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99-02
国际贸易也被称之为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更加融入到国际贸易中,并促进了国际市场的扩大;有利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刺激中国企业进行企业改革,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中国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商品打入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中,扩大出口贸易;加入WTO有利于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扎根,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总而言之,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值。
1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将自己本国的商品与劳务输送到其他国家中去,并引进其他国家的商品与劳务的活动。整个世界都是国际贸易的交换范围,因此国际贸易又被称为是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的形式只有两种,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值有多大。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①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商品数量及金额都很大,而且还要长时间地进行交易,而国内贸易可以进行小额的近距离的交易,只交易一次也可以,所以国际贸易的风险比国内贸易的风险大;②交易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上发生问题的话,国际贸易就会终止,引起巨大损失,而国内贸易只会受本国的政治经济影响,损失较小;③货品要进出口,要经过很多部门的检查,盖章,耗时长,而国内贸易只要简单的程序就可以进行交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就经济效益而言,国际贸易扩大了交易市场,为国家带来的利润更为可观[3]。
2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底蕴相似或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的国家形成一个区域整体,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并壮大政治军事力量。也可以是某个国家依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能源分布、生活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相似的地区划分在一起,形成区域经济。现在国际上形成区域经济的有三个,亚太经济区、欧洲经济区、西半球经济区。而中国的区域经济因划分依据的因素不同,有多种分法。
3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1国家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地区进行区域分工
进行区域分工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果要发展区域经济,分工是势在必行。区域分工能够带动国际分工,因此国际贸易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先从分工开始,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基本机制。一是将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多资源的区域进行分工,这个区域就可以用自己比较丰富的能源与其他区域进行交换,换取自己比较稀缺的能源,提高本区域经济的福利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通过区域分工,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完善产业结构,将可以发展的新产业分化开来,独立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多样化。三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强调分工协作,将劳动力进行分工,让每个员工专门负责一个生产环节,这样可以让员工更加熟悉操作,形成劳动力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区域的发展。四是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打开国际市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环境,让区域内的企业进驻国际市场,国内国际两不误,共同促进企业经济增长,从而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加快分工演化,有利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抢占先机[4]。
3.2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要素的积累,促进经济区域的发展
(1)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外资,让外国企业在本区域开设公司,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形成贸易创造型投资。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都会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国家就可以将劳动力输送到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既可以减少国内的负担,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还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产品以及先进科技,引导人们进行国内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出口贸易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因此中国所吸引的外资越来越多。毕竟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不会担心自己投入的钱回收不回来,而且不必担心自己商品的销售问题。
(2)区域经济地区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将广大居民闲置在银行的钱用来投资,创造财富。而且经济欠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提高自身资本品生产能力,将货币投资转化为实物投资,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开展国际贸易是提高区域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国际贸易直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再进行应用,以提高本区域的科技水平。②区域地区的企业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后,可以对这个产品进行研究,然后再创造出自己的产品。③区域地区的企业看到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上赚到了巨大利润,就会刺激他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研究开发出新产品。④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甚至是一起经营一家企业,然后再学习他们的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3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结构优化
(1)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每一个国家的资源分布都是不平衡的,也许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有水资源;另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矿产资源。那么这两个地区就可以进行交换了。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使各地区的资源达到平衡。一个国家可以将自己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需要的国家,然后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达到均衡,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出口与进口两个方面。企业出口产品量增加,就要求增加产品生产的原料及半成品,促进原料生产行业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果企业需要大量进口,就代表着区域内将出现一个新型产业和新技术,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
3.4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新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1)有利于促使国家改变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形成新的管理机制。我国对于国际贸易的干预太多,设立了很多部门对国际贸易进出口商品进行检查、监管,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微观企业进行改革,形成新的经营机制。开展国际贸易就是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可以使企业摆脱旧的计划经济的制约,让企业能够自主经营[5]。使企业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结论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区域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底蕴相似或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的国家形成一个区域整体,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因此,本文先了解了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含义,根据含义得出了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分工、区域要素的积累、区域结构优化、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等,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的稳步发展可以促进该国家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成都:四川大学,2010.
[2]彭红斌.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探析[J].桂海论丛,2011(8).
[3]王森辉.国际贸易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2(18).
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美国的直接投资制造业吸收外资比例中国俄罗斯
中国和俄罗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比较
俄罗斯(前苏联)和中国过去是两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大国。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于1978年,远远早于俄罗斯。1992年正式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中国的GDP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俄罗斯的改革开始于1992年苏联解体之后。前苏联解体后的激进改革,导致俄罗斯在一段时期内经济大幅下降,经济总量甚至只及改革前的三分之一。直到20世纪末,俄罗斯的经济才止跌回稳。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达6%多,经济总量增加了70%。同时,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超过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
中俄两国的改革,都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实行市场经济就势必融入世界经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中俄两国存在着很大差别。
中国FDI流入量远远多于俄罗斯。1990年中国FDI流入量为35亿美元,2003年达到535亿美元,是1990年的15倍。2005年的金额是790亿美元,2006年是870亿美元。同时,2003年俄罗斯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仅10亿美元,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低谷,随后大幅增长,2005年是150亿美元左右,2006年达284亿美元。尽管如此,俄罗斯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仍远远低于中国。
DeMello(1997)指出,FDI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的私有化和全球化。其他因素还包括政治稳定、政府政策的性质、贸易和投资的制度安排、接受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接受国的市场规模等。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改革和开放”,吸收外资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俄罗斯实行的是激进的改革,私有化力度很大,但政府没有特别提倡诸如中国“对外开放”那样的政策导向或“引进外资”的政绩考核指标。
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在吸收外资方面,无论是金额还是政策导向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使得对两国吸收的外资在行业间的分布特点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本文拟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制造业接受美国直接投资的变化状况进行比较。这一比较是基于计量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诸如中国和俄罗斯那样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其他众多的“非制造业”部门尚居于次要的地位。俄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也一直占50%以上。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直接投资输出国,中俄两国制造业接受美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基本可以反映两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行业间的分布状况,从而反映出两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势。
对中国和俄罗斯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全部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历年公布的资料。美国商务部公布它们时,已对数据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过调整,可比性更好。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及俄罗斯制造业直接投资金额占美国对它们直接投资总额的百分比是笔者根据两者的数据计算的。
首先研究美国向中国制造业投资的金额对美国向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的弹性。计量模型如下:
lnMANt=α+βlnFDIt+μt(1)
其中,ln是自然对数符号,MAN是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金额,FDI是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总金额,u是误差项,t是时间序列的符号,α、β是参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非常高,自变量前面的参数非常显著。回归结果说明,在1982到2004年的2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每增长1%,其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约1.22%。对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比直接投资总金额的增长速度快22%。这就导致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在投资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俄罗斯的数据是从1993年到2004年的,为了与这一时间段相匹配,以期更好地进行比较,本文从表1中截取1993到2004期间的相关数据来考察美国对中国制造业投资的金额对美国投资总金额的弹性。仍用计量模型(1),这时的时间段是1993到2004,其他符号的含义不变。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也非常高,自变量前面的参数非常显著。在1993到2004年的12年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每增长1%,其中对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约1.09%。对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比直接投资总金额的增长速度快9%。虽然制造业吸收的直接投资金额的增长速度没有23年间的总体速度快,但制造业吸收投资金额的增速仍比投资总金额的增速快。
最后再来看看1993年到2004年间美国对俄国制造业投资金额和投资总金额之间的关系。仍用计量模型(1),这时MAN是美国对俄罗斯制造业直接投资的金额,FDI是美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总金额,其他符号的含义不变,时间序列的长度是1993到2004。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拟合程度较差,自变量前面的参数也通不过5%条件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结果说明,美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总额的增长,和其对制造业的投资金额的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与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及计量回归的结果,本文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在1982-2004年间,中国吸收美国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而中国制造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增长更快。基本上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每增长1%,投向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就增长约1.22%,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占美国总投资的比例从1982年的22.45%增长到2004年的55.67%。仅制造业一个行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就占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从1993-2004的12年间,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每增长1%,投向制造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就增长约1.09%。而在俄罗斯独立后的1993年到2004年,俄国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金额变动与美国对俄国投资总金额的变动基本上没有相关性。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直接投资输出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也很齐全。一国的不同行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比例基本上反映了该国经济结构的真实情况。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接受的外国投资不断提速,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非常明显。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政府倡导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吸收外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中国较低的工业水平和庞大的劳动力使得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能与外资的投向一拍即合。
俄罗斯的情况较之中国大为不同。在实证研究所涉及的12年中,俄国接受美国直接投资的总额也有8倍的增长,但制造业吸收的投资金额上下变动很大,没有明显增加。直接投资总额的增加大多落实到了“非制造业”。因为俄国比较彻底的私有化使得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没有明显地提倡诸如“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之类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取向(即使提倡也未必被私有化了的企业所认可);再者,俄罗斯的制造业水平远较中国为高,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未必比俄罗斯本地的制造业有优势。这就限制了制造业向俄罗斯的转移。
如第一部分所述,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的私有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在政府的开放政策倡导下以开放促发展,而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主要是以彻底的私有化促发展。俄罗斯的私有化经历了私有化股权证时期(1993-1994年)、债转股时期(1995-1996年)和个案私有化时期(1997年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虽多有缺陷,对私有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其最终的彻底私有化目的还是达到了。可以说,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因素来自大力对外开放,俄罗斯吸收外资的因素来自经济的彻底私有化。外资流入两国制造业的重大区别是否是由于两国吸收外资的因素不同所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俄罗斯的制造业吸收外资的比重不随吸收外资总金额的增加而增加,从一个方面说明俄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制造业并未挤压其他行业—特别是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差别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的两份报告,.2007.1.29
2.唐以今.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之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2005(5)
3.中国证券网,.2007.1.11
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3
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的大量增加和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过去十余年间持续的双顺差,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加工贸易顺差和FDI持续增长(卢锋,2006;余永定和覃东海,2006)。因此,在当前外部失衡背景下思考引资政策背后的逻辑显得尤为必要。关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不少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但大多数是对某一局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未能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往往忽略了中国经济转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实际上,中国外资和外贸的发展只是经济转轨过程演进的一个结果,大多数学者采取“向前看”的态度来认识中国的FDI。尽管类似中国FDI的流入量是多少、它可以创造多少GDP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对FDI为什么流入的再审视,难免会有失偏颇,造成政策制定上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此偏好FDI?这样的政策偏好是否合理?一旦找到中国经济对FDI偏好的原因,人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中国整个开放的内在逻辑和目前所遇到的外部经济失衡问题。这对于评价FDI在中国的经济效率,乃至深入讨论未来的政策走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给出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的一个合理解释。本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梳理了关于中国对FDI偏好的现有解释,并指出了这些观点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从渐进式改革的初始条件和出发点演绎出中国对FDI偏好的一个解释逻辑;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文献回顾
对于中国的FDI流入,文献中代表性的观点是: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廉价充裕的劳动力以及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FDI“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了中国(Cheng和Kwan,2000)。但这类研究往往忽视了中国薄弱的制度基础,包括法制不够健全、产权保护不力等,这些因素其实会大大限制东道国吸引FDI的能力。同时,也忽视了中国经济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结构,这其实也是中国经济偏好FDI的重要原因。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大体把这些解释分为四类。第一类文献从制度的角度去探寻了FDI大规模流入的原因。Wang(2000)认为在法律基础薄弱的背景下,FDI大量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关系”在中国社会里广泛存在。这种以信任和互惠为前提的“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制度的薄弱。黄亚生(2005)提出,中国大量引进FDI,是中国经济存在某些本质弱点的表现。①FDI在20世纪90年代涌入中国,是由于中国国内企业不具备竞争力,而且,无法为新的商业机会提供资本,于是外国企业就以“向中国投资”作为回应。而这种制度扭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是按照政治上而非经济上的优先级来分配资源,私营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最大;二是目前中国的法律对私营企业缺乏保护,由于规模扩张时的资金约束以及缺乏法律保护,使得私营企业愿意吸收FDI成为合资公司,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两种扭曲;三是行政上的分割及地方政府相互竞争的格局,导致了FDI的大量流入和FDI质量的下降。李稻葵和海松(2007)认为由于法制基础薄弱,传统经济体制中自然产生的道德风险无法得到有效克服,使得经济的发展受阻。而FDI的种种特性,使它与中国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绑定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双重道德风险,弥补了正规制度的缺陷,由此形成了高水平的均衡。第二类文献认为FDI的大规模流入与中国金融体系的低效率和扭曲有关。张军和郭为(2004)从金融中介这个角度分析外资超常地流入中国,认为这应该是暴露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缺陷”。②正是由于金融体系的缺陷,过剩的储蓄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即金融中介机构,转化为企业的投资,从而导致了储蓄沉积和外资替代并存的矛盾局面。可以说,中国的经济驱动并不缺乏必要的资本,而是不存在最基本的动员资本配置的金融架构。如果不能建构这种金融体系,更多的资本将不能流动,外商投资只能更多地以FDI的方式进入中国。因此,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和良好的金融中介来引导资金的流向。由于金融中介的缺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主要利用抵押贷款。因此,外国资本只能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扩张实物资本的存量,从而使得自身以及国内的合作伙伴能够通过简单的资产评估,接近金融资源。从这个角度而言,一方面替代了非国有企业的部分融资,另一方面又成为非国有企业进一步融资的桥梁。引进外资实质上是引进国外的效率较高的金融体系,使国内储蓄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以支持中国经济的高增长。Prasad和Wei(2005)提出,中国在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下仍然偏好外资,资本市场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它导致国内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使外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投融资的手段。金融体系不发达的国家倾向于更多地吸收FDI,这是因为国内融资困难多,成本高。私有产权不明确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瓶颈所在,由此外资的大量涌入就产生了(刘泉和何昌福,2004)。第三类文献从中国独特的地方政府竞争角度探讨此问题。中国政治体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以GDP为政绩考察的“政治锦标赛”(周黎安,2004)和政治集权(王永钦等,2007)。中国的经济分权伴随着政治集权,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有非常强的(政治)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周黎安,2004)。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对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影响渠道是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基于上级政府评价的“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地方政府不恰当地成为以本地GDP增长为目标的市场投资主体,政府边界的模糊导致了投资冲动的无限释放。各个地区为吸引更多的FDI,竞相降低税率,但这一竞争行为可能最终导致一种低效率的纳什均衡。从地区发展的长远利益看,造成参与FDI竞争的各个地方政府“双输”而外商得利的局面(张晏,2007)。黄亚生(2005)也有此类观点,他认为行政上的分割及地方政府相互竞争的格局,导致了FDI的大量流入和FDI质量的下降。第四类文献认为,中国外资增加是其他国家外资转移的结果,即所谓的“虹吸效应”(siphoningoff)。然而,大部分经验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观点。Garcia-Herrero和Santabarbara(2005)利用1994—2001年间的数据否定了中国对拉美国家的FDI存在“虹吸效应”,如果将样本空间压缩至1995—2001年,则发现中国的确减少了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外资流入量。Eichengreen和Tong(2005)运用引力模型发现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FDI有正面影响,而对OECD国家吸引外资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他们将这一结论归因于日本在中国的投资,而中国对拉美和中东欧国家的外资流入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是否有所谓的“中国因素”存在,没有简单的结论。现有研究为理解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提供了深刻的洞见。但是,金融扭曲存在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呢?这种对FDI的偏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独特现象吗?关于这些问题,文献都没有给出相应的回答。把财政分权这个重要变量引入,就能较好地解释各地对FDI的竞争,但是不能很好地解释国内存差的扩大。从整个FDI在中国的演变轨迹来看,华人关系网和地理位置能解释1992年之前的大部分FDI流入,但是1992年以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进入似乎就不仅限于此。从外部考虑中国的FDI流入,只是指出了现象,但未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对FDI偏好的深层次原因。
三、金融控制、财政分权与FDI
偏好:一个解释中国肇始于1978年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在经济增长与社会主义的双重约束下进行的。它要求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稳定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逻辑出发点。
(一)渐进式改革的内生金融控制
回溯1978年中国经济转型的起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初始条件有两个特征事实:一是公有经济部门起主导作用;二是低货币化水平。在改革过程中,公有经济部门承担了制度变迁的主要成本。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公有经济部门的投资支撑,寻求这笔投资资金的来源就成为转型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此,渐进式改革的逻辑起点和初始条件内在地要求一个强政府。这个政府必须拥有强大的动员和分配资源的能力,因此维持体制内国有经济是经济转型的前提条件。而实现这种能力的手段有二:一是财政,二是金融。在1978—1993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都在下降(周立,2003)。前者反映了政府动员的社会资源占总的社会资源的份额,后者反映了中央政府动员的社会资源占总的社会资源的份额。从表1可以发现在1978—1996年期间,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从31.2%下降到了10.7%,下降到只有改革之始的1/3左右,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点。但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改革,改变了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迅速下降的趋势。并在1996年达到谷底后有所回升,2000年回升到了13.9%。这说明在经济转型初期,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控制经济不具有可行性,即当政府财政能力虚弱,强政府不可能以“强”财政来支持体制内系统本身运转,这就迫使国家采用金融控制替代财政政策来支撑旧的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靠汲取金融能力的上升来弥补汲取财政的能力不足,靠金融功能的财政化来替代弱化的财政功能(周立,2003)。③货币发行收益和民间金融剩余的收集,使得财政能力下降后,迅速由金融能力的上升得到弥补和强化。④由此,金融业一直伴随经济改革而进行数量扩张,以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并最终因改革次序与其他国家迥异,而带来了“中国之谜”(周立,2003)。以上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约束和目标而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银行部门的贡献保障了体制内经济的稳定。银行部门替代了财政的投资功能,银行信贷成为国有经济最重要的支持力量,而且大量的非生产性成本也是由银行融通。银行对公共部门的赤字进行了融通,从表2的数据来看,1987—1993年期间,银行融通的赤字规模超过GDP的8%,个别年份还超过了10%。从银行提供给国有企业的补贴来看,其数量一直很高,最高的年份出现在1992年,其补贴占GDP的3.6%(李志辉,2008)。因此,银行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从“国家的司库”转变为经济的补贴者,国有银行包揽了国有企业几乎全部的信用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贷款和其他贷款等。市场化改革调整了计划体制下严重扭曲的劳动力及农产品价格体系,增加了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⑤在税收途径未能有效地聚集和动员这笔金融剩余的情况下,国家通过信用垄断、利率管制、银行信贷控制及高准备金制度等金融控制措施有效地动员了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支持了公有经济部门的高投资。通过金融控制形成的资本形成机制,对渐进式改革绩效有着重大的影响(张兴胜,2000)。可以设想,如果不是中央政府保持了足够的控制能力,基于市场化与分权化改革,地方力量与拥有自身“私人收益”的国有银行便会各行其是,利用其逐步获取的信贷支配权把信贷资金投向更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方向(主要是非国有部门),从而导致对国有部门的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造成体制内产出的下降。可是在中国,无论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的“私人利益”要求多么强烈,以及如何逃避控制,都未能从总体上动摇国家对金融资源的支配地位。国家成功地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35%左右的贷款确定为政策性贷款,并有力地限制了国有银行与国家偏好不一致的利益追求,推行了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高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总比率(包括备付金率)一度高达18%—24%。这样,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有银行自主使用信贷资金的能力,从而把资金的很大部分用以支持其配额约束(即用信贷配额支持其产出配额)与体制内产出的增长(张杰,1998)。
(二)路径依赖与金融抑制陷阱
政府意识到“强”国家金融控制有利于储蓄动员和租金创造,提升国家金融能力。因此,政府就会想方设法来集中和控制这些储蓄和租金,进一步作出一些维护和扩展这种制度的具体安排。这些具体安排包括垄断性的国有银行体制,早期限制金融投机需求及资产替代选择而不发展证券市场,1992年后发展证券市场又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政府通过控制国有银行为主、控制证券市场为辅,来动员储蓄并集中金融资源。这样,中国在国家财政能力迅速下降的同时,迅速实施了强金融控制,主要依托金融营业网点的行政化分布,重建了收集民间财富的能力,为实现储蓄动员及集中金融资源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一旦作出以后,这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又会由于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而自我强化。⑥Li(2001)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金融抑制陷阱”(trapoffinancialrepression),并且认为金融抑制政策一旦执行多年,金融抑制政策将获得生命并自我强化。⑦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对体制内企业提供了持续的金融支持。因而,中国的改革在体制内企业产出没有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为“体制外增长”。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还是以计划的逻辑在分配资金,根本无法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体制内企业改革的复杂性与迟缓恶化了中国金融发展,反过来迫使国家迟迟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来有效配置资源。中国渐进改革的成功是以金融改革的滞后与巨大的金融风险的积累为代价的(张杰,1998)。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是加速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导致了金融体制的缺陷或相对低效率的国内金融体系,这也造成中国国内储蓄资源的闲置。同时,内生金融控制引致的金融扭曲使得私有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市场机会和产权保护方面经常受到歧视。许多私营企业被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因为国有银行的信贷是由政治决定而不是由商业目的决定。这样一个不公平的竞争平台迫使私营企业寻找国外投资者。这样的话,外资带来的好处不是技术转移和管理知识,而是融资。给定一个经济自由平等,大多数情况下,外资的作用都可以由内资代替。因此,如果中国各种所有权的企业享有同等的权力,外资的规模会很小(黄亚生,2005)。因此,中国大量FDI的流入不只是优惠政策的结果,而且更多地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存在一定扭曲的结果。这就是中国经济本身的制度“缺陷”的一个外在表现。
(三)内生金融控制、财政分权与FDI偏好
由于中国总体上来说是一个资本相对不足、而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国家,各个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本相对不足的问题。内生金融控制使得地方政府在体制内获得资源的格局短期无法打破,国内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其投资和增长冲动,地方政府只好更多地转从境外获得支持本地GDP增长的融资来源。尽管从长期看FDI不会导致一国福利的最大化,但却实现了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的效用最大化。而在中国的GDP政绩考察考核机制和分税制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不恰当地成为以本地GDP增长为目标的市场投资主体。政府边界的模糊,导致了投资冲动的无限释放。但地方政府在对地区外资本展开相互竞争时,与国内资本相比,则更加青睐于FDI。这是因为,其一是FDI的进入取决于外资公司的决策,不像内资面临来源地地方政府各种形式的竞争压力;其二是FDI可以绕过中国僵化的金融体制,直接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大量资本,弥补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缺口,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王文剑等,2007);其三是FDI带来打包的资本、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是“资本、专利和相关技术的结合体”,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多方面的溢出效应(沈坤荣和耿强,2001)。经济转型过程中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导致了金融体制的缺陷,即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实际上是让渡了利益给外资。各个地区为吸引更多的FDI,竞相降低税率,但这一竞争行为可能最终导致一种低效率的纳什均衡。从地区发展的长远利益看,造成参与FDI竞争的各个地方政府“双输”而外商得利的局面(张晏,2007)。这种扭曲的引资政策直接增加了引入外资的成本,降低了外资的利用效益。“超国民待遇”对外资的进入起到了不合理的引导作用。外资企业由于优惠政策而获得较高的报酬,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还进一步诱致外资大规模进入。“超国民待遇”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内资企业的竞争地位被削弱,进一步强化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使国内投资不畅,储蓄进一步增加。因此,渐进式改革内生的金融控制和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使得一方面国内储蓄无法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而另一方面FDI大量流入中国。吸引FDI的直接结果就是机器设备、原料及能源的大量进口。此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外资又利用中国劳动力价格较低等成本优势,把中国作为其全球重要的生产加工及出口基地,从而使FDI产生了巨大的进出口效应。由于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地方政府还在国家优惠的基础上竞相出台了名目繁多的更优惠的本地出口鼓励措施,下达并考核出口指标,以促进各类企业的出口。财政分权引致了地方政府吸引FDI和出口的热情,从而促进了中国进出口的长期快速增长。
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4
虽然我国仍然保持资本管制,但经常项目下已经完全放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不限制,而且在多方鼓励,因此在采取事实上的固定汇率情况下,保持汇率稳定与控制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同时实现,即面临着经济学理论上所说的三难选择,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无法兼得。
(一)继续选择稳定汇率的政策
如果选择牺牲汇率稳定,就意味着目前人民币要有一定程度的升值。据社会上各方的估计,人民币被低估程度在15%左右或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央行减少对外汇收购,允许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市场反而会认为中央政府已经放弃维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可能会在市场压力下继续升值,从而刺激对人民币的投机性攻击,导致问题更加严重。但如果一次对人民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或放任人民币升值,则在目前阶段,人民币汇率将显著上升,在存在投机性因素的情况下很可能调整过头,当投机性资金获利流回时又会面临贬值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出口部门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行业,技术含量低,从而利润率较低,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将引起出口部门快速收缩,形成大量失业,通过关联效应导致经济的显著下降,同时在银行体系将堆积大量新的坏帐。人民币名义汇率显著上升还将导致贸易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在目前物价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因此,短期调整成本是相当高的。从日本广场协议的教训看,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提高,相当于提高了国际比较的劳动力工资(由于出口部门的萎缩,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出口部门的人民币标价的工资反而有可能下降,但以外币标价的劳动力工资仍然会提高),从而带来部分低端产业的外迁(引起这个因素的还有人民币升值后会促使投资者选择海外投资),并造成长期外资流入的减少;由于升值带来的贸易和非贸易部门格局的迅速调整,经济还可能染上荷兰病。
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选择让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不是一个很好的政策选择。但中央银行也不能不关注信贷猛增的势头,甚至放任信贷过热,并乐观通货膨胀的出现。因为在这种选择下,虽然贸易部门的价格上升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制约,但是电力、道路、房地产等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升,拉动的通货膨胀仍易诱发经济泡沫和供给过剩,危害低收入人员的生活福利。特别是房地产的升温,还可能会刺激部分投机性外资进入,从而使问题更为严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对策,非贸易部门价格的上升,贸易部门的快速发展(货币低估造成的),会通过对原材料、设备及员工的争夺而带动整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相信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治理通货膨胀艰难历程的中央银行,是不愿意看到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的。
(二)密切关注信贷的增长,确保其增长速度不超过23%
(1)贷款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目前仍明显优于货币供应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其理论含义是,在我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多,在资本市场仍然不成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背景下,从影响经济的角度而言,货币供应量反映的是社会的潜在购买力(潜在需求),与社会的实际购买力只是有间接关系,相反信贷量直接揭示了一国有效需求的资金满足状况,直接对应着现实的实体经济活动。前几年“松货币、紧信贷”的矛盾现象和近一年来信贷迅猛增长引起人们担忧的事实,从正反二个方面也充分证明上述理论含义的正确性。因此,在外汇占款不断增多,保持汇率不变情况下,要警惕通货膨胀,但再也不能仅仅根据货币供应量目标来调整货币政策,而应该充分关注信贷增长状况。
(2)根据前述测算,如果目前信贷猛增的不要势头不减,全年信贷增长速度超过23%,则会对2004年及2005年的经济过热产生压力。因此,对于目前的信贷增长状况,一方面不要轻易、过早下“经济过热”的结论,另一方面应对6月底信贷增长22.9%的增速高度警惕(因为往往每年第4季度信贷增长率将更高),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将全年信贷增长速度控制在23%以下。
(3)我们应巧妙地把握目前的局势与时机,即充分利用近几年我国贸易部门竞争力正趋上升势头,经济增长态势基本健康,外资不断流入,外汇储备较丰富,汇率不升值的大好机会,把握好信贷增长势头,争取在未来几年实现高于历史趋势的经济增长率。
(4)从目前推动贷款增长的可能原因和目前的贷款增长率来判断,目前信贷供给的结构问题可能比总量问题更突出,控制不好则会在未来形成大量坏帐,加剧金融风险。例如票据市场发展形成的表外风险,向基础设施贷款可能形成的信用风险和外资流入在部分部门可能形成的泡沫,以及部分热钱流入可能给银行和企业带来的汇率风险等,因此不宜轻易对总量采取“急刹车”措施,而应该力争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政策解决贷款继续猛增的态势。在调整中,要根据央行最近关于加强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精神,重点是抓紧落实可操作性细则,防止房地产特别是土地开发贷款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因素,抑制投机性资金(包括外资)流入房地产形成房地产泡沫的因素;另一方面加大直至放开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以助于抵消信贷结构政策调整中可能带来的紧缩效应,客观上也是支持发展中小企业这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通过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监管,改善贷款结构;检查、纠正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现象;防止新的不良贷款;制止商业银行使资本充足率下降的经营行为继续产生;以减轻银行改革的新增成本。
(三)慎用存款准备金政策,继续选用央行票据“对冲”操作
在调控货币、信贷供给中,调整存款准备金是央行手中的一个有力工具。但此工具基本是总量工具、结构性操作较难,调控力度不好把握。此工具若调控力度小,对商业银行基本没什么影响,商业银行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放贷款。但如果调控力度大,容易引起信贷的大起大落,不仅形成对刚刚走出轻微通缩经济的打击,而且会产生新的大批量不良贷款,经济调整代价高昂。另一方面,高存款准备金率必然使得市场流动性减少,推动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提高,这又会鼓励投机性外资的套利行为,进而通过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部分抵消准备金政策的后果。弄得不好,部分商业银行还能以流动性危机作为要挟倒逼中央银行贷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因此,非到关键时刻,不宜轻易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
在继续维持汇率稳定,外汇占款不断增多情况下,选择发行有一定财务成本中央银行票据进行“对冲操作”,是一种不得已的有全局意义的明智选择。但央行票据的发行要有前瞻性考虑。因为下述因素会阻碍该工具的大量、长期使用:一是在贷款能带来较好盈利机会的条件下,要诱迫商业银行减少流动性就必然会将票据利率推到比较高的程度,而利率的提高会提高国债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直接融资规模;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的提高,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二是商业银行可将持有的大量国债和海外资产方便地转换为市场流动性,甚至出现包括商业银行的套利性外资的流入,从而又部分地抵消该工具效应。因此要勤于微调和预调,善于在对微调偏差的纠错过程中达到调控目的。
(四)在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寻求改善我国汇率的市场生成机制
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和实体经济的是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针对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程度实质性低估情况,保持汇率稳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中国经济。但是根据世界经济的目前状况,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三者无法兼得的“铁律”,早晚也会在我国演绎。何况,随着形势的发展,央行的“对冲”操作效应会否遇到新的阻碍性因素,难以预测。因此,我们应主动应战,不断寻求改善我国汇率的市场生成机制,随时适应正在不断变化的形势,可以考虑择机、搭配运用下列措施,保持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让实际汇率有所自然升值。
(1)根据我国入世承诺,从2002年1月1日起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即从2002年的15.3%降到2005年10%以下,这意味今后的二年内实际上人民币实际汇率会逐步升值,会缓解中国人民币现阶段所面临的升值压力。视形势发展需要,甚至可提前履行入世承诺。
(2)适当放宽外汇管制,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将强制结售汇制改为意愿结售汇制,目前还是较好的时机。进一步有选择的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放宽对企业和居民用汇的限制。
(3)视汇率态势发展,择机减少国内企业到海外发债额度,逐步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鼓励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与债券,向国内银行借款,以影响外资流入境内的速度。
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会计标准 国际化 含义 思考中国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加入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体现,同时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一方面便于国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便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我国在会计制度改革时,考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及我国加入wto的要求,改革的力度相当大,内容十分丰富,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的最新成果,做到了既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改革后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基本实现。下面主要就会计标准国际化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1 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基本含义
会计标准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计量标准。如同产品生产必须遵循技术标准的道理一样,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遵循会计标准,否则,就可能是不真实与不公允的。
推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证券市场将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一方面更多的国内企业将赴境外市场发行证券,同时更多的外资企业也将获准在国内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也将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开展投资活动。如果继续执行与国际会计标准差别较大的、太多“中国特色”的会计标准,以本土化对抗国际化,不仅中国公司到境外发行股票、债券难以获得外国投资者的认同,加大筹资成本,而且外资进入国内证券市场也会面临价值判断上的中外差异,不利于引进外资。如此等等,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受到严重阻碍。
目前,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重点在于会计准则国际化,审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高于会计准则。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在资产的会计计价与财务报告披露方面尚未全面实行公允价值与公允列报原则,依然强调会计计价基础是历史成本与真实列报原则;后者要求资产的会计计价必须是公允价值,财务报告披露必须遵循公允列报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会计计价基础虽然可以满足财务报告对真实性与真实价值的要求,但不一定能够满足公允性与公允价值的要求。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就是全面接受国际会计标准关于公允价值计价与公允列报的影响。
2 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实质
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实质是各国的利益之争推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减少各国会计标准之间的差异,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降低那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投、融资企业和国际资本提供者的资金成本以及国际贸易参与者的交易成本。从这一点上看,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对于我国吸引外资和那些在海外发行股票、债券或者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而言是一项相当有益的事情,所以,我国将从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中受益。比如,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消减了外资进入中国在商业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为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实际上就体现了会计标准国际化给我们所带来的好处。
同样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对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也会带来好处,这也是这些年各发达国家积极推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重要原因,如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一方面积极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努力争取本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
这些都只是会计标准国际化背后所反映的利益关系的一个层面,其另一个层面则是,谁在这场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益之争将决定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十分重要。
3 会计标准本身的国际化与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
在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强调会计标准本身内容的国际化,强调会计标准应当与国际通行惯例相协调固然重要,但是确保会计标准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同样十分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它们是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的两驾马车,应当并行不悖。近年来,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我国会计标准上迈出了较大步伐,许多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会计国际化进程之快甚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会计标准的具体执行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制定得再好的会计标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那就成为了一纸空文,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更是形同虚设。所以,要真正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要使所制定的会计标准发挥其应有作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标准执行机制十分重要,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我国,强化会计标准执行机制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迫切。近年来,在证券市场中出现的许多案子,如琼民源、银广夏等虚构收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红光实业随意调剂利润、虚增资产等都与没有有效执行会计标准有关。而不有效执行会计标准和制度,其后果则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会对投资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信任危机。因此,当前我们除了加快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之外,应当花大力气加强会计监管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强化会计报表的审计、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管和《会计法》的执法检查,对于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企业和责任人应当严肃查处,严厉处罚,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确保会计标准的有效执行。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标准没有得到有效贯彻的原因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少企业行为不规范,产权约束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市场交易本身虚假或者不真实,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强化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除了应当加快制定和完善会计标准,加强会计监管之外,还应当加快步伐,完善市场环境,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
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思品课;主题式学案;连贯性;原创性;生活性
中图分类号:G631;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57-01
一、前言
学案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的方案,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材以及学习资源、学生实际编制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校本课程。学案教学的关键是设计编制科学适用的学案。学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案立足于自学,着重于“拿来”,强调的是“会学”。既然是让学生自学,那对学案的编写要求就更为严格,对学生的把握要更为准确,这样,才能编制出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案。下面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内容为例,研究如何编制能让初三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案,让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主题式学案编写的原则和特点
(1)主题案例的连贯性。以“丁丁求职记”的主题式案例为例,它由5个简短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分成识记、理解和运用,紧扣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把本课的知识点逐步分解,一步步引人入胜。整个学案由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三部分组成,学习过程又分为课堂研讨、易错点整理和课堂巩固,整个过程围绕丁丁求职发生的故事组成。故事1:丁丁大学毕业后想找份工作,于是来到了上海,去宝钢应聘,但因为专业不对口,所以没被录用。问题:上海宝钢是什么性质的经济?请在书上找出它的含义、分布领域和作用。故事2:丁丁从上海回到了老家农村,看到了镇上的服装厂办得红红火火,可是服装厂只招收女工,丁丁又一次失败了。问题:镇上的服装厂是什么性质的经济?请在书上找出它的含义和作用。故事3:丁丁通过两次应聘,发现公有制经济还是很重要的,请问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故事4:丁丁看到电视报道苏州的外资企业很多,就想去外资企业碰碰运气,于是来到了苏州的外资企业,但他因为没有工作经历,求职又失败。问题:外资企业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它包括哪些成分,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故事5:受了挫折的丁丁不气馁,看到新闻上宣传“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决定自己创业。几年后,丁丁通过努力,成了私营企业的老板。他看到国务院出台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细则后深受鼓舞,就想大展身手,把企业做大做强。问题:你怎样评价丁丁的想法?5个故事有连贯性,分别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一一展开,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本课的基础知识。
(2)主题案例的原创性。教师在设计编制案例时,要注重原创,并要以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作为原则。上面案例故事5的问题设计是中考题型中的辨析题,也是一个难点,在主题式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先把解题的方法用PPT展示出来,让学生熟悉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会学生解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授了解题方法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解题,理顺思路。另外,在本课的课堂巩固环节,教师也要精心选择和编写习题,题目的难度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同时,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坚持原创的原则,仿照去年的中考题型,仍然用丁丁求职的材料编一道习题:丁丁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向他的偶像马云学习……下面是马云的一些事迹和语录,从他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马云的事迹启示:高考3次,第3次才考上大学,对未知的探索、欣赏和好奇是他的爱好,认为遵守诺言对事业非常有帮助,认为他成功的背后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这个题目的设计包括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本课的知识点,还可以和前面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主题案例的生活性。“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阐明了生活与教育是互相融通的,缺乏教育的生活是盲目的、迷失的、低层次的生活。缺乏生活的教育,是无根的、脆弱的、干涸的教育。所以,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在教育生活中,重要的是要有回归生活世界的意识与人文关怀,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展现。只有恰当运用“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来关照教育,加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完全释放。所以,教师在编写案例时,运用了丁丁求职发生的一系列小故事,这样的事例让学生感觉就是来自身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将来的求职给予了一定的启发。马云的事例再一次让学生受到启发,让学生在答题的同时,意识到创新、合作和诚信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尽量培养自己这些良好的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思品课运用主题式学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编制学案时要多思考,注重主题案例的连贯性、原创性和生活性。思品课教师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的素养,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