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的效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值管理的效果

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1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支气管哮喘;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41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指有多种细胞(如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本病能够引起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气促、喘息等症状[2]。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即“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 指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科学证据制定个体化、科学地护理程序从而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3]。此方式由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是目前最新的护理实践标准,是发展护理研究实践的重要方法[4]。为了推广循证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总结其护理作用效果,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选取其中40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现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 21.5~76岁,平均(43.6±10.5)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9~73.5岁,平均(40.4±9.7)岁;诊断标准参照由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2002年制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统一治疗方法。此外,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而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1.2.1循证问题评估患者情况,根据临床特点在尽量满足患者和家属要求基础上,确定循证问题, 如避免诱发因素,指导饮食起居,增加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改善症状情况、了解雾化吸入、锻炼问题、心理护理问题、药物服用时间问题等。

1.2.2循证支持依据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系统文献检索, 并组织人员对证据进行科学地、有效实用地评价, 将最终取得的证据结合专业知识和患者需求,制定具体合理的实施计划,并进行人员统一培训,最后实施循证护理措施。

1.2.3实施循证护理措施依照循证护理思维模式,制定可行有效科学的护理方式促进其在护理工作中综合运用,它的主要内容有:(1)进行知识宣教,帮助患者了解掌握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如常见的诱发因素、如何避免诱因、避免方法等,主要的临床表现及和治疗措施。(2)运用心理学方法、技巧,采用关心、爱护、热情、开朗的沟通方式,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建立医患互动机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克服消极心理,培养自我调节等技能。(3)实行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记录患者个体的诱发因素,掌握相应的规避措施。(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止喘药及激素类药物,帮助其掌握控制、缓解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使用方法,增强治疗依从性,令患者认识到持续用药的重要性。(5)做好病情的自动检测,如使用峰速仪测定呼气峰流速,并根据所得结果调整用药剂量,通过监测手段和结果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6)帮助患者制定合理、个体化的锻炼方案,循序渐进,逐渐增强体质,注意部分患者会在运动后出现症状加重,要调整运动量,避免诱发哮喘发作。(7)帮助患者采用舒服的半卧位或者坐位,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患者的呼吸、哮鸣音和血气分析等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请患者家属、同事、朋友等协助参与对患者的管理,及时提供所需的帮助,进行全面照顾和支持

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情况、雾化吸入掌握情况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单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资料,结果所示,观察组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情况、雾化吸入掌握情况所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介入和参与的气道炎症,常在年青时发病,容易在春秋季发作,是种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症状停止后同常人无异,反复发作,无法缓解,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肺心病、肺气肿[6-8]。循证护理主要由科学合理并且拥有实用价值的护理研究依据,实施循证护理的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患者的相关疾病和问题等因素共同构成,其目的是充分运用科学证据,制定合理治疗方法措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标[9]。在医学日常工作中不能仅凭临床经验、惯例和一般理论就实施治疗,而应当遵循科学证据和原则办事,这是循证的意义所在。循证护理主要有5个步骤构成[10],(1)发现临床实践中问题,并将其简单化、具体化,提出方便实施解决的提问。(2)通过检索和浏览文献找出具体提问的理论证据。(3)结合实际操作通过科学方法评价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4)把获得的证据和循证人员所拥有的临床专业知识、经验及患者需求结合,制定科学、具体、个体化护理计划。(5)实施循证护理措施,通过各种反馈来评估效果。实行循证护理的相关人员应具有不断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应当自觉接受专题讲座等继续教育,熟练掌握循证护理知识以及护理的实践方式,方便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后其在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症状改善情况、雾化吸入掌握情况所得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充分显示了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增加患者掌握防治哮喘知识,提高症状缓解率,减少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秀兰,张小吉.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3):21-23.

[2] 张旦娇,贺尚平.循证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5(05):137-138.

[3] 郑东英,王丽娟,何杏兰,等.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7(32):65-66.

[4] 程玲.循证护理在老年哮喘病人饮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9(11):57-59.

[5] 谢晓铿.循证护理的理论在老年哮喘患者饮食护理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6,11(3):498-499.

[6] 朱凌云,陆佳红,张静华.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6,5(11):1062-1063.

[7] 周文琦,高彦阳,雷建华,等.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1,2(10):1576-1577.

[8] 闫玲,闫辉,闫秀杰.吸入普米克联用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2(2):43-44.

[9] 牟玉兰,朱鑫华,霍婷婷,等.循证护理哮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8,6(S1):56-58.

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2

【关键词】护理管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其关系到医院内护理工作对患者产生的影象。我院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在护理管理的工作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通过质量控制小组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促进了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本次实验,其中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为常规护理管理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两阶段我院护士的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等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阶段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

实验阶段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①建立质量控制小组:组间多个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包括;护理文书控制小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医院病房管理控制小组,护士技术操作控制小组,基础护理控制小组,护理礼仪控制小组,护士健康教育控制小组,实习带教控制小组,器械管理控制小组,科研论文控制小组。由护士积极报名,分到不同的小组中,每人最多可以参与到2个小组中[1]。每组成员均由5人组成。每组包括一名组长和4名成员。②培训:首先要告知每位成员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是为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要积极培训,使每位成员了解如何在科室内发挥管理作用[2],并把握好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改进的措施。随后由每组组长讲解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③质量控制措施:每组成员均发放一本质量控制手册,在发现问题后做好标识,并总结发现问题的原因,小组间讨论后进行整改。每组成员均有自身的职责。④持续质量改进:每个月进行一次质量控制小组的全员会议,总结期间出现的问题,再提出改革措施,积极反馈,并跟踪观察是否改进[3]。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阶段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科研质量,且统计两阶段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护理质量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评价,满分均为100分。且由两名护士进行统计录入,避免误差的发生。

1.4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

2结果

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质量均高于对照阶段,p0.05。详细结果见表1和表2。

3讨论

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其能够有效地改进各项护理质量,通过本次实验的表1我们也可以看出,实验阶段很多项护理内容均得到了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小组内的成员随时对其负责的内容进行了观察,及时地观察到其中不当的内容,再通过分析与讨论,整理改进的措施[4]。

其次,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有效地动员所有护士,提高其主动改进护士的能力。参与其中的护士可以随时对护理工作进行观察,并从中分析出需要改进的部分,并可以反省自己的不足,主动思考[5],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进而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发挥了每位成员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为质量管理提供策略。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认可能力。

通过这种管理方法,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进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护理干预,护士更好地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的工作意义,调动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并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工作中。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实验阶段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与对照阶段比较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过程中使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护理干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别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596-597.

[2]朱凌燕,胡三莲.护理教学质量控制小组在临床护生带教质量考核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08-210.

[3]李洪雁,黄春霞.护士自主管理小组在护理病历终末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3):24-25.

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3

1具体做法

1.1常整理 目的是物品存储"空间"最大化。对于不常用的物品收集起来集中保存,未用的物品清理掉,让"空间"内物品变成有效化,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1.2常整顿 目的是工作效率化。主要是将科室物品定位,统一粘贴物品标识,排列位置,方便补充和取拿。

1.2.1建立手术室物品陈列表,每一个手术间将严格按照物品陈列表进行物品陈列。

1.2.2将物品陈列表进行细化,确立物品具体的名称、数量、规格、位置。

1.2.3将物品名称,著上醒目统一的标识,方便取拿。

1.2.4按首优、次优的顺序排列好物品的位置。经常性使用的物品按首优处置。

1.2.5一次性无菌物品始终坚持无菌物品的存放原则进行存放排列。

1.3清扫 目的是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整洁,有效预防院内感染[2]发生。

1.3.1建立日常清扫保洁制度

1.3.1.1保洁工人在每日上班前30 min将操作台面、柜体、地面进行湿式清扫,确保手术间内无水迹和污迹。

1.3.1.2护理人员在手术操作中工作区域随时保持整洁。

1.3.1.3操作完毕后保洁工人将对工作区域周围环境进行清扫、消毒,将房间处于备用状态。

1.3.1.4保洁工人在每日下班前对手术间物品表面、柜体、手术间地面进行清扫后通风。

1.3.2建立每周定期扫除制度

1.3.2.1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前用清水擦拭灯管。

1.3.2.2每周擦拭橱窗、抽屉、玻璃。

1.3.2.3每周常规清扫手术间蜘蛛网。

1.3.3建立每月定期大扫除。

1.3.3.1每月最后1w的周日对手术间储存物品的物表进行清扫。

1.3.3.2每月最后1w的周日对手术室的地表、墙体的清扫。

1.4清洁 目的是通过制度化来维持门诊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常态,提高门诊手术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1.4.1实现视觉管理

1.4.1.1门诊手术室色调管理 手术室环境尽可能避免使用冷色调并保持色调一致,给人温馨而舒适的环境。

1.4.1.2药品[3]的管理 高危药品和普通的药品保存要分区放置,并用颜色区分开,注上醒目标识;手术间内的药品固定基数,用后及时补充并做好交接。

1.4.1.3物品管理 物品定点放置,规范而整齐。并注明名称、规格、基础数量、用途。

1.4.1.4设备管理 ①建立设备档案库,包括该设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使用日期、后续服务电话以及详细的名称、功能、操作规范、设备保养、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资料;②制作好相应设备档案的卡片,简要的介绍该设备的名称、型号、功能、设备生产日期、设备使用日期等;③注明设备使用状态,即功能正常、有待维修、停止使用等。

1.4.2实现流程管理

1.4.2.1明确门诊手术室手术就治的基本流程,流程图谱上墙,让患者清楚就治流程,有效缩短就治时间,达到门诊手术患者满意。

1.4.2.2明确手术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手术包的打包流程、物品交接流程、无菌物品的清理流程、病理标本固定、送检的工作流程、设备使用操作流程等等,制定成册,护理人员人手一册,人人熟练掌握,让门诊手术室护士清楚自己的工作流程,熟练自己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统筹上班时间,达到医护人员自身满意。

1.4.3实现区域管理

1.4.3.1门诊手术室区域设置合理,包括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洁净区,各区将用色彩区分,随时警示患者及医务人员,以规范行为。

1.4.3.2手术间内的通道符合要求,病员通道、医生通道、污物通道要有明显区分,防交叉。

1.4.4定期督查制度

1.4.4.1科室管理者在护理人员当班期间针对各个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了解科室的动态并掌握护理人员的职能职责完成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质控。

1.4.4.2管理者对自身职能职责的落实情况要回顾性地检查,不断总结分析,以更好的开展科室管理工作,提升科室服务质量。

2结果

2.1分别为实施"5S"管理法前后满意度调查表、工作效率比对情况,见表1。

2.2门诊手术室实施"5S"管理法前后工作效率比较,见表2。

3讨论

"5S"管理法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护士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主动参加到管理中。"5S"管理法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物品混乱、无序的状况,有效改善药品、物品、设备器械的规范管理,能方便医护操作,使管理更加人性化、制度标准化、流程合理化。同时能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慎独的职业精神,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手术患者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5S"管理法运用于基层医院门诊手术室质量管理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安桃.浅谈5s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6):45-46.

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4

【关键词】 疗养院护士;在职培训;目标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疗养康复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由于我国护理院校大中专教育普遍未设立较系统的疗养医学理论和课程,从护校毕业直接分配到疗养院工作的护士,由于缺乏疗养康复知识,与疗养院护理工作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客观上护士人员少,事务性工作繁多,在职培训总是得不到很好落实。针对这种情况,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取“设定目标、积极引导、适时评估、总结提高”的目标管理在职培训措施,在提高疗养院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培养疗养康复专业护理人才方面,取得较显著效果。现将主要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从护理院校毕业分配到我院工作的护士以及尚未接受过较系统疗养康复护理知识培训的5年资以下护士共75名,均为女性。年龄17~31岁,平均(23.12±3.26)岁。学历构成:大专学历占27.6%,中专学历占72.4%;工作年限:新上岗的33名,工作1~2年的27名,工作3~5年的15名。

1.2目标制定护理部依据培养疗养康复专业护理人才的要求以及我院护理队伍的实际需要,与科室护士长、接受培训人员共同讨论制定。主要包括:“新护士岗前培训计划”、“护士每周、每月和每季培训重点及目标”、“年度业务训练计划及目标考评方案”、“护理人才培养5年规划”等,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使参训护士均能达到上一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要求和水平。

1.3培训方法

1.3.1岗前培训对新分配到疗养院的护士安排4周的岗前培训。其中1周是集中上课,主要内容有:了解疗养院工作性质和任务、疗养院护士素质要求、学习礼仪及优质服务规范、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文书要求、疗养康复基础理论和疗养护理工作主要特点等。3周的全院科室轮转,主要内容:了解疗养院基本情况和各科工作特点、疗养科各班工作程序、认识相关科室同事等,从而对全院有个整体认识,为尽快适应疗养院工作做好准备。

1.3.2科室带教新护士分配到科室后,由护士长指定优秀的护理骨干进行带教,低年资护士同样安排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护师以上人员进行一对一重点帮带,从服务态度、工作能力、疗养护理专业知识方面进行手把手教,特别是重视思想认识上的引导,注重言传身教,逐步让年轻护士认识到疗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掌握服务本领。

1.3.3平时业务训练主要方法:①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年初,护理部把当年训练学习计划下发科室,设定每周、每月和每季的学习目标,方法以个人自学为主,院集中上课和科室小教学为辅。②上大课与上小课相结合,理论学习主要采取上大课的形式,实际操作则上小课,分组进行训练,2~3人为一个小组。③“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走出去”即针对疗养院平时护理技术操作和抢救病人偏少的实际,每年利用疗养淡季轮流派出护士到治疗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护士的基础技术操作水平及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和适时组织人员到相关疗养院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开拓视野。“请进来”即定期邀请护理专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来院讲学指导,且疗养院自身具备这一优势,在疗养员中经常有来自全军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宝贵资源。

1.4 具体要求

1.4.1新毕业护士一个月内要求熟悉疗养院基本情况和工作特点、了解疗养院护士素质要求、礼仪及优质服务规范、各班工作程序、护理规章制度、护理文书要求、疗养康复基础理论和疗养护理工作要点。

1.4.21~2年资护士巩固已学的基础医学理论和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各种护理表格应用,提高实践工作能力,熟悉当地旅游资源、气候特点、自然疗养因子疗法及护理,学习掌握保健疗养护理、康复疗养护理和老年疗养护理专业技术,掌握疗养院各种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和抢救技术。

1.4.33~5年资护士进一步强化学习疗养康复护理学知识,熟练掌握疗养康复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工作,并逐步拓宽知识面,学习相关边缘学科,如急救医学、社会学、心理学、养生学、运动医学和旅游学,逐步培养撰写论文和科研工作能力。该阶段可安排到相关单位进行专科性的短期进修学习,努力通过5年时间的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疗养康复专业护理人才。

1.5考核与评价

1.5.1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多样化,平时采取“每周一题”、“护理查房提问”、“情境模拟考核”、“护理技术操作比武”、“护理知识竞赛”等形式检查目标实现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综合目标考评分析,年度再对每位护士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和评价,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工作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水平、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疗养员的满意度。

1.5.2动态评价方法护理部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设计不同年资护士的考核量表,以PACD管理方式进行综合动态管理。要求每位护士对照自己的考核标准先进行自我评价,通过护士长审核,护理部再综合各科室的评价意见做好总结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讨论,以利第二年制定新的目标,进行目标管理的另一循环,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

2结果

通过实施目标管理,使我院训练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训练效果显著。与2000年实施目标管理前相比,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由原来的77%提高到95%;技术操作考核优良率由82%上升至98%;初中级护理人员数由全年的7篇增加到29篇;疗养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从95%上升至99%。

3讨论

3.1实施目标管理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能否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2]。由于目标管理高度重视目标的设置,强调用目标来统一和指导全体人员的思想和行动,进行系统整体管理,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因而它在激励人的积极性方面,较其他管理方法有效。以往我院在职培训最常碰到的难题:一是科室强调护士人手少,上班忙于事务性工作多,经常抽不出时间培训;二是护士因值班轮休,安排学习时经常有人不在位,所以训练计划经常难以落实。设定了目标及目标考评来约束,护士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主动挤时间参与学习,加大了自学力度,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3.2实施目标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年轻护士是疗养院的未来,是护理事业的希望,从护理院校毕业分配到疗养院工作的护士,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疗养康复知识缺乏,对疗养院工作性质了解不够,与护理工作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与她们共同讨论制定学习训练目标,让她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培养,特别是各级领导主动靠上去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帮助,从思想教育入手,积极引导,使她们尽快适应了角色的转变,安心疗养院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3.3实施目标管理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水平通过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也充分调动了护理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责任心和压力感,促使护理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管理活动中,加强疗养护理的全面计划管理。护理部多年来推行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促进了全院护理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4 小结

疗养护理工作,表面上看技术含量不高,其实,疗养康复护理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在疗养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因此,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工作十分必要。我院把目标管理引入护理训练管理工作以来,取得明显成效,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我院全面落实“人性化”的优质服务理念和宾馆化服务质量,承诺为疗养员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疗养护理服务起到了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赵晓光,等.疗养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999.649-653

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5

关键词:老年患者;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一般认为胆汁淤积,胆道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常与慢性胆囊炎同时存在,是老年人胆道系统的常见病之一。许多老年人常常因为胆结石的疼痛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文选取我院 2012年3月~2013年 3月收治的老年胆石症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7.2±8.2)岁,合并疾病:高血压33例,糖尿病20例,高血脂 24例,冠心病22例,脑梗死8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53~80岁,平均(68.5±8.8)岁,合并疾病:高血压32例,糖尿病22例,高血脂21例,冠心病23例,脑梗死9例。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在手术以前,医务人员要就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再将其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有充分的信心。治疗组手术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 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具体方法是,在腹壁上穿刺3~4个0.5~1 cm大小的小孔,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有足够的空间,术者手不进入腹腔,通过穿刺孔伸入特殊的器械和腹腔镜,在电视屏幕观察和指导下完成与开腹手术类同的胆囊切除操作,切除的胆囊从穿刺孔取出。手术中应注意胆囊管的行程有很多变异的情况,注意一定要区分胆囊管和胆总管以及右肝管,区分胆囊动脉和右肝动脉。某些小的胆管可能直接引流胆囊的胆汁,应予以缝合和结扎。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首先进行硬膜外麻醉,B超确定胆囊位置,取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用1~2把血管钳夹住胆囊颈部,稍用力先向上拉挺胆囊颈部及胆囊管,同时稍向左外下牵拉,使Calot三角展开。解剖重要机构,用剪刀剪开胆囊颈及胆囊管后的腹膜,用小直角钳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之间的间隙分离。用电刀从胆囊底部开始向颈部分离胆囊床,切断结扎胆囊管于距胆总管约5 mm处。移除胆囊之后,要仔细检查胆囊床,看有无出血和胆漏,必要时电凝止血或缝扎止血,胆漏处有黄染和轻度水肿,用小针细线缝扎。医护人员认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的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一旦发现并发症情况,应该及时记录并上报,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分析数据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 检验,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行小切口切除术的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疾病,结石与感染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疼,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高热寒颤,如有总胆管结石者可出现黄疸、右上腹触疼明显、可摸到肿大的胆囊[1]。

一般说来,胆石病一旦确诊,采用非手术疗法往往难以完全清除结石病灶,因此,从治愈角度看,都应手术治疗。腹腔镜切除术是目前最小的一种侵入性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应对手术的难度和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其中病史、体征、常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是评估的重要依据,病史中腹痛发作的时间长短、发作次数的多少跟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既往史中要重点询问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黄疸史和胰腺炎史[2]。糖尿病患者易出现感染和胆囊坏疽穿孔,要早期足量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做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特别注意液体疗法的速度和总量。有黄疸史和胰腺炎史者,要警惕胆总管结石。

老年人由于年龄因素,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应激能力差,选择腹腔镜切除术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的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行小切口切除术的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在老年胆结石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市值管理的效果范文6

【关键词】 优质护理;便条式管理;应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1.187

便条式管理即利用书写, 传递便条的方式督促、激励员工的管理活动, 首创者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 2012~2013年曾先后分别接受了云南省卫生厅及国家卫生部(现卫计委)关于三甲医院的初审与复评工作, 本科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现卫计委)2011年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进行相关具体工作的完善和整改。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患者安全[1], 为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连贯性, 确保患者安全, 本科在此期间开始积极采用便条式管理方式, 经过近2年的临床实践, 无论在管理的及时性及有效性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主要收治骨科疾病患者, 开放床位50张, 护士20人, 年龄19~51岁, 职称:主管护师4人, 护师7人, 护士9人;学历:本科6人, 大专8人, 中专6人;职务:护士长1名, 护理组长6名, 护士排班实行“两班制”模式。

1. 2 方法 ①便条式管理策略, 以往本科常采用护士晨会、例会等口头方式传递会议通知, 工作重点, 整改措施等各类信息。优点是参会护士对会议内容了如指掌, 缺点是由于记录本放置位置及记录员字迹潦草、记录语意不清等因素, 常常在缺席的护士中出现信息遗漏的现象;且科内护士众多随时有人休假, 护理工作琐碎繁杂处处需要提防, 护士长工作事无巨细无法面面俱到, 容易形成管理漏洞。为避免以上因素, 降低护理风险, 本科自2012年起由护士长将日常工作中需要提醒的内容归纳总结后, 以各种便条的方式放在排班表内或交班报告或其他醒目位置, 并留底保存, 让所有护士随时可以一目了然掌握最新信息, 达到即便护士休息多日甚至进修或产假归来后, 也能及时了解近期科室动态, 紧跟步伐, 杜绝隐患的目标。②便条的内容及分类, “安全、质量、管理、服务、绩效”是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体现的医疗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首先将本科使用的便条按照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划分;再将便条按照完成整改的时限性要求分为两类:a.了解知晓的重要会议精神、不良事件分析或绩效奖惩;b.限时完成整改的提醒注意事项、重复强调事宜或计划措施。

2 结果

2. 1 本科便条使用情况, 见表1。

2. 2 通过采用便条式管理方式, 本科护理管理的及时性及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护士执行力明显增强, 因未及时完成整改而形成的护理不良事件有所下降, 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 见表2。

3 讨论

3. 1 护士是患者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的直接提供者, 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2], 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深入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拓展实施, 各家医院病区护理单元人数随之急剧扩张, 而如何管理好人员的问题, 则直接摆在了所有护士长的面前, 护士长不仅肩负着对信息过滤消化吸收、上传下达的使命, 复杂的环境中, 如何确保病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服务更需要思考和创新, 要擦亮眼睛走好路, 才能做到在医患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防范于未然。便条式管理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不仅可以避免疏漏, 构筑安全防线, 而且还为护士长的管理留下书面痕迹, 便于用来参考做工作总结等。

3. 2 临床工作中经常重复出现, 错误对护理工作是一种考验, 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 预防差错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 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3]。护理管理者一定要杜绝那种可能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反复出现, 因为一次没事是幸运, 再次出现可能就是灾难, 指导护士要设身处地, 换位思考, 对待别人的差错问题, 也要善于总结, 汲取经验教训, 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良好的安全文化是高质量医疗护理服务的重要构成要素[4], 护士长要让科室形成安全第一, 随时警醒, 鼓励积极上报不良事件, 奖为主罚为辅, 团结共渡危机的安全氛围, 为此, 便条式管理方式(书面)与安全警示教育(口头)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把有力抓手, 随时将这种团队共赢、风险共担的理念灌输其中。

护理安全干预有益于分析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有效控制消除问题的苗头, 减少事故的发生[3], 虽然便条式管理方式是护理安全干预的又一有效途径, 但不置可否, 它对书写便条的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熟练电脑操作、善于总结归纳等, 鉴于便条式管理方式在本科提高护士执行力, 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及提高护士满意率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 作者认为在做好环节、细节管理方面值得进一步在护理组长甚至全体护士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国光, 王欣, , 等. 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1, 27(4):297-300.

[2] 金金花, 陆琴, 杨英. SWOT分析法在心内科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3):62-63.

[3] 谢惠兰, 罗敏, 欧阳庆, 等.累计考核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7):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