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1

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构成体系

1.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客户是律师事务在市场上直接接触的对象,客户是律师事务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律师事务所要提高绩效,就要了解客户的各种需求特征。律师事务业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对客户价值主张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一般来说,客户价值主张又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构成元素:目标客户、提供物和客户利益。因此,对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目标客户、提供物和客户利益这三个方面。2.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律师事务所对关键资源进行整合,能促进律师事务所对目标客户的价值承诺。对关键资源的考察侧重于律师事务所持有资源的独占性、资源的组织形式以及律师事务所对关键资源的维护活动。律师事务所实现关键资源的整合是有可能的,律师事务所需认识到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因此,对律师事务所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资源形势、获取方式和维护投入这三方面。3.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之间在服务成本和价格上的差异,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造成的。盈利模式背后是一组相互嵌套的经济模型,经济模型为企业赚取利润提供不竭的动力。具体来说,盈利模式包括三个子元素: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和盈利边际。故,对律师事务所盈利模式创新能力的评价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综合上述对商业模式创新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律师事务所行业的独特性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致性、完整性、可控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本文从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关键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盈利模式的创新能力三方面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适合律师事务所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因素集和评价集的确定

1.本文假设因素集合U={U1,U2,U3}={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能力,关键资源整合能力,盈利模式创新能力};U1={U11,U12,U13}={目标客户的确立,提供服务的组合,客户利益的重视度};U2={U21,U22,U23}={资源的形式,资源的获取方式,资源的维护投入};U3={U31,U32,U33}={成本控制力度,收入来源的可变性,利润增长水平}。2.评价集的确定。评价集是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一种语言描述,它是评审人队各评价指标所给出的评语的集合。本模型的评语共分五个评价集为:V=(V1,V2,V3,V4,V5,)=(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

权重的确定

不同的权重有时会取得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权重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模型的好坏。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如专家估计法,层次分析法等,可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本模型评价系统我们采用专家咨询法来确定权重。这里所确定权重是各元素相对于其上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值。权重确定的依据有下面几条:(1)在该模型中,客户价值主张创新比关键资源整合、盈利模式创新稍微重要一点;(2)律师事务所客户价值主张创新的主动权大部分在于律师事务所提供服务的组合方式,但目标客户和客户利益也会对客户价值主张创新起很大的作用;(3)律师事务所在追求资源的维护维护投入时,还要注重律师事务资源的形式和获取方式;(4)成本控制力度、收入来源可变性和利润增长率对律师事务所来说都很重要。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利润表;盈利能力;分析

利润表又称收益表或损益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情况,能够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情况、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一、利润构成分析

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将企业的利润表按照其收益来源构成划分为经营性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业务收入。通过上述收益的划分,将企业的利润构成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从而可以判定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A型企业属于正常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最好,属正常企业的经营状况,当然这类企业财务状况最好。而B往往是由于非经常性的特殊情况发生损失而造成的亏损,通过采取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也会加以扭转,故该类企业可望迅速好转。C型企业属于危险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有盈利但非营业所得,而是靠非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故既不能持久,也不会过多。D这类企业在不能获得主营业务利润情况下必导致亏损,该类型企业产品销售获得毛利已不能弥补期间费用的支出,产生营业亏损,继续下去亏损额越多,亏损比例越大,导致破产速度越快。E型企业属于濒临破产状态的利润表要素构成状况。这类企业虽然最终有盈利,但正常经营业务所得,既不会多,也不会持久。这种偶然性所得,最终还是不能持续企业支出。F这类企业当然难以维持下去。如果亏损累计数据超过所有者权益时即为资不抵债,导致破产,这类企业已无健康可言。

二、利润表构成分析

利润表构成是指利润表中各项目要素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过分析各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而识别影响利润形成的内在因素和盈利能力的大小。具体分析方法是:首先将利润表数据填入表内,其次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100%,再计算出其他各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后识别利润形成是否正常、各项目比例是否适当、盈利主要来自何方,从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利润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收支结构、业务结构、主要项目结构。通过利润结构的分析可以判断利润的质量,进而为预测未来的获利能力提供依据。

(一)收支结构分析

收支结构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差额及比例。利润与收入(或成本)的比值越高,利润质量就越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越强。第二个层次是总收入和总支出各自的内部构成。显然,正常的企业应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而其他业务收入上升可能预示企业新的经营方向;营业外收入为偶然的、不稳定的收入;靠反常压缩酌量性成本、各种减值准备计提过低、预提费用过低而获得的利润,是暂时的、低质量的利润。

(二)业务结构分析

利润的业务结构就是各种性质的业务所形成的利润占利润额的比重。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净收入构成,营业利润又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对于生产经营企业,应以营业利润为主,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可能预示着危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的上升可能预示新的利润点的出现,高额的营业外净收入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可能是造假。

(三)主要项目结构分析

利润的主要项目是指为企业作主要贡献的各种商品、产品或服务项目。通过主要项目结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利水平变化的原因。主要项目分散则难以发现主要项目的企业是否陷入了困境。分析为企业作主要贡献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其市场竞争力,可以反映企业的利润质量。

三、巧用利润表分析盈力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一方面,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要分析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用到的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获利率等。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仅要看利润多少,还要关心利润质量以及盈利模式

对企业盈利能力高低的判断,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利润信息,企业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应越好;反之,企业利润越少,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财务人员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非常重视利润数量的多少。然而,企业的利润额由于受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资产的质量、利润的确认与计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质量风险问题。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途径和方式,是指企业将内外部资源要素通过巧妙而有机的整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经营模式。独特的盈利模式往往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即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但若没有一个独特的盈利模式,也很难生存。显然,企业盈利模式并不是指从表面上看到企业的行业选择或经营范围的选择。因此,要想发现企业盈利的源泉,找到企业盈利的根本,财务人员就必须关注该企业的盈利模式,要分析这家企业获得盈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从其经营领域或企业特征上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不能仅以历史资料和销售情况评价盈利能力

在财务分析时,大多数财务人员都是以企业年度决算产生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计算各种盈利能力指标,来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盈利能力分析中,人们所计算、评价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会计期间的收人、费用情况,都是来源于企业过去生产经营活动,属于历史资料。而对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不仅要分析其过去的盈利能力,还要预测分析它未来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仅与前期的积累、前期盈利能力的强弱有关,还与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关。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等,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另外,还要关注税收政策、非物质性因素、利润结构及资本结构对盈力能力的影响

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困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

忽视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的贡献,是指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只注重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等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物质性因素,而忽视企业的商业信誉、企业文化、管理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宏观环境等一些非物质性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事实上,非物质性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动因,比如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较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将会使企业在扩大销售市场、成本控制、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有所收获。这都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入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很多财务分人员往往只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而忽视对企业利润构成的分析,忽视了利润结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实际上,有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很多,如果从总量上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一些非经常性项目,或者不是由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那么这样的利润结构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

【参考文献】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3

不过,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70后们似乎也并不服气,前智联招聘CEO赵鹏就是其中之一,在离开智联招聘之后,他和朋友一起做过一段时间投资,但最终还是选择创业,推出了雇主点评与职场信息平台——看准网,希望成为有中国特色的Glassdoor,来帮80、90后的职场人做出职业选择,同时也“为70后正名”。

看准网的前身是运营6年的企业点评类网站“分智网”,2014年5月由赵鹏团队收购,6月正式改名,定位为雇主点评与职场信息平台,提供公司基本情况、雇主评价、薪酬资讯、面试经验、招聘职位等信息,所有内容全部由用户匿名提供,覆盖全行业,但以TMT领域最为活跃。他们同时推出了移动端应用“Boss直聘”,提供招聘服务。2014年初,他们完成由策源和顺为投资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Glassdoor的中国门徒

在赵鹏看来,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受制于三个盲目:盲目地坚持;盲目地跳槽;盲目地规划,甚至没有规划。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在择业中所拥有的信息不足,企业可以通过简历、面试甚至是试用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求职者,但是求职者却往往只能靠道听途说和朋友介绍来了解企业,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带来的就是一段不成功的职业生涯。

很多人并不一定是非要跳槽找工作,他们需要有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决定,而招聘网站们显然不能做到这一点。

此前在美国,雇主评价网站Glassdoor已经证明了用户这一强烈的用户需求,总融资额超过9300万美元,IPO前景光明。Glassdoor通过支持用户匿名评价公司、各种薪酬分析大的玩法吸引了数百万万用户,由此延伸出来的招聘业务甚至有颠覆传统在线招聘业的架势。

但问题是,把这样一种模式放在中国还会成功吗?

对于这样的担忧,赵鹏的回答是不要猜用户,让用户自己在平台上跑,用户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不照搬别的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不妄为”。

他自己坦言,对于90后的职场人他确实有些看不懂,所以也不敢去猜这些用户究竟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和行为,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收集这些用户行为的数据,让数据来做判断。

在赵鹏看来,在线招聘行业都是在to B服务,很少有人站到C的一放考虑问题,垂直招聘网站们在产品形态和交互体验上向C倾斜了一下,就立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本质上还是to B的。而他们想做的是一家完全站在用户这边,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信息平台。

“我只信用户,信用户产生的数据,信方法论。”赵鹏在和36氪交流时这样说道。

先做大规模后谈盈利模式

但对于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来说,只有足够多的用户贡献信息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这显然并容易。

Glassdoor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成功吸引到他们的第100万名用户。但只用了一年,就拥有第二个100万名用户。而用户数量从200万到300万,他们仅仅用了7天时间。对于这种模式来说,最难的就是最初那一百万用户的获取。没有足够多的用户,盈利模式更无从谈起。

不过有着多年市场经验的赵鹏却显得非常自信,用户获取、盈利模式并不是他目前担心的问题。

当谈到未来盈利模式时,看准网方面是这样规划的:在用户规模足够大,信息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深度挖掘信息,提供高价值信息,比如薪酬详细分析报告、个人职业规划、面试秘籍等等,让用户为这些高价值信息付费,同时也允许用户继续免费浏览普通信息。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4

关键词:基金 园区 创新

一、引言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落地,加快智慧园区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在当前各地园区的发展上,大多存在产业结构趋同、融资难、运营成本高、创新能力不足和产业化水平有待加强等问题,探索如何推动园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实现地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二、“基金+园区+项目”模式带来的优势

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模式创新、才能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金+园区+项目”模式主要优势如下。

(一)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企业入园

一方面,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本身就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一个资金来源渠道,另一方面,利用政府信用来吸引社会资本、国外资本进入产业投资领域。此外,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还可以帮助当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问题,尤其对于初创型企业,减轻了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

(二)打造多样化服务,完善投融资平台

基金为企业提供多样性的增值服务,包括为企业的战略引导、规范运作、上市准备、市场开拓等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服务,贯穿园区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的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园区开发的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投资金进入园区,开阔企业的战略视野,增强企业管理能力,增加社会关注度,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三)充分利用孵化器,获取资本增值

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园区企业提供办公设施、投融资平台、法律、会计等一些列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培育出一批特色优势性企业,成为园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生产业集聚效应,使基金通过分享产业中各个环节的红利来获取资本增值。

三、“基金+园区+项目”模式

(一)运作模式

以“基金+PPP+ABS” 、“园区规划+园区运营+金融服务”、“区域内产业整合与创新扶持+区域优势产业导入”、“政府引导基金+商业资本+金融机构”的模式为地方城市的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提融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地区城市发展,提供金融、政府引导、管理、市场多元化的综合服务。

(二)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金产品的盈利模式,另一个是基金管理人的盈利模式。

1、基金产品的盈利模式

对于园区建设、运营阶段及园区项目的基金投入,可以以“名股实债”的方式进行投入、以信托渠道采用信托收益的模式获得稳定的收益,还可以以股权投入园区项目,待项目成功上市、兼并重组股权变现实现成功退出。而对于园区的投入,则以园区的收益及各种税收返还等保障基金的收益及退出。

2、基金管理人的盈利模式

对于基金管理人的盈利模式,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对基金的“管理费”和基金运营的“收益奖励”两部分。基金管理人会在每年按照基金资产净值,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基金的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分红回报率超过一个约定标准的时候,从基金现金分红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收益奖励。

(三)基金的风险管控

基金是一个“融、投、管、退”的过程,只有实现安全成功退出,实现基金及管理人收益才是自己的最终目标,而且往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范围广的特点,对于项目的投资人来说,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及收益性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加强基金的风险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1、设立风险控制部门

基金管理公司要设有风险控制委员会等风险控制部门,负责从整体上控制基金运作中的存在的风险;

2、制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公司以制度建设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以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作为风险管理的关键,追踪并尽可能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实现组织目标和维护投资者利益提供合理保障,所以为保证基金的顺利进行与发展必须制订完善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除此之外,项目管理和项目检查需要严格遵照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在执行过程中视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修订。

3、内部监督核查

为保证基金投资运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必须强化内部监督核查的控制作用。

4、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是指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相关业务咨询服务。由于风险投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了增大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需要从财务、税收、法律等方面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评估风险机构,从而加强基金管理的风险管控能力。

5、基金退出机制

基金最初的投入都是为了最终能够安全退出,畅通的退出机制不仅是投资者收回投资的保证,也是风险投资基金循环投资下一个项目的前提,所以有完善的基金退出机制是尤为重要的。

6、专业管理人才

基金投资行业是专业化、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作为投资机构或基金公司的管理者,要具备金融、财会、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这就需要配备复合型的专业管理人才。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创业意识能力培养 ;体会

一、创业意识观念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创业意识,形成一个正确的创业观念。才会具有创业的动力。并能在正确的创业观念指导下克服艰难险阻。从而取得创业的成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一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指导。如学生中对创业认识存在两种主要思潮,一是“打工不如开个小店”;“宁在乡村为首,不在城中居末”。另一种言论则是:“没能力,没资金,没背景”“创业风险大,赔钱不如拿工资”。针对这两种思想,我们进行分析评价,把前一种思想定义为“富人思维”代表着敢想敢干,勤劳拼搏的思想,是致富的思想基础。而后一种思维定义为“穷人哲学”代表着庸碌无为,不思进取,甘愿受制于人,甘愿贫困。我们搜集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创业致富的典型条例进行宣传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而且这种工作就始于我们的招生工作中。而我们学院—湖南科技经贸学院也为学生提供创业一条街。学院免费提供门面,让学生自主创业,在校期间,就能尝试和实践创业的意识。

二、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根据同学们的知识能力、资金能力我们确定以夜市为调查对象。在行动之前,让学生们拟定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目标、调查方法。实施调查后,书写调查报告。就实践结果来看,同学们进入夜市后,能够有效地寻找调查对象,确定调查的商品,运用观察法和询问法,了解对象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并能分析总结经营者的地理位置的优劣状况,从而为今后进行自主创业时,对于选定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认识市场的能力。

(2) 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课题。我们主要抓盈利模式的培养。其它所需的管理知识理念,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书本上的传统的管理知识。关于盈利模式,就是要求同学们投资创业时,一定要清楚认识自己以什么方式盈利!否则,创业行动就会盲目而混乱,最终导致创业失败。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书写创业计划书时,发现我院工商班同学写的立体车库创业计划书,他的盈利模式就很清楚。投资一个40个车位的主体车库。投资总额约80万,自有资金10万,先打广告,预售车位25个换取投资金额,15个自主经营,预测每个车位每天收入60元,全年就可有30万纯利润,预售车位以每个4万元卖出(实际成本约2万),这样预测算,和今后盈利模式的设计,从理论上来看是一个可行的投资方案,从这个事例。培养了学生们经营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资源获取的能力。

(3) 管理企业的能力培养。管理企业的能力,从理论上讲,主要包括:经营决策,制度设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能力。但对于学生刚踏入创业之途,就要面临这样严峻的课题,是有点残酷。但是企业无论大小,这些困苦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唯一途径:吃苦耐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管理中学会管理。吃苦耐劳是任何一个成功企业家之根本,我们为了培养学生们管理企业的能力,就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我们通过对学生创业一条街的调查,让那些正在从事创业的同学们谈体会,谈心得,总结经验,树立典范,然后推广。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一切不是等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干,而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地判别,总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管理能力日趋完善。举例,我们有一个门面,就是由刚进校的几个新生自愿组股成立的,由于没有经验,缺乏理论知识,经历一段时间后,连连亏损,合伙人缺乏信心,矛盾重重,有的就要求退股。后来,其中2位同学仔细分析了成败原因,总结了经验,进行了重新组合,一切从头开始,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开始盈利了,他们只用了一句话来形容“不吃苦,不可能成功”。

三、体会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一名老师,他必须是知识的传输者,同时又是创业的指导者,既是老师又是师傅,鉴于这种“双师”型的要求,首先要求老师自己要有创业意识的观念,学习借鉴成功的创业经验,多调查,多了解,多实践,这样才能肩负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之重任。

参考文献

[1]《马云总评创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企业盈利模式评价方法范文6

[关键词]财务分析框架;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企业价值

一、传统财务分析框架

传统财务分析主要围绕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要素的指标展开,如预算分析、信用分析、投资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和财务危机预测分析,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但该框架存在三个关键性的缺陷,导致其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环境下的公司财务分析需求。第一,缺乏整体性视角。它所强调的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目标下的专家分析,缺乏统一目标,导致各模块之间分析相互割裂,并且模块具体分析时容易陷入过度的细节分析,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现代公司管理进入战略导向时代,即战略已成为企业发展和运行的先导因素,那么现代公司财务分析同样也需要战略视角,通过将财务分析与战略选择管理、战略执行管理相融合,形成有机整体。第二,经营和财务相割裂。传统财务分析对经营部分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营运能力分析,局限于经营效率的总体性评价,缺乏与战略、价值目标的有效联系,同时脱离具体业务过程的经营效率无法深入分析其中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导致分析结论停留在经营的表层分析,无法深入剖析,难以为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在公司运作管理中的广泛使用,经营和财务一体化程度进入新阶段,需要现代财务分析在战略视角下有效融合经营和财务,即通过财务视角剖析战略目标实现过程,尤其是经营过程驱动,为管理者提供具体有价值的建议。第三,缺乏价值链视角下的动态分析。虽然传统财务分析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需求,其中也包括客户视角分析,但在实际分析中占据核心的往往是投资者视角,而投资者分析往往又局限于单个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等总体性层面的静态分析,很难深入分析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变动对其商业模式、战略以及公司内部价值创造的影响。客户导向下的公司管理,需要不断审视并改变其定位和业务系统,调整商业模式,提高整个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空间,改善现金流质量。商业模式的调整需要现代财务分析超越现有公司边界,在更大范围内考察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效率及风险,即需要价值链视角下进行动态分析。

二、财务分析框架拓展与创新

面对传统财务分析无法满足现代公司管理和控制需要状况,学者在不同角度对财务分析框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与优化。克雷沙•帕利普等(1998)试图通过在传统财务分析框架上引入行业环境和竞争策略分析来弥补其战略视角不足的缺陷[1]。具体来说,通过将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置于经营策略分析的前提之下进行分析战略绩效实现程度。学者普遍认为该分析框架下,战略分析超脱于经营和财务分析,战略、经营和财务仍然处于割裂状态,即这种形式上的粘合无法实现战略、经营和财务的有效融合。李心合、蔡蕾(2006)分析认为现代公司面临新的挑战,财务分析需要嵌入财务学、价值创造、战略、生态、价值网等新视角来扩展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2]。他们提出以公司价值及其创造为目标,以战略分析为起点,以价值驱动因素分析和价值源泉分析为主体的分析架构。其中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使用“五种状态”模型,价值源泉分析使用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模型。这种融合多视角下的分析框架主张站在公司实体角度把握,其优势在于实现了价值层面的逻辑整合。其缺点是价值源泉与价值驱动因素仍然处于相互割裂状态,导致战略管理和战略执行无法有效无缝衔接,且价值源泉分析和价值驱动因素内部具体模块的分析也处于相互割裂状态,难以整合成一个有效整体。张先治(2008)将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控制分为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生产经营四个层次,对应的基于管理者决策与控制的财务分析体系可由资本经营财务分析、资产经营财务分析、商品经营财务分析和产品经营财务分析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各种类型的财务分析从效率分析、状况分析和风险分析三个方面进行[3]。这种分析框架结合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细分为四个层次,并在四个层次的报告体系基础上对效率、财务状况、风险进行分析。其优点在于考虑了不同企业或企业不同层次的经营模式,并且通过形成对应的内部报告体系,能够进行针对性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具体意见,但实质上并没有跳出传统分析框架,财务分析与战略、经营仍然处于割裂状态,无法在价值层面实现有效整合。刘刚等(2009)认为基于价值最大化目标,管理者既要关注价值创造结果,也要关注价值创造过程[4]。价值创造结果通过KPI指标来分析,而价值创造过程则以价值源泉及价值驱动因素为核心内容。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框架,包含外部价值链分析和内部价值链两个层面。其中外部价值链分析为战略选择层面,主要包括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投融资战略等方面;内部价值链为战略执行层面,主要包括资源耗费、作业流程等价值驱动和价值源泉分析。该分析框架以价值最大化目标为出发点,实现内、外部价值链的有效整合,包含战略选择管理以及战略执行管理两个层面,并且在具体层面分析中克服了模块间的割裂,如外部价值链分析通过战略选择、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调整来实现逻辑整合,识别价值创造结果战略动因、商业模式动因;内部价值链分析基于作业流程的资源耗费分析,有助于识别战略执行的作业动因分析。周福源(2012)提出一种融合的财务分析框架[5]。在战略执行层面,该框架试图通过基于运行脉络的效率分析资源与核心能力对竞争优势的贡献来实现财务与经营的融合;在战略选择层面,该框架基于运行模式中资金环节、采购环节、销售环节等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采取资金战略、供应链战略、营销战略的有效性分析;最后通过战略分析与战略执行分析的结论相对照,分析价值创造结果的形成动因,即判断出是外部环境因素、战略决策因素还是战略执行因素,实现战略视角下有效整合。这种分析框架在宏观战略层面、微观经营财务层面进行了相对有效的整合,并且基于“业绩—风险—持续—成长能力—价值”综合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价值导向下的动态分析。

三、财务分析框架理论整合

学者针对传统财务分析框架的优化改进主要围绕其关键缺陷展开。在整体性视角层面,学者认为价值最大目标是财务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代财务分析需要战略视角下实现价值层面的有效整合,包括战略选择管理、战略执行管理;在微观层面的整合,学者认为要避免财务与经营的割裂,主张基于运行脉络的效率分析,包括业务流程及其资源耗费、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对竞争优势的贡献;在动态分析方面,偏重战略调整分析,强调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对战略调整的影响。相较于传统财务分析框架,学者提出的新财务分析框架实现不同程度的拓展与创新,但关于财务分析框架的拓展与创新还未形成相对统一观点,同时在动态分析、宏微观层面衔接整合仍然不够。笔者试图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整合,并形成综合财务分析框架(见图1)。该分析框架以商业模式为核心,形成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长期动态分析。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如何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获取企业价值的交易系统,因此商业模式以企业价值作为落脚点。商业模式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交易结构,其关注点超过产业价值链的范畴需要,能够超越企业边界,在更大范围内考察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商业模式确定意味着利益相关者结构和交易结构的确定,能够为战略制定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商业模式的调整通常伴随着战略调整[6]。基于商业模式的财务分析框架下,定位强调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方式,决定企业需要提供不同业务系统实现价值。业务系统不同,盈利模式不同,所需要的关键资源能力不同。基于业务系统的收入成本分析和现金流结构分析,可获得关于效率状况、质量状况和风险状况的信息。因此,该分析框架在宏观上通过商业模式与战略、价值之间逻辑整合实现动态分析,在微观上基于业务系统的关键资源能力配置,分析收入成本和现金流,实现经营与财务的融合分析。分析的结论不仅能帮助管理者准确把握价值创造的微观业务运行层面因素,还能进一步分析盈利模式、业务系统等商业模式设计、战略选择方面的宏观层面因素,使财务分析不再是停留在表层的总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克雷沙•帕利普,等.经营透视:企业分析与评价[M].李延钰,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心合,蔡蕾.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67-73.

[3]张先治.基于管理者决策与控制的财务分析——企业内部报告的财务分析应用[J].财会月刊,2008,(8):13-14.

[4]刘刚,陈嘉忠.基于管理者视角的财务分析框架探讨[J].会计师,2009,(3):60-61.

[5]周福源.公司财务分析框架:融合观点[J].商业会计,2012,(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