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1

我国对于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是依据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报告标准。200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重新修订了1996年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新指南将温室气体排放源归纳为5个方面: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和其他。基本排放量核算公式为:考虑到中国承诺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主要是针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作出的,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CarbonDioxideEmissionsIntensity,以下简称碳强度),用CI表示碳排放强度,用CE表示碳排放量,则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公式表示为。 其中,CIt表示在t年度的碳排放强度;CEt表示t年度的碳排放总量;GDPt表示t年的地方生产总值。从表2可见,加入WTO前黑龙江省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减少,而加入WTO后则增加较快,仅2012年为负增长。从一次能源角度衡量,原煤和原油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2010年起风电能源所占比重增加了约2%,使清洁能源的比重上升至不到3%。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在加入WTO之前所有减少,而在加入WTO之后不断增加,但即使在“逆工业化”的情况下,也没有负增长的趋势。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加入WTO前比较连贯,呈现快速下降态势。

如果我们将人均地方生产总值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关联分析,即检验两者的关系是否满足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如图1所示,由于EKC曲线可能为“倒U”型也可能为“N型”,因此设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程可能为(3)式或(4)式之一,由于无法提前确定,需要回归后进行对比确定。通过对(3)式、(4)式的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满足含三次项的回归结果优于仅含二次项的回归结果。对回归结果进行残差Q检验,不存在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回归结果为。由回归结果可知,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地方生产总值的关系为“反N型”关系。二氧化碳排放拐点对应有两个,分别对应地方生产总值2589.1667亿元和12773.1522亿元,两个拐点分别对应1997年和2012年。1997年为第一拐点,2012年为第二拐点,在1997年达到最低点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开始随着地方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但速度递减,至2012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点。依现有数据来看,2012年以后黑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没有后续数据支持,还不能确定这一拐点得以确立。

相比较而言,吉林省和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黑龙江省不同,呈现为标准的“倒U”型,且逐渐接近最高点(见图2和图3)。吉林省和辽宁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相同,但2008年之后,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出现“逆工业化”的回调趋势,特别是吉林省近年来的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黑龙江省的能源结构较快得到优化,而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非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不足2%和1%。因此,如果沿着这个趋势来判断未来吉林省和辽宁省的CKC拐点已经确立的可信度较高。随着未来工业化的深入发展,黑龙江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知,由于不能确定黑龙江省的CKC曲线是否已经达到最高点,且第二产业比重回调,未来黑龙江省为发展低碳经济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优化能耗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从现有情况看,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建立水电站、核电站和利用风电是可行的,如果技术进步可行,则应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此,这两个方面应是黑龙江省未来优化能耗结构的努力方向。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2

碳排放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动密切相关。四川省人口变动(包括人口总量、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消费)与碳排放关系密切。

四川省碳排放现状趋势:增长较快,人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碳排放量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75亿吨,人均碳排放为1.55吨。与全国一样,四川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长较快。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9248万吨,人均碳排放量为1.15吨。虽然四川的人均碳排放量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随着四川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未来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会快速上升。

四川人口变动与碳排放的关系:人口消费关联度最大,人口总量最小

灰色斜率关联度是根据曲线的接近程度来计算关联度。对于离散变量,如果各时段上曲线斜率相等或相差较小,那么两序列之间的斜率关联度就大;如果各时段上曲线斜率相差较大,那么两序列间的斜率关联度就小。通过对四川省1997~2010年各指标(见下表)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各因素关联系数序列。为了反映两序列间的关联程度,需要进一步计算灰色斜率关联度,即是求各年份关联系数的平均值。

人口消费与碳排放

1997年,四川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533.48元,到2010年时,四川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每年16001元,年均增长达到747.7元。根据前文测算得出,四川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灰色斜率关联度最大,为0.9445,经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703,相关性高,说明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依然是影响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因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消费类型也会发生改变。

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增加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来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汽车消费的日益普及,暖气和电器设备的广泛使用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增加;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对能源的间接消费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如住房消费、家居装饰、服装购买支出的增加会加大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人口城镇化率与碳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从最初的20%左右提高到2010年的49.68%。与全国一样,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也从最初的14.27%提高到2010年的40.18%。根据计算,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镇化水平的灰色斜率关联度为0.9153,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四川省城市化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继续增加。首先,伴随着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使得居民对生活性能源消耗的直接与间接需求增长。在目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条件下,城镇化水平加快将会大大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其次,伴随城镇的建设与快速发展,城镇建筑物建设必然加大对能源的消耗,特别是对水泥、钢铁等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这无疑会增加在生产原材料过程对能源的消耗。

家庭规模与碳排放

人口的消费常常以家庭消费的方式展开。家庭规模对于人口的消费具有重要影响。对中国1988~1990年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抽样统计年报数据的研究显示,家庭规模越小,人均消费倾向越大。1997年到2010年短短的14年中,四川省家庭规模缩小了18.31%,这势必会带来人均消费的增加。根据计算,四川省家庭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灰色斜率关联度为-0.8929,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家庭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随着家庭规模的日益缩小,人均居住面积会不断增大。四川省2007年与2000年相比,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就增加了近2倍。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人均对水、电、气等资源的消费会增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无疑会增多。

人口老龄化率与碳排放

1997年,四川省老龄化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20%,到2010年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到了16.30%,表明四川省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老龄人口比重的日益上升也将产生更多的老龄人口消费问题。根据计算,四川省老龄化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灰色斜率关联度为0.8435,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四川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影响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老龄人口是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与劳动年龄人群和少儿人群有着较大的差异。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太严重时,人们在进入老年人的行业后,会减少在交通、饮食和服装方面的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碳的排放,但当高龄老人不断增多,人口老化日趋严重时,大量高龄老人会增加对取暖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更多的人会加入老龄服务业,这会间接增加对能源的消费和对碳的排放。目前,四川正处于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阶段,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无疑会加剧碳的排放。

人口总量与碳排放

从计算结果看,人口总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灰色斜率关联度为0.7064,低于其它因素的灰色斜率关联度,这说明,人口总量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不如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明显。事实上,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在不断下降,人口虽然在增加,但增长的速度已大大下降。不仅如此,自2005年后,四川常住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与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不无关系。四川常住人口的下降标志着四川人口总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3

【关键词】 Tapio脱钩模型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经济

一、脱钩理论研究综述

自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以来,国际社会开始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2)为探讨如何阻断环境质量损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脱钩”(decoupling)概念,并开启了“脱钩指标”的理论研究。脱钩指标用来反映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确定关系,表示两者之间的压力关系。

国外学者大多从节能和减排两方面分析脱钩理论。Juknys(2003)通过分析立陶宛脱钩情形,将脱钩分为初级脱钩和次级脱钩;Tapio利用脱钩弹性指标研究了欧洲交通业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脱钩”情况,将脱钩分为弱脱钩、强脱钩、扩张连接、衰退脱钩等八项指标,推动了脱钩指标构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促进了脱钩指标的发展;David gray等研究了苏格兰地区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量及二氧化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

国内学者对脱钩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能领域,通过对经济发展与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研究“脱钩”情形。庄贵阳(2007)运用Tapio 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时期的脱钩情况;李忠民、庆东瑞(2010)利用脱钩理论对山西省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山西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状态;李坚明等研究了台湾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李忠民、陈向涛、姚宇(2010)通过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脱钩状态研究,预测了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情况。脱钩研究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石家庄市碳排放脱钩状况研究

1、评价方法和指标选择

Tapio脱钩模型是研究脱钩关系最主要也是用的最多的模型,采用能够反映变量间脱钩关系的“弹性概念”进行分析,克服了OECD脱钩模型在基期选择上的困境。本文采用Tapio脱钩模型对石家庄市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

GDP与二氧化碳弹性脱钩的公式如下:

tco2,GDP=(%CO2/CO2)/(%GDP/GDP)(1)

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2001年不变价格对各年数据进行处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数据则参照IPCC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方法计算使用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换算系数采用《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所列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参考系数。

Tapio脱钩指标是以某一弹性值范围作为脱钩状态界定的,例如弹性值介于0―0.8之间则界定为弱负脱钩;介于0.8―1.2之间则界定为衰退连结。具体情形如表1所示。

2、石家庄市碳排放脱钩状况研究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7.3%;人均碳排放量年均增长4.6%。而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占到总排放量的80%以上。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脱钩”研究,以期有效开展减排工作,发展低碳经济。

(1)石家庄市碳排放清单。目前我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大部分碳排放数据都是根据能源消费量测算得来的。本研究基于石家庄能源消费数据,参照IPCC的参考方法和部分缺省数据,计算2003―2009年石家庄市碳排放量,作为石家庄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脱钩研究提供的基础数据。其数据都来源于《石家庄统计年鉴》(2004―2010年)。本研究的能源消费品种主要包括原煤、洗精煤、焦炭、其他焦化产品、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天然气、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14类,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Ei为能源i的消费量(万吨标准煤);Ci为能源i的碳排放系数(吨碳/吨标准煤);i为能源种类。

2003―2009年期间,石家庄市以2001年不变价格计算实际GDP值基本上呈增长态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是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06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为18151万吨,之后碳排放量逐渐减少。

(2)石家庄市Tapio脱钩指标分析。运用脱钩指标对石家庄市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进行脱钩分析:首先根据式(1)和式(2)以及所选定的指标计算方法,整理并计算相关统计数据,并采用表1的标准评价,得到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3―2006年石家庄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增大,经济平稳增长,出现增长负脱钩情况。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和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石家庄经济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3―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3%、15.7%、15%和15.8%。这种快速增长主要是电力生产、钢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迅速发展带动的。而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排放增长率分别为20.4%、19.2%、22.3%和104.9%,二氧化碳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2007―2009年石家庄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是碳排放增长呈下降趋势,总体呈现出强脱钩状态。这是因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的目标,石家庄市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了20.68%,单位GDP能耗的降低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都保证了强脱钩状态的实现。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本文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石家庄市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的关系,从总体来看二者在逐渐的实现脱钩状态。从表2中可以看出,石家庄市2003―2006年出现增长负脱钩,2007―2009年则呈现出强脱钩状态,二氧化碳脱钩弹性总体上是下降趋势,并在近几年下降速度加快,这为石家庄市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虽然石家庄市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二者的“脱钩”状态明显,但是目前石家庄市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偏重的特征尚未明显改变。高消耗、高碳排放的生产方式还大量存在,“两型”社会建设处于起始阶段,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明显改变。虽然碳排放量有所降低,但是排放总量跟北京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实现绿色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石家庄市任重道远。

2、对策

(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在石家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鼓励其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能源在能源中的比重,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据石家庄本地产业能耗、资源禀赋情况及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大力开发使用本地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无碳清洁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的多样性。

(2)建立碳计量体系。研究确定石家庄市碳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对碳排放情况进行总量控制和指标分解。环保和节能部门对企业和产品进行碳排放监测,推动企业实施产品碳标签,保证低碳经济的发展。探索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形成统一的提供供求信息和碳交易平台,以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自愿减排。

(3)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教育部门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使低碳经济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低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把管理流程“低碳化”作为建设节约型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率先使用节能办公建筑,推行政府绿色低碳采购。

【参考文献】

[1] 李坚明、孙一菱、庄敏芳:台湾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指标建立与评估[A].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两岸环境保护与永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2005.

[2]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8).

[3] 李忠民、姚宇、庆东瑞:产业发展、GDP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0(11).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4

关键词:碳排放;LMDI;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5-0090-06

收稿日期:2011-06-28

作者简介:王宜虎(1973-),男,山东滕州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一、 引言

近200年来,随着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温室气体排放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又是最主要的一种,因此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虽然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在2012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二氧化碳的指标,但是可以预料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的二氧化碳减排义务将是十分艰巨的。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和经济大省,一直是我国的高碳排放区,中国能源报告(2008)的数据显示,2005年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山东的碳排放量仍在持续增长,持续稳居全国首位。因此如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

目前,国内外均有学者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研究。York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之间的关系[1];Cole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符合库兹涅茨曲线[2],而Friedl与杜婷婷分别应用奥地利和中国的数据发现二者之间是“N”形曲线关系[3,4];徐国泉等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5];张雷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比研究发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导致了能源需求降低,从而降低了碳排放[6]。这些研究着重从碳排放与人口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的是整个国家的碳排放问题。也有一些研究从区域角度探讨碳排放问题,邹秀萍、王伟林、李国志等分别对我国省级区域碳排放、江苏省的碳排放、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等进行了研究[7-9]。本文根据山东省1995-2009年的产业发展和碳排放数据,分析山东省产业发展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碳减排措施。

二、 模型构建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经济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为剔除经济发展中的价格变化因素,所有经济数据均已换算为1995年可比价格。按照山东统计年鉴对GDP的划分原则,将经济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活用能源排放除外)分解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由于生活消费能源没有相对应的GDP值,为了更好地说明GDP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不涉及生活消费能源,即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包括生活消费能源排放,仅指生产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数据采用1995-2009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在计算碳排放量时,只计算能源的终端消费量,而不计算加工转换过程以及运输和分配、储存过程中的损失量,另外,电力和热力的碳排放按火力发电和供热投入的能源计算,也不再计算能源终端消费部门电力和热力的碳排放。

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使用各种能源的消费量乘以各自的碳排放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Cit=∑(Eijt×ηj)(1)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王宜虎:山东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其中,Cit为行业i第t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Eijt为行业i第t年第j种能源的消费量;η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由于原始统计时各种能源的消费量均为实物统计量,测算时必须转换为标准统计量,具体的换算方法根据2009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提供的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的参考系数计算(表1)。能源碳排放系数根据2006 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缺省值,并将能量单位由J转化为标准煤,具体转化系数为1×104t标准煤等于2.93×105GJ。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见表2。

(二) 模型选择

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分解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常用的方法有Laspeyres指数分解法、Paasche分解法以及Sun的完全结构分解法,这些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不能同时对多个因素进行分解,或者分解后的残差比较大。由于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不仅可以对所有因素进行无残差分解,还可以运用到部分残缺数据集的分解上,因此,国际上许多学者广泛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对能源环境进行分解研究。本文也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研究山东省六大分类部门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生产效应、结构效应以及规模效应,从总体上把握各部门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强度。

根据LMDI,从0年到t年的总二氧化碳排放差值称为总效应ΔEtot。ΔEtot由三部分组成:由生产规模扩大或者缩小产生的生产效应(ΔEpdn),由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结构效应(ΔEstr),由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改变而引起的强度效应(ΔEint)。因此:

ΔEtot=Et-E0=ΔEpdn+ΔEstr+ΔEint(2)

根据Ang提出的LMDI分解方法[10],(2)式右边的每一项可以表示为:

ΔEqdn=∑iEi,t-Ei,0ln(Ei,tEi,0)ln(-YtY0)(3)

ΔEstr=∑i=Ei,t-Ei,0ln(Ei,tEi,0)ln(Si,tSi,0)(4)

ΔEint=∑iEi,t-Ei,0ln(Ei,tEi,0)ln(Ii,tIi,0)(5)

式中,Y代表年度GDP值;Ei,t是第t年行业i的总二氧化碳排放;Si,t是第t年行业i的GDP占总GDP的份额(Yi,t/Yt);Ii,t是第t年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Ei,t/Yi,t)。

计算某一行业的三种效应按下列三式进行:

ΔEi,pdn=Ei,t-Ei,0ln(Ei,tEi,0)ln(YtY0)(6)

ΔEi,str=Ei,t-Ei,0ln(Ei,tEi,0)ln(Si,tSi,0)(7)

ΔEi,int=Ei,t-Ei,0ln(Ei,tEi,0)ln(Ii,tIi,0)(8)

三、研究结果分析

运用LMDI对山东省1995-2009年六类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和GDP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如下结果:

(一)总效应

山东省在1995-2009年间经济飞速发展,按可比价计算,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2.37%。经济的强劲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快速上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15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3.57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净增长8425.75万吨。

图1是山东省总二氧化碳排放分解效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的扩大,2008-2009年为11960.45万吨,是1995-1996年的30.43倍;而GDP的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增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相较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程度很小。所以从总体上看,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并没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反而由于工业规模的迅速增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效应一直是负效应,对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起到了较大的节制作用,并且这种节制作用不断增强,2008-2009年的强度效应为-3534.71万吨,是1995-1996年的6倍多。

(二)生产效应

图2是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效应图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部门二氧化碳的生产效应最大,从1995-1996年的326.65万吨增加到2008-2009年的9796.51万吨,这主要是由山东省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的比重最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结果。在工业部门中高能耗的重化工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近几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山东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迅速增加。

其他行业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效应较大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2008-2009年由其生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值为950.49万吨。据统计,在很多国家中,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量都约占全部终端能源消费的1/4到1/3,占全部石油制品消耗量的90%左右[11]。因此,交通运输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须减排行业。而像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第一产业、其他第三产业,它们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效应相对而言较小。

图11996-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的总效应图21996-2009年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效应图31996-2009年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效应图41996-2009年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效应注:图2-4中A-第一产业、B-工业、C-建筑业、D-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E-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F-其他第三产业。

(三)结构效应

图3是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效应图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09年山东省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并没有对工业节能减排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结构效应仍然持续增加,仍在推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其他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结构效应也在持续增加,表明其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的减排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的结构效应也表现为持续小幅增加,但不很明显。第一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结构效应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对于结构调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显著的是第一产业,其次是其他第三产业和建筑业。

(四) 强度效应

图4是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效应图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效应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其次为其他第三产业,其他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效应变化不大,有的偶有反复,只有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强度效应在2005年以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强度效应主要是由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引起的,工业部门的强度效应很好地制约了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和总量增长。具体来看,从1995-2009年间,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整体上保持递减的态势,只在1998年、2003年、2005年有小幅反弹。到2009年,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效应达到-3419.43万吨,是1996年-397.68万吨的8.6倍。由此也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部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对山东省产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指数分解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山东省碳排放总量的上升主要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造成的结果,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对碳排放总量的上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由于山东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碳排放的强度效应大大减小,有力地遏制了能源消费总量的上升。

(3)从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来分析,工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不论是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还是其结构的变化都极大地导致了碳排放量的增加,虽然工业碳排放强度的不断减小也对碳排放量产生较大的遏制作用,但是仍不及生产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

(二)建议

实证分析显示,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是山东省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然而经济产出的增长是满足人民生存与发展基本需求的必要条件,因此目前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不能寄希望于控制经济产出规模,而应着眼于优化结构与提高效率,具体建议如下:

(1)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山东省现阶段碳排放表现出正效应,这与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节能减排的初衷有较大差距。其原因与山东省一度强调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无关系。山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大力发展石化、钢铁、纺织等高能耗行业,消耗了大量能源,严重减缓了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第二产业(工业)的过分依赖。一方面努力在重化工业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适当发展低能耗产业,逐步减小高能耗行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出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尽快使山东经济完成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的转变。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管山东省碳排放强度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是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企业生产应加大对先进节能技术的倾斜性投资,推动能源利用环节创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逐步淘汰高能耗的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应尽快促成各行业制定《节能法》实施细则,加大《节能法》贯彻力度,从法律层面保障能源效率的持续提高。

(3)改善能源结构。考虑到山东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要保持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负效应并加以增强,主要出路应该在于发展非化石能源。应有计划地扶持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及生物质能项目,努力保持非化石能源比重的持续增长态势。在化石能源中,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长期呈现过低比例,应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及国际贸易政策促进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4)推进碳减排政策创新。将碳排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的考核指标,提出单位GDP的碳减排比例,不断推进政府进行碳减排的政策创新,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减排补贴政策等,从而不断推进碳减排。

参考文献:

[1]YORK R, ROSA E A, DIETA T, STRPAT.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3): 351-365.

[2]COLE M A. Development,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How Robust is the Environmental Kunzets Cuvre[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8): 557-580.

[3]FRIEDL B, GETZNER M. Determinates of CO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1):133-148.

[4]杜婷婷,毛锋,罗锐.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2):94-99.

[5]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158-161.

[6]张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地理研究,2006,25(1):1-7.

[7]邹秀萍,陈劭锋,宁淼,刘扬.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9(3):34-37.

[8]王伟林,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8(12):32-35.

[9]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22-27.

[10]ANG B W.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 Making Inevergy: 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J]. Energy Policy, 2004, 32 (9):1131-1139.

[11]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4(5):528-534.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NG Yihu

(School of Econom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China)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5

碳达峰:在某个节点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顶峰,并呈现出下降的一个趋势。

碳中和: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节、植树造林、优化资源配置等治理二氧化碳的手段,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甚至是回收利用,以此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的。

在环境日益恶劣的时代,全球的温室效应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在感受到环境逐渐恶劣的同时,也在不断为治理环境而努力着,毕竟这关乎着人类的共同家庭,所以环境治理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一些环境治理的热点,其中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两个常听到的词,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们的含义。

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是属于二氧化碳治理工程中的一种概念,而在这项工作中,有一个概念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碳排查。碳排查这项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作为单位,来统计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个排查工作,在整个二氧化碳治理体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统计清楚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针对性地去处理,做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做到碳达峰和碳中和。

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治理好环境,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且,从大的方面来说,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碳中和碳达峰的含义及意义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碳达峰的意义:碳达峰碳中和是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覆盖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部门,涉及生产和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科学的行动方案,有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法

不能只依靠节能提效带来的能源需求降低,也不能只依靠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能源电力部门脱碳,而必须依靠各经济部门和各能源行业的全面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呼唤着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市场的有效激励,需要有突破性技术支撑。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6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2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已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务之急。

在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经济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是否会使我国的GDP降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一直进行,人口众多,经济、技术水平低,工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的集中力度不高;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能源的消耗过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要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特殊困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期内会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我国GDP增长有不利影响,可是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看到长远利益。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可是它并不是唯一衡量的方式,暂时的一个GDP的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我认为,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应该太重视暂时的GDP数字,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过程中,GDP会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对中国有很大益处在家具行业,吹响了低碳经济的号角。低碳家具的内涵无非是自身具有碳汇能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低,碳排放量低,产品质量好,废弃后易于回收利用。在所有材料中,木材仍然是首选的环保材料。为了防止木材的枯竭,中国政府已将单纯的禁伐政策改为有计划的种植经济林和砍伐使用。同时,不少企业开始使用多用的其他天然材料,如竹材,腾,麻,水草,玉米皮,秸秆等。新型的家具材料,低碳空调等产品的开发和面市,推动着我国家居行业的经济发展,带动着我国GDP的增长。

汽车,飞机,轮船,火车,这些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气是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杀手。汽车的低碳之路,除了图谋新能源,工程塑料应用于汽车行业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进行,中国政府关于碳减排的承诺,将推动我国“低碳”汽车的加速发展。与之紧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无疑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利好一直不断,也在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GDP的增长。

低碳环保产品将成为办公设备新趋势。在低碳办公逐渐成为趋势的今天,很多中小企业开始寻求兼具高性价比及环保特点的彩色办公设备。2010年3月23日,日本知名企业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在沪了5款彩色数码打印机及一体机产品,直接面向这一市场。

气候变化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波动都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农业用地的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认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发展低碳农业是责无旁贷的。如在西部农村大量推广太阳能灶,政府大力扶持太阳能灶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同时,沼气技术得到大力的开发和应用。

在控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使中国经济发展走向一条合理科学的道路,使中国经济越好越快地发展,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看到长远的发展而不是暂时的一个GDP数字。从国际来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我国对人类发展的高度负责。中国政府要全面考虑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本着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的基础上,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