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1
1.1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可以让农村更多的劳动力走向一些相对劳动效率较高的地方与产业,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还为这些人提供了更多接触新鲜事物与观念的机会,有助于他们素质的提高。另外,一些偏远地方工程的实施更能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为一些年轻劳动力增添了许多继续学习的机会。
1.2退耕还林工程可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体现,反映了社会治安以及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任何一项工程项目或是政策的实施都会多多少少的影响到社会稳定,或正面的或负面的,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带来更多的是正面的影响。经过有关调查了解,自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后,政府形象得到提升,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党和国家的政策得到农民的充分理解与支持,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另外,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过程中,农户自发组织群体帮助一些劳动力欠缺的家庭,保证退耕还林任务的完成,并且在发展二产时,技术好资金足的农户主动向其他农户转移,实现户与户之间的横向联合,并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条件,种植错季蔬菜等经济作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因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因此,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当地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状况,经过调查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成为衡量退耕还林工程效果的主要尺度。
1.4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社会的进步
社会进步是每个时代的目标,它体现在各个层面,既是物质方面的提高也是精神方面的提高,可以是经济领域的还可以是政治领域的,表现在生产力方面也表现在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方面,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整体社会带来了很多方面的益处。
2、退耕还林工程应遵循的原则
退耕还林工程必须以生态效益为优先,兼顾农民效益与地方经济发展,坚持以政策引导农民并尊重农民意愿,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因地制宜,科学的选择树种,落实退耕还林的政策,实施个体承包体制,保证退耕还林得以顺利实施。
3、退耕还林实施的进展情况与现存问题
3.1退耕还林实施的进展情况
由于我国针对退耕还林每年每亩的粮食补助标准十分优惠,这一政策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使他们从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益处,因此,广大农民群体成为了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的主体,并且国务院提出了有效开展退耕还林的综合措施,并发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指导退耕还林工程能够健康前行,另外,随着《退耕还林条例》的颁发,更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相关政策措施的实践。再者,国家相关协理部门又及时的下达了树苗与造林的费用补助、现金补助以及粮食补助资金,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中强化管理,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由国家林业局对退耕还林实施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工程各环节与档案管理同步进行,使档案信息成为进行决策与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范围已扩展到25个省、1800多个县,中央实际拨付工程资金达231.57亿元,累计完成9647.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新增9600多万亩的林草面积,涉及大概5300多万农民,在开展了三年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期间,大概1600多万农民在退耕还林政策中得到利益,平均每户得到补助粮食870公斤、补助现金146元。
3.2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认识不足,而制定的规划与计划不够合理,一味的扩大工程试点范围,徒增财政方面的压力,或是由于对相关政策的把握不准,加之实际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而且所选树苗在数量或质量方面不佳,栽种上就不管了,平时的管理与养护不够精细,导致植树成活率低下,有些地区的人民由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在还林时未能合理的配植经济林与生态林结构,这样将很难实现生态目标。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基层管理部门的不规范操作,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配套政策法规的落实不到位,在兑现补助环节发生违法乱纪行为,直接损害到农民的合法权益。某些地方对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调整处理不到位,只重视眼前的补助,而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长远利益,不利于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4、面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目前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4.1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政策的实施
国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退耕地的收益情况与市场粮价的变化合理追加补助的年限,根据实际情况对粮食补助标准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促进农民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4.2加强领导的主导地位与相关部门的互相协作
退耕还林工程由于具备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以及操作难度较大的特点,因此,还需要加强乡镇领导的主导地位,各部门之间要齐力配合,通过互相协作进一步实行林业部门与乡镇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权利及义务,并以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标准内容,稳定的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4.3依赖科学技术的力量
把握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开发,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重视先进优良品种的引进,强化防治病虫害的力度,加强对市、镇、村三级进行必需的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强化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成果。
4.4政府组织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退耕还林后,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大多自发到外地务工,但是由于受到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的限制,往往就业困难,即使解决了就业问题,往往存在着收入低的现象,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强化对出外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5、结束语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2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062-03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rbanization quality is conducive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with quality of the regional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to guide and standard urbanization strategy in various regions.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provided by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about urbanization qualit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s, buil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urban modernization quality and integration of rural and urban quality,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s to evaluate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Suqian.
Key words: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近年来,宿迁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推进并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城市的经济与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城镇化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3-2014年,宿迁市城镇人口由154.95万人增加到 260.27万人,城镇化水平由31.0%提高到53.74%,全市城镇人口增长势头强劲,城镇化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城镇化在促进农民增收、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缓解农村人地紧张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宿迁市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质量问题,比如严重的贫富分化、增长转型困局、社会冲突加剧等问题。可见,宿迁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发展,不能只依靠政府通过经济发展来积累财富,还有赖于增加政府的服务功能,制定更加完善的公共政策,实现社会转型。因此,宿迁市要想提高城镇化质量,就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质量指标,评估与比较各县区城镇化的质量,有利于科学引导和规范各地城镇化战略。
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病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众多学者由于学科的不同,都从各自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诠释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其中朱洪祥等人认为,城镇化质量既要考虑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同时要注重城镇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公平表征和集约表征;[1]叶裕民认为,城镇化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即作为核心载体的城市的发展质量和作为域面载体的区域的发展质量;[2]刘素冬认为,城镇化质量是在不牺牲城市资源的进程中,城市实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环境与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最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3]李明秋和郎学彬认为,城镇化质量是在城市投入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和能源等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对外福射能力不断增强,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4]
在对城镇化质量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是在城镇化这一动态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等逐渐和城镇融合,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更为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现代化质量和城乡一体化质量两个方面。城镇现代化的发展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具体表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发展和谐,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终极目标,表现在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逐步发展成为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二、宿迁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城镇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城镇化的最终目标也是要提高人们的生产水平与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因此,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人们的意愿,真实并客观地反应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综合性原则
城镇化过程不仅包括农村向城镇转化的过程,也包括城镇本身完善的过程,它是经济、人口、生活与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等诸多要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因此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不能选取几个单项指标,而应该通过综合性指标来全面、系统地反映城镇化质量,只有全面、完整地反应出被评价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得出的结果才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才更具有可信性。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是判断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注重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使城市发展不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一般而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标概念明确、直观、计算方便、资料易于收集且指标数量适当,并尽可能使用统计系统规范化和公开化的数据。但是城镇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应选取的指标非常多。但是多指标的选取虽然能提高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精确性,但是会造成数据计算工作量巨大,不易处理。因此我们在考虑数据资料收集的可行性并兼顾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必须有选择性的选取指标,构建一套尽可能合理的指标体系。
三、宿迁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宿迁市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多方面构成的指标整体,结合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本着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将城镇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作为构建评价宿迁市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其中城镇现代化发展反映的是城市自身发展质量的提升过程,城乡一体化反映的是城乡区域差距不断缩小的过程。具体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质量
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在众多因素中,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最为密切。兰帕德通过研究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了美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的程度与城镇化阶段存在很大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选取,主要选择人均 GDP 和非农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两个指标,分别用以衡量经济总体水平和产业结构转变。近年来,宿迁市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特别是城镇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3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8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在第一产业增长的同时,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第二、三产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4.9%和13%。宿迁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二)人口发展质量
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是城镇化的最直接表现,人口发展质量与城镇基础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2014年我市的城镇化率为53.74%,比上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发展质量主要从城镇化率和劳动就业结构两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市区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重、非农就业人员比重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2013年宿迁市人口有572.11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50.03%,年末就业人员有276.4万人,非农就业人员占比60.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8%,比上年相比,降低了0.12个百分点。从这些指标来看,宿迁的城镇化进程还是在正确的轨道上。
(三)社会发展质量
在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众多因素中,社会发展指标与人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它和经济发展指标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城镇社会发展质量主要是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创建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城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居民生活质量
居民生活质量包含了居民的衣、食、住、行、娱等各个方面,它主要从城镇生活水平、城镇生活质量和城镇生活现代化三方面进行评价。居民生活质量主要反应的是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恩格尔系数、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等。
(五)基础设施质量
一个城市要确保城市功能在运行中实现全面提升,必须要具备完善的城市道路、通信、供水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防洪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以及较高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水平。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发展的物质载体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其发展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镇化能否顺利、健康有序的推进。基础设施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人均道路面积、用气普及率、人均生活用电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数、集中供热普及率等。
(六)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城镇化追求的目标之一。城镇化质量的高低需要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协调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环境依存关系,逐步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质量也才有环境依托,而丰富的资源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七)城乡一体化质量
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不断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区域差距,逐步淡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而目前过大的城乡差距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最直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城镇化的质量进行评价时必须要考虑城镇化内部的差异。因此,城乡一体化质量指标是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5]
根据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宿迁市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目标层,B层为城市子系统层,C层为详细指标层。三层的关系如表1。
四、宿迁市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一般采用单一指标或多指标进行评价。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多指标评价,其中部分学者是对各个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的,也有学者是将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城镇化质量指数进行评价,后者主要是以乘法或加法的形式将多个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指数。因而,将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数的方法主要有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两种,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型,都会面临指标赋权的难题。常见的赋权方法一般有两种,即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主观赋权方法是基于专家对不同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所做的主观判断,主要有作者直接赋权、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这种赋权方法主要是凭借专家经验进行的,但由于各自知识背景不同,难免存在主观随意性;客观赋权方法是基于指标本身的信息量或者基于样本差异驱动进行赋权,主要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等。这种赋权方法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但仅凭样本的差异驱动赋权有时又无法反映出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6]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灵活选取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也可以应用多种方法对评价结果的稳健性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宿迁市城镇化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采用熵值法来对宿迁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具体计算步骤是。
(一)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假设:原始指标数据有m个年份,n项测评指标,则原始指标数据矩阵为:
X={xij}m×n(1≤i≤m,1≤j≤n),xij是第i年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
(二)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在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时,对原始数据一般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保证标准化值全部在0和1之间,且各指标的权重能反映出其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将指标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中型指标。正向指标中,标准化值是实际值与目标参考值之比,但当标准化值>1时,令标准化值=1;逆向指标中,标准化值是目标参考值与实际值之比,但当标准化值>1时,令标准化值=1;适中型指标则是在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标准,当实际值越接近合理区间中的最佳值时,对应的标准化值则越接近或等于1,当实际值越偏向两端时,对应的标准化值则越接近于0。
(三)指标归一化处理
原始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对各项指标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计算公式为:Pij=xij/xij。
(四)计算指标熵值
第四步是需要计算各项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为:ej=-kpij ln pij,其中k=1/lnm。
(五)计算指标熵值的冗余度
第五步是计算各项指标熵值的冗余度,计算公式为:dj=1-ej。
(六)计算指标的权重
在进行定量评价城镇化质量时,需要根据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公式为:λj=dj/dj。
(七)计算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
最后一步就是计算每年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具体计算公式为:Yi=λj×xij。其中Y是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λj是第j个指标的权重,xij是第i年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n是指标数量。
根据最终计算出的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把宿迁市各地级市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其城镇化质量分别进行评价,综合指数值越大的说明其城镇化质量越高。
参考文献:
[1] 朱洪祥,雷 刚,吴先华,刘阳强.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7-10.
[2] 叶裕民.城市化和统筹城乡的关系与实施路径[N].河北日报,2009-10-28.
[3] 郭叶波.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3):14-17.
[4] 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182-186.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3
农村居民消费消费结构因子分析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尤其在农村、农民、农业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把握当代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性,找出其发展变化的显著特点,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供针对性建议,为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新助力,本文借助SPSS统计软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对河南省2003年-2012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包括两方面: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统计信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可以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等八类。为建立相应模型,我们将上述八类居民消费支出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X8。经过查阅河南省2003年-2012年统计年鉴各卷,得到河南省2003年-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如下表1:
由上表1可以得出农村居民消费各项的具体情况:上表1中X1列即恩格尔系数列,可以看出,恩格尔系数从2004年开始逐年下降,并且由2004年的48.57%减少至2012年的33.82%,这说明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发展,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已经逐步从小康水平过渡到富裕水平。衣着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增减幅度较小,稍有波动,说明这10年间河南省农民家庭衣着消费比较稳定、居住消费所占比重则呈现出稍有波动,以2009年为节点,由此反映出2009年金融危机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农村居民居住消费随之增加,经过2009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房地产业萎缩,居民消费需求相对减少,2012年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小幅上升则是经济复苏,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的表现。家庭设备及用品和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比例整体上呈现出增长模式,由此说明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购置现代化家庭设备及用品增多,更有家电下乡政策的引导、家庭购入私家车的增加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农村居民也开始注重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则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农村居民消费增多不一致,考虑到河南省农民众多,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导致出现文教娱乐消费下滑,由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需要重视农村居民文教娱乐问题,积极引导。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稳步上升说明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保健服务。而其他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小幅上升则表现出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下面以表1中 2003年-2012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表中的数据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隐藏的经济规律。
三、因子分析方法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量间相关性大小进行分组,使得一个组内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而不一组的相关性则较低。每组变量表示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测量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有P个成分的观测随即向量,有均值和协方差。因子分析模型要求X线性依赖于几个不能观测的即为公共因子的随机变量和p个附加的称之为误差或特殊因子的变差源。
四、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由表1中的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1、判断做因子分析的合理性
根据软件SPSS的分析得出,KMO统计量为0.370,并且Bartlett的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由此得出以上数据适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来分析。
由表2解释的总方差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有两个大于1的特征值分别为6.229和1.242,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3.379%,即前两个公共因子包含了8个原始变量93.379%的信息。因此,根据降维的思想,提取两个公共因子。
2、因子载荷阵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转法计算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阵,如表3所示:
3、因子得分系数
利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如表4所示:
所以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007X1+0.358X2-0.303X3+0.181X4-0.002X5+0.01X6+0.292X7+0.274X8
F2=-0.256X1-0.235X2+0.536X3+0.02X4+0.225X5-0.254X6-0.129X7-0.105X8五、结果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在X2,X4,X7,X8上有较高的载荷,这几个变量反映了居民追求生活质量的消费,因此将第一个主要因子命名为质量消费因子。而第二个主因子在X1,X3,X5,X6上有较高的载荷,这几个变量反映了农村居民为了生存而所必需的消费,因此可以将第二个主因子命名为生存消费因子。结合表1,得出2003年-2012年生存消费因子和质量消费因子所占比重的变化图,如表7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质量消费因子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说明这十年间河南省农村居民的质量消费增加形势较好,而生存消费因子所占比重下滑的趋势,则说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逐年改善。
由因子分析方法的降维思想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变量集中体现,有利于我们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为我们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帮助引导更加积极健康的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生活。
⒖嘉南祝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气象服务信息;传播能力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rrent weather forecast accuracy is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in real life,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no increase, this in a way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exists disparitie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weather servi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and perfect weather ser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to weather service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s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trengthen to the TV, mobile phone, computer network, the new media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nel construction,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maximum of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can weather information service purpose. Weather service information to be able to the demand of the public, as far as possible to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the producti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accept ability, use all sorts of means to achieve fine service and broad cover service.
Keywords: weather ser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bility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计划,因此,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也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基础上,对于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能力也就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运用有效的手段来提高目前气象信息的传播能力便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1气象服务信息
由于气象信息科技含量较高,专业性很强,如果单纯用专业术语堆砌就无法有效地将预警信息传播给普通大众,开始就把气象信息束之高阁了。虽然那些专业图表色彩丰富,但是在观众看来,觉得有些眼花缭乱,甚至在电视上不能分辨清楚。公共气象服务不仅仅是把气象产品传递给用户,它同时需要一些营销专家,让他们去对这些产品进行包装,满足客户和公众的需求。气象信息是气象专业人员习惯使用的信息,而气象服务信息则才是公众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信息应当是根据公众的需求、公众的理解力、公众的接受习惯将专业的气象信息解释、加工、包装后再传播出去的信息,是普通大众能够使用并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升的信息。
2气象服务信息的媒介传播特性
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三种:电视、网络和手机。就目前来说,电视是全球范围内普及率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人们也是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天气状况的。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手机的迅速普及,手机网络的全面覆盖,气象部门往往通过与电信部门合作,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公众最近会有哪些灾害天气以及注意预防,手机短信体现了“一对一”的指向服务,公众能够更加便捷的了解到及时的天气信息。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网络的了解日益加深,同时越来越倾向于依靠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网络也提供了方便的气象信息查阅服务。人们可以轻轻点击鼠标,各种信息一应俱全,并且可以了解到较长一段时间的气象状况。
3转变气象服务信息传播途径和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多次提出,在传媒产业的价值链条中,有两大经营的重点:内容的生产与渠道的建设。因此,气象服务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要注重渠道的建设(传播途径)。
从专业的调查公司 2008 年的一份“中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估研究”报告显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仍然是中央电视台,晚上是公众最为关注的气象信息播出时段,而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气象节目是晚上 7:30 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节目。这说明要想提高受众对于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这档地位特殊、意义重大的天气预报节目任重道远。但是该节目由于时长、定位、播出时次等限制,不可能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从大众传播时代迈入了分众传播时代,不同的受众对于信息的要求并不相同。所以,必须要根据不同受众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要在加大传统气象服务基础上,适应受众需求,加强信息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媒体建设。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五省(区)在经济总量、基础建设、区域发展、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尤其是人民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改善。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也处于高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西部地区的惠民利益。因此,如何围绕“改善民生”这个核心,平衡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对西北五省(区)CPI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提高政策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一、西北五省(区)1999-2013年CPI的变动分析
1999-2013年,西北五省(区)CPI跌宕起伏,特别是2007年以来,除2012年宁夏CPI略低于全国之外,五省区CPI均高于全国水平,且构成CPI的类因素中食品类和居住类大幅度上涨,其变动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见下页表1):
(一)从CPI变动的整体趋势看,五省区与全国同步。1999-2013年,西北五省(区)和全国CPI指数同步变动。1999-2001年逐步攀升,2001年达到一个小峰值,2002年有所下降。2002-2006年,CPI略有上升且相对稳定。2007年以后,CPI大幅度攀升,2008年达到1999年以来历史最高点,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2011年又逐步向上攀升,2012年回落,2013年略有上升或持平。从峰值点分布看,全国和五省区均分别在2008年和1999年为最高点和最低点。
(二)从CPI波动的幅度看,五省区均高于全国。1999-2013年,从CPI高低点之差看,西北五省(区)变动幅度均大于全国;从CPI最高点看,西北五省(区)均高于全国。特别是2007年以后,西北五省(区)波动明显大于全国水平。其中,除陕西CPI波动幅度一直与全国较为接近外,宁夏、新疆CPI波动幅度比较接近且逐渐加大,甘肃、宁夏、新疆CPI波动幅度均远远大于全国波动幅度,青海除2012年外波动幅度均大于全国。
(三)从CPI变动的地区特征看,西北五省(区)变动趋势不完全一致。陕西、新疆和宁夏CPI均在2000、2001、2003、2004、2006、2007、2008、2010、2011、2013年表现为上升区间,2002、2005、2009、2012年为下降区间,三省区变动完全一致。而甘肃和青海CPI分别在2006年和2003年略有下降。2013年,五省区CPI由高到低依次排名为:新疆和青海、宁夏、甘肃、陕西。
综上所述,1999-2013年,西北五省(区)CPI与全国变动趋势大体相同,但是2007年以后,除甘肃2012年CPI略低外,五省区CPI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西北五省(区)CPI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富裕程度的关联度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及经济领域对CPI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结构性因素等内因方面进行研究;二是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文献看,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均证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变化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居民收入增长等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视角出发,就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与CPI的关联度进行研究。
(一)西北五省(区)GDP与CPI关联度分析。1999年以来,西北五省(区)与全国保持了同步发展态势并快于全国增长速度。从现实角度看,人们的经验感受是经济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高物价水平。这一生活现象背后反映出经济增长对物价水平波动变动具有同步性,具体表现在:
CPI波动与经济发展的变动周期相一致。从西北五省(区)变动态势看,1999年以来高增长持续期略长, 2008-2013年五省区GDP增长速度整体快于全国;从CPI的波动情况看,1999-2002年,GDP呈稳速增长,同期CPI属于低位运行阶段;2002-2008年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年均GDP增长率均在11%以上,同期CPI大幅度上涨到高位运行;2009年GDP增长速度均有所回落,同期CPI也有所下降;2010-2013年五省区GDP增长速度回升,CPI有所上涨。总体上,西北五省(区)CPI波动与GDP变动周期大体一致。
CPI的波动与GDP的增长速度不完全同步。从西北五省(区)GDP增速看,1999-2013年,大致上经历了长期逐步上升、短期回落、快速回升、又稳步回落的增长变动。分阶段看,1999-2009年增速最快的年份除陕西是2008年外,全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均是2007年,CPI最高点年份五省区与全国均是2008年;2010-2013年增速最快的年份除甘肃、新疆外,全国、陕西、宁夏、青海均是2010年,CPI最高点年份五省区与全国均是2011年,CPI变动整体滞后一期。
五省区CPI与GDP关联度不稳定。图1显示,1999-2013年,五省区“漂移缺口”呈现不规则变动状态,陕、甘、宁、青、新“漂移缺口”的最大缺口与最小缺口之差依次为5.1%、9.5%、7.1%、8.3%、7.9%,甘肃、青海、新疆大于全国平均之差。具体来看,陕、甘、宁、青、新“漂移缺口”:2007年分别为10.7%、6.8%、7.3%、6.9%、6.7%;2008年分别为10%、1.9%、4.1%、3.4%、2.9%;2009年分别为13.6%、10.3%、11.9%、10.1%、8.1%;2010年之后在6%-11%之间变动,2008年除陕西外四省区漂移缺口均达到最小,2009年之后差距又有所拉大。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北五省(区)GDP与CPI运行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二)西北五省(区)城镇居民收入与CPI的关联度分析。总体上看,1999年以来西北五省(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均有显著增长。数据显示:西北五省(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均低于全国年增长幅度;陕西、宁夏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其余三省区均低于全国。从增长情况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CPI由低位到高位运行,而西北五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和CPI的波动状况则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从整体变动趋势看,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变大,CPI也由低位到高位运行。从绝对增长量看,全国和西北五省(区)城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上成递增趋势。1999-2003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年均增长额保持在500元左右,CPI指数整于低位;2004-2013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高速增长期,2004-2010年年均增长额保持1000元以上,2011-2013年平均年增长额达到2000元以上,10年内五省区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实现了翻倍增长,与此同时,CPI在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时期也运行至高位。
2、从短期变动态势看,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CPI变动不同步。纵观1999-2013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增长率与CPI波动的升降区间总体上不一致。从峰值分布看,青海和新疆收入最快增长是2007年,甘肃收入最快增长是2012年,均与CPI最快增长年份不同。另外,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最慢增长的年份与CPI最慢增长的年份均不同。这说明西北五省(区)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快增长的年份,CPI波动并不是最快。
(三)西北五省(区)农村居民收入与CPI的关联度分析。1999-2013年,西北五省(区)农村居民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度上升,人均年纯收入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达到1999年的3.75倍以上。但是从绝对额上看,西北五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水平,在这种收入分配格局下,西北五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CPI的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快速升降伴随CPI的快速升降,且随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度增加,CPI跃升到高位运行。从增长量看,陕、甘、宁、青以及全国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04、2007、2008、2010年、2011年均快速增长,CPI在2004、2007、2008、2010年、2011年也快速上涨。2009年五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快速下降,同期 CPI也快速下降。从长期趋势看,2004年以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均实现大幅度增加,CPI 也随之上涨,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动趋势大体一致。
2、五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CPI的增长幅度不同。1999-2013年,西北五省(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新疆、陕西、青海、宁夏、甘肃,而CPI涨幅由高到低的大致顺序依次是: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的地区,CPI并不是增长最快。分省区看,陕西和青海农村居民收入最快增长是2011年,较慢的是2000,CPI最快增长是2008年,较慢的是1999年;新疆和宁夏农村居民收入最快增长是2010年,CPI最快增长是2008年;陕西农村居民收入最慢增长是2000年,CPI最慢增长是1999年。
(四)西北五省(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与CPI的关联度分析。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食品消费结构与居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越大则越贫困。数据显示,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CPI的变动基本上保持了同步升降,但城乡之间又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
1、从长期趋势看,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变化情况与当地CPI波动状态呈现不同状态。2002-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除宁夏外均有所上升,富裕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降低。
2、分省区看,农村居民富裕程度较高的地区,CPI较低。总体上西北五省(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低到高依次为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甘肃,而2007年以来CPI由低到高依次为陕西、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恩格尔系数小的地区,CPI较低,即农村居民富裕程度较高的地区,CPI相对较低。
三、结论和建议
本文分析表明,西北五省(区)CPI变动基本保持了与全国相同的态势,但是变动幅度大于全国,特别是2007年以来五省区CPI(2012年宁夏除外)均高于全国水平。此外,西北五省(区)CPI变动表现还有以下特点:一是CPI波动与GDP的增长不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二是CPI波动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具有一定关联度;三是CPI波动整体上与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均具有一定的关联度。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改善民生。为此,西北五省(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
一是扩大西北地区的惠民政策,推动城乡养老、医疗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继续深化西北地区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改革;广纳资金,加大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救助力度;不断扩大参保人群数量,让西北地区城乡居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是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近年来五省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较快,但增长额还是比较低,城乡居民富裕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缩小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额,必须大幅度增加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倾斜力度,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实现西北地区工资水平逐步向国内发达地区靠拢。
三是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西北地区应加大对有特色、有潜力、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及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和投入,积极发挥金融服务支持“三农”以及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同时应允许西北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地域的差异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有差别的信贷政策,开拓符合市场需求的业务新品种,开发新的信贷资源,满足西北地区不同社会层面的金融服务需要。
四是稳步推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从西北五省(区)的实际状况看,五省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比较低,当前通过拉动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在西北地区很难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上海市物价研究局课题组.上海CPI运行特点与价格调控政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7):58-59。
[3]孙天琦.全国及各省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经济学,2007,(1);63-71。
[4]王宗鱼.从恩格尔系数解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J].商业时代,2013,(28):7-8。
[5]课题组.关于建立中国核心CPI问题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6,(2):137-145。
The Analysis on the Relevancy Fluctuation of CPI in Fiv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Research Group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2-0121-02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不仅表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行业的先进研究成果上,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电力工程的建设能否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随着社会建设速度的加快,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电力设施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如何面对和处理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1 电力工程管理的现状
1.1 进度管理相对混乱
进度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的基础。它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单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施工人员的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操作能力,天气因素,政府规划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制定详细、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但是,现在许多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以及计划都不太重视,这就导致电力施工单位在进度管理上出现很大的混乱。
1.2 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工程环节都是高难度作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再加上管理存在节奏不协调,流程混乱等因素,导致施工风险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些城乡房屋的电力工程,由于系统相对复杂,对建造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再加上原材料笨重,不易搬运,施工机械对操作人员的水平也提出了相当的要求,所以,一旦施工不合理,出现施工的概率就会大幅度上升。
1.3 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项目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成本管理得好,工程利润就高,成本管理不好,就会导致工程亏损。但是我国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观念,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还有就是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合理,手段相对单一,很多成本管理一直停留在发生后补救的阶段,造成电力工程建设成本管理的落后。
1.4 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低下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财富,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人才竞争的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相对低下的管理人员素质严重制约了电力工程的管理和发展。虽然许多电力工程单位也在努力提高员工水平,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管理人员无法适应现代化电力工程的管理需求。在一些机械的采购和材料的预算上,往往眼中超支,造成管理效益低下。
2 电力工程管理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首先应该加强施工进度管理,这就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然后以这个施工进度计划表为基础,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在建立施工进度计划表时,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一些关系到工程施工进度的重大因素必须要考虑全面,这样才能做到合理,详细的统筹安排。也方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时做出相应调整。以便将计划变更对工程造成的影响降到最。要建立健全的汇报和总结机制,对施工进度,管理情况进行公开,及时对计划做出整改,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
施工安全是现在所有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督,合理指挥和调度,打造安全的工地,施工方要严格按照调度方的要求进行施工,不能随便施工。另外还要定期进行工程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全面,防患于未然。在施工区域,做好明显的标识和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无意进入施工区域发生意外。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电力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2.3 加强成本管理
在工程经济核算中,成本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施工图进行预算,然后再与实际支出的金额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成本控制的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各种材料以及人工的开支进行严格的监视,尽量在预算的范围之内实现施工目标。一般的施工项目分两层核算,一是项目管理预算,二是施工作业预算。管理人员要按照施工图,体现对施工中的各种费用进行预算,通过定额,定料等方式,做好施工的量化管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产出比例以及资产的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定期进行检查,提高施工效率。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作业层是整个工程最大的烧钱机器,所以,对作业层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和分配人力、物力是减少开支的一个重要措施,实际操作中要采用月本钱剖析表和偏向控制法进行分区,分段的严密控制,经常组织研讨和分析,保证施工按计划急性,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施工人员的个人潜能,但是也要注重科技与实践的相结合,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施工的安全性。同时管理层与作业层要相互配合,严格把关,树立节俭意识,防止超支,漏支的情况。
2.4 不断提高管理层的素质
电力施工管理人员是电力工程施工的关键性因素。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进度的快慢和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企业应该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一些拓展性训练以及专业技术的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管理处效益。其次,还可以通过引进人才来提高管理层的整体水平。
2.5 开拓进取,积极创新
电力工程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命脉产业。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就必须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前提。现代化的城乡建设和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电力设施为基础,而现代化的电力设施就必须有现代化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所以,首先从大方向上,电力设施建设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在施工前详细规划,精心设计,根据城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去进行规划设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是不断加快,很多地方开始注重地方性电力设施建设,但是电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是关系到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现在有些地方盲目兴建电力工程,导致出现很多问题:智能化程度不高,节能管理不够,房屋施工时注重功能而不注重对建筑的影响。供电电网虽然为人们带来了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带了很多隐患。所以说,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一提高,我们要注重电力工程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应及时更新观念,创新管理,使电力工程可以健康稳定地发展。
3 结 语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电力设施来提供能源保障,所以电力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现代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方法都不能满足现代化电力设施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力部门对电力建设施工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建设现代的电力设施,如何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源供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保证电力设施的良好建设与运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彬.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0,(7).
[2] 刘和松.电力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9,(4).
[3] 袁志民.项目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9).
[4] 宋芳.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如何加强项目管理[J].甘肃电力技术,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