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1
1.请你列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典型事例。这些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的原因有哪些?
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研的重要基础工具,在地质、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汽车、航空、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重要科研工具。
2.上述材料充分说明了什么?
当谈到中国发展超级计算机的主要挑战时,排行榜主要编撰人之一、美国田纳西大学计算机学教授杰克・唐加拉说,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开发自主的芯片技术,“这样整个计算机都将是用中国的零部件制造”。
3.超级计算机完全由中国制造,需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研制自主的芯片技术。请谈谈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4.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你准备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
1.①“神十”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下潜至7062米,创造新的“中国深度”;嫦娥三号成功探月;等等。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
2.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②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n向。③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
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2
一、科学为劳动与技术课堂注入创新活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的“劳动与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技术”是劳技教育的基础,那么“技术创新”则是劳技教育的最终目标。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不体现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劳技课堂岂能丢掉这块阵地?
1.循序渐进,技术是根本
想要创新,必须得有牢固的技术基础。不然,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流于形式,而且不利于学生养成踏实、勤奋的优良品质。我们经常感叹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却浮躁、不踏实。劳动与技术课堂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定力。在创新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容易半途而废,如果孩子们能够掌握牢固的技术、拥有踏实坚定的品质,由空想派变为行动派,势必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科学移植,创新是突破
在传统的劳技课堂中容易重技术、轻创新,导致学生习惯于一味地模仿,做出的作品往往大同小异,很难有质的飞跃。那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创意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例谈一谈。
这学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磁悬浮列车》一课。记得一开学,孩子们都觉得本册的手工制作比上学期难很多,制作时比较吃力,所以我把前几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纸工的技能训练上。随着孩子们对纸工技能的驾轻就熟,我要求学生力求在规范的基础上使自身的作品更具创造力。
以前,孩子们在制作完成后,也会想办法使自己的作品变得特别一点,但是一般都局限在装饰方法、装饰材料上,很难有所突破。《磁悬浮列车》这课的作业不需要孩子们进行过多的装饰,想要创新,必须跳出装饰的圈子。
于是,我尝试将科学上最基础的设问发明法移植进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来。我建议孩子们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式对自己的作品重新思考、大胆改进,并且建议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完成作业。果然,一加一的智慧大于二。在展示评价环节,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有一个小组的作品使我和其他同学眼前一亮。他们五个人制作了一个车头、四节车厢和与之长度相当的轨道,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作品顿生新意。这辆加长版的磁悬浮列车自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而制作者们也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显得十分开心。简单的加一加效果真是出乎意料!
我最大的收获还不止于此,我感到孩子们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找到了创新的突破点。在接下来的一课――《卡车》时,孩子们思如泉涌,作品一个比一个有创意。有的把车厢设计成房车,有的在车厢顶上设计窗户,有的将车厢的一端制作成可以封闭也可以打开的……这些作品,既是观察生活的结果更是创新思维的结晶。
俗话说:“科技引领创新”,同样创新离不开劳动,创新的劳动技术势必又会推动科技的发展。所以,科技的创新推动了劳动技术的进步,而劳动技术的进步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科技创新。科学方法的移植嫁接让劳技课堂结满了智慧的果实。
二、美育让劳动与技术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教育本身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既要重智育,也要重人文。劳动与技术教材里研究的很多对象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技艺的宝贵遗产。劳技课堂里应该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果将美育与劳技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美育涉及的范畴经常是重合的。在刚开始教学这两门课程时,也遇到过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两者的关系。比如: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剪纸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泥塑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在教学时我感悟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偏重“技术”,美术教育则偏重“艺术”。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将美育的“艺术性”运用到劳技教育的“技术性”里,会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如在四年级上册技术初步――泥工的教学时,我带领孩子们领略我国的泥制品文化,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工艺等;利用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罐和壶》里对我国陶艺知识的介绍对知识进行了扩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泥文化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2.促进学生的审美追求
“文”“艺”不分家,人文的,当然也是艺术的。一件优秀的劳技作品,不仅是规范的,也应该是美的。劳技教育在传授孩子规范的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孩子对审美的追求。将美育的教学经验融入劳技课堂则能更好地实施这一目标。
如在进行《泥笔筒》一课的教学时,我将美术课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与劳技操作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制作步骤时,我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视频中的泥笔筒选择的是最常见的圆柱体,学生也很容易一味地模仿。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笔筒除了圆柱体还有哪些基本形状?通过欣赏部分不同形状的学生作品,讨论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做出不同形状的泥笔筒,变化的关键在筒底,其余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视频教学中演示的一样。把美术教学的造型方法与泥工方法结合起来,从造型上求新、求美。
我要求孩子们在作品规范的基础上,也能有一些艺术气息,使自己的作品既是劳动成果,又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帮助孩子们树立劳动创造美、劳动追求美的观念。
本课中装饰美化泥笔筒是一个难点。装饰美化要从造型上求变化、构图上求变化、色彩上求变化、技法上求变化、材料上求变化,这些变化都和美术教学方法非常相似。泥工与雕塑作品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规范的雕塑作品就是一件劳技作品,而美观的泥工作品也可以成为艺术品。
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使实验课流于形式化。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更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原则
1.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是化学实验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它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与化学原理知识、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一致,它是化学实验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
2.可行性
可行性原则指设计化学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而且实验选用的化学设备、化学实验方法以及化学实验药品等都是目前学校实验室能够满足的。
3.安全性
实验必须确保安全,不能有任何伤害师生的事故发生。教师在选择、准备和实验操作过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了确保安全性,力求实验成功,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实验必须做到内容科学、方法合理、可靠性高;操作要规范、正确、熟练;善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4.简易性
复杂的实验装置不仅操作起来不方便,而且还增加了实验失败的可能性以及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简化装置时,“应尽量使仪器装置的数量减少”“尽量减少仪器之间的连接,装配”,并且尽可能地用简单的装置代替复杂的。
二、内容
1.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初中化学的实验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运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运用到实验的课时非常少。实践证明,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需要有一个合理、恰当的比例,因为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安排应该与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性质实验、制备实验,必须要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进行,否则不能够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在化学实验课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在实验之前了解实验的相关内容,有效地避免学生接触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另外,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演示实验,能够化抽象为具象,有助于学生掌握实验的相关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多媒体技术能够化抽象为具象,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微观实质和化学原理。
2.构建以生为主的教学方案,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案
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构建以生为主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优化后的教学反感,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在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主,以教材为纲要,同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断提升化学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的一线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且能够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以生为主的教学方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朝霞.谈谈如何实现化学实验课的最优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1(12).
[2]吴丛亮.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问题探究[J].中学时代,2013(16).
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4
主题词:公路养护; 队伍;建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ighway grade, road course increases ceaselessly, highway maintenance task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ervation of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improve maintenance personnel will be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on how to improve the maintenance quality and maintenance level, from the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to talk about individual builds see.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tea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职工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现状
以我们金昌公路总段为例,目前下设四个养护单位,全段养护职工582人左右。其中:男职工359人,女职工22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6人,占职工总数的10%;大专学历141人,占职工总数的24%;高中文化程度266人,占职工总数的4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32人,占职工总数的22%。
(二)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部分专业门类长期缺岗,人才队伍整体缺乏专业门类的管理人才和技术精英)。在现有人才中,传统型人才多,党政、管理和高学历生产技术人才缺乏。
2、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老化严重。由于单位80%以上的职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社会招工和子女顶替进入行业的,这部分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全日制教育,自身知识理论匮乏、学习能力欠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方面非常吃力。加之参加工作时间早,从业时间长,思想固化严重,工作视野不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非常薄弱。虽近年来通过高校毕业分配进入了一批70、80、90后大中专学生,学历素质较低的窘迫状况有所缓解,但问题的根本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3、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团队整体作用的发挥。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技术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人才梯队形成断层,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多数年轻人才技术还不全面,工地不够扎实,不能独当一面。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较少,低学历人员较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全段职工总数的34%;二是能级结构不合理。全段高学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40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到职工总数的24%。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管理模式给公路养护队伍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管理体制原因,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仍然保持传统的手工方式管养,养护队伍职工整体素质较低,技术经验缺乏等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工程的投入逐步加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公路行业越来越重视“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的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快速发展的公路养护事业与养护队伍人员总体素质相对较低的矛盾。
2、从政治思想素质层面上看,广大公路养护职工习惯在“温饱”状态下生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不谋发展。表现在思想上,凡事都不会主动去做,也不主动去想,主人翁精神差,主动性差;表现在工作上,上级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不安排便不做,并且检查若不及时,便会出现偷懒耍滑的现象;表现在学习上,以为学不学都无所谓,学不学都一个样,这是公路职工文化素质偏低的成因之一。
3、从学习教育人事层面看,在我们的广大职工队伍中,没有形成一个学习专业和先进科技知识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我段的工作实践跟不上公路发展的步伐;由于技术力量有限,总段每年在科研攻关方面都下指标,但是没有出明显的科研成果,在专业技术人员当中,没有科技创新氛围,有些专业技术人员也没有科技创新能力,这严重制约着总段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加强养护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养护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要从根本上提高公路养护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树立和巩固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实事求是、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实效。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那么先进的生产工具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功效,从而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二是职工要转变观念,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要让广大职工清醒地认识到,公路系统今后也将存在竞争,也有风险。
2、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营造公路工作和谐氛围。单位内部和谐包括上下级和谐、干部群众间和谐、工作生活环境和谐三个方面。构建上下级和谐,关键要抓住“信任”二字,加强制度和纪律约束;构建干群间和谐,关键要抓住“理解”二字,维持公平正义;而构建工作生活环境和谐,关键要抓住“宽容”二字,实现互利双赢。当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公路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以“公路文化”为主题的公路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为人才成长、人才锻炼提供空间和舞台,并结合文明创建和行风、政风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从而达到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教育目的。
3、牢固树立“人才兴路”、“人才资源”的理念,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推动单位持续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人才兴路”、“人才强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人才培养意识,把人才发展工作列入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重点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才综合素质。要始终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不断推动公路养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公路养护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4、推进公路养护系统人才队伍优化配置,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养护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一是要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提倡“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养护职工的积极性。二是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结合养护工作的特点和属性,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娴熟、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专业化养护管理人才队伍。三是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技术革新、理论创新的攻关研究,促进公路“建、管、养”工作。四是要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做到各类人才的合理分布,协调统一,有效激发创造力。
5、努力完善保障机制,要做到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要在现有机制下,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公路养护事业,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把人才留下来。二是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加大对养护职工的培训力度,适时组织开展专业技术的培训。三是要做好“以老带新、传帮带”工作。公路养护职工队伍中多年从事养护工作的老同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发挥好这些人的作用,对一些刚入行的新同志多一些指导和帮助。
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科研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61-02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知识的竞争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部分。而“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富有独立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这无疑对能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不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创新型人才,不但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应兼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但在科研创新能力和方式培养上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较低。综上可见,科研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有着理论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及实验室的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有机结合,将会成为一种有效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与方式。笔者结合本人教学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高校工作者的经验,在课堂理论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一些认识,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
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对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科学研究融入教学过程,以科研促进教学,不仅是提高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也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很多科学家、发明家大都是先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随之深入思考与探索,最终有了创新性的发现与成果。教有法而无定法,以化学化工类等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科学理论定律时,可以给他们介绍发现者在相关探索过程中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体会到知识和想法产生的历程和美妙之处,进而他们将会自发地产生学习动力,产生创新意识。其次,尤其是专业课和前沿课,教师通过回顾自己从事科研的点滴故事与感悟,可有效地唤起大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向往与追逐,使其对科学研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可以谈谈在从事教师工作后进一步寻找新的课题、新的研究方向继续做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坚定投身科研的决心。另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程的授课老师,在讲授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可将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穿插其中,将理论指导生产的原理及效果展现给广大学生,尤其是理论进步对生产发展的巨大作用,以此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创新实验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高校鼓励和资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其中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有效载体和模块之一。它也是一项综合性的课外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为基础,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从无到有的全新的研究方案设计的探索和实施过程,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加工整理为科研论文。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领域前沿或进入实验室,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有步骤地进行创新实验的研究。在创新实践中,大学生要经历一个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的过程,能够锻炼他们的数据流的处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及判断选择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缺乏,学生自身在创新性实验项目上往往“找不到问题”,因此,指导老师应及时地检查了解项目进展,通过交流讨论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进行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科研前沿,给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相关度和关注度比较高的学术期刊杂志,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根据已报导实验方案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导师的专业素养、科研态度及做事方法对学生将产生直接的引导效应,甚至将长期影响学生的科研活动及其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本身的研究习惯及能力将对所指导大学生的习惯和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和示范效应。因此,高校应把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及时有效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前沿动态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特征,有效灵活地将大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科研素养深入其内心,将科研创新与动手实践变为一种自发自觉的习惯。这将会对其今后的科研之路与创新历程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利用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实践素质
大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了一些动手研究的能力,此时通过安排他们进入实验室参加课题,并组建研究小组,进行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授他们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与先进的技术,深入了解科学前沿与动态,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基础知识,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创新意识与原动力。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都是创新的温床和舞台,催化产生创新成果,可以说实验室是沟通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的一座桥梁。相应的,学校应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并开放实验室,营造积极活跃的科研氛围,鼓励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对学科专业的认识。有效借助开放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全面理解掌握,并提高其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的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其对问题的剖析和分解能力,以及制定策略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创新成果。曾有一位本科生在大二时进入笔者所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课题介绍、查阅文献、形成思路、设计方案、实验测试、数据整理、论文撰写这一系统训练,该学生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其动手能力、科研自信心及团队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大三时其主动招募三名本科生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设计新型水处理分离装置,取得了良好效果,并申请了专利。考研面试时该生以其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打动了专家,顺利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目前其在新的课题领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见,利用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实践素养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对本科生能力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开放实验室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管理模式。在实验中,指导教师应及时跟进实验,了解实验现象及学生们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然后采用启发模式,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既巩固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将形成发现问题―查找知识―解决问题的渐进模式,此外他们会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并自发地学习,充实知识并完善知识结构与深度。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可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进而转化为一种自发学习的动力。在创新实践中,指导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突破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走出传统思维模式,以发散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此外,指导教师应培养学生结合所学基础知识与显在信息资源,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抽提方案的创新性和特色,把握好方案的可行性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完成实验部分后,应指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作图与讨论,得出结论并撰写结题报告;最后通过参加专业课题汇报,讲解项目实施与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组每一位成员都将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创新有系统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创新精神,形成创新意识并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最终为其进入社会或者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尤其是研究型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将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分析和完善的过程,在这方面国外一些高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广大专业人士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并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珠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x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2]殷成阳,管恩祥,陈永红.利用课堂及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5):87-88.
[3]黄大林,戴支凯,陈建宏,莫刚,蒋莲秀.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理论与管理,2012,14,(9):692-694.
[4]龙激波,阮芳,王平,钟珊.以创新实验计划为契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人才培养改革,2012,(236):29-30.
[5]唐俊,黄林生.开放实验室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2,(8):147-148.
[6]于兵川,吴洪特.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2):76-77.
谈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范文6
一、黄河三角洲(滨州)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将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强化领导,全力推进,建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并实施了由分管市长靠上抓的园区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对园区建设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制度,建立起市政府与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市政府与园区管委会签订园区建设任务责任书,对园区建设目标、任务和责任进一步细化;园区管委会也确立了“目标管理、倒排工期、落实责任、跟踪问效”的工作倒逼推进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去年12月,创业园(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基础设施再提高工程全面启动,目前重点修建的24.27km已全部完成清表工作,路基工程已完成近60%,个别路段一开始铺设水泥稳定土,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竣工通车。
二是园区投融资平台和科技引领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先后成立了“山东黄三角农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滨州中科先导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元,下步计划成立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逐步搭建起“园区融资”、“科技引领”和“开发建设”三大平台。目前园区投融资平台已正式运营,正积极筹集园区建设资金。
三是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与市科技局共建的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日臻完善,平台不仅担负着基地认定、生产组织、数据管理、产品检测、标准化制定、结算服务等功能,也兼具农业物联网先进技术成果的体验、验证、推广和服务功能。目前已实现与北京国家农业科技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互联互通。
四是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以来,市政府将全市范围内培植的58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扩大到71家,并要求由园区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统一指导、管理,通过项目、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引领各示范园在国家级园区平台上进行提升。为此,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专门的管理考核办法,突出“高效生态”和“科技领先”,引导和鼓励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各示范园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全市71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涌现新亮点
今年,全市 71家纳入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由园区管委会会同市直各部门进行管理与指导,在国家级园区平台上进行提升,建设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涌现出新的工作亮点。
一是土地流转成为示范园建设的新趋势。目前全市71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中进行土地流转工作的已占85%以上,“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越来越得到青睐。如阳信商店镇燕店村的泰丰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将全村1000余亩土地进行合作化模式运作,建设了8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将农民从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村中的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提高近万元。
二是农业物联网成为示范园建设新重点。示范园考核办法中,农业物联网体系建设成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年以来,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在示范园中进一步得到应用。如阳信亿利源高效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园建设了我市首个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已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肉牛从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及产品安全可追溯,进一步打开了京津沪等高端市场。
三是产销结合成为示范园建设的新选择。从市场做起,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而选择生产的目标和方向,大力完善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并推进以农超对接为代表的产销结合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如邹平县的丰生态大农场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销售体系,通过建设自身的物流运输和销售系统,使产品销售进社区,直接面对消费者,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知名度。
四是循环经济成为示范园建设的新内容。高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循环无公害,循环农业是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的经济模式,既能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能大幅提高经济效益。邹平福康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樱桃谷种鸭养殖为重点,通过种植有机小麦作为养殖饲料,孵化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用作沼气发电的原料,而所产电力再供给农业生产及周边农村,体现了高度循环的生产理念。
活动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种养业技术水平
滨州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依靠科技振兴农业。通过整合现有农业科技力量,建立现代化水平高科技示范园区,搞好相关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加大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含量,科技贡献率和劳动者的素质,是实现农业超常规、跨越式的重要基础条件。
1.大力实施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战略。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被运用于农业领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和引进农、林、牧、渔新品种;通过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培育高产优质、耐盐碱、抗病虫的作物新品种。伴随“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预示着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实施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战略,加快推广动物胚胎移植、植物脱毒快繁等新技术,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