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概念范文1
【关键词】中学环境教育发展创新
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当中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能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当中,树立主体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造就学生们独立的人格,目前,这已成为了现代中国教育思想变革的非常重要的标志。尤其是在中学的教学当中,表现在非常明显,同时教师们也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现在,大家也都开始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学习者本人。但是,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认真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所表达的理念,才能够更正确的确定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才能更清楚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1在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状况
从我国建国的时候开始,在第八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工作很快就在全国展开,快速迅猛,同时教育部也决定把环境教育也纳入到我国的中小学的课程之中,而且还出台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与《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等相关的条例,这样就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在制度上与组织上更进一步的保障。在新的教育改革当中,有很多的学校并没有设置环境教育这个课程,有些也只不过是穿插在各个学科当中,但是,新课改当中增加了很多环境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有专门的章节,有些也隐于各种的知识学科当中。
2新课改理念下开展中学环境教育的原则
2.1以学生为本原则
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是一个主导者,学生就是教育过程当中的中心。是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目的根本。从新课程的改革理念当中,就要求中学的环境教育要从理论与实际出发,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以学生教育为目标,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们对环境知识的认识,端正对环境的态度,以至养成好的环境做法。
2.2前瞻性的原则
如今,环境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着,如果要想更好的做好环境创新的教育,那么就注意环境的这种变化,从实际生活中的环境出发,然后根据不同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求实与创新的精神,并且要把握住动态,甚至要引领动态,这点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化——环境教育的前瞻性。
2.3趣味性的原则
根据在环境中教学,为了环境而教学,同时教学的成果交给环境去评价,这种教学并不是学生们一个个对号入做的去做在教育室里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开展的教学,依据新的课改要求,在环境的教育下,应选择不一样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去分析研究教学,同时使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然后去介绍不同国度的环境思想,并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教师的教学应充分使用学生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趣味性。
2.4校本性的原则
在环境教育的校本性原则要求下,环境教育的教学则是要根据学校,为了学校,而且还必须要在学校中进行,在这当中,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根据生活的实际问题,在环境中使用多种方法和资料对环境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总结.因此,校本性原则给新教育理念下的环境教育创新提供了基本保障,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3新课改理念下环境教育的创新途径
3.1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改变学法和与教法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一味的传授者,学生只不过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中,那样有些教师会时常出现滥用、错用了自己的职权的现象,对每个学生来说并不公平、公正。现在为适应新课改理念,那么首先就要转变教学教育的观念,与新理念中的环境教育转变成教学的观念,把新理念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变成教师们自觉的行动,这样可以把教师转变从专门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指导者、合作者和研究者。同时还需要建立民主平等来共同发展师生关系。如下图:
3.2丰富环境教育资源和方式
环境教育的创新和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为适应新课政的要求,应开发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方式使环境教育深入人心。同时应建立环境教育资源库,环境教育需要一定的资源利器材,学校可建立各种环境教育资源档案、引进专门的环境教育教科书、挂图、生物标本、实验器材等,并建立专门的教学实践场所和教研部门,为环境教育提高必要的保障。
3.3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
在环境教育发展中,有一个很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师资的培训,有很多的环境教育的专家基本上认为,在环境教育的方法当中,受过好的教育的老师不仅可以在环境教育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共同来发展环境教育,在当前的师资情况下,环境教育方面的师资明显是很薄弱的。因此,为了创新环境的教育发,为了新理念要求,所以,必须抓紧中学环境教师的培训,从而培育出一大批的合格的教师人员。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实施之后,中学环境教育地位很快得到提升,同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以往的环境教育的冲击性很大,依照新的理念,再通过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方式等,能够使中学的环境教育得以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明.杨成安.刘艳媚等.对中学环境教育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浅析[J].教育出版社,2010.02
[2]王光亮.乐洋洋.马瑞东.关于中学环境教育发展创新深入研究与指导[J].教育出版社.2011(3):45-47
[3]王丽丽.吴贻青.何俊.对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浅析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J].教育出版社.2010(7):67-69
环境科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 光学科学前概念 成因 教学策略
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是个体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起点。进入现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不断膨胀,这就使得作为科学知识基本单元及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科学概念的教学变得极为重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达到领会自然规律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科学概念的学习是整个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概念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发现,儿童在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前,对一些科学概念和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而学校教育需要考虑学生的这些前概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肯定、扩展或纠正。光是儿童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事物,本文以光学中儿童存在的科学前概念为例,讨论了儿童前概念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儿童生活中的光学前概念
儿童生活中的科学前概念涉及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于生物学的,有关于地理学的,但其中人们研究较多的,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是儿童关于物理学方面的一些前概念,本文以其中光学部分的概念为例,进行前概念的讨论。光,字典中解释为“照耀在物体上能使视觉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光是一种从光源发出的、在空间传播的物质实体,它具有多种特性:在均匀介质中,光会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传播,当其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反射或折射;如果没有物质阻挡将一直传播下去。以上这些都是经检验的科学知识,但儿童是如何看待光的呢?他们是如何解释生活中各种丰富多彩的光现象的呢?他们对光的特性是如何理解的?以下是我整理的儿童关于光的一些科学前概念。[1]在介绍这些前概念之前,首先对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概念进行一个简单的界定。在哲学上,概念是指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应。而科学教育中所指的概念除了一般的科学概念外,还包括大量的概念性知识,如“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围绕太阳转。”等。在此界定的基础上,儿童在光学知识中存在的前概念如下:
1.将光等同于光源或光的作用效果,缺乏“光――空间中的实体”这一概念。并且只把强光看做是光,不引起强烈视觉刺激的光,他们往往将其忽略。具体体现为当你问儿童“光在哪里?”时,10―11岁的儿童的回答往往是指着灯或地上的光亮部分。
2.关于影子,儿童能注意到物体与影子间形状上的相似,但把影子看做一种较弱的光。
3.关于光的运动,除非距离很远,否则儿童无法理解光在空间中运动这一概念,总是用光源的运动或光的作用效果的运动来解释光的运动问题。
4.关于光的路径。直接把光看做直线光,而不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5.透镜问题。缺乏守恒的概念,因此,儿童认为放大镜是将光进行了放大,而不是等效集中。
6.对反射的理解不全面,只接受镜子的反射作用,而对其他物体也能进行反射作用持否定态度。
7.关于视觉。儿童认为眼睛能看到物体与是否有光射入眼中无关,仅与物体的颜色和距离有关。
面对儿童形成的这形形的前概念,教师的任务是将它们转变为正确的科学概念,但这些转变往往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前概念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而从根本上纠正儿童的错误思维,完成前概念的转变。
二、科学前概念的形成原因
1.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的个人生活经验有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他将儿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在最初的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是靠个人的感知觉能力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他们依靠个人有限的所见所闻来解释科学世界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虽然这些解释在成人看来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是因为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吻合,因此会得到儿童的长时间的认可。
2.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接触到的人有关。
儿童除了从个人的生活经验中获得前概念,也可能从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周围的人当中获得一些前概念。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成人往往倾向于通过简化科学概念来帮助儿童理解这个世界,而在简化的过程中又往往会扭曲概念的本质含义,给儿童错误的认知。很多研究表明,教师是儿童前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教师的错误阐述,对科学概念的不适当简化等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前概念概念。
3.前概念的产生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程度有关。
一切概念都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的反应,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并用词来标识的。因此,概念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思维是概念形成的内在因素,是概念形成的基础。而儿童前概念的形成也是儿童自我思维加工的结果。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他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表象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感知运算阶段,儿童主要依靠个人的感知觉器官来认识和了解世界,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概念的形成过程基本不依靠思维。而在儿童2―7岁的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开始脱离物体,利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这一时期儿童开始运用思维来形成概念,在这些概念当中包括大量的科学前概念,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具体性,即以表象思维为主,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2)不可逆性,只能单向认识事物间的联系,缺乏守恒概念。(3)自我中心,表现为儿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正是因为处在此时期的儿童在思维上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在思考光源问题时才会倾向于将光源或光的作用效果这些与光有关的实在现象理解为光;因为缺乏守恒的概念,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才无法理解透镜只是将等量的光汇聚在了一点;由于受自我中心的影响,儿童才会只把自己能意识到的强光看作是光,进而导致对反射的片面理解。
与皮亚杰相同,维果斯基在其著作中详细分析了儿童的概括(即影响儿童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能力的发展,并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含混思维、复合思维和概念思维。在含混思维形式的主导下,对儿童起重要作用的通常是直接的、偶然的、情境性的印象。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儿童认识、理解、概括事物主要依靠知觉提示给他的主观联系,而不考虑事物的内在客观联系,因此这些联系也往往是无条理的、甚至是矛盾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儿童前概念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前概念的形成,既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又是儿童内在的思维方式的作用的结果,并且内外部因素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外部环境为是思维内在运转提供原料与素材,刺激内部思维的运作,而内部思维运转产生的结果又需要得到外部环境的肯定,儿童的科学前概念正是在这种内外因的互动中形成的。外部环境提到的,儿童将光等同于灯或太阳,正是在这种内外因的互动中形成的。
三、针对概念转变的教学
在对前概念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后,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就可以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概念转变了,以下是在概念转变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了解儿童的科学前概念及其逻辑结构。
想要进行概念转变,首先就要了解儿童存在哪些前概念,但是只是单单知道这些前概念是不够的,还要弄清这些前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儿童的各种概念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往往是建立在简单概念的基础上的,而前概念亦然,因此教师要了解清楚儿童基础的前概念,从这些基础前概念入手,逐一进行概念转变。在儿童的光学前概念中,正是由于儿童没有形成“光――空间中的实体”这一概念,导致儿童对后面光的运动及反射等一系列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如果教师了解了这部分前概念间的逻辑结构,从光的定义为出发点开始教学,则必然顺利地进行其它前概念的转变。
2.创造适宜概念转变的外部环境。
在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儿童的很多前概念都是外部环境直接灌输的,因此,为了进行概念转变,健康科学的外部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年幼的儿童依靠个人经验来认识世界,但外部世界中的很多现象会对儿童产生误导,作为成年人,我们有义务对此进行指导。考虑到儿童的年龄,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但这些经简化的知识一定要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教师要关注儿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回答时也要谨慎认真,用科学而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知识,尽量避免不良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3.关注儿童思维的发展,通过转变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概念转变。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运作的产物,想要彻底地解决儿童的前概念,就要从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弥补儿童思维上的不足,来进行概念教学。如帮助儿童形成守恒的概念,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脱离自我中心的误导,等等。思维是概念形成的本源,单纯的概念转变只能改变有限的概念,而真正的思维的补完,却可以实现概念的批量转变,并对儿童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科学前概念是儿童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产生的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概念的一类特殊概念,其产生既受到儿童生活的外部环境影响,又受到儿童内部思维发展阶段的制约,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影响,制定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情况的概念转变方案,还要对儿童的科学前概念有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顺利进行儿童的概念转变,最终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罗莎琳德・德赖弗等人主编.刘小玲译.儿童的科学前概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2]蔡铁权.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环境科学概念范文3
摘 要:新教材是按照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密切关系的思路来设计的。由此可以看出“了解生物圈”这一章节对于整套教材之重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认真体会这一重要性,在讲授时应该始终围绕生物和环境的整体性这条主线,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关键词:生物圈;环境;人类
笔者发现,本章内容包括三节,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通过第一节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还需要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其科学探究能力。本节中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该活动,学生将初次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控制实验变量以及设计对照实验等重要的科学方法,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把握住本节教材的开放性,在教学中,影响小美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需要学生自己说出来。在“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这一探究后,教材写到“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的例子还很多,可以问问学生还能举出哪些来?从而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
第二节内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在第一节基础上引导学生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理解其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的特征。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比如,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来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资料分析”来建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通过“资料分析”来理解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进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节内容概念性内容非常明显,因此,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在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概念,从而加深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内容比较单调,比较浅表,陈述性的介绍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教授时不好发挥,那么教师应该多设计师生活动,进行小组学习交流、资料分析和讨论等,多采用视觉冲击的方法,实现难点突破,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对各个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有一个再认识,增强爱护环境和认同“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环境科学概念范文4
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2节:“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显然这里所说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它可以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而中图版教材必修2第18页第一节第4行:“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这里将环境承载力等同于环境人口容量。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3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中图版教材地理必修第2册第20页倒数第4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显然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略有不同罢了,但一个是给“环境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一个是给“合理人口容量”所下的定义。显然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这几个概念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必要对有关概念的来龙去脉作一个细致地分析。
分析
一、环境承载力的由来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该学科领域内,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
承载力概念引入生态学后发生了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应与容纳能力及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
生态承载力大体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等类型。在人类面临粮食危机、土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科学家提出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
另一种说法认为,承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时代。马尔萨斯是第一个看到环境限制因子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他的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理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存在,而且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进化论观点中采用了人口几何增长和资源有限约束的观点。同样马尔萨斯的资源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的观点对人口统计学也存在巨大的影响。将马尔萨斯的理论用逻辑斯缔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用容纳能力指标反映环境约束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可以说是现今研究承载力的起源。生态学家将容纳能力定义为:对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在不削弱其未来支持给定种群的条件下,当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所能支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容纳能力的概念被广泛用于讨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用来说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好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状态,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环境支撑起整个人类社会系统。因此在讨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时,突破了以前的环境容纳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承载力的研究面对的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研究对象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人口或种群)。因此,承载力的概念相比容纳能力,其内容范围和含义都要广泛的多,涉及到人类社会系统,承载力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资源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而环境容量则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要素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突出的是其质地衡量。环境容量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纯自然属性;而环境承载力则突出显示和说明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的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即最大支持阈值,而最大支持阈值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自然环境要素、技术水平、人类的消费水平和区域的开放程度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同的资源对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限定,而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已成为决定越来越多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环境人口容量时通常以土地、淡水等限制性因素来估算,并要考虑地区的开放程度和人类的消费水平。主要用土地资源指标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土地资源承载力。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它指明了土地承载力的4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它们的关系是: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力又是由生产条件决定的。以水资源来估算环境承载力称为水资源承载力,它由我国学者在80年代末提出来的,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
由于考虑的范围、时期、条件和目标不同,环境人口容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所以在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研究时关键是要明确环境人口容量的具体规定性。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的值就会有很大差别。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的开放程度。一个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由于某一种资源的匮乏会使得其环境人口容量大为降低。(2)时间规定性。一个地区短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高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人口容量,但短期内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造成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降低。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上,不能只考虑短期效应。(3)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产出水平会有很大差别,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确定未来环境人口容量时必须考虑到技术进步的作用。(4)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不同的生活水平需求会有完全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很显然,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5)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分配方式将导致环境人口容量的差别,一个平均分配资源和财富的社会,其环境人口容量无疑大于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可预见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非再生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三、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如果仅仅考虑维持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那么得出的就是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要达到一个理想的或最优的目标,则实际上得出的是适度人口数量,即合理人口容量。合理人口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自然资源角度估算的环境承载力是生物生理性的人口容量,即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情况的下的最大人口容量。但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时,如果把消费水平定在一个期望的数值上,则此时的人口容量也就等同于合理适度人口。因此,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以互相转换,合理人口容量也可以说是某一定意义上的环境人口容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承载力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程中栋,冰川冻土,2002年8月。
2.环境承载力初探。崔凤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3月。
3.环境承载力及其应用。陈祥彬,福建环境,1995年10月。
环境科学概念范文5
一、生物学概念意识的确立,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前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对一个复杂过程和事物的理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认为概念的教学就是概念知识的记忆,概念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使学生记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记忆固然重要,但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则更能体现生物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概念意识,围绕重要概念来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定义,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在生活中做出判断和决策。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就会注重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淡化教师的角色,自始至终做好导演的作用,从而真正落实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以前备课只是要求教师写好教案,怎么教,教什么,而现在做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视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是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上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程度,往往取决与课前的设计,做好教学设计是我们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标准以及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确立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确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哪些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学科培训,了解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征,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新教材在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其次,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以往,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都会注重于这节课自己怎样去教,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就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所以,现在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J知障碍,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目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再次,做教学设计侧重于“学”的设计。教师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那就是因为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师的怎样教来设计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来说说我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这节课里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前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的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累积;(4)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的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环境科学概念范文6
叙词表作为有效的信息组织工具,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信息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环境下,叙词表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好的利用效果,一方面,需要我们强化《汉语主题词表》这样的基础工具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网络环境下叙词表应用环境的研究与实践。为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年启动了《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两年来,我们收集与加工了包括文献关键词、用户检索词、各类百科全书、专业术语、相关专业及综合叙词表等在内的词汇资源;建立了收词量达300万的基础词库;研究了词汇概念的分类方法;构建了用于概念与文献导航的范畴体系;开发了适于网络环境的叙词表编制与管理平台;在充分论证叙词表应用的基础上制定了编制手册;联合国内十几家工业技术领域图书情报机构,分领域开展了专业术语选词工作,对专业概念进行了归类与同义词归并工作,共同展开《汉语主题词表》(工程技术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
20lO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申报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叙词表的编制模式与应用方式研究”(编号:10BTQ048);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统一组织下,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与应用示范”研究的相关课题(编号:2011BA H10800)。在这些国家级课题的资助下,我们对叙词表在网络环境下的总体形态、选词方法、词间关系建立、编制管理机制、维护方式、应用方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研究。而且,立足更大限度地发挥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满足科技创新对知识服务的需求,面向外文科技信息的有效组织与利用,设计《英文科技超级词表》体系构架和建设流程,开发英文科技术语素材库,研究通过词形规范、词义规范等方法进行规范概念的获取,在网络叙词表、英文超级科技词表构建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为了及时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知识组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了与知识组织体系有关的5篇研究论文,力图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抛砖引玉,促进我国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本专题中,《网络环境下叙词表协同编制系统的构建》一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叙词表编制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探索了在网络信息时代叙词表在线编制的方法;《网络环境下叙词表编制系统中的并发机制探讨》一文主要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网络在线协同编制过程中的锁定机制,解决知识体系构建的冲突问题;《基于DDc的英文超级科技词表范畴体系构建研究――以工程技术为例》一文研究探索了英文知识组织体系的分类结构体系,为概念与文献的导航奠定基础;《数字环境下通用概念获取方法》一文对通用概念分类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语义网络的中文词汇链构造方法》一文对知识组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本期知识组织体系专题论文的组织和发表,我们期望在全国范围内联合业界相关单位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推进《汉语主题词表》修订和《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的建设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馆员 曾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