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建模讲座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建模讲座心得范文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more and mor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m participated in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but the result is not good.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train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a set of effective training mode.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Mathematical modeling; Training mode
0 引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目前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群众性科技活动。旨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个平台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极大地推动和深化了素质教育改革,促进了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独立学院数学建模培训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在母体普通高校的支持下成熟起来,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独立学院也越来越多。但是总体看来,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有的只能照搬母体普通高校的培训模式而忽略了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因而参赛成绩始终不理想。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复制母体普通高校的数学建模培训模式
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师资都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不足,指导数模竞赛经验更是严重欠缺,在这种形势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布置大量练习,以练代训的方式培训学生取得的效果不佳。
1.2 独立学院的数学基础较差,参加数学建模的兴趣不浓,主动性差
很多学生通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课程的学习,对数学的实用性和理论性产生了怀疑,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对数学建模也是望而生畏。即使是部分参加了数学建模选修课和数学建模培训课程的同学也感觉很难学、太辛苦而半途而废。另外,有的不愿意主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鉴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院自身情况的数学建模培训模式。我院对数模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并不断的丰富。
2 培训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2.1 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浓厚的数学建模氛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师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橱窗、宣讲到LED大屏幕、微博、微信。我院抓住不放过每个宣传机会和渠道,从校内数模竞赛到全国数模竞赛的组织报名、培训现场、比赛现场再到赛后讲评直至最后的颁奖仪式都保留照片资料,并通过上述方式宣传;并让获奖队员通过开宣讲会的方式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及体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同学知道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用途。
同时,相当多的教师对数学及数学建模课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不利于数学建模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也充分重视与院系主管领导、宣传部门及学生口的老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2.2 建立连贯、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
独立学院的特点是重技能培养,因此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队员大多都是大一大二的同学,大三的同学较少,所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尤为重要。我院从同学入学之初就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大一的学生,我们首先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数学课程中适时地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即向学生传达对于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抽象、简化假设确定变量与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确定的数学表达式(也称为数学模型)。同时根据教学内容讲解与之相关的数学建模案例与数学软件的使用,如在讲解一元函数介值定理时引入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的案例,这样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了数学建模知识与基础数学知识的融合体系。并且由各班任课教师上报第一批次的推荐名单,让这些同学加入数学建模协会,作为将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人员储备。
到第二年,针对上述学生以及有兴趣的学生,由教务处组织,开设数学模型选修课,比较系统介绍常见的基本模型与求解方法。4月,再次邀请数模专家到我院进行讲座,这次的目的是进行数学建模竞赛的动员,主要介绍历年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与赛题特点的分析。5月,组织学生参加本部的校级数学建模竞赛,期间派参加过全国赛且获过奖的高年级学生协助老师对参加校级赛的学生进行指导,让想参加全国赛的学生对数模竞赛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从而为参加全国赛打下良好基础。6月,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全国赛,以自愿组队为主,参考校内竞赛成绩,通过学生陈述所做校内竞赛题目的建模思想、教师提问的面试方式,最终确定参加全国竞赛的学生名单。
2.3 坚持师生讨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相结合
为了打破这种自学为主、以训代学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克服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我们坚持对高年级预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采取师生讨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在暑假期间,先利用10天时间,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一起研读、讨论往年数学建模竞赛的优秀获奖论文。要从问题的假设开始,讨论主、次要矛盾的鉴别以及次要矛盾的合理取舍;到论文中使用的方法以及揣摩该方法是如何想到的;直到最后论文的整体布局以及行文措辞。通过这种方式的讨论,由开始的时候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到最后同学自己争论、各抒己见,效果良好。
再利用10天时间对学生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一般是按照竞赛的规则,要求学生在三天内完成一套真题并提交论文,每篇论文都要经过三位指导老师的评阅,第四天指导老师组再对所做题目进行点评与解析,并将所提交的每篇论文进行总结后返还给学生做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点评方式在培训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努力做好后数学建模竞赛的工作
数学建模竞赛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竞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数学建模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做好数学建模竞赛的总结工作尤其重要。竞赛队员应从如下两方面做总结:第一,如果给更多的时间是不是论文可以做的更好,也就是要在数学建模竞赛后继续做研究来培养队员做事善始善终的品格。第二,作为高年级的队员,应善于总结参赛经验和参赛心得,在讨论会上向低年级同学分享经验,以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
同时,指导教师也应积极做好总结,对于一个办学时间较短的独立学院来说,我们缺乏的就是经验,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认真做好总结对以后的工作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通过总结,我们发现了在竞赛组织方面的不足,在下次的竞赛中得以改进。通过总结,我们丰富了授课素材,在指导了学生的同时也武装充实了自我。(下转第308页)
(上接第54页)3 总结
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教学还不够成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数学建模的队伍中来并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兵团.数学建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数学建模讲座心得范文2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应以应用技能操作型为目的,针对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特点,通过分析金融工程专业教育应用性的特征,提出了几点建议,如着重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操作技能,加大数理金融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案例分析、实验课的训练和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是提升金融工程人才竞争力的关键,提高专业知识运用和操作能力核心在于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合并实践。
关键词:
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地方财经类院校
一、引言
金融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综合叉学科。金融工程一出现,就受到理论界、实务界、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被称为“金融业中的高科技”,并且正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学者之一是JohnFinnerty,其在1988年认为,“金融工程包括新型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国际金融工程师学会常务理事JohnF.Mar-shall在1992年对金融工程的研究范围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新型和创造性有三个层次的涵义:指金融领域中思想的跃进,其创新程度最高;是对已有的观念做重新的理解与运用;是对已有的金融产品和手段进行分解和组合”。目前层出不穷的新金融工具的创造,大多建立在这种组合分解的基础上。英国学者洛伦兹•格立茨(Law-renceGalitz,1998)认为,金融工程是“运用金融工具重新构造现有的金融状况,使之具有所期望的特性(即收益/风险组合特性)”。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跟力学和建筑工程学有一定的类比性,力学是规律,而建筑工程学是用力学解决工程的问题,同样,金融学是研究金融学中的现象和本质,是规律性学科,而金融工程是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金融模型来解决金融问题,综合性、实践性更强。金融工程学科的涵义,在于综合采用各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如机械工程用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技术,金融工程用到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创造出各种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出为设计、开发和实施这些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方法。
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与金融创新有关,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和对外开放,金融创新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股指期货、ETF期权、国债期货、利率互换、融资融券等创新衍生工具持续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避险和套利工具,但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队伍相对缺乏,影响了机构投资者金融创新发展的步伐。目前国内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和课程的学校比较多,各有特色,随着应用实践型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对原有的介绍和传授西方金融工程知识体系改革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金融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实践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比较缺乏。大多金融工程教材内容偏重于数学推理,比较抽象,案例分析比较少,结合现实的可操作性更是缺乏,对金融工程战术方法重视不足,操作性不强。特别是目前地方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工程教学很难适应社会对金融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一般财经院校在金融工程专业发展上侧重于对理论金融和宏观金融问题,而对微观金融、财务管理等重视不够,财经类院校强调的宏观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微观实践特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加大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金融工程本科生教学与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案例分析、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就业选择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近几年在地方财经类大学讲授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工程课程的经历,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视野,谈一点改革和创新金融工程课程和专业教育方法与手段的体会和思路,同时进行一些心得交流和探讨,侧重金融工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案例分析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进而提出改革金融工程学生培养模式和提升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和看法,以为金融工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地方财经类金融工程本科生培养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应侧重应用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日本是一个创新性国家,受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的高度重视,特别强调实践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产学合作。与传统金融学相比,金融工程具有实践性、创造性、数理性和交叉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也应当体现这种特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仅侧重前沿性的学术研究,地方性院校更要关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前教育部把大学教育分为学术研究性、应用研究性和职业应用技能性,地方财经类院校培养的金融工程人才不同于985和211工程大学培养的学术性金融工程人才,而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为主,诸如金融工程产品设计师、期货交易员、基金分析师等。实际上我们知道,专业学术型人才并不是靠培养出来的,而是靠合适的土壤自然发展的,但应用型人才可以通过多种训练来培养,因此,对于地方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工程本科生培养来讲,选择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可能更为适宜。在培养中,把知识的运用、培养专业技能、胜任金融领域的技术岗位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学生应掌握金融交易技术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市场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多元化,提升有特色的选修专业课比重金融工程学本科生求学目标不大一致,有的是对金融工程比较感兴趣,有的是为了在金融机构就职,有的是为了将来深造从事金融工程学术研究。因此,金融工程学生培养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课程设置多元化。根据金融工程实务和理论,在考虑中国特色的基础上,重点设置2-3门专业必修课,包含主要金融工程基础理论和知识,提升数量统计方面的课程比重,加大专业选修课程比重,专业选修课体现了学校培养特色、学生的兴趣意愿及其特长,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为其发展自身爱好及专长提供广阔空间,如将来有从事投资方面的,可以多选修证券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的课程,将来从事风险管理的,可以选修风险方面的课程,如此可以提高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以锻炼其未来就业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的是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及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合格金融工程本科人才的基础,如这方面的选修课包括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atlab、C语言程序设计及数据分析等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为金融工程人才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有兴趣的、高素质学生可选择这些课程。金融工程是一门交叉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兼顾科学性和系统性,地方财经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要处理好金融工程与金融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课程的关系,处理好金融工程各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和存在的冲突,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相应知识点不错漏,也不过多重复,特别是要加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应用型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力度金融工程实验室是金融工程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和支撑,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金融工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基础手段。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专业训练,需要相应的符合自身特征的金融工程实验室支撑。国内有一批特色的高校金融工程实验室,如“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国泰安金融实验室”等,这对提升金融工程教学与学科建设水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提供金融计算和建模方面的数据库,这些实验室主要为学生筹建模拟银行、模拟证券交易中心等实验操作平台,通过基本技能模块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金融产品操作技术。国家重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仿真模拟及决策优化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对重点院校,地方财经类院校由于资金比较困难,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环节相对比较缺乏,在实验室建设上严重滞后,增强实验教学内容是财经院校推进金融工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符合培养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要为学生创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环境。考虑到诸多地方经济欠发达的院校在金融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上并不尽如人意,条件相对比较差,需要多方筹集资金,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分步骤建设金融工程实验室,加强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配套建设。可见,地方财经类院校应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和实业界的横向联系,服务社会。实践教学中,在实验室模拟实验是关键,应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如数据分析应用软件、期货交易及期权交易等实验课程,使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在金融实验室中进行外汇行情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等,并进行计量数值分析、仿真模拟等,为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金融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三、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应着重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潜在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众所周知,金融工程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全方位素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更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应是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往我们对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在授课环节,认为学生只要学好相关知识即可,其实知识是学不完的,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金融知识更新更快,学校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很难解决学生将来所需的知识,因此,关键是要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要会举一反三,质疑现有答案,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非常关键,会学习是最重要的能力,终身学习可能是金融工程人才将来面临的现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理性思维及辨别分析能力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对于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学生更应该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在众多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认识,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辩解是否的能力。可见,培养金融工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本科阶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加大对金融工程人才数理金融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训练现代金融就是一个金融信息、数据处理加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整合金融信息的能力,在认识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各种金融信息能力加以识别、处理、整合和加工,剔除冗余信息,得到有效信息和数据,为金融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方案支撑。我们知道,金融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包括数量计量经济模型分析、预测决策分析、数据处理加工、模拟、应用编程、案例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和工具使得金融工程学具有了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金融市场的预测,不仅要关注金融数学建模,也要关注投资者的心理行为。正是由于金融工程学涉及复杂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处理,需要加大对金融工程人才数理建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教育,这方面的课程可以加强,或通过专题讲座,或聘请校外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充分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促使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使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金融分析、数学建模、编程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把握好应用金融工程人才的质量关的核心是提升其案例分析和产品设计以及操作能力案例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环节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可以说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实际上是看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产品设计的创新能力,以及相关实务的操作能力,案例分析和产品设计体现了对金融工程专业理论应用的认识能力和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产品设计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验证了产品设计是否成功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这方面导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可给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具体个别指导。要提高学生金融工程产品设计的质量,关键是要选好产品素材,是何种结构性产品,固定收益类或权益类,一般来说,导师理论视野相对比较开阔,对国内金融产品发展动态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为其明确选题方向,同时在设计思想、定价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这样可以提升其学习能力,锻炼其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另外,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一种可能性是来自专业导师的课题,一种是来自导师的交流和学术思想启发,也有是来自多方交流而产生的火花,当然这需要专业导师在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多做一些研究,参加相关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学生顺利成长。学校和学院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出台相应激励政策,特别是在高年级阶段,学校可让学生独立选题,然后汇总,在其中优选一些课题进行资助,即“金融工程论文案例设计卓越优先项目”,也可与毕业论文挂钩,挖掘具有应用技术潜力的金融工程人才。当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有一些高标准严要求,例如参加校内外专题研讨会、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查等,鼓励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模拟炒股炒汇大赛”、“金融案例大赛”、“模拟期货交易大赛”等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从多角度来提升应用技术能力,以促使学生案例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可见,完善以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评价培养机制,以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金融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关键。案例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给定案例情境,让学生模拟股票投资、期权期货交易等,从而使学生把知识运用到于实践中,可邀请校外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参与活动。笔者在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讲授金融工程课程时,对金融工程专业班的学生进行了股指期货模拟大赛,给予学生500万初始投资,在一个月时间里进行实时行情模拟操作,结果在53位参加者里,最终资产在500万以上的有23位,最高的为582.769万元,收益率为16.55%,而亏损的高达30位学生,最高的亏损率72.83%。我们让参赛的各位同学在模拟操作后写一个报告,由3位老师打分平均得到报告分,再根据模拟收益率换算成操作成绩,按照报告60%和操作成绩40%权重平均,得到每个学生的综合评分,只有一个同学在90分以上,85分以上的也只有5个。可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与我们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操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样的模拟大赛应该多举办,才能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应发挥专业导师和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我们知道,人才成长更主要的并不是其所学的知识,而是取决于专业素质和品德修养。因此,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培养,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学风,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金融诚信。可见,由于专业导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到言传身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影响、启发和勉励学生在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都得到提升。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是,金融工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亲和力,善于同客户、监管部门交往,因此培养学生的人际协调与合作能力也非常关键,这需要专业导师的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四)提高金融工程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核心在于加强与实践部门的联合,促使产学研一体化金融工程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其对金融市场敏锐的观察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操作能力和领悟能力等,可见对于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关键是要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与定价,可鼓励学生多到银行业务部门实习,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当然,在课堂教育方面,应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灵活调整课程设置,聘请金融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或部分应用课程让金融行业内专家授课,注重务实创新,密切结合前沿理论和金融实务,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其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想处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也可要求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围绕金融工程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如理财产品的问卷调查,并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和案例设计进行专题考察和调研,参加相关专题会议。可见,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中,应强调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生涯要求到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或其他部门调研和实习,并交流相关社会实践体会,如喜欢权益投资职业的学生可到基金公司实习,喜欢做信贷的学生可到银行部门实习。由于高校老师相对封闭,对金融机构缺乏了解,使得高校教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教学与金融实际工作相对脱节,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途。因此,需要一方面聘请金融部门的相关人士担任“实践导师”,另一方面也可鼓励老师与金融机构的联合课题研究,也可建立实习基地等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强化校外金融工程培训,在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校外金融工程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加强校外金融工程实习基地建设,应以金融机构为依托,尽可能地与各类金融机构及企业联合,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动”的实习基地,多渠道和多路径培养金融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基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个性化需求,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创造良好的教学学习氛围环境,促使课程体系改革,加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加强案例设计、模拟操作和应用环节的培养,发挥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到金融部门实习和调研,培养市场导向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按照“知识+能力+品德”的目标,探索地方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模式,从多元化的视野提升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在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子尧.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析[J].时代经贸,2014,(3):160-161.
〔2〕李志生.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5):86-87.
〔3〕王晋忠.不同层次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46-48.
〔4〕史永东,陈日清.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设置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85-87.
〔5〕郭敏,刘立新,余湄.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财经科学,2004,(6):8-11.
数学建模讲座心得范文3
其次,在军校大学数学教学中,部队生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这些学生当中有的在高中阶段读的是文科,有的甚至没有上过高中,有的虽然上过高中,但在入伍的两年时间内可能已经把高中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因此,一般而言部队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学数学相关课程比较吃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军校都曾尝试过多种方法,比如:与生长干部学生合班上课,统一考核,其结果是几乎每次考核排名靠后的都是部队生,尽管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平时学习都很努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打击部队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再如分开上课、单独考核,但与生长干部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这样做导致某些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有的军校正尝试为部队生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比如降低教材中某些知识点的要求,将大学数学中的某些课程纳入到选学的内容,等等。
再次,由于军校的特殊性质,军校当中从事大学数学教学的教师一部分是从军校毕业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地方院校,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都非常高,但由于从未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仅仅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就走上了讲台,教学基本功尚有欠缺,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上自己努力方可成为一名成熟的大学数学教师。此外,一部分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由于缺少对军校专业的了解和钻研,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在“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教学和科研两方兼顾、博学多才、努力完善自己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学生需求,是所有教师的共同心声。科研上不去势必影响到教学,如何让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有待每一位军校大学数学工作者继续努力和探索。通过以上对军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提高军校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应该以提升军校学生的数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为目的,以调动军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其根本途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加强数学的文化价值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于数学文化的含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说法,其基本内涵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6]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文化的价值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军校学生是现代化国防事业的建设者,担负着保家卫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学数学不仅是要掌握其中的数学定理、数学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教指委在新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提出:“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能否运用数学观念定量思维是衡量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科学性以及完备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文化及其教育功能。在军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数学文化的价值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极为必要。
(一)展示数学的历史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数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并且那些至少对数学做过一项确定性贡献的人多达六千至八千名。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知识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珍闻轶事,因为许多数学家不仅拥有伟大的数学成就,而且拥有高尚的品德;不仅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而且具有执着的科学追求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再如,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介绍相关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数学定理、方法具体产生的数学史知识等。在数学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发人深思的数学典故和妙趣横生的例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介绍这些典故和例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有助于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由,把握数学的本质,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的理性精神。
(二)欣赏数学的美
罗素曾经说过:“数学不仅拥有真,而且拥有非凡的美。”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对称美、简单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方面。例如完全通过数学的方式得到的黄金分割0.618事实上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反映了数学所揭示的和谐与自然界的美是高度一致的。再来看公式eiπ+1=0,它用等号连接了数学中五个重要的常数:0、1、i、π、e,表达了数学各范畴之间很强的联系,反映了数学的统一美。数学家克莱因的一段话给予数学的美以高度评价: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感情,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聪慧,科学可以改善生活,而数学能做到所有的一切。在军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对数学美的教育,其价值不仅在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能引导其积极向上,献身科学,培养其对美的鉴赏能力,有利于改善他们的思维品质。
(三)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大学数学的教学是沿袭前人建立的严密逻辑体系推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数学课仅仅作为一种知识和工具,而要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事实证明,只有领悟了其中的思想和方法,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思想方法,又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掌握这些思想方法,既有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广泛应用于解决客观世界中的问题,例如化归的思想和方法,类比的思想和方法,归纳的思想和方法等。掌握这些思想和方法是培养军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探索数学的应用
华罗庚先生当年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客观世界中凡是涉及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随处可见对它们的研究都要用到数学。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前人研究的成果,其知识的产生一般都有相关的应用背景,有些知识的产生虽然仅仅是为了数学研究的需要,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证实在某些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实践证明,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增强学生探索数学在客观世界里的应用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极为重要。[7]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他们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他们,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的目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聘请从事大学数学教育的专家名师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综合性的竞赛(比如数学建模竞赛)等,以多种形式在军队院校加强大学数学的文化价值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水平
传统的考核模式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努力程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包括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大小和素养的高低,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学数学的积极性。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大学数学应该把考核覆盖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最终的成绩既要体现他的考试分数又要体现其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反映其能力和素养的高低。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中,改革考核模式,可以采用多个环节多种手段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可以采用表1的方案考核学生的学习水平。其中读书报告可以是对某些指定的内容的读后感或者是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和小结。值得一提的是,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读书报告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学学数学的兴趣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读书报告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思考和提炼,加入学生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通过读书报告获得的知识易于在学生大脑里留下长效的和系统化的记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我国古代就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教育思想,读书报告正好反映了这一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数学建模讲座心得范文4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必要性
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求,满足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规格变化的需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中的起步阶段。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老板、经理,更关键的是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以实现真正意义上高新技术和全新服务理念的创业创新,高质量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创业活动,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萌发的。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育要求,使得创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调查显示很少有学生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创业教育。参与创业活动的创业者绝大多数受到过初等以上的教育,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则呈下降趋势。更多的大学生会在毕业后选择就业,原因是人们都习惯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说明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美国学者曾调查了1985年到1998年间美国Arizona大学Eller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2484名毕业生,其中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24名,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460名。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和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说明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承担风险方面存在差异,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能承担风险,更容易创业;二是创业企业资产情况存在差异,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创建的企业总资产明显高于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三是个人收入方面存在差异性,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收入比非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高出27%;四是创业教育有利于企业成长,特别是小企业成长;五是创业教育更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创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更容易卷入技术型创业。
二、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些高校对创业学生的情况及其创办的公司企业并不了解,从而也就无法对本校学生的创业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导该校的学生创业行为。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创业表示支持,但很多却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国家虽有政策支持,但学生创业和就业不一样,不能归入反映学校成绩的学生“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待大学生创业显得“动力不足”。
学校加强创业教育不能是一句空谈,应该具体落实到与大学生创业相关连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关于自主创业的讲座,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经历和心得,或者是请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对创业进行理论分析;要像组织“招聘会”一样,组织“自主创业会”,使创业在学校里有组织、有保障地开展;另外,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应该建立起“一条龙服务”的机制,为大学生创业解决后顾之忧;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市场实践中学习生存,并获得充分的经验。
当前高校更应该明确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现在学校所欠缺的不单纯是创业教育,而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应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笔者认为不论创业教育目标的内容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国内也称企业家精神是将一系列独特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来开采机会的过程,是无须考虑目前所掌握资源的情况而对机会的追求(Stevenson,1999)。纵观全球,最伟大的创业家都拥有如下四个基本的特征:使命感、产品服务的愿景、快速创新和自我激励。要使得学生坚信创业能够为消费者、员工,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创造价值。要使创业者爱自己的客户、爱你的产品。要使学生明白当今的世界上,很难找到做得更好、价钱更低的方法来作为创业者的竞争法宝,快速的创新才是创业家的秘密武器。要使学生明白自我激励是创业家和者的显著区别。
美国的创业教育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冒险意识、团队精神入手,使学生形成发现新的市场商机,捕捉市场机遇,提高筹集资金、寻找合作伙伴、创立企业的能力和管理与运作企业以及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的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有效解决就业。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可以创办新的企业,也可以在现有的企业或其他部门中开创新的工作领域。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我们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大力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相对较晚,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仍由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各院系主抓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兼任,没有经过培训,缺乏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这一现象已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中的最大问题。然而,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互动式的教学,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说,教师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专职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并给予一定的创业实践机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感知,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大学教师需先有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从校外多领域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经历的专家作为“创业导师”来开讲座和辅导,让学生体会直接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
2.改革课程设置,重构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之中。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企业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企业家成功的经验等都是创业成功的知识保证。因此,实施创业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课空间;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增强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管理能力。另外,在创业教育全新的课程设置模式下,教育质量的评价将主要由社会做出,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
3.大力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是指全体师生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之和。创业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及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硅谷创业文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在创业中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与风险同在,但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的文化氛围,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所蕴涵的创造力是非常巨大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的高等学校同样需要这种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4.推进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需要以创业实践活动作为载体。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种专业竞赛活动,如“大学生电脑大赛”、“数学建模比赛”、“ACM程序设计大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挑战赛”等各种赛事。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处理协调好教学计划内与教学计划外、专业内与专业外、校园内与校园外活动的关系。特别要组织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活动。这项活动在1998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目前已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风靡开来。这种创业计划大赛不同于一般专业比赛,它借用了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的学生围绕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完成一份把产品推向市场的完整而又具体的商业计划,同时创造条件吸引投资,推动商业计划走向市场。抓好这项活动,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建模讲座心得范文5
一、加强社会实践是时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加强社会实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而加强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环节并使大学生能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类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实际工作,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教学活动。
(二)加强实践教学是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联合下发《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并明确对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20条意见要求,主要包括提高认识、明确工作原则,要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要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增加实践课程,但是较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这在民办院校表现更为突出。民办高校实践教学实施更加困难。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教学的经历。许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校门到大学校门,自身所受到的教育都是理论教育,也就很难对学生实施实践性教育。
二、社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教学定义狭义《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支援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进一步明确思想,那就是社会实践应不只限于三下乡等传统活动内容,应该覆盖学生在校期间所有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和体系。围绕此思想,应动员利用学校各方力量,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突出实践要求,加强实践考核,多种形式并举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二)全面开展,难度颇大对于在校生两万余人的大学,要全面开展研究是不现实的;加之,各二级院对于实践教学的做法也是参差不齐,统一要求是非常困难的。在设计出实践环节及内容构成后,可先期采用试点方式开展,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
(三)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分散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不系统、明确,临时拼凑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会出现有要求、无落实,或者落实不够到位。如果每开展一项实践活动都赋予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实施。要对活动进行实施方案的制定、研究及过程监控,就能保证实践活动内容严谨而非随机,过程扎实而非形式,从而切实保证实践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途径
首先从认识上将社会实践教学进行了广义的内容设计,从传统的三下乡活动,进行全面拓展与系统设计。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改变传统课堂只讲理论不进行实践的做法,把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倡师生互讲互评。有些难度较大的内容,老师讲学生评,有些难度不大的内容,学生讲老师点评;把课堂搬到现场教学。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就把学生带到实习基地等地,让学生现场参观体验,然后教师讲评,学生写心得体会;开展探究式、演讲式、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等,注重课堂互动及讨论,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以赛带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通过政策明确参加竞赛范围,为学生参加竞赛提供政策支持。由教务处牵头组织的有关学院参加应用知识技能大赛;主要赛事有应用文写作竞赛、应用英语知识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成长、成才、成功”演讲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竞赛等校内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大赛等省部级、国家级以上竞赛。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学生进行奖励。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增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锻炼品质、开拓视野,培养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顶岗实习环节上分为熟悉业务---跟班实习---参与事务---反馈总结---完成实习。具体内容如下:(1)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要求学生做好看、听、议、写四件事。观看作业环境、工作流程;听基地辅导员的介绍;就是引导学生从表到里,议企业精神实质;人人写参观感受,个个交流参观心得。(2)学生基地劳动,帮助学生领会奉献的价值。看看心动,做做犯难,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过程。要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基地进行劳动服务,使其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社会价值。(3)组织学生职业实践,引导学生热爱专业。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名人专访、优秀毕业生追踪调查等,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也锻炼多种能力。(4)组织学生上岗实习,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要求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巩固、补充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学会尊重体谅、自信服从、坚持团结,这些都是难以通过课堂体验和学到,而这些正是社会需要的。学校还建有校、省两级重点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环境,将实践教学落在实处,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社会认知水平。
(四)专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会实践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支农支教、宣传培华、勤工助学、志愿服务、“三下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注重针对性和相互渗透性,争取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认知、创新创业训练等专业初级训练项目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基本素质,又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认识与专业知识应用。
(五)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育人有利场所。社团活动是以学生为组织、举办主体开展的,高校社团组织的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开展、总结。在充分自由、民主的前提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团成员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都有很大的锻炼空间。在活动具体组织过程中,通过对整个活动统筹、活动计划的形成、活动的组织开展、最后的活动总结,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大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广阔舞台中,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校丰富社团活动,活动内容主题鲜明,有环保创意、寝室文化、摄影、诗歌朗诵、书画联展、学习践行雷锋、宣传传统文化等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
(六)支持创新创业,发现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和活动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激发学生锻炼培养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对于取得显著创新创业成果的师生则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以调动师生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和社会,学习调研,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报告会并参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让学生对创业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通过多看、多听、多学习、多参观,达到更好创业指导效果;承办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发放仪式报告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光是口号,而是能够实实在在给学生创业带来政策和硬件设施扶持,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信心;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基础,又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在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讲座,规范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丰富科研活动内容、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生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七)强化过程性考核,确保实践效果过程性考核主要侧重于课堂互动及表现、实际分析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作业完成情况等等。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感。过程性考核的主要形式:课堂表现、课堂互动(课堂发言、演讲、模拟授课等)、阶段性学习测验(包括团队作业、学术小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学结等)、教学实践活动(口试、上机操作、实验报告、设计、校外教学实践和调研等)、专题讨论(学生在指定时间,围绕一定主题,对课程重点、难点或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的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过程性考核中不小于10%,不大于50%,过程性考核成绩不及格不予补考,过程性考核纳入教学督导考核范畴。期末、年末院(部)教学管理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都将把课程过程性考核纳入考核范畴,全面考核。
四、努力的方向
(一)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包括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时,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简单认为社会实践就是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往往在低年级暑期集中进行,学校根据情况,组织少部分学生参与就算作了社会实践的开设与完成。再就是学生认识不足,学生把参与活动仅仅视为教学环节一部分,只是简单地去完成任务,或为综合测评加分。还有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赚钱机会,有的当作旅游观光。,教师和学生都还需要继续认识,构建实践教学意识体系。
(二)健全制度和资金保障,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目前开展的研究并学校相关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未能全面铺开。如要全面开展,在制度和资金保障上都存有实际问题。形成一套实践教学管理、设计、实施的系列制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