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地域;自然景观;风景园林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形式,在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推进城市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文化的创设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优秀的风景园林文化往往能够充分展现出地域自然景观特征,而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在要求。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设,对于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效果上具有重要意义。

1 概述

1.1 地域景观

地域景观是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景观形式,带有一定的区域色彩,并且通过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因此可以将地域景观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地理因素。地理环境以及地理资源是地域景观中的重要内容,为更好的反应社会群体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认知,地域景观以地理形态方式存在于社会发展中,以便于在地区条件下深化社会群体对地域环境的认知和合理应用。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时代逐渐到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社会群体对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由于景观类型具有一定区域性特征,因此在景观设计与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加以全面分析,将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进行有机融合,深化对地域景观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人为景观建设思路与模式,景观园林文化得以形成,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景观园林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地域是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地域景观是带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基于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景观特征,在阶段内具有稳定性,不同地域景观存在各自的独特性。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被是主要设计的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临水而居是最常见的社会行为。

1.2 风景园林文化

在社会群体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文化,可以说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与历史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面貌,并展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包含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务,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财富。而风景园林文化则与社会中的其他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其不仅包含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还包含着一定的审美情趣。风景园林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类群体对地域自然环境的认知,从而充分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社会群体的眼球,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群体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现代化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的要求也发生一定转变,对文化底蕴的要求更为显著,此种趋势下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大多以文化品牌为重点,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邓京园林创作中更加注重表现地域文化,以深刻体现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2 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设方法

2.1 充分体现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

在风景园林文化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地域自然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资源结构等诸多要素,端正工作态度并深化对各项要素的了解和认知,以促进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在风景园林文化中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形式下,社会群体的生产活动日趋频繁,不可避免的会对自然景观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区的风景园林中自然景观几近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小气候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地域之间自然景观特征的差异,充分跟体现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征,进而凸显出风景园林文化的独特风格。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文化的展现需要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协调配合,尽可能满足社会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使社会群体在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自发保护自然环境,并在风景园林文化创设过程中突出风景园林的独特人文气息和意境,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这一人文理念作为风景园林文化创设中的重要因素,从而促进风景园林设计目标的实现。

2.2 再现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

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文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凸显出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性,展现出我国地域景观风貌的人性化,在提高社会群体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够加深社会群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当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来凸显风景园林的景观文化,将具有艺术性的地域自然景观特征展现出来,吸引社会群体的关注,在提高风景园林观赏者的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够促使社会群体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保护环境,从而切实提高风景园林的人文艺术价值。

2.3 再现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记录,是地域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地区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历史风貌加以合理再现,以充分体现地区风景园林建设的文化气息。以湖北荆州古城为例,大部分去荆州旅行的人都要去古城墙感受一下蜀国情怀,荆州在设计与建造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就将蜀国历史风貌加以再现,充分展现出了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为风景园林设计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造,应当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地域文化气息,充分展现出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与人文特征,结合当地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提高社会群体对地域自然景^的审美情趣,并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信息失真;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 自然资源审计;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0-0122-07

一、引言

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联,相应的治理机制也越来越多,自然资源审计是其中之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自然资源审计,INTOSA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我国仅以占世界7%的土地、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承载了世界22%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与自然资源审计实践相伴随,自然资源审计的相关研究也得以开展。从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自然资源审计包括的内容较广泛,涵盖的审计主题包括自然资源财务信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相关行为和自然资源相关制度。现有文献缺乏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础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系统探究,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①。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从非财务信息审计角度,梳理自然资源审计的相关文献;然后,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形成一个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本理论的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自然资源审计有不少的研究文献,一些机构还组织专门的研讨会,研究主题涉及自然资源审计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包括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式方法、审计准则等[2-3]。一般认为,自然资源审计包括自然资源财务审计、自然资源合规审计和自然资源绩效审计[4-5]。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包括对自然资源绩效信息的审计,这些绩效信息包括非财务计量的自然资源信息,一些文献提出,由于利益驱动,这些非财务计量的自然资源信息很可能纵,所以,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计,一些文献还讨论了这些信息的审计方法[6-9]。

现有文献虽然确认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需求,有些文献还涉及到审计方法,然而,总体来说,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致力于此,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基本理论框架。

三、基本理论框架

(一)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资源,由于人类社会存在国家,所以,有些自然无国界,属于全世界人民所有,而许多的自然资源有国界,属于某一国的人民所有。然而,自然资源的管理、使用并不是全体人民,而是一部分人,这样一来,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在这种委托关系中,人民作为所有者是委托人,而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是人,在许多情形下,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还区分不同的层级,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及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从而出现委托链。处于这个链条中的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具有自利和有限理性这两大类人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人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也可能发生次优行为,从而出现问题和次优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自然资源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中国来说,一方面自然资源稀缺,人均淡水资源拥有2 113立方米,仅是世界平均人均淡水资源的1/3;我国人均耕地为1.43亩/人,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矿产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国森林人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10]。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低,据《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数据显示,就单位GDP能耗,2011年度中国GDP能耗是日本的4.39倍、德国的4.18倍、美国的2.38倍、印度的1.07倍。②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官员的晋升概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过分关注GDP的晋升锦标赛模式,使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逐渐形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取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所以,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9]。

在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者提供的自然资源信息失真,通过这些失真的自然资源信息获取利益,例如,就森林资源来说,对于采伐森林资源,采伐的实际数据远多于报告的数量;对于植树造林,则报告的造林面积远多于实际造林面积,无疑,这种信息的失真有利益驱动下的故意操纵[11],其他的自然资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针对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相应的治理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同时,还针对不同的自然资源,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例如,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此外,还有许多的行政规章。通过上述法律法规,建立了自然资源治理机制,其中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治理机制,审计是其中的治理机制之一。

审计成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与审计的技术特征相关。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属于统计信息,都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如果信息报告人遵守了这些计算方法和程序,一般就认为自然资源信息不存在失真,如果严重偏离了这些计算方法和程序,就认为自然资源信息失真[12]。从技术特征来说,审计恰恰就能对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发表意见,就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来说,特定事项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既定标准就是关于这些信息的计算方法和程序之规定,审计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围绕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收集证据,对这些信息是否存在失真形成判断。当然,审计成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只是一种可能的需求,是否真正得以成为现实机制,还要依赖于委托人对不同治理机制的治理成本和效果的综合考虑,如果审计机制的治理成本低且效果好,则审计就会从可能的需求成为现实需求。

(二)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是指什么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很显然,它离不开审计一般,也离不开自然资源审计,具有审计一般的属性,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13],自然资源审计也应该具有上述本质特征,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特有的本质属性,根据这个原则,笔者认为,自然资源审计可以表述如下:自然资源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个概念将自然资源审计的对象限定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自然资源审计是将审计一般应用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或者说,是审计一般在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中的体现,当然,由于审计范围的不同,自然资源审计也会呈现自己的一些特征,例如,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一般来说,审计一般的审计主题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制度,自然资源审计是对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作为审计对象的审计,其审计主题同样包括上述四个方面:自然资源财务信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相关行为和自然资源相关制度。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主题之一,根据自然资源审计的定义,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可以表述如下: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个定义,进一步限定了审计对象的范围,从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收缩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关注问题的角度仍然是问题和次优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和次优问题是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相关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和次优问题,综合表现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包括由于自利而产生的有意操纵,以及有限理性而产生的无意错误。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还有一个涵义,就是其审计功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个功能,对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上述三大功能可以同时具备。就鉴证来说,前已述及,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围绕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收集证据,判断其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这已经体现了鉴证的本质内涵。就评价来说,一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体现了人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如果能找到恰当的绩效标杆(例如,工作计划、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单位),可以将鉴证后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绩效信息与这些标杆进行比较,以确定人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绩效的等级。就监督而言,对于发现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如果委托人授权,审计机构可以对直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处罚。总体来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可以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当然,这三大功能能否成为现实功能,依赖于委托人的需求和决定,委托人会根据其自身的利弊得失做出选择,但是,无论如何,鉴证功能是基础性,不具有选择性。

(三)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目标

一般来说,审计目标区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审计委托人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就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审计委托人授权或委托审计机构对非财务信息进行审计是要支付费用或支出成本的,是将审计作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审计机制与其他的治理机制组合起来,其最终目标是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通过审计,如果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越来越少,则委托人的目标就达成了。

对于审计师来说,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其直接目标是提供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鉴证产品的主要内容是鉴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否存在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是否存在失真,也可以称为信息的真实性,通常以审计鉴证报告的形式出现。评价产品是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表征人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绩效的情形下,将鉴证后的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绩效等级结论,通常以评价报告的形式出现。监督产品是指将人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方面存在失真的情形下,委托人授权审计师对直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做出的处理处罚,通常以审计决定的形式出现。上述三种审计产品中,鉴证产品是基础性的,不具有可选择性,而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是否出现,由委托人的需求所决定。

(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

一般来说,审计客体是委托关系中的人,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13]。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也不例外,其审计客体是自然资源信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属于国有,然后通过法律程序交付一定的单位来使用,所以,自然资源信息委托关系也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政府层面的委托关系,二是单位内部的委托关系。这两种情形下的审计客体不同。

就政府层面的委托关系来说,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具有较大的领导作用。在不考虑上级政府的情形下,就某一层级的政府来说,自然资源委托关系及其审计客体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能的审计客体用虚线表示。自然资源监督部门是本级政府的人,而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在政府自然资源监督部门的监管下,履行各自的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职责,上述四类单位都是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承担者,都要提供某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都有可能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那么,政府本身是否要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呢?首先,各级政府都是本级公众的人,所以,也存在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报告问题,也应该成为审计客体,但是,此时的审计主体可能就不能是本级政府本身建立的审计机构;其次,在单一制国家中,各层级政府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级政府也有责任向上级政府报告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所以,也要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

至于单位内部的自然资源委托关系及其审计客体,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如果这些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则其内部也形成了自然资源委托关系,从而下级单位有责任向上级单位报告其承担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这其中就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所以,这些下级单位也成为审计客体。

(五)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包括两类信息,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现状及利用情况,二是自然资源各分类实物存量和增减流量统计与核算信息,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手册》,自然资源资产分为土地资源资产、矿产资源资产、能源资源资产、水资源资产、气候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草地资源资产、海洋资源资产和其他资源资产九大类资产,这些自然资源都分别有各自的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14],归纳起来,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如表1所示。

当然,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会有一定的核算体系,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建立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一致的、可系统地核算环境资源存量和资本流量的框架,即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1993)。2003年,联合国修订了SEEA-1993,修改后版本简称SEEA-2003,这个版本详细说明了自然资源的物理量、混合环境-经济账户及其估价方法[15]。2012年,SEEA中心框架(简称SEEA-2012)应运而生,该框架增加了环境退化及相关措施和评估方法的讨论[16]。一些国家还颁布了自然资源会计准则,澳大利亚颁布实施了水会计准则,以物理流量为计量单位,采用复式记账法,由水报告主体定期编制三张水会计报表,即水资产和水负债表、水资产和水负债变动表(损益表)、水流量表,通过这些表格来描述、计量、记录和报告重要地区水资源的增减变动[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里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关于自然资源的信息系统,按实物量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就是非财务计量信息。

(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的基本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性,二是专业胜任能力。由于专业胜任能力是动态的,现时没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假以时日,是可以建立的,从长远来看,专业胜任能力并不是实质性审计主体的实质性条件。所以,笔者主要从独立性角度来讨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

对独立性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独立性是审计师独立于审计客体;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师要同时独立于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人。

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中,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但是,不同情形的独立性不同。

对于政府审计来说,图1所示的审计客体中,政府审计能独立于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但是,不能独立于本级政府,所以,一般情形下,除了本级政府之外的审计客体,本级政府审计机关都具有独立性,当本级政府作为审计客体时,一般要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当然,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级地方政府都处于国有自然资源委托链中,对于上级政府是人,对于下级政府是委托人,由于这种双重身份,本级政府可能基于本地区的利益而干扰本级政府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下属单位的自然资源相关审计客体的审计,从而使得本级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性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就更具有独立性。

对于民间审计机构来说,是接受业务委托,对一定的审计客体进行审计,从理论上来说,对于所有的审计客体都可以进行审计。但是,从传统习惯及审计权威性来说,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中,民间审计适宜作为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的审计主体。在某些情形下,民间审计还可以接受业务委托,对内部审计范围的审计客体进行审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民间审计是广义的,包括具有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和资质的各种中介机构。

就内部审计组织来说,其审计客体是本单位内部实行分级管理的下级单位,如果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并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则这些单位内部的下属单位都是其内部审计组织的审计范围。

总体来说,不同情形下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归纳如表2所示。

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最后要讨论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能否作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可以结合其监督工作,一方面可以作为下级政府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主体,另一方面,对于受到监督的本级政府下属的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单位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从专业胜任能力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单位的审计主体。然而,审计主体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独立性,所以,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能否作为审计主体的关键在于其能否保持独立性。笔者认为,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并不具有独立性,就本级政府来说,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的自然资源信息,如果汇集起来,可能就表明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如果上述单位操纵自然资源信息,结果是粉饰了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从而就会失去审计所要求的独立性;当然,如果上述单位操纵自然资源信息,结果是损害了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这种情形下,审计所要求的独立性并没有损害。但是,事先并不知道这些单位会如何操纵自然资源信息,所以,就本级政府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宜作为审计主体。就下级政府来说,在许多情形下,上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是下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的汇集,如果下级政府操纵自然资源信息,其结果是有利于本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就失去监管独立性;如果下级政府操纵的结果是损害于上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则独立性并未受到损害。但是,事先并不知道下级政府如何操纵自然资源信息,总体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宜作为下级政府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主体。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还负责执行甚至制定自然资源相关政策,而自然资源信息很大程度上可能表明这些政策的绩效,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对于这类信息无疑不具有独立性。

(七)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从基本审计理论的角度出发,这里仅讨论其中的审计取证模式。非财务信息审计取证包括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18],对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各种模式都有可能应用。

1.命题论证模式

会计报表审计采用的是命题论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审计总命题(也就是审计总目标,即会计信息真实性或公允性)分解为各种具体命题(也就是具体审计目标),围绕具体命题获取证据,通过具体命题的证明来证明总命题。这种取证模式的前提是存在可追踪的信息链,例如,从会计报表追踪到会计账簿,从会计账簿追踪到记账凭证,从记账凭证追踪到原始凭证,从原始凭证追踪到实物、交易对方或当事人,等等。在某些情形下,某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也具备完整的信息链,此时,也可以采用命题论证模式。例如,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水审计准则,它借鉴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准则,把水审计的保证作用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两种类型,对审计目标、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审计计划及重要性、理解水会计报告主体和环境,以及确认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反映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期后事项的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形成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等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17]。

2.数据流程模式

当信息本身无法鉴证时,如果信息产生的过程是值得依赖的,则信息本身也就具有可依赖的基础。一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本身未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从而不具有可追踪性,此时,如果这些信息的产生流程是可以评估的,当评估结果的流程值得依赖时,根据这个流程产生的信息也就值得依赖;当然,如果流程评估的结果不值得依赖,则不能就此推断其产生的信息也不值得依赖,而是无法表示意见。

3.数据分析模式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之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可能具有某些逻辑关系,数据分析模式通过各种方法,验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是否存在来判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否失真。当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逻辑关系存在时,可以判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基本值得依赖;当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逻辑关系不存在时,要作为疑点进行追踪,如果追踪发现了具体的失真事件,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追踪未能发现具体的失真事件,则是无法表示意见。

4.专业测量模式

许多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对自然资源物理量的表征,在许多情形下,可以通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或人士对自然资源物理量进行测量,以验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例如,对于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可以通过航测的方法确定其数量。当然,这种取证模式的成本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上述四种模式中,不同取证模式所支持的审计意见保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命题论证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支持合理保证审计意见,而数据流程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支持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如果审计委托人只要求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则数据分析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其审计成本低、效率高。

(八)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理论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审计环境如何影响审计,二是审计如何影响审计环境,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也不例外。从审计环境对其影响来说,一方面会影响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实务,另一方面会影响其相关的审计理念。就前者来说,重要的路径之一是审计环境影响其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例如,没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就不可能有航测等技术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中的应用;就后者来说,审计环境会影响人们对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认识,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人们并没有将自然资源审计作为很重要的事项,但是,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后,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审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是否要审计,而是如何审计,政府环境对自然资源审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如何影响审计环境,总的路径是通过审计终极目标的达成,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失真,通过信息失真的减少,进而促进自然资源信息使用、管理、生产及监管行为的优化,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四、结论和启示

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可能失真,审计是治理机制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从审计需求来说,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导致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可能失真是这种问题的内容之一,也是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由于审计特征的技术属性,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成为应对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

从审计本质来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可以同时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的三大功能。

从审计目标来说,最终目标是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直接目标是提供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

从审计客体来说,自然资源信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都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包括政府、自然资源监督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

从审计内容来说,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包括两类信息,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现状及利用情况,二是自然资源各分类实物存量和增减流量统计与核算信息。

从审计主体来说,政府审计机关是国有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的主要审计主体,民间审计机构接受委托可以对任何审计客体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组织对单位内部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进行审计。

从审计方法来说,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都有可能应用,命题论证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支持合理保证审计意见,而数据流程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支持有限保证审计意见。

从审计环境来说,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审计实务和审计理念两个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另一方面,这种审计也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作用于审计环境,影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在内的自然资源审计是应对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机制,而要真正建构这种审计机制,并且使其发挥作用,必须系统思考,协调考虑相关的审计制度元素。

【参考文献】

[1] 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2008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1):15-24.

[2] 张宏亮,刘恋,曹丽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4(4):58-62.

[3] 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5):3-9.

[4] INTOSA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A].1997.

[5] WGEA(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Audit in INTOSAI).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草案)[S].审计署农业资源环保司,译.2002.

[6] 张宏亮,王秀华.我国政府自然资产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2):47-49.

[7] 李成艾,孟祥霞,周学军.创新型水资源审计模式研究――基于宁波市的审计实践[J].财会研究,2011(7):64-67.

[8] 赵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审计,2014(3):25-26.

[9] 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1):37-43.

[10] 陆亚洲.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J].自然资源,1994(6):1-8.

[11] 周国相.对森林资源审计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1994(1):56-57.

[12] 曾五一,王开科,许永洪.统计数据质量基本概念研究[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1):42-47.

[13]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4] 吴优,曹克瑜.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问题的思考[J].统计研究,1998(2):59-63.

[15] BARTELMUS P. SEEA-2003: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1(4): 613-616.

[16] UN, et 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 Central Framework[Z]. New York: United Nations,2014.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

[2]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4

自然资本是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出现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概念,这个概念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和财富计算方法。有关自然资本的核算也被列入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研究,成为计算国家财富和企业财富的基础。比较而言,宏观领域的自然资本核算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其核算框架基本形成,并于2007年首次公布了中国的绿色GDP。因此,自然资本核算的会计研究应该以宏观核算的研究成果为起点,加快研究的力度与步伐。

一、一个新的资本观的诞生――自然资本概念的形成

资本既是社会财富的象征,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然而,资本是如何创造财富,即在财富形成过程中,资本具体表现为哪些形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资本是伴随着工业经济而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因此,在传统经济学的视野中,资本通常被认为是生产过程中作为生产资料的物质财富,即由实物(如机器、设备、厂房、材料等)和货币构成的物质资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对于资本的认识都局限于物质资本。

从马克思开始,对财富源泉的认识,从单纯的物转向了人。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另一种形态,即提供剩余价值的人力资本的存在。他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用物质资本掩盖了人力资本这一秘密。而马克思终其毕身探索的这个真理,在今天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创造社会财富观点,已成共识。

然而,人类对资本的探索并非就此而止。20世纪中期,由于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经济学家以新的视觉重新审视资本,深入研究财富创造的源泉。美国知名能源专家埃默里・洛文斯和享特・洛文斯在其合著的《自然资本论》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几千年来,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的几百年,人类从自然界索取了大量资源,却没有对自然做应有的补偿,也没有把自然对财富的贡献计算在生产成本之内,致使与自然有关的资源长期处于低价甚至免费的状态,导致自然资源日益稀缺,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

面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突破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根据对财富创造的作用,提出自然资本概念,将资本划分为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形态,并根据稀缺性与有用性,建立了资源、环境的价值学说与定价理论,为解决自然资源的价值计量难题奠定了基础。

自然资本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资本的认识。任何一种形态的资本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都无法独立地创造财富。为此,1995年9月世界银行提出了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均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的可持续性的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一个国家的财富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已形成的资产也称产出资产;二是人力资源;三是自然资源;四是社会资本(即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和共有信息等)。

世界银行计算财富的这一新方法,进一步引导着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观和财富观。根据资本分类的这一理论,会计计量的资本应该包括以上前三类,一是物质资本(Km),即人类自身创造出来的财富,如:机器、厂房和道路等;二是人力资本(Kh),即人的知识、技能、经验等通过教育、培训固化在人体内的资本存量;三是自然资本(Kn),包括自然资产和环境资产。如土地、森林、渔业资源、净化能力、石油、煤气、臭氧层以及生物化学循环等都是自然资本。因此,依据可持续发展观念,会计计量资本的公式为:

K=Km+Kh+Kn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学关于资本理论研究的轨迹是沿着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在不断延伸。资本概念的不断深化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

自然资本概念的出现,为自然资本的核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自然资本的特征

(一)自然属性与资本属性的结合

既然作为资本家族的一个成员,自然资本也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并依照资本的属性运行,即自然资本也以增值为目的。因此,自然资本经营的目的,是使其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同时,自然资本更多的是具有其自然的基本属性,如有些自然资源的增值是源于其生物特性,人类只要妥善保护,靠生态的自生性就会自动升值,典型的是森林及特定的生态圈,在人类不干扰的状态下,随着年代的递延会增加其使用价值。而多数自然资源则随着人类的耗用日益减少,如矿产资源。

因此,自然资本是资本寻租的本性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性的结合。对于自然资本的这一特征,自然资本既需要经营,也需要补偿,自然资本补偿的核算是自然资本核算的真正目的。

(二)权益的社会化

自然资本作为非人力形成的物质财富,其权益的归属应当是社会,而不仅是其所在地,这是由自然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尤其是生态资源。因为任何自然资源都具有两种特性,即资源的特性和生态的特性。如森林,除了是一种生物资源外,它的存在还影响着周围的气候和其下游水流的质量。因此,资源开采的影响、成本的补偿和收益的确认远远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

自然资本的这一特征,使自然资本的产权界定与成本、收益的计算,与一般资本比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自然资本的核算更多地适合于在宏观领域进行。这也是宏观领域自然资本核算研究先于微观领域的一个客观原因。

三、自然资本产权的会计问题

现代企业以产权关系作为企业经济制度的基础。从产权角度看,资本是对企业生产资源和财富的一种要求权。因此,自然资本可以理解为是人类从自然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的对于自然资源参与财富生产的一种产权要求。这种要求权的出现,必然打破传统的财富认同与财富分配制度,带来一场对现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结构及社会财富分配的新的制度安排,也为产权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形式对自然资本要素核算的影响

由于自然资本的特征,自然资本的产权界定与产权量变动测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相对于物质资本,自然资本的产权核算还是一个新课题。目前我国自然资本所有权的模式为:自然资源的原始产权或最终所有权均属于全民所有。政府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者,拥有自然资源管理权。生产者通过付费,有偿地从政府手中获得所需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在我国,自然资本使用权的转移,属于第一次资源转移。虽然这一次转移不改变自然资本所有权的性质,但会出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管理权和收益权被分割。自然资本产权的这一特征,引发的最大会计问题是自然资本补偿的难度,即谁是补偿的主体,补偿制度如何建立等。根据我国自然资本的产权制度,笔者提出如下设想:

1.国家投入的形式

以投资形式进行资源转移,自然资本是以国家的名义属于全民所有,其所有权、收益权与处置权归属于国家,企业只拥有其管理权。国家以一定年限的自然资源占用、使用权作价入股,自然资源在企业体现为国家股。投资各方按照投入企业的资产数额,取得相应的股权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自然资本补偿的主体是国家,自然资本的会计管理涉及到双方权益结构和收益分配的计算。

2.企业租赁的形式

自然资源不作为资本金,而是由自然资源开发企业向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支付租金。在这种产权形式下,国家以租赁的方式将自然资源的占有、使用权租赁给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的使用上形成一种法律上的契约关系。企业通过定期向管理机构缴纳租金,换取自然资源的使用权。自然资源所有者所取得的租金是一个常量,自然资本补偿的主体仍然是国家。

3.企业购买的形式

自然资源开发型企业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形式,以购买的方式,取得自然资源的占有和使用权。在这种产权形式下,企业预先支付了自然资源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自然资本补偿的主体也是国家。

以上三种形式,都属于自然资源的第一次转移,第一次转移造成自然资源的产权分离,即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无论以什么形式转移,企业只获得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因此,从产权角度看,自然资本是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以国家投资形式获得自然资源的企业,应该建立自然资本账户,作为宏观核算的基础。同时,国家收取的租赁费、使用费和通过自然资本投资分得的利润应建立自然资本补偿基金账户。因此,自然资本与自然资本补偿基金,从性质上看都属于宏观核算账户。

通过第一次资源转移进入生产领域后,自然资源则成为生产要素。作为生产要素后的自然资源流通是在生产要素市场进行,按生产要素市场规律运行,进行有偿转移的。

(二)自然资本的权益价值确定

综上所述,国家、政府、经营者分别行使着自然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生产经营权。在拥有这些权益的过程中,各方都投入了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组成了自然资源的整体价值。因此,自然资源权益是自然资源同主体结合所附着的权利和要求,这种权利和要求在经济上得到体现,就形成了自然资源的权益价值。具有包括:

1.自然资源所有者享有所有权收益。自然资源所有权是一种法定所有权,其实质是领辖所有权,即国家行使,只要在国家领辖区域发现的一切自然资源,就应该为国家所有,这种所有权具有垄断性。法定所有权享有的收益是“地租”形式的收益。如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收益为:“矿区使用费用”、“资源级差费”和“特别资源”;森林资源的所有权收益为“林地使用费”、“资源级差费”和“持别资源费”;草原资源的所有权收益为“草地使用费”、“资源级差费”和“特别资源费”等。这些统称为自然资源所有权价格,构成自然资源买价的主要组成部分。

2.自然资源管理者享有的管理权收益。自然资源管理者行使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作为自然资源的管理者应向自然资源的经营者收取的费用有:资源保护费(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发生资源保护、环境治理等费用)和资源替代费(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资源替代方面的科研工作发生资源开发替代费用)。这两项费用统称为“资源补偿费”,由国家分期向自然资源经营者收取。

3.自然资源经营者享有的经营收益。自然资源的经营者为取得自然资源经营权,必须向资源所有者(国家)及有关方面交纳相关的款项,如矿山企业从地质勘探单位购买矿产资源发现权,同时向国家申请采矿权时支付矿产资源所有权价值。在取得资源经营权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益。

上述自然资源的权益理论归纳如下表:

四、自然资本补偿制度

(一)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

大部分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是一种转化的关系,如能源产品是由矿产资源转化而来,这一类资源通常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经济生活中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体现为自然资本不断向物质资本转化,并随着这一转化自然资本逐渐缩小。当自然资源被耗尽以后,物质资本就无法生产,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都将中断。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这一关系,决定了自然资本的持续利用,其补偿是不可或缺的。

(二)自然资本补偿的意义

自然资本的补偿是指运用经济手段弥补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维持自然资源的存量,保证资源与环境能够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体做法为:一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研制和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物;二是通过经济手段限制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浪费,并积累资金维持这些资源的再生;三是通过经济手段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并积累资金治理污染。如建立污染权交易市场、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税收等。

(三)我国的自然资本补偿制度

我国传统的自然资本补偿制度,主要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强制性补偿,包括奖励,综合利用、排污收费和经济优惠等。目前新的经济手段主要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污染产品收费制度和环境管理收费制度等。

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直接消耗自然资源的行为收费,如对从自然中开采矿产、砍伐林木、抽取水源等行为收费;另一种是对环境容量资源使用的收费。如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消耗环境容量使环境质量下降而实行的排污收费制度。

1.自然资源使用的补偿制度

(1)水资源的有偿使用

水资源的收费有两种类型,一是对未经人工处理的天然水的收费;二是对使用水利工程的水收费。

(2)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

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就是在保证土地属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有偿租给企业、事业单位开发经营和使用,经营、使用单位则向国家交纳土地使用费。

(3)征收矿产资源税

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即对从事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的单位或个人征收一定的费用。

2.环境资源使用的补偿制度

(1)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排污者向国家交纳的治理污染源、消除环境污染以及赔偿受害人损失的费用。征收排污费一般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超标收费,就是对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排放的污染物征收一定的费用,对达到排放标准的,则不收费;第二层次是排污收费。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都要缴纳排污费。排污收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然环境资源所具有的价值,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外部不经济性进行内部化。

(2)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的目的是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利,这种权利是以许可证的形式表现的,通过政府的监督管理,发放给排污者作为其可以排放污染物的证明,并且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被买入买出,从而达到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3)生态环境补偿费

生态环境补偿费以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者为对象,征收范围为现行排污收费没有覆盖到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结构、功能及效用的各种行为。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自然保护原则,使破坏者通过缴纳补偿费的形式,负担起为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相应的经济责任。

3.税收制度

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各税种主要是调节级差收入或增加收益。我国目前专门针对资源与环境的税收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五、自然资本的核算

自然资本核算是自然资本补偿的重要基础。为此,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研究。然而,将自然资本要素列入国家与企业的财富核算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艰巨的课题。目前已初具形态的自然资本核算框架,主要是宏观领域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而微观领域的核算,即环境会计有关自然资本的核算,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结论性的成果。笔者认为,环境会计关于自然资本要素核算的研究可以SEEA为研究起点来统一自然资本核算研究的口径,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效率。

(一)自然资本要素的宏观核算

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IntegratedSystemofEnvironmentalEconomicAccounting,缩写为:SEEA),是国民经济核算系统(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简称SNA)的二级账户。

建立SEEA的意图,是在不改变原有国民经济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增加环境核算等相关内容,是对SNA核算的补充。虽然,SNA核算中的资产也分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自然资产,如矿产和水等资源性资产也包括在SNA核算体系中,但原有框架中并没有因非生产自然资产的减少而调整GDP,造成财富统计的虚增现象。SEEA核算体系在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自然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又将非生产自然资产具体划分“野生生物群”、“土地”、“水”、“底下资产”、 “大气资产”和“生态环境资产”等账户,并对非生产自然资产的变化进行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同时核算。通过SEEA的核算,自然资本的增减直接调整了GDP,实现了绿色GDP的核算。

SEEA框架如右图所示①:

SEEA的自然资本核算是以国家为主体,对自然资产和生态环境进行估价,以估价所确定的价值量核算自然资本。笔者认为,为了便于SEEA的核算,在进入SEEA之前,自然资本核算可以运用会计核算的原理进行宏观分类核算,这一环节适合地区或部门的核算,可以视为SEEA核算的准备阶段。

具体核算类型与方法如下:

1.土地

土地是指在人类活动控制和管理下的土地资源,其价值包括地面植被和人文风景。土地按照利用形式,又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场、建设用地和荒地。耕地、林地和草场如果加入人类劳动,其价值应包括人工费用,计算公式为:

P = P1+ P2

其中P1为土地的天然价值,P2为人工价值。建设用地是人工的建成系统,土地的价值一般与建筑物一并计算。荒地是土地资源的储备,又可能向其他形式转变。从国家的角度计算土地,总面积一般不会减少,但由于土地不同利用形式之间与不同利用等级之间变化会导致土地产生不同的效用。如加入人类劳动由荒地变为耕地,或由耕地变为建设用地等,其价值量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土地核算时,除设置“土地”总分类账户外,还应按土地的种类,设置明细账户,对其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如某片新发现的原始森林估计价值15000亿元,初次确认编制会计分录:

借:土地――森林 15000亿元

贷:自然资本15000亿元

2.大气资产

大气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除个别情况下使用者要付出一些采集成本,多数情况下任何人或厂商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任意使用。但当大气中某些部分,如颗粒物、SO2、NOX等含量超过一定比例,影响到人体健康即经济活动时,就会造成大气污染,或者说造成大气资源退化,人类再使用清洁空气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会计角度研究大气资产时,主要研究其价值的构成以及价值的决定。大气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其计量宜采用边际成本法,大气资产的边际成本由三部分构成:

MOC = MPC + MUC + MEC

式中:MOC为边际成本

MPC为边际生产成本

MUC为边际使用者成本

MEC为边际外部成本

作为公共物品,大气的边际生产成本可以为零,边际使用者成本也可以为零。当大气的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使用者成本均为零时,大气的边际成本就由其外部成本决定,即大气资源的价格由使用者因使用大气资源而给其他人和厂商额外带来的费用。如大气资源被利用后成为废弃物再向大气中排放,使用者和排放者必须为此付出费用,这种费用等于大气污染的外部成本。

根据SEEA核算体系的需要,应设置“大气资产”账户,当MOC= 0时,会计上不需要记录;当MOC>0时,根据计量结果:

借:大气资产

贷:自然资本

3.水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经由普通资源向资产过度。因此,水资源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水资源作为环境资产的特点表现为水资源的质量对其价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水的质量与其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养殖用水,所体现的价值有很大的差别。如某地区水质为一级,水量约70亿m3,水资源价格为1.115元/m3,水资产入账时:

借:水资源78.05亿元

贷:自然资本 78.05亿元

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已探明储量并估价后的矿产资源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矿产资源

贷:自然资本

5.生态环境资产

生态环境资产是自然资源间接发挥的一种效用,对其计量应穷尽各项间接效用,如带有植被的土地,间接效用至少包括土地生物、植物释放氧气和保持水土等。分别对各项间接效用的潜在能力进行计量,汇总后即为生态环境资产的理论价值。为了与SEEA核算体系连接,需要设置“生态环境资产”账户。

例:某地区有2432公顷耕地、1149公顷果园、354公顷鱼塘和2832公顷林地,对这些自然资产的生态环境资产价值进行计量,计算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价值。

(1)土地生物量价值。土地生物量价值采用机会成本法计算。按1990年的价格计算,耕地和果园的净资产为936元/公顷,鱼塘的净产值为1994元/公顷,林地的净产值为29元/公顷,贴现率为12%,贴现期为20年,且净产值按每年4%的比例递增,该土地的生物量价值为4088.5万元。

(2)植被的价值。设农作物年释放氧气量为65吨/公顷,草地年释放氧气量为100吨/公顷,按1990年的氧气价格计算,该土地的植被价格为31792.64万元。

(3)涵养水源功能的价值。涵养水源计算公式为:

涵养水源功能=

土地面积为6767亩,设森林根系平均深度为1米,土壤容重为1.3吨/立方米,丘陵区的森林土壤含水率为23.55%,光板地土壤含水率13.46%。计算结果为591 781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的库容量,该水库投资20年的运行费用为302 800元。

(4)土壤保持的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可以采用替代法计算,即按水土流水的损失计算。设林地平均年泥沙流水量约为9吨/公顷,荒山为25吨/公顷,则该土地的平均年泥沙量为4246.2吨。若采用拦沙工程,其费用为20940元。

以上四项价值合计为25913.51元,即为该土地的生态资源价值②。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态资产 25913.51

贷:自然资本 25913.51

6.自然资本补偿费

企业因环境影响定期交纳的各项税费,从性质上看,是自然资本的补偿费,各级政府应作为补偿基金列入自然资本。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自然资本――补偿基金

7.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变动

自然资源资本化后,其价值还会发生变化。如不可再生资源可能会因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自然资本的贬值,而可再生资源则可能因为人工再造而增值。

增值额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应调整资本,增值时:

借:递耗资产等

贷:自然资本

而贬值时应及时加以确认:

借:自然资本

贷:递耗资产等

(二)自然资本要素的微观核算

1.企业自然资本核算的内容

目前,在微观核算领域,自然资本要素的核算通常见于资源性与资源开发型企业。这些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自然资源行使所有权。因此,对投入企业的自然资源必须进行产权核算,建立“自然资本”账户,反映自然资本国家所有的产权关系。

若非国有企业,自然资源的取得方式一般为购买或租赁,这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偿耗用的表现形式。企业的重点是对资源性资产进行资本化核算。自然资源资本化的根据是其整体价值,如矿产资源包括从地质勘探单位购买矿产资源发现权和向国家申请采矿权支付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价值;森林资源价值包括支付资源所有权权益的价格。资本化后自然资源通常作为“递耗资产”(或自然资源资产)入账。

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可以增加自然资源的储量。一种是新探明的自然资源储量;另一种是人造资源,也称培育资产,如人工造林。新探明储量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人造环境资源一般由国家或企业投资,如山林由企业承包后所培育的林木。对新增资源的储量要确定所有权并进行核算,也是自然资本核算的一个部分。

随着资源的开发和使用,递耗资产的价值分期折耗计入成本,自然资源得到合理补偿。对这一部分成本,应该建立补偿基金,补偿基金的核算是自然资本核算的最终目的。

2.资源性资产的核算

资源性资产核算可根据资源的类型,设置“递耗资产”、“土地资源”、“牧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等账户。如果考虑与SEEA核算体系衔接,可设置“培育资产”账户,归集培育资产的实际成本,待培育资产成熟后,再转入生产资产的自然资产,同时将国家拨入的专项资金转为自然资本。

由于企业取得自然资源的方式不同,其账务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1)国家投入

国家以投资形式进入微观主体的自然资源,国家对其享有所有权,形成自然资本,设置“自然资本”账户。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耗资产等

贷:自然资本

(2)购买式

企业直接向国家购买自然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企业不是接受投资,不反映产权关系,只能将所支付的买价和购买的相关费用资本化为资源性资产。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递耗资产等(支付的价款和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价款和相关费用)

(3)租赁式

企业以租赁方式从资源所有者处取得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以每期支付租赁款的现值,资本化为递耗资产的数额,而所支付租赁款总额与以上现值和之间的差额作为利息费用分期摊销。这种方式下,资源资本化时:

借:递耗资产等(以后各期支付租赁款的现值和)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资源租赁款

定期支付租赁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资源租赁款(每期支付租金)

财务费用(每期支付租金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每期支付租金和利息总和)

(4)债务式

企业以欠债方式向资源所有者借得资源使用权,使用权并未真正转移,经营企业只是暂时拥有了资源的使用权。资本化时可作分录如下:

借:递耗资产等(资源的价值)

贷:长期应付款――国家

(5)自然资源补偿费

在经营中企业因环境影响定期交纳的各项税费,从性质上看,是资源环境的补偿费。但交纳时这些费用一般在企业当期管理费用中列支,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资源环境补偿费

贷:银行存款

3.生态资源性资产

生态资源性资产的核算,主要反映生态环境的价值增减变化及生态资产的价值减少,应按性质设置“生态资产”和“生态资产累计折耗”账户。

设某企业向政府申请一片森林20年的使用权,开设国家森林公园。通过相关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法确定该森林环境资源价值为1亿元。国家森林公园有自然保护区性质,其实物资源(林木,动物等)不能采用和破坏,因此企业付出的1亿元,相当于该片森林的环境资源(森林景观所提供的游览服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价值。企业对取得的森林使用权以20年期限分期摊入成本,则会计分录为:

生态资产入账

借:生态资产10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 000

若国家以投资方式投入,则:

借:生态资产100 000 000

贷:自然资本100 000 000

生态资产的折耗

年折耗为:100 000 000÷20=5 000 000

借:森林生态旅游成本4 000 000

贷:生态资产累计所耗 4 000 000

注:①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资产与资源环境核算处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5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同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三、结语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6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的前提,备课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例如“梅雨”这个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像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动的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为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采用实地观察方法,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教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碧螺春”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判断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帮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笔者指出,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教师只要讲清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即陨星就不是天体。在教学环境合理容量这个概念时应抓住“最适宜的人口”这个关键词。

2.归纳总结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例如,闪电和地震虽然有自然属性,蕴涵巨大能量,但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并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它们不属于自然资源。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如阳光是自然资源,也是能源,而耕地、铁矿石是自然资源却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因而不是能源。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此不是自然资源。

3.类比地理概念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关于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等都属近似概念,很容易混淆。又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二者不可调换。

(2)关于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这类概念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循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二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及各种金属矿产等,而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3)关于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关于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练习,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通过联系消化概念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