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1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工程经济理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被广泛地得以应用。其所主张的以最低成本实现满足产品必要功能的思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财会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会计管理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其与价值工程的理论内涵是彼此想通的。以价值工程理论指导会计管理活动,采用价值工程对成本、决策等会计活动进行控制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可行性。
1价值工程原理及其内涵
价值工程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小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公式表示为V=F/C。其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从上式可以看出,价值工程体现了系统性、辩证性和动态性的内涵。
其中“价值”不是单一的价值,而是产品的功能与其所耗全部费用之比,它是一种比较价值,V、F、C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F与C彼此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价值高低。因此在价值分析时,必须以系统的视角和辩证的思维综合进行评价。
“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功效,即性能。其本质为“有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使用价值”。它不仅体现为物理意义上的功能,还应包括其他形式的功能,比如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各种功能,并将其统一成总体功能进行分析。
“成本”一般指产品寿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功能一样,也应该包含相应的隐性成本,如社会成本、生态成本、信息成本等。成本内涵既包括经济类型的成本,也包括非经济类型成本等多种形式。
2传统成本会计存在的不足
传统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不能反映产品的全部成本。一般来讲,产品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而对设计、服务等成本以及生态、知识及信息等成本并未计入到全部成本中,或对其核算过于简单。
传统成本会计往往注重成本的事后核算,忽视了事前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只注重成本,而不是将成本-功能综合考虑进行系统分析,在满足合理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理。这势必造成成本管理的不科学性和片面性,导致成本会计的作用不能得以全面的发挥,影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3价值工程原理对成本会计管理的启示
价值工程对成本会计管理的启示,可以从如何提高产品的价值来分析。要使价值升高,可采用以下5种方式:①在不改变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降低寿命周期费用;②在保持产品原有寿命周期费用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③既提高产品功能,又降低产品寿命周期费用;④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有所提高,但产品功能有更大幅度的提高;⑤产品功能虽有降低,但产品寿命周期费用有更大的降低。可以看出,价值、功能、费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成本的管理并不是简单地着眼于降低费用,而是应深刻理解功能、成本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在价值提升的前提下进行成本管理。
3.1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
传统成本会计进行成本管理时侧重于生产或施工阶段,仅对生产成本或施工成本进行核算。价值工程思想是对功能进行分析,保留合理功能,舍弃不必要功能,以最低成本实现满意功能,从而节约费用。因此成本管理并不仅仅在生产、制造或施工阶段,设计、规划、施工、验收、运维等各阶段都需要进行管控,即应对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进行成本管理。
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成本的影响约为75%-95%,成为整个产品或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价值工程原理首先注重产品的功能分析,以实现必要、满意功能为前提,進行成本控制。而决策、设计阶段恰恰是对产品的用途、功能进行设计优化过程,因此基于价值工程的成本管理不是简单计算产品成本,而是通过功能分析计算功能成本。在成本管理时,必须重视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基于功能分析的成本管控是成本管理的关键。
生产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重点已发生改变,功能分析已不是关键前提,而是如何实现设计要求,保质保量高效完成任务成为重点,组织施工方案及其效率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应在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论证、部署前提下,对生产施工各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以实现节约费用的目标,这阶段正是传统成本管理通常所关注的。
项目的竣工验收或产品的销售、服务等后期阶段的成本管理常常被忽略,而这阶段的成本也是构成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成本预算及成本核算时,应对该阶段发生的费用进行条目梳理分析,对其进行成本管控。
3.2全方位进行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中通常对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进行度量,而对非经济类型的成本并未进行分析。基于价值工程原理对成本的理解应该是类型广泛的。不仅包括经济类型的,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态、信息等各种形式的成本,而成本会计对上述各类成本并未涉及或对其核算过于简单。这就要求在成本会计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费用重新划分费用类别,增加成本项目。比如,增加生态成本项目、质量成本项目等,从而对由于生产外部性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成本、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附加成本进行核算等。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将HSE(健康、安全、环境)、知识、信息等方面纳入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必然趋势。
3.3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会计管理的内容、作用和功能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成本管理从关注事中(生产、制造、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发展到事前(决策、设计)和事后(运维、服务)阶段的成本管控。对成本会计进行的项目重划与项目增加,要求会计管理要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成本管理贯穿设计制造以及运维全过程,涵盖多种类型成本形式,使得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相应的扩展,这就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成本会计向决策会计,进而向管理会计进行转变。而与其相配套的是会计信息系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会计信息,以满足会计人员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
4结束语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技术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用其指导会计管理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它所带来的启示作用,为会计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与途径。
参考文献:
[1]蒋金森.价值工程理论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4(14):5-7.
[2]熊勇,李菊秀.实施价值工程需要对成本会计的改进[J].当代经理人,2005(3):31-32.
[3]李丽钦.价值工程与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159.
[4]王春燕,賈应德.应当重视价值工程在决策会计中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4):62-64.
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此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得到长足发展甚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苦练内功,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环节的管理,以追求项目利润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面对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清单报价的全面推行,企业应避免盲目过快发展,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多变的建筑市场环境,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迅速,普遍都在扩大规模,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按照原有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性。如有些施工企业的考核机制落后,成本目标管理无法到位,责、权、利并不是真正的对称。有些企业虽然是建立了目标的考核制度,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或者是结束后,无法根据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或者是进行了考核,但是无法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造成了企业不重视成本去做项目。
(2)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恶性竞争,报价低于成本。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推行工程低价中标,建设单位可节约成本,提高建设效益,本是经济改革的好事,但由于建筑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上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不到位,使建筑市场竞争秩序更加混乱。我国建筑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僧多粥少,竞争异常激烈残酷,有些企业为提高自己的中标率,不惜低价竞争,甚至低于预算成本,而建设单位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还无休止地要求施工单位让利压价,这样就增大了项目成本控制的难度。另一方面是难以控制投标费用。目前建筑市场仍不完善,不少企业拉关系,走后门,这样在资金投入上就很难控制。
(3)成本管理混乱,导致成本失控。有的施工企业在开支方面大手大脚,前松后紧,不注重过程的控制。有的企业由于管理混乱,不能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成本,导致工程阶段结算和成本不匹配。有的企业因为工程的周期比较长,不能及时地反映盈亏,直到项目完工,问题才得以暴露。这些都是由于管理混乱,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处理,从而造成了成本的难以控制。
(4)项目成本目标不合理。在项目管理中,首先要确定成本目标。有些企业没有认真分析对成本目标造成影响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也没有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就盲目地确定了成本目标,这样的目标是缺乏合理性的。目标定得高了,施工企业缺乏实现目标的信心。目标定得低了,施工企业没有激情。所以订立一个合理的施工成本目标需要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
(5)分包管理失控,隐患多。有的总包不重视对分包的管理,只一味地收取分包管理费用,对分包单位的成本等情况不闻不问,导致某些人钻了空子,尤其是分包单位以总包单位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还有的人贪污、挪用公款,造成无法支付各种到期债务,这样就使企业陷入法律纠纷中,也使企业的正常工作无法进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
(6)施工环节,成本核算基础薄弱。有些企业由于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人为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对象确定过于简单,实际成本费用收集和分配不合理,无法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要求,施工过程浪费惊人,没有按照消耗定额对重点施工环节的材料等加以考核,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三、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建议
3.1严格进行技术审核和方案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并一定确保在施工初期就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并提出积极的合理化意见,提出施工优化方案,避免在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制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性施工方案,以便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正确选择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3.2重视投标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施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可以揽到工程,一些施工企业在投标时将投标价格压得很低。但是,投标价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好坏,较低的投标价格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很大的施工压力。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内控管理,制定出一套本企业内部的科学合理的定额,从而制定出适合企业本身的投标价格。适宜的投标价格是成功的一半,投标价格降低的最底线是保障企业不亏损。此外,为了降低投标成本费用的开支,在投标期间发生的经营费、标书费、咨询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应当制定规范标准,实行总额控制,确保不超标。
3.3控制成本从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开始。建立、健全完善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无论在工作管理还是企业运营中都可以使成本控制有章可循,环环紧扣。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①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②价格标准化。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作为施工企业,最基本的价格要求是对业主甲方的价格不得低于成本采购价加相应的税金,这就要求成本部、物资采购部密切配合,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成本底线,积极同甲方沟通协调,做好项目前期的方案优化,尽量采用那些便于施工,且有利于成本优化的施工方法和材料。③质量标准化。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灵魂,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支撑,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前提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过硬的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更谈不上成本控制。
3.4严格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建立严密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来约束、指导项目部各部室管理人员的工作,保证施工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责任成本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从施工一线的工程部、安全管理部、技术质检部,到内业后勤保障的物资设备部、成本管理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施工现场每一个员工在每天的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控制一定要严把关,在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把经济效益关,确保每个阶段成本不流失。
3.5健全材料管理制度。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尤其重要。材料的采购数量和单价要由专门机构监控。材料采购实施严格的招投标制度,施工预算中的主要材料由材料部门集中采购,采购时以“总量订货,分批采购” 以预算价格控制并考虑合理利润为原则,避免材料的积压和浪费,同时要确保堆积在现场的原材和加工后材料的保管和防护,避免由于保管不当而造成损失。
3.6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实行员工考核和奖励相结合,才能使员工积极参与和配合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终使员工个人目标同企业的利益相结合。当工程施工到节点时,要认真进行总结和分析,一方面是对责任人进行业绩考核;另一方面也是对工程施工经验的一次积累。当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考核后,应当比较出差别,对业绩完成优秀的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完成差的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成本控制做得好的项目树立典型并加以推广。
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物质流;成本会计;成本核算
一.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主要包含了系统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产品等等,还包含了正产品、负产品(∑输入物料=∑产品+∑废弃物+∑残次品+∑能源消耗)等等,
1.材料能源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材料能源成本是开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更是企业物质流成本的核心内容。物质流构成成本中最为核心的要件是材料能源,材料能源贯穿于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及流通整个过程。因此,在对物质流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是通过对能源材料的具体数量进行计算,计算企业在产品生产和产品流通阶段物质流具体的动向,使用具体的材料能源耗用数量核算物质流成本显然不够科学。因为物质流成本计量还需要把物质量经过转化,要把转化之后的物质量以具体的货币计量数量体现出来,因此物质流成本会计通常需要企业将其产品生产以及产品流通阶段所有耗用的物质单价和物质量相乘,最终计算出产品生产及到产品流通及销售成功整个阶段的物质量耗用情况。再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因为无论哪家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和货品销售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物质量耗用的问题,而物质量并不会消失,借助能量守恒原则进行分析,所有的物质量都将转化成具体的产品构建和废弃物质量这两个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在进行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物质量为核心对企业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量做出考核,考核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可以转化成企业产品的物质量和投入总物质量之间的比值来实现低碳生产的目标。
2.系统生产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而言,应该针对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做出有效界定。物质流成本会计的系统生产成本核算对象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人工成本、易耗品支出、设备折旧费以及水电费支出等等相关类目。创建会计核算系统,所有的支出类目都将纳入到这一系统中,其中包含了物质流成本核算,通过企业内部系统才能够做出统计,企业需要结合其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规范每一项成本支出额度。另外,企业的系统性成本支出项目往往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状态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企业往往会把成本控制过程中具体耗费的费用将其设置成产品生产成本支出中。不可否认,系统生产成本和材料能源成本二者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财务部门对此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将其纳入到总量考核中,结合产品特性以及材料耗用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成本分配计划,根据成本分配计划把系统生产成本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上,用这种倒推的方法来计算每一件产品的成本耗费,并且也根据这一计算方法对产品生产实施成本控制,有助于改善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对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生产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
从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进行物质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会将生产物流成本囊括其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产品装卸和搬运成本、人工成本以及仓储成本,还有运输成本和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加工成本等等。假设以传统的核算方法对此进行核算,只需要以具体的现金流为基础进行核算即可,但是这种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成本,无法做到精准核算。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则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对企业内部产品产生以及流通过程中耗费的所有成本进行单独核算,这对于做好精准核算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践建议
1.改良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
针对企业来说,通过改良企业当前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能够有效提升物质流成本控制水平,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对企业原材料耗费成本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因为企业在生产产品和货物运输的阶段极易产生众多废弃物,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企业未对生产流程前端做出有力的控制,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原材料进入到了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此,可以对企业供应链系统进行优化,在供应链系统中做好物质流会计核算,企业应该要求上游服务商实施物质流会计核算法对正物质流成本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保护环境资源的目的。
2.改善问题工序定位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成本控制办法是通过控制产品生产以及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质量损耗达到控制物质流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生产和货品流通系统的效能达到降低物质流运作成本的目的,具体运作情况如图2所示。由于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物质流会计核算水平,必然需要对企业产品生产以及货品流通过程中每一个工序进行优化,比如对残次品进行再生产,要求产品生产工序必须精湛,出现问题产品必须及时做出处理,有效对问题工序采取有效办法进行解决,快速定位问题工序,更换或剔除部分劣质工序,保证产品生产和流通高效、稳定,达到根除残次品的目的,最终提升企业的产品生产水平。
3.优化产品工艺设计
针对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结果加以利用,降低企业物质量损耗至关重要,根据核算结果进一步优化企业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尤其是要对企业产品的工艺设计过程进行优化,达到降低物质量总量的目的。比如,可以将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应用到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以及流通的每一个过程中。做好信息反馈,从根源抓起,有效降低企业的物质量损耗,同时也可以借助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对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做出优化和调整,完善产品生产系统功能,经过多次调试和比较,最终遴选出发生物质流损失的根本原因。
4.优化产品生产流程
企业可以借助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对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做出优化。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在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也需要把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考虑在内,通过此信息达到优化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由于企业相同生产线加工生产的产品类别过于频发,导致负产品物质流快速增加,对此企业应该采取批量化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达到有效降低负产品物质流方面的问题。然而,大部分企业采取增加产品批量措施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库存物质流规模。虽然库存规模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正负产品物质流规模,但却会增加库存资金占用成本。为此,企业应当在负产品物质流增加和库存产品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之间做好权衡工作,改善企业产品生产流程计划,提升企业的低碳化运营绩效。
三、结语
如今,物质流成本会计已然成了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主要借助流量管理原理把企业的物质流量还有存量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物质流转系统运作过程,具体可以从数量以及成本这两个方面对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算,并且根据核算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通过核算物质流成本能够让企业清醒地认识到物质流的具体损耗以及为何会发生,并且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实现降低资源消耗和成本损耗的目的,有助于实现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杰,朱晋,李玲.适用于低碳经济建设的会计核算方法——物质流成本会计[J].农业经济,2010(4).
[2]理明佳.物质流成本会计视阈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4,2.
[3]俞富坤.低碳经济背景下物质流成本会计核算思路探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
[4]付飞飞.基于物质流成本核算的企业环境管理与评价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3(2).
[5]邓明君,罗文兵.日本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新进展——物质流成本会计指南内容及其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0(2).
[6]李虹,田生.基于MFCA的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绩效研究——以制造业为例.Proceedingsof2012InternationalAnnualConferenceofEnvironmentalAccountingCommitteeinASC&the1stChineseCSEAR,2012(z10.
[7]艾丽燕.资源流成本会计在湖南恒辉膜技术有限公司的应用研究.湖南大学,2011,4.
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4
一、《成本会计》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强于知识运用能力,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与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如下:从思维过程来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是从理论出发进行演绎,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归纳;;从教学内容来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细分章节,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强调综合;从材料准备来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提供材,强调配套、完备的教辅材料,重逻辑体系,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是由学生自选教材,强调框架式、标准化的课程指导书,重任务体系;从教学目标来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重在掌握经验,重在模仿,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重在完成任务,重在创新;;从模式类型来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是传授式,国外先进大学的教学模式是探索式。
由此可知,《成本会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如今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1.教学内容改革
(1)设计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要特别注意新时期的经济情况,经济环境变化,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教学条件和课程状况,根据实行学分制和主选修制的需要,科学制订教学计划,从整体上优化专业课程的组合,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兴趣修习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是教材,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反映新知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材的多样化也不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①正确处理好教材的继承性与先进性、知识性与方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以外最新的、最先进的相关知识。高校网站有优秀教案、政府网站有会计政策和会计环境等信息、行业和企业网站有工作动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上网获取信息已成为国外高校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课后作业要在查访指定网站后才能完成。学生通过浏览网站,不仅能了解动态、扩充知识,还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的个性发展可得到尊重。②编制课程指导书。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点、疑难解析、教学进程、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网站访问、讨论题、作业题、成绩评定等内容编成指导书,并在课前发到学生手上。③可引进国外优秀教材。
(3)筛选《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外必读书目。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加以改进。精心筛选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外必读书目,并利用学校阅览室的良好条件,要求学生认真研读反映会计学最新学术动态和成果的资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体现合理的知识结构,选择性地引入新资料、新观点、新理论。教师还可撰写学术著作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
2.教学方法改革
(1)可将《成本会计》每周的课堂教学分成三个单元来完成。第一单元授新课,一是重点、难点讲授,二是知识点扩充引导,三是布置任务(讨论题、作业题、案例分析);第二单元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答疑、讨论案例;第三单元实验,如上网查资料、观摩课件、自我测验。第一单元是对第三单元的监督检查和补充,解决认识上存在的基本问题。第二单元是重点。第三单元是关键。
(2)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上交互式教学。组织专人、会同学院教务处等有关部门加快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步伐,争取尽早建成会计学网络教学课堂。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课程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讲授,而其他教学环节可借助网络实施,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实现网上交互式教学。
(3)注重实践教学,加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为了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还应主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争取与公司、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给学生提供真正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
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5
1.加强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够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大于需;有些行业产量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成本回避将降低成本视野重点转移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制造、销售和使用阶段;从内容上看,已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从时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总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回避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7个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日,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怏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在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怏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5.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例如: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销全过程的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十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做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会计学术界深入学习,认真总结,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完善。
6.完善成本会计组织
智慧城市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影响
财政部2011年颁布的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结束试点全面实施,无论是从制度本身的规定,还是从制度的完备性来看,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的积极作用
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成本核算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调整,这为推进成本核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医院成本核算更加规范
首先,权责发生制提升了成本核算的精度。与之前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相比,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提出“医院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这一规定剔除了之前会计制度中所包含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从而使得权责发生制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其次,会计信息化管理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科学,相比于之前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通过将财务软件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等外部系统的对接,能更好的支持会计成本核算工作。
(二)会计科目变化符合了成本核算的需要
新《医院会计制度》部分会计科目的变更满足了成本核算的要求。首先,新增部分会计科目使得部分成本能够更为直观的计入相对应的会计科目。如新增“固定资产清理”用于核算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其次,取消的部分会计科目符合了新时期成本变化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精度,如对于药品差价的问题,新制度规定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这一会计科目,而是按照药品实际发生的成品,借:库存物质,贷:银行存款(或者应付账款等科目)。再次,变更的部分会计科目更加符合实际的需要。如“对外投资”科目进一步细分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两个科目,这种变化可以更好的反应投资的去向。
(三)成本核算管理更加有力
首先,新《医院会计制度》强调了财务预算,规定“医院财务情况说明”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说明。此外,新《医院会计制度》还注重与当前国家财政改革的目标即国库集中支付的对接,从而有利于推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其次,完善的报表体系也规范了成本核算管理,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财务报告不仅包括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并且对外公布的年度报告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这一要求必然使得会计核算更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更为科学。此外,医院还需提供收入费用总表等表,这种完善的报表体系将倒逼成本核算规范化。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模糊之处给成本核算带来了不便
虽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为加强和改进医院成本核算提供基础,但新制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之处,这些不确定之处将给成本核算带来不便。
(一)新制度依然存在模糊之处不利于精确的成本核算
新制度的模糊之处是指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这一概念的内涵非常清晰,但在具体的成本核算过程中难以有效的进行量化,或者这种量化不精确,从而给成本核算带来了不便。如对于医疗收入、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等科目中所提及的“医疗服务”,这种服务成本的确定难度较大,使得成本核算可能存在主观性或者说成本确定不客观。此外,部分会计科目中所包含的“其他”也过于笼统,不便于实际操作。
(二)新制度部分规定缺乏弹性不利于实事求是的成本核算
新制度部分规定缺乏弹性是指为保持《医院会计制度》的权威性,防止给部分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制度对成本核算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但由此也带来了弹性不够的问题。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但在创新异常活跃的今天,固定资产可能会面临加速贬值的现实,这就会出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符的问题,实际上相当于少记了医院成本。
三、贯彻《医院会计制度》强化成本核算的思考
贯彻《医院会计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可以从更新理念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加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核算制度,规范方法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等方面着手。
(一)更新理念高度重视成本核算
首先,财务人员要深刻体会新《医院会计制度》所包含的基本理念如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化等,并按照这种理念推动成本核算工作。通过理念的更新,以新的方法、新的思想来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强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成本核算的整体氛围。以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医院业务科室、功能科室、后勤基建科室的沟通和联系,努力帮助医院职工了解成本核算的相关制度,从而为财务部门进行规范化的核算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核算制度
首先,要注重区分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成本核算的差异,并通过编制对照表、成本核算指引等方式来帮助财会人员熟悉两者之间的异同,指导财会人员按照新制度进行成本核算。其次,要注重对旧会计制度结束日资产、负债、权益的调整,特别要规范资产清查以及盘盈、盘亏资产的处理,通过向医院报批等方式规范调整流程,从而力保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防止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成本核算不规范等行为。再次,财务部门要规范管理,对于财务部门出具的各类报告,要严格把关,层层审核,确保成本核算真实准确。
(三)规范方法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首先,医院财务部门要结合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一些模糊之处如坏账准备提取的比例等要予以明确,从而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其次,要高度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成本核算,通过建立连接财务部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处理系统,推动成本核算工作及时、科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烁.学习新《医院财务制度》与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心得体会[J].中国市场,2011(4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