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1
建乐思在创意搭建中被称作“创意的梦工厂”,可以从外部看到内部的结构,并且包含齿轮传动、机械传动、力的作用、空间结构等知识。孩子们在创意搭建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一直以来深受小朋友和家长们的欢迎和喜爱。
2013年兴隆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有了建乐思创意搭建活动小组,从那时起,大山里的孩子也开始了建乐思创意搭建的寻梦活动。当年中心创作的作品“天文台”就参加了河北省“梦想家园“创意搭建大赛。此后每一年中心都积极组织、参与建乐思创意搭建的相关活动,至今整整三个年头。
随着省校外教育工作的日趋完善,为孩子放飞梦想搭建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中心的建乐思创意搭建活动已经由以往单一的静态搭建发展成多方位多层次能力的展示,日趋向国际化接轨。省赛今年新增了现场创客和小车对抗,同时又向机器人的领域迈进。建乐思组件和威威机器人的联合,为建乐思创意搭建活动赋予了深层次的发展。兴隆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通过层层选拔,将选派八名小选手参加五项比赛,即小学组、中学组的静态搭建、小学组、中学组的现场创客以及小车对抗赛。
现在中心选的成员们都在进行着紧张的备战。小学组的静态搭建,学生们以快乐城堡为创作主题,充分展示自己在搭建上的基本功,作品城堡内的独特创作设计更好地诠释了快乐的主题;中学组静态搭建“坐上高铁去北京”通过车头流线型的设计,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加上简单的编程,让整个作品诉说坐上高铁去北京的那份快乐和期盼心情;小车对抗赛的准备,要求队员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按比赛要求设计出相应重量及长度的小车,进行对抗,然后对每辆车相互作用力的情况加以分析,找出设计中成功与失败的环节,再有针对性地改进、调试,再继续进行对抗,反复实践,力求设计出满意的车来。
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2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保意识;习惯培养
环保意识是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主要通过文化教育和道德培养来形成。所以,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日积月累才能形成。幼儿期是孩子各种意识的启蒙期,在这个时期培养环保意识效果最好。由于幼儿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处于感性认识时期,通过实物去理解概念。对于环保的概念,缺乏具体实物,不好理解。因此,无论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直观、有趣的方式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使幼儿在生活的细节中逐渐形成环保的习惯。
1.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较长,幼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由于幼儿通过模仿大人的方式来学习,所以很受大人言行的影响。因此,幼师首当其冲应作为幼儿的好榜样。幼师需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言行举止需要慎行。同时,幼师需要经常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出现问题,及时制止不文明的行为。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渐渐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我国有许多与环保相关的节日,例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和地球日等节日。我们可以开展图画、讲故事、游戏、跳舞和唱歌等方式,以这些节日为主题,组织一系列活动。此外,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社会上的环保活动。
2.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1在教学中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的基础教育,所以我们需要把环保教育有效的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可以增加儿歌、故事和手工制作中环保的内容,使日常的教学活动更具趣味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亲自参与,亲自体验,既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培养了环保意识习惯。例如,通过讲述《小小吃瓜》的故事,可以教育小孩,让他们懂得不做害人害己的事,要具有社会公德精神。此外,幼儿园可以组织节约用水的活动,让小孩知道水的来源,水资源的宝贵。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让孩子知道水资源的稀少,以及污水对江河、湖泊的污染和破坏。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懂得环境对人们的重要性,学会爱护环境,在日常生活逐渐养成习惯,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2在游戏中培养环保意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东西都是孩子在游戏中学得的。幼儿是游戏的绝对主动者,也十分喜欢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能够激发主动能动性,在获得愉快的同时,学到很多有用的环保理念。幼师可以预先准备相关的材料,和孩子们共同商讨游戏方案,综合利用各种生活废料。使用废料制作游戏需要的道具,可以使孩子懂得废物回收的重要性,还能避免浪费,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意识。此外,还可以使用旧报纸、包装纸和饮料瓶等制作环保时装,使幼儿在制作和表演的同时,渐渐渗透环保的意识和习惯。游戏的氛围是轻松和越快的,不仅适合幼儿头脑发育,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玩和学中双赢。
2.3在活动中培养环保意识
幼儿园的教室里可以种植一些绿色植物,饲养一些鱼类等小动物。幼儿会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很关心,对动植物更加关爱。幼儿心地善良,在生活中会尤为关切这些小生物。如果发生破坏植物和虐待动物等想象,他们会很愤怒,有保护它们的强烈意识。
3.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影响至深,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造成幼儿的潜移默化。因此,家长对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教师应努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等。首先,在平时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加社区举办的环保活动,与孩子共同接受教育,共同进步,一起培养环保意识。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给幼儿和家长相关方面思想的渲染和渗透,让家长和幼儿多一些阅读的空间,树立家长的好榜样,使家长能够做到身体力行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其次,幼儿园可以开家长会,同家长一起共同研究环保教育的方式和办法。对于不重视环保教育的家长,我们要以沟通的方式,劝解家长让家长深切并且认识到这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使他们加强自己的环保行为。通过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使孩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最后,我们还倡导家长们平时经常让幼儿看一此关于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经常带幼儿参观有关环保方而的展览,经常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之中去游玩,使得幼儿能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够唤起幼儿对大自然的那种热爱。
结语
幼儿环保意识习惯的培养需要幼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目前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环保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只有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才能使我国在未来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保证。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下一代热爱环境和地球,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周兰.浅谈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J].家教世界.2013,9.
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3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当前,我国充分意识到了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它必然在初中学校环保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求
保护环境就是通过一系列人为措施来保护人类的居住地,防止地球被严重污染。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重工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众所周知,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保护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保护环境需要依靠全人类的力量,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是满足时展需求的重大体现。
2.培养初中生环保意识的需要
初中生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得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民环保意识上抓起。由此可见,教育在环保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初中生环保教育工作的发展。而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初中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地球环境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学科。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是促进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举措。
二、地理课中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
1.让学生在地理课上了解目前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状况
教师在上地理课时,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世界以及我国的环境状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地理教师在初中生的环保教育工作中,担当着主要角色,必须发挥引导教育的作用。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被污染的状况,如向学生展示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并告诉他们这些空洞是如何产生的。教师也可通过周边的一些例子,例如,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让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到一定的环保知识
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是掌握环保知识,并将之付诸于行动。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课上,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严峻的环境形势,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环保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对此,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展示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之后,应该详细解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例如:针对臭氧空洞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臭氧空洞是由氟利昂引起的,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含氟冰箱,就会释放大量的氟利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可让学生告诉家长不要购买含氟冰箱。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1.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内容
地理源于生活,并根植于生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就有不少关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如地理课本上的关于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等,都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理课本内容来实施环保教育。例如:通过课本上讲述的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内容,告诉学生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居住环境”等知识,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
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的能力。对此,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深入体会教材深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加强地理环保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掌握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却没有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么这些环保知识就毫无意义。很多初中生并不是不了解环保知识,只是不知道如何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致使环保知识缺乏实际的意义。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仔细研究地理教材之后,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生活经验引入地理课堂,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并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公众所关注的话题。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满足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4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统一性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居民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超过半数居民表示对目前的自然环境不满意,不少居民认为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只有少数居民对自然环境还较为满意。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居民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也认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二)居民环保意识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居民普遍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也认为环保很重要。对于一些简单的环保行为,如随手关灯等也亲身实践。由此可见,居民已初具环保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居民的环保行为只是停留在较低水平,居民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居民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及参与度
部分居民表示经常关注环保事业,如地方举办的环保活动、环保新动态等等。同时也发现居民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虽高,但是参与度不如关注度高,绝大部分居民表示如果时间允许,会考虑参与,如果需要资金,则很多居民表示不会参加。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不高,行为滞后于意识。
二、调查结论及分析
(一)居民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随着媒体及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如节约用水、一纸多用等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不难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就越清醒,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高,其环保意识就越强。但是这种环保意识还是处于一种薄弱阶段,当触及自身利益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进行环境保护时,居民们往往舍公益而保自身利益。
(二)环保行为缺乏主动性
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对环保问题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缺乏合理引导的理念和浓厚的宣传氛围,有相当部分居民仅有意识而不愿采取实际行动,存在“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在环境保护方面,主动、自发的公众参与数量少,大多数公众参与行为都是在政府的引导、组织甚至要求下进行的。这种参与现状使得公众在环境意识方面存在显著的“政府依赖”心理,即认为绝大部分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政府的责任,个人的作用是非常渺小的,这就会极大地弱化公民个人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缺乏承担环保责任、履行环保义务的热情和积极性。环保作为一种观念,仅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育模式,环保行为缺乏主动性。
(三)环保行为滞后的原因
1.浅层环境意识导致低水平环保行为
环保知识是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的必要前提,相关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公众对环境破坏行为视而不见,或无法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目前居民环境意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虽然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不太愿意为环保付出太多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更多地希望他人尤其是政府和企业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市民的环保焦点停留在对自己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或危害的身边问题上,如绿色食品、沙尘暴、水污染等,而且缺乏一定相关知识,环保的行为并没有达到与环保意识配套的程度。
2.参与环保事业的途径狭窄
目前公众参与基本上还停留在参与一些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环境污染发生后的投诉或举报,属被动参与和事后参与,对公众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缺乏认知,忽视了公民应当享有的环境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这就容易导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不足、范围狭窄,而在有限的参与方式之内,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明晰的程序规定,公众参与也很难收到实效,无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3.居民对经济与环境问题不够关注
在与当地居民交流以及分析调研数据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对环境关注度不够。在实地走访交谈中感受到居民对污染问题漠视。有些表示以经济利益为先,把环境整治的工作全部推于政府部门。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保护环境也是每个居民的责任,不应忽视自身作用。
三、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建议
(一)重视环保教育,提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推进终身教育
居民纷纷表示在学校和家庭推行环保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提倡学习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授环保知识,深化环保意识,而家庭教育则是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保理念。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孩子把环保理念带进家庭,让孩子的环保行为影响父母,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环保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应充分调动各类环保主体共同参与环保宣教工作,推进终身教育。
(二)发挥媒体、舆论的积极作用,利用新型网络平台,大力宣传环保理念
通过大众媒体资源开展广泛宣传,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重视、热爱环保事业的良好氛围,使得社会成员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和参与环保活动。网络、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运用于环保理念、环保行为的宣传,扩大了影响范围,增大了宣传力度,使“环保”深入人心,致力于打造全民皆环保的社会风尚。
(三)鼓励发展民间环保组织,扩大环保影响力
民间组织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组织形式,因此,政府应大力培育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支持和引导它们开展各种环保公益活动,有效行使其对各类社会主体的广泛监督作用,并与之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民间环保组织亦可与学校、社区合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把环保之风吹入学生和居民之中,最大程度地动员各界人士参与环保,扩大环保影响力。
(四)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相应政策、法规,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
在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表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虽然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但从侧面反映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因此,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引导作用。首先,政府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如加大对环境污染产品像塑料袋等的税收,提高塑料袋的价格,取消免费提供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再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明确环境责任。
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环保意识;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65-0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趋恶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目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所以保护环境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调研,希望能够引起大学生对环保的重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环保意识的概念
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调查的内容包括“知”和“行”两方面。即对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和对环境保护的行为取向。共分环保知识、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了解学生环保意识水平。
2.调查方法主要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与整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自编了“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第一,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意在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环保意识与行为,主要了解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参与环保的实际行为;第三,环境知识的获得及对环境教育的态度,主要了解大学生获得环境知识的途径和自觉程度、对环境教育的态度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对浙江农林大学与天目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其涵盖了法学、公管、经管、园林、土木工程、生物环境、英语、艺术等专业,样本由一至四年级本科生随机抽取组成。样本涉及的范围类型相对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因此,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的总体状态。
1.对环保意识了解和掌握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同学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不关注或较少关注;有58%的同学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但了解得并不是很全面,也不会自觉地关注环境问题。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
2.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如图显示:有60%的同学在食堂吃饭时会经常打包,只有5%的学生不会;在限塑令的限制下,仍然有37%的学生在购物时购买塑料袋,42%的学生有环保意识但会忘,只有16%的学生会自带购物袋。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很多人有环保意识,但是很难将意识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习惯当中来,这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只有将意识转化为行动,才能对环境保护起到有效的作用。
3.对限塑令的态度分析。有70%的学生对于国家实施的限塑令是给予支持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有20%的学生对于限塑令的态度不是很积极,甚至有10%的人持反对意见。
四、结论与对策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一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十分薄弱的,对环保的关注度不高并且缺乏相关的环保知识;二是自觉性不高,不善于让环保行为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但是参与环保活动的潜在性大,积极性较高。因此,为了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大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并且将所学的环保知识自觉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更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普及环保教育,加强宣传力度。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平台,应当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体系,开设与环境保护知识相关的课程,营造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这有利于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易于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另外,学校应当组织相关的环保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等,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社会媒体多渠道宣传。社会媒体应使用各种手段加强环保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地投身到环保的行动中来。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保护环境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提高自身的环保素养,加强环保意识,并且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怡,柳向动.关于塑料袋有偿使用的统计调查分析——以广州地区为例[J].暨南大学,2009,(5).
[2]孔得宽,等.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调查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昆明大学,2011,(5).
[3]陶文媂.北京市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
[4]韦薇.对云南思索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引起的思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9).
环保意识的形成范文6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要求,学校在教育中将素质教育以及文化教育的形成放在首要位置,但在现有的发展阶段,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形成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弱,不仅在校园中出现随意扔垃圾、随意吐痰等现象,在社会中还存在浪费水资源、破坏公共财物等现象,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高职教育中开展环保教学的主要原因以及发展现状
1.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环保教学的迫切性
在中职教育发展中,实现环保性教学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现如今,中职教育中的招生范围越来越广,随之,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发展中成为主力,并将其促进社会的积极进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将环保问题放在首位,也没有刻意去保护环境。而且,还有一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差,在当前教学领域,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形势。
2.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环保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中职教育不断发展中,虽然已经开展了环保教学,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较多不足影响着环境保护教学的积极发展。中职学校与其他的学校相比,在环保教学中还比较落后。其中,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好,才能使学生更好完成教学义务。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环保教学专业并不重要,更没有必要将该教学落实到学生教学内容中去。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职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甚至还不断减少环境保护教学的相关课程。随着社会化的不断进步,在对环保教学进行有利开展期间,就要在绝大程度上提高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能在其中将其优化,从而在环境保护中促进未来生活的美好创建。因此,针对以上高职教育中的环保教学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其间,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形成一种人才观念,还要在对知识进行传授期间,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环保意识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环保教育中,应根据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实施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思想,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将环境保护与学生自身有效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基础形式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兴趣,并使他们能对环境保护具有充分的了解。在这种教育形式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前期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和阐述的相关意见,不仅能有效掌握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了解的潜在程度,还能深度分析到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在这种调查式教学中,实现了环保教学的针对性,也突出了其中的教学重点,这样才能将整个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说,在对中职学生实施环保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前期教学中以一个独立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发挥思考,并能在教学中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在环境良好的空间内以及环境恶劣的空间内,人们有哪些不同的感受。然后针对该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并能对两种进行比较,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能增强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2.创建新的教学思路
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新的教学思路实施教学,并能在其中利用具体的事件促进环保工作实现重要意义。在环保教学中,如果还利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的中职学生都还处于青春时期,他们在行为以及思想上都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时期的学生,不仅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还存在较重的变化心理。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就要利用事实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如果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一些问题,通过对事实问题的了解,他们就能形成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在环境保护中形成新的学习共鸣。例如: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数据等直观、形象的表现出环保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利用图片和数据积极对社会环境进行优化,并合理改善一些恶劣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实现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主要利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教师利用该手段能够将所学到内容以直观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直观观察环境的变化,还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还能跨越时空,能够将历史中的环境变化直观呈现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能深度体会,还能自觉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要在具体活动中实施教学。在具体的实施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经常利用废纸、已经使用的饮料瓶废品等制作一些实用的工艺品。而且,还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以及实践中收集一些环境保护的资料,并利用这些进行有力宣传,这种不仅能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还要经常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历史文化,并使学生加深对历史变化的认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5.开展知识讲座
要从学生自身做起,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在期间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期间,中职教师在讲座中要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并保证自己的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都能保持一致。在这种教师为主导的行为方式上,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自身发展,还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环保意识。在这种执行方式上,学生不仅能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作用,还能掌握一些环境污染的处理渠道。因此,在这种讲座教学中,学生和教师能促进其相互交流,还能保证环境得到积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