接收平台,促使其规范有序发展,扩大在移动平台和终端的覆盖面和它们的延生环境。

3利用新型技术拓宽媒体社会化传播渠道。

新型技术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能够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媒体人要不断推动媒体产业的创新、传播、运用、交互和推广,促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媒体和接收平台以及媒体接收产品和人的有效对接,借助新型科技的力量,建立好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利用新型技术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的融合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前几年36技术才普遍,如今4G技术已开始推广和应用,5G技术等也快将呼之欲出,媒体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带来新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紧盯其发展趋势,不断以新技术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三 结束语

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3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其实应该被称作是数字化新媒体,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这是新媒体的应用特点,也是其与传统媒体行业的不同之处。

新媒体的优势是:一是内容丰富,资源优势广阔。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接收到各个方面的各种信息,加速了信息资源的传播速度;二是大大提高了时效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随时都可以接收各类新闻;三是体现高度的参与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新闻信息的自由传播;四是全方位的服务,不仅可以提供文字,而且可以提供图片、视频等内容,让每一个受众享受多方面的服务。

为满足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服务于接收新媒体信息的大众的需求,图表新闻的组稿制作与方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媒体中的图表新闻应用

传统媒体中对于图表新闻的形势也有着强烈的需求,例如,在电视的屏幕上出现数据分析。一张制作完善的图表可能比一两千字的文章更能将事情描述清楚,提高了新闻可视化效果。

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美国美联社就已经开始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数据。整个西方国家的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等传统媒体的代表大报社集团都非常重视新闻图表业务。在我国,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几年各大商业网站陆续推出了数据图表栏目,例如新浪网的“图解天下”、搜狐网的“数字之道”、“腾讯网的”新闻百科”,以及2015年两会期间央广网出品的“花花两会课堂”、新华网的“数据观”、“光明网的‘据’焦两会”等等。

但是,报纸、期刊中的图表式新闻始终给人以整体新闻报道中的添彩而已的感觉,不能够完全提升新闻的品质,不能够用数据完全展示新闻,不能够发挥数据的最大化作用。新闻的客观性、准确性等特点,始终还是以文字的描述作为主要展示手段。只有在电视媒体中,通过“大数据”的利用,才能完全展示图表新闻的特色,发挥图表新闻的优势,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应用也是新媒体中图表新闻的特点应用,可以归类于新媒体中的一种。

三、新媒体中的图表新闻应用特点

为顺应网络时代诞生的新媒体,“媒介”的概念因此被大大的延展了。由此,人们对与新闻信息的新的需求就会提出更高的期望值,新媒体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可以弥补许多传统媒体的缺憾,最大限度发挥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准确性的优势。

新闻图表能够有效地传达事物的有效信息、重要信息,过滤掉次要信息和多余信息,利用大量数据取代了新闻叙事,文字比例大量减少体现了数据新闻简化事物的基本特征。并创新了海量信息的可视化呈现形式,丰富了数据新闻的表达。新闻图表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信息的叠加,可利用不同形状、曲线等叠加的方式使图片丰满,但要注意版面的排版。如何这些元素融为一体显的十分重要。同时也要利用色彩、图标、地图、漫画等元素,带来对视觉强烈的冲击。

当然,在新媒体平台上,图表信息主要呈现出的形式包括,静态信息图表、互动新闻设计、多媒体动画等。无论哪种呈现形式,都打破了传统媒体对版面空间的束缚。海量数据的引入,使信息的构架更加专业、更加全面、更加翔实。从信息含量到信息整合以及信息设计,都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这些就是新媒体图表新闻的最大优势。

静态信息图表与传统媒体上的应用并无什么不同,只是在应用界面的设计上,会根据不同的操作终端而有所不同。这里面的区别仅仅是要展示读者在操作终端的方便性、信息的延续性,并最终体系合理利用设计元素、统一设计风格、有效利用设计语言,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互动新闻设计是指,通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海量信息与视觉设计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增强互动性。同时,将时间最新进展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更新,系统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自动生成最新的信息图表。互动新闻设计充分体现出三大优势:其一,数据视觉化表现。以图表、地图、示意图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有效的吸引受众的兴趣,同时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在关联的辨识度。其二,可以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编辑适合新闻自身特点的程序。以明确的新闻主题展开设计,运用合理的编程辅助实现新闻事件中的新闻点和规律,以时间、空间、事态发展等数据变化进行不同效果的展示。其三,在字体的运用、颜色的选择以及分栏等方面传递出新闻本身的特质,增加受众视觉系统的认知,传递传统媒介的优点。

多媒体动画又是一种全新的图表新闻特点的一种呈现方式,它融合了文本、图形、图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建立良好的人机交互渠道,使受众多角度接受信息。受众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各个细节。

四、图表新闻制作的难点

在制作图表新闻时,首先要确保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其次,要做到对数据的深入理解,将生涩的专业数据转化成受众能理解的内容。然后从海量数据中挑选出适宜的信息绘制于图表中,也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

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4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201-01

一 调整信息源结构,加强深度报道

与网媒相比,纸媒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周期太长,一则新闻通常要经过1~2天的时间才能见报,这种速度往往失去了新闻的实时性,大大落后于网媒。校报作为学生阅读载体,只有在海量的信息中搜集材料,通过独到的眼光选出师生感兴趣的题材加以报道,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校报必须提出有建设性的话题,通过对新闻背景和历史的不断探究,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新闻,通过师生的不断讨论,校报才能真正发挥舆论的引导力。校报工作多方面、全方位的深度挖掘题材是为了带给学生更多、更新的新闻,因为高校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大大强于其他人,校报必须抓住这个特点,满足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新概念的接受力。只有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校报的宣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学校的改革措施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二 整合传播方式,提升新闻价值

媒体的传播方式早已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的普及从传统媒体变成了现在的新媒体,人们的阅读方式在逐步地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了解实时信息。更多的人抛弃了传统的纸媒,不仅仅是因为纸媒的传播速度慢,还有纸媒版面单一、固化、内容无趣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媒体。而最快接受互联网媒体资讯的受众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必须抓住学生群体多的优势,大刀阔斧地改革校报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通过提升新闻的价值,改变传统媒体新闻无趣的缺点让校报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查研究显示,网络媒体的新闻大多来自纸媒,因为网媒很多时候都没有新闻采访的资格,因此,校报要接受新媒体的传输方式就必须丰富校报的内容,改变校报的版面样式和版面内容。现在网络媒体的方式有手机报、手机电视、平面媒体电子出版物等,这些方式帮助了校报从纸媒的单向传输向新媒体的双向传输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可以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这种平台的建立让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了互动,这种互动也是校报影响力扩大的标志,而接受新媒体的同时就应该注重新闻的内容,必须通过对新闻本身的事件、背景、相关信息和及时的新闻评论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这些信息的传播真正获取师生的信赖感和依同感。只有不断地改进自身,改变传播的方式,才能提升新闻的价值,将最有深度的新闻呈现给学生。

三 强化监督评论,提高舆论引导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但新媒体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媒体自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传统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判断确定的权威性不可置疑,它通过对受众注意力的调查将受众最关注的新闻强调出来,这种方式更能起到监督评论的作用,这也是传统媒体不能被新媒体取代的独特优势。中国高校的校报经过精确、有力度的选题和评论监督,以最优质的编辑团队制造和传播新闻,通过对学生和学校各院系的了解传输他们最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传统纸媒的核心竞争力。在强大的舆论监督面前,校报作为学校重要的舆论工具,必须对重大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时事新闻做出恰当的评论。

四 打造特色栏目,提升话题互动性

要办好校报,必须突出校报的栏目特色,经过个性化的设置,才能真正吸引广大学生。目前,校报有一个其他传播媒体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它拥有人数最多、接受能力最强的受众,学校是知识分子读者最多的地方,当然对于新闻的内容由于其本身的知识层次也变得要求较高。因此,校报的内容和版面编排都必须要有特点,通过独特的宣传方式将校报的特色传播给师生,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支持。随着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校报既要顺应时代的步伐赶上潮流,又要能将校报改革得时尚新颖。而这绝对不是校报的编辑通过几个人过几个团队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调查再结合校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方式也是校报与学生互动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校报也可以就现实情况对自身缺点加以改正。为了加深学生对校报的了解,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请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演讲等,让广大师生了解新闻的含义和作用,这对学校的宣传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番红.西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及路径透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5

关键词:经济广播 生存危机 资讯 活动 名人

近几年,同音乐、新闻、交通等频率相比,经济广播的表现相对逊色,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有的经济广播已经改名,有的在经济广播上加了后缀名,还有的有经济广播之名,实际上已无经济广播之实。经济广播向何处去,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经济广播发展前景忧虑的原因分析

首先,对经济广播前景的忧虑似乎跟经济形势的前景联系在一起。由于经济广播和整个经济形势的表现关联度较高,而近几年的经济形势给经济广播持续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的GDP已经从两位数的增长下滑到了个位数的增长(虽然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全世界最高的),但由于全世界经济形势走势依旧不佳,中国经济尚未实现转型,劳动力成本提高较快,今后中国GDP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在个位数增长水平。近两年股指徘徊不前,没有赚钱效应,股民逃离市场,2012年上半年销户的股民达到20多万,股指也回到了10年前的点位。房产市场出现泡沫,在价格达到高位之后,大部分地方实行限购政策,投资投机都无机会,邮币卡、字画、各类收藏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泡沫。可以说,能够炒作的差不多都已经炒作过度了。于是,任何与股市、投资有关的节目都无法让听众通过收听经济广播节目得到好处。实际上是由于市场没有赚钱效应,自然会出现经济广播影响力下降、收听率下滑的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有的经济广播频率作出改名等举动,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的表现。

其次,新媒体对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挤压,使经济广播的市场竞争力被削弱,加深了对经济广播前景的忧虑。一个无法否认的现实是,从各种新闻网站到社交网络,从博客到播客,从微博到微信,新媒体各种传播形式的快速涌现,已经重新定义了媒体。新媒体近年来广告收入迅猛增长,而报纸、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却表现得差强人意。新媒体大大拓展了人们获取各类资讯的渠道,这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报纸、广播、电视的影响力都大幅下降。其中,经济广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位经济领域的权威、名人在网络世界拥有的粉丝数量能大大超过传统媒体,话语的影响力巨大。相比之下,经济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反而处于劣势。而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最不利的影响,是传统媒体越来越依赖新媒体,大量的信息来自于新媒体,削弱了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的能力,导致原有的权威性逐步下降,经济广播也不例外。有的地方电台试图通过舍弃经济广播这面旗帜来重新赢得听众,实际上这只是将传统媒体的一面旗帜换成了另一面,原有的地位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原来树立起来的权威地位也会彻底丧失。

第三,经济广播相比新闻、交通、音乐等其他广播频率,受众面相对较小,收听率表现也相对低,在广播频率之间竞争的不利地位同样使人们对经济广播的前景产生忧虑。作为一个专业广播频率,经济广播无疑应以财经资讯为主要内容,体现自己的频率专业特色。但是,现在各项工作都围绕经济建设这一重点展开,各地经济建设情况成为宣传报道重点。这样,经济广播与新闻频率在播出的内容方面,势必存在一定的重合与交叉。同新闻频率在新闻权威性的传统地位相比,经济广播基本还没有树立起在提供财经资讯方面的权威性,导致有的经济广播频率压缩或放弃财经资讯的播报,试图找到一条其他出路。这种放弃自身专业频率特色的做法,并不能摆脱处处面对竞争的局面。

二、经济广播正处于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期

虽然目前经济广播在一些地方出现生存危机,似乎前景黯淡,同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不相匹配的。但应该认识到,这些地方的经济广播频率之所以没能跟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恐怕还是频率定位摇摆不定,不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向听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财经资讯有关。实际上,人们对于经济信息、财经资讯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旺盛,经济广播现在正处于发展壮大的最好阶段。

第一,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给经济广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经济总量在去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现在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重要贸易伙伴。10年前,我国在世界经济所占的比重只有4.4%,现在已经达到10%。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万亿,以后每两年增加10万亿,今年将会超过50万亿。10年前,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年是10万亿,而在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这个数字。我们不止是制造大国,产品出口全世界,我们也正在成为许多世界商品的主要市场。如此辉煌的成就肯定不会仅仅体现在数字上,还会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经济广播作为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频率,无疑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没有理由在中国经济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时改变自己的定位,甚至于放弃经济广播这个名称。

传统媒体的好处范文6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行业已经正式被官方认可。按照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2007年底联合下发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

互联网视听节目作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型传播方式,它符合网络媒体的公共定义,即以网络为传播载体,通过视听节目形式来进行个人、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这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呈现出了异军突起的趋势。最直接的体现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市场整体规模在迅速扩大。由中国互联网协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视频点播/直播市,场营收规模达到8亿元。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预测,201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4亿元。

网络视频的传播模式

互联网视听节目发展速度缘何如此迅速?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由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模式体现为一种多维的复合传播,因而具有其他媒介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这种复合的传播模式体现在媒介形态、传播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方面。

在媒介形态上,互联网视听节目融合网络媒体的时空特性与广电媒体的视听特性,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中每一个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计算机,只要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网络媒体让受众感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力。

广播电视作为次于报刊媒体之后出现的电子媒介,第一次将信息传播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广播电视媒体兼具声画结合的视听特征,直观生动的视听传播形式天生具有吸引受众的魔力。

在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中,新媒体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兼容旧媒体的既有特性,互联网视听节目从媒介形态的本质上讲,仍属于网络媒体。但它既具备网络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又融合广电媒体丰富表现形式的视听特性,因此是目前为止最具复合性的媒介形态。

在传播主客体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汇合“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和“点对点”的长尾特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主体到客体,是一个“点”到“面”的过程。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向受众群巨大的“面”,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着“面”的不断扩大,而使成本不断降低,收益则随之不断增加。“点对面”的最佳传播效果是“点最小,面最大”,这符合传统媒体所属工业时代的经济规律。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长尾理论”取代以往的“二八定律”成为新经济时代的规律,长尾上不显眼的传播主体,也能对应数量庞大的传播客体。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在传播信息时,两头都是个性化的独立个体,基本的传播结构是从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到另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当很多人关注到同一个事件时,这些独立的点,将自主地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面。

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主客体,一方面具备“点对面”的扩散特性,另一方面更多具有“点对点”的长尾特性。前者如新浪网的播客,借助于具备强势传播优势的门户网站这个“点”,力图使更多的人能看到播客内容,形成更大的“面”。后者更多表现为垂直网站,例如视频分享网站、各种专业论坛、影视类网站等,受众群为各种小范围的共同爱好者,网络视听节目到受众群的传播过程为典型的“点对点”传播。

在传播方式上,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单向传播的即时特性与互动传播的反馈特性。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单向传播,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而不能即时接收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缺少公开就信息发表意见的途径。传统媒体由于“单向传播”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因素导致了反馈渠道的微弱,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壑无法填平。

互联网在传播方式上的“先天优势”就是互动传播,即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受众可以直接进行信息反馈。网络视听节目在上传至互联网后,受众即可在第一时间内看到视听信息,同时即可发帖留言,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互联网视听节目结合了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电视两者的优势,将互动传播与单向传播的优势结合,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视听节目整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个人媒介的原创性。借助于互联网,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空间将大大扩展,任何级别、任何大小的电台、电视台都可实现全球范围覆盖;广播电视稍纵即逝的不足将得到弥补,受众可随时点播,自主选择收听、收看、复制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具有专业水准的视听节目,将不局限在电台、电视台这样的平台上,受众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能获得。

网络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原创空间,尤其是个人播客的出现,使得网络的原创性优势得到了升级。原创的网络视频需要摄制人员亲自赶赴现场,这更加突出了原创性,同时也增强了其个性化程度。

在传播内容方面,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由传统影视的专业机构制作发展到草根类个人网民短片制作的大量涌现;在平台形态方面,网络视听节目的展现从传统面向用户单向点播平台,转化到用户互动分享为特征的播客形态。因此,互联网视听节目既具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又具备草根时代所需要的原创性和个性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网络视频的产业价值链

互联网视听节目因其复合传播模式而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在给公众增加通过在线视听形式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还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要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视听节目新产业必须建立新秩序,形成可循环的产业价值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