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基本原理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3]钱紫华, 曹春霞. 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重庆建筑,2011(4)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2

2、有山有水,没有城市的喧嚣。

3、质朴无华很自然平凡的气息气质。

4、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划、不断设计以及不断建设,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从根本上来看,城市的发展是一本具有历史的书,每一个设计、每一次规划,都会为城市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在社会不断进步、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朝着生态城市这个发展方向前进,其目的既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建设城市。不仅如此,大力发展生态城市,还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如果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那么人类的生存也会面临阻碍。正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的、正确的认识到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并且及时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 1 多样性原则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存在着多样性,而这些多样性又会反作用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简单的来分析,城市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城市人口。城市除了自身原居的人口之外,还存在着大部分非原居人口,而这些非原居人口的流动必然会造成城市的多样性发展; 2) 城市资源。资源属于比较稳定的因素,但是也同样存在着变性,比如说资源的开采、资源的利用等等; 3) 城市环境。一座城市要想获得发展,就必然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带动城市环境发生变化。总而言之,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样性,而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充分的考虑这个多样性,否则将难以适应生态城市的实际需求,甚至阻碍生态城市的发展。

1. 2 承载力的原则

承载力原则主要是按照生态学角度进行分析,是城市事业发展中人们长期生存的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活动极限度。城市变革规划里必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 1) 对于一些可以再处理利用的资源必须要慎重考虑使用,主要是针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科学规划,以满足资源循环运用的效果; 对生态型建筑实施科学规划的同时,要不断改善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以保证自己的承载能力得到加强; 2) 理解承载力原则必须要维持良好的产业结构,对整体布局实施有效处理,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 对本城市能够承载的生态能力实施规划预测,且结合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不同的方式对生态进行保护。

1. 3 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在空间和营养等因素中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 2)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 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

1. 4 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 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严格遵循、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 积极推广并且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以及生活垃圾等等; 2) 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3) 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5) 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3 加强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措施

3. 1 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城市的发展必然与资源的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过度的利用就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现象,而这一点并不利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正因为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的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比如说城市的水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大气资源、矿产资源等等,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也只有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才能够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促使预期的生态城市目标得以实现。

3. 2 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防治

人口的密集势必会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比如说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生产垃圾等等,而这些都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使城市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并且直接的阻碍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正因这样,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加强对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这样不仅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环境,还能够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并且逐步的达到生态规划目标的要求。

3. 3 加强对生态绿地的规划、设计

加强对生态绿色的规划、设计,是促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促进生态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正是因为这样,必须结合自身城市的实际条件,比如说城市的地貌、城市的环境等等,大力发展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能够满足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够美化城市,满足人们的生存要求,促进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顺利实施。

4 结语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4

一、城市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

关于城市环境艺术的研究范畴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适应人的行为模式的特征和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城市设计。就规划布局而言,其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经人们长期的经营建设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宫殿、寺观、府第、园林、街道、民居等物质环境(形体环境);城市物质环境以居民行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物质设施的总和,它是一切有形环境的总和,是自然要素、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统一体;二是上述物质环境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内部蕴涵,也就是城市之文化。它虽然是一种无形环境,但是,可以随时感受其效果,如生活情趣、生活方便舒适程度、安全和归属感等,它是城市环境的价值指向,城市环境长期发展中依据人的行为模式形成城市肌理及其它各种实体要素的组合关系,构成城市空间心理认知。

如果说城市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是表征,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深层结构。城市环境艺术是以人视觉感官为中介,最终评价是在主观感觉城市实体环境后引发的心理感受。城市环境艺术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实体环境中,如自然环境、城市形态,包括城市的几何形状、城市的布局等; 另一方面也体现于非实体形态环境,如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习惯于思维,由此形成包容事件发生的空间――场所。非实体形态城市环境的产生和形成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更能清晰地表达某种内涵,由此观念指导下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更能表达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环境艺术最终是人们观念形态的物质外化的结果、观念上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域以不同的建筑语言反映其文化发展的历史。

二、影响城市环境艺术的因素

城市的自然特征,包括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的基本因素。城市自然特征是城市的背景、底景和依托,一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一定的自然特色。自然特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直接和直观的。历史文化、乡土、民俗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为模糊复杂,但是,它们又是城市环境特色形成的潜在因素,而且往往是城市环境艺术的本质所在,对城市的影响通过其外在的显质的城市环境要素表现出来。

“人”是贯穿这两个因素之间的特殊因素。首先,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特征的改造和利用。人为建设活动的结果,是形成城市环境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指城市的格局、轮廓景观、绿化空间、历史遗存、建筑风格等。人工因素可以使城市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富有魅力,更具有特色;但不当的人为建设,也可能使城市的自然特色遭到破坏。只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城市增辉,显示特色。其次,“人”首先是作为具有文化取向和一般的行为视觉特征的集群,然后才是指特殊的个体。

城市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城市的自然特征是城市形体环境特色的结构层面,地域文化是城市形体环境特色的文化层面,这两个层面在人的因素的影响下叠加,形成了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层面。文化的多样化而造成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以及建成环境的多样化,是城市个性、特色存在的前提,城市环境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意义,都是三者关系的反映,具有特色美的城市就是这三种关系的相对优化的表现。

三、城市环境艺术的地域性

大自然为城市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存在基础和背景,自然特征既是城市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城市形态的前提。一定地域环境的自然特征往往是独特的、无法模仿的,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无法更改的背景特色,构成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环境的创造就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各种因素的特征和潜在的美学价值,并在城市环境艺术中充分展现出来。

城市化进程是人类自身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因此,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是一对矛盾。自然并非完全不能改动,人类发展的历程也是人类不断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经历了畏惧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环境共生等阶段。与自然环境共生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人类在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在“调适自我”的前提下有节制地“利用自然”,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审慎地“装点自然”,从而塑造出生态和谐健康、景色美丽怡人的城市空间。

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就能从自然的恩赐和回馈中受益,反之则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城市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形体环境,都表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就文化的广义而言,它是人类生活和存在的一种方式,而城市就是这种方式特殊和集中的表现,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传统的城市,无论是在何种文化脉络下成长的,其形体环境均能自然而清晰的展示它的特色表达其文化上的魅力。因文化的多样性而造成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以及建成环境多样化是城市个性、特色存在的前提。伊利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市民在追求什么。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一个城市的特征都无一例外地打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对于城市相当于灵魂对于人一样重要,只有准确把握并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才能使城市富有灵性。这就需要自觉地把握文化的社科内涵,做到科学利用,合理传承,使城市的环境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延续。

四、城市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整体性是城市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从人对城市空间的感知来看,城市是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的整体,城市环境艺术的整体性是指每个组成元素都无法独立代替和独立表现的。德国哲学家谢林在其《艺术哲学》中说:“也许个别的美也会感动人,但是真正的艺术作品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的才是美的。”良好城市环境艺术的形成也同样不是景点、街区、自然山水和人的活动等的简单堆聚,研究城市景观不仅要看到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一致性与有机性,同时还要注意到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非一致性与非有机性。由于组成系统的元素的多样与繁复、盛衰与变化,使城市环境艺术呈现复杂的整体性。

易识别性。易识别性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是人类生存活动的载体,它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城市就是为人们提供高质的综合环境。人是城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城市空间的创造者,又是城市信息的接收者,人对城市空间的感受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产生的。城市形体环境特色作为城市的物化形式和显相形态,它是否有特色,是通过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得到的。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来自于物质形态和个人观念及其对城市的理解。凯文•林奇指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标准是可意象性和易识别性,易识别性是可意象的基础。因为只有识别才能形成意象,所以易识别性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时间性。城市环境艺术与一定的时间维度相关。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城市时,有的运用于生命相关的理论对它进行剖析,有的运用史学家严谨的考证与深邃思考来透视城市发展的规律,有的形象地把城市比作一本打开的史书,所有的研究都把城市和时间维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发展中,各个时期的城市受到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持续地处于建构与自我组织过程中,城市环境艺术的形成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因时代的不同,城市也会呈现不同的特色,不能脱离时间的维度而存在。

城市环境艺术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城市环境艺术中的反映,同时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城市的环境艺术也是相互影响的。地域、民族性的城市环境艺术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城市环境艺术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城市环境艺术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Co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陈凯峰:《建筑文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6。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3。

[4].弗朗西斯oDoKo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邹德农、方千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生态城市;城市交通

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和建设。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北京、天津等多座城市成为国家正式批准的首批“生态城”规划试点[1]。城市交通系统是各种生态流的主要载体,是生态城市发挥正常功能的基础。目前已的各种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道路交通系统发展的相关指标[2]。本文以生态城市基本特征为依据归纳生态城市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1生态城市对交通系统的要求

从其结构和功能上讲,生态城市应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完善的生态功能。作为多层次多要素开放的城市生态系统,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高效和活力,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功能的增值为特征;作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形态上的重要表现,它要求合理公平配置资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对交通系统提出了畅通快捷,低能耗、低污染、低资源占用,体现公平的以人为本[3],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要求[4]。

2 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与城市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城市人流、物流负荷不断增大,城市交通需求与路网通行能力的矛盾日益凸现,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与原有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加重了道路交通造成的污染问题[5],汽车尾气已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影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等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平均车速下降到10km/h。我国大城市交通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是车多路少,现有道路已无多大潜力;车速下降,交通阻塞的趋势在逐渐加重;公共交通发展步履艰难,汽车和摩托车增长势头强盛。

交通拥挤、怠速比的增多加剧了城市机动车污染;道路的拓宽和扩建同时又不断侵蚀着城市中本已十分珍稀的绿地,为此,现代城市被戏称为“柏油的荒漠”。可见以汽车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依据生态城市对交通系统的需求,发展适宜的城市交通结构已成为我国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3 轨道交通特征及其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包括地铁、轻轨等。当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拥有或正在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4]。这种交通形式之所以为世人青睐,是因为它有着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

3.1 运载能力大、运营速度快

运载能力用“每车最大合理载客量×车组数×每小时发车次数”来表示。普通公共汽车每车平均约载80人,若每分钟发车一次,在忽略其他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大容量公共汽车每小时允许客运量约为1万人次;而轻轨每车可载250人,每小时可发车30次,以其挂接车辆数为4计,则每小时可载3万人次;地铁由于在地下运行,不占城市地面,编组数更多,可达8~10辆,其小时客运输送能力高达6万人次以上。

运营速度是指全程运行时间(包括停靠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它与线路状况、车辆允许最大速度、车辆最大加速能力、站距以及停靠时间等因素有关。公共汽车与其它车辆混杂行驶,目前在我国大城市运营速度平均仅为12~18km/h;地铁完全与其他线路隔离,运营速度较高,速度为40~50km/h,最高可达72km/h;轻轨系统因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运营速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般为25~30km/h。

轨道交通的这一特征符合生态城市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畅通、快捷”的要求,是解决我国大城市当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的良好出路。

3.2

能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 生态学原则;生态设计;规划原则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ty view, opposite state in urban ecological design principles to learn the application for a detailed elaborated,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inside and outside.

Keywords: ecology principle; Ecological design; Planning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济看,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2 生态城市规划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生态城市为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这一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遵循着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和规律而运行着。以下就生态理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作一介绍。

3 生态学原则在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 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生态学原则有以下内容。

3.1 整体性原则

据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是有序的整体,它具有一定结构,且各组成部分之间发生一定联系并执行一定功能,其功能与结构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因此,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宏观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①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 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 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如在市郊发展生态农业, 改善城区周边环境,从而缓解市中心的生态压力;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环境的平衡。

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有赖于其子系统的平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具体的每一幢建筑密不可分。在提倡建筑单体生态设计的同时,建筑设计要着眼于城市设计,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3.2 共生

共生是指一种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通过共生原理调控城市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增强城市的共生能力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荣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它要求:城市与生物共生,新旧城市的共生。

4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4.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忧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简称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忧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应以生活活动为主,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是公平的。虽然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4.2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4.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4.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4)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 (5)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