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1
既然社会生态学是协同发展论的科学基础,那么,为了创立和实施协同发展战略,首先就应当建立起有关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态观念,亦即社会生态观的优先确立。
(一)人类社会的生态观念
人类群体(社会)与其生态环境组成的生态关系或生态系统,构成了社会生态关系或社会生态系统,它是既有生态的自然属性,也有生态的社会属性,还有生态的经济属性这样三重性质的客观现实存在。生态的自然性或自然生态,是生态关系(系统)的自然存在状态,如与人类群体相依共存的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微生物生态系统等等。生态的社会性或社会生态,它是生态关系(系统)的社会存在状态,如人类社会创建起来的实业生态系统、运载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民居生态系统、军兵生态系统、管控生态系统等等。生态的经济性或经济生态,它是生态关系(系统)的经济存在状态(是社会生态的又一重要形态),如生态经济领域的生态生产力系统、生态生产关系系统、生态资源配置系统、生态经济基础系统、生态经济效率系统、生态经济价值系统、生态经济流通系统等等。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全人类参与的全球生态(地球生物圈或生态圈层次),还是部分人群参与的区域生态(城市生态、乡村生态、城乡复合生态层次),都被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通称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者被归纳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问题”之中了。
(二)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
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自然是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三大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同步发展即协同发展了。显然,这里的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就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其中包括社会生态的系统协同发展、社会生态的时间协同发展和社会生态的空间协同发展等诸方面的协调同步与统一运作。
二、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平衡论
社会生态研究阐明,社会生态系统只有达到并维持其平衡状态即进入社会生态平衡时,该系统才能有效地实现协同发展。否则,协同发展就无异于纸上谈兵了。
(一)社会生态系统自组织平衡态
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大体保持均衡,从而维持着该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这个社会生态系统便达到了生态平衡的状态,亦即进入了社会生态平衡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旦由于物资、能源和信息的供给,所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根本满足不了全社会的需求时,该社会生态系统就进入到了供小于求这类社会生态的失衡状态;反之,当物能信息的供给所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远远超出了全社会的需求时,该社会生态系统便进入到了供过于求的另一类社会生态的失衡状态。德国功勋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将一切“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获得新结构的系统”,统称为“自组织着的系统”。那么,何以并无外力作用,系统却能自我组织起来呢?这显然是因为“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即各子系统之间“通力协作的结果”。社会生态系统就是这种“自组织着的系统”,它的各组成要素即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等,无需外力的作用,而是靠自身的“互相协作”或“协同工作”,就能够不断地自行产生即“自组织”起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的“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不言而喻,这种人类社会生态平衡的系统状态,就是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平衡态。
(二)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平衡论
1.系统协同发展与社会生态平衡。为了达致社会生态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等,在一定的时期内,它们的物资、能源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就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系统均衡状态,亦即社会生态平衡态。只有当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统统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而不是生态失衡状态时,各个子系统之间才能够实现协调同步地均衡发展即协同发展。否则,任一生态失衡的子系统是断然不可能也无法与生态平衡的其他子系统一道协同发展的,从而也就没有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了。
2.时间协同发展与社会生态平衡。为了达致社会生态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在一定的时期内,其物资、能源和信息输入与输出,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亦即社会生态平衡态。当社会生态系统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都达到了生态平衡态而不是生态失衡态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以至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方才能够实现协调同步地均衡发展即协同发展。否则,生态失衡的某历史发展阶段,是断然不可能也无法与生态平衡的其他历史发展阶段一起协同发展的,从而也就没有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了。
3.空间协同发展与社会生态平衡。为了达致社会生态平衡状态,社会生态系统的各种空间拓展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其物资、能源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状态,亦即社会生态平衡态。当社会生态系统的各种空间拓展状态,都达到了生态平衡态而不是生态失衡态时,各空间拓展状态以至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方才能够实现协调同步地均衡发展即协同发展。否则,生态失衡的某空间拓展状态是断然不可能也无法与生态平衡的其他空间拓展状态一起协同发展的,从而自然也就没有社会生态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了。
三、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哲学
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和人类社会的生态观念及自组织平衡态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与社会生态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经过升华,将会不断地丰富与深化社会生态哲学,而社会生态哲学对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则将发挥指导作用。
(一)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认识论
生态系人即身处生态系统中的人,它们和社会生态系统,分别成为社会生态研究的认识主体(研究者)和认识客体(研究对象),并且构成了社会生态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正是这对认识论范畴在认识过程中的协同运作或协同发展,才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态认识,能够沿着社会生态实践社会生态认识再社会生态实践再社会生态认识的正确路线和方向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下去。不言而喻,社会生态认识论正是生态系人对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必然结果,亦即生态系人与社会生态系统这对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不断协同运作即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显然,社会生态协同发展论在向唯物主义认识论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生态认识论的指导。
(二)协同发展论与社会生态辩证法
社会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并成为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社会生态系统还存在着各子系统之间协同运作的自组织矛盾运动,它成为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动力源泉。
1.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社会生态系统客观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这样两种基本的辩证关系:前者是人天关系,后者是社会关系。然而,无论是人天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它们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达到并维持其和谐共存的相关性或相关度时,才是良性循环的最佳相关性或度,由此方能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辩证相关性或度,便是其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否则,社会生态系统就根本不可能协同发展。
2.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动力源泉。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互相协作,进而产生出新结构和新功能的系统,不就是哈肯所发现的“那些在没有外界干预下获得新结构的系统,即组织着的系统”吗?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协作即自我组织,也就是该系统“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正是这种内在“协作”即“自组织”的矛盾运动,成为了社会生态系统“一切运动和生命力根源”,自然也就成为该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这一“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亦即动力源泉了。
(三)协同发展论与生态生产力论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2
一、城乡一体化与小城镇生态规划
(一)城乡一体化理念
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即为基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以城市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从而使得城乡间的各种要素可以互相流动,进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及共享[1]。
(二)小城镇生态规划
所谓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在小城镇的开发过程中实行生态规划。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守相关规划的制度与规则,而且绝对不可以破坏生态平衡,要设法改善城镇环境与居民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城镇的和谐发展,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理念基础上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能够将城乡做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将其统一规划到小城镇中的一种规划形式。其不仅充分重视城乡间的彼此协调、均衡发展,而且还非常重视整体以及局部之间利益的均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以及高效的原则。这种规划形式可以有效地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以最终获得资源的最大效益。而且,这一发展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经济水平的共同提升。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代美的盲目追求
当前,我国的很多乡镇在建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追求外表的华丽,致力于美丽乡镇的建设,然而却忽视了对其独有特色的保护,这样就会破坏城镇的生态平衡,破坏其独有的特色以及魅力,进而使得城镇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
(二)对城乡一体化的盲目推崇
当前,我国很多的小城镇并没有充分分析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状况,而是盲目地将大城市作为模版,开展小城镇的建设。而随着小城镇发展速度以及扩张规模过快发展,造成了对业区以及基础设施等的超规模建设[2]。而且这耗用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小城镇周边的一些乡村区域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对一些在医疗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进而造成了这部分设施的短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的相应需求,最终导致了城乡建设发展的不均衡。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策略
(一)统筹生态建设一体化
(1)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要从全局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要踏踏实实,与时俱进,要努力实现城乡间在文化、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农村建设方面,要充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土地资源的流失;要充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将归属于城镇体系的一些核心区域进行重点地规划,加强对这部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对城镇进行合理地布局,充分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要将城镇的文化底蕴充分地显示出来,将特有的特点表现出来而且要建设出一种新农村、示范村以及特色镇等比较有特点的城乡空间新布局,进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特点显著的和谐新局面。(2)强化生态平衡建设。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于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要及时地制止,情节严重者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要重点发展林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平衡等。可以在乡镇一些废弃的土地上种植一些树木,使得这部分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可以对产量较低的天然林进行改造;也可在城市公路的两侧种植一些绿化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3)加强环境保护。环保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也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整治。要积极地开展绿色乡镇以及生态村庄的建设工作,要积极地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以及实施制度,要鼓励企业寻找并使用清洁生产的方法,并且要制定完善的环境认证体系。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河道的治理,要合理地增加绿化面积。
(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1)公共卫生的一体化战略。在公共卫生方面,首先要积极地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要逐渐建立可以覆盖全部城乡居民的医疗体系,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充分享受医疗服务,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以及药品供应制度,从而能够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多层次要求。此外,还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与部门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基础性设施建设,进而使得农村卫生医疗能够具备充足的基础性设施。要加强乡镇卫生服务制度,努力提升乡镇卫生服务水平。(2)教育一体化战略。在教育方面,要做乡镇以及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好统一筹备,努力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现代化。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建设农村寄宿学校,从实际上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要在城乡之间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要保证机制的充分贯彻与落实,从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城乡教育的总体水平。(3)公共财政一体化战略。在公共财政方面,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且要做到“四个倾斜”:第一,要倾斜于基础产业。其中包括生态平衡建设以及农业发展等;第二,要倾斜于公共事业。其中包括体育以及卫生建设等;第三,要倾斜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交通以及水力水电建设等;第四,要倾斜于福利事业,其中包括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技能培训等[3]。要对这些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引领更多的民资以及外资前往乡镇进行投资,进而为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为其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保障,从而努力缩小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公共财政一体化。
四、结语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3
关键词:景观设计 美观 生态平衡 植物
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美观。所有景观都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娱悦。在追求生态平衡的现念下,景观设计中的美观必须与生态保持平衡。既要景观美化,也要生态平衡,这是景观设计中的完美主义。
一、遵守“生态平衡”原则,合理布局园林及水景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打破了过去为景观而景观,为美化而美化的传统理念,开始景观设计的同时进行生态维护的探索。如北京、天津、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在布局景观、美化城市的同时,努力使郊区的绿地树木渗透到城市,结合实际保留林地和绿草面积,基本上实现了景观设计中的美观与生态保护相对平衡。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正确处理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自然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的协调关系,是景观设计所致力探求的目标。我们所有设计者,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各种景致,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景观设计与生态平衡也要求因地制宜。水资源丰富地区,可发挥水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天然水系湖泊,营造天人合一的“水景住宅”;而缺水及气候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大可不必发扬“人定胜天”的精神而造景,破坏我们的生存空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水景喷泉所有的环境景观用水,都是利用污水处理厂提供的高品质再生水,以满足园区内的浇灌用水、道路喷洒、景观喷泉用水等要求。
二、遵循“生态位”规则,搞好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
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相结合。而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叶色、树形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显得杂乱无章,景色大为逊色。再者,园林植物品种丰富,形形,有的种类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效,或者在开花期、或者在结果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景观植物配置中,可以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如长沙植物园的槭树、杜鹃园就是这样配置的――槭树树干直立高大、根深叶茂,可吸收群落上层较强的直射光和较深层土壤中的矿质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吸收林下较弱的散射光和较浅层土中的矿质养分,较好地利用槭树林下的荫生环境;两类植物在个体大小、根系深浅、养分需求和物候期方面有效差异较大,按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分异进行配置,既可避免种间竞争,又可充分利用光和养分等环境资源,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如在南京的园林绿化植物中,槭树、马尾松等生长状况不良,不宜大面积种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贞、广玉兰、棕榈等适应性好、长势优良,可以作为绿化的主要种类[2]。
在搞好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我们再将美学原则应用到实际中。如运用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微差,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手法造景,富有季相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上海外滩南京路――九江路以市花白玉兰花为主调,林下种红杜鹃,红装素裹,相映成趣;北京东路――南京路,用草花、绿篱、草皮组成形似“浪花”和“如意”的大图案,色彩醒目;四平路两侧由广玉兰、银杏、美人蕉组成有节奏变化的绿带,上海九亭绿化示范园中,规划了由广玉兰、红叶李、银杏、红运玉兰和茅白杜鹃,八角金盘组成的绿带,形成“步移景换”的流动画面。
三、遵循“合理性”原则,正确处理生态互联关系
生态互联,是指生态与其内部的各元素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的运用和处理,表现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
首先,是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如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滨水区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领域。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河流和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运输、游憩以及生态功能等等。因此滨水工程就涉及航运、河道治理、水源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3]。
其次,是景观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来自大气的雨、雾,经过丛林的截流、涵养,成为终年不断的细流,最先被引入村中人所共饮的蓄水池;再流经家家户户前的洗涤池,汇入塞中和旁边的池塘,那里是耕牛沐浴和养鱼的场地,最后富含养分的水流,被引入下方的层层梯田,灌溉着他们的主要作物――水稻。这种水平生态过程,包括水流、物种流、营养流与景观空间格局的关系,正是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再次,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丛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水塘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梯田本身作为一个农田系统,其内部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这是一种在系统边界明确情况下的垂直生态关系,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阶,功能是物质和能量流动,这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立波《植物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池沅“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城市规划汇刊 1997No4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4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城市规划
一、园林景观生态思想及发展
1.生态环境意识的产生
人类和所有动物相同,他们在宇宙中出现时,只是作为自然中一个普通的组成部分。可是,发展到当下,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都已经岌岌可危。由于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大自然带给他们的资源,渴望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智慧与本领越来越大,再加上地球上的人数与日俱增,便开始无视其他生命的自然规律,把自然环境异想天开的进行自我改造,以至于全球各个角落都变得面目全非。现在,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地球不是自己的,人类不可能在地球上单独存在,他们与其他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不能破坏以任何一种生物的环境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至此,一个备受关注的词语呼之欲出,那就是“生态”。只要人类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一词所衍生出来的其他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首先,“环境问题”在世界成为研究的焦点,而环境意识是改善环境的基础。人类从心理,意志,情感,知识等方面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把握的总和就是环境意识。它是以和谐发展为前提,生态平衡作为基础和核心,全面且具体的把握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
2.园林景观的发展
在30-40年代间最早提出了“景观生态”一词。但从1980年之后,景观生态学自己的规律性才真正被研究和总结出来,一门有别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应运而生―景观生态学。研究设计过程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变化是它的特色。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充裕已不再成为是人们的梦想时,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与能源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始在景观设计中表现出来,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
园林格局是园林元素的空间布局,园林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等。园林景观的格局或者发展过程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所以,景观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其过程和格局及其演变的科学。
二、城市景观
城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形成的,是居民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要素,例如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等。这些要素通过人类与自然的循环演变等过程,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拥有人类生活特征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共同的性质,并且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城市园林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尤其体现在它的镶嵌性和格局中。
三、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绿化
1.城市生态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伴随城市进步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环境造成了大量有害物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受到严重危害。抛弃污染源和建立应用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办法,现实证实抛弃污染源是不可能的了,建立新生态系统便成为了必行之路。生态学,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实质上是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大自然生态环境循环系统表现更加充分,但人类的城市环境循环系统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城市环境循环中,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最直接、最有成效的作用。植物通过其生理的能量流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是城市中其他生物所不能代替的。对于人类所需要的生活环境条件来说,植物的覆盖率是人类城市绿化的当务之急。
2.城市绿化的发展
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化。在人类与生存环境关系已经面目全非时,人类意识到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城市绿化已经是以环境保护,维持人类生态、身心平衡为目的进行发展,而不再单纯停留在休闲游览的基础上。
谈到环境,“风景园林”在我国已经是由古传今。而在日本它称为“造园”,在西方国家又称为“园林景观”。对于自然环境的修复,风景园林的改造占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发展到今天,城市绿化从“风景园林”逐渐转变成“园林景观”。
随着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深入,逐渐使园林景观设计的形象发生了改变,它的思想和方法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花园式设计,而是寻求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种生态平衡设计,从“小我”意识转变到“大我”观念。
四、生态学理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1.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进行园林景观改造前,生态平衡的要求在重中之重。保护现有自然环境,使它们尽最大可能少受到或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因为在改造后想要形成新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很长时间。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进行充分的保护利用,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
2.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改善利用现有环境
循环再生是生态平衡理论的核心,所谓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能够使能源与物质进行循环利用,杜绝一切污染,不必要的破坏,在循环利用原有环境资源的同时,减少新材料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材料生产的能源索取,其他材料也要达到环保要求。
3. 土壤的设计
土壤是植物生命的源泉,生态设计中,植物是主力军,土壤是否适合植物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土壤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是否肥沃,二是保水性能如何。如果说土壤是植物的载体,那么现在该分析植物的主体了。根据植物不同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该植物的生长土质。在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土壤是基础,在改造首先就要对现有的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再根据现场和设计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策。如果整体土质都不适合植物生长,通常做法是将其替换,把旧土挖出换走,或者有必要可以进行技术处理,如果只是一部分土质不合适,那么就可以直接在旧土上覆盖种植土。
4.水的循环设计
在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对自然环境建设有优越的改善,水设计的合理利用也尤为可观。比如在这几方面:水质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并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植物对水资源的作用也非常大,它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自然环境进行净化,也可以净化污水的同时对植物生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结束语: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5
【关键词】生态建筑;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就是将很多人整合聚居在一个大的空间中,通过各种有组织的物态作用,使能量和各种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在一个空间中合理有序地不断相互转换,使人们获得一种高效低耗、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1. 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由于生态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之上的,而这些社会和自然的条件需要一个从产生到成熟,再到普及的过程[1]。所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建筑不是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
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为保护环境不断进行努力。在世界各地,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和破坏在不断增加,同时环境污染也在各地开始蔓延。在人们追求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导致人们居住的环境超越了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结果致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成为摆在我人类面前的难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反思总结,面对当前的环境形势,人类应该思考如何去利用自然,如何去建造自己的居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随着美国设计师提出“生态建筑”的概念,人们逐渐在建筑中探索和实践改善人居环境的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也为生态建筑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人们开始不断把新的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应用于生态建筑,使现代生态建筑有了充分的发展。例如德国通过利用太阳能,建造出了没有污染的生态建筑;巴西在建筑物的周围栽种草木,建成了建筑物生态墙;英国利用生态平衡的方法建造出了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建筑空间。
2. 生态建筑的基本准则
地球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是随着自然的发展,不断进化而来的,所以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达到生态平衡[2]。人类生存的环境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并且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使人类的生存得以延续。
生态建筑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人与自然,以及建筑相互融合起来的人工环境,这个人工环境虽然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环境,但同样应当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3]。只有当建筑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平衡时,才能给人类营造出舒适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生态建筑的基础
摆在人类面前的各种环境问题,使人们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在过去发展工业和经济的过程中[4],没有使人和自然和谐统一起来,人们始终在想办法改造自然,而不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充分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对自然的需求成为了生态建筑的基础。在新的环境保护观念影响下,人们逐步形成了兴建绿色家园的行动,包括发展绿色工业,推崇绿色交通,兴建绿色居所,保护生态资源等,其中追求人与自然同建筑和谐统一的生态建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4. 生态建筑的特征
生态建筑是人类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思考总结发展而建造的一种人与自然和建筑相互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也是把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建筑,更好地为环境发展和人的舒适居所和谐统一做出贡献。生态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4.1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在古人营造的建筑中,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经常体现在其中,这便是中国古代风水学和现代建筑观点相吻合的地方。人工建筑通常不是孤立的一个建筑,而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因此人工建筑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统一起来,才能使居住在建筑物中的人感到舒适。
4.2注重建筑内的生态平衡
人类所建造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新的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周围植物,和作为消费者的人,以及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需要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且达到生态平衡,才会对周围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至于对环境产生超载或破坏。要达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平衡,最主要的就是要求生产者提供合理的能量来维持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就要求建筑物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充分考虑周围环境中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做到植被数量合理利用。
4.3绿色生态建材的选择和应用
当前建筑中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石、砌块等都是取自地球上现有的资源,既对自然资源浪费,又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而生态建筑所用到的建筑材料既要不浪费自然资源,又要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新型建筑材料。日常建筑中可以选用一些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5]。例如可以选用垃圾和废品制成的砌体材料,使用不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装饰装修材料等。
4.4加强建筑设备和设施对环境的保护
传统建筑中,在建筑的建造、装修和使用等各个阶段,均会产生噪音、空气污染、光污染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生态建筑要求在建筑物从开始建造到日常使用的各个阶段,不对周围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4.5处理好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建筑物通常都处于一种社会环境中,所谓社会环境,就是由既有建筑、街道和一些人造景观所组成的直观环境,和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为观念、社会制度和审美等潜在的环境所组成的。人类是从自然界中由生物进化而来的,并且每天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所以只有当人类自己所处的环境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一致时,人们才会感觉到舒适自在。这就要求建筑物具有与周围社会环境相协调的作用,即生态建筑。
5. 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生态建筑已逐渐深入人心,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展生态建筑,是提高人居环境的最有效途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居住空间的舒适度要求提高,生态建筑将会产生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煜,Deo Prasad.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3,(3):58-60.
[2]刘逊.生态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之路[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1,34(1):85-89.
[3]吴北华.试探建筑与园林的和谐统一[J].中国房地产业,2012,(8):420.
生态平衡的基础范文6
关键词: 营林造林;生态平衡;营造林;措施
剑河县地质构为山地性高原,以低山、低中山为主,最高海拔1623.3米,最低海拔348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百里天然原始阔叶林景区横跨久仰、南哨、太拥三个乡镇,蜿蜒50多公里,纵深2公里,景区内珍藏4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树种,是我国现存不多、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阔叶林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人均绿地面积不断缩小、环境污染不断加重。我们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一、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1.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满足人的发展与需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绿地面积不断缩小、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们迫切需要良好的空气、优美的生活环境。所以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森林、树木也可以降低城市中噪音的影响。因此,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2.防止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除了自然的因素外,植被破坏,林业建设不到位都有很大关系。生态林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上的,进而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的相互协调。森林、林木在保持水土,巩固土地不被沙化,荒化有着非凡的作用。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的作用。
3.为了子孙后代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满足当代人也是为了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在传统林业发展中,人们从林业身上过多的索取,使得林业系统出现恶性循环,这大大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生态林业建设可以促使林业恢复良性循环,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又保证了子孙后代利用森林资源和选择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
二、我国营林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营林造林技术人才的缺乏
我营林机制的不健全,造成营林造林技术水平较低,营林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营林造林是一项对专业技术和工作态度要求较高的工作,要求―线营林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国现有的很多营林施工员、技术员都未受过专业培训,营林技术水平偏低。营林造林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营林造沐工作的展开。
2.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营林造林工作是―项造福全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巨大工程,如此庞大 的工程,一定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部分林业管理单位却疏于管理,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营林质量验收部门,导致营林质量无法保证。
三、完善营林造林工作
1.重视营林造林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力量的薄弱,在未来的林业建设工作中,在营林造林中需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加大培养营林造林技术人才。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林业建设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提高我国营林造林的技术含量。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育林技术也要与时俱进,运用遗传、生物技术,选用经过遗传改良的优质品种来进行造林,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以及林木质量。
2.规范林业管理 完善检查监督机制
林业局应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在现有林业资源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家关于天然林保护的有关法规,不为短期利益所左右,合理划分林木类型,确保营林造林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林政资源管理,依法查处林政违法行为,做好木材采伐工作,在发证环节预征全部税费,防止税收流失。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加大《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剑河县旅游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林业局必须选派具有责任心强和术水平扎实的人员担当营林验收成员,加强对营林工作的检查验收。
3.处理好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的关系
保护林业生态平衡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二是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实施好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安排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持续开展水体、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三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积极推行林木采伐科学管理,从源头上堵塞盗伐滥伐林木行为的发生。依法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强化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的监督管理,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四是进一步增强造林绿化工作,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产业,使林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得到优化配置,促进退耕还林成效。五是扎实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形成完善的森林保险工作程序;强化森林防火工作,严格火源管理和检查监督,把森林火灾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遵循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造林营林是休业的基础工作。无论是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支撑。我县除西南部大毛坡上有部分原始天然植被外,其余地区为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次生植被,以阔叶林草丛混交植被为主,盛产松、杉、樟、楠、等林木,有秃杉、水杉、银杏、鹅掌楸、青檀等20余种国家保护树种。同时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土壤类型及其生态环境选择营造林方式,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并优化配置营造林树种,提高和扩大森林面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资源,提高防护效能,同时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能达到造林绿化的效果
四、控制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1.制订森林采伐、抚育、改造的具体规定,对施工的方式、强度、作业面积等都得有具体的审批制度;有严格的防止森林火灾的法规,及建立防火组织、奖惩制度;控制林地面积的丧失,不得让单位或个人随便将林地改作他用;2.保护林中野生动植物,不得乱采乱挖,滥捕乱猎;3.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掌握病虫害发展动态,了解防治效果。森林病虫害防治要避免和少用农药,尽量采用生物防治、防止农药污染。森林生态平衡是生物圈生态平衡的核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营林造林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隋况,这些都会影响生态平衡问题,因此,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完善营林造林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创新的技术下,科学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印忠 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完善营林造林工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7 276.
[2]葛凤琼 江丽君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科技资讯 2012 11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