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改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改革分析范文1
一、2000年江苏省高考方案分析
据新华日报报道: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江苏省与浙江、广东、吉林和山西省同时在高考中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的“X”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方案为:由原来的“3+2”(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和历史或者物理和化学)改为“3+小综合”(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或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是150分,小综合为300分,总分仍然为750分。在这次高考改革中,文科生增加了地理的考试,理科生增加了生物的考试,这是江苏省高考第一轮改革,而且这种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高考史上也还是首次。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一样,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选拔性考试。该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对理科类考生而言,该方案要求考生除了能够读懂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外,还能理解常见的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读懂一般性的科普类文献;对文科考生而言,除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地图,对地理、历史等知识混在一起的地图能很好地辨认,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外,最大的变化在于高考目标作了较大调整。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是重视对人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查。方案要求考生能够解释和说明人文、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对自然科学中原理和定律的含义能够很好地掌握,而且能定量地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对人文知识与宇宙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二是增加了理科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测试,在理科类考试中,考生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且能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三是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该方案要求考生能对中学所学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1]。在文科类考试中,一个题目往往涉及两门甚至是三门的知识,考生应该能对这些杂糅的知识一一剖析并得出正确结论。四是加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该方案不仅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人文、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对人类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不同现象进行理论说明和解释,而且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的确,2000年江苏高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21世纪对于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一方面,对理科生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考试,为大学里和生物相关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生物学知识是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对文科生增加地理考试则能使考生的思路更加宽阔,例如,文科学生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知识,而且对于探索未知的宇宙空间具有一定的引导价值,适应了扩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该高考方案可以视为1998年教育部推出的“3+X”高考制度的探索版,实践表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这次改革,在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及动手操作等实践性知识的要求[2]。
不过,由于该高考方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幅度较大,要求考生对涉及科目较多的题目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大大地增加了考生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由于高中教学过程中综合题目分析和解答的学习和训练机会很少,江苏省的教育实际与该方案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阻隔[3]。事实上,在“3+小综合”实施之后不久就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3+小综合”会造成学生很严重的偏科现象,对于高考不考的知识就完全放弃了,而学生应该对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知识应该综合运用。因此,这套高考方案在江苏省并没有存活多长的时间,时隔不久的2002年,江苏省就启动了第二轮高考方案改革。
二、2002、2003年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分析
2002年江苏省启动的第二轮高考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在于,将“3+小综合”改变为“3+大综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均为150分,大综合300分,总分750分没有变化,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变成了大综合卷,意在考查学生的大综合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了解人文科学知识[4]。在该方案的设计者看来,“世界并不是文理分科的,要客观地认识世界,就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还是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也表明,只有兼具文理科素养的学生,视野才会更加开阔,创造性也更强。
虽然“3+大综合”高考方案的理念不可谓不先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但现实困难,在于高中阶段学生不再分文理科,要求学生九科都要学习和考试,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说“3+小综合”还在高中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心理承受力之内的话,2002年的高考方案则不再仅仅是文科知识或者理科知识的综合,而是要求学生具有文理领域间的大跨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仅如此,该方案还要求考生能够把书本上的九科知识转到现实生活与社会焦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之中,这对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无法应对的挑战。此外,该方案也不利于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大学里面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深度的理解,而大综合只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知识深度和专业属性难以显现。因此,江苏省“3+大综合”高考方案只是一次“试错版”,而在实行一年后终止。
2003年江苏省启动了第三轮高考方案改革,这轮改革的指导原则在于减轻考生学习负担,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新的高考方案,该方案由原来的“3+大综合”调整为“3+1+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中的任意两科),“3+1+1”方案的总分值为750分。其中每科分值为150分。和“3+大综合”相比,“3+1+1”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两门考试科目。不过,在高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文、理综合卷的考试,综合成绩虽不计入高考总分,但计入学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在严格意义上,2003年“3+1+1”高考方案也是建立在“3+2”基础之上的深化改革,依照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基本精神而进行。该方案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该方案既保留了“3+大综合”打破了文理分科局限的优点,又为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发展要求来选择所要考试的科目提供了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3+大综合”的高考方案,学生必须准备9门学科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负担过于沉重,学生、教师及家长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压力过大。该方案的实行,使高考科目从9门减少到5门,同时2门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有利于高校根据专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3+1+1”方案可以反映考生的考试成绩,高校根据考生所选的科目,可以了解到考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文理倾向,对录取和调剂工作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综合成绩了解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有利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打破文理分科的局限,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虽然“3+1+1”是近十年来江苏省实施时间最长的高考方案,但也存在两个“硬伤”。
硬伤一:该方案可供学生个性组合和选择的“子方案”太多,导致学生和学校方面不知如何是好。就学生方面而言,如果对可选性进行排列组合,每位学生有15种方案可供选择,让学生无从下手。就学校方面而言,学生选择的多种多样,给学校组织教学带来了巨大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困难。据学者调查,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开齐全部“组合性课程”系列,这样导致最终学生并不能完全实现自由地选择,而且,各科的难度不易把握,于是出现了一些投机选科的现象,很多学校只有六种方案(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生物;政治、历史;政治、地理;地理、历史)的存在,依然有文理分科的现象,违背了方案制定者的初衷。
硬伤二:给学生填报志愿造成了“方案性”障碍,因为江苏省的“3+1+1”方案虽然在本省内招生没有问题,但与其它省市的招生政策并不能无缝对接,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要求学生必修物理,选择其他科目的优秀学生就丧失了报考这些名校的机会,结果导致学生报考志愿受到严重的限制[5]。由此,江苏省第三种高考方案在2008年也宣告结束。
三、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改革分析
2008年江苏省启动了第四轮高考方案改革,与前三轮改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轮改革是配合江苏省高中课程新一轮改革而设计的。为了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配套,江苏省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分值分别为160分、160分、12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分别设有40分的加试题,分别供选择历史和物理的学生进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选修课为2门,必修课5门。选修课由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1门,在剩余5门中选1门;7门科目中之外的5门为必修课,5门必修课在高二下学期进行测试,俗称“小高考”,2门选修课在高考时进行,成绩处理采用“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的评定[6]。该方案除语文、数学、英语基础学科外,其他两项实行等级计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必修测试科目等级满分100分,A级为100―90分,B级为89―75分,C级为74―60分,59分以下为D级;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等级,A+为前5%(含5%)的考生,A级为前5%―20%(含20%)的考生,B+为前20%―30%(含30%)的考生,B级为前30%―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90%(含90%)的考生,90%以后的学生为D级[7]。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对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的评定,基本符合标准的,则为合格;而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定等级则分为A、B、C、D四级,视学生的表现来划分[8]。高考成绩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来算,但是两门选修课对于考生报考志愿有影响,根据江苏省的高考报考的制度,必须都是B及以上才可以报考本科,甚至有的名校规定只有双A才可以报考。2008年江苏省高考新方案的实行在全国属于首创,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高考方案。
2008年高考方案的考试目标与考试内容都作了很大的调整,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统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地位。不过,对英语分数的调整,是为了弱化英语对母语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数学科目附加题的设计,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相一致,满足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拔人才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了机会。这个方案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将各科考试分别放在不同的时间内举行,而且“学业水平测试”可以参加两次测试,取成绩较高的一次为准,避免了偶然的因素,减轻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9];二是实行等级评价制度既较好地体现了区分度,又较好地避免了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三是“小高考”的实行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理眷顾得到了加强,文科生增加了自然科学的素质,理科生加强了人文科学的素质,纠正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现象。
尽管2008年高考方案具有较大的创新和优点,但是仍然引起了比较强烈的社会批评,这些批评针对的主要问题有二。
问题一,该高考方案实行的时间存在缺陷,2007年推出的方案,在2008届高中毕业生身上就要实行,而且在高二下学期结束就要进行“小高考”,当时却已经分出文理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捡起已经很久没有学习过的书本进行突击复习,增加了学生及教师的负担,原来的高考方案是“高一打基础,高二提高,高三冲刺”,而现在由于“小高考”的实行,高二学生的压力骤增,高三的压力却没有减少。
问题二,该高考方案给学生报考志愿带来了很大麻烦,因为该方案规定,想上本科的考生,其选修科目的等级必须在B及以上,如果学生一次失误而只考到了C等,那么,他们即使考核成绩很高也不能读本科,而只能选择一些大中专院校。另外,综合素质评价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实际上几乎没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D,即使他的品行等各个方面都不好,为了提高升学率,评分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江苏省高考方案未来改革路径的思考
经过上面对江苏省2000、2002、2003、2008四轮高考方案改革状况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江苏省八年期间高考方案频繁变迁,都是围绕“3+X”高考范式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演绎,“稳中有变,不断修正”是其变迁的基本轨迹,例如“3(语文、数学、外语)”在前三轮改革方案中就一直保持稳定,即使是第四轮改革方案中也只有英语科的分值出现微调整而已,而“X”部分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和不断修正。每次改革方案中都吸纳了前轮方案中的成果,同时,对每个方案在实践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修改。然而,在我们看来,尽管江苏省经历了四轮改革和修正,但还远非尽善尽美,因此,未来的改革和探索仍然将继续下去。纵观江苏省高考方案四轮改革的轨迹,也许我们可以对江苏省高考方案的未来改革路径作些思考。
在高考目标的发展趋向方面,江苏省未来高考方案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最后一定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考核学生全面发展和专业潜力两方面的素质与潜力,尤其重视并尊重学生的特长,并为特长生提供差异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来综合考虑进入的学科领域和发展方向。
在高考的学科地位调整方面,江苏省的未来高考方案将加强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地位,因为这三门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也是大学学习的基础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原来过度张扬的英语强势地位将逐渐回归理性,但针对目前江苏省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英语口语考试的分值和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而长期被弱化的语文学科地位将逐渐得到加强,事实上,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方案中语文与英语分值的调整已经初露端倪。当然,以物理和化学为核心构成的自然科学必将继续保持强势地位,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陈洪渊先生在评论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时也曾指出,物理和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基础,提高物理和化学的高考地位将引导青少年更加关注自然科学,也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
在考试方式方面,虽然江苏省在高考方案中的“X”部分克服了“一考定终身”,但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考试中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方面的改革也将作为深层次问题展开探索。此外,2008年高考方案中等级制度需要细化,比如A等级中可以出现A+、A、A-等,当然,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公正、透明,防止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弄虚作假,更不能因为学生的某科等级相对较低而取消其报考本科院校的资格,唯有如此,江苏省的未来的高考方案才能实现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相得益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东芳.“3+X”高考改革方案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探讨(下)[J].湖南教育,2000,(5).
[2]同上,2000,(4).
[3]仁川宏.“3+X”高考方案对高校基础课教学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2,(01).
[4]孙巡,陆峰.大综合提出大挑战.新华日报,2002-01-04,(B04).
[5]李广水.对“3+1+1+X”高考方案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08).
[6]马彪,王虎,齐玉辉.英美高考招生制度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以江苏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为例[J].网络科技时代,2008,(20).
[7]关注高考教育部认可江苏08年高考方案与公示方案相同[J].教育前沿,2007,(01).
[8]陈丽桦,陈洪涛.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评析[J].教育管理,2007,(06).
高考改革分析范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基础英语 教学现状 改革思考
一、 引言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并把发展高职高专(含成人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基础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为目标。高职高专教育旨在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高专基础英语的教学现状却过多地注重学生笔试能力,忽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英语的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既重视语言技能的训练,又要实现应用语言的目标。
如何打破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 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 生源情况分析
高职高专有两种生源,一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来自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学生。高中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注重单词、语法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但通过高考的洗礼,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而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学习英语。这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总体来说,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词汇量有限、语法结构混乱、语言思维能力欠缺的现象。同时,高职高专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意识不清,导致学生丧失语言学习的动力,失去语言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英语学习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 教学情况分析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教指委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教指委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行业阶段。高职高专基础英语的先修课为高中英语,后续课为行业英语。高职高专基础英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巩固高中英语为学生打下的语言基础,又要注重实用性,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为行业英语的学习做铺垫。但目前高职高专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理解存在偏差,高职高专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其次,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仍强调基础,未能关注学生在职场环境中英语的应用能力;第三,很多高职高专基础英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后续课程的需要。这些不足都造成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未能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 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改革之思考
尽管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文化、工业、服务等各领域的发展,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从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高度来看,目前的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仍有改革的空间。
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听说训练,锻炼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明确教学目标,既要满足知识目标,又要达到技能目标,最终实现素养目标。知识目标是在学生掌握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的情况下,能够听懂一般生活用语,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对一般性题材的文章可以实现读写。技能目标主要是职场环境中能运用英语,能对职业相关话题展开对话,同时还包括借助字典翻译与职业相关的业务性文章。素养目标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如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等。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目前高职高专基础英语大多采用的教法有视听法、讲授法、引导发现法等。为了满足职业需求,实现能力培养,可以更多的运用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等。合理利用教材,单元主题设计上也应更贴近职场需求。除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应讲授语言文化。教学以引导为主、讲授为辅,注重锻炼学生会话能力。亦可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联的题目作为补充。多设置口头任务,如汉英口译、课文讨论、模拟对话、口述大意、命题发言、自由辩论等,最终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述。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为了与后续课行业英语紧密联系,衔接好高职英语教育的两个阶段,可以推行讲练结合、理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教学主题模拟职场环节,或直接将教学场所移至实训工厂,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销售模拟或直接去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演练。在真实的职场环节下,学生能意识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的行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委员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秀娟.《试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向》 [J].南方论刊,2009.
高考改革分析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考试 思考 改革 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关平整个民族的荣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自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申奥的成功等等,一系列大事的背后无不体现着文化支撑的力量。如果说教育是传承中国古老文明的纽带,那么考试则是检验文化传承的试金石。在众多的教育中又数高等教育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近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凸显,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亟待改革。
1 我国大学当前考试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环境对考试功能的制约
所谓考试环境主要指人的意识环境,大致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以及每个人对考试概念的理解等等。考试的概念与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二者唇齿相依,就目前来看,众多高校都是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严进宽出,对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要求不到位,造成人才在社会上呈现出学历第一的不良趋势,这些都是因高校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略素质教育,轻视考试命题过程中的科学性而造成的。
1.2 形式单一
闭卷考试依然是众多高校中最流行的考试模式,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改革,可是至今并没有脱离他的束缚,数以万计的老师仍然凭借一纸试卷来判定学生的优、良、中、差,使学生疲干奔命,而忽略了实用性,造成毕业后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恶果。
1.3 内容教条
教学内容的模式化主要体现在题型的设计和出题人的设计思路上,考试的内容来源于课本,而且部分院校还存在考前划复习重点的习惯,为了轻松过关,学生在考试时常采取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
2 我国大学考试改革对策
2.1 转变考试观念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大,以往死气沉沉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常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亟待打破常规,破陈出新,采用“严进严出”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充分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考试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
2.2 形式多样化发展
首先,应当增加日常考试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的比例,重视考试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改变以往期末一局定输赢的垄断局面,形成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其次,打破单一、死板的期终考试模式。使考试的样式呈现出多元化,例如闭卷、开卷、阶段性论文、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问题情况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都可以运用到高校的考试制度中,另外,在命题的过程中给命题老师们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根据不同科目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老师授课方法的差异,有各个任课老师自己决定考试的计划。
2.3 考试内容应丰富灵活
各科教师应该在新学期开学前将教学和考试大纲,教学以及考试范围和考试的方式以及评分标准等相关的东西向学生公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难点。
同时,教师在考试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命题的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题型设计要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对我国大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现行大学考试制度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在推行过程中确实也产生了许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对高校大学制度的基本命题是不能取消,但必须改革。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增加选择性,扩大自
增加大学考试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考试的科目、内容、层次、时间、机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3.2 推进考试与社会接轨
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作为教育重要环节的考试亦是如此,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对高校考试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教育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3.3 加强系统性和整体性
大学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问题导向的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制定一个“一揽子”的改革方案,对高校考试和招生制度进行系统改革。
高考改革分析范文4
[关键词]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思考
仪器分析是指借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理化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是一门理论和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的学科。由于其理论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的知识功底相对薄弱,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本文中,笔者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精神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结合自己讲授《仪器分析》的经历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对食品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教材的选择。现在已出版的《仪器分析》教材有十多种,其版本、专业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不同,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这就要求高职的教材在理论课内容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其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既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教材,也不能借用中职教材。但现在的教材过分的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实用性。再者,《仪器分析》所应用的专业广泛,不同的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如何选择一本适合高职食品专业的教材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反复比较,我们选定郭英凯主编的《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作为我们的使用教材。
1.2 教学内容的选择。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是要求培养有专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我院食品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实施教学前,要根据专业需要、知识结构状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节选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技术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与专业相距较远、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教材。这样,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点内容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院食品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粮食、果品、蔬菜、奶肉蛋等农畜产品的加工工艺和食品营养卫生及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掌握食品保鲜、食品理化与卫生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分析能力,我们就选择了与此相关的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作为重点内容,同时选择农畜产品作为实验材料。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重点内容,又为下一步学习《食品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仪器分析的教学主要讲述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分析流程等,起点高,理论部分抽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板书或挂图讲授,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效果很不好。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枯燥的、复杂的、抽象的内容进行动态或视频演示,真正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色谱分离原理通常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制作表现柱色谱分离原理的CAI课件进行授课。以吸附色谱柱为例,屏幕上首先出现一支装有吸附剂和被分离成分的层析柱,点击鼠标,洗脱开始,加在柱顶的样品随着洗脱剂逐渐下降,并慢慢地分开为几个色带。配合解说:极性大的成分吸附性强,难洗脱;极性小的成分吸附性弱,易洗脱。在讲原子吸收的原理时,我们可以把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单色光做成动画,当光经过燃烧头上的原子蒸汽时,一部分被基态原子吸收,这时可以明显的看出单色光变细了,这部分单色光再经过检测器检测。整个过程全部采用动画,非常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样教师可以从课堂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反应上,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另外,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大多比较昂贵,少则几千,有的甚至几十万、儿百万,这就使很多院校因资金原因无法全部购买,学生也不可能每台仪器都能动手操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不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设备及其软件的使用,而且需要教师制作可视性强,界面精英,集文字、动画、视听于一体的课件。二者均需要授课教师在课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必要的资金。
2.2 由具体实例导课。在讲解每一种新仪器之前,由具体的食品案例导课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高效液相色谱之前,先给大家讲最近发生的“红心鸭蛋”事件,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导致鸭蛋红心的苏丹红是怎样检测的吗?从而引出新课。这样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学习这种技术很实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事件,在平时授课时多讲一些食品事件,既有利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实验课的改革。仪器分析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讲好理论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训练。由于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实际操作训练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很差,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这也给仪器分析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们摒弃了以前教师大包大揽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大部分的操作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在一旁指导的模式。小到溶液的配制、移液管的使用,大到上机操作,都是教师先作示范,然后学生独立操作。在实验课一开始就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做规范化示范操作,并在实验准确性、实验速度、实验习惯、实验记录及报告等方面严格要求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养成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的习惯。不单单让学生学会使用仪器,掌握操作技能,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将来从事专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3.2 培养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职学生以后要到工作的一线,所以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是很重要_的。我们在实验中除了强调操作的规范外,还很注意检查学生原始记录、实验台面整洁、同伴协作关系、实验完成后现场清理等情况的好坏。如发现学生涂改数据,或将原始数据记于小纸条或其它不适当的地方或撕去报告纸等,给予及时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强调原始数据真实、完整的重要性,使学生端正接受实验失败结果的态度,学会从失败中查找原因。要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诚实认真、高度负责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学生具备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即维护实验环境整洁、有条理、学会与人友好合作等。
3.3 复习理论知识,强调注意事项。由于仪器分析所用仪器都比较贵重,在实验课之前要充分强调学生复习讲过的理论,特别是注意事项,一方面保护仪器,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学生。
高考改革分析范文5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考试模式 改革思路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校本教材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初步形成了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作为教育评价的基础与重要管理工具的考试,多数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模式,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评价,使高职教育考试改革远远滞后于教学改革。园艺技术专业作为农业类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季节性强、操作量大的特殊性,现行考试模式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对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艺技术专业现行考试模式的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技能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高职园艺专业大部分学科考试主要采取终结式考核,即在学期末组织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评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这种考试只能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差异来进行。虽然目前园艺专业的部分学科已经开始探索技能考核,但由于季节条件的限制,很多技能考核项目难以在期末进行,即使部分考核项目能够完成,也会在土地使用、考试材料利用、人力、物力等方面造成很大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园艺专业高职院校的技能考核项目大大减少,或者在室内完成,难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的收获,达不到技能考核的评价效果。
(二)考试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
在目前学科结业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占学生总成绩的60%―80%,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区分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过程考试,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和侥幸心理,部分学生平时得过且过,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可见这种考试方法导致学生成绩不能体现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目前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大,善于记忆和努力记忆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数。这样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大多是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真实能力。
(四)评价主体单一、效果不佳。
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对于标准化的命题考试,客观题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技能操作、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的考试,由于考试都是在校内进行的,教师存在大量的“感情分”,或对“调查报告”等考核形式只在及格分以上拉开档次,缺少严格的评分标准,违背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考试应该有企业的介入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五)缺乏考试反馈机制。
由于考试是期末的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及时进行反馈与交流,不利于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也就难以发挥考试的导学促教效能,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树立能力本位考试观。
考试观念的更新是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前提,将过去“以知识为本”的传统高等教育考试观念,转变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试理念;由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转变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即转移考核重点,不去简单地考核学生“学会了什么”,而是考核学生“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重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使考试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同步,充分发挥考试效能,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二)调整考试时间,注重过程考核。
高职教育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期末的终结性考核,这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而且园艺专业随着季节的转换,其主要工作任务会有很大不同,农时错过,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具体工作条件将无法再现,因此对于园艺专业结合农时调整考试时间是完善技能考核内容、体现考试全面性的必然。而且通过调整考试时间实施过程考核,能够调动学生进行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考试形式。
由于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不同,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考核形式上应结合不同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在考试形式上可以借鉴澳大利亚TAFE教育考试模式,重视实践能力考核,丰富考试形式,结合园艺专业各学科自身特点,选用论文、案例分析报告、观测、口试、现场操作、开卷笔试、闭卷笔试等方法中的几种,不应唯书面考试为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表述能力、记忆能力的考试形式,则背离了“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改革考试内容。
目前,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要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因此,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不应停留在“应知”的层面上,在考核内容上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作为考核的依据,而应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安排考试内容。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题的应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
(五)加强考务管理,完善考试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考试方案,在切实抓好过程考核中命题、制卷、考核、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同时,理顺教务、师生、企业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素质;建立考试反馈机制,使考核发挥导学促教功能。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模式的改革必须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因此,我们课题组把“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作为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研究不同课程的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探索出适应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7.
[2]王振龙,朴素艳等.农业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97-14799,14803.
高考改革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公共必修课,各个专业都开设这门课程。随着计算机知识普及的深入开展,各行各业均已把计算机知识作为衡量在职人员与用人的一条标准,为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下大功夫,以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潮流,掌握技能,永不落伍。
目前我院所有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班级都采用同一个教学大纲和计划,讲授内容都相同,没有根据专业需求来设置课程,不能体现出所学的专业跟计算机的联系,不能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大纲一成不变,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不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近三年来都没有更新,与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B考试大纲有所脱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此外,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单一,与教学大纲内容不符,其内容不适合课程发展的需要。
1.2课程设置不合理,与专业联系不紧密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由于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由于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但在目前,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则几乎都把侧重点放在对计算机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较少。在授课内容上却没有区分专业的差别,这样做的结果必将使毕业生难以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社会上缺乏竞争力。
1.3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发展形势
面对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生存能力之一。搞好excel函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高速的更新换代,教学内容却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致使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发现在学校所学到计算机知识vba教程与实际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
2改革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1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的修订应根据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B考试大纲以及各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教学大纲既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又要符合教学规律、满足学生继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修订好的教学大纲,组织多名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编写符合我院学生特点的教材、配套实验教材及教学课件等。教材的编写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考虑:
2.2.教材编写
2.2.1按照教育学理论,把握教材编写的总体水平和结构,对每一章节进行教育层次、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使教材编写符合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各项教学原则,有利于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2.2.2按照心理学理论,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概括目前学生学习规律与特点,使选取的教材内容与体系结构符合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规律。
2.2.3根据课程理论,解决每一章节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和范围,同时考虑教材及其配套的实验教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考试方法。
2.2.4根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制定涵盖教材各章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结果或学习标准具体化、明确化。
3根据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所学的知识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特别是办公软件操作等方面。如:会计专业,电子表格这方面的知识难度应该加大、加深;酒店管理专业侧重于文字处理方面及电子表格方面的知识;广告设计专业则侧重于文本的排版、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各科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3.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必须改进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采用“案例驱动”、“项目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设计方案。例如:在讲授文字处理软件WORD排版时,可以找一些比较美观的手抄报给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怎样对手抄报上的内容进行字体、字号、插图、编排、样式及格式化等项目的设置和运用。通过这些直观实例的引入,向学生提出这堂课的任务,并共同解决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有必要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如:可以传授学生单、双页眉的制作方法,页脚中“共页第页”的制作方法等。
对于综合性上机训练,可以采用“兴趣驱动”方式进行,即每一部分学习完毕后要求每组成员根据所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完成一个任务。以文字处理软件WORD为例,根据所学知识以“我的班级”为主题设计一个海报,海报内容由小组成员讨论得出,要求每个成员必须设计一个模块,然后组合成一个系列海报。最后,由各组成员进行评分,选出同学们最喜欢的海报。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时,会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从而更能调动、提高、激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欲望。
4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4.1以操作为核心,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word2007时,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已经美化好的文档,其中包括word2007中制作表格、插入图片、艺术字、绘制自选图形等。然后组织讨论,分析如何制作这些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制作一份精美的电子画报,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上网搜索、查找资料、下载图片、自由创作,进行各种尝试。有的学生把家乡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制作成了表格,有些学生下载了家乡的一些图片、家乡的名人、特产插入到电脑小报中,有些学生通过艺术字和绘制图形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
4.2采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是通过团队和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都有一两个好的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深化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手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合作,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
4.3采用记成绩制度。
每次上机时应该采用记成绩制度并且加以评比,用以激发学生完成上机任务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每次上机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的方式,能更好地使学生高效完成实验任务,学生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4.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不像其它的文化基础课,比如语文、数学等课程,计算机知识更新很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时,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也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进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5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就较好的学生,如何让其的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学建模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4.6考试制度的改革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仅仅通过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很难看出学生的真正的水平。我们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上。对于一些实践操作的章节,在学完每一章节后,我们通过相应章节的考试来作为期末考试成绩。
5结束语
针对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更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大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了“驱动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重新组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促进学生勤于思,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增强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峻灵,倪蕴涛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对策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l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