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1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现实和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型产业。2011年旅游业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9.1%(同期汽车制造业为8.5%,金融为11%),旅游就业2.58亿人,占全球就业总数的8.3%。
纵观全国及北京,短短二三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在旅游市场上经历的近百年路程,全面进入“旅游时代”,旅游从事业转变发展为产业,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2年北京市共接待旅游者2313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26.6亿元;旅游业增加值1336.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7.5%,新增增加值对当年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10%;旅游餐饮和购物消费额1880.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24.4%;旅游特征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8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为10.5%。旅游产业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虽然北京旅游产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但其发展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释放,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大有可为。
旅游业仍属朝阳产业
旅游是一种生活消费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精神型”消费。在发达国家,旅游已经成为大众的基本生活方式,而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旅游也渐成时尚。尽管受到持续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旅游业还是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最新一期《UNTWO世界级旅游晴雨表》,国际旅游收入在2012年创下新的记录,全世界估计共达10750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美国增长11%,欧洲增长2%,均高于本地区经济增长率(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左右,欧盟11国经济增长率为0.9%)。除美国外,一些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如法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均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旅游产业在新兴经济体目的地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见表1)。
来京外国游客数量差距较大
2012年,北京接待外国游客500.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1.5亿美元。从国际比较来看,北京的外国游客数量和收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法国巴黎旅游与会展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巴黎共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810万人次;根据万事达卡MasterCard公司公布的2012年全球最佳旅游城市报告,2012年搭飞机至伦敦的旅游人数为1690万人次,国际旅游消费为211亿美元。北京与上述世界城市暨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相比,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和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然而差距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北京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蓬勃的城市发展活力,随着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在全球旅游市场的地位有不断提升的趋势。
北京接待国内游客数量2012年已经达到2.26亿次(其中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1.36亿人次,本市居民在京旅游0.9亿人次),数量庞大,还在呈不断增长趋势(见表2)。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开始有国内旅游需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则会出现国内游、入境游与出境游竞相繁荣的局面。目前,全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北京市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正是旅游需求持续释放的阶段。从旅游市场的表现来看,国内游市场持续升温,出境游呈现爆炸式增长,市民休闲游渐成时尚。2012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数同比增长12.1%,北京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8.4%,其中外省市来京旅游人数增长6.7%,本市居民在京游人数增长11.8%。北京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政治圣地”,独特的城市地位加上强大的城市经济活力、发达的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不断丰富完善的旅游产品,决定了北京对于外地游客的强大吸引力。虽然北京旅游管理部门已经开始从城市负荷和文物保护角度提出适度控制外省市游客特别是低端游客的数量,但是,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控制外来游客的手段有限,进京游客数量注定还要与全国旅游发展大势保持一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长。从本市居民在京旅游发展情况来看,近两年增长速度很快。随着北京开始迈入休闲享受型发展阶段和私家车的不断普及,未来北京居民在京休闲旅游将保持快于外地进京游增长速度,成为带动北京国内游市场的主力军。
国内外游客旅游消费偏低
北京旅游目前整体还处于观光游为主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旅游人均消费偏低,增长乏力。特别是入境游和市民休闲游,从2000年到2012年人均消费水平几乎停滞在一个水平线上(见图1),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和汇率变化因素,则两大市场游客实际人均消费水平还有所下降。入境游市场这个“富矿”还未得到充分有效挖掘,而人数规模接近1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规模近4成的市民在京旅游消费群体,2012年仅仅产生了8.6%的国内旅游收入,这一市场旅游消费潜力亟待释放。
多措并举释放旅游业潜力
目前北京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热点产品仍集中在少数知名旅游景区,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与急剧上升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制约了休闲度假需求在京实现。旅游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和精细度还不够,旅游业现代商业模式创新、现代科技运用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可喜的是,近年来北京市为加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谋划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重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处于建设进程的旅游产业重大项目有10余项,包括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即将投入运营的密云古北水镇国际旅游综合度假区、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以及处于项目前期的通州主题公园、延庆岔道古城、房山北京源·文化旅游景区、昌平北京奥莱欢乐城、平谷金海湖旅游度假区、门头沟军庄国际葡萄酒文化产业园、门头沟潭柘寺国际养生度假小镇等,还有多项将对旅游产业和区域发展起到巨大带动作用的旅游产业重大项目正在筹备、审批过程中。同时,按照旅游服务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要求,在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等方面接连推出重大举措。北京旅游产业正处于快速升级过程中,大规模的旅游建设投资和旅游产品的不断改善将带动产业快速增长。
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2
1、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个人化通信
当前,通信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标准化和个人化。其中个人化通信是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实现通信。从个人通信的概念可以看出,实现个人通信必须解决通信手段的便携移动和普及通信两个问题。从可移动的角度考虑,采取无线的方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从通信普及的角度考虑,解决方案必须具有经济可行性。
中国电信业1999年一分为四后,中国移动集团基本能够满足消费水平较高的用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分离后的中国电信也基本能够满足用户对固定电话的需求。但对需要移动服务的中低收入用户群,其需求成为空白点。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电信推出的无线市话业务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国家经济战略重点向西部的转移,对西部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市作为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几年电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市区固定电话装机已达到相对稳定与饱和,急切需要开发新的电信业务增长点。无线市话的出现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2、无线市话的概念界定
所谓无线市话是利用90年代先进的微蜂窝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无线接入网,它将固定电话传输技术与无线接入传输技术相结合,利用固定电话的交换传输资源,以无线方式提供给一定范围内具有移动漫游性能的个人通信终端。它将现有的固定电话网络以无线方式进行覆盖,将原来只能固定使用的电话随身携带、移动使用,在覆盖区内,用户可以用专用的手机在移动中接听、拨打本地电话和国内国际长途,并可以在不同的基站控制范围内漫游。
社会上对无线市话有多种称呼。因为UT斯达康公司是国内最早推出无线市话业务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又大,所以在许多地方,UT斯达康公司的产品品牌“小灵通”成了无线市话的代名词;也有些地方将它称作“便携市话”、“便携式电话”等;港台地区把移动电话叫“流动电话”,相应地把无线市话叫“流动市话”。无线市话虽然可以实现局部漫游,但和移动电话有质的区别,技术上把它叫做“第三代数字无绳电话”,和我们家里用的无绳电话一样,它只是固定电话的有限延伸。所以,本文采用“无线市话”这一称谓,因为它能较好地综合这一业务的技术特征和使用特征。
3、政府对无线市话的规范化措施
信息产业部信部(1998)649号文件“关于PHS和DECT无线接入系统共用1.9GHz频段频率台站管理规定的通知”,该文件明确规定1900—1920MHz频段用于无线接入系统TDD方式,并称数字无绳电话系统PHS技术体制符合上述频率规划。
1998年11月4日,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前身)下发的中国电信无管(1998)131号文件,转发了信息产业部649号文件。上述两个文件,明确了各地电信企业在经营PHS无线接入业务时准用的频率及申请管理办法。各地电信企业正是从这时起按照这两个文件精神开始经营PHS业务。
1999年10月13日,信息产业部发下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市)管理局在无线接入(指PHS)发展问题上,不要一哄而起。对已签订合同的实验项目要尽快实施并抓紧投产,对未签订合同的地区,一律暂停,待全国相关实验点投产运营后,经过认真分析另行研究是否推广。
2000年3月,针对外界有传闻说信息产业部已同意中国电信大规模向市场推出PHS制式的“小灵通”,时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的常小兵表示,政府主管部门认为,PHS技术不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不适宜运用PHS技术建设大规模移动通信网络。
2000年5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向各地发出(2000)6号明传电报,核心精神是“停建评估”。5月30日,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正式下文,要求停止新建PHS无线市话系统。这时,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委派的专家组奔赴西安、余杭等地进行调研。原计划评估期为两个月,实际上不到一个月,专家组们便陆续赶回北京,因为运营商的市场生存条件和投资分析结果比专家们预计的要好。不久,一份决定“小灵通”在中国命运的文件形成——
2000年6月28日,信息产业部发出(2000)604号文件,正式将“小灵通”定位于“小范围低速移动无线接入”,应用范围“限定在县级市及县以下乡镇和大中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社区、办公商务楼等的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
2000年底,信息产业部再次发文,对无线市话收费进行调整。
政府主管部门在一年半时间里多次针对同一业务发文规范,这是不同寻常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围绕着发展无线市话业务有众多的矛盾和争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和西安市电信局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市场调查,并形成了本文的观点。 二、西安无线市话市场消费需求特征分析
1、年龄趋向中青化
由表2.1中数据可见,无线市话用户大多集中在25岁到49岁之间,这两部分便占了70.9%,这说明中青年对无线市话是比较青睐的。
其原因在于,在25—49年龄段内的市民多为已婚居民,他们具备相应的消费能力,且对消费的要求比较现实,在移动电话和无线市话面前,自然选择十分实惠的无线市话。虽然50岁以上者相对权重最高,但绝对权重却是最低的,因此这不能代表无线市话用户的年龄特征。
2、消费趋向大众化
由表2.2可知,无线市话用户多为高中(中专)和大专用户,这正是当前西安市大众化的学历层次,这与我们的大众化市场定位是十分吻合的。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学历较高的白领阶层不是我们的目标顾客群。
3、收入趋向中等化
由表2.3可见,无线市话用户的月收入大多集中于500—2000元之间,属于中等收入阶层。这部分用户占被调查用户的67.8%,低收入者消费量有限,而高收入者则会作其他选择。
4、职业趋向多元化
从表2.4可以看出,除了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外,其它各选项的相对权重都很高,这说明各种类型的职业对无线市话的需求都很大,但考虑到西安市的实际特点(国企、私企众多,高校林立),我们认为应当把高校市场(包括教师和学生)、国企职工、私营业主作为今后无线市话的目标市场。
5、无线市话的四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目标市场
通过对无线市话用户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线市话的主要用户群是普通群众,因此我们对无线市话的消费潮流应引导为一种大众化消费。根据市场调查数据,结合调查过程中的主观感受,我们认为无线市话业务有四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目标市场:高校族、时尚族、工薪族和流动族。
“高校族”(大、中专院校)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通信用品的销售市场。原因如下:首先, 西安市的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位于全国第三,高校应该成为无线市话的一个重要市场。国外发展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以美国为例,美国PACS系统许多用户都集中在学校。其次, 还应看到各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费市场。最后, 在现代社会中,高校不再是密不透风的象牙塔,学生因就业、实现个人价值等因素频繁与外界联系,教师也需要与外界沟通的通信工具。即:高校师生已具有购买无线市话的需求。
“时尚族”(指追求时尚、新潮的年轻一代)的特征是追求潮流,喜好新事物,但有别于单纯的赶时髦。他们的眼光颇高,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评判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如果新事物不再出“新”或耐不得推敲,就逃不脱被遗弃的命运。无线市话这种产品的特性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公道的价格给他们追随的余地,现已造成的公众效应符合他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因此,“时尚族”也是有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
“工薪族”(经济收入属于中等水平的百姓)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他们的消费偏好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至关重要的。“工薪族”勤劳、节俭、履行消费行为时精打细算,思前想后。但如果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最容易建立顾客忠程度的也是“工薪族”。
“流动族” 包括一下几部分:1 、老城区:特别是老旧街区、棚户区等待拆迁地区。2、市场等非固定商业区:大多数城市内都有各种市场,其中商贩多只有一个固定摊位,无法使用有线电话却又迫切需要通话服务。3、新开发地区:由于市政建设在短期内跟不上,管线难以建设而新区住户急需电话。此外,还有无固定居所者、临时电话用户、管线难以扩容地区的用户等。这部分用户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安装室内固定电话的可能性不大,也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目标市场。 三、西安无线市话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1、西安市电信业务的需求极其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重点向西部转移,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西安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具体数据如表3.1所示:
依据表中所列指标我们可以计算得出,1999年与1994年相比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1.8%,同期国有企业职工、集体企业职工和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地大幅度增加。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对电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表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西安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电话用户数从1993年到1999年一直呈现出一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市话用户数平均增长率为43%,移动电话用数的平均增长率为99%。由这一组数据不难看出人们对电信业务的需求是极其旺盛的。而且从数字的对比当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移动电话的需求比去固定电话的需求更迫切。
2、西安市无线市话总容量分析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西安市无线市话市场开发初期的的市场总容量:
WP=(RP — CP)*R
其中:
WP:无线市话的潜在市场需求
RP:电话总需求量
CP:现有电话数量
R:预计使用无线市话的比例(日本的经验值为0.5)
根据2000年西安市统计年鉴,截止1999年底西安市城镇人口总数为518.99万,以每三人一个家庭计算,大约有173万户家庭,而固定电话数为87万户,移动电话数45万(1999年底),所以西安市无线市话的总容量为(173-87-45)*0.5=20.5万户。实际运作中,西安电信局果真在2000年年底将用户数发展到了20万,和预测数据极为吻合。
考虑到随着西安市的迅速发展,城镇人口会越来越多,再加上人们对信息的强烈需求使双机用户、三机用户日益增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西安市无线市话的市场潜力将远远没有挖掘出来。当然,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网络覆盖范围提出更高的要求,移动电话对无线市话会有一定的替代效应。此处我们假设双机用户(固定电话和无线市话)、三机用户(固定电话、无线市话和移动电话)能抵消移动电话对无线市话的替代影响。
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3
一、面临的挑战
当前,县级广播电台既面临着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同类媒体的竞争。当前,同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县级广播电台除了面临县级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竞争外,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相邻市区县广播媒体,还有市级广播媒体、省级广播媒体和中央广播媒体。在新闻宣传上,中央及省市广播媒体“居高临下”,显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对受众的号召力,县级广播媒体在经济实力、硬件设施上差别很大,处于劣势。而相邻市区县广播媒体市场资源的争夺又异常激烈,导致县级广播电台面临的压力剧增。
(二)其他媒体的挤压。一是传统媒体的挤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把广播从主流媒体挤到边缘媒体的位置,广播业受到重大冲击。这个冲击甚至还来自音像、期刊等。不可否认的是,广播在传统媒体中的份额很小。二是新兴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使得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发展强劲。包括互联网、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在内的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技术、资本、渠道等优势迅速崛起,不断分流原来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表现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有调查发现,我国有三分之二的网民因为上网而减少了对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的关注。传统媒体尤其是已成弱势的广播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小视的。
(三)自身存在的问题。县级广播电台除面临外部环境的挤压和冲击外,自身也普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从各地实际情况看,县级广播电台创收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普遍存在创收增幅落后于县域经济增幅的问题。这一方面表明了县级电台的市场空间的大小是受县域经济发展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县级电台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亟需发挥。二是创收手段单一。从目前看,县级电台创收的手段还是以广告创收为主,占到电台收入的80%以上。由于面临着其他媒体对广告空间的挤压,使得县级广播电台广告市场空间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靠广告“单打独斗”,力量显然不够。近些年,一些县级广播电台尝试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远远不够,创收手段单一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面临的机遇
在看到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县级广播电台的发展也有着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发展给广播开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广播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转型,从而给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比如数字多媒体广播,可以在地面高速移动的状态下高质量地接收声音、数据信息。因此,户外活动者,公交、火车、甚至飞机等交通工具使用者都可以使用数字多媒体广播;网上数字广播,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节目,并实现同步交流,这些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参与节目的需求,改变了以往听众只有通过热线电话与电系的方式。
(二)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广播产生了新的传输方式和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科技制造出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既是广播的对手,又是广播的盟友,他们不像电视那样具有排他性,而是给广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弥补了广播的不足。广播与新兴媒体实现“融合”,至少能体现三大优势:一是通信技术使广播彰显机动快捷的优势,随着卫星电话、手机等移动无线通讯工具的普及,一部手机电话就可以在无线信号覆盖的任何角落随时发回现场报道。二是手机短信使广播扩大了与听众的互动,听众参与机会的增加,互动性的提高,极大带动了收听率的提高。三是互联网使广播的功能得到延伸,广播与互联网联姻后,广播电台播出的声音版节目就有了文字版和图像版,主持人可以在网上节目预告、征求听众意见、讨论问题甚至聊天。
(三)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县级广播电台市场空间扩大。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提高,为广播拓展了空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日益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媒体的经营收入,“大河有水小河满”,县级广播电台近几年收入的提升是与县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二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有车族”数量猛增。车辆的增加扩大了广播的收听群体,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有人说,现在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广播电台发展的一个“黄金机遇期”。
三、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4
[关键词] 校园经济 C2C 产业化
校园经济一词在我国教育界已经谈了很多年,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实现,“校园经济”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
一、校园经济概述
1.校园经济理解
校园经济:面向大学生、依托大学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这种经济的主体是大学生,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在校园。
2.校园经济的价值
(1)校园经济将成为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
校园经济的实用性,给学生提供了劳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校园经济这个实践基地的开设对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2)对企业而言的价值
赛尔新概念网络有限公司CEO匡鹏就曾评价:“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体,是品牌推广的主渠道,高校学生是具有高素质的群体,是我们社会未来消费的主要力量,并且其品牌选择和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随着全世界对中国市场的瞩目,‘校园品牌推广’正在成为丰富的宝藏,在高校市场中,由于消费群体的差异性比较小,影响其决策的变数相对比较容易控制,易于进行推广和促销活动。巨大高校市场还没有形成互联网服务的垄断市场格局,如果以网络覆盖到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市场将十分有潜力,一个企业若抓住了当前的校园市场,无疑是为其品牌在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时代的校园营销―C2C
既然校园市场存在了如此多的价值因素,那么企业要如何在这个巨大的校园市场面前,通过什么平台实现自己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呢?校园C2C顾名思义就是专门针对校园学生的一种区别于全社会性的C2C一种新的网上交易模式,也就是一种针对于校园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从商业运作模式来看类似于一般电子商务,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商品、服务或信息的交换。但与一般电子商务相比较,校园C2C除了具有近时空、数字化、公开、透明等一般特征外,还有其独到的特色。
1.网络环境优良
高校既是知识密集的地方,也是电脑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大部分学校为了便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人都建有内部的局域网,校园网站可以24小时全天候开放服务,而且网络使用费用很便宜、局域网将高校内大部分部门、机构、宿舍等联结起来,以达到信息资源传输与共享、提高效率、优化组合的目的。此外,高校拥有较多的先进实验室,为学生开展电子商务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供了良好环境。
2.消费群体稳定
大学校园里稳定的学生、教师客户群是别人无法复制的。大学生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和消费倾向,消费商品较单一。每年数千学生的流动又为校园电子商务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学校园里的消费群体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25岁左右,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主力军。
3.支付体系安全
网络安全和支付风险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人障碍、校园网通常采用防火墙系统与互联网和外联网链接,从而保证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校园电子商务的支付系统通常采用支付宝进行小额支付或者同城同校的面对面进行交易,从而避免或降低了在互联网上用银行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出现卡号被盗的风险。
4.物流配送方便
师生们居住集中,使物流配送准确、及时,成本大大降低。大多数高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贫困生勤工助学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最后一英里”的问题,同时也推动了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
5.信用良好
电子商务信用主要取决于个人信用、商家信用和社会信用等。在校园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交易双方主要是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周边的注册商家,一旦出现违规现象,他们很快就会被暴光。故此,他们非常爱护自己的声誉,自觉培育良好的个人信用和商业信用。
6.网上购物潜力巨大
大学生网上购物潜力巨大。通过调查显示,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占五成。而没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其中只有11%的人没有浏览过购物网。从以上数据就可以看出大学生网上购物市场潜力巨大。
三、校园经济产业化
1.校园经济产业化含义
校园经济产业化,是指一个过程,即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逐步削弱校园经济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扩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综合效益,以达到为教育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2.产业化是校园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并把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在实践中,教师也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社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逐渐减少行政职能,三方共赢的局面逐渐形成,这种经济模式也就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力军。
3.校园经济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规范化、制度化。生机勃勃的校园经济急需产业规范化,更需要严谨的制度来约束,来引导行业正确、规范的发展。
(2)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无论在校园里面产生何种经济形式都是围绕教学活动产生,最终要的也是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长。校园经济产业化过程中,主要起到大学生与社会沟通引导作用。
(3)学校应该正确对待这一经济形式,而非动用行政手段来干预,更不应该制定盲目政策来制止。
校园经济产业化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也将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成为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补充的重要勤工俭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周秉澄:校园经济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5
关键词:数字电影; 发展特点; 发展现状
1 我国城市数字电影发展概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影产业的发展就蒸蒸日上,从1978年的电影产业发展国际化中就可以了解到电影产业的市场巨大,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辉煌。我国2008年后极力推出数字电影的发展,强调数字电影的技术,1992年数字电影的出现就引起一股数字化的风潮在整个电影产业兴起,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且很快成为现代电影发展的主要趋势。所谓数字电影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的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专题片以及体育、文艺节目和广告等,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符合技术要求的数字信号还原成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近年来我国数字电影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使用这种数字化手段拍摄的电影越来越多,在北京有亚洲最大的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国家广电总局建立了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有完整的电影数字中间片工艺生产线,我国城市数字电影正向着专业化的道路蓬勃发展。
2 我国城市数字电影发展的特点分析
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城市化数字电影的需求程度也越来越大,数字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增长点,数字电影的制作与放映不仅提高了电影的观赏品质,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可以改变传统电影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拓展了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服务领域,并且带动了电影体制、管理和产业的变革。其中3D电影成为中国城市数字电影发展的新动力,直到2010年6月,我国已拥有2679块2K数字银幕,其中1460块支持数字3D立体放映,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3 我国城市数字电影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数字电影的监管力度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导致了我国城市数字电影发展速度太快,而发展质量过于低俗,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对数字电影放映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数字电影在传输、制作、存储以及放映的过程中存在漏洞,这就无法保证我国城市数字电影的文化安全与交易安全,无法实现对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电影市场的有效规划和监管。
3.2 城市数字电影成本太高 在国际社会发展数字化电影实力的市场竞争中,我国数字化电影的独立探索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数字化电影的成本也随之升高。由于我国城市数字电影的放映技术还没有标准化所以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化,以至于制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影院在放映数字电影时前期投入设备和放映过程中的成本太高,利润回收慢,直接影响了各影院放映数字电影的积极性,这就无法促进城市数字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3.3 我国数字电影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本身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就造成了数字电影化产业发展的无法律可以依靠的现实状况,导致了城市数字电影发展的难题不断产生。由于数字电影的技术含量高,在很多环节上都会存在一定的版权问题等法律纠纷,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有关数字电影著作权的问题。由于我国数字电影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存在很多漏洞,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这种对法律问题方面的担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产业向数字化电影迈进的步伐。
4 解决我国城市数字电影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城市数字电影的监管力度 我国数字电影产业需要建立健全城市数字电影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数字电影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为了防止数字电影的非法放映,保障数字电影在节目制作、传输、存储及版权内容的安全,加强城市数字电影在传输、发行、放映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亟待建立健全一套安全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我国城市数字电影放映的安全性,为我国城市电影数字化进程营造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这也是我国城市数字电影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4.2 加大对我国城市数字电影的经济支持 我国从政府或社会组织出发都应该出大量的资本保护和改善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数字电影发展的状况。正是因为数字电影的发展欠缺一定的经济支持和发展理念的创新,所以才造成了数字电影的发展障碍。我国要尽快完善数字电影的制作技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支持我国重点科研基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大量培养相关人才,提高技术和人才的保障,为技术的研发与实验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降低数字电影的制作与放映成本,降低影院的放映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促进数字电影在各影院的普及。
4.3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数字化电影产业 数字电影发展要加强对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人性化、科学化的建立与健全,要充分保护每一个数字电影受益人的利益,要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中对城市化数字电影的了解和受欢迎程度的分析,要保证数字电影的接受度和市场潜力的发展状况,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要不断完善我国城市数字电影的法律体系,尽快研发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技术,保护和解决好电影再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版权纠纷问题。避免电影产业在对电影数字化过程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担心,增加对我国城市数字化电影发展的投入,促进其不断进步。
5 结束语
数字化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已经预示着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动向是朝着高科技、精细化、尖端化的产业模式迈进步伐。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低碳经济的转型与变更才让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新的依赖和依靠,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还需要面对更多的难题和障碍,尤其是在数字电影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数字电影行业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人员的问题和管理制度的问题,还要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补助,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支持,要取得城市电影产业发展的信任或者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实现新的突破与飞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打造。
参考文献
[1] 李铭. 国外数字电影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电影技术. 2011(8):90-91.
[2] 张丕民,加快中国数字电影发展. 影视技术. 2010(8) :90-92.
数字经济的市场潜力范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长性竞争环境
一、电子商务的全球环境
1.电子商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冲击着全球每个角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现状和未来,认识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消费观念,用科学的眼光和发展、务实的态度研究这一新兴的、必然的经济现象。电子商务较传统商务复杂,涉及信息产业、金融业、法律法规、交通运输、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企业机制等因素,形成、发展于行业交叉与渗透过程,决策过程严格、标准、量化。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完整的体系结构,满足跨地区、跨行业的社会需求。只有按照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系统有序地进行协调和组织,从战略高度进行推动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并为产业服务。
2.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相关的革命性活动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电子商务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传统商业贸易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必然对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变革。18世纪,机械化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抓住这个机遇,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19世纪,电气化带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这个机遇、取代英国地位,转而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新的中心;20世纪,半导体引起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机遇造就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国家产业转型,进入经济强国行列;今天,面对数字化网络技术引起的信息革命,又是一次机遇,谁抓住它,谁就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二、电子商务竞争环境、竞争模式和竞争特点的改变
电子商务时代对企业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和高速化,新的商业理念产生适者生存、快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电子商务使全球性市场、交易关系和交易模式产生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化过程就是关系的整合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模式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数字经济的到来,使电子商务背后的社会变革也已经开始。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品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经济中,机器、资金、人力是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则不同,知识和技术是生产的第一要素,蒙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上的收益与节点数平方成正比。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未来的经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的世纪,电子商务将继续获得超速的发展,并将全面进入传统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要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认真研究电子商务战略。
电子商务是机遇,更是挑战。网上利润难,是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满足内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传统经济方式相似,企业的电子商务经济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根本目的。企业是开展商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技术支持主体。企业经营在线商务,将定单管理与营销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结合,从网上自动获取定单并将其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建立在商务关系基础之上的企业,运用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新商务模式,改变生产活动的实现方式。
1.竞争与创新策略
依附行业垄断优势,可以掠夺整个行业的多数利润;相反,竞争将引起利润平均化,并使平均利润率下降,边际收益减少。在信息技术行业,产品的边际收益愈来愈少。软件产品的无限复制性,流水线自动生产的高效性,使IT行业制造技术不断单一化,而核心技术的生产与经营高度集中化、垄断化。Microsoft公司对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性生产,Intel公司对CPU的垄断性制造,都形成了特殊的竞争市场体系。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特点和活力所在。Microsoft公司核心定位是市场潜力大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Intel公司则专注CPU的研究、制造。竞争使企业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使企业维持特有的核心地位,强化竞争优势,拖垮竞争对手。
2.电子商务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
随着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竞争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竞争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回顾过去,上世纪70年代成本竞争,80年代质量竞争,90年代服务竞争。近年来,网上市场的抢滩,强烈冲击传统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网上市场的逐步成熟,更廉价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先进的销售理念,网上经营成为一些企业竞争的焦点。在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是引导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尔集团仍能保持出口的大幅增长,靠的是核心技术、管理技能、营销体系。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模式、营销体系、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特长。
3.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的零售环境值得分析。根据Mickael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体现于同行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政策调控。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塑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专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的能力,并能使自己长期保持特定市场上竞争优势的内在资源,也是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2002年11月初,深圳百佳超市与万佳超市的价格大战,在当天的竞争中,两家超市的鸡蛋售价均由开始的每500克1.8元降到了最后的0.1元,甚至买东西赠送鸡蛋。这种竞争有损于双方利益,是恶性竞争。在零售业中,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种关键能力,能即时掌握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能增强其在行业内竞争地位,经过长期培育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差别化优势。电子商务是一场创新性革命,代表未来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能力较量的重要领域,也使竞争更加激烈。变革传统方式、与时代同步发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企业形成有特色的竞争战略模式,研究企业的竞争、成长战略模式。
4.标准战略
采用企业自己的技术标准是决定该企业在行业中领导地位的主要标志。行业标准形成之前,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其影响,不断推行自己的标准,从而,确定其行业领导地位。由于树立行业新标准难度不断加大,所以,一般产品与主导产品的兼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这种兼容既包括不同产品之间的兼容,也包括同一产品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这样,产生越来越多的以主导企业为中心、以产品兼容和服务兼容为纽带的战略联盟。以标准和产品兼容性为基础,产生以市场份额为基础的行业巨头。
5.电子商务联盟策略
互联网的基础构架与开放性,为搭建电子商务的联盟关系提供了契机。电子商务联盟有效组合企业的组织、核心业务流程、辅助决策手段与经营策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网络采购、合作研究到协同生产、共同服务等更广阔的空间,构建这种联盟目的是以双赢的方式综合企业的能力、识别企业发展所需的流程和能力,在联盟企业间平衡、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作为参与者,企业将关注开发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流程、核心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联盟促成基于产品和服务链的全球性网络,汇聚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有限的战略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拓展新市场、新业务。电子商务联盟将信息变成产品创新和改善服务的动力。
三、电子商务展望
虽然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障碍很小,但获得电子商务成功的障碍却很大。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信息产业推动的。很多的认识偏差都集中在技术层面,而不是在商务层面。其实,电子商务不仅涉及技术硬环境,更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管理等软环境。电子商务重点是商务,重要的是新的工作模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非常有限。主要的认识上误区在于,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建网站、网上信息、宣传企业形象、网上产品介绍、网上买卖。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有关网络的网管问题、技术标准、资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等都存在较大差距。
1.技术安全
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主要依靠安全技术、制订的标准。但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研究存在滞后问题。病毒感染、黑客入侵,容易使用户对计算机安全性、电子商务安全性产生怀疑。所以,预见性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留痕技术等,有很大研究价值,而且,这些技术手段本身在不断更新。为保证交易的安全,在电子商务中,必须采用出入口监控、电子交易证书授权、密钥管理、安全产品评测认证、病毒检测和防治、系统攻击与反攻击等技术。减少交易中直接的票据传递和确认过程,采用电子签名、电子识别等手段、并通过设定标准固定下来。这样,大大降低了不安全因素。
2.持续影响传统经济
目前,电子商务在产业经济领域规模还不大。据ICNNIC统计,200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12,300万,总数量增加较快,但占总人口的比例仍不足20%。网上购物者比例更少,几乎都是年轻人。电子商务经济模式,过去从来没有过,只有在实践中摸索。电子商务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与模式,不能照搬传统经济下的模式。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经济,电子商务在资源组合模式、市场运行模式与消费寻求模式与传统工业经济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商务中,商品的交换过程是通过谋面的柜台形式完成的。
3.信息技术驱动力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