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1
11月30日,以“智建兴城,端政有道”为主题的2012微软政府用户峰会在长沙召开。峰会分享了微软云计算平台与生态系统伙伴的解决方案,在公共事业领域中的前沿理念和进展,并从政府优政之道(G2G)、政府兴业之道(G2B)和政府利民之道(G2C)三个层面展示了最新的本地案例。
助政府高效透明
“科技创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微软把在全球与各地政府合作的丰富经验和前沿技术带给中国城市,帮助其实现智能化的远程医疗、创新型教育系统、城市安全、交通系统、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服务。”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费高敦说。
的确,现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接入,让人们拥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能了解到更多世界各地的状况。人们开始热切期盼公共服务机构提高效率和透明度,通过统一的身份验证和开放数据来享受公共服务。
这意味着政府如果要获得人们真正认可的影响力,就需要改变向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微软的电子政务云解决方案和政府办公云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政府跨越部门和技术的限制,建立可互操作的、数据开放的IT平台,在安全、金融、医疗、司法、税务、出入境等常见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实现应用和数据的无缝衔接,从而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并获得业务洞察力。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是一家向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的专业机构。通过微软私有云解决方案,该院实现了自助服务门户、高度虚拟化、IT自动化和异构系统兼容等,从而让业务部门能够更好地优化和控制IT资源,并提供更加流畅的在线服务。
在云南,微软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该省进行经济转型,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学院、小语种发展中心、智慧云和软件实验室。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刘绍忠说:“通过与微软合作,小语种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仅有助于保护云南民族文化,还有助于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云计算、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应用等方面与微软的合作则为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使产业转型升级
各地政府基于微软云端智能城市框架,创建了灵活的环境和平台,帮助企业扩展业务,十分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并吸引投资者和高素质人才。微软的中小企业云、城市核心经济云、城市绿色环境云、软件园开发测试云等解决方案,在无锡、济南、绍兴、重庆等地的高科技开发园区已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优异效果。
“微软通过促进信息技术外包来帮助青岛市进行经济转型,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外包培训和认证学院、微软BizSpark计划和智慧云服务。”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事业部总经理曾良介绍,“未来,微软与青岛在初创企业培训、海洋研究和园艺博览会体验提升方面都会展开深入合作。”
绍兴网上轻纺城项目是微软兴业之道的另一典型案例。目前已有2万多家轻纺企业入驻网上轻纺城。据了解,未来绍兴网上轻纺城将与微软密切合作,把“纺织云”建成中国纺织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和升级。
让市民享受优质服务
在服务于民方面,曾良介绍,微软协助成都云计算中心开发了“猪肉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自2010年8月上线以来,其平均负载水平大约为40%,稳定运行超过2000小时,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2
银川市副市长郭柏春在2016 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城市病,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一个可以启动的、无过剩之忧的新经济增长点,不仅可作为一国经济走出低迷之战略,也可成为区域发展战略。”
TM Forum首席执行官兼总裁Peter Sany认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更为智能的城市,因此基于共同塑造未来,受益大众的生态合作至关重要。
中兴通讯首席战略官兼信息官陈杰表示,中兴通讯适时推出以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3.0。
银川市2013年进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经过两年多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建设上独显特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银川模式”。
化解城市病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智慧银川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据了解,银川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把解决城市病问题作为重要导向之一,智慧交通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即时交通大数据结合,进行流量预判和交通仿真,通过红绿灯实时调控、潮汐车道、绿波带和动态交通诱导等技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智慧环保通过定点与动态采集来获得居住环境和疑似源头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找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针对性地给出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解决环境生态问题。
而对这一切进行实时跟踪调查的职能机构就是刚刚投入运行的智慧银川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大厅里,一面巨大的液晶显示墙实时显示银川道路、街区、环境情况,通过实时图像、数据统计、大气观测等多条数据信息,监控银川的城市运行情况。
总体来讲,该指挥中心集智慧银川的运行维护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管理副中心的三大功能于一体,归集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平安城市等大数据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依靠大数据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缓解看病难、办事难
智慧银川建设以把“便民、利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目标,让更多市民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利好,尤其是缓解看病难、办事难等很多地方的民生通病。
截至目前,银川已部署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WiFi、人脸识别门禁、大气与噪音监测系统、直饮水改造、智慧医疗系统等11项智能化设备配套的小区数量达到20个,预期到今年年底数量将增加到100个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医疗打造的五级诊疗体系,居民在家中利用健康体检仪即可实时监测27项生命体征指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签约医生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必要时借助网络医院的辅助诊疗功能对接本地三甲医院,针对疑难杂症对接北上广深域外医院,真正做到了依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和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进行分级,来缓解看病难。
目前,银川的未来城小区就是智慧小区的样板。小区内设置了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智慧医疗系统等一系列改善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其中智能快递柜的设置目的不仅仅是存放包裹邮件,而且还是一站式购物柜。小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一键下单订购所需商品,快递人员很快便会将产品发送到快递柜中,方便用户购物。而小区内社区医院利用智能医疗系统帮助社区居民自助监测心率、血压、体重、体温等,了解自身基础健康信息。
智慧银川在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分析现有审批体制弊端后,银川市提出了改革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以一站式审批为主的简政放权阶段,将26个委办局的审批权剥离,放到新成立的审批服务局,并将局内审批节点缩为两个,以窗口审批为主,审批效率提高了78%;第二步是以网上审批、备案制、精准监管为主的放管结合阶段,原有的505项审批(许可)已有227项实现了网上审批,103项审批(许可)已改为备案制,建立了审管互动平台,对备案制的企业加大了抽检频次,同时建立了大数据跟踪制度,对新注册企业进行了跟踪数据采集,分析出企业违规的行业特点和法人群体特征,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指向;第三步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优化服务阶段,企业在审批放开后最为需要的是中介服务,注册成立之前的咨询服务,成立之后的专项服务,智慧银川的审批大厅不单有各个审批窗口,一些为企业服务的中介也开始进驻,如担保公司和云服务公司。中兴通讯的“企业云”入驻市民大厅后,通过提供各项专业服务,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还获得了企业多维数据,以此建立了中小企业征信评级体系,并延伸了企业的上下游,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动能。
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圈
产业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能便民、利民、惠民,为市民分享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还能为城市衍生出新的产业、催生出新的业态和改造传统产业。
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物联网;定位
2009年8月,温总理在无锡调研时,提出了把“感知中国”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构想。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任务。
2010年教育部号召高校建立物联网专业学科,全国已经有近700所本科院校向教育部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已经有67所本科院校建立了“物联网工程”或“传感网技术”等专业(评审基本条件为“211”以及拥有博士站的重点大学)。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物联网开启了新的产业革命,数万亿元规模的应用市场需求必然需要百万计的各类多层次的物联网工程技术、产品维护及应用人才。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产业需求,积极推进“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针对中职、高职、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应该深入研究本层次物联网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 物联网
1.1 物联网的美好生活
场景1:下班了,用手机短信发送一条短信,就能让空调开始预先调整温度,让浴缸放好洗澡水,检测冰箱内的食物份量,如不足则通过互联网,自动下订单要求超市按照当天的菜谱送货。场景2:你在逛超市时,随意的将电池、口香糖等小件商品放入口袋,看到喜欢的运动鞋就换上,拿上了果汁、面包等各类商品后,就直接可能走出超市出口。此时扫描系统已将你随身携带的商品记录下来,并在你的电子账户上扣去了款项。
1.2 物联网简介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标就是让万物开口说话。其本质体现为:第一,具有互联网特征,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具有识别与通信特征,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第三具有智能化特征,由原来的人与人通信,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其实与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实际上只是多了一个底层的数据采集环节,大致是四类数据的采集:电子标签显示身份,传感器捕捉状态,摄像头记录图像,GPS进行跟踪定位。
1.3 物联网的典型案例
国外成功典型案例:美国一个偏远小镇种植橘子,普经一度因橘子染病,而大大影响收成。后来果农在每棵橘子树上安装数据采集器,将温度、干燥等数据汇总到PDA上,然后由PDA发送给研究机构,最后由研究机构分析数据,找出了问题所在,随后将问题及解决方案发送回果农手中,果农甚至不需要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就很快地解决了这一次橘子危机,在此物联网的作用凸现无遗。国内成功典型案例:温州天正集团的带网线端口智能电表,能收集电表的运行状况,通过电表上的网线端口与通讯网络连接,使用户在手机、电脑上就能接收和查看电表信息。
1.4 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电子标签和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物流、销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在规模性、流动性条件的保障下实现4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化通信。
2 物联网涉及的重要技术
物联网实现了对物体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他由传感器(SENSOR)/摄像头、无线射频(RFID)、无线传感网(WSN)、全球定位系统(GPS)、互联网(INTERNET)等构成。在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中,支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2.1 RFID技术
可识别高速运动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也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例如:身份识别(中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共交通管理(不停车收费ETC)等。
2.2 传感器技术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有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例如:全自动洗衣机、红外夜视探测、人造卫星的遥感遥测等。
2.3 传感器网络技术
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报告给用户。例如:小区安全监控,灭绝危险或珍贵动物的跟踪监护等。
2.4 网络通信技术
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图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技术。例如: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等。
3 浙江省物联网产业现状
当前,中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浙江在智能电网、节能减排、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比如远程抄表计费、远程电路通断控制、线路损耗监测管理、盗电监测、高频数据采集、分布发电监控和管理等。浙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建设以杭州为核心、嘉兴和温州两翼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物联网的感知、网络、应用的不同层面,都需要大批元器件。温州特别是乐清会成为具有核心技术的物联网关键元器件、生产设备提供者。我们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及时跟踪社会的热点及时调整专业,挖掘新的可能发展的变业空间。针对区域物联网技术发展,打造物联网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4 物联网专业对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制造、传感器制造、设备制造、网络服务、软件开发、集成商、服务商等若干环节。
由上表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发展除了需要具有高端知识的顶级人才以外(所占比例较少),物联网成果的规模化生产、市场化推介、项目应用、应用系统集成、二次开发与应用服务等,还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初中级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承接。而各级职业院校的学生就可以承担起物联网产业链中生产和应用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产业基础型技能型人才集群。
5 物联网专业培养定位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复杂的专业领域,因此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培养:物联网感知设备方向(电子设备知识、数字和模拟电子知识、嵌入式开发知识等);物联网通讯方向(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相关知识,通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物联网开发和集成方向(物联网相关知识,系统工程开发和集成);物联网管理和服务方向(物联网知识、IT技术、管理知识)。
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应定位在物联网的应用、使用维护上,稍高水平的最好能够协助实现二次开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以应用型、维护型,具备二次辅助开发设计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物联网专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具备基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较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物联网产业相关行业的系统集成、技术支持、工程设计与施工调试、嵌入式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从事传感器与RFID生产、应用与测试,嵌入式系统编程,标准配置套件集成,物联网组网及典型行业SOA应用服务外包,物联网网络组建、系统配置、管理和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物联网软硬件产品销售,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
6 物联网专业打造
物联网技术专业在高校的名称是“物联网工程”,那么在高职院校可以称为“物联网工程应用技术”,在中职学校则可以称名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物联网专业主干技能性课程包括:物联网行业知识、物联网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数字电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传感技术与应用、RFID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实用组网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物联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导论、就业项目实训(物联网综合案例)等,偏重于应用性和实践性。
职业学校可以尝试在相关专业(网络应用、自动化)中引入部分物联网专业课程,通过引导、积累经验,为物联网专业全面铺开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走校企业合作一体化之路,由面向学科办专业改为面向物联网行业岗位技能需求办专业,及时把握物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提供社会科技服务作为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创学校和企业互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郎为民.初识物联网.《电信快报》,2011年第1期.
[2]陶冶.对浙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科技视窗》,2011年第2期(总第366期)上,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10Z5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3]谭立容,周波,刘豫东.物联网主体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第6期.
[4]张铎.物联网应用之未来超市篇.《物联网事》,2011年4月第2期总第29期.
[5]姜腊林,王静,徐蔚鸿.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计算机教育》,2011年10月10日,第19期.
[6]李可学.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工程专业建设若干关键节点浅析.《福建电脑》,2010年第11期.
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4
本文对智能视联网进行了定义,并且对其在医院的使用范围从用户和使用特点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若干医院实际的智能视频应用系统的举例说明,总结了智能视联网在医院的应用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智能视联网 视频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
1 什么是智能视联网
智能视联网可定义为基于网络技术,对视频进行采集、传送、存储、检索、编辑等功能,同时利用影像自动处理、语义分析、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针对物品、行为等自动识别和自动事务处理的智能网络系统。智能视联网的工作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广播模式、对等模式、点播模式、监控模式等,前三种模式可称为主动模式或非强制模式,监控模式也可以称为被动模式或强制模式。
智能视联网是在传统的各种网络视频应用基础上建立的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可以形象的认为是给原有的网络视频应用加上了大脑,实现了智能化。
2 智能视联网在医院的应用
2.1 医院内视频应用分析
医院是一个全天候全年24小时开放的公共场所,无法对进入人员进行身份限制。同时也是一个各种人员协同工作处理医疗、科研、教学等任务的复杂工作场所。存在着大量的基于视频的工作应用或潜在需求。我们可以按照院内使用人群和工作模式的不同将医院内典型的视频应用列表说明如表1所示。
2.2 医院内智能视联网应用举例
医院内部的视频系统怎么样才算是实现了智能化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实际的应用案例:
2.2.1 门诊大厅就诊排队自动监测调度
对门诊挂号排队窗口的队伍长度进行视频监测,当队伍的长度超过一定的范围达到一定时间后(比如10分钟),系统自动发送提示信息给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电脑或手机,由负责人决定临时加开窗口或采用其它分流措施,缓解病人的挂号等待时间。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一定时间内挂号收费排队状况进行历史数据分析,寻找规律,制定科学的窗口排班计划。
2.2.2 智能婴儿视频防盗系统
目前主流的婴儿防盗系统基本都是基于RFID的标签技术来实现的,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只能实现间接识别和事后防范。完全可以通过智能视频的方式实现主动识别和事先防范。其实现的过程如下:
对婴儿区和产房进行视频监测,设定进入人员白名单。当人员进入相关监测区域时,其影像特征值和系统预存值进行比对,当其符合时,系统不报警。当进入人员和系统预存值不匹配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发送警告信息给相关的病区人员和安保人员,同时也可以和语音系统及门禁系统联动,警告未授权人员离开,或关闭相应的通道,由安保人员记录并带离。
2.2.3 病人跌倒自动监控系统
病人在院内跌倒,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极易产生较大的严重后果和医患纠纷。可以对各个病区的相关容易发生跌倒及人员盲点进行视频监测,一旦发生人员跌倒情况,实现对最近医护人员的报警信息自动发送,从而迅速的对病人提供救助,降低危害后果。
2.2.4 药品冲配自动监控及辅助工作系统
在药品冲配点建立视频系统,当冲配人员开始工作时,系统自动启动,对冲配的过程进行记录,同时可以和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判断冲配的过程是否合理,一旦发现存在错配、漏配等情况,自动通过手机短信或其他提醒装置告知冲配人员。另外,将来发生医患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关键词等快速的调用到指定的冲配录像。
通过以上的几个实际应用案例,我们发现在医院建设智能视联网系统的一个基本工作模式为:对视频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与预设判别条件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的结果进行发出对应的解决信号,从而形成医院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链路。
3 智能视联网在医院的应用特点及优势
医院监控室,往往是2-3名值班人员面对数十个甚至几百个监控画面,监控系统通常用于事后取证,无法起到预防、预警的作用。采用智能视联网的相关解决方案后,不再需要人工盯守监控画面,相关人员只需要对产生告警的视频问题进行确认和处理即可。使用智能视频技术以后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实现提前预警,同时和医院各个系统联合作业确保医院的安全。在事发之前进行预防和控制,把损失降到最低。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在医院内部应用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3.1 高性能
医院内使用环境基本为室内,照明充足,受外界天气影响小,这样可以保证智能视频系统的工作性能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根据我们实际测试,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3.2 自学习、自适应、自优化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具有自动补偿和调节的处理机制,确保图像质量总在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降低误报率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3.3 真实场景3D建模
针对每一个检测场景,用户都可以相应设定一个以摄像机视野观看的、高度仿真的三维立体场景模型。当实际设定场景模型时,用户只需要在视频画面上标定若干参照物和一条基准线即可,系统会根据设定自动生成三维立体场景模型。
3.4 自动化操作
智能视觉模块中包含了事件响应处理引擎,支持对不同类型的报警和事件设定不同的响应处理,支持通过开关量对外接的报警设备进行开关与控制。
3.5 易用性
通过浏览器或者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设定智能视觉检测相关的所有配置。
3.6 兼容性
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可以从前端的模拟信号分出一路进行分析,因此无需对原有监控系统和前端设备进行变动,设备安装简单、灵活。
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5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建筑 ;应用 ;发展 ;高校智能化1 物联网以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
探讨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之前,我们首先就必须要了解两者的基本概念,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够真正谈得上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下面本文就来分别分析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概念和体现方式。
1.1 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主要指的是事物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络,物联网同互联网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是对互联网的延伸及发展。互联网是信息之间的交流,而物联网则是物品之间的交流。当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开始得以发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网上购物、电子银行、教学医疗等领域都能够看到物联网的影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物联网,人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对物联网的研究应用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的新兴产业。云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都与物联网技术有密切联系。所谓网络传输技术指的是网络层之间的传输定位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包含互联网、WIFI 以及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则指的是物件的传感、执行以及近距离通信等。云计算技主要是利用不同区域的高性能计算机来进行有效沟通融合,最终为物联网提供科学高效地数据管理、分布式计算等服务平台。
1.2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就是根据客户需要来对建筑物的管理、结构、外观、服务以及设备等进行高效组合从而最终满足客户需要。智能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使得建筑物成为一个健康、优雅、舒适的建筑体。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建筑技术是智能建筑技术的四大基础。提升智能化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对这四种技术的研究。智能建筑理念当前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同,并应用得到了各个领域。照明系统、节能减排监控系统、安防消防系统集成就是智能建筑理念的典型体现。物联网技术带给了智能化领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这场革命把人的思想融入到智能化体系中,把电子芯片放置于建筑、各类管网、空调设备等物体中,甚至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区域,如楼层、墙体、夹板等建筑物内部隐藏的众多管线和阀门中,通过物联网实现了管理人员对小至一栋楼宇,大至一间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实施更为有效和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可以说,建筑业下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依靠智能建筑、智慧建筑的飞跃发展。
2 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
2.1 物联网应用现状
物联网是一种先进的专业的技术,这项技术本身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项技术也到了广泛应用。设备之间通过传感器联网,人们可以就更加真实地了解电子设备的使用信息。照明系统、空调冷暖系统、给排水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与电梯系统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智能设置,也是物联网应用的具体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局域网的应用是值得注意的。局域网应用过程中经常采用总线型或者是环型树型拓扑结构。这些拓扑结构有助于人们资源间的共享。
2.2 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智能化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已经贯穿到了建筑智能化的各个环节中。物联网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在于无线网络的普及、网络宽带化。当前无线网络获得了较快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得到了全面应用,网络宽带化的形成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及应用。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在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成为了可能。本文以大学校园为载体,详细叙述物联网在校园建筑智能化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在校园以下领域 :一是智能教学中的应用。智能教学主要包括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子图书阅览等。建立实时和非实时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网络进行大面积的远程或者直接教学,系统可供优秀课件储存、下载、点播,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教学,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设计者在考虑校园全数字多媒体教学网络布线系统应充分考虑建成后的需求,并应充分考虑网落全覆盖,在教室的各个位置都可以利用 WIFI 上网互动教学。教室内由多媒体电子讲桌统一控制所有设备,包括投影机、投影幕、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通过控制面板可对各种设备进行切换和操作,如可切换控制各种设备的播放,选择频道和调节音量大小等。二是节能减排中的应用。节能减排是校园智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具体而言,物联网技术在节能减排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空调设备内安装感知组件,从而动态地获得各种环境状况信息(温度、湿度等)。之后通过上传数据分析,最后由节能管理一平台来全面自动地调控空调系统本身的负载端设备,把环境温度的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过冷或过热。我校大学城校区所有教学楼宇的暖通空调系统都采用远程节能减排监控系统作为管理辅助,当教室内无人或少人时,系统可远程关闭或调节温度,有效的节能减排的同时为我校节能大笔费用。当前较为流行的监控通信技术主要是 ZigBee 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该系统将能够实现对室内湿度、温度的实时监测、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节能运行管理效果。该系统本身还具有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输出打印报表、传输无线内网、合理评价能源消耗等功能。三是智能校园安防中的应用,智能化的安防系统为校园安全提供有先进的保障系统。传统的安防系统存在着较多问题,新形势下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智能安防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安防系统将能够全面科学高效地处理相关信息,准确性以及处理速度都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以及电子巡逻是智能安防系统的主要内容。摄像机主要分布在华工校园主要出入口、停车场、每栋新建教学大楼的每一层的主要出入口、围墙、建筑等。在值班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员可以 24 小时监视摄像机画面 , 随意切换画面,并可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储录像 , 提供犯罪证据。智能化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将能够实现对非法侵入信号的有效防范,这对于避免误报警也是很有意义的。四是智能校园后勤保障中的应用。主要运用为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教学科研、校园办公、远程教育、物业管理、图书借阅、身份认证、食堂就餐、医疗就诊等多项功能综合智能卡。这些功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各种资源数字化,方便统一管理。当前的一卡通系统主要是涉及到数据库、一卡以及一网三个层面。建议采用先进的控制网络作为分散的控制设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系统主干采用以太网,通过路由器连接校园网,终端设置若干个信息输入和输出控制器。建议采用非接触 IC 卡,通过非接触 IC 卡比起以前插卡式的 IC 卡更加先进、安全、可靠、实用,既保护了学生个人信息,又便于使用。一卡通系统同时应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开放性和标准化的特点,并保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物联网技术的科学高效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校园建筑的智能化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后勤管理和物业管理等提供稳定的数据平台,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保证校园的安全,为建设一所国际化的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定完善的校园智能化建设方案应根据学校的明确需求,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避免造成功能上的闲置。总而言之,加强对物联网与智能化建筑完美融合的研究已经成为今后校园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
物联网技术同智能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说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作为一种理念,智能建筑已经被越来越多地人接受,智能建筑所包含的绿色环保、人工智能等理念使得不同用途的建筑物都开始提升自身的智能化水平。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获得较快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智能建筑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当前智能建筑的理念已经扩展到到了住宅楼房、学校以及办公商业等领域。智能建筑、智能小区以及智能城市等逐渐发展起来。智能建筑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二是智能建筑同绿色节能建筑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智能建筑同绿色节能是有密切联系的。智能建筑同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相结合将有助于降低建筑能耗,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采取这一措施更显迫切。三是智能建筑外延的发展。随着智能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也将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上三点都体现了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时展的潮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融合,物联网时代真正到来。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将获得更快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智能化水平,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也能够促进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同时也能够相互促进。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而后重点分析了物联网在校园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时代智能建筑的发展。可以相信,随着今后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我国智能化建筑的水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化系统,开创一个安全、智能、便捷的新时代,让人们充分体会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 楼冀阳 . 物联网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 [J]. 中小企业管理
与科技,201(41)
[2] 孙禄明 . 基于新型网络技术的建筑智能化项目应用案例
[J]. 电声技术,201(37)
[3] 魏宏飞、黄宗建 . 浅谈物联网技术和建筑智能化 [J]. 现代
营销,201(39)
作者简介:
智能医疗的典型案例范文6
智慧城市需要“更智慧”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无论是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还是信息化时代,城市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的智慧发明和技术应用。正是不断升级的智慧推动力,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使经济繁荣、生活改善、城市兴旺。
如今,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城市发展进入智慧化时代。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智慧城市将呈现生活触手可及的便捷、办事实时协同的高效和社会可感可视的安全。而这一切需要 “更智慧”的人和环境支持。
为营造智慧城市建设“更智慧”的环境气氛,传播各地创新思路、有效举措和成功范式,引导和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宣传,本刊特开设 “智慧城市”专栏,将及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宣传 “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工程和相关企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本期推出浙江智慧城市建设专题。
何谓“一揽子”解决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解决城市健康发展面对的一切问题或各种问题,尤其是让城市居民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地生活与工作的问题。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不只是讲解决信息化的问题,而是以网络信息手段去解决“城市”的健康发展问题,要十分注意“智慧”+“城市”的结合,要依靠“信息专家+城市专家”来进行。
“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一揽子”的含义,就是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每一个项目,它应该力争系统解决该项目面临的相关问题,就是要力求“一网打尽”,尽可能体现“智能网”、“互联网”、“物联网”的“网络”优势。
比如台州市申报的项目是“智慧水利”,我认为“智慧水务”更确切。“智慧水务”项目或业务就应该系统解决“扩大水利”、“避免水害(污水)”、“防止水患(洪水)”三方面的问题。细化起来就更复杂,它涉及到从蓄水(区域)调水供水净水配水生活用水回水(污水、废水)废水处理回用排水(区域)滞洪(区域)调水合理区域蓄水防水(洪)等系统。
再比如绍兴市的“智慧安居”的试点,就工作业务来说,应该涉及到居民保安(智能门、网络手机)、社区保安、街道保安(乡镇保安)、派出所保安、巡警保安、公安局协同保安等群专结合的“一揽子”保安。就参与对象来说,它涉及到“市民、(物业)保安公司、协警、治安警、交通警、消防警、巡特警、刑警”等多对象的保安业务与系统协调;就保安的特征来说,它涉及到市民服务体系、家居安防体系、企业(单位)安防体系、道路(空间)防控体系、城管快速服务响应体系、消防安防体系、公共安全高效应急体系、刑事案件证据获取体系和疑犯追踪体系等等的“体系统筹建设”,真正实现为民服务“一键通(一号通)、一卡通、一网通、一起防、一起保”,造就对罪犯是“天罗地网”,对百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致力于“一揽子”解决问题,其实质是要致力于形成“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框架(要贯彻现代化大生产大协作大协同的理念,形成大格局、大网络、大设计,为充实、完善、提升发展留下空间,切实防止小农小生产式的小儿科、小分割、小诸侯、小靴小鞋帽)。
因此,智慧城市要力求解决或防治或减轻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病”的“四大问题”:拥堵问题、安全问题、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环境问题;在更深层面上要统筹解决产业转型升级、就业与民生、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问题。
“一揽子”解决问题需要“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实时感受到触手可及的便捷、实时协同的高效、和谐健康的绿色和可感可视的安全,这四大目标也是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最高愿景”。(见《智慧城市之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编著,第87页)
要进行“一揽子”的智慧型的方案设计。体现在方方面面和投资、建设、营运的始终,主要体现在建设原则上。智慧地进行智慧城市业务的设计、建设、运营、完善、提升的原则(也可以说是智慧城市业务项目试点的原则)有三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追求更多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争取让更多市民参与、支持的原则。这是争取社会广泛支持的智慧。
服务型城市政府建设的理念:“把麻烦留给自己,把便利让给市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参与是打破业务壁垒、信息孤岛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力量。
主题设计、建设方案设计、运维设计都要体现这个原则。如主题设计,“智能安居”就比“警务物联网”的服务主题更突出更鲜明。
第二,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拓展提升,让群众感受、享受、支持并良性发展的原则。这是良性发展的智慧。
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得益的“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安居难、供水供气供电保障难”等放在首位。
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效,让市民得益,让市民方便,让市民安全健康舒适放在检验试点成败的位置。不图形式、不搞花架子、不搞大呼隆、不华而不实,重形式更重内容,重过程更重实绩,重落实重落地更重解决问题:让群众满足、让实践检验、让群众评判、让官员有服务市民的成就感。如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等。
因此,智慧城市的每一项业务试点都应该加强市民需求的调研,强化市民需求问题的统筹解决,深化解决问题的水平提高,切实把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第三,坚持大合作、大集成、大网络、大协同,防止业务分割、信息孤岛、各自为政的原则。这是大合作大协同的智慧。
解决问题要靠“一揽子”设计,真正能够“一网打尽”。
一是资源的大集成,做到“一网通”。如网络探头装备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后台服务中心建设等三大建设要实现一个方案设计、一体化建设、“一揽子”集成、一个系统运维,统分结合运作,共建共享,防止低水平分别重复建设。
二是各方面力量的大协同,做到专群结合、平战结合、服务与监管结合、防范与应急相结合,“一起防”。如“智慧安居”就要做到自防(民防)、社会防(志愿者队伍)、协防、警防等各种力量的大协同、大合作。
在这里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设的两个大的特征:智能终端、系统协同。系统协同、系统合作上述已全面介绍,这里要着重介绍“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包括“全面感知”,又高于“全面感知”。
智能终端包含两种形态,直接的物联网形态:如车联网、梯联网、卡联网,可以实现“一键通”、“一卡通(如高速公路免停车收费系统ETC)”、“一号通”(拨一拨就灵81890、110等)。
智能终端还有间接的系统和方式,其特征是人机结合的系统方式,如交通的路网探头等感知装备、路网上的显示屏提示装备系统、91.8的交通无线广播服务系统、GPS驾驶员手机等信息提示警示系统,等等。
三是智慧化的业务与目标集成处理系统,同智慧。这是智慧城市三大特征中被人们忽视的最重要的特征,亦是“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进的体现,即“智慧处理”或“智能处理”。这是应云计算的海量数据的高水平处理能力而诞生的。
为了说明“智慧处理”,我想举个例子,即一个受精的鸡蛋(必备条件),在25度到30度常温下(必备条件),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必备条件),可以孵化出小鸡。上述三个必备条件就形成了从鸡蛋变化成小鸡的充分条件。就是说若干个必备条件(若干个,数十数百数千乃至数万个数据条件)达到充分条件,一定事物的发展结果指向亦是一定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无数个充分条件及演变过程的应对预案输入到云计算(数据后台服务中心)中,因此,云计算构成的后台服务中心就会有智能化或智慧化处理无数个问题的能力,具有人的智慧集成的处理能力,这就是“智慧处理”。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业务试点就是要开发建设这样的智慧处理能力。因此,“智慧医疗”就可以把100个名医对无数个病人(3-5年)的检查数据(充分条件)、诊疗结论(处理判断或依据)、医疗方案(处方)纳入到云计算数据后台服务中心,使之与农村社区卫生室相连,当农村居民病人到卫生室医生处检查治疗时,只要医生把所有检查数据输入后,智慧医疗后台服务中心就会提出参考诊疗结论和医疗方案,从而达到提高乡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的目的,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水平。
商业、商务或服务模式贵在创新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四大目标,体现“智能终端”、“系统协同”、“智慧处理”三大特征,必须依赖于商业、商务或服务模式的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完善提升的体制机制创新和领导与监管模式的创新。
第一,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系统集成、完善提升,一体化。要实现共建共享模式的创新,重视各自需求的满足(服务需求、数据保密的需求、成功展示的需求等等),体现各自职能的价值(统分结合、平战结合的运作模式)、可追溯的责任体系,等等。重视网络服务商的选择与培育。
服务模式创新是扩大应用、集成应用的关键。各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都管但求服务有所体现的观念,推进创新、参与创新,当创新的推动者、促进者、领导者,不当创新的“绊脚石”。
第二,强化“一体化”的业务与技术标准的建设。保证实现互相协同、互通互联,前台与后台的既分工又合作,内网与外网的隔离与协同,保障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有的还要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同网协同,如高速公路“智慧交通”体系建设。
第三,强化平时与战时(应急之时)、综合响应服务与平常专业服务的高效的领导体制的建设到位。要一个声音指挥、一个指令管理、一个责任追究体系监管。要建立相应的权威领导机构、日常指挥架构、综合的应急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