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1
企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多工序、多环节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到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工作的群体的多特征性、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环境多变性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且由于因素间存在有相互作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效应,形成因素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企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包含生产要素集聚与安全要素扩散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而目前对于企业生产系统研究主要是基于封闭、静态的传统线性思维方式进行的,没有考虑其非线性非平衡特性,这不仅不能揭示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的内在机理,更谈不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因此,必须采用开放、动态的现代非线性思维方式取代封闭、静态的传统线性思维方式。企业生产系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为主的各种能量的动态交换,是一个各种因素彼此渗透与互相制约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研究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动力机制,主要是对推动企业生产系统由危险向安全发展的各种动力及其规律的认识,熵理论通过系统熵流与熵产的变化规律的来解决非线性非平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熵理论对企业生产系统进行生产与安全协同动力机制研究,对于明晰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动力机制和避免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企业生产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1.耗散结构理论。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方式,获取所需的能量,由于外部条件和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某个限定的阈值形成涨落,系统因此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转变为有序状态。由于这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需要耗费外界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因此称之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一个系统属于耗散结构,则要符合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四个基本条件。
2.熵及熵变模型。熵是度量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随着熵值的增大,系统的无序程度也会增加。要降低系的熵值,才能使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根据热力学定律,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给出了总熵变表达式:dS=dSf+dSg(1)式中,系统的总熵变dS是由系统与外界的熵交换dSf(称为熵流)和系统内的熵产生dSg(称为熵产,具有非负性)两部分组成。外界给系统注入的dSf熵流可为正、零或负,这要根据系统与其外界的相互作用而分析,从总熵变公式可知:仅当dSf<0且|dSf|>dSg时,dS<0,这时开放系统的总熵变不断减少,系统处于有序演进过程中。3.企业生产系统内能流与外能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安全系统的能量流动可分化外能流和内能流两种方式:(1)外能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系统外部流动,不能被企业生产动力系统所利用的能量,主要包括事故因素、管理因素、装备因素、人员素质因素、环境因素等产生的能量流。(2)内部能量流动(简称内能流)。是指流入到企业生产系统后,转变为企业生产动力系统能够利用的那部分能量。外能流和内能流两者关系如图1所示。安全系统理论认为,导致事故产生的基本因子是“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在图1中,为了维持企业生产正常运转,内能流中有一部分能量主要是沿“机—环境”传递的,称之为“机—环境”能流。“机—环境”能流包括事故因素、装备因素、环境因素、等能流;另一部分能量主要是沿“人”传递的,可称之为“人”能流,包括人员素质因素、管图2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动力系统框架理因素等能流。在企业生产系统的能量流动中,“机—环境”能流与“人”能流是交织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区分。同时由于管理和人员因素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事故、装备和环境因素有一定客观性,因此,主观协同和客观协同也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系统内。4.企业生产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企业生产系统符合耗散结构基本条件。首先,企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次,企业生产系统远离平衡态,其事故因素、装备因素、环境因素、人员素质因素等方面产生的能量流处于动态的不平衡态;再次,企业生产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间相互制约、相互推动形成非线性关系;最后,企业生产系统由于不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无数个小涨落,最终形成巨涨落,会出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推动企业生产系统向安全方向发展。
三、企业生产系统安全动力机制分析突破企业生产系统当前安全的“瓶颈”的主要途径应是通过创新,增加企业生产系统内能流,从而在企业生产系统中引入负熵,实现企业生产系统的熵减。具体的企业生产安全动力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1.企业生产系统安全的动力引擎。由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组成的创新体系是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水平的动力所在也是增强企业生产系统的内能流功能的源动力。企业生产系统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源动力之一。“科技兴安”的提出,可见科技水平对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设备创新还是工艺创新,都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系统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且对行业安全水平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生产系统安全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有些企业,存在严重“寻租行为”和制度配置的不公允性现象。因此,从宏观上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包括行业法律、劳动法、行政许可法等在内的一套法律体系,尽量避免企业安全立法供给短缺以及有效的实施机制缺失等情况出现;从微观上企业本身还要根据自身的安全生产情况和行业的特点,根据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的创新型安全管理制度。
2.企业生产系统安全的主动力分析。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因此,科技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是推动企业生产系统安全的主要动力。科技现代化要求企业生产系统的科技水平的具有先进性,这需要资本、人力、环境和技术等各要素在企业生产系统中进行优化组合,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安全水平。科技现代化的实现会加速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而管理现代化产生的科学管理理念,也会有益于科技现代化的推进,两动力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完善,形成巨大的辐射和吸引作用,产生了巨大的拉力。其大小与企业科技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成正比,与科技、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欠现代化程度之间差距的平方成反比。企业生产系统现代化子系统对企业生产系统欠现代化子系统会产生强大的拉力作用,产生拉力作用的内在原因是生产安全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中劳动者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先进的设备具有本质安全化,使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得到提高,企业如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训劳动者,使劳动者安全素质得以提高,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的水平。可用图3表示。在图3中,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过程主动力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科技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中的因素对欠现代化子系统产生方向产生拉力作用,同时,后者中的因素对前者产生推力作用,使得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过程具有相当大的主动力。企业生产系统欠现代化子系统通过吸收负熵流,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成果,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子系统。目前,欠现代化子系统中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者科技现代化素质还很低,如果不致力于改善这两个方面,那么这种推动作用将会不断减弱直至消失。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系统无动力可言。
3.企业生产系统安全的从动力分析。在企业的生产与安全协同过程中,除受到上述的主动力作用以外,还受其它一些外部力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力。政府监管乏力是导致经济运行中企业出现各种事故的重要原因。虽然政府部门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方面,明确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但政府监督的作用不够突出,如存在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和对事故的违法成本偏低等问题。因此,需加大政府的监督作用力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2)民间资本带动作用力。企业的安全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投入的多少。安全投入减少使得安全科技、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等各方面严重不足。民间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安全投入,促进管理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创新投融资制度,在保证民间资本能够有长期稳定的利润的前提下,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企业安全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企业长期安全投入的不足,有效提高企业安全水平。(3)信息化管理的带动作用力。安全管理目前正从传统的事后追踪变为事前的预防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解决这种事故处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计算机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处理和反馈生产安全信息,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使安全决策更科学。因此,信息化管理必将推进企业生产与安全协同进程。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关系,指出安全评价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前言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复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目标,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各层次领导及技术人员补充现代安全管理的知识,了解系统安全工程的精髓所在,从被动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模式向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迈进。
二、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开展安全评价与预评价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即确保建设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使因事故及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优选有关的措施和方案,提高建设基础上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拟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它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为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改变了“先建设、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使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的管理、监察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深入地开展。
三、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当代人对安全生产问题的新认识、新观念表现在对安全本质的再认识和剖析上,把安全生产基于危险分析和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在对事故的本质揭示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安全生产建立在预防和控制基础上。在新世纪人们逐渐修正和广泛应用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heinrich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危险源理论、事故原点理论等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现代安全管理具有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故处理为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只顾经济效益的商业管理为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综合经营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管理程式为主动、本质、超前的管理程式,变外迫型目标为内激型目标等特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对象,内容和方法已发生重大变化,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理念也要因此作出相应转变。此时,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就尤显其必要性。
近年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它作为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是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推行安全评价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安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3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初步危害分析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设计建造时采用了许多安全措施来保障安全运营,但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在实际运营时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仍然非常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均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处于零散状态[1]。本文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管辖的轨道交通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为开展系统安全管理、事故预防、项目改造的时间与资金计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1 安全性分析与评价方法
系统安全性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安全性评价的基础[2]。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目前提出的有数十种之多。我国应用较多的是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类型影响分析、因果分析图法、安全检查表法等。系统安全性评价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风险评价、层次评价、模糊评价等,及一些分析方法附带的评价功能。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是采矿、化工等行业。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由于缺乏可借鉴的资料和规范的统计数据,并且目的是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采用初步危害分析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价是比较合适的。
初步危害分析通常是系统安全性大纲中所执行的第一种安全性分析方法[3],它包含了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初步危害分析最好是在系统进行技术设计时就开始进行,这样才能减少系统建成后因为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或各类事故频发倾向而必须进行改造的费用。但由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设计、建造和运营时,没有编制和执行系统安全性大纲,也没有进行过各种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所以对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初步危害分析也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2 初步危害分析
初步危害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简为PHA)也可译为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事前归纳方法,是从各种局部单元的危险状态归纳出最终的潜在事故和事故的严重性。PHA的主要目的是:①确定系统中危险单元、危险状态和潜在事故;②确定潜在事故影响的危害性;③建立初步的安全规范要求,以减少或控制所确定的危险状态和潜在事故[2]。由这种分析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预测硬件、规程和系统接口问题区域;②为进一步制订安全性大纲提供信息;③确定安全性工作进度的优先顺序;④确定安全性试验的范围;⑤确定进一步安全性分析的范围。
PHA的原理基于事故因果连锁链理论,即认为: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有危险状态的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并且危险状态的产生有其原因;危险状态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发生,须在某个或几个触发事件的作用下转化为事故(见图1)。根据危险状态发生的频率和触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推算出事故发生的频率,再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级别和事故发生的频率推算出各个危险状态(或对应的事故)的危害等级。
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初步危害分析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4
关键词:地铁信号系统;安全性能;信号子系统
引言
无论是城市的交通运输发展还是城市的居民日常生活,无一例外的都无法脱离城市的地铁工程,在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地铁工程的作用和影响也逐步突出,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地铁信号系统采用的安全性技术包含了自动保护、监控和驾驶多个子系统。在地铁项目工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整体的地铁运行安全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保证信号系统的稳定,是现代城市地铁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这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工程建设发展,对于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影响。
1 信号系统
地铁的正常运行需要依赖地铁信号系统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地铁的每日运输乘客数量巨大,人员流动性也较大,所以只有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稳定,才能保障地铁乘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我国的地铁信号系统已经经历了多个更新换代阶段,同时地铁的客流量与列车的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如果不及时进行信号系统的更新升级,就很难支持地铁安全高效的运行。如果将整个地铁比作为一个有机体,信号系统则等同于中枢神经控制系统,对地铁的行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重视并保障各个子系统的安全性能。信号系统不仅仅在地铁系统中发挥重要影响,同时也在其他轨道交通运输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2 几种常见的地铁信号系统分析
2.1 列车自动保护子系统
在整个地铁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属于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的自动保护系统主要具备列车行车间隔监控、行车速度监督以及车门自动控制等功能,包括了轨旁设备、车载设备以及联锁设备等。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具备可靠的报文信号传输功能,以轨旁设备所收集的信息为依据,不断更新发送控制信息至车载设备,保证列车的最佳运行状态。信息传输功能必须符合故障-安全的原则,当发生车地通信中断、信息完整性缺失或报文校验失败等故障时均应保证列车安全性制动。目前在地铁工程中列车自动保护子系统主要采用数字轨道电路或铺设专用无线传输设施进行车地数据传输,该方式信息传递时效性强、安全性高。
2.2 列车自动监督子系统
列车自动监督子系统不仅仅对列车的行车状况进行监督,同时也会对列车各个行车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列车出现突发状况,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危险扩大。列车自动监督子系统通过监督全线列车运行状态、位置以及道岔的开通方向来实现列车进路的自动排列及开放功能,当列车偏离运行图时及时发出告警并按照调度员指令做出相应调整。列车自动监督子系统可以采用自动或者人工多种方式控制,可以将控制中心的指令及时传递给全线列车。列车自动监督子系统主要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显示设备以及网络传输设备进行监督控制,并且采用相应的冗余技术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2.3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
轨道交通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这也是与各类型的其他交通工具产生差异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行车速度的监督和控制,可以自动进行平滑牵引以及制动力控制,实现列车在高精度范围内的车速控制以及停车点的目标制动功能。地铁列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应用有利于实现列车节能,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乘客乘坐列车的舒适感,提升地铁运营服务质量。自动驾驶系统存储了轨道线路的基本状态信息,通过其存储的信息便能够优化控制指令,在保证乘客舒适性的前提下以达到最快行车速度,同时也确保了行车安全。
3 地铁信号系统所采用的安全措施
3.1 常用安全措施
在地铁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过程中,应关注列车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理的安全维护措施,同时也应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因为线路中的部件必然受到来自外力的影响,所以需要重视防冲击电路的设计,应该适当增加数字信号处理及传输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受到来自数字信号处理延时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缓慢等因素产生的影响。第二,应该针对数字信号系统设备进行管理,避免因为系统故障问题引发信息传输交换错误。第三,为了有效避免各个网络节点以及通道位置发生网络应用异常情况,保证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当采取相应网络防护技术以及冗余技术。第四,为了避免系统出现死循环状况,应当禁止在软件编码当中使用条件循环语句,同时还要做好对编码冗余的处理,确保输出编码控制程序的准确性。
3.2 列车自动监督系统安全措施
列车自动监督系统是决定列车行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应当重点关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列车运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当列车运行状态偏离运行图时,列车自动监督系统将会根据情况调整行车计划,但当偏差较大时,则应改为人工模式由调度员进行行车调整。其次,对于轨道线路当中的数字化设备,应当将其中所承载的数据进行双备份,以避免整个系统故障为轨道线路运行带来阻碍而导致相关信息数据的丢失。第三,在列车自动监督系统中,应当使用两套完整设备进行冗余保护,互为热备。当其中一套设备出现异常时,可立即自动切换至另一套热备系统,确保列车监督不中断,保障行车安全。
3.3 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措施
应该坚持制定较为完善的系统安全检查措施,进而提高与车辆之间接口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现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还可以采用循环检查的方式来对列车状态进行监视,及时掌握运行速度及其他行车信息并反馈给驾驶员。列车在通常情况下依照运行图自动驾驶,但当列车出现紧急情况时,应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并及时调取相关故障信息发送给行车调度工作人员。如果出现了列车运行超速情况,系统会自动启动警报,发出列车制动信号以控制速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的信号系统关系到整体地铁系统的运行安全,在现代化的地铁信号应用过程中,提升了地铁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地铁信号系统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地铁保证运行安全的重要前提,所以,需要地铁运行管理单位加大地铁信号系统检测和维修管理力度,进一步实现自身管理系统的优化,促进地铁信号系统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玉波.关于地铁信号系统安全的具体分析[J].民营科技,2012,2:11.
[2]王春宝.论我国地铁信号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民营科技,2011,11:163.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5
关键词:煤矿通风系统 安全运行 影响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01-01
在煤矿一切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通风管理工作是头等大事,如果煤矿通风工作不到位,那么一切后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就难以开展。虽然当前“一通三防”的事故治理防范技术日臻成熟,但煤矿事故高发的态势还是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这就需要我们去更好的探究影响煤矿安全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影响煤矿通风系统安全运行因素。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1 煤矿通风系统特点的探讨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复杂性;二是动态性。复杂性的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大型矿井的通风系统,其网络分支大都在600条以上。网络节点就高达500多个,通常分支数是总分支数的34.6%~98.9%,而且巷道大都在50km左右,且通风设施的数目就能高达百个,用风点少则15个,多的有40多个,由此可见矿井通风系统的复杂性;而动态性的矿井通风系统,其结构则随着煤矿生产的需要而不断的变换,随着煤矿挖掘工作的推进和交替以及采区的准备和投产直到结束和交替等工序的推进而不断的变换各种参数,且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而可以说矿井的通风系统实际就是一个动态化的随机系统。
2 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分析
由于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动态化的随机系统。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较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与环境的因素;二是通风系统自身因素和自然因素等。
2.1 人与环境的因素
在我国煤矿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煤矿事故还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降低了煤矿企业的社会信誉度,从而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人与环境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例如当前很多煤矿发生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在管理上的大意,没有将瓦斯及时的排除矿井,随着浓度的升高,在一定条件下就导致瓦斯煤尘的爆炸,这就是人员方面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环境因素,矿井的环境大都较为恶劣,加上人员管理的大意和通风机电设备的故障等因素都影响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
2.2 通风系统自身因素和自然因素
通风系统自身因素主要是通风动力装置方面和通风网络结构方面的因素,而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风压方面的因素。以下笔者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通风动力装置方面的影响因素。
由于矿井通风系统随着煤矿生产的需要而不断的变换,矿井通风系统的主、分通风机数量与性能的变换,既导致风机所在巷道内的风量的变化,也会导致通风系统内其他分支系统的风量的变换,从而影响通风系统其他风机的工作。
2.3 通风网络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
凡是空气流过的巷道都属于通风系统的网络结构,矿井通风网络结构图作为通风网络的重要分析根据,分别由点与分支的集合而构成,但由于矿井巷道大都存在地压作用,这就使得风道断面严重变形且缩小,从而导致矿井回风系统的阻力变大,只有在增加耗能前提下才能保证矿井内有足够的风量。
2.4 自然风压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在夏天,自然风压为负,不利于矿井通风;在冬天,自然风压为正,有利于矿井通风。矿井通风系统风流不稳定一般是指井巷中风流质或量发生变化,且其变化幅度超过了允许范围,风流的不稳定现象可分为正作常生产时期与灾变时期的不稳定现象。
3 关于加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相关建议
3.1 努力改善矿井环境,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一是建立健全煤矿矿井通风、瓦斯和煤尘的相关控制和管理方案、制度,并将其认真落到实处,并确保落实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大事故预防力度,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二是确保矿井设计合理化、规范化,加大矿井通风管理工作,应用现代化自动化技术,努力改善矿井通风性能,在确保将瓦斯等有害气体及时排除矿井的同时注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三是加大矿井通风系统的机电管理,确保矿井机电安全高效运行;四是加大安全评估工作,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软硬件投资,特别是加强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并结合实际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转模式,确保通风系统安全运行。
3.2 加大人为因素的防范力度,着力提升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
一是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安全运行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着力打造通风效率高、抽采效率达标、监管有效且管理及时到位的矿井通风系统综治体系,并不断完善事故应急预案;二是注重通防人员素质的提升,企业领导应以高度的发展战略眼光,将“一通三防”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煤矿生产经营过程之中;三是在加大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四是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即在规范操作流程的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和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4 结语
总之,影响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较多,除加大通风系统的改造和投资外,主要应该注重人与环境的影响因素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煤矿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有序、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亮,王召其,张小波.矿井通风系统的风量稳定性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范文6
关键词:电力;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其能在各个方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无疑对我国电力事业而言,是发展的巨大机遇,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但电力企业在信息技术实践应用中,现有的网络协议和安全机制仍有所缺失,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基本需求。正因如此,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着高度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电力信息系统网络的基本构架
我国大部分的电气通信建设都是随着电力企业建设而建设起来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在生产调度方面的特殊性。不论是从变电站的电力调度,还是从电厂的调度,只要有电网的区域相应的都会有通信调度网络。但随着现代化电网运行管理的信息交换量日益增大,各类应用和服务也开始对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信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等。我国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要求,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相继开创了电力系统的专用局域网,即中国电力系统数据网络。
中国电力系统数据网络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换和数字网络复接等多种信息技术,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进而实现对全国联网的电网调度自动化。其基本构架可以分为4个部分,即一级网络是国电公司各区电力公司,各区是指华北区域、华东区域等;二级网络是从各个大区电力公司到各省电力公司;三级网络从省电公司到地区供电局,四级网络从各区供电局各城镇或乡镇供电所[1]。
二、电力数据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基本已构建完成,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已在生产、管理、设计等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营销系统、负荷管理和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效果。正是这种大规模的应用,随之带来的是网络安全隐患,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同时电力信息安全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条件,涉及多方面领域,但当前现状是电力系统信息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只购买了防毒和防火墙软件,并没有对网络安全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网络安全现状令人堪忧。
三、电力系统安全关键技术分析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是保障电网安全和稳定供电的前提条件,是一项集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电力营销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虽然目前电力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但在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方面并没有予以重视,致使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电力系统采用的隔离技术和系统安全技术进行了以下分析。
3.1 隔离技术
隔离技术主要是电力系统采用的一种安全关键技术,其主要包括物理隔离技术、防护墙技术和协议隔离技术。
(1)物理隔离技术
顾名思义,物理隔离技术主要是指在物理层面上对电力系统的内、外部网络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将内、外部网络彻底切断,致使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都不能实现内、外部网络连接。一般情况下,使用物理隔离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防止黑客侵入和信息病毒程序,将网络恶意攻击予以有效的隔离。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物理隔离技术能将电力系统的内部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安全区域,同时也使每个划分的安全区域都有着明显的边界区分,以此来增强整个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可控性。同时物理隔离技术其最大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可以阻碍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造成的恶意攻击破坏,其还具备能抑制内部网络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如单纯的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物理隔离技术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安装安全隔离卡,另一类是时间隔离系统。安装安全隔离卡其主要目的是将一台计算机进行"分身"处理,促使其成为虚拟状态的两台计算机,并分别处于公共状态和安全防护状态,同时这两种状态是相互隔离的,通过保持这中状态,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条件下利用一台计算机进行内、外网的联系[2]。第二类是时间隔离系统,时间隔离系统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切换,在不会对信息和数据实时访问的前提条件下,由物理隔离装置与数据暂时储存等部分相互组合,并应用防入侵和防病毒的技术,实现内、外部网络通信条件的有效建立。
(2)防护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种技术性手段,同时也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安全技术。其实际上是一个或一组在内、外部网络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通过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间建立一道安全的隔离屏障,来保护整个网络不受内外部的侵扰。如从防火墙技术的本质上而言,防火墙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其实就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通过提供可控的过滤网络通信,建立只允许授权的方式,来实现对电力信息系统访问的有效控制,阻挡可疑网络的侵入。
(3)协议隔离技术
在电力信息系统中,协议隔离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协议隔离器的方式,来实现内、外部网络的有效隔离。协议隔离技术利用两个设置之上的接口,将内、外部网络连接,但同时两个设备间需要通过专业的通信协议来进行接口对接。在使用协议隔离技术时,其内、网部的网络接口虽然处于对接状态,但网络却是处于断开状态,只有在出现通信协议需求时,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才会实现对接,并对经过的通信协议进行审核,不符和专业通信协议要求的都会被予以隔离[3]。
3.2系统安全技术
对整个电力信息系统而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支撑平台,其操作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因此,系统安全技术也是我们不能予以忽略的重要问题。系统安全技术从层面上而言,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即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上述三种技术都应划分于网络安全的范畴中。操作系统安全主要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操作,设置相应的安全机制,如在操作平台上设置使用权限和加装防毒软件等。数据库系统是建立电气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数据库系统安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集中管理,另一种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就是由电气信息系统的授权者来对数据库系统的整体调整和维护,分散控制则是通过利用不同的管理程序来实现对数据库的不同部分予以有效控制。数据库安全还可以通过存取控制的方式来进行,即限定策略数据,在数据保密的前提下完成信息共享,只允许系统在开发的情况下进行访问。
结束语
总之,电气安全是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它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为此,本文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上述分析,为电力企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实现电力信息系统的日益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武,游文霞,王先培等.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0):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