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1
【关键词】颈椎病;居家治疗;社区干预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01-01
颈椎病是颈部椎体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如椎间盘、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发生病理性改变,致颈神经根、颈动脉及交感神经系统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青年人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在基层医院的门诊工作中亦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具有发病率高、疗程长、康复慢、易复发等特点,对于农村颈椎病患者,居家康复治疗是一个有效而又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如何提高其疗效和降低复发率,是农村社区对慢性病康复研究的课题。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社区干预的模式,对居家康复治疗的3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的有益尝试,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颈椎病患者72例,所选病例均作X摄片或CT检查,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手册》的诊断分型标准。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干预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1-73岁;病程:3天-15年;疾病分类:神经根型7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神经型14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22-72岁;病程:3天-14年;疾病分类:神经根型7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神经型1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分类上,经统计学比较(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诊的方法,干预组采用居家按摩、颈椎牵引指导、日常习性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及定期家庭随访等措施。通过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和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能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劳动;②好转:症状好转或稳定,能参加一般的工作和劳动;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2】。①+②/总例数为总有效率。
2 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复发率统计结果(见表一):干预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1.67%和13.88%,对照组分别为80.56%和30.56%,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基层医院功能在不断的改变,并伴随全科医生、护士的培训不断普及,目前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模式在社区卫生院普遍开展,其中慢性病的康复更是工作的重点。医护人员需要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进入患者的家庭,将社区干预工作贯穿于慢性病康复工作整个过程之中。对于颈椎病管理的模式,国内外学者将研究的目标趋向于传统医学与全科医学相结合,探索建立更为持久、更为全面的管理模式。社区干预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定期下村服务的形式,持续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科学的管理和建立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合作互动的新型的社区卫生管理模式,能够克服以往发病-治疗-再发病-再治疗的传统门诊随诊的缺点,将预防和治疗【3】。我们通过对36例颈椎病患者的社区干预认为:①居家按摩、颈椎牵引指导,能够将中医适宜技术延伸到社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简单的颈、肩部的按摩方法和正确的颌枕带牵引技术,缓解颈椎周围软组织的紧张度,解除对其血管、神经的压迫症状,以提高疗效。②日常习性和功能锻炼指导,能够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我们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颈部的姿势,不能长时间的处于坐位状态下,对于年轻人在玩手机或在电脑前不能手机过长;对于老年人玩牌或打麻将的手机也不能过长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同时指导患者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因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于“痹症”,风寒邪湿入侵,痹阻关节筋脉而发病【4】。在功能锻炼方面,我们指导患者持之以恒的做颈椎操,加强抗病能力,以降低颈椎病的复发率。④定期家庭随访,能够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和动态的掌握康复效果,提高社区慢病的管理水平。我们利用卫生服务团队每月下村二次的机会,到患者的家中或将患者集中到村卫生室,了解患者康复的状态,对效果不良的患者,及时调整康复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建立的慢病电子档案进行实时的更新,使得管理更具有持续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干预组的干预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1.67%和13.88%,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在基层医院对颈椎病患者,采取社区干预的模式进行居家康复治疗,能降低其复发率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晖、张惠琴等,家庭适宜技术指导对社区颈椎病患者的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3):4179-4180。
[2] 赵文瑾,康复训练对颈椎病治疗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144。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2
【关键词】 颈椎病 保守治疗 护理
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脊柱病的简称。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及颈部损伤导致骨关节肥大和椎间盘变性,刺激和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3种,以第一种最常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可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多由外伤、颈椎慢性劳损和颈椎退行性病变所致。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可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因其难度大,费用高,病人难以接受,非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多应用颈椎牵引、推拿按摩、物理疗法、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在病人治疗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及康复护理手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症状和痛苦。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66例病人,男79例,女8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9.8岁,多数在劳累或受凉后发病。
1.2 治疗方法
1.2.1 牵引:采取坐式牵引,可用特制的枕颌牵引布托进行牵引,牵引时头部略前倾,重量6~12 kg,以病人感觉舒适,可耐受为宜,每次牵引时间约30 min,每日1次。
1.2.2 推拿按摩:取坐位或俯卧位,采用松颈、舒筋操作30 min,手法要缓慢、柔和、准确,力度要刚柔相济,重点放在颈部的穴位和痛点上,每日1次。
1.2.3 理疗:中频治疗,电极板置于颈椎部,选择治疗处方,每日1次,每次20min;红外线颈部照射,每日1次,每次30min。
1.2.4 针灸:取穴风池、天枢、颈部夹脊、肩俞、曲池、外关、合谷、后溪,均取患侧,平补平泻手法,可配合艾灸,每日30 min,每天1次。
1.2.5 药物治疗:丹参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症状较重者可先采用甘露醇脱水,以减轻脊髓水肿,再用丹参滴注。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在颈部疼痛不适、眩晕、活动障碍、睡眠形态混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折磨下,会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心理变化。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的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及时疏导,耐心解释,使病人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与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2牵引的护理:牵引时注意保持牵引装置的稳定、安全,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于床架上,保持牵引力及方向的正确性,保持牵引效果。牵引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感觉及血液循环等情况,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及时调整牵引重量,如果症状加重立即停止牵引,对症处理,卧床休息。牵引后嘱患者低枕平卧休息,再配合推拿,起床活动时应佩戴颈托或围颈,加强颈部稳定性,防止扭伤,限制颈部过度活动。
2.3推拿按摩的护理:医生施用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时,指导病人均匀呼吸,全身放松,勿用力与医生对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脸色、神态、呼吸、脉搏,以免发生意外。治疗后如有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者,应卧床休息,检查颈椎是否损伤,分析原因,及时施治。个别病人在第一次接受治疗后的24小时内,有疼痛加重等反应,但在24小时后迅速减轻,此种情况应在治疗前告诉病人,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必要时可指导病人家属简单易操作的按摩手法,一方面可帮
助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可增强家属的参加意识,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还可提高病人及家属防治颈椎病的意识。
2.4理疗的护理 :治疗过程中病人可根据自身皮肤敏感程度自行调节治疗强度,如皮肤有破损者,治愈后再做理疗,皮肤感觉迟钝者,按时间调节强、中、弱档,以免烫伤。治疗过程中,应不间断地询问、观察,防止烫伤。年龄偏大及感觉神经受伤的患者尤为注意。
2.5生活调护:在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休息是必要的,在休息期间,颈部可短时间、小范围、小运动量的活动,但不可加重颈椎的负担,更不可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颈椎病症状加重时,予颈围保护,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避免睡高枕。睡眠时以保持颈、胸、腰椎自然曲度,髋膝部略屈为佳,枕头以软硬适中,高低使宜,透气性好,能自然塑性者为原则,侧卧位时枕头的高度应相当于一边肩宽,使颈椎与脊柱保持一条直线。仰卧时枕头约10cm,以枕头枕于颈部感觉舒适为度。卧姿以仰卧位最佳,侧卧位次之,俯卧位不可取,此种卧位破坏颈椎自然生理弯曲。中医认为颈椎病病因多与风寒湿邪有关,故颈部的保暖防湿十分重要,注意预防颈部受凉,寒冷天气尤其要注意颈部保暖。中医有“扶正祛邪”之治疗原则,通过摄取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富含钙、锌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颈椎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指导病人经常少量食用胡桃、黑芝麻等补肾食品和木瓜、当归等舒筋活络食品以舒通气血, 改善症状, 但应避免滥用温补药和药酒。
2.6健康教育:①指导病人注意颈椎保健,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保持颈椎自然状态,注意纠正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打麻将、下棋等,或将风扇、空调对准颈部吹,同时应避免长期伏案工作。工作或娱乐时要定时活动肩颈部,进行头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回环及上肢伸展、扩胸等活动,以改善颈肩肌群疲劳,工作之余应坚持功能锻炼,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预防颈椎病的发生。②指导病人注意枕头与睡姿的卫生。枕头高度适宜,以保持人体平卧及侧卧时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为原则。③勿用颈部扛、抬重物,直接压力最易发生颈椎骨质增生,生活中应避免不良姿势,如:单手提重物,长时间固定姿势,不平衡用力等。④注意颈肩部防寒保暖,积极预防咽喉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上述疾病易诱发颈椎病。⑤颈椎病发作时应及时就医,切忌自己或找人随便端提头部,一旦发生颈椎损伤及时治疗勿留后患。6定期复查。
讨论
颈椎牵引、推拿、理疗等疗法的机制主要是减少颈部活动,缓解颈部肌肉痉挛疼痛,扩大椎间隙,减轻压迫刺激,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弯曲,有利于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复位。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淤,提高细胞耐受缺氧能力、镇静安神的作用,可改善外周循环障碍、扩张血管,使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降低血粘度,扩张血管,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改善大脑缺氧状态,缓解症状。同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必要的临床护理,可使病人了解颈椎病的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消除疑虑和恐惧心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3
【关键词】颈椎病 椎间盘突出 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01-02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成,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本文结合三年来对112例颈椎病患者的诊疗过程,采用多种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64名,女性48名,年龄82~31岁,平均57岁。其中颈型45例,神经根型39例,脊髓型13例,椎动脉型11例,交感神经型3例,其他型1例。经我科临床治疗治愈8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
1.2 临床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之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它的主要症状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疼、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感,有时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症状与发病过程、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临床出现颈椎病的症状,但也要与非颈椎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如同样有眩晕症状,应先排除耳源性眩晕,美你攸氏症,前庭功能紊乱,听神经瘤等。还有脑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此外同样是颈肩上肢痛,也要与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腕管综合症。风湿性肌、关节炎,脊柱炎肿瘤等相鉴别。
1.3 临床检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1 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
1.3.2 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者颈部活动受限比较明显,而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动时可出现眩晕。
1.3.3 椎间扎挤压试验让患者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掌轻叩左手臂背侧,如出现根性痛或麻木则为阳性。在神经根症状较重者则双手轻压头部即可出现疼痛、麻木表现或加剧。
1.3.4 椎间扎分离试验对疑有根性症状者,患者坐位,双手托住头部并向上牵引,如出现上肢疼痛麻木减轻者则为阳性。
1.3.5 神经根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抵住耳后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牵拉,如出现肢体麻木或放射痛即为阳性。
1.3.6 霍夫曼民征检查右手轻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夹住其中指,用拇指叩击中指指甲部,若出现阳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则说明颈部脊髓、神经损伤。
1.3.7 旋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病人坐位,做主动旋转颈部活动,反复几次。若出现呕吐或突然跌倒,即为试验阳性,提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1.3.8 感觉障碍检查对颈椎病人做皮肤感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程度,不同部位出现的感觉障碍可确定病变颈椎的节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现,出现麻木时已进入中期,感觉完全消失已处在病变的后期。
1.3.9 肌力的检查颈椎病损伤神经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经支配则肌力可为零。根据各肌肉支配的神经不同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及节段。
1.4 临床诊断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
2 治疗措施
2.1 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
2.1.1 口服药物治疗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损伤极大。
2.1.2 牵引法 通过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牵引期活动受限。
2.1.3 理疗法 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甚至导致癌变。
2.1.4 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道,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颈椎病伴有骨折、骨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炎、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推拿可使骨质破坏,感染扩散,应禁此疗法。
2.1.5针灸法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风寒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所致,因此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针灸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针灸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晕针、惧怕扎针的情况,且针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
2.1.6 椎间孔阻滞(硬模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个疗程,硬模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个疗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
神经阻滞疗法常用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2.1.7 手术法 手术法的原理注药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如年龄偏大、身体欠佳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2.2 颈椎病的微创臭氧治疗 在激光自动定位C型臂引导下穿刺,精确、安全,臭氧只消髓核,不损伤髓核周围组织及神经,多余臭氧逐渐变为氧气被身体吸收,无体内残留。对高龄及糖尿病患者尤为安全适用。
3 颈椎病的预防
3.1 要注意头颈部的正确姿势,每天坚持做前倾,后仰,左右旋转1-2次减持10分钟。
3.2 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最好采用质地柔软的元宝型枕头,以维持颈椎棘突向前的生理弧度。
3.3 枕头的高度应在10厘米左右为宜。
3.4 平时工作的,做到既不抬头又不低头的舒适姿势。长时间工作时1小时要活动一下头颈部,使颈韧带肌肉得到适当休息。
3.5 仰头看电视时勿使颈部疲劳,最好与眼睛保持同一水平。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预防颈椎病,还可以防止颈椎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
4 讨论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多于女。近年来,由于临床对该症的病理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先进的诊断手段,特别是影像学的发展,使该症的发现(诊断)率不断提高,而且患该病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已不单属中老年常见疾病。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凡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有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也就是说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的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即可明确诊断、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时确诊并非容易。
由于颈椎病为机体退变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疾病,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根除,尤其是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因此重视颈椎病的预防工作,则可以使其发病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之分。绝大多数病人经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不发。但每一种治疗方法均有其独特的操作、作用和适应症,而且有一定的疗程。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牵引、推拿、针灸封闭等法,适用于初发或病情较轻的病例。其疗法目的是促使突出部位回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大椎间隙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但此疗法多数不能彻底消除和回纳突出的椎间盘。目前具备相当科研实力的机构,均要求保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同时进行,方可取得出众效果。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4
关键词:穴位注射;整脊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刺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证候群。临床症状以颈、肩、臂、手的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关于本病的治疗一般以手法、牵引、针刺为主,也有配合药物治疗等。我们在治疗本病时,运用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比较治疗前、后的有效率以及疼痛程度,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理疗门诊。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67岁,平均43.76±10.47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年,平均253.49±17.37天。
1.2 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994)[1]:①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人若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亦可发病;②多数发病缓慢,若有颈部创伤史或劳损史也可急性发病,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③临床表现:病人有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有放射性麻木或疼痛感,当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上颈部有神经受刺激或压迫时可出现枕部疼痛、麻木感,上肢有发沉、无力、握力减退等症状;④体征:颈部活动受限,在病损椎旁、颈夹肌、斜方肌上部纤维、岗下肌、提肩胛肌、肩胛内上角等处有明显压痛,神经根受刺激时其远隔部表面皮肤有疼痛过敏感,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压颈实验或上肢牵拉实验阳性;⑤影象学检查:侧位有颈椎曲度变化、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等,斜位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小等。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临床观察,服从医生安排,并配合治疗和随访;③年龄大于35岁,小于70岁。
1.4 排除标准
非颈椎退行性病变所致的以肢疼痛为主的疾患,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肱骨外上髁炎。②腕管综合症、肩周炎等。③有精神病、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等疾病患者。③妊娠期的妇女。④不能配合治疗、随访者。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注射
主穴:颈百劳、阿是穴
配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患者坐或俯伏坐位,取上述主穴与配穴,每次选2~3个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 ml注
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 ml、维生素B121ml,垂直刺入1.5 cm,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出现酸胀感(若针感向肩、臂、肘、指传导则更佳),回抽无血,再将药液缓慢推入,每穴0.5~1.5 ml。
2.2 整脊手法
错位整复手法,以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取端坐位,医生立于患者身后。医生左手扶持患者下颌部,右手拇指触及偏右的棘突。患者后枕部紧靠医生前胸。复位时。医生左手引导患者头部缓缓向左转动,当转到某一恰当位置,约35°左右时,医生指下棘突可有松弛感,再稍用力向左推动。此时,多可听到一声清脆的复位声,提示复位。用右手拇指沿棘突,自上而下,分右左轻轻按揉,以把项韧带贴敷在棘突上,手法结束。然后让患者静坐15分钟,嘱咐患者尽量不要转动头部。
以上所有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d,共治疗2个疗程,如果患者在2个疗程内达到临床痊愈,即停止治疗。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项目
1). 治疗周期结束后,临床疗效的观察;
2). 治疗前后颈椎病疼痛综合评定: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 McGil l pain quest io nnair e, MPQ)进行测评[2]。量表分为三部分:
①疼痛分级指数(PRI):含11个感觉性词与4个情绪性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四级,分别以0、1、2、3分表示,可计算出PRI感觉总分、情绪总分;
②目测类比定级法(VAS):为一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在其中画线以表示疼痛程度;
③现有疼痛强度(PPI):分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6级,分别以0、1、2、3、4、5分表示。
具体见表1:
表1 McGill 疼痛问卷
1.疼痛分级指数的评定(PRI)
疼痛性质
疼痛程度
A 感觉项
无
轻
中
重
跳痛
1
2
3
刺痛
1
2
3
刀割痛
1
2
3
锐痛
1
2
3
痉挛牵扯痛
1
2
3
绞痛
1
2
3
热灼痛
1
2
3
持续固定痛
1
2
3
胀痛
1
2
3
触痛
1
2
3
撕裂痛
1
2
3
B 情感项
软弱无力
1
2
3
厌烦
1
2
3
害怕
1
2
3
受罪、惩罚感
1
2
3
感觉项总分 情感项总分
2.视觉模拟定级( visual analogous scale, VAS)评定法
无痛(0mm)----------------------剧痛(100mm)
3.现有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定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5
1疾病诊断时充分应用解剖学知识
人体各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医学生们应在记忆各个器官相应的功能同时先理解这些器官的解剖结构,认识到对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功能、定位、病因的诊断。许多疾病在我们对其进行诊断之前,都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治病因素与损伤机制,所以我们在诊断疾病前应详尽地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常规的影像学检查,而这些行动都需要以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为重要基础,才能为疾病的明确诊断及合理诊治打下基础。我们在病史采集时,不仅要对疾病部位、性质、畸形、活动障碍等情况进行收集,还要重视疾病发生或加重前患者的状态(即诱因),如原因、是否受凉、外伤等诱发疾病发生,再结合解剖学知识,合理地对疾病性质、发生机制进行判断,从而帮助疾病的诊断。如腓神经损伤,就疼痛、感觉减退部位进行判断,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神经肌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都需要医生对解剖学知识有较熟练的掌握才能做到对该疾病的正确判断,才能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如:颈椎病,颈椎不同的解剖形态与其生物学稳定平衡状态、与其椎旁软组织的平衡关系、椎管内有效容积的大小、颈项肌的痉挛状态、颈项部血液循环状态等直接相关,而此种状态又与颈椎间盘退变、颈项肌无菌性炎症、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钙化、颈脊髓受压等病理过程有关[1-4]。所以临床教学中,我们要强调解剖学知识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要求医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解剖学,以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为出发点,结合患者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结果等,诊断疾病、治疗疾病,从而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2在康复医学评估前先复习局部解剖学知识
康复评定又称为功能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是制定康复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康复治疗的客观依据。康复评估就是要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及程度,对各关节活动范围、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评估在临床的较为常用的,这些评估均离不开解剖学知识,因此我们在临床教学时,会先复习相关的解剖知识,学生若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康复评估的内容与形式。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在临床教学时会先结合椎间盘的解剖特点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腰椎间盘局部的解剖学结构,了解肌肉、神经及血管的位置分布,然后再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弯腰、背伸等检查腰椎的活动度,要求患者平卧,检查肌肉的劳损程度以及是否引起下肢症状,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康复评估应该怎样做,提高教学质量[3]。
3将局部解剖知识引入康复训练的现场操作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熟悉掌握运动局部解剖学的知识,以其为理论基础及切入点,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以减少治疗的风险[5]。我们应首先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就肌力及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步态平衡与协调功能、心肺运动、感觉功等能进行评定、分析,这些方面都与局部解剖学密切相关。我们根据这些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运动疗法的方案,帮助患者被动运动,如床旁手法治疗;鼓励患者主动运动,通过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等鼓励患者主动锻炼。在临床教学中,我们要求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康复训练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以及康复训练的操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在康复训练中的治疗方法必须严格按照解剖学中组织的结构特点及生理特点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以造成对患者造成二次损害。如关节活动术,必须严格按照关节活动范围在正常范围内执行,以免因用力过猛造成关节的脱位、半脱位;关节松动术,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及附属关节运动作为治疗手段,以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急性炎症、恶性疾病及骨折未愈合者不能行该治疗,以免受伤或加重伤害;软组织牵伸技术,拉长挛缩或缩短软组织以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患者应保持舒适、放松的,牵伸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方向一致;肌力训练技术,通过非抗阻力及抗阻力运动来改善或增强肌肉的力量,掌握好运动的量;神经生理治疗技术,如Bobath技术、Rood技术等以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运用到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牵引疗法,通过外力牵拉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使其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牵伸,如经过6~8次或2周的牵引,症状未见改善或反而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检查患者或改换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康复方法范文6
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按摩 ①点按风府: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后头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项疼痛,预防中风。②点按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症。③点按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症。④点按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症。⑤点按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按此穴可醒脑提神,用治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症。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左手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手的十宣穴。再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方法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下肢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按摩养生法
十指梳搔头皮法 每日早晚以十指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搓掌揉脸法 老年人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60次,使面部气血充盈而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焕发精神之功能。
搓揉耳廓法 每日早晚搓揉耳廓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扣齿弹舌法 老年人常扣齿则健齿。每日早晚扣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每日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效。
上肢部按摩法 每日早晚按揉上肢部位60次,即从上肢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反复进行。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胁肋部按摩法 每日早晚按揉胁肋部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腹部穴位按摩法 每日早晚双手重叠放在脐部(神阙穴),上下左右顺时针方向按揉60次,然后再以同样手法逆时针方向按揉60次,可改善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腰部按摩法 每日早晚按摩腰部(肾俞穴、命门穴等),使腰部发热,则能强肾壮腰,对治疗肾虚腰痛、风湿腰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患有良效。
骶尾部按摩法 骶尾部为人体“大树之根”,按摩骶尾部八穴和长强穴,每日早晚各60次,有治疗腰骶痛、改善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