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1
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影视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影视教育而言的,旨在培养学生影视审美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公共选修课亦即影视通识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课程,能够通过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大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之中,能够发挥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域外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功实践
借助影视通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本国核心价值观培育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1973年,美国电影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在613所大学开设影视通识教育课程,而今已经发展到一千多所高等学府。苏联也从1980年制定《电影艺术教育十年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青少年进行电影艺术教育。在日本,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教授学生制作包含“有纯正爱国心”的电影。韩国在1998年全民上下掀起一场抵制《泰坦尼克号》放映的运动,将观看《泰坦尼克号》视为“背叛祖国”行为。瑞典甚至明确规定从小学阶段就要将电影作为“第三语言”来必修,等等。事实上,各国对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意义不止在于繁荣电影产业,实质在于通过电影教育培育、传播、渗透本国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对世界观众影响巨大,2016年,IMDB网民评出“全球100部最佳影片”中,排名前100影片中的62%来自美国[2]。美国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体现为:充分展示和肯定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大肆宣扬和强调美国的国家实力及“美国主导”意识;极力打造和编织“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主义”的美国神话[3]。
(二)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协会成立标志着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开始受到关注。1984年,梁国治的《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当受到重视》一文将高校开设影视通识教育预想推到了学术探讨的前沿。198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影视教育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4]。2002年,教育部又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5]。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6]中国高等院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由点到面、由专到全,截至2015年,“全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将影视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7],影视通识教育获得普遍重视和推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主动性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和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学习自觉性,而且受教育媒介的影响。教育媒介的选择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教育媒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而当前许多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外讲座、宣传海报等僵化、固化、老化的形式,严重脱离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特征、兴趣偏好,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制约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据调查,高达57.8%以上的学生表示:参加类似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讲座是“被迫的、被要求的”[8]。当代大学生多属于90后,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现实体验,而厌恶道德说教;他们喜欢感性接收代替理性思考;他们被誉为“视听一代”,对现代图像媒介高度依赖。据调查,有53%的大学生在一个月内看了1-5部电影,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电影,11.3%的学生看了10部以上电影[9]。观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影视通识教育以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能够转变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化“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少年儿童所接受和理解。”[10]从电影本身来看,优秀的电影不仅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精华,渗透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以现实生活为内容题材,借助声、光、形、色等元素,向大学生传递主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在变化的情境中感染、熏陶观众,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以影视通识教育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转换学习内容,增强生动性
教育学家布鲁纳有句名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意愿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凝练,具有鲜明的概括性、抽象性、理论性。如果教育者不能结合大学生生活现实加以解释和运用,只是生搬硬套的强制灌输,必然导致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酿成厌烦、排斥心理,失去学习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能够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鲜活性,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故事。影视通识教育的无穷魅力在于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细微的生活内容、感人的情感氛围、曲折的发展情节深入观众的内心深处,循循善诱的引导大学生走进故事的思想田野和价值世界。以影视通识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直触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震撼心灵,将枯燥理论演绎成鲜活故事烙在大学生脑海。例如,一部优秀的抗战电影是最好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它能够以撕心裂肺、声泪俱下的故事情节诠释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和平与正义”的深刻真谛。而且,影视通识教育能够保持与时下社会发展、文化语境、主流情感的同步,容易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要义蕴涵在折射现实生活的电影文本中,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与情感期待。
(三)调整教育方式,突出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手段,它倡导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方式使大学生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换,克服了传统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直白表述和政治图解,能够以其隐喻性特征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影视通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视通识教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体现在化“显性”晓理为“隐性”动情。鲁迅曾经提及:“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11]之所以如此在于教员的讲授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教育效果停留在学生“懂”或“知晓”层面,能否深植内心、外化于行尚无定数。正如《爱迪生传》中所述:“大部分的教科书,只有30%的效率。”[12]只有从生活中着手,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影视通识教育借助人物、情节、场景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思想、情感的表达,化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念性,使其具体内涵被隐藏、消解在学生审美体验之下。又恰如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说,电影可以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优秀的电影可以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口号式、宣传式、动员式手段的局限,将核心价值观内容隐藏于故事中,隐藏于艺术表现、人物对话、情景感染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起到隐性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虽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其鲜明的功能和优越性,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发挥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还受到教育观念、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观念固化
目前,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掘。一方面,从开设影视通识教育的高校数量来看,我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以美国为例,1977年,美国约有1000所高校开设影视课程,占总高校数量的1/3。而我国在截至2008年,开设影视课程的高校仅350余所,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影视通识教育的地位没有收到足够重视,面临定位虚化的境地。另一方面,我国的影视通识教育主要作为一门艺术欣赏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且形式单一,甚至部分高校与声乐课合开。而在美国高校中,影视通识教育不仅主要作为必修课或公共课来开设,而且大力开设电影专业教育,1967年,美国开设的影视通识教育程种类就高达3000多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制约了影视通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日益深远,新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观念亟须更新,影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教育形式、价值观输入的隐性手段、新的思维形态教育,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通识教育遍及高校,这一趋势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兼职教师较多,思想引领淡化
转型期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开设没有摆脱急于求成的冒进路线,造成高校影视课教师严重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能力、素质挑战。由于20世纪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起点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十分紧张。而2002年的《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13],加剧了这一供不应求的矛盾。很多高校出现了中文系、美术系教师开设电影选修课的混乱现象,他们不仅缺少专业知识培训,而且没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方向,根本不懂得怎样去教授学生欣赏电影,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虽然有些学校聘请一些影视教师和摄影编导兼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一方面,由于兼职身份的束缚,他们无法将经历集中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传授和分析能力,仍然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基本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任务;结果是,懂电影的只讲电影知识,忽视价值引领;不懂电影的,既无法传授知识,也缺少价值引领。
(三)教育标准滞后,课程内容老化
教育工作者重视不足和专职教师短缺导致教育内容较为混乱,缺少基本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培养规划。很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教学大纲、无师生教材、无考核标准。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根据授课教师自行安排,各色各类的电影都被搬上课堂,甚至有些电影根本无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离了影视通识教育的宗旨。在个人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有娱乐性,更要有教育意义。[8]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面临两个极端,一端是教学内容纯属搞笑娱乐,毫无教育意义而言;一端是教学内容虽有教育意义,但电影题材内容沉闷、老旧,与90后大学生兴趣偏好脱节。这些乱象不仅无法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甚至扼杀了学生对影视通识教育的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也就背离了初衷,流于形式。
(四)教学视野狭窄,教育模式僵化
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方式僵化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的重要原因。在对安徽合肥地区的4所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课堂观察发现,当前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一种是单纯观赏型,二是“讲解—观赏”型,三是“观赏—交流”型。对于第一种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影视通识教育和待在宿舍看电影毫无区别,上课的积极性降低。第二种方式虽然有利于让学生事前了解一定的影视知识,然后运用到观赏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无法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引导。第三种方式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无目的讨论的局面。此外,很多学校都设有影视爱好者协会、学生团体,但大部分高校都缺少影视通识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视野仅限于课堂教学。鉴于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影欣赏的趣味性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导自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微电影,借助影视通识教育进行欣赏和点评,创新教育方式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提升路径
我国影视通识教育之父雷祯孝认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行动课程、书本课程和影视通识教育程交相辉映的新时代。面对世界各国纷纷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培育本国核心价值观和向外输入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和战略规划,我国推进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必要而紧迫,需要在立足全球化视野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思考。
(一)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发展起点较早,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尤以号称“世界电影工厂”的美国最为瞩目,美国不仅借助电影等社会教育方式有效培育了国民的价值观,而且以电影的形式对外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其中,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建设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战略定位上,美国已经将影视通识教育视为通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五大类核心课程的第一类,可见其地位颇高。不仅如此,美国还实行必修课和专业课“双推进”政策,不仅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来开设,而且积极培育电影专业人才,将电影素养作为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电影一窍不通的大学生,不配获得大学毕业生称号。在教学方式上,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张学生相互交流、碰撞,教师给予点评,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网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指导学生自创影视作品,培养其操作实践等综合能力。美国政府也对美国大学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投入大量经费,实行严格的产权保护,这些都促进了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除美国外,英国、法国、瑞典等国也在政策扶持、课程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进行保障。
(二)加大教育部门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扶持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层面仍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的扶持。一是高校教务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应从政策和指导意见层面深化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意义,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和观念,破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二是确立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学科地位,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定位在附属于艺术课、表演课范畴。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尝试作为高校公共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尽快改变学科定位不明确的状况。三是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体系。组织教材编写、课程论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试考核等具体操作的规划。其中,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评、成果认定等问题应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引发“马太效应”,造成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流失。四是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硬软件都要跟进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尝试扶持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专业,巩固和丰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人才资源。
(三)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程实施的微观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影视通识教育开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者,应以多元化视角、多维度视野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落实的微观机制。首先,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领导队伍和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建设强有力的领导师资队伍需要成立专门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组织机构和行政后勤人员,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同等地位;严格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招聘,不断进行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业培训和经验交流。其次,影视通识教育内容遴选和审查机制。教学内容关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和实效。在影视通识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坚持经典性与教育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选取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兴趣偏好的教育内容,杜绝媚俗、庸俗、低俗的影视作品进课堂。高校应尽快建立电影作品遴选标准和经典影视资源库,为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欧美电影,应有目的地选择那些艺术水平高,思想主题健康向上的影片,充分发挥教师对外国影片的审查和价值观引导作用。再次,教师教学监督和考评机制。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必须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克服以往存在的随意、敷衍了事的教学态度,强化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以领导督课、同行听课、学生评课等形式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监督考评机制。最后,学生学习成果考试考核反馈机制。一堂优秀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实现教学行为的主客体互动。当前,由于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而且缺乏考试考核机制,造成大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娓娓动听讲课,学生各忙各事,严重影响了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不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综合成绩、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作者:李祥祥 李万银 单位:1.安徽建筑大学 2.安徽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01).
[2]苏兴莎.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吉林大学,2016:13-195.
[3]周卫红.美国好莱坞电影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状况及经验启示[J].电影文学,2013(14):4-6.
[4]张云波.普通高校影视鉴赏课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34-135.
[5][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DB/OL].教育部网站,2002-05-13,[2017-01-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5-09-28,[2017-01-28]./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7]冯秀娥,陈彦坤,孙玉秀.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85-86.
[8]李祥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基于福州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4):10-14.
[9]厉国刚,杨云.关于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08(9):133-135.
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2
檀传宝:劳动教育对于今天的中国非常重要,它的重要性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考虑。
第一,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考虑。你会发现如今在中国,很多社会的病态都与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不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一些人为富不仁,一些人一心想赚快钱,还有很多人喜欢炫富,等等……这些社会乱象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不劳而获或是少劳多得。或者,我们从特定角度看,很多社会病态都可以归因于与劳动有关的价值观的偏差,需要通过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正如你在问题中所说的,现在咱们国家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很快将会成为第一。我们的人均GDP也已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说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都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那么,当我们告别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导的旧时代之后,有一些课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脑力劳动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最基本的体力劳动的成分依然存在。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定义劳动教育所说的“劳动”呢?究竟怎样的社会安排才更有利于让人们在诙中获得尊严、拥有劳动的光荣?应当怎样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看到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直面、回应这些课题,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迫切、重要。从更积极的角度看,一个能够拥有劳动意义感的劳动者可以更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让全体国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从而愉快地劳作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对于新时代中国人生存质量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从教育本身的角度考虑。我们强调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教育本来就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一个最根本的理由,社会主义运动说到底是为劳苦大众主张权利的,是以承认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为非常重要的价值原则、教育原则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让劳动者克服劳动异化状态,摆脱剥削压迫、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本来就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最为根本的一个诉求。从价值体系上讲,无论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还是今天的中国,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创造的主体――劳动人民,都一直是最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体系中,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教育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形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办真正的社会主义教育,按照讲的“不忘初心”,劳动教育就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劳动教育的内涵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了劳动技术、社会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等。在您看来,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檀传宝: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具体形态,但是形态的划分标准不一样,比如说以场域划分的话,就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等。我更多的是想谈另外一个标准,我觉得无论是在学校、社会还是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显的部分,比如说在劳动过程中学一些劳动技能、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我认为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在外显的部分里面隐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劳动教育固然要学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是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在的价值理论里,非常崇尚和强调的一些原则,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所强调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以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教育理论强调体力、脑力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等等。开展这些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劳动教育要特别注意让孩子通过参与劳动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人民。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个。
:您认为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呢?
檀传宝:真正要把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建立起来,当然是要靠学校来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社会风气和家长的观念要有所改变。如果社会本身风气就不好,比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富二代”炫耀其不劳而获的生活,居然还有很多人羡慕不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想要有效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肯定会遇到重重阻力。另外,很多家长在心底其实并不认为劳动观念是重要的,认为只要学习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在这种情况下,谈怎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就会很困难,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根本没有加强劳动教育的土壤。
对学校教育来讲,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劳动教育本身要在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在整个学校文化中确立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学校文化里本身就存在大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那就算是学校有劳动课,作用也会很有限,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认为社会氛围的改变,包括学校文化环境的改变,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比开设多少劳动课程更为重要。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老师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异化的现状呢?
檀传宝:目前可以说劳动教育的异化和边缘化非常厉害。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惩罚,比如迟到了罚做一周的值日等等。劳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的时候,就是反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种异化。
第二,把劳动教育异化为学习一种技能。设想一下学生花很长时间只是学会怎么剪纸,若这一学习经历对他的课业成绩、身心健康没有太大作用,这样的劳动教育肯定会被边缘化。通过劳动生产和实践的确应该、也有可能学到某种技能,但是劳动如果仅限于技能的学习,而有些技能高考又不需要,这样的劳动教育怎么可能不被边缘化呢?
第三,把劳动教育异化为一种娱乐,比如一些毕业班学生平时学习很辛苦,所以学校会组织他们去参观一下工厂、农村,当作生活的调剂,这就更没有意义了。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劳动安排,认为这就是带着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了。其实所谓的“劳动安排”,基本就是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用一天或半天时间带学生“活动”一下,而这就同时意味着平时学生都不会做这些“劳动”的“活动”……这样的劳动教育,效果当然会极其有限。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这三种思维或异化、或窄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
这就回到了刚才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边缘化,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劳动教育,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家对劳动所蕴含着的最重要的教育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劳动教育其实有时候只是要还原某些人生的常识。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不种庄稼,面包从哪里来呢?这是常识,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会忘记,一心想着不劳而获,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价值。其实,劳动教育也可以有使人愉悦的功能。但劳动教育真正的愉悦,应该是对劳动过程、劳动果实的欣赏带来的那种精神性愉悦。在帕夫雷什中学,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面包节。孩子们种的头一茬麦子收获以后,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苏霍姆林斯基会让孩子们请自己的家长来品尝。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愉快真正是劳动的喜悦――由他们亲手种植的小麦做成面包的那种芬芳,是劳动的芬芳,能够鼓励孩子以后再去进行新的劳动,而不是肤浅的认为,劳动就是我学习累了、去放松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劳动的愉悦。
:虽然一直以来学校都有开展劳动教育,比如开设劳技课、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您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够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呢?
檀传宝: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清楚。教师可能模糊地知道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就M织学生开展几个相关的活动,但可能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劳动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以劳技课举例来说,如果认真去安排的话,可以大大促进孩子各科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要让劳技课变成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综合应用的领域,思考孩子在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哪些在劳技课可以用得上?这样就既有劳动教育,也强化了孩子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劳技课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而不是只学一个剪纸或者陶艺就叫劳技课了。因此,我是主张劳技课更多的应该是校本的,学校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思考哪些知识可以应用,再去设计劳技课,才是正确的思路。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门的活动和课程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仅通过这一种渠道去实现劳动教育所有的任务。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就会明白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
除了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两件事。
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比如现在很多老师本身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了,甚至有些老师特别羡慕那些不劳而获、挣快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指望他对孩子有正面的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这对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相关课程的建设要跟上去。比如说历史课,过去的历史教育特别强调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历史课就只讲帝王将相,而劳动者在历史中的意义完全被人忘记,那肯定是不对的。无论是历史或其他课程,都要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
这两点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或者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不能渗透到学科教学里,只是偶尔带学生去专门劳动一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那样,可能劳动课甚至都带有反劳动的性质了――因为大家体验到的只是劳作的辛苦,却感受不到其中的价值,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劳动了。所以归根结底,整个教育系统要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科教学都应该配合,再加上专门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才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您谈到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十分关键,那究竟如何才能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实践您刚才所说的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呢?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您又有哪些建议?
檀传宝:要让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看。所有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劳动教育要从孩子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教师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劳动教育要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去重视。正如我刚才说的,现在有那么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也有两个建议。一方面,现在很多老师,尤其年轻老师,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劳动价值观,这就好比数学老师不知道数学,那你怎么教?所以广大教师需要去了解什么是劳动价值观,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当教师明白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具体要去实施的时候,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课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这种创造性不是异想天开,要与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实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但如今很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家里的活儿不用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是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观念。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檀传宝:首先还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大前提。具体到家长要做哪些改变?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不要把学习跟劳动看成是对立的。在我看来,其实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学习,来帮助孩子确立付出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这样的“劳动”观念。正如大人要通过劳动去创造世界,儿童要通过学习去获得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劳动和学习建立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勤奋学习看成跟劳动没有关系的一个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孩子如果认真学习,也可以视之为勤劳的一种表现,也是值得鼓励的。
第二,家长不能把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看成是与儿童生活没有关系的。你所说的很多家长在家里不让孩子劳动,一方面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教育意义,另外一方面是在这个少子化时代,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家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却不考虑教育意义的话,有可能就只是一N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所以我觉得让孩子适度地参加有意义的家务劳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育儿童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等。他如果什么事都不做,那怎么学习做主人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进行变革。一旦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就会自觉去考虑哪些劳动方式对孩子是合适的。我觉得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把学习跟劳动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
:还有另一种情况,有一部分家长已经能够意识到劳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也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他们是采取以劳动换取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做家务,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
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现状 原则 具体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一)价值形态多元化。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多元的文化更加便利地被当代的大学生所接触和了解,大学生以空前多元的视角来审视各种文化,加上大学生强调个性和标新立异的心理阶段特征,一些违背世俗但能为其行为提供正当和充分理由的价值观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加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使得利益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由此改变了社会文化相对单一的价值诉求,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再是简单的根据课程要求而“一刀切”的标准。时代的进步、教育模式的变化、大学生的特殊性都要求价值观不再单一化,而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使大学生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徘徊,在多元的价值观选择中游弋”,[1]这样,本来影响主体个性,指导主体正当行为的价值观则丧失了功能,成为了多选和复选项。“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可以”,最后就“怎么做、做什么都可以了”,价值观在多元化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本能。
(二)价值观念世俗化。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当代中国正在经历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在我国深化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使得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在社会化的同时被不断地世俗化。大学生虽然处在相对纯洁的象牙塔中,但他们也不断在校园和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化,在社会世俗化的浪潮中,社会上及时行乐、崇尚潇洒和享乐生活为宗旨的人生哲学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宝典,“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观念在大学生中很有市场。
(三)价值目标理性化。
当代的大学生们早已不是革命年代对政治口号的绝对服从和执行,也不盲从改革初期类似“潘晓来信”的怀疑主义,而是“由原来激情式的参与,转化为务实性参与;由原来的反叛、先锋、对立,转变为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抛弃了浮躁、冲动,而以理智、平静、积极的态度接受并投身于社会改革”。[2]大学生们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环境下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资讯,不再对官方的言说和思想盲目服从和崇拜,而是在比较中选择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同时这群有着学习、就业压力的年轻人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网络发达的冲击下,对于义工活动、形式主义、“空头政治”、最高理想追求等都已经不屑一顾。他们对于漫长的看不到眼前利益的奉献大多选择回避,而对投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情有独钟。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以上的独特性,而针对这些价值观的现状,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形成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性”原则。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在一个经济多元、文化多元的时代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盲目性、无序性和易变性,所以要解决大学生在成长和适应社会时所产生的迷茫、困惑、反叛和矛盾,就必须在大学生中树立价值观中的最高价值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即用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考虑大学生的特定发展阶段,将社会转型期所造成的种种校园与社会的缝隙作为着眼点,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本位,以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及具有深层指导意义的内容为构成要件。
(二)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主体性,二是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老师单方面处于主动和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教育课题的被动和客体地位,相反,两者都是教育的主体,都要满足其主体性。对老师来说,一定要提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责任,以此来引导和影响大学生。而大学生则是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弃教育霸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使之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原则。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共同担负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家庭观念、社会风气、社会言论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家庭来说,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长期的深层次的影响,要优化家庭环境,建立科学、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与子女之间形成平等和睦的关系,这对子女人格品德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就社会来说,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会直接引起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变化。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则是影响大学生德育环境的根本要素,其会对家庭、社会环境起着本源式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丰富文化精品,健全文化设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改善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是非判断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拓宽思路,实现理论灌输的实效性。
理论灌输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任何意识形态的接受和内化都离不开课堂理论教育和灌输。现在的理论学习是以教师在课堂讲授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很多也是和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大,不能切实地被大学生感同身受,所以高校中的“两课”现状普遍偏冷,课堂气氛差,学生的到课率低。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必须以大学生为中心,把教师的课堂和实践中的教育列于辅助地位,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要实现按学生核心价值观理论灌输的实效,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育气氛
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的艺术和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特征。用一些轻松愉悦的课堂实践方式,如观看教育电影、分小组讨论、联系自我等,使情感因素在“两课”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将教育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价值观教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要把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与大学生的生活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要求联系起来,增强感情的沟通与交融,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育人目标”。[4]
2.强调对大学生信仰教育
现在在我国,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各种信仰在国内打起了争夺战,而在这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时期,我们只有帮助大学生树立的崇高信仰,才会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迷失方向,产生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首先要认识信仰的本质特征,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无知据斥真理”,对理论要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教育,以使大学生能认同和接受,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最后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坚定我国走社会主义路线的正确性,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奉献一生。
3.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德育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教师肩负着教育大学生的重任,应该以身作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的大脑,以良好的道德、人格、品德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做到“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使得学习文化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双管齐下,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二)充分重视网络载体,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网络文化在我国深入发展,它以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兴文化,具有正负效应,一方面由于其传播信息的无限制性,使各种意识形态和西方价值观不断腐蚀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相对化与世俗化。而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具有开阔大学生的视野等积极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阻却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积极利用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增砖添瓦。
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强化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网络的虚拟社区中,大学生可以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接触,可以无限制地对某一个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极大地加快了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反馈速度,加快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修正。其次,在网络中大学生很容易消除心理防备,完整地表现自己价值观实践情况,这样教育者就可以根据其表现的特征,对症下药,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薄弱点进行强化教育。而网络上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得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最后,在网络上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教育者要积极学习网络技术,能够利用网络了解青年关注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整理分析,并对一些意识形态敏感问题进行积极引导,对错误的价值观勇于开展批评。同时要在网络上传播民族传统文化,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与社会接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开展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而社会实践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就是只看到了社会的表面,没有认清社会的本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巩固中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在社会上打磨多年的同龄人来说,大学生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缺少的是丰富的实践渠道。所以,应该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清社会的真实面貌。将社会对大学生寄予的殷切希望传达给他们,使他们明白,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复兴民族的重任。
具体来说,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制度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有一定的社会制度基础,在实践中完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巩固和重构。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约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5]当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高了,他们就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历史和时代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形成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集全社会教育合力,更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原则的指导下,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形成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育模式,开展系统性的实践活动,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参开文献:
[1]胡德超.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57.
[2]乐锋.理性与躁动――关于青年价值观的思考[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54.
[3]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83.
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与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仅是一般的德育认知教育,更是涵盖了理想与信念的信仰教育。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体现于基本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建构与重塑。这要求教育路径不能仅仅依靠冰冷的文字与课堂多媒体,而要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思考感悟、甄别发现,在课堂上思考,去生活中体验自身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点与契合点。这就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定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不仅如此,要重视课堂教育,创新多种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实践内涵,对于学校大学生,认知教育是基础,要更加重视公共理论课程在学生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但是作为授业主体的教师要更加注重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机制。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正视现代社会中的多元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与多元性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式、情景式等多种互动方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甄别,深化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这要求教师更加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转变班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化学生“被动式上课”为“主动式学习”,活跃公共课程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主张公共课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轻松的“政治课”学习环境,这样“无压力沟通”的教育效果对学生可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遵循大学生心理接受机制,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群体的亚文化结合。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知晓我国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容,更让学生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能够从心理认同主流价值观并能亲身实践于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价值观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终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接受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是知情意行互相作用的结合过程。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循序渐进,除了基本的讲授灌输理论知识外,更多地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实践体验,如采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性关怀式的情感性渗透,和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共情体验,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信念,让学生在自我感触和交流体验中不断地内化学习。
从文化视角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导向,被政府社会所倡导,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大学生群体因其本身年龄、所处时代背景等因素,具有鲜明的青年群体文化特质。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想法,更有旺盛的精力与激情,但同时看问题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细致与深度,容易走极端和片面化,容易被煽动。这些决定了核心价值观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有效传播,应该尽量避免太过于死板、书面化以及与现实脱离的长篇大论,语言上尽量地生活化,有力量同时也要够温暖;在对核心价值观进行逻辑梳理时要贴近大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热点案例或是学生关心的话题、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了解学生的现实要求与精神诉求,如就业问题情感问题等,深入浅出,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可以通过红色网站、微博、QQ等多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生活化教育,将主渠道教学与全方位的生活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感受价值观文化与自身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契合性,引导学生感悟,启发学生思考,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①相结合。
第三,拓宽核心价值观体系传播的教育渠道,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大环境的建设中,创新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途径。
第二课堂活动因其灵活丰富、自主性强、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等多种优点,一直都是学生活跃的活动聚集地,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中更可以多样化自主性地选择参加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实践,能动性和可引导性更强。可以探索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学分的量化,拓宽活动参与的学生群体。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有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活动任务,让每个同学在大学期间至少参与两次相关的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对活动的设置更加合理,丰富各个类别,注重打造各类的精品活动。多质少量,更加注重从学生需求和实践意义思考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另外,要鼓励与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并争取给每个类型的社团按照社团的属性配备相应的可供联系与指导的教师,让社团活动可以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主流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内化为自身三观、习惯,最后外化成为自然自发的行为。任何观念要转变为行动都需要将其生活化、在生活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生活中去体会、比较、甄别、接纳,从而用观念引导或是改变自身实际的行为,甚至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校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载体,在载体中活动的各个主体都可能成为彼此的对象化客体,对象间的互动都可能成为影响彼此思考价值观念的扰动因素。核心价值体系转变为学生实际行为的机制就是高校校园生活本身(这里将外部社会环境视作理想状态)。因此,要想在高校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实际有效的路径就是按照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进行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改善高校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优质的教育-学习-生活模式。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学生,都可以有条件地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观念、启发思考、外化行为,让现实生活成为传播价值观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路径。如下图1,校园生活涵盖的教学工作、学生、后勤管理等几大主体之间的活动构成了学校的教育、学生与日程生活,通过对整个学校大环境的优化,主体之间的互动及多种校园媒介的传播,让生活成传播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信息化网络化生活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诸如校报、宣传栏及校园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新兴的媒介加强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强传播的时效性与广泛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极大地增强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不仅如此,对于校园宿舍,现代学生生活最集中的聚居场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宿舍生活与管理制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以及宿舍长的带头作用,在宿舍可利用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宿舍文化活动,诸如最美宿管员的评选活动、我为宿舍出点力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现实化,让学生不仅在现实生活中理解理论学习知识,更是让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可以成为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励自我成长成才的得力助手。
最后,要培育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激励机制。
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活动就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可以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今后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和评比表彰活动的评比标准,进而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和认同。建立偶像激励机制。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发掘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故事,引导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生涯愿景激励机制。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形成共同愿景,激励学生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目标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3] 张丁杰.曾贤贵.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 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5] 马鑫一,王婉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2(6).
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5
【关键词】网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一项交往实践行为,其所针对的客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在于,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目的在于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自身的一种价值观,并且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教育与受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以及教育介体。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而个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虽然网络社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也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新的途径,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环境给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主要根源、基本要素以及实施途径三方面予以分析。
有效性的根源分析
经济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实践活动,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其成效也主要根源于社会经济水平。一般来说,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是正相关的,社会经济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越有实施的基础,其教育的成效才越能得以体现。
而网络环境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会在一定程度取决于网络作用的发挥,一般而言,网络拓宽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渠道,延伸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但是网络也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些都将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但从网络发展的本质来看,其本质上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现,最终仍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社会根源。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也是思想的集散地,社会文明进步与否,主要在于社会是否具有自身的价值目标以及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展的必然选择,这主要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反映的是人们的共同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我们所倡导、弘扬与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自身,主要途径在于教育引导,教育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即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符合社会自身的发展需要与人们自身的现实需求。
文化根源。价值就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满足,体现的是一种需求与满足的关系。价值具有历史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所追求的价值在不断变化,价值应当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相应的时代特征。各个时代所积累下来的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传承性,时代越发展,文化就越丰富而深厚。
文化是一种类的符号,是一个社会的象征,网络时代中,网络文化已经初具规模,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价值与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文化是价值的来源,价值是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其现代价值的转化,就必须超越其原有的价值观。因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①而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体的核心价值追求,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根源,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内蕴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追求,正是我国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提炼升华。
有效性的要素分析
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人的主体实践活动,具有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主体性体现的是人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主体间性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互性。一般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可以包括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而两种主体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主体要素,其中,受教育主体也即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对象。由于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在价值追求、功能作用、职责使命等方面均存有差异,从而使得两种主体具有不同的基本素质。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水平能力等等均构成了教育主体的基本素质;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则构成了受教育主体的基本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尤其在网络社会里,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都可能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主体,不仅需要经受现实社会的考验,也更需要面对网络社会的诱惑,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
教育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从教育客体的角度来看,主要取决于客体的明确度与可认度以及主体对客体的熟悉度与认同度。一般而言,教育主体对客体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主体的教育引导能力,间而影响到教育的成效;受教育主体对客体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主体教育引导的最终效果。因此,把握教育客体的实质内涵,是主体实施教育引导、取得教育实效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社会的主导价值,是坚定人的理想信念以及形成人的社会共识的内在精神驱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鲜明、内容明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主要立足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而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而言,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而言,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教育环体。在网络时代,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双重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同样面临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双重考验,需要同时把握两种社会环境的不同特性。尤其是网络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匿名性、虚拟性以及易传播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具有机遇,又面临挑战。机遇在于极具便捷及时传播性的网络社会将能够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渠道与途径,为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外部保障。挑战在于具有匿名与虚拟性的网络社会将会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尤其是由于受教育主体的不确定性以及网络社会的难以控制性,将会减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对比网络社会,现实社会具有相对较高的确定性、可控性与稳定性,从这个方面而言,社会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优势,但由于传播广度与速度的限制,现实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环体要素来看,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应当充分结合网络社会的传播性与现实社会的稳定性,有效整合两种环境的资源,发挥好两种社会环境的优势。
教育介体。介体是维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介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纽带。介体的种类,视主体、客体以及环体而定。一般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与否,也取决于介体的适当与否。教育主体只有通过适当的介体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教育引导目的,才能使受教育主体有效把握住教育客体,从而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同时,根据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差异性,介体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在现实社会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课堂、座谈、讲座、开会、书本、实践活动等等介体予以开展。而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微博、讨论组、网站、社区等等介体来予以开展。而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而言,主要取决于介体是否符合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共同要求。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要始终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做到受教育主体的自我学习、自我要求与自我发展。
有效性的途径分析
网络社会的法治保障。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社会得以形成并发展,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产生于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并行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空间,但它依然建立于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具有现实性。因此,虚拟的网络社会依然需要现实的机制保障,这种机制既来自于现实社会,也产生于网络社会,其中,最基本的机制就是法律机制,这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对此,加强网络社会的法治保障,既是法治社会进程的基本任务,也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为网络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与秩序支持。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既可以通过现实社会的平台开展,也能借助网络社会的平台进行,但是若要发挥网络社会的优势与作用,就必须营造安全可靠有秩序的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②唯有社会法治同步跟进,促进网络社会法治环境的建设,才能给人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从而为人的价值追求提供明确的方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如果缺失法治保障,将会乱而无序,不仅社会的基本运行得不到保障,而且人的价值追求也无法得以实现,更会极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只有以法律作为坚实的后盾,积极强化网络社会的法治建设,有效规范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秩序,主动治理网络社会的不良信息传播,及时惩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才能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序的外部环境,才能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实施,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宣传。
网络社会的道德自律。“虚拟作为现实的延伸和超越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现实的复制和模仿、对现实的可能性的模拟和对现实的不可能性的虚构。”④网络社会对现实的不可能性的虚构,容易导致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比如网络侵权、造谣传谣等行为,对于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在依靠法律硬性手段的前提下,也应采取道德软性手段加以巩固。如果说网络社会的法治是一种他律途径,那么提升网络社会的道德水准则是一种自律途径。强化网络社会的道德环境建设,需要基于每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提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以网络道德环境的改善为基础,“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又有助于促进教育主体改善自身,尤其是有助于自身道德意识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实质来说也是一种道德观,尤其是在个人层面上,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人的自我道德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其有效性来看,除了基于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取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氛围。而网络社会道德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也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自律,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社会道德环境与主体的道德自律这三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网络社会的宣传引领。网络社会具有现实社会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方面取决于网络传播所具有的便捷性与即时性,从而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社会中快速传播与有效宣传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网络传播的途径广泛与载体多样,从而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播提供有利条件。但是,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还具有匿名性与去中心性,网络社会的任何主体均能成为信息源并且不易被发现其真实身份,这往往会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社会中的传播与宣传无法达到有效目标。因此,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优势,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否把握好网络社会的传播规律、搭建好网络社会的宣传平台以及治理好网络社会的舆论环境,同样会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观融入于网络社会的各个领域,积极有效建设好网络社会的宣传阵地,强化网络社会各类传播媒介的宣传机制,比如网站宣传、微信宣传、微博宣传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于网络宣传中,并广泛影响至现实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网络社会所具有重要宣传作用的积极体现。基于此,要充分发挥好网络社会的传播优势,努力做好典型事迹宣传、形势政策宣传、主题活动宣传以及理论知识宣传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主动发出社会好声音,努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强化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思想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会舆论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能够通过网络传播而得到极大发挥,从而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分别为浙江传媒学院讲师,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思政教育观念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JCML05YB)
【注释】
①何锡蓉,曹泳鑫:《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与价值观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核心价值教育观范文6
1.1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师资薄弱且资源局限
在高职教育中,因为重技能轻人文的大势,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包含在“两课”中,并没有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而在“两课”教师队伍中,受到过专业的法律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多数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哲学等专业出身,在法制教学中,连教师自己都不懂,因此在教学中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用道德教育替代了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中除了师资的薄弱外,其他条件也是非常的局限。图书馆的资源中法制类的资源少,学生法制实践基地少,学生校内法制活动设施少,因为法制教育师资的缺乏,因此与外界联系的法制教育基地也少,同时受经费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法制活动少。
1.2法制教育氛围不足
首先是学校的大环境没有法制的氛围。因为高职院校重视的是技能,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法制观念的培养几乎被忽略,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形象地说就像是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机器人,只有技术技能的骨架,没有诸如法律素养等人文血肉。其次,高职院校管理从上到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也不能为法制教育提供好的氛围。法制教育要有民主的氛围与基础,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压制了民主的积极性,不能给法制教育良好的土壤,学生不能从法治的管理中汲取法制素养。第三,因为法制教育师资的不足,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难组织起法制类型的学生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中,不是五彩缤纷的文艺活动,就是各种技术技能的比赛活动,在法制日、“3.15”等特殊的日子也不能见到几所高职院校有法制类的学生活动,除非开设了法律专业的学校。
2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2.1高职院校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
大学的功能,应当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职院校并非一个技术技能的培训机构,培养的学生不能仅仅具有技能技术的功能,不仅仅是生产的工具,更是一个法制社会下的公民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维护法律权威,信仰法律。同时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社会法制进步、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专业技术,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和成长。法制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制素养,才能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只有具有一定的法制素养才会敬畏和遵守法律,信守承诺,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力建设者之一,在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理应成为法制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但许多高职毕业生缺乏法律意识,并未树立法律信仰。一方面在校高职学生违法犯罪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高职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成为了社会建设者,甚至行业主力军后,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并不依法依规办事,而是想方设法超越法律法规的制约,谋求不正当的利益,践踏了法制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种情况一直在持续,但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后,在理论层面对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应该被重视,应该加强。在法制较发达的国家,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均足够重视,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是大学生及其毕业后的普遍意识和信仰,社会精英会不遗余力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法制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大学应当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高职院校对法制社会的建设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的完成主要贯穿于对学生的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法律信仰,维护法律尊严,从而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3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3.1把法制素养纳入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不仅仅要体现在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上,还应该体现为对人的通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应成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在我们大多数的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素质一般概括为德智体,把法制素养包含于德育素养之中。在核心价值观下,法制教育的理念也应进行调整。应当把法制素养和德智体一样并列设置,把法制教育单列出来,而不是把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之下。只有这样设置培养目标,调整法制教育的理念,从一开始就朝着培养具有法制素养的学生出发,才不会在实施中弱化或跳过法律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有机会获取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从而认同和践行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内容。
3.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法制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应该改变观念,把法制教育课程设立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使用独立的教材,而不是包含在德育教育之中,把法制教育放在和德育教育同样的位置。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治历史悠久的国家,甚至应该把法制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培育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信仰,引领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从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独立设立法制教育的课程,一定会遇到阻力,因重视技术技能的教育,对人文课程不可能给太多的课时量,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也要有所改变,必须开设必要的法制课程,以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领会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的可贵,以树立法律信仰。在认同法律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同时教会学生一些法律的知识,懂得遵法守法,并培育法律的思维方式,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践行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开设为公共的法制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学习法律发展的历史、法理学中法律的精神与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法律信仰,以及其他与公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法中的内容,如劳动法、民法、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掌握一些部门法的知识,解决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第二部分开设为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是学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相应的准备。总之,只有单独开设法制教育的课程,才能彻底改变法制教育被挤压的现实,也只有单独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给予必要的课时,使用独立的教材,才能把法律的精神与价值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与认同法律的价值追求,在掌握必要部门法的基础上养成法律思维习惯。
3.3提高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法学水平
目前因法制教育内容设置在德育课程之中,多数教师并不具备法制教育的专业水平,努力的方向也不是法制教育,主要的精力放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对法制教育的部分基本上用德育教育替代。在独立设置法律教育课程后,应该由专业的法律教学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一方面对新加入法制教育的教师设置一定的门槛,要求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对原来从事法制教育但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教师加强培训,并对其在法律专业水平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如通过培训与自学拿到一定的学位或资格证书,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全面提升法制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4形成法制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
法制课程课堂教育是主渠道,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对学习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力,良好的法制校园文化氛围,是法律价值体现的现实载体,使学生在民主与法制的氛围下受到熏陶,加深对法律精神与价值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学习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朝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方面迈进,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如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需要透明与程序。尤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体现公开性、程序性,在一定的规则下有序运行。
3.5整合法制教育的资源
第一,吸纳司法系统成员加入高校的法制教育。司法系统成员普遍具备较高的法学水平,同时具有法律实践经验,掌握法学界的前沿动态,拥有法学实践中的鲜活案例,是难得的法制教育导师。作为高职院校,在法制教育自身师资队伍欠缺的情况下,适当吸纳司法系统的成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吸纳司法系统中负责法律宣传的成员、律师事务所中的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法学实践的指导教师等。第二,发挥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作用。因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庞大,要比较充分地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有较大的难度,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授课量大,在全程指导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活动上时间和精力难于保证,因此吸纳高校的法学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担任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实践活动指导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法学院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对法理学、法律发展历史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其自身所学专业的部门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他们也需要实践与锻炼的机会,可以鼓励和吸纳这些学生担任高职法律教育的实践指导者,协助教师开发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法律实践活动。如组织和指导高职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比赛、模拟法庭、法律宣传、“3.15”活动日、联系和带领学生旁听庭审等活动。
3.6加大对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