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收入;生态移民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是乌裕尔河与双阳河多年冲积漫溢形成的内陆湖泊沼泽湿地,总面积约为21万公顷,共分为核心区(7万公顷)、缓冲区(6.7万公顷)和实验区(7.3万公顷)三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中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芦苇沼泽湿地。保护区及其周边开发较晚,19世纪前人烟稀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区内居民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保护区核心区内有10个自然屯(村),人口约4800人,区内除少部分盐碱荒地以外,土地、苇塘等自然资源普遍被当地居民利用,主要从事耕种、捕鱼、售卖芦苇等生产活动,几乎所有收入都依靠湿地自然资源,是典型的“吃资源村”。
一、核心区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保护区的建立控制了区内居民的过度生产开发活动,避免了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破坏与萎缩的情况。譬如,控制围湖养鱼和捕捞活动可以保证湿地内鱼类的自然交换、洄游和越冬,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居民长期捕捞提供保障。又如,湿地干旱缺水时政府部门出资为湿地补水,有效缓解干旱导致的芦苇和渔业减产,保障居民收入。与此同时,适当补水可以大幅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保证收入的稳定性。2001年曾因缺水造成保护区超过4万公顷的芦苇毁于大火之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根据国家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规定,核心区内不允许修建道路、开发旅游等活动,这使得区内交通不便,村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有些自然村(如赵凯屯等)至今没有通电,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日积月累,使得保护区核心区内居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其收入呈现如下特点:
(一)收入结构单一
按照湿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区内禁止放牧、兴建水利工程、开发旅游相关产业等活动,由此,区内居民收入主要依赖原始农业,来源少、结构单一。相比之下,与核心区自然条件基本相似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内,居民除农业收入外,兼有运输、旅游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等带来的非农收入(见表1),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使区内居民的人均收入高于核心区内人均收入。
(二)收入不稳定
区内居民收入主要靠收割芦苇、耕种和捕鱼等原始农业,呈现出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而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好坏。逢雨水适中,沼泽水量充沛的年份,芦苇长势好,鱼量多,居民收入增长;逢干旱少雨,湿地萎缩的年份,芦苇产量低,鱼量少,居民收入减少。资料显示,1998~2003年,除2002年情况较好外,区内连续五年遭受自然灾害,而且干旱经常引发野火,如2001年湿地发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野火,烧毁了大片苇塘,其中核心区内塘土岗屯的苇塘全部烧毁,致使居民收入剧减。总体来说,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区内居民收入随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呈现出忽高忽低的特点。2001~2006年,核心区内居民收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呈现出起伏变化,如图1所示:
二、扎龙保护区建立对核心区居民收入影响的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到在影响居民收入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教育作用显著。
(一)核心区内芦苇销售受交通限制
芦苇属禾本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系,生长于池沼、河岸、湖边、水渠、路旁等,在扎龙湿地核心区内分布广泛。芦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棉、人造丝原料,也供织席、帘等用,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售卖芦苇是区内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扎龙湿地,芦苇在每年4月份开始生长,同年10月份收割,简单处理(去根)后即可出售或贮存。通常情况下,1个销售周期(当年10月份到次年9月份)内芦苇的平均价格约为0.48元/千克,在11、12月份通常为0.42元/千克,在3、4、5月份左右价格攀升,可达0.51元/千克。在核心区内,考虑到春季冰雪消融,夏季雨量增多导致道路泥泞、运输不便,芦苇通常在11月份结冻之后到次年4月份春季解冻之前完成全部销售。相比之下,缓冲区与实验区的道路状况相对较好,在春季解冻和雨季时仍然可通行,因此,芦苇通常在售价较高的3、4、5月份集中销售(各区的平均月销售情况如图2所示)。以核心区内的塘土岗屯为例,人均苇塘面积为38亩,年平均产量为150千克/亩,总产量为5700千克,价格按0.42元/千克计算,人均芦苇收入为2394元,若按0.56元/千克计算,则人均芦苇收入可达3192元。由此可见,核心区内的道路修建受限,使区内居民人均收入相对减少796元,占到芦苇收入的33%。
(二)核心区内教育成本增加
受交通状况和基础设施的影响,教学工作环境恶劣,导致教师资源匮乏。区内原有的学校不得不撤销,居民只能将子女送到镇上或市里就读,除缴纳学费外,每月必须支付300元左右的住宿费,平均每年就要额外支付3000元左右。由此造成了两个后果:或者是为了子女就学,额外负担一部分费用,降低本已陷于贫困的居民的生活水平;或者子女辍学在家务农,增加农业人口数,降低人均资源占有量,而增量人口的边际产量几近于零。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核心区内劳动力流动性差,居民与外界(保护区外)的交流存在障碍。研究表明,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比重逐年减小,而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者更容易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获得城镇就业岗位(唐晓伟等,2004)。教育与人口流动、城镇化之间保持高度一致性,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上得到解释。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种资本都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尤其是对教育的投资,比对物质资本的投资能产生更大收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增加其选择更高收入的机会,增加其流动性,在城市高收入的诱使下,劳动力将向城市聚集(舒尔茨,1990)。从扎龙保护区核心区的现实情况看,其处于“保护和限制开发―收入水平低―教育成本高―子女辍学―流动和就业程度低……”的恶性循环中,保护和发展之间存在着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改变扎龙保护区现状的基本对策
(一)政府实施生态移民,使核心区居民走出困境
为了突破扎龙保护区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束缚,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实行生态移民,就是把核心区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受资源环境保护制约而限制开发地区的农民转移出来,在新的地区给予安置。一方面,通过移民,可以减少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经济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扰动,有利于保护区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居民,改善了生存环境,在更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可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发展替代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提高收入。可以说,实施移民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矛盾。
(二)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力的流动
作为生态移民,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实施,但是这种整体的转移并不改变生产者的结构,只不过是从扎龙保护区的核心区内移出来,是空间的位移,而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条件的相对改善,只能实现收入量的适度增加,而不能实现质的飞跃,即只要完全从事传统的农业活动,收入就只能有限度地增加,而不能真正改变农业生产者的地位。为此,还应该引入市场的流动机制,促进农业生产者自由流动。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根据核心区内农民的年收入情况进行一定的折合,对他们进行一次性补贴,使核心区农业生产者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而实现自由流动。
(三)发展教育事业,形成劳动力转移的持久推动力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迁移出来居民的教育水平就可以促进他们的流动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依然受着向高报酬地区流动的要素流动原则或经济规律的支配。通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能够在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就业,能够适应城镇的就业和生活,从而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或城镇化率。为此,政府应该在新的移民点或移民村镇增加教育投入。一方面,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启迪民智,使受教育者从小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生产技能和智能。据分析,每一个人都是体能、技能与智能的综合。通常,社会支付的相对成本对于体能、技能和智能分别是1∶3∶9,而从对社会的贡献上去比较体能、技能和智能,则其比值为1∶10∶100(参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P114)。所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发劳动者的技能和智能,使农业劳动者“流出去”,而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留得住”,通过教育形成一种劳动力流动的持久推动力。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唐晓伟,刘学敏,史培军.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制度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4(7).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0.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概念;建构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英国的温・哈伦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就提到“在构思科学教育的目标时,在知识方面不是用一堆事实和理论,而是用趋向于核心概念的一个进展过程,可能会部分有助于克服上面提到的困难。这些核心概念及进展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在校以及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有关的一些事件和现象。”此处提到的核心概念也可以称为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科学的核心概念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发展起来的一些思想和一些观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涉及四大领域: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技术。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技术领域,对学生进行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的教育,是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如何在科学课堂中构建科学核心概念
1.把握学生的前概念
现在的学生处于一个多媒体时代,他们可能会通过电视、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自然现象和人类的一些科学产品,当然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也会产生一些自己的认识了解,而这些印象必然会被他们带入课堂。这些印象就是他们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的“日常概念”,也可以称之为前概念。在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核心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书面测试、访谈分析、个别交流、画图等。这些方法的采用可以视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随意用的,要针对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
比如,画图非常适合在课堂上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这个方法比前几种方法简单易行,一张白纸,一支笔,不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暗示,而且这个方法已被大多数老师运用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因为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很难只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利用画图的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加贴切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因为有时学生所说的并不完全符合他们的所想,并不能完全表达他们所要表示的全部意思。利用画图可以更多地暴露他们隐藏于大脑中的隐性思维。
2.找准概念生长点,引导感知科学核心概念
基于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的脑袋中存在着一些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的可能是错误的,但它包含着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假设,这些原有的经验和假设正是核心概念的生长点。科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前概念,通过深入地探究活动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通过各种构建活动,建立起新的概念体系,达到核心概念建构目标。这些活动可以是通过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来消除错误的前概念,也可以是让学生经历认知冲突,消除错误的前概念,还可以是为学生提供符合客观事实的事物,发展学生不完整的前概念。但是科学核心概念的建构还要借助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实现。
3.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
帮助学生核心概念的建构过程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以及他们个体科学概念发展的水平。近年来,为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现状,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广泛提倡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通过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当然探究活动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设计好的探究活动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
4.促进学生深化科学核心概念
深化科学核心概念,就是把科学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转变成他的一种素养,通过实践发现有这样两种深化方法。
概念图构建法,它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脑中的概念思想,把隐藏于人脑中的东西变得现行化、可视化,便于交流与表达。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他所掌握的科学概念,加深记忆。并且可以区分出大概念和小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比较而言,让学生应用科学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更能促进学生深化科学核心概念。学生能将自己所学转化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正是我们教学最终所期望的。通过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当然也只有通过运用才会暴露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理解上存在的缺陷,也就便于我们帮助修正和深化。
科学核心概念的学习及其进展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他们在校学习或是离开学校以后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件和现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需要有趣的、能参与的以及与他们生活相关联的学习经验。要达成这些条件,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科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程序进行思考与创新。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3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使之融入到广大师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为谱写“中国梦”前锋教育新篇章做出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
1.抓课程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教材。各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在引领学生揭示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中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各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编写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校本教材,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总结并推广优秀核心价值观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资源。
2.抓教学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进课堂。各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对核心价值观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广泛开展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将核心价值观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
3.抓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师生头脑。各校要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led显示屏、qq群、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邀请专家学者、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举办核心价值观专题报告会,解读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各校还要广泛开展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征文、学唱爱国歌曲、演讲、主题班(团、队)会、道德讲堂等活动,努力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展示。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学习生活的相结合
各校在修改完善校训师德、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时,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彰显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师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中,融入校园文化中,融入学校(班级)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融入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融入广大师生的日常言行中。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1.与“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各校要围绕“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节粮、节水、节电)主题,积极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等活动,帮助师生深刻理解“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所在,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中受到启迪、获得激励。
2.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相结合。各校要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切入点,让学生在文明礼仪的学习、体验和践行中,自觉讲文明、守秩序、重礼仪,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主流价值理念,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积极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将诚信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积极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3.与德育队伍建设相结合。各校要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中,强化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发挥德育骨干力量示范引领作用,引领教师从自身做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各校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富宝藏,广泛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深入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大力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播主流价值。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经典文化、基本国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各校要运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网上祭英烈”、“学习和争做小平故里星级美德少年”、“向国旗敬礼”、“童心向党”、“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歌”推广传唱、节俭养德主题教育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培育广大学生节俭美德。组织学生观看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影片,谈认识,写观感,为广大师生搭建讲述核心价值观、书写核心价值观、感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各校应结合“公民道德宣传日”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6.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各校要大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心中,融入日常生活中。
7.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各校要逐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重视和规范家长委员会的组建和运作,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广泛开展学校开放日、“好家风好家训”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工作要求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4
近半年来,教育界谈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词儿很热门,几乎所有基础教育方面的研讨会都提到这个概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可谓与时俱进,人人不甘落后啊!更有个别学校竟然已经组织展示活动,拿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实在让我们这些还停留于思考核心素养内涵与外延层面的同行“刮目相看”。不管怎么说吧,这种教育的快文化现象至少再一次说明: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是未来教育研究的热点。这确实是一个我们今后教育研究与实践绕不过去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会牵动课程标准的修订、教材的修改、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再建设、中高考与学生评价变革等一系列工作。可以说任重道远。
不过,当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当许多学校已经抓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我忽然想到,有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不要忽视,甚至应该高度重视,那就是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因为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如果只急急忙忙从形式上、表面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潜意识中认为,只要把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弄清楚了,教师自然会实现教育教学的转型,自然会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是非常天真的。原因在于,教师的素质很可能难以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师资要求。比如,有的教师只会讲授课本知识,自己没有创新意识与精神,那么又怎么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有的教师自身就缺乏人文素养,他又怎么能以身示范,引领学生夯实人文底蕴呢?因此,培育与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得到我们的高度关注。
客观地讲,目前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多,谈教师核心素养的少。但是,冷静想一想,办学的主要力量依靠谁呢?一定是教师。办学质量的保障是什么呢?是教师质量。记得一位教育界的老领导曾说,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不会高过它的教师质量。这话说得非常实在!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还得回到提高教师水平上来。认识到了这点,搞教育管理的各位同仁才抓住了改革的关键,才找准了自己的发力点。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呢?借鉴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我认为就是教师热爱学生与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职业品格与专业能力。如果用关键词语的方式呈现我的认识,那么以下一些词语必不可少:热爱学生的情感、正直做人的品格、指导学科学习的能力、跨领域的学科视野、创新与实践的精神,等等。教师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通过学科知识引领价值观形成的教学能力”。为什么在时髦名词满天飞的今天,我仍然把“热爱学生”作为如此重要的关键词语呢?因为在基础教育工作了近三十年,我坚信,不论时代怎样变化,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不论学校形态如何存在,教师的爱都是儿童少年成长的精神动力,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养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一个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法国教育学家卢梭也说:“热爱可以弥补才能之不足,而才能不能弥补热心。”所以,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5
一、研学旅行的概述
研学旅行并不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其实我国古代文人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研学旅行”的论述与实践,如孔子的周游列国、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期间游历各地、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都是“研学旅行”的雏形。我国现阶段进入新的教育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教育尤其是基A教育依旧围绕着教材上的知识对学生开展灌输教学,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会限制学生的眼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中小学中开展研学旅行,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与一般的旅游活动不同,研学旅行不仅是一项休闲旅游活动,更是一项集中教育实践。在旅行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制订教育计划,并能在旅行中实现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能力提升以及情感培养。研学旅行在实践中主要要体现以下特点:其一,体验性。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家长习惯于将自己对知识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从而剥夺了学生自主体验的权利,而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参与到了社会和自然实践中,从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以及在旅行中的情感变化,这种体验绝不是通过课本或者教师、家长的口述能够替代的。其二,群体性。研学旅行是集体性活动,同龄学生离开家长的照顾,在同吃同住、同学同行中,相互依靠,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共同体验教育的乐趣。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学旅行在推动体验教育中的作用
体验教育,简单来讲,就是用实践参与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获取、践行和检验。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现实生活与课堂学习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用实践、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实践价值。
在小学教育中,研学旅行是实现体验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以及当地的社会、自然教育资源,为学生制订系统的旅行计划,让学生在旅行中体验知识,收获情感。我校在组织研学旅行过程中,充分利用宁德市核电站、市少年宫、市烈士陵园、福鼎文化公园、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等校外教育资源,扎实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2016年秋季,我校组织了一场秋游旅行,在旅行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了环保理念,通过与家长沟通,让学生的背包中自备水壶、餐布、手帕等,只带妈妈制作的“爱心餐”,禁止携带垃圾食品、饮料等,让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验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最后,教师通过游戏设计,带领学生将秋游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并向学生讲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这样的旅行体验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显然是非常有益的。
三、研学旅行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价值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类,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不能只局限在说教方面,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研学旅行是小学阶段开展体验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应该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构建完善的教育发展平台,以充分发挥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价值。从文化基础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积极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为学生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文化旅行,如茶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以此为学生设计“寻找当地茶文化”的旅行路线,利用夏令营等方式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自主发展的角度来看,研学旅行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如在集体食宿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这时就需要学生发挥自主能力,实现自我管理,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从社会参与角度看,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研学旅行中,学校、教师应该注意对社会道德、社会准则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旅行中,教师可以随意捕捉旅行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如针对有些学生乱扔垃圾、攀折花木、翻越护栏等展开教育,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个体行为对集体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规则的认识,并提高其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四、对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反思
自然教育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儿童绿色教育;教育哲学;儿童心理发展
绿色是自然的颜色、生命的颜色、成长的颜色。儿童绿色教育是“绿色”所代表的教育哲学意义与自然原理相结合所引发并需要实践验证的教育理念。其具体涵义是尊重自然,施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以此为原则构建生命教育、自然教育、成长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理论。尊重自然是指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并适时体验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环境信息;施法自然是将教育方式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道法自然是指儿童在各年龄段进行自我生成构建时的自然导引。儿童绿色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教育本真的探寻、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自然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学理论。
一、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人可以并且也应当认识自己的心灵,而且首先是在心灵中包含着知识和理性明察的那一部分。我们可以将此视作理性自识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 因此古希腊的哲学观将哲学看作是一种与人有关的理性思考。儿童绿色教育根植于教育哲学,它的本质来源于这种与人有关的理性思考。
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从苏格拉底解释神谕开始,突出人的必死性、不完善性和有限性,再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引发西方近代思维的价值取向、观念基础和文化背景,再到最后的人本主义,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可持续等理念的产生。每一个阶段的对人相关的理性思考都是该阶段教育观的理论基础,而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一定方式,唤醒人的身体和精神,引发对人相关的理性思考。儿童绿色教育所引发的与人相关的理性思考表现为:天性不同而引发的不同个性和个体呈现;人的成长主要来源于内在生命力 的主动学习和自我灵魂的唤醒;人的自我生成是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定位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人才能运用自然规律,以及利用自然完成教育领域内法则提炼;教育观所体现的教育方式必须符合人的自我生成方式。
二、教育本质的探寻
教育本质的探寻是整合各时期教育学家与儿童绿色教育理论相关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在先秦,孔子不仅主张对学生须“因材施教”,还非常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同样在西方,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另外还有老子的“无为”,庄子的“天放”等思想,可以说这些都是儿童绿色教育理念的最初导引。
但真正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提倡绿色教育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夸美纽斯、卢梭、雅斯贝尔斯、蒙台梭利、杜威、陈鹤琴等教育思想家的观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炼“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他说:“现在,很明显,规则,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原则,应当能够、也只能从大自然运转的源泉中借鉴。” 夸美纽斯同时也是第一个将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教育家,他在《大教学论》中详细阐述了自然教育的价值、原则和具体实践方式。
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他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用一个贵族童年教育的案例细致描述了自然教育的内容和具体操方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分析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炼了自己的早期教育思想。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死的,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活的书,直接的书。” 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这些理论和观点经过扬弃之后,逐渐转换成儿童绿色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应充分接触和体验自然信息、自然法则对教育方式的应用、自然哲理与儿童自我生成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