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 饮食文化 传播文化 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 water boils the shan 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 dumpling, ball

把“粥”译成:gruel, soft rice, 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 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i 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 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 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 white radish patty’和‘Taro 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 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 Jiaozi, 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 meat 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 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 Po Beancurd 或Ma Po Tofu (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 Po Stewed 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红烧牛肉

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 stweed fish水煮嫩鱼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 Lamb Leg烤羊腿

Fried Eggs with 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 Assorted Sweets Beijing 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文化 中餐 菜名 翻译

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在经过韬光养晦之后,也开始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大胆的步伐“走出去”,在全球掀起一阵“旋风”。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曾组织一次网民投票,评选出21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12个文化大国,其中中国位居第二。而在文化大国代表性文化符号中,网民选定的中国符号除众所周知的汉语、孔子、长城、丝绸……之外,中国烹饪赫然在列。可见中国烹饪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也在国际上为大众所喜爱。鉴于此,如何让绚丽多姿的中国饮食文化在走出国门之后进一步深入人心,中餐菜名的正确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精湛的烹饪技艺,还能够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传播出去,是中外交流的一道重要桥梁。

一、中餐菜名英译现状

幅员辽阔的土地、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餐菜品的名称或折射出地域特色(如火锅),或讲述了一段人文历史(如粽子),或显示出独特的烹饪技艺(如干煸土豆丝)。对于喜爱中餐的外国友人来说,翻阅中餐菜单无疑是他们开启中华美食之旅的第一步。因此,得体、优雅的中餐菜名翻译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美食的期待,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然而事与愿违,在现阶段的中国,菜名翻译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饮食机构的菜名英译不客观、不规范、更谈不上简明优雅。据调查,国内大部分餐馆、饭店的英译菜单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断章取义,更有甚者与实际菜品风马牛不相及,有时连星级酒店也未能幸免,让人贻笑大方。中餐菜单英译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粗心大意、菜名拼写五花八门。菜名英译中出现的最低级、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单词拼写错误。有的餐馆的厨师推荐不是“白菜汤”(Cabbage Soup ),而是 “Cabbage Soap” (白菜肥皂),提供的餐后小吃不是“Pumpkin Pie”(南瓜

饼),而是“Pumpkin Pee”(南瓜尿);特色主食不是“阳春面”(Plain Noodles ),而是 “痛苦的针”(Pain Needles )。类似五花八门的错误不但丑化了中餐菜肴,还将中国饮食文化大打折扣,让人贻笑大方,实在不敢恭维。

2.望文生义、直接翻译。中国饮食文化精妙绝伦,烹饪手法独具特色,所用食材更是难以悉数,其菜名往往浩若烟海、寓意美好,或承载一个凄美动人的历史故事,或引发出一段美好遐想。然而,某些坑爹的翻译却把特有的菜名译成各种诡异的样子,悲剧是从最简单的“干煸土豆丝”(Fuck Hit Potato Silk)开始的…… “红烧肉”(Red Burnt Pork);“白云凤爪”(Clouds Chicken Palm);“番茄炒鸡蛋”(Tomato Fire Egg);“毛血旺”(Hair Blood Prosperous );“驴打滚” (Donkey Rolling),这些简单粗暴的英译菜名在一些餐馆的菜单上仍随处可见,不仅语法上错误连篇,还严重歪曲了原有菜名的意思,让外国友人在翻看这些菜单时一头雾水,对中国美食更是望而却步,找不着北。

3.五花八门、菜名不统一。中餐菜名的翻译,还存在用词不统一的现象。比如对“粽子”的翻译,有的餐馆译成“Rice Dumpling”,有的叫做“Glutinous Rice Dumpling”,还有的叫做“Rice Pudding”;中国早餐中常见的“包子”也被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Dumpling”;“ Steamed Sandwich”等;川菜的代表作“回锅肉”也有“Twice-Cooked Pork”;“Twice-Cooked Pork Slices”;“Twice-Cooked Pork Slices”;“Double Sautéed Spicy Pork”等多种英译名称。同一菜肴的英语名称五花八门,不但让人费解,也不利于中餐菜品形象的塑造。

二、中餐菜名英译失误原因

中华名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餐以其丰富的食材、流派众多的菜系、变幻无穷的烹饪手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中,官方公布的中华美食名录中就有5000多种著名菜式,还不包括民间的各种特色菜。这给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现阶段,菜名英译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强,且存在理论和实践严重不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西饮食内容不同。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赋予其截然不同的饮食内容和烹饪技艺。广袤的国土为中餐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上至天上的飞鸟,下至水中的游鱼,陆地上的走兽,都可以取来烹制美味佳肴,如“猫、蛇、猪肝……”。与此同时,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菜肴,如“粽子、元宵、年糕、春卷……”。一些中国特有的菜品在西餐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菜式,这种饮食的特殊性也直接体现在语言中。当目标语里面并没有与源语言完全对等的词汇时,中餐菜名的英译也无法实现翻译对等的要求。

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巨大,从饮食观念到餐桌礼仪都全然不同。西方人偏重于食物的营养,在饮食方面持一种理性的观念,烹饪手法相对单一。而中餐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对刀工、火候、器皿以及菜肴的命名更是考究。许多美味佳肴背后都带有一段浪漫主义的色彩,要么承载着一段历史,要么传承出一个典故。有些菜肴是中国特有的,例如“元宵、年糕、粽子”等。有些菜肴单从菜名无法得知其用料,例如“百年好合、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龙戏凤”等等。这些佳肴的命名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单从字面的意思强行进行翻译,那么译出的英语菜名就完全失去了其本身的韵味。

三、中餐菜名英译标准

翻译标准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热门话题,目前译界普遍认同的翻译标准是“信、达、雅”,这是由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来的,这三个标准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并且用于各种翻译实践当中。“信”意为忠信,意思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取舍。“达”就是译文要通达,完全表达出原文的意思。“雅”则表示译文要简明雅致,用词考究。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现代的翻译家张培基等学者赋予其新的涵义,即――“忠实、通顺”。这就要求译者在保留原文内容、风格、韵味的同时,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变通,不可一味进行生搬硬套。这非常适用于中餐菜名的翻译。翻译中餐菜名时,译者应将菜名中的信息充分传递出来,包括食材、烹饪方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还应分析原文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将读者的认知水平考虑进来,既忠实于原文,又通俗生动。

四、中餐菜名英译方法

充分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熟知英译标准,是进行中餐菜名英译的前提。

否则一味凭空设想,天马行空,难免会犯低级错误,甚至闹出国际笑话,让人贻笑大方。将中餐菜肴的食材,形状、味道、烹饪方法以及蕴含的历史文化、典故充分译出,离不开对以下三种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

1.直译法。直译是翻译当中最简单、可取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翻译菜名结构为“烹饪方法+原料+形状”的这类菜肴,这样对等的英译与原有菜名的内容和形式保持一致,可以使外宾对将要品尝的美食有一个了解,比如吃到的是什么? 是通过什么方式做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的?在进行直译时,首先应熟悉菜品的主料,常见的中餐菜品主料有猪肉、鱼、蔬菜、汤等。其次应掌握主要的烹饪方法,如炒(fry)、蒸(steam)、煮(boil)、白灼(scald)、烧(braise)、炖(simmer)等。再次应确定食材的形状,常见形状有片(slice)、丝(shred)、沫(mince)、丁(dice)、丸(ball)等。下面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直译:

(1)炒鳝段 Fried Eel Slice

(2)蒸鲤鱼 Steamed Carp

(3)白灼虾 Scalded Shrimps

(4)烤乳猪 Roast Suckling Pig

(5)红烧牛肉 Braised Beef in Soy Sauce

2.意译法。顾名思义,意义就是将原文的意境翻译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菜名中看不出食材、原料及食物形状的情况,比如那些以戏曲、人名、神话传说等命名的“文化菜名”,还有各大餐馆、星级酒店的大厨自创的特色菜式,意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具体翻译时,译者应在大厨的指导下或者利用网络充分掌握菜品的真实内容并努力挖掘出背后的故事之后,因地制宜,灵活翻译,采取避实就虚、舍繁求简的原则进行处理。英译之后的菜名最好能为消费者提供理性的信息,如菜式的原料、烹饪方法、形态等。例如:

(1)寿比南山 Steamed Chicken with Pumpkin

(2)霸王别姬 Boiled Chicken and Turtle

(3)龙凤呈祥 Simmered Snake and Chicken

(4)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Stewed Kelp with Pork Joint

(5)富贵家常菜 Fried Vegetables

3.音译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中餐菜品中那些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也随汉语流行到国外,如豆腐(Tofu)、粽子(Zongzi)、饺子(jiaozi)、等。对于这些食物的翻译,可以采用英译法,也就是用目标语中发音与原文语言相同或相近的音调来进行表达。这样翻译,既保留了一定的中国特色,也能为外国人所接受,有利于汉语的推广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举例如下:

(1)宫保鸡丁 Kungpao Chicken

(2)麻婆豆腐 Mapo Tofu

(3)馄饨 Wonton

(4)烧卖 Shaomai

在“文化走出去”这一背景下,推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中华美食的国际形象,中餐菜名的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英译菜品既反映出菜肴的内容、特色,又符合外宾的审美情趣,中餐菜名英译之路任重而道远。践行中餐菜名的英译,除了熟知其翻译标准之外,还应加强对译语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语境,综合运用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忠实、通顺地将菜品信息传递出来,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琳.从功能论视角看中国饮食文化翻译[D].山西大学,2014.

[2]文洁.浅谈中餐菜名的英译[J].甘肃高师学报,2014.

[3]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3

关于餐饮功能定位的研究不枚盛举。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和资料研究餐饮象征文化,在西方学术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具体代表人物有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乔治•弗雷泽(SirJamesGeorgeFrazer),法国社会学派马歇尔•牟斯(MarceMauss)和列维•布留尔(LucienLevy-Bruhl),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新结构主义的埃德蒙•利奇(EdmundLeach)和玛丽•道格拉斯(DameMaryDou-glas)等著名学者,都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餐饮象征文化进行过一些初步的研究。但尽管如此,餐饮象征文化在目前的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界也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开拓的研究领域,因为虽然以上这些著名的人类学家曾对此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但实际上至今仍未建立起关于餐饮文化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具体的个案研究方面还带有某些严重的偏颇倾向。瞿明安的《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中国56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横向论述各民族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文化、人生礼仪和节日风俗的关系,纵向探讨各民族生活方式在当代的变迁和面临的选择问题(瞿明安,1995)。《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运用象征人类学的理论及资料,对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描述(瞿明安,2001)。着重从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餐饮学的角度探讨民族餐饮发展的现状、问题、对策。比如张培明《发展新疆民族餐饮业的前景展望与思考》,杨丽《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餐饮业发展浅议》,单浩杰《内蒙古中西部特色餐饮业研究》,杨晓坚《试论白族饮食文化在现代餐饮中的开发与利用》,王晓文《试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以福州为例》等,分别从微观的菜品、烹饪、技术和宏观的政策、管理、文化、历史、特色等角度提出发展各民族或各地区餐饮业的对策。以上研究基本上反映出了少数民族餐饮功能定位的研究的复杂性。

本论文通过2010年11月10日至12月25日的参与观察,对北京金孔雀德宏傣味餐馆的122名顾客发放和回收的122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多元文化大都市少数民族餐饮的功能意义,该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分析方法与数据的处理

本文运用了SPSS软件FACTOR模块对所收集的122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因子分析。调查问卷中变量共35项。在做因子分析时,需要提取一些能够体现调查对象基本特征的变量,删除一些主观性强的问题,原始数据最好是数字形式。因此,笔者对调查问卷中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处理的方法是:第一,替换并保持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经常“有、有、一般、没有、完全没有”,依次替换为“1、2、3、4、5”。第二,多项选项间逻辑关系不强,主要体现多样化特点,采用数字合并替换法。如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旅游发展、餐饮发展、解决就业等选项,当调查对象选择两个选项时替换为“2”,选择三个选项时替换为“3”等。经过这样处理后,从35项调查题中,共选取了13个变量(如下页表1所示)。

二、数据分析

运用SPSS软件中FACTOR模块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首先,运用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方法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判断进行因子分析是否合适。SPSS中的FACTOR模块输出结果显示原始变量间相关性为78%,显示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然后对初始载荷矩阵和公共因子进行旋转,表2和表3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下页表4是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发现:在旋转后公共因子解释原始数据的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因子载荷矩阵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都发生了变化,其更倾向于0或者正(负)1。从上述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主要表示了是否踏实舒服、对管理者印象、对消费者印象、是否有归属感、和消费者管理者交往意愿所反映的内容。表示傣族餐饮提供给顾客归属感和认同感,即都市餐馆所发挥的凝聚功能,笔者将其定义为餐馆的纽带功能。第二个因子主要表示了傣族文化传播、去傣族意愿、深了解傣族文化意愿、北京好处民族交流所反映的内容。表示傣族餐饮激发起消费了解傣族文化的兴趣和去傣族地区旅游的愿望,即都市傣族餐饮具有沟通功能,笔者将其定义为金孔雀的桥梁功能。第三个因子表示了印象和态度发生变化、饮食爱好变化所反映的内容。表示顾客群体通过傣族餐饮,自身民族文化观和饮食习惯所发生的变化,即傣族餐饮具有整合功能,促进文化的再生产,笔者将其定义为餐馆的平台功能。第四个因子表示顾客来金就餐次数和傣族文化了解程度所反映的内容。顾客通过就餐可以了解一定的傣族文化,即傣族餐饮具有展现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笔者将其定义为餐馆的窗口功能。分析结论与启示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次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都市少数民族餐饮主要窗口、桥梁、纽带、平台的功能。从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少数民族自身可以通过餐饮来展示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都市人可以通过民族餐饮的消费过程,接触和了解特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餐饮的经营群体则可以通过餐饮经营活动接触和了解都市人和都市的社会文化;民族餐饮作为文化符号,又是展现中国社会多元一体、美美与共的政策和现实的窗口。

(2)民族餐饮具有桥梁作用。它可以激发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特定民族文化的兴趣,甚至将那些对别的民族文化深深着迷的消费者引向滋养这些富有文化魅力的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人,为民族旅游业的勃兴注入推动力和吸引力;而那些持有迷人特质餐饮文化的民族,则可以形成以餐饮经营者为先锋,原乡人为基本队伍、地方特色物产和文化为内涵的通向中心的人流物流,促进中心城市和民族地方之间的互惠交流。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职业高中;中文菜名;翻译;技巧

中国是一个舌尖上的国家,中国菜被外国人赞誉为:"用舌头来品尝的饭菜",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早在近代伊始,华人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必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遍布全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纷至沓来,这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历史文化和大国形象提供了重要契机。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播过程中,餐饮服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餐饮菜单作为餐饮行业展示中国对外形象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窗口,是餐饮服务人员与顾客交流沟通的桥梁,因此如何将复杂的中餐菜名准确地翻译成英文菜名显得尤其重要。在职高中文菜名英译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两国国情和两种语言规律的差异及中餐菜名在中国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与特色,使职高学生掌握好以下中餐菜名的四大英译方法与技巧。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将汉语菜名按照其中文字面含义逐字逐词一对一的翻译成英文,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翻译方法。

如:咖喱鸡 Curry chicken,海参园子 Sea cucumber balls,茄汁牛肉 Tomato sauce beef,炖甜肉 Stewed sweet pork, 鲍鱼汤Abalone suop,烤乳猪 Roast suckling pig,炒鱿鱼丝 Fried squid shreds等。通过以上一些范例可以看到,这类翻译的特点就是完全按中文字面含义和顺序直接翻译的。

二.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就是把菜品的中文名字用中文拼音直接写出来,这种方法简洁直接,使菜名具有中国特色。音译法一般包括以下两种类别:

1.菜名(地方菜)直接音译法(可简称为:直接音译法)。菜名直接音译法就是用中文拼音将菜名直接拼写出来,就像前述直译法,将菜名直接用英文拼写出来一样。在地方菜的翻译上尤其如此。如:麻婆豆腐(MAPO TOFN),又如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肴佛跳墙(FO TIAO QIANG)等。

还有体现中国餐饮文化的特有食品小吃,这些菜名无法直译或翻译,也无法体现做法、原材料,这类情况一般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如:驴打滚儿(LU DA GUNR)、饺子(Jiao zi)、豆汁儿(Dou Zhir)、包子(Bao zi)等。

在欧美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成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音译方法,在其他国家的餐饮里也屡见不鲜,如: 日本的寿司(SUSHI)、清酒(SAKE),朝鲜的泡菜(KIMCHI)都是直接用音译。而现在国内所说的法国的"香槟(CHAMPAGNE)",意大利的"比萨(pizza)"也都是原汁原味音译而来的。

2.加注人名(地名)音译法(可简称为:注名音译法)。加注人名地名音译法的菜肴基本都是名菜或地方特色菜。这种译法既翻译菜名,又通过在菜品译名中添加人名或地名,增加更多的文化底蕴。这种翻译法一般以人名或地名开头,分为以下两类结构形式:

①介绍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和主料,翻译公式为 :人名(地名)+主料。例:

A.东坡肉:Dongpo Pork

B.海南猪肝: Hainan Pork Liver

C.扁鹊调养汤 :Bian Que Nourishing Soup

D.宫保鸡丁:Gong Bao Chicken

在上述含有人名的菜式中,加注人名可以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著名诗人坡最爱吃肉,著名的古代神医扁鹊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及"宫保鸡丁"这道菜是清朝重臣丁宝桢'宫保'(一种荣誉官衔,表明可以照看和监护皇子们--编者注)因为最爱吃其妻为其烹饪的鸡丁而得名等。每一道中国菜背后都有很深厚的文化韵味,可以增加进餐时的趣味话题和交流,同时也视为中国汉语在当今世界上,作为一种主流文化和实力崛起的象征。而加注地名的菜式则可顺便给外国朋友们介绍一些地理知识。

②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烹法和主料,翻译公式为:烹法+人名(地名)+主料。例:

A.北京烤鸭:Roast Beijing duck

B.蒙古烤肉:Roast Menggu Meat

C.鲍汁扣东坡肉:Braised Dongpo Pork with Abalone Sauce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英文的翻译原则和习惯来考虑,如果人名或地名长的话翻译时就把主料放前,人名或地名则后置。

翻译公式为:烹法+主料+人名(地名)。例:

A.毛家红烧肉:Braised Pork, Mao's Family Style .

B.川北牛尾: Braised Oxtail in Chili Sauce,Sichuan Style

C.德州扒鸡:Braised Chicken,Dezhou Style

D.符离集烧鸡 :Red-Cooked Chicken, Fuliji Style

注名音译法在外国菜谱中也较为常见,如,法国的奶酪、德国的香肠等很多都注明了产地和风味,而且他们的这些地名即使出现在英文菜单上,也全都使用原文拼写,在翻译成中文时则写上这些特色地名的汉语拼音。

三.意译法:

意译法是菜名翻译中的难点,也是最见功夫的译法。所谓意译法顾名思义是指根据菜单的中文意义来翻译,但是意译法又不同于"直译法"的逐字逐句的直接翻译,而是要根据英文的语言习惯和语法结构来翻译,故而曰"意译法"。意译法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进行意译主要是因为原语与译语常常存在巨大文化差异。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通过意译能够实现和体现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及民族的语言特征,切合各自的语言习惯。菜名意译法可分以下三类:

1.以主料开头的菜名意译法。主要介绍菜肴的主料和配料,常用于冷菜翻译。先翻译其中的主料如猪肉、牛肉、鸡肉等或海鲜等,再加上蔬菜、果仁、蘑菇等配料的名称,像黑木耳black fungus、香菇mushroom、鲜笋bamboo shoot等。以主料开头的菜名意译法又可细分为两类:

A.介绍菜肴的主料和辅料,翻译公式为:主料+(with)辅料

例如:杏仁鸡丁这道菜中主料是鸡丁chicken cubes, 辅料是杏仁 almond,所以翻译为chicken cubes with almond。类似这种译法的菜名还有:蟹肉芙蓉蛋 Crab Meat with Egg White,陈皮兔肉 Rabbit Meat with Tangerine Flavor,松仁香菇 Black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等。

B.介绍菜肴的主料和味汁,翻译公式为:主料+(with/in)味汁

例:朝鲜辣白菜 Korean Cabbage in Chili Sauce,川北凉粉 Clear Noodles in Chili Sauce,奶汤肥鱼肚Fish Maw with milk sauce,冰镇芥末Chinese Broccoli with Wasabi(注:食物 山葵(わさび)Wasabi 日语中芥末的意思,就是绿芥末。 绿芥末是日本的一种有名的调味料,日本的四大名菜中的刺身即生鱼片就用的这调料。)

为了区分菜品的烹饪方法,要掌握好英语介词in和with在汤汁、配料中的用法。主料是浸在汤汁或配料中时使用in连接,例如豉汁牛仔骨翻译成Steamed beef ribs in black bean sauce ,这道菜中用的是介词in,说明主料清蒸的牛仔骨是浸在豉汁的汤汁中的。如果汤汁或蘸料和主料是分开的或后浇在主菜上的,则用with连接。用with则说明汤汁少。

2.以口感开头的菜名意译法。在用料之外,强调调味的作料,把椒盐、麻辣、甜酸、香脆等味道注明在菜单上,这对外国人点菜会有很大帮助。因为外国人赞誉中国菜是"用舌头来吃的饭菜",很多时候他们吃中国菜就是品尝其特色风味。以口感开头的菜名的译法以介绍菜肴的口感及主原料为原则,这种菜名的翻译方法多以形容词开头再加主料的居多。

翻译公式为:菜肴的口感+主料

例:糖醋虾球Sweet and Sour Shrimp Balls香酥脱骨鸭 Crispy Boneless Duck,鱼香炒鳝丝 Yu-Shiang Shredded Eel,,苹果咖喱鸡 Curry Chicken with Apple,酸辣鱿鱼羹Hot and Sour Squid Soup等。

3.以烹饪法开头的菜名意译法。中餐菜系中最庞大的菜系是热菜,有近二千道菜肴。对烹制的熟热老嫩程度的把握非常讲究,正因为如此外国人赞誉中国菜为:"用舌头来吃的饭菜",热菜也因此成为中餐菜单翻译难度最大的菜系。以烹饪法开头的菜名意译法,正好可以准确细腻地体现热菜的特点,它把中国常用的煎炒烹炸方式译入菜名,既符合中国菜的传统,又能显示中国菜的制作艺术,菜肴爆炒的浓香、油炸的酥脆、清蒸的清淡都可以充分在文字中显示出来。该方法同样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A.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翻译公式为:烹法+主料

例: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红烧鲍鱼 Braised Abalone,干煎带鱼 Deep-Fried Ribbonfish,清蒸鸽子肉Steamed Pigeon,脆炸桂鱼Fried Crispy Mandarin Fish,香扒春鸡 Grilled Spring Chicken等。

B.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辅料,翻译公式为:烹法+主料+(with)辅料

例:海鲜脆皮豆腐 Fried Tofu with Seafood,鲶鱼烧茄子 Braised Cat Fish with Eggplant,鸡丁核桃仁 Stir-Fried Diced Chicken with Walnuts,虫草炖老鸭 Stewed Duck with Aweto等。

C.介绍菜肴的烹法、主料和味汁,翻译公式为:烹法+主料+(with,in)味汁

例:红烧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蜜汁烟熏鸭肉卷 Smoked Duck Rolls with Honey Sauce,汁煎鸭胸 Pan-Fried Duck Breast in Cherry Sauce,豉油王蒸鲈鱼 Steamed Perch in Black Bean Sauce,等。

四.实译法

中餐菜名中某些在特定的情况下形成的菜名有着非常诗意的文学韵味,而且菜名和菜品本身的食材相去甚远,就是"意译法"也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对于外国人来说更是云里雾里。例如: "白云凤爪"、、"贵妃鸡"、"红嘴鹦鹉"等。实际上"白云凤爪"主料就是鸡脚,"贵妃鸡"就红烧鸡翅膀和鸡腿,"红嘴鹦鹉"就是炒菠菜。也就是说一些中餐菜名命名非常夸张,极具想象,用上这样的名字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食欲,提高餐饮的精神品味。但是,这类菜名在给外国人作为点菜的菜单时很难直接用中文的字面意义去翻译,有可能让人产生诚信疑义。实译法就是对使用夸张法的中文菜名,按照菜名所使用的食材实实在在地如实翻译。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因素;语言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98-01

著名语言学家H.Goodenougd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由此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同时还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依赖文化现象而存在的。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 ,可以分为在目的语环境中和在非目的语环境中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但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中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学进行的 ,第二语言的获得也主要是在课堂学习的环境中实现的。因此,课堂内的教学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而言至关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导入同样也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文化因素应该有机地融合在课堂内的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教学中。

一、词汇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因素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常常体现在词汇层面上。因此,词汇能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有相当一部分汉语词汇是与汉族人的文化背景密切关联的。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无不体现在汉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词汇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得既直接又明显。汉语中有许许多多饱含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舅舅”,“姨姨、姑姑”等等十分具体的称谓。这些称谓折射出汉民族强调“长幼有序、嫡庶有别、长者为尊”的文化传统,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父权宗法制度和观念。这是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不同民族语言中表示相同事物的词,只有很有限的一小部分是等义的,绝大多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词义指称范围不等,如汉语的“做”就分别对应英语中的“do”、“make”、“perform”等词。汉语词的指称范围要比英语词的指称范围宽泛得多。总之,词语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词语反映了社会生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要使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掌握汉语,仅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词汇的理性意义是不够的。

二、语法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因素

语法揭示了语言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合句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英汉语法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并培养他们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表达上汉语讲究顿悟,注重意义的结合,即汉语较少借助语法形式的手段,而是用词语意义间的联系来达意。这样,汉语的句子大多结构松散,没有特别明显的形式标记词。而英语注重形合,偏重形式,常用语言形式的手段实现词语、句子的连接,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 ,是一种理性的语言。所以也有人说英语是 “显性的语言”,语法严谨而便捷,汉语是“隐性的语言”,语法宽松而灵活。

三、语用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因素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该语言。要想比较自如地使用一门外语,除了掌握大量词汇与语法外,在语用上也需格外注意。语用,简单来说,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说怎样的话。例如,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被置于一个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人们会这样打招呼;而“去哪里啊”,这样的句子也并非是真的想打探别人的隐私。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提问是被认为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句子仅仅表达一种关切问候,回答者可以不必认真地回答。

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对渗透于汉语之中的文化因素进行详细的探讨。文化影响着语言,而语言教学势必要体现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已经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无序再到有序的蜕变。

参考文献:

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冰山模式 符号学

2012年5月,经过整整一年筹拍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与观众见面。一经推出就引发国内外的舆论热议,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奇迹。该片通过7个主题故事,记录下中国各地富有传奇色彩的美食文化。通过对镜头、色彩、画面、声音等具体的视听觉符号进行组合,让受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感知其背后的原生态文化和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东方生活价值观。

“冰山模式”是跨文化纪录片传播的三层模式,它包括视听层、故事层、文化层。本文拟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立足符号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一、视听层——微观层面的视听符号

视听层,是建立在镜头、色彩、画面、声音、道具等直观的视听符号之上。

首先,灵活、细腻的镜头。镜头作为纪录片最基本的视觉符号,承载着传播者的创作理念。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镜头作为一种视觉符号, 不同拍摄方法下的镜头能指呈现出不同意义的所指。但“语言是由相互依赖的诸要素组成系统, 其中每一要素的价值完全是由另外要素的同时存在而获得。”①因此, 不同的镜头只有在相互联系中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义。

传播者为了让受众在感官上有新的突破,运用多种拍摄手法来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如:仰拍、平摄、特写、微距摄影等。其中最为独特的是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来拍摄美食类纪录片,运用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以从微观的角度全方位展示包容、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赋予画面深刻的含义, 激发受众的联想。镜头里一张张充满岁月沧桑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还有桌上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美食,道出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让人们看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而在片中经常出现的意蕴深邃的结构性段落, 也寄寓着创作者的独特发现与个性。如《时间的味道》中,一位“虾酱奶奶”对着桌上的一张旧照片,她哭了。那是她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舒缓的钢琴曲缓缓响起,镜头从下往上慢慢的定格在她老伴的照片上,老奶奶坐在靠椅上、遥望着窗外,老伴的照片与老奶奶的遥望相思在同一镜头中虚实交替,画面唯美,创作者通过一组独特的镜头表现“虾酱奶奶”与老伴之间的深厚感情。就这样,“时间的味道”在顷刻间征服了受众的心。

其次,浓郁、诱人的色彩。色彩是一个流动、变幻的视觉符号,不同的色彩符号能指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所指,例如说到辣,人们想起火红的尖辣椒;提到酸,人们联想到橘子的橙色。

该片片花中充满浓郁的中国油墨画色彩,极具中国风味的墨水浸染出一幅幅鲜艳、饱满的画面,金黄的麦穗、鲜绿的竹林、乳白的脚板年糕、灰暗的古居民建筑、墨色的荷花鱼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该片去戛纳电视节参展的海报《山水腊肉图》,巧妙地运用中国元素——山水画进行设计,用朱红色代替了黑白的水墨,层峦起伏的山峰变成了腊肉的瘦肉部分,平静无波的水面则是肥肉部分,水面上还有一叶小舟,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中国元素的雅来诉说“吃”这件俗事,用不同的色彩符号创造出诗意般的意境,构成影片中国风的风格。色彩是符号,片花中的中国灰已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的符号。

最后,轻松、快捷的声音。在关注上述的两个视觉元素之后,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自然美妙的音符。

纪录片中除了大量的解说词外,就是人物的独白,而中国地域辽阔,由56个民族组成,各地的方言各具特色,《主食的故事》中的黄国胜吆喝着“黄馍馍,陕北的黄馍馍,我亢家沟的,绥德的第一名,我做的(黄馍馍)最好吃……没麻哒(没问题)”,这一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听觉符号通过传播者的职业化透镜折射出陕北农民的朴实、淳厚、豪爽的性格特征。而在《自然的馈赠》中,惊人的一幕开始了,吉林查干湖的渔民缓缓地拉起冰面下的渔网,那急促、激昂的背景音乐让人神经紧绷、呼吸急促,因为人们期待海底的世界是否有自然的馈赠。

背景音乐作为听觉符号的一部分,要起到烘托、渲染情境和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该片在配乐方面,呈现出清一色的中国民乐:二胡、古筝、唢呐、箫、锣鼓、木笛等。这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让二维的视觉符号产生时空的纵深向度,使平面的影像具有三维效果。

二、故事层——中观层面的故事叙述

故事层,建立在视听层之上,通过视听语言符号的组合,构成一个连贯的、具有意义的故事。

1、《自然的馈赠》

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使中国人形成了异质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传播者通过选取不同地域中典型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叙事主体,向受众展现大自然是如何馈赠给人类食物,人类又是如何与自然相处,从而透析美味背后人与自然的故事。

2、《主食的故事》

热气腾腾的黄馍馍、弹力十足的兰州拉面、柔韧劲道的脚板年糕、意蕴合家团圆的饺子,传播者通过这些视觉符号的组合,向受众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食世界。通过对视听符号的编码来展现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3、《转化的灵感》

豆腐、黄酒、酱,都是一个个食物符号,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共同创造的成果,而这种创造被称作“发酵”。打造食物转化成美食的新境界,需要中国人怀着对事物的理解,在不断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这种灵感所打造出来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4、《时间的味道》

传播者通过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古老的方法来向受众展示中国人留住食物鲜味的智慧,同时也向受众呈现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岁月的怀旧,以及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5、《厨房的秘密》

中国的饮食传统文化讲究色、香、味、形、器。在追逐这一系列的意境中,传播者主要透过厨艺精湛的中国厨师运用蒸、煮、炒来调控水火关系这一视角,来道出厨房的秘密,其“指符”是水与火的艺术,而“意符”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6、《五味的调和》

传播者通过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等这些具象的符号元素,调和出抽象的五位:酸、甜、苦、辣、咸。并指出:“五味的完美状态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这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7、《我们的田野》

传播者引领受众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从餐桌转向大地。将餐桌上的美食回归本源、回归田野,探究美食的培育方法。透过最原始的符号——大自然,在关照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人为了获取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自然道德观。

三、文化层——宏观层面的价值体系

文化层,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信仰体系、社会价值、伦理道德等文化能指。

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承载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特点。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的回归。该片通过《自然的馈赠》和《我们的田野》两个主题,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道德观,中国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怀着对自然敬畏的心态,自觉遵守保护自然的行为规范。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开发、利用自然,从中获取天然馈赠的物质原料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自然本身的存在与发展也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平衡、共存、互利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该片中,无论是浙江人老包挖掘冬笋,还是吉林人石把头、海南人林船长捕捞鱼群;无论是云南人单珍卓玛采摘松茸,还是圣武和茂荣兄弟俩采挖莲藕。通过对这些视听符号的再现和再造所构成的故事,折射出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的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同时也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人饮食文化观念中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尊重非人类生命价值等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回归。

其次,人与人的和谐——人道主义伦理的传承。该片呈现大量温情和谐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蕴含着各种饮食礼仪。在《主食的故事》中,有一段关于吃寿面的礼仪,寿宴仪式进行时,全村人在吃面之前,要在自己碗里挑出一根最长的寿面放在寿星公的碗里,要等他吃下这碗带着全村人寓意长命百岁祝福的面条,一场寿宴才算圆满。这种寿面礼仪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爱护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一种老幼有序,其乐融融的人道主义伦理的价值观;而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属于家庭的节日,除夕之夜,合家团圆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这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文化,展现了家庭的团聚、传承和凝聚力。全村人在一起吃寿面,全家人围一桌吃年夜饭,邻里们在一起吃饺子,同事们在一起喝酒,这一幅幅画面符号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人道主义伦理。

最后,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伦理的传递。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伦理思想主张: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则应该是社会要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自由、平等、公正等条件;与此同时,个人也有责任尽自己所能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做出贡献。

该片中雪白的莲藕从河底挖出来,圆润的火腿抹好盐吊起来,满渔网活蹦乱跳的鱼捞起来,蒸笼里的热气腾腾的馒头蒸起来,金黄色的鸭子用甘蔗渣熏起来,韧劲十足的拉面弹起来,香喷喷的粽子包起来,这些鲜活的符号元素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向受众展现出中国人民辛勤劳作的画面,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着社会创造性的劳动。《五味调和》中,我们可以用“苦尽甘来”四个字来概括阿伦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而这四个字也道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包含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两个对立统一面,只有处理好这两面,才能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地域的包容融合。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片透过美食这个窗口,让世界看到中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状态下,这种和谐关系正是一种生态伦理的回归和人道主义伦理、社会伦理的传承。该片的对内传播,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是一种凝聚力;而对外传播,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种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傅平,《浅谈民俗文化的象征意蕴》[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