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的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文化的发展史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活动 发展策略

群众文化事业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阵地,开展群众文化事业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文化事业结构战略性大调整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1始终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的理念

第一,必须切实意识到创新群众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第二,必须真正认识到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骨干,他们不仅是具体的组织者以及实施者,还是当前发展群众文化的主要人才资源;第三,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发挥业余文艺爱好者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及传承民间艺术当中的骨干作用,应当加大培养群众文化业余队伍人才的力度;此外,必须真正意识到文化管理人才以及从事文化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管理水平以及事业发展的好坏,必须进一步提升他们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的水平、组织以及领导能力。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发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而文化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负责及组织活动开展的相关人员的活动能力。各地群艺馆、文化馆的相关专业人才是群众文化的组织者以及管理者,他们通常都具备了很强的业务水平以及组织能力,开展各项活动的经验非常丰富。因此,这些专业人才必须承担起这项职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需要完成好上级政府规定的各项专题文化活动,还应当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活动,此外,还应当举办一些具有服务以及教化性质的公益文化活动,使得所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为社会大众乐意接受。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文化活动的热爱,增强他们凝聚力以及向心力。

3切实发挥地方群众文化的优势

当前在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作用,从地方文化资源着手,建设群众文化的品牌。对于本地区的群众而言,他们对于这部分的文化资源往往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因而从内心更容易接受;而对于外地的群众而言,由于该地区的群众文化与地理、历史以及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十分鲜明的地方特点,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当地的群众文化,从而达到了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完美结合。

4创新活动形式,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方面均有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物质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本身并不能混为一谈,群众文化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参与性。怎样在当前全新的形势下,切实体现出“文化为民”的主题,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对此,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例如,各种群众文化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就充分体现较强的亲民性,广大群众与那些平常仅仅在剧院和银幕上感受到的演出实现了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通过一些互动的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进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创新是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的生命源泉,群众文化活动也同样如此。

5注重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支撑以及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仍然需要发展并繁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事业。农村群众文化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首先必须培养专业人才,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以及使命,而文化主管部门,必须确保他们的工资收入以及福利待遇,尽量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并且应当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与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拓宽发展群众文化所经费的筹资渠道,努力搞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从而在展各项文化活动过程中有坚实的物质保证。此外,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对于建设农村文化会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切实意识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之间的密切关系,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而不发展文化,更不应该等经济发展强大之后才开始来发展文化,必须尽可能实现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还需要让文化得到优先发展,以符合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总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广大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创新精神,切实抓好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努力摒弃封闭型、单一型的发展模式,主动向开放型、复合型的发展模式转变,积极举办各种形式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从而使得群众文化事业能够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精智力支撑以及神动力。

参考文献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2.1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2.2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2.3“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2.4“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2.5“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3.1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3.2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新文.关于城市形象的文化审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吴良镛. 吴良镛.借“名画”之余晖 点江山之异彩――济南“鹊华历史文化公园”刍议[J].中国园林,2006(1).

[4].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R].2006年.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12-02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在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要把城市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改变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的态势;要实现由城乡“分治”向城乡“合治”的转变,促使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形成,并贯穿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支持三农投入力度加大

2012年,宁德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大关,达1 0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连上五百亿、一千亿台阶,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1位。五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4.1%,比同期全省年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分别实现四年翻番和三年翻番。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12年宁德第一产业投资108 420万元,增长71.0%,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2013年宁德继续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安排农业专项支出1 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效。

(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劳动力转移态势良好

2012年,宁德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20.3:37.8:41.9调整为18.7:47.8:33.5,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6和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2012年,宁德转移农村劳动力4.16万人,乡村农业人员132.83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83.3%下降到72.8%,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49.7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16.7%上升到27.2%,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31.41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5.1%上升到17.2%,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环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和城市的承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县城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县域发展带动作用成效明显。福鼎、福安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小城镇改革发展“4+15”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加快集聚,镇容村貌明显改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内河湖泊整治力度加大、城市公交路网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动工,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以工促农能力有限

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2012年,宁德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完成额比重分别为2.3%、57.4

%和40.3%,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7%和7.0%,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宁德工业化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强,2012年工业化率为3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还处在较低层次,在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口集聚等方面仍显不足。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生活质量差异显著

2012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 8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02:1拉大到2012年的2.47: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1.5-2.0:1的比例,收入的绝对值也由2000年的2 895元拉大到2012年的12 996元。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直接体现在了生活水平和质量上,2012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 36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 075元。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大优于农村,2012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空调133台、电冰箱100台、彩色电视机171台、家用计算机68部,分别是农村的5.54倍、1.45倍、1.34倍、4.25倍。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在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明显,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宁德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育方面,许多农村居民子女宁愿缴纳高额费用进城求学,2012年,宁德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1 486元和557元,二者相差近3倍。在医疗方面,城市几乎集中了90%以上的资源,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综合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大都条件简陋,医疗人员水平也有限。医院和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分别为207.1床/院和13.9床/院,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数仅相当于医院的6.7%。在保障方面,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承载能力不强

2012年,宁德城镇化水平为5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所辖九县(市、区)中城镇人口超20万人的中等城市仅3个(蕉城、福安、福鼎),其余都是城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虽逐渐提升,但经济质量与规模仍与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2012年宁德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九地市末位,在全市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的地区间差异较大,2012年城镇化率最高的蕉城区和最低的屏南县差距达到23.5个百分点。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镇建设缺少活力,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三、推进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

要紧紧抓住党的十带来的历史机遇和重要条件,以构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视野要宽、标准要高、眼光要远”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发展的原则和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加以规划,以县域为主体,通盘考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区、乡镇行政区划布局,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和衔接,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叠加。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一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以茶叶、食用菌、水产品、药材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提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以工促农能力,形成工农互补的产业链。三要着力抓好第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

一要做大做强

中心城市。突出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健全服务体系,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城市路网、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聚集和带动能力。二要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引领、产城并重,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强镇、商业贸易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现代农业大镇,切实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三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或就业单位登记的户籍制度。二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城郊村小学向城区集聚的布局。三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四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和其他多种帮扶机制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8,(11).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文化建设;与时俱进;整体提升;创新

群众文明建设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优良的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其在社会中的发展,使具有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乐观的心态。本文旨在讨论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讨论一些创新性的发展措施来为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1 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的现状分析

群众文化是指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通过娱乐自我的活动形式,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并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阶段都得到渗透和发展。文化对人类的生活具有正大的意义,他是物质文明延伸出的精神文明的集体,不仅可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态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下面重点分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现状,具体内容如下:

1.1 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的意义

民族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创新手段,可以说创新代表一个民族的发展潜力。我国正处于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时期,物质的飞速进步必然会对文化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防止短板效应,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情况。在进行群众文化工作中,要不断进行创新,不仅包含形式的创新更包含内容含义的创新。通过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来做到吸引广大群众来参与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素养,有助于社会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1]。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文化活动,将人们的生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风气,并实现国家文化的整体进步。

1.2 群众文化的信息化特点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方便了广大群众对于社会发展的了解,拓宽了学习和获取信息的通道,慢慢地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学习方面,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依赖越来越深。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除了可以让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料外,也可以让人们直接在网络上开展各种活动。例如,网上的捐款活动、网上的扫墓活动、网上的植树活动等,这也为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式。但网络信息除了一些积极的资源外,也存在一些非健康性质的信息和资料,这也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

1.3 群众文化的特色化方向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内容,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群众文化充满活力,例如,鼓励群众进行自主创作,并创造讨论的环境,给群众抒感的平台;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群众文明建设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2 群众文化的创新及发展措施

2.1 进行文化的组织性扩张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加强烈,一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提高[2]。群众的活动组织大多依靠基层干部,因此需要做好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从而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到群众当中去,并能够更好地去了解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从而更好地去丰富与发展群众的文化生活。 通过增加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来拉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联系,营造一种良性的文化循环,使得文化由原来的小团体发展为大团体,大组织,进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整体提高社会的文化素养。

2.2 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社会文化的发展不能够去除传统的文化瑰宝,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融入传统的元素来发展群众文化[3]。此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文化慢慢地走向一个大的融合趋势,各个国家原本封闭的文化加入了世界文化的家庭,这也使我国对一些外来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在客观地去评价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传统特色和时代性的新文化,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体现着现代文化的魅力,换言之,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兼顾传统与潮流,营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2.3 重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时候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乡镇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整体的文化发展水平[4]。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精神层面,政府仍需要发展一些群众活动,来增强农村群众的文化素养,并通过切合实际的活动使农村氛围更加融洽和谐。

2.4 把握机遇,营造融洽氛围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丰富群众文化可以通过建设群众艺术馆以及建设文化广场等方式来进行精神建设。政府要把握住节日等一些有利于开展活动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贴近生活,联系群众的活动,让人们能够了解到生活有了文化活动之后会更加地精彩,并愿意主动地参与进来[5]。各个地区的年龄比例以及性别比例都不相同,开展活动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定下合适的主题和形式,根据不同的人群去展开更有渗透性的活动,通过机遇,营造融洽和谐的文化氛围。

2.5 建设群众文化大环境

由于物质条件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人们生活基本小康。经济实力的雄厚有助于发展群众文化,政府可以更好的为群众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服务性质的活动来方便人们的生活,这些都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党和政府也很重视群众经济文化建设,因此常常制定一些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政策来发展精神文化,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伴随着政府和基层干部组织一些贴近生活的活动,从而慢慢地创造出一个群众文化大环境,在大环境下,群众的文化不再是小团体、个人的娱乐手段,而是大团体、群体的娱乐活动,随着精神文明建设风气的扩散,最终提高我国整体的精神文明水平。

3 Y语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应当随着日渐丰富的物质文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创新特色的群众文化,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从而提高人民的文化品位,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终提高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瑛.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7,01:5.

[2]滕月鹏.新形势下档案出版的文化继承和创新建设探究[J].传播与版权,2014,02:60-61+64.

[3]上官友珍.浅谈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05:38-39.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书法;产业;文化视角;研究

一、书法怎样成为产业

在过去,有人将书法定义为一种产业,也有人将其视为经济的一部分,但是,书法真正形成产业的具体时期或者说时间是近些年,因为在传统的书法产业时期,没有所谓的书法交易市场存在,更多的是一部分人的喜爱或者是一种生活的需求,书法的价格不受市场的供需影响,更不存在市场杠杆调节等问题。因此,在过去,要想在书法产业上有多大的经济收入几乎是不敢想象的。同时,整个书法产业链也并不完善,在市场上虽然有了一些交易,但并不是十分的频繁,同时也没有出现和书法相关的展销或者创作等相关主体紧密联系的情况,是一种规模较小,参与人数较少的单一化的运行模式。但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向前发展,书法产业不断繁荣规模不断地扩大,不管是从书法的种类、书法的参与人数还是知名度,或者规范性以及产销市场来说,都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二、文化视阈下书法产业的发展特征

1.书法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

这是不容怀疑的,因为书法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该产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和其他的产业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众所周知,书法是和文字紧密相连的,和国家的文化根据有关,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根据和精髓。所以,在书法作品中,国家的文化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体现的精神是最为独特的。在未来不管书法产业怎样向前发展,其文化品位也应当是首位的。因为如果一件书法作品连最为基本的文化基因地消失了,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精神一样,是无法被社会所接受的。因此,在当今的书法产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销售市场还是作品创作人,都应当始终坚定不移地抓住文化这一根据,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法产业做大做强,朝着一项新兴产业的方向发展。

2.书法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依然不成熟

因为书法自身具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性,所以书法产业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依赖于文化产业这一根本性环境,而文化产业在前些年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止步不前的状态下,直到党的十以来,文化产业才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也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发展,但整个文化产业还不够繁荣和成熟。造成了整个书法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一种变动时期,还不够成熟,其经营模式也十分复杂。所以,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的炒作或者投机行为,很多商家也就盲目跟风,投机性非常强,运行机构也大肆炒作,书法创作人员也跟着跟风。总体上来说,书法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运行环境并不是很健康。部分参与人士说书法就是一种江湖,这种说法也有其自身的道理,因为在当前的书法环境当中,不管书法创作人员自身的水平如何,只要有赚钱的机会,有出名的机会,都会蜂拥而上,随便一个人出来都是什么书法协会主席、什么书法协会会员或者书法协会委员,很多人还拿出诸多的获奖称号,等等。书法产业在这种环境中运行,是无法真正做大做强的,书法产业的发展还是只有依赖于文化特征前提下,才可能进一步地实现其市场化运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今天,书法产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只是说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始终坚定不移地守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紧跟社会的发展主流,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才能切实地将书法产业推向。

参考文献:

[1]田坤明.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刘冠军.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李 钢.和而不同[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古都;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开封

Abstract: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need for various cities to transform the growth patterns and improve their levels. In the aspect of using historic cultural resources to develop cultural industry, ancient capitals posses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However, a lot of historic & cultural cities have not taken full advantage of these useful resources. More contemporary wealth can be created by accurately ori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using modern scientific & technical means and innovative thought to excavate and reform such cultural traditions, plu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system reform. Among ancient capitals, Kaifeng can be taken as a representative.

Key words: ancient capital;historic & cultural resources;cultural industry;Kaifeng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3-22(5)

作者简介:李秋香 河南大学文学院 讲师 博士生

李麦产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生

伴随国家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之后文化产业重要性的彰显,对城市和文化产业进行研究,正成为城市学、区域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及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各个城市、城市群区域的文化产业也因而成为显学中的显学。站在时展的高度,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转折期的各种现实条件为维度,审视我国一些地方所存在的古都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并分析这种历史文化资源如何重新开发利用,无疑将对城市的更新、再生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古都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从世界范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看,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和重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具体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同样有着紧迫性。发展文化产业,“使城市文化功能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与社会和谐的基本尺度”①,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既是城市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且实现文化产品和成果的区域外扩散,也是我国城市经济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模式下,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主要是凭借各种权力优势而低成本地聚集了各类有形的资源,推动和实现着城市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城市这种主要依靠消耗各种有形资源的增长模式日益受到严重制约。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不仅各个城市在有形资源的争夺上更加激烈,而且整个国家从根本上也将无法保证向大型、特大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再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城市发展面临着模式更新的挑战,即城市特别是一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从主要依靠有形的自然资源的模式,转变到同时依靠无形的文化资源上来。城市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城市产业在需要物质化、重型化的同时,也需要空灵化、轻型化。城市现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兼顾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唯有如此,城市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经济中的文化产业比重,已经成为城市提升品位和档次的同义语,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当代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有多种思路和方法。例如,一些城市政府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有力地引导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型的产业发展道路。有的城市通过金融扶持、人才吸引等社会支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有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是瞄准国际市场,主要做中外文化交流。有的城市则以国内供给为目标,成功地开拓了一个又一个内地市场。然而,无论这些多样性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做法是怎么奇妙,甚至一些技术性的方法在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中还起着重大的作用,但都逃脱不了一个基本规律的制约,即文化生产像物质生产一样,也必须有资源和基本的要素。在资金、场地、人员、必要的技术手段等物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进行文化产业的生产也需要一定的文化资源作为加工的对象。尽管这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物质型的生产,但倘若没有文化资源的积淀,文化生产必将无果而终。

文化生产所主要依赖的这种资源要素,既有同时代的域内外人的精神结晶,而更多的是历时代的不同人的智慧体现。由于生命个体的短暂性,虽然今天有更多的人从事着精神财富的创造,并越来越高效地做出一些业绩,但直到目前为止,今人进行文化创造所需要的文化资源还主要处在过去的人们所栽植的文化之树的恩荫下边。那些曾创造并聚敛着精神文化财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城市,在当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文化积淀的占有上,无疑是有条件的。

在当代信息技术的视阈里,人类的知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数字型、编码化的知识与经验型、意会化的知识两类。前者具有通约性,可以跨越不同层次的文化域而为不同城市进行的当代文化创造所利用。例如,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梗概,可以传输到美国文化圈,成为迪斯尼进一步酿制新作品的母本。后一种类型的知识,由于“是由城市的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特点”②,具有本土性特征,往往成为地方性知识,只有浸润其中才能够体会和把握住该种知识的神韵和魅力,才能够把这种知识的内容和形式搬移、转换到当下的文化生产中,因此,这种地方性的意会型知识,成为城市之外的资源采掘者所不能转移的财富源泉,也成为知识传统所在的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最可依赖的禀赋优势。

二、古都在借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上的不足

整体而言,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创造性的利用,做得远远不够,水平也不甚高。比如,同样的我国一些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常被其他国家拿去作为艺术性地演绎、开发的对象,而我们自己却把这些资源当作敝帚丢弃。就对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而言,存在同样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城市的萌芽与发展是比较早的,城市文明因此也是比较成熟的。作为孕育、诞生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基地的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凝结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众多要素丛的最佳存在地。然而,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使用好自身拥有的这些要素。

在如何看待城市的传统文化资源上,今天处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不同的境遇和处置策略。尽管我国有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洛阳、开封、安阳、郑州以及相当数量的历史文化名城,但这些城市在今日的发展态势上并不一样,甚至彼此间存在重大的差异。因此,这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起点上,也有着重大的不同,在如何对待城市所拥有的体现个性的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上,自然亦不同。那些文化产业做得比较好的城市,通常比较重视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产业当展的实践让这些城市认识到,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新作品。有人就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能够为当下发展本土动漫提供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来源 ③。相反,那些产业结构水平低下、社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城市却没有这样幸运,直接影响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在这类城市中,开封是一个典型。

开封是我国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长期作为地处国家版图腹地的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代以来,尽管由于水运的湮灭、铁路运输的兴起以及省会西迁而导致开封的衰落、郑州的崛起,但依然是省辖市之一,建国后也曾获得了一些大项目的投资,开封仍然获得了纵向维度意义上的比较好的发展。然而,自改革开放之后,在全国城市彼此竞争的动态格局中,开封的发展日渐陷入困境,与其他新兴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从内部看,开封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不够解放,丧失了一些重要的战略期。从国家发展规划来看,不平衡的发展战略既让东南沿海先富起来,也让像开封这样地处内陆的城市相对受到一定的抑制。开封在最近数年的发展中,几乎再没有获得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在招商引资上也由于缺乏比较优势而无法与其他地区相媲美。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全国和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与数量扩张,所以开封由于缺乏重大资本的注入而从根本制约了古都文明的当代辉煌。有学者在分析、对比了同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与开封在“发展差异根源”的原因后指出,二市“发展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不同”④。

文化产业的轻资本性特征恰恰能够弥补当代一些古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本的匮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物质性产业另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文化生产最主要依靠的不是各种资金、设备、场地、厂房――尽管离不开这些条件,而最主要的资源和财富源泉是具有无限性、可再生性的人们的智慧和各种文化资源积累。文化产业“以符号价值取胜”⑤。考察开封的城市属性和综合资源条件,可以发现历史文化资源既丰富,也价格低廉。开封的文物古迹仰俯皆是,古风古韵充盈城池,文脉悠久绵长。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工制作,并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填充时代的新鲜内容,完全可以做出很好的事业。遗憾的是,像开封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没有意识到自身城市所拥有的这些资源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价值。隐匿于城市中的各类文化要素还未得到充分肯定。在传统发展观念下,这些城市还在苦苦寻觅传统发展模式下所依托的各种有形要素,而忽视了新的发展模式下最需要的无形禀赋。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

三、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当代利用的认识转变与策略分析

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由于“物质文化的变化的速率,往往比非物质的文化的变化的速率为快”⑥,所以,历史文化名城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主要应是针对非物质文化部分。

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依托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城市发展在遭遇自然资源与环境制约之后发展模式转变的紧迫性。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的发展和振兴不可能再主要依靠大量聚敛各种有形资源了。城市发展需要更新观念,并切实主动转变模式。哪一个城市先行先试,哪一个城市早日获得主动,并在城市未来竞争中赢得好名次。从这个角度讲,像开封这样的有形资源匮乏而无形的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其实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有专家在查找“北京独一无二的魅力”原因时,就指出“不是摩天大楼等现代建筑”,而是“包括四合院在内的‘历史文化’”⑦。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应该大有作为。

另外,像开封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度落后了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正确理解城市产业的去重型化问题。一个健全、完善的城市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一般应当是在第二产业发展基础上的第三产业的增长。这种认识把城市经济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似乎能支持自身逻辑的严密性。其实,在当代经济交换与流动性无比增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城市经济都无需再重构一个自治的、完整的三次产业结构体系了。毋庸讳言,现在开封的工业基础确实软弱。但继续振兴工业与城市利用本身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并不冲突,彼此也不存在争夺稀缺资源的问题,还恰恰有着极强的互补性。虽然文化资源是一种“软资源”⑧,文化力是一种软实力,然而,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软资源、软实力并不软。所以,发展开封的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第三产业不是导致城市第三产业虚高的原因。如果说开封等这样的城市在城市产业结构上有什么不足,也只能说是工业发展乏力,而不能成为抑制文化产业发展的理由。

分析类似开封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两个困局必须突破:一是要积极探索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要勇于、善于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加工、改造,使文化产品适合当代人的需要。这是针对此类城市在体制与技术两方面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而提出的针对性对策,需进一步分析之。

第一,制度是生产力。文化体制的改革将为像开封这样的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分析开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体制改革上的滞后性是一层客观原因。由于地处内地,无法得风气之先,又由于没有获得先行改革的政策安排,加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开封在文化体制上无疑是最需要改革的。这就需要总结、借鉴像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做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开封实际,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使用好作为河南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等的政策利好,引入各种外部资源,办好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培训、休闲旅游、动漫创意等在内的文化产业。

第二,依靠科技手段嫁接、改造历史文化资源。诚如前言,在如何艺术性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上,我们整体上做得还不甚好。由于认识不到位,不少城市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即使有一些城市和文化机构在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往往没有实现好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当代人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没有完美地融合,做出来的文化作品有一种古今两张皮的感觉。其实,历史文化资源不等于当代的文化作品,丰富的文化传统也仅是一种材料而已,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间必须有一个深入的加工改造过程。对于今天进入数字时代、信息时代的人们而言,尽力把一些具有强烈地域附着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转化成编码化知识,超越地域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获得精神享受,是重新发挥价值的一种方式。

另外,开封在选择文化产业价值链进入环节方面,也要有一个正确的策略。在产业价值链介入的环节上,开封这样的城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做一个具有可行性的设计,即初期把城市建设成文化生产基地,并注意保持产业的后续升级,在经历必要的学习、发展后再向附加值高的产业价值链的两头――即高端原创和终端营销延伸。这是因为,开封作为深居内陆的历史文化名城,不曾建立发达的文化交流与营销网络,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比较缺乏,故此没有能力直接进入能够带来较多经济盈利的价值链的两端。但是,作为一个进入门槛较低、生活与生存都比较适宜而又颇有文化底蕴与气息的城市,开封这样的城市对于那些正在文化道路上起步的人们和处在文化产业低端价值环节的制作者而言,无疑又是非常适于居住的。开封是最适宜的文化生产基地备选城市。只要有了发达的文化中介和服务机构,开封可以首先建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生产基地,从事各种文化生产。通过网络时代的CM(合同式生产)、EMS(电子商务服务)等生产方式,作为文化生产基地的开封有望被纳入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的运行网络中,从而使开封的文化发展获得强大的外力支持。在充当一定时期的低附加值的文化产业的代工基地后,在积累经验和人才培养等的基础上,再向增值较大的文化产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

最后,城市政府还应当制订适宜的文化产业政策,具体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建立若干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让这些企业或集团成为带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像开封这样的城市,也普遍存在着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如开封全市“现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7134家,从业人员4.4万多人,平均每个单位不足10人”⑨ ,这就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对要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所以急切呼唤有一批大型甚至特大型文化企业的出现。

时机成熟的时候,城市政府尚需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即“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者。⑩ 由于“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故而“产业集群会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11]。不同的文化企业和支持系统彼此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城市内部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不同文化行业彼此促进的机制。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传统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知识存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也使得文化要素与文化产业具有更加突出意义,发展文化产业于是成为城市化时代到来后城市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在如何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从城市本身实际情况出发,做出了不同的规划。一些新兴城市主要在时尚、休闲等上大做文化,建设“现代文化名城”[12],提高城市经济的文化贡献比重。对于我国为数不少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些古都城市而言,深入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寻找适当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准确定位,也是一种出路。

① 刘士林.文化都市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J].学术月刊,2007,(12): 8.

② 严家栋.海派文化与两个率先[M]//李伦新等.海派文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③ 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2.

④ 王新涛,王发曾.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与洛阳的当展轨迹及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53.

⑤ 刘蔚.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2):92.

⑥ 陈序经.文化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8.

⑦ 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M].北京:三联书店,2008:17.

⑧ 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

⑨魏新生.开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3):33.

⑩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