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1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正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发掘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功能,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所着力探索的主要问题。本文就笔者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经验展开论述,讨论初中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新思路。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理念;教学方法;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正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发掘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功能,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是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所着力探索的主要问题。本文就笔者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经验展开论述,讨论初中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新思路。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

开拓创新是广大教师从新课标的文本内容中提炼出的核心思想。以创新的思路和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思路。告别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今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将目光放长远,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时间里,大家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印象往往都是上机课就是“游戏课”,枯燥的二进制算法令人头疼,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正确的认识。当时在人们的眼中,信息技术只是一个新兴事物而已,对于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的全面信息化似乎还很遥远。而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覆盖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离开计算机和手机带来的便利,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人们也急需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且全新、全面的认识。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需要以一个崭新的思路推进。这也是现阶段众多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考验。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方法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位置,除非是上机实验,否则学生只有一味地听教师的讲解,上机的不频繁往往让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思路的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不仅学校加大了信息技术上机实验室的投资,信息技术教师也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法,应用在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在美国兴起,风靡至今,已经逐渐覆盖了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翻转课堂”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的改变,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师生的认可。尤其在中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工作已然遇到了瓶颈,在升学考试的逼仄之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或学生,都无法忽视应试能力给自己的带来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优势。因此,如“翻转课堂”这般新型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成果,更加坚定了广大教师对这种教学法的青睐。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法不了解的人来说,这种教学法看似以一种西方角度完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为核心,放任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散养式”学习。但是,“翻转课堂”教学法的重点在于教师事先给学生布置下去的任务和课题,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时间里,对于问题和课题的解答过程,就是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和探索的过程。因此,这种教学法尤其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这样一个重视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的学科教学。在学生处理信息技术教师布置的相关上机操作任务时,首先就需要调动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实践获得的相关知识的验证,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程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就是学生知识学习和理解加深的过程。像“翻转课堂”教学法这样的新型教学法,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显示出强大的契合性,也收获了巨大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无法忽视信息技术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应变当前变化万千的社会现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素养也已经成为了当代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如同人们基本的语言沟通一样重要。虽然在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下,信息技术的教学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调整和变化,但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仍然无法忽略强大的升学压力带来的沉重负担,应试教育虽然在理论界日渐式微,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然以压倒性的优势压制着素质教育。在信息化社会不断推进的今天,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具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已经逐渐成为检测素质教育推进效果的标准之一,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广大的师生必定能够共同以更加创新和开放的意识去共同推动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作者:陈春羽 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2]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08).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2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网络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生技能训练开始向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变革。网络环境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大多数初中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娱乐。本文通过对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网络资源教学模式概述

网络资源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当前,网络资源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大多数初中生能够较好地操作计算机、IPAD或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同时,初中生对各类电子设备非常感兴趣,这对于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效果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网络资源教学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网络资源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教师精心设计网络资源库、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网络资源库、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三个方面。

1.教师精心设计网络资源库

网络资源库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库主要由虚拟实验室、背景资源库、网络课件库、智能习题库、学习案例库和相关学习网站等组成。教师应根据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案例分类整理并归档存储。网络资源库是教师多年教学的宝贵财富。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资源库的设计不是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完成的,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收集教学素材,并及时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供学生学习使用。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网络资源库

初步完成网络资源库的设计后,教师应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与教师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形成系统的学习方式。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的任务进行探究式自学,亦可与其他同学一起以小组形式共同探讨某一专题知识。对于部分学校暂时无法进行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实验现象,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进而探究总结知识规律。学生也可以查阅教师提供的网络课件,通过课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实践和探索,从而获得相关课程知识及信息读写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深造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师生互动交流反馈

为了进行探究式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库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技术主题学习网站进行访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在网络资源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应定位为督促者和辅助者,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的指引性、总括性,把握教学目标的大方向,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对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此外,在整个教育和学习互动过程中,网络还起到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通过网络支持工具以及网络学习资源来获得开展学习活动的辅助资料,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来形成一种问题情境或一种问题探究的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知识向实际生活情境的转化。综上所述,创新和改革基于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人信息技术素养、促进现代教育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关于教学模式探讨的意义,明确了基于网络资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符合实际的网络资源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吕萍.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3(11).

[2]俞小妹.网络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6(11).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3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4

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和目标,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创造有利的信息环境和学习平台,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加强交流与协作,最终营造出高中信息课堂文化氛围。新课改大力推行后,新教材教学内容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教材核心内容由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选修课程数不受限制,但至少选修一门。必选课程主要是针对初中信息知识的回顾和升华,进而引出更深刻的命题,要求学生对各个阶段的信息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的能力。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自我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我兴趣和特长自由发展,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观念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构成比较多元,老教师占据一定比例。相较而言,老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和年轻教师相比,很难迅速转变教学理念,因此,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在中学课堂根深蒂固,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破除应试教育的桎梏难度颇大。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合作,教师作为一线施教者,应自觉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要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教师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杜绝单一的教学思维,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融合,多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三、创设全新的教学情境,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

1.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坚持学习的内在动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要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应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方式多样性。如学生学习图像处理一课时,根据课程要求,首先要了解图片编辑器的模块及功能,其次要学习如何改变图像大小、属性等基本知识,最后进行延伸,学习如何添加图片特效、艺术效果处理等。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将书本知识口述或演示一遍,则难以使学生产生具体印象。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书本知识点通过动画形式模拟出来,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对图像处理产生形象化认识,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们通过自我克服,进一步培养坚韧品质和可贵智慧,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如学习“文件管理”时,很多学生表示删除、复制、粘贴、创建文件和文件夹太容易了,没必要继续学习下去了。此时,教师可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们不小心误删了文件,应该怎么恢复和找回呢?”很多学生突然愣住了,紧接着开始查阅资料,和同学交流讨论,利用不同方法尝试。教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增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

3.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做到活学活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兼具的学科,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都是为参与实践做准备。学生对理论知识烂熟于心,无法完成实践要求,变成“纸上谈兵”,违背信息技术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课后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将考查学生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学习情况的主要指标。

4.搭建学生之间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十分浓厚。因此,尽管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也应为学生创造一定的交流学习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交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及时解惑答疑。通过搭建学生之间信息共享平台,不仅拓展学生思考维度,而且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教师的适时参与则为这个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型特征要求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的视野,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及移动重点的普及和推动,使初中语文课程教改中的知识获取、传播、创造、存在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为社会语文生活的全新改变,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2、明确教学目标,统整教学资源。语文学习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辅助自己沟通与交流,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力,建议在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语文核心价值和素养的融合要求,努力体现语文综合型和实践性特征,融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时,可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语文教材等的共同点作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小说单元可结合课外阅读小说的内容,构建评小说、读小说、演小说以及写小说的大单元学习活动体验,充分发挥学生构建新知识的能力。数字化教学环境可打破课堂空间,在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下,建立基于全球链接的初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基于社会结构来推动实践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完成生活和学习的无痕连接。比如组织学生使用“维基百科”,创建学校百科词条等,将生活与作文融合,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模式的辅助下,灵活运用电子词典和思维导图等,辅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习惯,进行互联网技术辅助下的语文自主交互学习。综上所述,文中以整合视野为前提,构建初中语文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学中心环境,在提升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动主线下,探索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及途径,继而在数字化环境下,设立系统性的语文整合教学体系。就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而言,可从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征和表现、水平等入手,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作为主线,以一定学习阶段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借此来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艳萍.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0):118-119.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初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6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素质 策略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 让理论与实践结合,但以学生实践为重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对初学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人,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由实践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上机实践。我在教学信息技术课时,学生的上机时间占70%以上,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毕竟信息技术最终还是以实践为主。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实践环节,理论传授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其他时间应当给学生实践。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才能发挥计算机这个工具的作用。

2 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指不拘泥于定理和公式,不被形式所束缚、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来考虑和解决问题。上升到哲学理念,那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全局观。我们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按照知识结构严格分块学习和训练,循序渐进,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比如在知识点和联系上做得就不够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问题上都可以从多角度思考,比如,Flas制作,程序设计等。在Flash设计中,一样的效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达到,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程序设计也一样,在编写VB程序的时候,要实现循环语句,就可以用IF语句,也可以用FOR循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更大的意义在于“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不可以永远用同一个方法去实现。

3 发挥中学教育的基础作用,积极推进信息能力教育

首先改进教学内容。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方面,是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起来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不是直接灌输很多理论知识。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时,不但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提高,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得信息,怎样处理信息。改进教学内容一方面要让学生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信息能力,以此来解决问题。其次改变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讲解、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等方式;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讲得精,练得多的原则。

4 初中生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信息意识

4.1 信息意识在信息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培养信息意识,就要培养学生把握即时信息的意识,以及追求新信息的观念。信息意识是信息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支配着信息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强烈的信息意识的牵引下,能够对信息技术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追求信息。信息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未来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具有了信息意识,才有迈向成功的可能。

4.2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信息意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信息意识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初中生喜欢模仿别人,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示给学生。由于学生经常受到老师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影响,当遇到问题时,也会尝试这样的方法,这样便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学生。

5 发挥中学教育的基础作用,积极推进信息能力教育

5.1 改进教学内容。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方面,是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起来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不是直接灌输很多理论知识。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时,不但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提高,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得信息,怎样处理信息。改进教学内容一方面要让学生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信息能力,以此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