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1
(一)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概念
对于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危机势头进行预先的警报,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危机发生前早期的控制活动。危机预警是企业经营中矛盾关系的一种连接,随时的对企业的运行进行监督,当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是发展中有危机因素存在,危机预警机制就是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处理,为企业发展排除干扰,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原理
饮料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都是在危机和安全中来回的变化。危机的发生会随时的对企业经营造成重大的损失,危机预警就是提前的对这种潜在危机隐患进行控制,避免企业陷入困境。
二、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容
危机预警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预警和预控两个部分,然后将这两个部分进行细分,比如预警就划分为监测、识别、诊断、报警,而预控的划分相比预警来讲更加的简单,主要是组织准备、风险的控制及危机处理计划的制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预警
预警的监测是危机预警处理的前提条件,监测的内容主要是对饮料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及时的监测,侦查有无危机因素的存在,识别主要是根据监测的目标的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识别的指标是在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趋势上升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一识别的结果和企业的外部环境相结合,就可以具体的进行危机因素的判断,诊断的任务是比较复杂,它是在很多的危机因素下寻找到主要的矛盾因素,并对其产生的矛盾因素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判断结果,最后对可能的危机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的描述。预警就是对于危机因素达到事前设定的预定值后进行及时的警报处理,根据危机因素的存在,主要是将危机分为轻度警报、中度警报、重度警报,因此,从警报的程度就可以判断,对企业造成危害的大小。
(二)饮料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预控
危机预控的组织准备是危机进行预警的前期基础,组织准备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准备包括对危机处理人员进行集中的任命、进行任务安排和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来确保危机预控方案的正常实施,危机控制就是对于预警中的警报进行监测,对潜在的危机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饮料企业的内部若是哪个管理部门出现了问题,就对其部门进行纠正处理措施,防止部门问题的扩大,另外若是危机因素的危害已经蔓延至企业的各个部门,则就需要企业上下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动态,来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危机处理计划的制定比较简单,就是将危机控制中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时候危机处理计划就是危机控制的管理的领导,整个危机处理计划的有效实施,不管对于危机控制,还是企业危机因素的消除,都非常重要。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经营危机预警机制的发展
随着饮料企业的发展,随之出现危机因素也会增加,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危机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会进行无限的放大,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危机预警的存在就是将危机因素进行消除,使企业得以不断的发展,此外,面对现在高科技网络环境,危机预警可以和网络环境进行相互间的融合发展,这样能更加有效的处理企业经营中的危机,在现今的发展中,饮料企业也可以在网络环境的监督下,不断的进行经营管理的改善,将危机因素消灭在萌芽中,这样一来,网络环境反而成了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使饮料企业在竞争中牢牢的占领市场,从而推动饮料企业长久的发展。
四、结束语
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2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分析
一、ERP系统基本理论概述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形式,ERP系统自提出至今,已经有很多企业接受了其管理理念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ERP系统随着广泛的应用,也从起初的只应用于软件转化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系统的企业管理理念。ERP是一种新的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发展模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结合企业的管理,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ERP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需要在企业的长期运行中得到维护,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长久的支持。
二、企业运行ERP系统后所产生的变化
1.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其能够形成一项专门的管理制度,能够高度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有效地防范市场风险,以及如何构建全方位的生产经营业务过程控制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度要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系,从源头上切实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是认真分析会计信息丢失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实物控制、权责划分以及内部审计的方式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要推动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需要从企业各个经营活动的步骤入手,包括对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归类与分类汇总环节,完善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体系,从全方面的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运用ERP后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变化。企业运用ERP系统之后,其内部控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到会计信息传递的方式,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最后涉及到了会计内部控制的要素方面,ERP的作用体现到了多个方面。第一,ERP系统给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单一的建立在软件基础上的内部控制理念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此时需要建立一个更为流程化,更为扁平化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才能推动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加快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明确其各自的职能与义务,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营造出一种更适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改变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通过开放的和丰富的信息系统,为企业会计信息接受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运行ERP系统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由于对会计信息数据采用的是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温度的磁性物质的影响,导致有时会出现会计信息丢失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传递的效率,而且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ERP系统协助了一些新型的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的有效实施,包括责任会计控制、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方面,因此运用ERP系统对于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手段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第四,传统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采用的是内部牵制理论,这种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但是也有很多漏洞。因为人工核对账目也可能会出错,尽管存在事后纠错机制,但有些损失对企业而言无法挽回。ERP系统的运用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项难题,改变了过去自下而上的纠错内部控制理念。在处理企业员工之间的职能分配问题上做出了贡献,而且有利于营造出和谐的经营氛围,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ERP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会计信息化目标不明确。ERP系统确实对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的运行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发现有很多企业缺乏在ERP系统环境下对于自身发展的认识,导致最终做出错误的评价,制定出错误的会计信息化目标。企业务必要对自身做出正确的评价,认识到企业的属性,不能混淆创业型企业和依托型企业,如果按照错误的方向发展,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将会造成致命的威胁。同时企业还应该确定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正确分析本企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树立运行ERP系统的信心,充分发挥这个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
2.吸纳会计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企业引入了ERP先进的系统之后,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管理ERP系统,。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复合型人才资源也比较缺失,信息化时代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中来,进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接更大的挑战。
3.缺乏对ERP系统的维护工作。企业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数据,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是每个类型,每个规模的企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虽然在ERP环境下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当今网络的开放性和ERP系统自身的问题,会计信息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运用ERP系统的时候要加强对其的维护工作,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减少会计信息和数据受到非法的修改、窃取等的风险。
四、如何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越性
1.提升ERP系统意识。企业要想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优越性,就要让其全体内部工作人员完全接受这种先进的会计信息控制理念,树立起在企业实施与运用这个理念的坚定信心,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2.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以及引入复合型人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企业和其内部人员务必要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才能与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接轨。企业为了其自身更长远的发展,应该接收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才,而且要对其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减少企业的不必要的损失。
3.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安全性。针对以往企业在运行ERP系统时所遇到的企业会计信息被外界窃取、篡改以及修改的教训,发现ERP系统环境下经常会出现这些会计信息数据保护不当的问题。如何避免或者减少会计信息外泄的风险,如何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就需要加强与重视会计内部控制的安全性。指定专业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看管和监督,定期做好数据的维护工作;将日常数据处理工作做好记录工作,以及相关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外界人士接触到企业重要信息。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降低会计内部控制。对企业会计信息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增强审计人员对ERP环境下审核流程的认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人工审核制度的结合,为企业数据提供双重保障。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做出评估后,立即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结语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求,企业在内部控制中采用ERP系统是正确的选择,实践也证明ERP系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当然企业内部控制在ERP环境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增强对ERP系统的认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才能正确应对各类风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建红.ERP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15,05:138-139.
[2]靳先德.ERP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5,11:172-173.
[3]孙莉梅.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分析[J].商,2015,22:139.
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3
【关键词】企业运营环境;会计;职业道德;对策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1)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法律制度不是万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法律制度之外发挥着重要的补充调整作用。这种补充作用要求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业务素质及职业操守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此满足会计工作本身的具体要求。(2)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会计能否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能否及时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都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做保障。会计在工作中能够正常发挥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会投入高度的工作热情,发扬高度的责任感,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减少决策的失误,从而尽快的实现工作目标,确保企业稳步发展。(3)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适应社会的内在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能够促使会计在执业时更好的进行自我约束,引导会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其尽快弥补不足,改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自我形象,适应时展的大潮。
二、企业运营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不利影响
(1)企业过于关注经济效益的追逐,导致会计工作者法制观念淡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我国正在践行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然而,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运营法制化规范化,导致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我行我素,无视法律的存在,无视职业规范的约束,办事不依法,不计法律后果,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铤而走险,这种法律观念相当淡薄的后果不仅阻碍企业的长足发展,也可能招致个人前途的断送,最终只能是人财两空。(2)企业规章制度不能切实贯彻,会计工作者造假现象频繁。企业往往依靠会计提供的虚假信息获取相关人员或组织的充分信任,从而赢得更多的投资机会、额外照顾、不应发生的贷款项目等经济实惠。这样,企业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通过造假行为反而可能得到企业奖励或职务提升。(3)会计报表制度尚未普遍建立,其他部门难以对企业进行监督。目前,鉴于我国企业尚未普遍建立会计报表的工作行为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弄虚作假提供了温床。财政、审计、税务、工商管理等部门之间沟通频率低,在办事过程中协调度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严格把关,从而导致虚假信息频频出现,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比较弱。
三、提升企业会计职业道德的途径
(1)营造优质企业文化氛围。优质宽松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够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越来越认同学校的行为,并与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步调一致,提高企业整体的凝聚力。(2)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运营目标的需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深度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能够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竞争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促使其树立责任心,认清工作本职和工作要领,高效率的完成工作。(3)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确保会计工作有序稳定的开展。会计人员与其他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朗化;企业财产、资金的重大调度或处置的决策和执行应当符合内部章程,部门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定期清查财产范围、额度、处置方向。(4)健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在企业运营中,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办事工作,对违法行为,应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工作出色,严格按章办事的行为予以一定奖励;对于心术不正,利用工作之便引发职务犯罪的会计人员应当严惩不怠。(5)建立会计岗位的轮换制。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可以使会计工作人员接受新的职责范围,拓宽其知识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避免因长期处于一个工作岗位而容易引发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从源头上遏制了财务方面的不良势头。(6)完善会计人员的约束机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然要注意对工作人员的有效约束。最有效的约束机制就是的自律。企业应当结合本身的现实情况,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建立一种职业道德的自律与其他方面的他律有机结合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有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张韵.浅析中国社会企业管理创新[J].大观周刊.2012(28):34~34
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4
引言
我国当前最基本的民生产业,会受到农产品质量的直接性影响。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农产品数量,也应该将农业产品的质量以及品质进行改善,并且将农业产业的主要结构调整好,这样可以改善环境污染、资源严重不足、利用率低、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才能促进农业长期健康发展。由此可知,研究农业物联网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业物联网技术
1.1 产生农业物联网的背景分析
当前,在我国农业科技生产中,农业信息技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的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融合”的目标,“农业物联网”实质上就是借助相关的智能传感设备对农业种植环境及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借助相关的数据采集设备中无线网络系统将各个数据向信息控制中心传送,这样可以对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个环境条件(如:土壤温度、含水量、湿度、光照、病虫发生情况以及温度等)进行智能监测控制,并且做到及时灌溉和技术防治,也有助于达到自动检测生态新型农业种植的效果。
1.2 在农业种植环境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种植环境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第一个方面,就是实现物联网有效监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效地应用着很多其他技术,例如:网络平台技术、物联网中间件、传感器网络、条形码、电子标识等,这样可以实现农产品生产、交易信息、储运的实时监控以及透明化,这样也更加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全程的管控追溯,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实现物联网智能化管理农业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安装智能控制的系统,这样可以实时监测整个农作物种植环境中所需参数,按照参数变化状况总结最佳生产农作物的环境条件,把握农作物生产的环境要求,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应用中获取生物信息的方法,掌握更多有效地精准调控温室的科学依据[2]。
2 农业物联网种植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2.1 监控农业物联网种植环境系统的主要技术
在控制系统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过程中,会有效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其中主要的技术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在感知层采集以及感知无线数据;第二个方面,就是借助远程智能化控制网络传输层的计算机来分析收集的数据,对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水分、温度以及空气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更加有助于创造更加精准的农业种植方式[3]。
2.2 构建监控农业物联网种植环境的系统
在我国农业种植的环境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这样就能够适时有效地监控种植农业作物的主要环境,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感知层:采集以及感知相关的数据,达到种植农业作物环境中科学合理的光照、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以及将实时感知自动灌溉系统的数值向ZigBee 协调器节点上进行传输;实时感知自动灌溉系统的应用主要是有效地将出现的相关数据采集,并且进行信息处理以及存储,甚至是按照下达的控制指令,有效地为客户提供的决策以及分析的主要依据,这样客户就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电脑等终端进行信息数据的查询[4]。
2.3 构建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系统
在构建监控农业种植环境的系统中,最主要的两部分构建系统有构建的系统软件以及构建的系统硬件:第一部分,就是构建的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ZigBee 协议栈的程序,以及设计传感器节点的程序。第二部分,就是构建的系统硬件,主要有(1)电源板,很好地连接着传感控制模块以及无线节点模块并且还可以将电源提供给系统。(2)控制以及传感模块,要有光照强度、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3)无线节点模块,ZigBee 主要是应用在低功耗以及低成本的射频中,其中有传感节点以及网关协调器[5]。
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5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网络环境
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了具体规范和要求。但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指南。导致很多企业不能真正的执行和正确的操作。另一方面,尽管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建立,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肃性,比如职责分工不明确,不相容岗位不能完全分离,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等,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2)内部控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高效运行,必须要有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做支撑。而目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象,这就导致了部分企业不能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管理。所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才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3)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管理层观念落后,有些企业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手工记账的原始阶段。对往来款的管理更是处于混乱的状态,该计提的减值准备没提,该催收的到期货款没人催收。对于那些跨地区经营的、或者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由于会计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和人力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大量的重复投入,机构设置重复,部门之间相互掣肘,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4)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安全存在着很多隐患。一是网络威胁防范措施不力。企业内部办公网络没能做到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有的甚至连逻辑隔离也没做到。二是机操作系统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首先是使用盗版的操作系统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其次操作系统不能及时安装系统补丁,该关闭的不常用端口没有关闭,给各种木马和病毒的入侵敞开了方便之门;再次是操作系统管理员口令不能定期更换,有的服务器管理员密码设置过于简单等,这无疑给网络入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三是软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首先表现在数据库密码管理不重视,超级管理员密码为空或者是纯数字,有的甚至是数据库系统默认的密钥,这就很容易给入侵者带来可乘之机。其次表现在数据库备份不及时,或者备份软件运行不正常,导致一旦数据库损坏无法恢复。再次表现在应用软件管理不严密,超级管理员授权不当,都会导致不法人员进入系统,篡改核心数据。四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欠缺,或者误操作带来的风险。比如容灾系统缺乏,导致企业数据无法恢复;平时对服务器不能定期巡检,存储介质损坏导致数据库文件丢失。
二、完善和加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措施
(1)提高风险意识。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分散性、共享性和开放性,为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所以企业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风险管理上,为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做好有效的风险管控工作。(2)健全会计组织结构。企业需根据网络环境和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会计组织机构,包括三组内容:财税金融组、计算机中心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组。其中会计信息系统负责内部稽核、档案管理、信息分析、审核和采集工作;计算机中心管理组负责系统维护、系统软件开发管理和设计;财税金融部负责政策研究、保险理财、纳税筹划和资金管理等工作。(3)定期评估、加强监督。企业的具体环境和控制程序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企业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并与新的环境相适应,必须通过变革来实现。所以只有加强自我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才能使内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强化。(4)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人员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会计人员必须有团队意识,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各负其责、职权分明,才能积极主动的完善和实施系统内部控制,良性运作内部控制系统,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网络环境下如何完善和强化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措施。要培养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又要强化关于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现有的会计人员,应加强后续教育工作,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重组知识结构,改善网络环境,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参 考 文 献
职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6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及前提,是公司内部影响控制制度正常运作的环境因素,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内部控制的首要因素。我国的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参照执行。作为内控首要因素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在基本规范的实施中突显重要。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
1992年,内部控制理论权威机构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如果把内部控制工作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内部控制以外的并对内部控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了内部控制的环境。这些环境有的是企业可以控制的,有些是企业不可控的,前者即是内部控制内部环境,后者即是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即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受着内外环境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应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要素组成,外部环境如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道德环境、法律环境和政府角色和作用等。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
内部控制环境这个大因素由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小因素组成,两者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但由于内部环境因素是企业可控的,所以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时,内部环境因素应是关注的重点。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对控制环境定义: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和条件。它内嵌于企业文化之中,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作用的发挥,并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定义的特点是注重公司内部的“软环境”,也是前面我们讲的内部环境。
2004年,COSO委员在借鉴以往有关内部控制研究报告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财务报告方面的具体要求,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该报告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根据管理者经营的方式,分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用“内部环境”代替了“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企业的内部环境不仅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业务活动的组织和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反应。它还影响企业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系统以及监控活动的设计和执行。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该基本规范第一章第五条“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可以注意到这里用的是“内部环境”而不是“控制环境”。
虽然内部环境包含的具体内容很多,比如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人员的胜任能力和发展计划、管理者的经营模式、权限和职责的分配方式等,但是董事会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内部环境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内部环境的一部分,其职责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确定企业的风险偏好。营造企业的风险文化,并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相关的初步行动结合起来。基本规范中的内部环境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二是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围绕经营主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三是人力资源。是指由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组成的整体团队的总称。四是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五是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等。
二、内部环境存在着风险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总会面临着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经营与财务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企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风险随之加大。由于企业风险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无形性,因此企业风险的发生往往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并可能造成难以衡量和弥补的损失。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尤为必要,认识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从企业风险产生的角度来说,企业风险分为两种:内部风险,即由企业内部条件变化引起的风险;外部风险,即由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企业能控制的是环境中的内部环境因素即可控部分。企业内部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面临的风险
1 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科学决策和运行机制。难以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2组织构架设计不适当,结构层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缺位、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二)企业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中面临的风险
1 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丧失发展动力和后劲;2发展战略脱离企业客观实际,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或发展滞后;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损害企业发展的连续性或导致资源浪费。
(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中面临的风险
1人力资源缺乏、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优胜劣汰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关键人才流失或经营效率低下。
(四)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风险
1缺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为社会创造财富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认同感,人心涣散,企业缺乏竞争力;2忽视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差异和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
(五)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面临的风险
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2产品质量不合格,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3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投入不够、措施不力,造成环境污染。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或停产整顿。
三、内部控制要融入风险管理内容
风险的危害是现实存在的,这就要求企业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控制中去,防止风险,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设法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这就是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关注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在促进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时应注意融入风险管理内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识别重要风险并建立风险评估和回应机制。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现代内控模式,已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而在我国,将风险管理引入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也只是在近年刚刚开始,在实践方面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控制中去,更体现了企业自身的要求,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强化风险意识的措施
企业风险并不可怕,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与生俱来的,问题是企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风险。可怕的是企业缺少风险意识,那样风险就会转化为可见的损失和危机,它不仅能使既定的企业发展目标无法实现,严重的还可能会令企业陷入生存的困境。企业的风险意识就是企业对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警醒和觉悟,它来自企业对经营环境的真实认知,是一个成功企业不可缺失的文化基因。企业可通过控制冲动和错误,形成适度的风险偏好,积累风险承受力,将企业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企业只有加强了风险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和自身的发展。企业应将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应当强化风险意识。这就需要高级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学习、掌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术,同时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将风险意识变成企业上下共同的理念,促进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保证企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企业除了将风险意识变成企业上下共同的理念外,还应建立风险管理培训制度。在风险管理前期,企业应主要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培训,通过向企业员工介绍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目的和相关知识。使企业员工了解作为企业文化一部分的风险意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风险管理启动阶段,企业应重点进行风险管理原理的培训,培训对象一般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l的要点以风险管理的原理为主,并结合企业管理现状,重点介绍风险管理柜架的内容。在风险管理实施阶段。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上,介绍风险管理的流程,培训风险管理人员如何防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学习应对风险的方法等。
企业的风险管理培训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由于现代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广泛性、经常性、持续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风险管理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贯穿于企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控制的各个环节之中,涉及企业的各个机构部门和人员,风险意识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风险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监事会的责任,而且也是企业中每个机构部门、每位员工均应负有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