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1

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中,随着我国对于高中招生的不断的扩大,这也就造成了我国中职类的学校招生质量在逐渐的下降,这样就造成了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同时接受新知识也比较的困难。通过多年在中职类院校进行教书的经验以及对于中职类学校的电脑的理论知识的授课的调查了解到,现在中职类的电脑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进程中存在着需要了解的事项。比如:在信息技术变化很快的情况下,课本的理论变化的特别快,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不足以及教师们的理论变化也都赶不上社会的要求了等。

1.1 教材的不断更新导致课时不足

现阶段,计算机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职类院校的学生,必须让他们在了解了以前的旧知识对计算机的基础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之后才可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就会造成课时明显的不够用。在中职类学校中普遍采取的电脑理论知识的教材中主要包括很多的内容,这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的时候就会造成学生们很难掌握进度也比较的慢。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学生们接受新知识比较的慢,对于学到的知识也都难以记住,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教学压力,感觉知识都讲不完。

1.2 学生层次差别大,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的介绍了解到,现在的中职类的院校中的学生质量比以前下降了很多,并且他们的基础也都比较的差,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比较的慢,这也就给我们教师们进行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且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也都能够熟练的应用,然而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根本没有基础计算机的机会,或者是在初中的时候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减少了对于计算机的课时。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吃力。这就会造成学生们的基础特别的悬殊。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够照顾到所有的人。已经学会了的人都觉得教师们讲的太简单,而还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根本更不上教师的节奏。这样就会造成教学的效果特别的不好。

1.3 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师跟不上节奏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很快。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然而与计算机行业以及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相比,中职类的学校中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的老师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十分的缓慢了。尤其是相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而言,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也比较的慢了。而且对于中职类院校的我们而言,也很难在同一个时间都开始学习。这就造成了在电脑理论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有要解决的困难。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2.1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课时不足

在世界科学情况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很高的今天。我们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或者业余时间应该很好的借助他们开展授课的过程。可以让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自学,这样有利于间接的增加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借用这个平台来面对大家平时不会的问题,并集中时间来讲授这些知识,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大家的最基本的情况,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平时上课时间不够的情况。

2.2 针对学生差别,实行因材施教战略

在中职类的学校中,学生们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情况都不一样,这也给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也正是这种实际的情况也造成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在大家基础知识不同的情况下,也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授课。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能够对大家的基础情况进行模拟并针对成绩进行分班,这就会在授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利用网络,给不同基础的人布置不同的作业,老师也可以提供在线的解答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较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进行新知识了解的热情。

2.3 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们的知识结构和讲课的能力对于大家理解知识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凭借一定的集体学习的对一线的相关教师开始集中的帮助。在这个培训的时候不仅要转变教师们以前讲课的各种观点。帮助她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师们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而且在中职类的学校中要注意对于所有教师的培训,使得他们都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2

论文摘要:实施针对艺术类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我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遍及社会各行各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是当代大学生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高校都已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年级的普修课程,这说明了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无论对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1] 

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于进一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的精神和高教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我院从2003年起,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本科一年级学生修完该门课程后,全部参加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以下简称cct),并将取得cct合格证书作为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既在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同时,要求我院本科学生达到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核要求,达到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综合素质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基本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院计算机课程设置采用三层次原则,即第一学年开设《计算机基础》大公共课必修课程;从第二学年起开设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按学科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例如《非线性编辑》在我院不同系均有开设;以必修课、院级选修课不同形式开设《计算机音乐技术》、《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专业课程。 

作为计算机大公共课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广度,涵盖更多的计算机领域,同时考虑作为其它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先导课程,知识点设置时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例如针对计算机中的常用编码,多媒体技术,二进制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类型,例如,我院舞蹈系的学生受集训、排练、文艺活动的影响,课后时间相对紧张,要求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在课堂内被消化并相对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院自2003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cct考试以来,由于首次参加规范考试的陌生性,加之教师、教材、大纲、备考辅导等方面准备不足,因而初考结果不尽理想,总结前几届考试组织及教学复习指导的正反经验,2004年以2004级本科学生为主参加cct考试成绩获得显著提高,及格率较上届提高了48个百分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cct考试成绩总体逐年呈上升趋势,部分院系本科学生的cct过级率已达到了96%-98%。以下就该门课程教学结合cct考试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我院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具体安排,从培养目标出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部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考试大纲,讲授教学内容时强调基本性,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避免简单性,由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较大,如果面面俱到,看似什么都教了,实际什么都没学会;讲授内容应有侧重点,根据不同专业,;坚持系统性和动态性,由于计算机知识不断发展,后续课程知识点可能需要调整。这就要求后续课程知识点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必须有效衔接,动态调整,不断迭代优化。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初步、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时数为72课时(即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学生开展。为了促进学生计算机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目的。 

本课程教学(讲授,实验)过程均在实验室完成,通过投影教学,学生实践来完成相应教学内容,如何合理组织教学,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能力,强调自力,思路创新,应用为本”的原则,从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始,做足课堂100分钟有限时间的“文章”,教师“精”于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学生有事可“做”,自然兴趣注意便会由“负”转“正”,课堂学习氛围及学习效果因此大为好转。同时集中所有软硬件资源,力争在有限学时内实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针对性教学。 

(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由任课教师自行开发软件、并配套建立的各类客观试题,无纸化民、汉界面实践训练试题,任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指导教学,行课答疑,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些基础性积累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产生了十分具体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教学反馈系统,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在注重课堂教学时,更应重视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本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等基本情况,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建立教学反馈系统有助于教师在授课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系统还可以对收集学生意见、形成常见问题、对改进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2011年我们分别对本科一年级的开课班级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一次网上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上大学之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占到42%,课堂希望有更多师生互动,例如问答,同学讨论,报告等占到36%,建议增加团队合作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51%,喜欢比较简单而且要求明确的实验题目占到76%,对于本学期所完成的实验练习中,觉得练习的难易程度还可以占到84%,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占到81%,认为该门课程实用,喜欢学占到60%,认为教材中网络和windowsxp章节需要修改和补充占到34%,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同时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结束语 

针对艺术类学生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个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努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因此,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3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基础 分级 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61-02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学科呈现出强烈的交叉和扩展趋势,信息过程处在很多学科领域的深层结构中。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提出了计算思维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计算思维和阅读、写作和算术一样,将是21世纪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在生物、物理、化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影响已经显现。可见,计算机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上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经历了扫盲式教育——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等一系列的变化。

但是,从我国目前信息化教育水平的现状来看,发展极不平衡。尽管很多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有些省份甚至已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列入了中学会考科目,但在绝大部分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均未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直接造成大学一年级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

因此,如何在全校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为目标,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开展因材施教,为学生将来能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对其他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二、国内外差异性教学研究分析

1879年,随着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之后,近现代就开始了对个体差异的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克龙巴赫和斯诺的开创性研究,使之与教学紧密联系了起来,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教学活动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直到现在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个体差异的研究既包括能力,也涉及个性;既包括意动,也涉及情感,而且还暗含着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给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但也正是教育的艺术之所在。如何认识学生的差异并因材施教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按照现代教育学的观点,教育绝不是把所有的人培养成同样的人的过程,而是培养独具特色的个体。

从国内外教学方法和研究及实践情况上看,在教学活动起点上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统一,突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重视教育技术的开发,突出教学方式的现代性,都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的变革趋势。

三、主要研究内容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结合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和教学内容新特点,在学生差异性评估、差异性教学方法和差异性教学效益评估三个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具体如下:

1.学生差异性评估

首先,定义科学合理的差异性评估指标体系(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从学生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对新知识的理解力、自学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角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研究基于上述评估指标的差异性评估方法,采用测验、实习、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评估;再次,研究评估结果的分析技术,包括从结果评定学生差异性的方法,以及基于学生差异性的教学实施规划方法。

2.差异性教学方法

差异性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过程跟踪与反馈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些研究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内容方面,从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操作能力、理解力等方面出发,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大纲要求,在计算机原理性知识、应用知识、操作知识和计算思维等方面研究教学内容差异性规划方法,以及差异性与教学内容的映射关系分析技术。在课堂教学方面,从学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角度出发,研究课堂教学实施规划方法,研究课堂讲解、课堂游戏、课堂故事、课堂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的方法,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实践环节方面,研究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设计方法、综合性实验设计技术。在过程的跟踪与反馈方面,研究利用作业与实验、课程网站、面谈、面试等多种方式的跟踪与反馈技术,研究跟踪与反馈结果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3.差异性教学效益评估

从短期和长期评估方面考虑评估指标,包括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等环节,建立差异性教学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在短期评估方法中,基于跟踪与反馈结果、考试结果、差异性教学短期评估结果,研究基于这些结果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建立结果与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长期评估方法中,建立长期评估指标体系,在2~3年的跨度上跟踪评估差异性教学结果,研究差异性教学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分析方法。

四、具体实施

我们自2009年开始,就上述研究内容开展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试行分级分类的差异性教学实践,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采取的具体实施措施总结如下:

第一,通过差异性试点教育实践,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供畅通的交流平台,实现7×24小时模式的沟通模式,允许学生表达个性,从而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个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让每个学员都能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凝练出科学合理的差异性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掌握学生个体的计算机素质差异和兴趣焦点,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对教学内容的设定、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研讨,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适应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新方法、新手段的教学观摩,同时将在差异教学方面有心得的老师请进来,与此类专家型教师进行研讨,进一步提升课程组老师的教学技巧,改进教学方法。

第四,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属于全校的基础公共课程,因此结合各教学班的专业需求进行施教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需求是不同的,统一的教材和授课内容是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重点实践了如何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实施专业化教学。

第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不同工作岗位对学员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结果可以得知,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用性要求更强,课程组依托现有的实验条件,更新了各层次教学的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方法,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第六,建立了通畅的反馈渠道。不仅为正在教授的教学班构建交流平台,还为已经通过课程考试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建立畅通的交流平台,以推进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一动作已在分级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进行试行。

第七,借鉴国际上流行的小班教学模式,在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大课中率先实践了研讨式小班教学的组织模式。国际上流行的小班教学模式普遍采用“一人主教、多人辅助”的方法,除了课堂大课式教学,还配以更小规模的小班习题课辅导式教学,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差异性教学的实施。

第八,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计划和方案,优化资源配置,3轮教学周期积累了大量实践素材和数据,可用于分析和总结适合我校教学体制的差异性教学的组织模式、实施办法和管理规范,逐步建立差异性教学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五、实践成果总结

2009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三级教学模式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展开。由于教学内容设置合理,实验内容设计科学,计算思维培养特点突出,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反响热烈。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出现了“差生不差”、“强手如林”、“各具专业特色”的崭新局面。2010年,分级施教又推进为四级施教模式:钱学森班、高级、中级、普通。在分级教学中,课程组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以突出教学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妥善协调与后续课程的关系并做出课程特色,在强调基础知识宽度的前提下,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在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中进行计算思维培养。在学校重点教学课题的资助下,课程组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教学平台,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该网站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能够及时反馈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课程网站作为示范课程在学校的教学平台上进行了推荐。按照前期制定的差异性教学研究内容,具体实践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第一,如何综合考查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差异性评估方法选择和制定的关键,宜宽不宜紧,灵活性和全面性是评估方法的重要属性。我们在分级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了“自愿选择+问卷调查+水平测试”三位合一的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开课后又配套实行了“教学适应期”的自由升降级机制,在教学适应期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实际情况重新选择不同分级的教学班。这样的弹性多方评估方式使得教学针对性更强,教与学的相互匹配度更高。从实施情况看,每个教学周期的学生成绩分布都符合分级教学的预期,而且每期都有学生申报不同级别的教学班调换,说明设置“教学适应期”,是对评估方法误差进行合理补偿的有效途径。

第二,在差异性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践方面,如何发挥教师个性和创新性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关键。由于实施了分级教学,同班次的学生水平大体相当,专业划分相对集中,教师授课的范围、深度、详尽程度更有针对性。教师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张扬个性、特色,许多教师积极探索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计算思维”、“军事之家”、“智能天地”、“快乐学习”、“开放式教学”、“不做学生的拐杖”等特色鲜明的教学班不断涌现。特别值得说明的是,高级班的教师由于在各自教学班发挥各自特长进行特色教育,在广大新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在高级班内部留下良好口碑,对教师评价的优秀率超过90%,同时在普通班甚至在他们教授过的其他年级学生中引起热议。高班学生的标杆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部分普通班的学生主动要求到高班参加学习。可见,高级班教学带来的“焦点效应”获得了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分级教学“点面双赢”的良好局面。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4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

2014年5月2日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是一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特殊教育,以实践为主,培养应用性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契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一学生模仿操作”是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难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风格,同时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中,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先教后练”的模式,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进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评价反馈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难点,使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明显增强,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主要关键能力。

1“翻转课堂”模式的含义

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中,教师先把学习内容录制成视频,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家里或课外)观看和学习教师制作的视频等学习资源,然后师生回到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颠倒了传统课堂“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在国内外日渐兴起。

对比于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前者主要改变教学的流程和手段。翻转课堂是“课前学习、课中内化、课后评价提升”,而传统课堂流程是“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消化”。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点:1)翻转课堂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节奏和时间,可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观看视频或跳过自己已懂的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发挥了分层次教学的作用。2)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丰富的情境素材和有声有色的实操视频等来代替原来单调、呆板的预习文字,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真正地激发出来。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更多的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先自觉学习,在课中再对知识点进行答疑,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知识的引导者、解惑者。4)翻转课堂促使教育资源共享,真正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在录制视频之前,教师通过备课小组沟通与交流,分工合作,使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更趋于完美,且视频内容永久保存,可供师生查阅和修正。5)翻D课堂通过分组学习,团队合作去完成任务,更有利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队合作和善于沟通交流等关键能力。

2“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尝试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把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教学设计中,以此探究其在教学的应用效果。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提升这两大部分来开展。

2.1课前准备

1)选择知识内容

选取《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综合课“图文混排一环保小报的制作”作为实例。

2)学习者分组

实验的对象的是16级平面设计班和16数码维修班的两个班的学生,各班分别为50人。为了达到课堂上小组的相互协作,把每个班的学生依据学习能力的差别进地分组,好差搭配,每组为5m6人,并由小组内选取综合能力强者做组长。

3)配置教学设备

实验学习的场地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一个计算机房配有56台机,1台教师机,每台机都已经装有视频播放器。为便于师生查找资料,每台机都可连接互联网。

4)自主学习资源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要通过看视频提前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提前准备好优秀的视频和相关素材。

首先教师在优质开放的教育资源中找到相符的文本或图片,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PPT课件和电子学案。其中电子学案供学生利用晚修时间先阅读理解,让学生知道电子报刊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如可用艺术字来设置标题,用剪贴画或图片来制作插图,用文本框来放置文件等等一些基本常识。

其次教师利用Camtasia Studio 6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视频。本次课总共录制了4个视频,每个视频大约4分钟左右,其中1个视频是录制了柴静《穹顶之下》的一小段关于“工业污染大,雾霾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的视频作为导入,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制作环保小报的兴趣,另外3个视频为主要制作步骤,并以步骤命名。

最后为学生设计学习压缩包,里面包含本节课的制作所需的图片和文字素材、效果图、微课视频、电子学案、小组学习评价表等。

2.2课堂教学与课后提升

1)自主学习,确定问题

因为我校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学生平时不能回家观看视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把课前的学习安排到了课堂上。两个班每周都有两次课,每次课有两节,因此利用每次课的第一节课把自主学习的材料和作业素材通过教师机发给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观看学习视频和材料。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由小组长以组间汇报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汇总。

2)协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师生交流讨论,小组完成相关的练习。针对环保小报制作各细节问题,组内通过对话、讨论、商议等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如何在制作中遇到难题,先以向小组长或小组成员求助,尽量在组内解决,实在是解决不了的话,才交由教师解决。如果是小范围学生不理解的就小范围解答,如果全班学生都有疑惑,教师则做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协作活动中无形地锻炼了自己的大胆设疑、创新和批判的思维,提高自身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协调互助的能力。

3)作业展示,反馈评价

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小组合作探究过程及作业完成的质量情况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作业作品展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展示的形式更多样化。把小组作品上传到班级Q群的共享文件,各小组成员可以打开欣赏,或将最终效果图截图后传到QQ、微课掌上通、博客、微信、论坛等多种信息平台上,对照教师给出的几个关键评价点进行分类评分。同时每个学生要填好组内的自评表和互评表,适时提出改进的意见,以促进小组的提升。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ρ习过程的评价,同时评价体系包含了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良好结合。通过这些评价表教师可以分析获得有益于教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为后期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3翻转课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意义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1)翻转课堂有助于培养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步骤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完全符合中职学生培养的目标。2)翻转课堂以小组团队进行学习,提高了中职学生参与和交往意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现在的中职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不少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而翻转课堂的课堂模式提供给了学生讨论、交流和协作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到同学间不但有激烈竞争,更有密切的合作,为日后学生更好走向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小老师”、“小帮手”帮助组员解决难题,体会着互帮互学带给他们的成就感。3)翻转课堂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从学生角度来看,全班不用按一个步调上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中学生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基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知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言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更加广阔。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是中职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级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加工、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教师观念落后,知识更新慢,教学目标不明确

职业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也要围绕这一方针开展。有不少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定位理解的并不透彻,依然抱着以前中专教育的想法,传统的应试教育占据头脑,面对新的形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技能的培养;对于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不了解,还在讲Dos命令、Windows98等过时的知识;有的还简单的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是教学生打字。观念的落后加上有的学生教师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用两张皮,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

1.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少,教学手段单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理论知识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图形界面和人机交互。有的教师还在采用口头语言和板书式教学,不仅教师难教,而且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苦燥乏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既费时费力,又达不到效果。学生不能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性差,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1.3考核体制陈旧,评价指标少

对一门课来说,考核手段非常重要。目前多数学校同课程一般采用统一命题、考试、评卷,这种考核方法实现了教考分离,考核手段比较公平、合理。但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来说,采用这种考核方法却存在很大问题,单单凭一张考卷来考察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很不科学的。有的学校采用卷面考试和上机考试各占一定比例的办法,但上机考试时间有限,题目较少,考察的知识点并不全面。

1.4学生基础总体较差,程度参差不齐

现在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其基础总体上较差,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有的学过计算机,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中职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比较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耐力和毅力;他们个性强,喜欢表现自我;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团队意识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学生初中时成绩差,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冷落、同学的白眼,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都给我们的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2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首先,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法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真正吃透职业教育的特点。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思维模式和认知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就业需求,正确使用各种电教设备,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

2.3模块化教学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将其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人、Windows操作、网络及通讯、文字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按需施教,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

2.4任务驱动

在每个模块中,知识点的掌握需通过一个或多个任务来完成。比如,在前面提到的“信箱申请及使用”知识点中,要求学生完成免费信箱申请、添加本班通讯薄、编写电子邮件、保存草稿、上传附件、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等小任务组成。这些小任务非常具体,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学生容易完成。在上机前,要完成哪个模块、哪些任务,教师都具体地布置给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学生就知道要练习什么内容,避免了因上机目的不明确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2.5过程性评价

在每次上机前,都安封隋相应的任务,下课前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记录,学生每节课都知道完成了什么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有成就感。这样老师虽然辛苦了一点,最后期末成绩可直接由平时成绩评出,这样成绩比较公平、公正和合理,避免了考试一刀切。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成绩评定时,除了横向比较之外,还要纵向比较,多鼓励,少批评。

2.6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对一些大型的综合作业,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务,最后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整合。这样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因而每个人都积极参于,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个个都露出了笑脸,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议范文6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一、实验教学学分制的内涵

实验课程学分制是高等学校学分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为基础,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和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学分制下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学分制要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核心,以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为重点。在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下,实验教学实行学分制施行是适应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必然趋势。要做好实验教学学分制改革,就必须针对现行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计划性模式,从实验方法到报告的编写完成,整个过程都是由实验教师事先制订好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使得实验教学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要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必须积极扩展实验教学内容及层次,给实验教学注入新内涵。同时,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资源上,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实验教学变得更为直观,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掌握实验操作要领;课后复习,回顾实验过程,以巩固知识。从实验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将会使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发挥出更为重要、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构建

实验教学内容建设的核心层面分别是总体结构的优化和实验内容的优化。其中总体结构的优化即通过不断调整和组合各实验项目的组成以及各实验之间所建立的组织关系,使实验项目各要素相互配合,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实验内容整体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特别是课程内容的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优化的课程内容应该不是原来的课程内容的机械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组合、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先进性、适应性、科学性,拓宽知识性,把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应用的特点,结合各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编写出既有基本要求,又有充分灵活性的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二)教学方法体系构建

1、分类、分层次教学

把学生按专业分类和理工类。人文类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理工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简单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能力和数据库系统应用能力。分层次即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类实验项目,其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打基础、为后继课程做准备;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应用实验课程,核心内容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系统开发等,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应用工具,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学习的辅助手段,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竞争力,其内容的设置应尽可能结合专业应用实际设置课程。如人文等专业学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制作和图片处理;理工类专业学习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应用等。根据学生专业需求构筑计算机知识结构,这种实验教学体系是把学生专业背景引入实验教学中,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实验项目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2、短学期、模块化教学

短学期教学是把实验课程教学时间分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实验教学各有侧重。如秋季学期以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为主,同时辅以应用工具软件类实验;冬季学期以办公事务处理软件为主,同时辅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类实验;春季学期以网络应用和网站设计开发为主,并辅以数据库应用技术类实验,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项目学习。除了基础部分计算机实验项目外,还要增加多层次的实验项目,如程序设计类、应用工具类、系统开发类等等。实验课程内容模块化是将每个实验模块按不同等级要求进行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选择学习相应模块的实验,同时把实验各模块相结合,这样既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堂内外结合教学法

课内实验按内容分模块组织,以项目形式教学。主要以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基本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实验重在基本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初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外实践以综合设计型实验为主,重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设计的训练,主要包括综合程序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的应用等,不同专业学生可根据各自专业知识和能力及今后专业需要有所侧重。实验教学过程中,由指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实训作业素材,由学生自主完成,鼓励学生拓宽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计算机技能大赛,如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按专业分类法

模块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实验教学灵活性,但不分学科专业、统一的教学要求对满足某些专业的知识需求是不够的。以经济管理类专业、艺术体育类学生为例,主要开设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类实验,但只学这些是不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可能还需要掌握一些能帮助他们实现数据处理的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如数据统计、信息处理、网页制作等,SPSS软件使用、网页三剑客等实验项目;对于艺术类尤其美术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可能会更多,如Photoshop应用、动画设计、影视制作类软件的使用等。

三、教学资源体系构建

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结合已经变得密不可分。学校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将所有的资源纳入实验平台管理范畴,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布局,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教学资源的构建不是体现在各种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针对教与学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为教与学提供多种方法和途径。因此,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具有的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实验教学资源应为纸质实验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现实与虚拟实验平台等,其中,实验教学网站建设是条件,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实验教学软件建设是核心,支撑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是保证。

网络实验教学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络或校园网设施开展实验教学计划的信息管理系统,该体系最突出特点是,能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网络资源,各类实验人员可以接受到一流的实验教学内容,有力地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网上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由于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可以推动各学校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新内容、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共同发展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实验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有些实验一定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有些实验不一定非要到实验室。对于可以不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需要在实验手段上做出相应的转变。目前的高校基本都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不应该仍然机械地要求学生都到实验室来上机实验,而是提供更加灵活的实验平台和实验资源,更加方便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完成实验。如计算机组装实验教学,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计算机组装课程中所需的硬件和实验过程进行仿真,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设备的不足和计算机硬件高速发展的问题。

四、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学校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学分制特点,制定各专业模块式实验教学计划,规定各专业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必修实验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它保证了学生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必修实验课教学计划是由基础实验技术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构成。选修实验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所学专业需要,在较大范围内选修,体现因材施教而开设的实验项目。

五、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考核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如何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准确评价学生能力,同时利用考核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我们在教学创新过程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合理的课程考核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针对以往在实验课程考核方面的不足,加强和规范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以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验课结束时,组织实验考核,最后根据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客观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以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稳定性。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体制,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实验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