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理学的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理学的重点范文1
关键词:典型病例教学法;循环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G4
心血管系统作为内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门病种繁多,涉及内容复杂,而且难度大的一门学科,也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学生在学习时难以从书本获得全面的感受和体会,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和探索良好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现将我们以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的临床医学生12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生。观察组中男生29 例, 女生31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6±2.1)岁。对照组中男生26例,女生34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4±2.4)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任务, 即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讲授为主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典型病例教学法完成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任务,具体方式如下(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典型病例,(2)授课前典型病例悬疑导入:首先,向学生展示典型病例,然后由易到难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导入教学内容和目的,并提醒学生带着疑问听教师讲授;(3)教师讲授:教师就典型病例导入的内容根据教学目的进行讲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4)再次讨论分析:教师讲授后再次将前面的典型病例和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听课后掌握的知识补充回答相关问题,对仍有疑问的问题可继续讨论,(5)总结布置思考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不同看法进行点评,给出正确的思路和答案;最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和作业,包括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另一些与课堂导入的典型病例相似有不同的病例分析题,也可布置学生们课后查阅该疾病的诊治新进展,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进一步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下一课时或课外辅导时间进行点评,巩固教学效果。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录像、图片、模型等多种手段, 使讲课内容更生动,将临床实际病例与纯理论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改进教学效果。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两组学生诊断学症状学的期末考试分数,考试总分为100 分,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状况,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关于典型病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可接受程度、总结及推理能力等方面,了解学生对典型病例教学模式的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弊端,即教学与实践脱节,理论知识与临床疾病脱离,“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充斥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进入临床的医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前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在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建立创新型的医学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
在循环系统疾病讲授过程中引入典型病例教学法, 教师采集临床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讲解知识,更具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总结、归纳,使感性与理互作用、相互推动,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2];并且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进入临床能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3]
心脏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用典型病例教学模式可拉近内科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各种心脏疾病临床诊治的距离,提高学生临床诊断能力。通过结合心脏各种疾病的临床病例开展的小组讨论, 学生不必再死记硬背,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成为教学的主体, 这样,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病例的研究中, 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查阅和收集资料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提高; 有效地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使其能够很快地由医学生过渡到实习医生。
综合本研究结果及以上所述可见,典型病例教学法在循环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并且有效改善了学生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泽生,冼利青.麦克玛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 复旦教育论坛,2005,1(5):85-88.
[2]William F. Crittenden.A social learning theoryof cross -functional
病理学的重点范文2
【关键词】 电子病历;脑出血;病案管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0.095
随着网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中电子病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的特点。电子病历的应用, 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推动医疗水准的不断发展。为了顺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本院近年来开始应用电子病历来进行病案的管理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以下以脑出血患者的病案管理为研究对象, 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4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电子病历进行病案管理的纳入本次研究, 作为A组, 将使用电子病历前的40例纸质病历病案作为B组。
1. 2 方法 观察两组一周归档率、全月出院病案签收结束日期、首页录入时间、完成病案借阅时间、病案复印时间、封存和解封时间以及疾病和手术编码正确率。比较应用电子病历前后脑出血患者病案管理工作各项目的效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A组一周归档率为87.50%、疾病和手术编码正确率为97.50%, 均高于B组的7.50%、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病案指的是在医疗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医疗信息, 是对疾病诊断的具有真实性和法律效应的原始记录,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 病案发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做好病案管理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1-3]。病案中主要包括患者的辅助检查、用药记录等详细内容, 反映了患者的全部诊疗过程, 在医疗保险和预防保健等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技术应用以前, 医院主要是使用纸质病历, 但缺点较多[4-6]。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运用, 电子病历也逐渐在医院中推广开来。电子病历的优势在于:①能够将病历储存在光盘、硬盘和服务器上, 容量比纸质病历要大很多, 占用的空间小, 且保管和管理方便, 能够节省很多人力和物力, 且病历的检索和浏览、复制都十分方便, 能够大大缩短人工收集数据和录入的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②电子病历可以实行分级保密管理, 可以设立查阅、输入、修改以及使用分级授权, 提高了病历的安全性;③电子病历具有先进的检索技术, 能够缩短纸质病历的检索查阅时间, 使得病历信息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7, 8];④电子病历书写模板化, 能够节约时间, 使七天归档率显著提高。电子病历能够一次性下_多条医嘱, 失误较少, 且便于修改, 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书写错误或者字迹不清等情况;⑤电子病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减少了纸质病历调阅, 提高了利用率、通过信息共享, 管理人员能够直接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者的信息, 有利于实时监控, 及时地掌握患者的住院动态, 避免了纸质病历的借阅等繁琐问题[9, 10]。
本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了电子病历之后, 与之前纸质病历的管理相比较, 一周归档率、疾病和手术编码正确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全月出院病案签收结束日期、首页录入时间、完成病案借阅时间、病案复印时间、封存和解封时间均有所缩短, 病案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 说明电子病历在患者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要优于纸质病历。电子病历虽然体现了很大的优势, 但是在病案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是病案首页不准确或者不够完整, 病历书写不及时、打印不及时, 病历资料比较混乱, 没有手写签名, 在使用电子病历的同时仍在使用纸质病历, 造成资源浪费等。针对这些问题, 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病案管理的培训, 让医务人员提升对病案管理的认识, 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 促进工作人员病历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义务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 包括医疗警示和隐患、医疗纠纷的防范, 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奖惩规定。电子病历和纸质病历共存, 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还未确立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 在医疗纠纷出现后, 医务人员的电子签名不具有法律效应, 所以当前国内的电子病历的应用还未完全实现无纸化。《电子签名法》中有相关规定, 可靠的电子签名才和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1-14]。在电子病历中, 签名人员一般是医务人员, 应当各自专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 如果没有专有性的电子签名, 就没有和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 目前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关于第三方数字签名认证, 以规范和普及电子病历中的电子签名。此外, 电子病历是属于个人的隐私, 所以医务人员要做好病历的保密工作。采用分级保密的方法进行管理, 在检索、输入和使用等各个方面的程序进行设置, 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安全。但如果被其他人私自更改, 那么就会造成安全隐患, 所以要加强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对于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院领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加大病案管理信息建设的投入, 强化医务人员的信息化教育, 以及时完成住院和出院的病案, 提高病案的回收率。制定严格的病案管理制度, 加强电子病历的宣传, 建立电子病历应急系统, 避免医院网络服务瘫痪而导致电子病历不能正常运行[15, 16]。
综上所述, 在脑出血患者病案管理中使用电子病历对于提高管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院应该加强电子病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爱霞. 电子病历对病案管理的促进作用. 中国病案, 2014, 15(10):9-11.
[2] 宋震萍. 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过程中的优势与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7):191-192.
[3] 丁利. 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医药前沿, 2016, 6(22):75-76.
[4] 李廷珊, 陈纯真, 丁惠. 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 现代医院, 2013, 13(2):139-140.
[5] 杨燕媚. 电子病历系统对病案管理的促进作用.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8):180-182.
[6] 李丽娜. 电子病历在医院病案应用管理中的优点. 中国卫生统计, 2002, 19(1):61.
[7] 尹巧莲, 尹巧琴, 谢婉芬. 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工程, 2013(11):188-189.
[8] 张文丽, 蓝田. 应用电子病历提升病案管理. 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6):655-656.
[9] 王桂榕. 无纸化电子病历的应用, 改变了病案管理的模式. 中国病案, 2006, 10(8):26-27.
[10] 郭雪清, 祝松, 宋莉莉, 等. 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0(4):384-386.
[11] 阳红, 任福祥. 浅谈电子病历与现代病案管理. 西南军医, 2006, 8(4):98-99.
[12] 常玮. 联合质量控制在电子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西部科技, 2015(6):127-128.
[13] 李, 张超黎. 探讨电子病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7):00285.
[14] 王慧, 刘曼莉, 李艳华. 探讨电子病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25):92-94.
[15] 祝奎芬, 张一虹. 电子病案在现代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特别健康:下, 2014(3):296.
[16] 赵丽娜. 病案管理中电子病历的作用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30):27-29.
病理学的重点范文3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3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69-01
有学者在研究资料中表明[1],伴糖尿病急性缺血性患者出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未患有糖尿病患者的2-3倍,一般情况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比例为20%-45%之间[2]。本研究将对我院78例患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78例患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有12例女性,66例男性。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为47岁,其病程为1-2周。另选110例未患有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32例女性,78例男性。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年龄为36-87岁,平均年龄为48岁,其病程为2-4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观察以及比较项目
121伴发疾病此项类容主要包含了高胆固醇、房颤、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等。
122临床表现此项类容主要包含了吞咽障碍、排便障碍、排尿、不能运动、共济失调、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失语、视野缺损。
123相关指标血钾含量、细胞变形指数、血脂、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HbA1c、2hPG以及FPG。
124并发症癫痫、心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应激性胃出血、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热。
125CT表现采用16层CT螺旋扫描机来对其进行扫描,扫描的时间为20s,扫描的视野为230cm,其间隔为5mm、层厚为5mm,其中有7例患者进行了增强扫描。
对两组患者的多发性性腔隙脑梗死以及大面积梗死发生率进行统计。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p
2结果
21伴发疾病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有68例患者患有高血压,其比例为8718%;18例患者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其比例为2308%;10例患者出现了房颤的情况,其比例为1282%;20例患者存在高胆固醇的情况,其比例为2564%。对照组患者有90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其比例为8181%;23例患者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其比例为2090%;9例患者出现了房颤的情况,其比例为818%;17例患者存在高胆固醇的情况,其比例为1545%。两组患者的伴发疾病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以及血脂紊乱情况本研究中,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其比例为2692%;24例患者出现了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其比例为3077%;21例患者出现了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其比例为269%。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其比例为909%;11例患者出现了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其比例为1000%;10例患者出现了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其比例为909%。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血脂紊乱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3],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4],糖尿病患者脑组织中的葡萄糖浓度相对较高,当其在缺氧以及缺血的状态下,就会出现ATP供血不足的情况,导致其无氧酵解的浓度增加,当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中毒的情况。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的情况,并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血脂紊乱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雅芳,林金秀,林建珍,等急性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47-51
[2]张云云,郭德莹,张海梅,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1):47-50
病理学的重点范文4
[关键词]青年;缺血;脑卒中;影像;特点;病因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13-01
青年脑卒中是年龄在45岁以下的成人所发生的脑卒中[1]。本文收集了我院神经内科1999年10月~2007年3月住院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39例病例资料。就其影像学特点及其病因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1999年10月~2007年3月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39例,占同期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的4.87%(139/2856),其中男性88例,女性51例,男女之比1.73:1。年龄15-45岁,平均(37.49±5.59)岁。
1.2 分析方法: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且经过头颅CT和/或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有8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椎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2 结果
2.1 出血性脑卒中的类别及性别分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4.87%(139/2856),占青年脑卒中的53.05%(139/262)。男性88例,占63.31%;女性51例,占36.69%。脑血栓形成107例(男64例,女43例),占76.98%;脑栓塞32例(男22例,女10例),占23.02%。
2.2 CT或MRI结果:本组病例显示脑梗塞(病灶长径>1.5cm)78例,腔隙性脑梗塞61例;基底节区86例,大脑半球34例,脑干14例,小脑17例,其中多发56例。
2.3 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椎动脉超声多普勒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狭窄14例,心脏粘液瘤7例,房间隔缺损3例,肺动脉畸形2例,二尖瓣脱垂1例,卵圆孔未闭1例,均见大小不等栓子形成。超声多普勒见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74例,并以动脉分叉处多见。
2.4 脑血管造影结果:8例行DSA检查,发现烟雾病3例,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大脑前动脉狭窄1例,其余2例未见异常。
2.5 病因分析:139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74例,53.24%),其次是心源性栓塞(28例,20.14%),其他病因还有脑血管炎8例(5.75%),烟雾病、偏头痛性脑梗塞,真性红细胞性增多症各3例(2.16%),而34例(24.16%)的患者病因不清。
3 讨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特点比较鲜明,通过CT或MRI完全可以确诊;其病因较复杂,但通过体格检查、临床病史、以及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多数患者可以找到病因,本资料共105例患者可以找到病因,分述如下:
3.1 动脉粥样硬化:本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最多见的病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见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任何部位,动脉分叉处多见,颅外大动脉斑块脱落引起脑栓塞,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常继发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阻塞,引起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很多[3],本组病例中高血压病61例(43.88%),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小动脉内膜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脂质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高血压又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导致血管壁的增厚、管腔狭窄,血液中的有形成分附着于血管病变处形成附壁血栓导致脑梗塞。高血压病又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导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还有高脂血症,可增加血粘度。本组病例中高脂血症57例(41%),也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公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越大。甘油三脂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进程,高水平胆固醇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它还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吸烟或/和饮酒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
3.2 心源性脑栓塞:本资料所示心源性脑栓塞28例,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心源性脑栓塞是心源性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大脑中动脉尤为多见。临床特点是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早期可出现意识障碍且易复发。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是风心病,其次是心脏粘液瘤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栓子来源的最主要工具。
3.3 烟雾病(MoyaMoya病):本组资料发现烟雾病患者3例。烟雾病,是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颅底软脑膜动脉、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吻合血管网的特征性异常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在儿童患者多为缺血型,这是因为脑底动脉主干管腔狭窄或闭塞早期侧支循环尚未完全建立。
病理学的重点范文5
关键词:中药足浴;点穴护理;糖尿病足;疗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发展至一定程度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以及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中药足浴和点穴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4岁,平均(55.5±3.4)岁;糖尿病病程为(8.5±1.2)年;溃疡程度:Ⅰ级8例,Ⅱ级22例,Ⅲ级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5岁,平均(55.9±3.7)岁;糖尿病病程为(8.9±1.3)年;溃疡程度:Ⅰ级9例,Ⅱ级22例,Ⅲ级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内科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根据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病情观察:定时对患者的体温及血常规进行检查,每天监督患者使用温水洗脚,并使用纯棉毛巾将水渍擦干,保持脚面干燥;观察患者患足溃疡处有无出现渗液、渗血现象,有无发生皲裂、溃破及水泡现象。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在饮食中需以低脂、低热、禁糖、高蛋白为基本原则,并叮嘱其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③加强创面护理。定期为患者换药,换药时要求动作轻柔,及时切除坏死创面,并进行彻底的清创引流,以便加快创面肉芽生长速度。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点穴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中药足浴:中药处方:25 g桑枝、20 g桂枝、25 g鸡血藤、40 g大黄、25 g伸筋草、25 g黄连、20 g红花、20 g赤芍、20 g细辛、20 g姜黄、25 g艾草、25 g威灵仙、20 g川芎、30 g没药。将上述中药浸入水中10 min,随后以温火煮沸,药液沸腾20 min后关火,水温降至42℃左右时可进行足浴,水深需超过脚背,至足三里。②点穴护理:对患者足三里、合谷、血海、阴陵泉、涌泉等穴位进行按摩,可采用一指禅点发、推法、揉法,1次/d,每穴位5 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及护理4 w后进行效果评价。
1.3疗效判断[1] 治疗及护理后,患者患足局部肿胀现象消失,皮肤颜色正常,溃疡面消失,可视为治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明显好转,溃疡面消失>70%,可视为显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部分好转,溃疡面缩小>30%,可视为有效;均不符合上述指标者,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患足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1 w愈合率为45.7%,第2 w愈合率为31.4%,对照组第1 w愈合率为17.1%,第2 w愈合率为22.9%。观察组第1 w、第2 w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糖尿病病足的发生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轻微外伤就可导致其局部迅速出现感染、溃疡及坏疽,严重者需实施截肢治疗。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属于“脚疽”、“阴疽”、“脱疽”范畴,属于消渴变证之一,主要是因消渴时间长,气血生化乏源导致的,可伤及脾肾之阳,肾阳虚衰可最终造成该疾病出现[2]。并且患者因血脉淤塞、肢端失养而出现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足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中需坚持活血化瘀、益气健脾、通经活络这一原则。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且观察组第1 w、第2 w愈合率分别为45.7%、31.4%,对照组第1 w、第2 w愈合率分别为17.1%、22.9%,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中药足浴联合点穴护理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疏松腠理、松弛筋骨、通经活血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加强组织周围营养,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武义华,章合生,张星辰,等.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604-606.
病理学的重点范文6
关键词:护理学病理学思考
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分为护理基础课与护理专业课。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课;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为专业课。其中专业课自课程出现起就带有明显的护理学的特征是紧紧围绕护理学的需求展开的,而其中的基础课课程最开始都是起源于临床医学带有明显的临床医学的特征。所以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将带有临床特点的基础课进行改革,更好的为护理实践是护理专业教师一直在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是护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国内外的护理学教育中,在不同层次的护理学教育中,都开设了病理学这一专业基础课程。在我国2015年护士执照考试中更是加大了病理学的比重,凸显出病理学这一学科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如何改进护理学专业中病理学教学。
1教材方面
如上文谈到的,很多护理专业基础课最开始都是为临床医学服务的,教材也是按照临床专业的需求来编写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都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材,在教学中未突出护理专业的培养需求;在护理学实习中病理学与护理实践脱节。因此想要改进护理学专业中病理学教学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改革,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及改编,突出护理专业的需求和特色。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病理学知识,观察及分析病情变化,推导病变可能会引起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变化,借此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够更自觉地与医师配合,指导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在教材编写中注意以下原则:①简化病理变化的镜下所见部分,突出大体表现;②简化病因和发病机制,突出临床与病理联系,并相应增加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内容;③强化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病理变化与护理实践的联系。
2课程设置方面
在护理教育改革中,护理人文等学科的比例提升,基础医学的比例下降,同时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并为1门课程,病理课课时大量缩减。改革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现代护理模式要求专业知识更趋完善;另一方面要求增加新课程,削减原有课程学时。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以满足教学需要,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校重新设置和组织了课程,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内容穿插安排,合理利用学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坚持一个原则——突出总论,精简各论。总论部分介绍的内容是后面所有疾病学习的基础,所以总论部分应多占课时重点讲解。各论部分与后期开设的内科、外科的内容有一定重叠,可适度精简。同时取消了部分实验课,将有关内容利用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加以弥补。
3教学内容方面——突出临床病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