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1

关键词: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讨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同时,各行各业都得以相应的发展,各类型企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筹资、经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会直接牵动着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言,加强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提升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编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案更加简便。会计核算的相关系统是否健全,可以从会计要素的核算中体现出来,并成为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结构以及盈利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企业资源的总数量与价值、利用现状等基本会计信息都能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来源。如果根据相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会计核算,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2.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的基本功能,在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能成为重要的依据。管理会计包含着多种技术与方法,若能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与方法,再结合企业资产关系,再进行差异分析与全面预算之后,就能找寻出资源配置的投资方式、配置方式与成本、预期效益以及筹资方式等相关的预算资料。再通过对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模拟编制,以此方式对资源配置之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宏观了解,使之成为决策资源配置的方案时的重要信息。

3.通过加大会计咨询的作用,使之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的重要技术支撑。资源配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除了涉及各个部门,例如工商法律、国资管理、证券监管以及财税金融等部门之外,还与各种规章制度、基本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广泛性特征。鉴于此,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应发挥其特长,真正落实政策咨询与专业咨询等工作,并从中分析利与弊,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资源配置的基本现状分析

纵观市场中各类型企业,其内部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已经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企业内部财务部门还未明确其职责范围。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当企业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内部利益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时,许多企业会将社会利益作为基本利益,并加大自身资源投入,进而超出了预算的范围。再加之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划分较为模糊,许多企业对于成本方面的管理机制还未上升至以自身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理念上,导致经营职能与之成本投入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威胁了财务分配的安全性。

2.资源配置环节还欠缺机会成本。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概念,机会成本是企业计划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若其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就需根据具体情况放弃部分项目,而将所有资源全部投资于某一用途中,使之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收益。如果所放弃的部分收益明显低于使用到的收益,机会成本也相对偏低,资源使用效率则非常明显。企业实施资源配置环节,应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宏观评价之后,择优选取资源利用偏小的那种机会成本,使自身资源投入至收益偏大、有保证的项目当中,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使其经济性特征得以有效发挥。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现代企业尚未真正认识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资源浪费十分明显。

3.资源配置相关机制与企业效益出现脱节。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机制,即自担风险、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等,而遵循的基本经营原则包括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等,这些机制与原则的存在,实质上也是企业发展环节所必须的重要依据。但是,针对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当前还未制定出统一标准,导致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环节普遍存在着不公平与不公正的情况,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4.企业在扩大自身规模时偏于盲目性。许多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并不能准确定位其基本职能,所制定出来的发展计划与策略也因此为存在着偏差。为了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以不计较成本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导致资源供需之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使企业发展严重受阻。不但如此,在此发展模式中,财务部门却只能被动的接受,选择以平均分配的原则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

1.通过降低成本,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要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实现。

(1)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员工,控制人工成本。以加强员工培训的方式,合理应用在职员工。而针对离退休员工,应以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安置。制定企业管理与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此方式控制人工成本。

(2)通过化解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受外部负债风险与内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自身重组成本增加。鉴于此,企业应认真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并强化银行函证工作以及基本查询工作,查明是否存在着负债。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应按照核查相关资料、清理档案,通过规避或者化解各种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成本。

(3)通过优化设计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控制运营成本。针对企业内部的商品配销及采购系统,应进行统一设计,并不断提升营销、采购以及物流配送、信息配送等技术,控制运营成本。此外,还应对投资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择优选取融资方法,控制资金成本。首先,企业应进行内部挖潜,采取分期付款、变现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合理应用客户的结算资金。其次,通过对上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增发、股票等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此外,还可通过加强银企合作、通过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等间接融资形式,控制融资的成本。

2.通过优化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以市场化的相关原则作为主要坚持对象,使政府行为不断淡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最终实现资本扩张目标。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市场化的相关原则能为其提供交易范围、交易成本、交易机会以及交易工具,使企业消除其后顾之忧。尽管政府行为对于国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还起着指导作用,但以行政方式进行企业间吧与划拨重组等操作,会使企业在日后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弊端,不仅加大重组成本,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经营失败。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

(2)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通过提升就业的能力与创造就业的机会,有效缓解下岗职工就业难等问题,使企业重组环节人员的安置等问题得以合理解决。

(3)加强金融服务等基本功能。对于银行而言,应将企业作为其资金服务于投入的重点对象,提供企业信贷管理、信息咨询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不断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并促使其进行制度创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4)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通过促使这个机构内部业务行为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法律公证质量、财务顾问质量以及资产评估质量等。

3.通过财务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的质量对其资源配置与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财务整合,力求能不断完善企业采取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对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与基本政策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再结合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需求,使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政策达到有效衔接。同时,还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单证流转与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

(2)对企业的外部关系进行整合。企业的外部关系体现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工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与合作关系,使企业朝着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前行。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提升其资产的利用效率。企业包含着许多会计要素,而所有的会计要素都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例如现金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控制。按照国资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内部的授权资产管理、经营与监督等进行有机整合,使绩效考核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内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五、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项目,对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通过降低成本、优化环境、财务整合等措施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与整体质量,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11).

[2]上官亚娟.优化管理、规范核算扎实做好多元化经营财会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2012,07(07).

[3]白鹰.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监控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9).

[4]王国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J].中国市场,2013,42(42).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2

对于中国物流业而言,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不能再复制产能扩张的发展模式,势必将走入以供应链整合为动力,以高效为原则,以创新为手段的发展之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应用实现产业升级。物流业的产业价值将不再局限于实现物流活动,还将是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的途径。当然,要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物流业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创新既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活动过程,又是经济与管理的活动过程,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硬”技术创新;第二类是新生产方法(方式)、新组织、新经营管理模式、新市场、新过程和新服务的“软”技术创新即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同目标都是要提高产品市场的能力和实现其市场价值,落实到经济效益的目的,两种创新缺一不可。

在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问题上,不可忽视创新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关注新技术为物流业带来的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关注通过管理活动带来的系统结构的变化,即组织、程序、渠道、信息资源等要素结构的改变。但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往往容易被忽视。

纵观工业发达国家走过的创新之路,在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无不伴随着管理创新活动的大规模实践。从100年前泰勒通过“铁锹实验”的工作方法研究,实现标准化、效率化的管理目标开始,到福特流水线、丰田的精益生产,以及后来融合了信息技术的ERP、敏捷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都是管理创新活动驱动下的成功模式。这些在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创新成果,对今天中国物流业产业升级依然具有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重要结合点。

以客户供应链发展为驱动

物流业是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的主力军。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传统的观点是将物流成本分为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这部分成本可以明晰地看到,也容易测算。但这只是物流总成本中的冰山一角。真正对物流成本影响较大,且很难剥离的则是资金占压成本、效率损失成本、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如果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能够降低这类隐性成本,就达到了供应链优化的目的。特别是资金占压成本,它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是企业现金流充裕和盈利能力的关键。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应该紧紧围绕这一客户绩效目标展开。

我国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占总额的90%,要想从供应链的角度降低成本,就要锁定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制造业是工业社会的支柱,早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制造业历经百年发展,竞争的关键指标经历了效率、成本、质量、多样化、快速反应、服务、绿色的更替和叠加。我国制造业目前仍然没有很好解决效率、质量、成本这些基本问题,同时又面临着多样化、应变能力、服务能力和低碳的竞争门槛。物流企业如何为制造业提供满足这些竞争能力的服务,就是我们市场创新的突破点,以客户供应链发展为驱动的市场创新活动,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012年上半年,笔者所在的机构为大连地区提供了冷链物流基地的规划咨询服务。据调查,大连辽南地区大量的果蔬产品滞销现象严重,农副产品交易处在有订单无约束的混乱状态下,分散的种植和收购方式依然是市场活动的主流。订单即使下达,往往不能执行,农户“扛价惜售”、贸易商“坐地起价”现象严重,“果贱伤农”年年出现。大连地区还有大量的水产加工企业,多采用原料进口、成品出口的“两头在外”模式。这些水产加工的产前产后物流主要是与港口的衔接,全部是“各自为政”的分散活动,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由于果品、水产品生产和销售具有反季节特征,资金占压成为产业链中的突出矛盾。同时,中小商户的信贷环境混乱,主要靠商户间的集资和拆借解决资金占压问题,大大增加了资金风险。

针对这样的产业环境,大连要想通过冷链物流基地争取市场,必须优化和提升几类主要客户的商贸环境、融资环境和集成物流服务,包括报关报检、保税冷库和集疏港服务。为此,笔者所在机构为大连规划的冷链物流基地首先明确了服务能力,提出电子交易平台和融资平台是基地面向市场的主要服务平台,物流活动在此平台基础上成为支撑商流和资金流活动的必要功能。

只有在供应链中发现现存的问题,找到产业空白点,才能成为物流服务的增值点。

普及和推行精益管理

管理创新活动可分为经营活动管理创新和运营活动管理创新,经营活动的目标是企业与市场、环境更匹配,即战略更清晰:运营活动的目标是涉及的人与组织、设备与设施、能源与物料、信息与技术能够综合效应最大化。

在全球制造业已经非常普及的精益生产就是运营管理创新的典型范例。这种不断优化系统、不断消除浪费及不断改善的方法和文化,已经深深影响了全球的汽车工业及其他制造业。但在我国物流业,真正进行精益管理的还较少,更多的是将精细化管理与精益管理混为一谈,混淆了对精益思想的解读,使这种模式在管理实践中的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目前的中国物流企业而言,要想提升运营管理水平,解决目前运作效率低、资源重复设置及服务质量不高的普遍问题,就需要全面引入精益思想,需要科学、系统地认识精益管理的精髓和方法论。

随着我国企业对于精益管理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推行和普及精益管理常识力度的加大,精益管理在一些重要项目上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与教育发达省份相比,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00余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拥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8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教授31人,副教授104人,硕士155人,博士7人;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教授1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而同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正高职称教师117人,副高471人;博士154人,硕士739人。201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447项,高职院校获得32项,仅占全部项目的7.2%。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中以教师为主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力资源还存在着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科研能力较低等问题。

二、贵州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优化资源配置建议

(一)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建议

1.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师资队伍力量。首先,要加强先进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优秀的人才可以给予提供一定金额的安家费、帮助亲属解决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前来任职。其次,有计划的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促进骨干型教师的培养,进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最后,要合理规划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政府、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报考相应职位职称的条件,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申报。

2.加强教师培训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提供一定规模、次数、层级水平的在岗培训,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理论学习水平。同时要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最好和企业联合,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化物力资源的建议

1.创建高等职业院校联盟,走高职集团集约型道路。职业教育集团是实现高职院校资源共享,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新形式新方法。以市场为导向,以互利共赢为目的,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应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结合,实现特色产业公司与学校的友好合作。例如,在都匀市高等职业院校应与茶园等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往来,发展在校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此外,贵州省的药材业、旅游业、烟酒业等产业都是特色产业,当地所在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盟,有集约化的道路,实现共赢。

2.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将专业设置的主动权交给,市场,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开设专业,遵循“按需设置,注重资源优化”的原则,面向市场开设专业,调整整合现有的旧专业,改善成为新兴专业,从而做到优化现有资源设备,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结合贵州省省情,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订单”培训,对劳务输出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发展改善贵州省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另外,学校还应该因地制宜,开设当地的优势特色专业。例如在安顺、遵义和凯里等地区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展旅游专业,从而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优化财力资源的建议

1.政府加大政府等部门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政府除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校舍规模、教学资源设备、校园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外,还要在政策上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倾斜,除了继续加强“9+3”和“3+2”的教育计划外,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新的政策,从而更好的适应贵州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

2.开放市场准入制度,允许社会团体、个人等形式兴办高等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式的灵活性,调动全社会的资金渠道,激活社会资本,从而创造出高等职业院校更大的活力和能量。

3.建立完善的教育投入问责制度,不断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的收费标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受教育者投入的教育费用要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同时设置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完善问责制度,从而保证收取费用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进而实现教育资源中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结语

贵州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进程缓慢,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需要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上共同实现最大优化配置,才能综合促进贵州省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化。相信在坚持以上措施后,定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杜永庆,赵晓凤.贵州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29(5).

[2] 管和疆,马杰,马萍,刘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配置策略――以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3).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4

【关键词】潜在运输需求;资源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发展

0 引言

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运输瓶颈基本得到缓解,但并未完全消除。总体运力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大量运输需求仍得不到有效满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挖掘潜在运输需求,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潜在运输需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包括现有的运输需求预测理论,在考虑潜在运输需求方面也很不到位。基于此,本文将浅谈对潜在运输需求的认识,分析挖掘潜在运输需求的可能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潜在运输需求的内涵

潜在运输需求是按实现程度对运输需求的一个分类,即未实现的运输需求。要明确其内涵【1-4】。相比之下,本文更为支持长安大学吴群琪教授对运输需求内涵的界定:运输需求是指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对人与物的位移的需要。它体现出了运输需求的客观性、运输行为的本质、需求主导的观念和运输需求的无限性和多样性特征。【5】

潜在运输需求是指在当前运输供给条件或需求者支付能力约束下,尚未得到满足的运输需求。其中,运输供给条件包括运输供给总量水平、运输供给技术水平以及运输服务价格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与现实运输需求是一组相互对应的概念,共同构成了运输需求的全体。从运输需求的内涵看,潜在运输需求的实现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的,否则就不属于潜在运输需求的范畴。

资源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6】。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资源最优配置状态下,每种资源的比较优势都得到最充分发挥,都能够物尽其用、各展其长,不可能找到更合适的利用空间,同时,任何别的资源也不可能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代替这种资源的使用。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其生产地和消费地往往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要克服这种空间障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然产生资源以及为利用资源所必须的人员和物资流动的需要,这种位移的需要就构成了运输需求。由于运输供给条件和运输服务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实的资源配置状态远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作为潜在运输需求存在的运输需求还大量存在。因此,潜在运输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

2 挖掘潜在运输需求的意义

挖掘潜在运输需求是在特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现代交通运输的便利,使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未实现的运输需求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区域资源开发利用,要大力开发区域内特有的资源,或是与外部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资源。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阳光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一切通过合理利用能够给人类带来福利的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存在。潜在运输需求的挖掘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运输需求的本质就是基于人或物的位移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7】。满足了运输需求就是对资源配置状态进行了一次帕累托改进,使资源配置趋于更优。挖掘潜在运输需求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必然能使资源的利用带来更多的效益,改善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局面,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潜在运输需求的实现能够带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对于落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特有资源或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资源来发展地区经济,从而缩小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民族大团结等都举足轻重。不仅如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潜在运输需求实现条件的成熟还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结语

要以运输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包括基础设施的兴建、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创新,优先满足那些最能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运输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和,马运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1月第一版第139页

【2】陈贻龙,邵振一.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143页

【3】肖建明.西南铁路市场需求分析及产品营销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5月

【4】吴群琪,马.对运输需求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综合运输.2004,3:8-11.

【5】吴群琪. 基于运输需求理论的路网规划方法与理论研究[R].西安:长安大学,2010.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5

关键词:非营利机构;地位;作用

新时期,我国在非营利机构职能作用的发挥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社会问题,在这种客观的背景条件下,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非营利机构的重视力度,这位非营利机构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对非营利机构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是实现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

一、非营利机构概述

(一)含义

非营利机构也可以称为志愿组织、民间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等。中国的非营利机构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团体、组织和机构,非营利机构可以是教育机构、事业单位和民办教育机构等。

(二)分类

根据非营利机构的性质可以分为学习机构、协会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项目实施机构和筹资机构。根据非营利机构的注册地点可以分为地方性机构、全国性机构和国际性机构。根据非营利机构的工作领域可以分为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环境保护机构、扶贫机构和综合机构。

二、中国非营利机构的地位

当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进行社会改革,社会矛盾加剧,非营利机构在社会中的作用也因此显得越发突出。而且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对非营利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促进非营利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对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非营利机构是通过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实现其职能的,体现的是一种双方自愿的服务关系。中国的非营利机构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只能通过国家资助和项目申请的方法维持运行,这使得非营利机构的发展在中国受到严重的阻碍,在组织决策的发挥上观点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因此只能在非营利项目和公益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反映自身和服务对象的利益诉求。

我国的非营利机构在与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关系上,处于非营利机构数量的有限性的特点,导致不同的机构和组织之间竞争关系不是很激烈,主要的关系体现的是不同非营利机构之间的合作,但是这种合作关系只是简单的流于表面,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合作机制。

我国的非营利机构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因为它从企业中获得的资源较少。由于企业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企业对非营利机构的捐赠行为不能获得政策优势和经济利益的增加,因此,导致中国的企业倾向于自己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这也体现了对非营利机构的不信任,使得非盈利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和地位得不到提升。

当前阶段,中国非营利机构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它成为推动社会公益发展的重要倡导者和协助者。尽管非营利机构在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不甚明显,但是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它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同时其在社会中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可以很好的起到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非营利机构的作用

(一)提供公共产品

非营利机构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突出体现了非营利机构的公益属性,成为显示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方式。非营利机构所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同政府相比更具备参与性、志愿性和竞争性的优势,因此,非盈利技工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上可以实现与政府机构的互补与合作,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

非营利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这种作用在中国社会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自身机构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能够能容易从社会中获得资源的捐助和筹集,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通过自身资源配置职能,有效发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在非营利机构志愿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有公益只想的志愿者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非营利机构的这种资源配置的职能作用,使得社会资源和收益合理的回馈到社会有需要的人群中去,提高了社会效益。

非营利机构的资源配置的作用是建立在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上的,是人们主动采用的一种自愿行为。它与政府资源配置的强制性不同,也与企业经济关系不同,非营利机构的这种智能体现了社会公众主体的参与和支持,是一种合理有效的优惠资源配置的机制。

(三)调解社会矛盾

非盈利机构中突出体现了公益、慈善、自愿参与、平等互助等优良的理念,在非议和管理机构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非营利机构之间非营利机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同时非营利机构通过举办公益和慈善活动,有效的为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争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建立,完善人格发展,提高了社会公民的素养。而不同的非营利机构之间可以通过机构成员和志愿者的观念的表达和意志的诉求,提高了在非营利机构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话语权,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四)完善法规政策

非营利机构具有推动法规政策完善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非营利机构是社会主体进行公益活动的主要机构,因此对法律发箍和政策的制定具有较为权威的话语权和发言权。非营利机构服务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群体和弱势全体,它代表某一群体维护利益,在公共政策和立法司法的确立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非营利机构通过借助自身的优势,吸引社会舆论和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共鸣,进而印象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效果。

非营利机构在社会职能发挥上,各个不同职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互为条件,为非营利机构在我国社会发挥有效的作用提供了政治和社会保障。非营利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弥补了政府机构工作的不足,更好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发展条件。

四、结语

中国的非营利机构就其发展现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不断提高非营利机构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吕星.浅析中国非营利机构的地位与作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9,11(01):61-65

优化资源配置方法范文6

【关键词】科技资源 资源配置 配置能力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is the "first resource" of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treng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allocation capability dominates the invest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regional economic output.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efficiency and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allocation,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cap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allocation is relatively rare. This paper summarize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al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it. All of these researches indicate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ultimately benefi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Resources allocation; Allocation capability 

科技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其优化配置已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及潜力,它并不是单独某一种能力的体现,而是由几种能力合同作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科技成果。 

1 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 

首先,有必要了解已有文献对于科技资源的界定。周寄中(1999)认为科技资源是科技创造性劳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第一生产力”的要素, 被称为“第一资源”[1]。丁厚德(2001)认为科技资源是投入科技人力、物力、财力、信息以及组织的总和[2]。其实二人对于科技资源的定义有着共同之处,即认为科技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而参与到生产中,只是周寄中的观点更加偏重于强调科技的要素角色,而丁厚德的定义则更加具体化突出科技要素的组成部分。孙宝凤等(2004)对丁厚德的观点进一步完善,认为科技资源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科技进步,并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资源,同时将科技环境资源也列入其必要要素中[3]。 

科技资源配置指的是各类科技资源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领域、过程、时间、空间上的分配和使用[4]。目前国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5-6],且侧重于方法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模拟[7]。而国内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8],即科技资源配置的含义、特点、作用机制的研究与分析,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相关研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与科技资源整合模式的研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研究内容,衡量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能力。经济在达到均衡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预期的效果取决于人为对资源配置能力的把握[9]。因此,研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可以优化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过程,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科技投入到经济产出的转变。 

2 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的界定 

从广义的角度看,周勇,李廉水(2006)认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区域内,结合实际,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为科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创造效益的能力[10]。徐建国(2002)把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定义为区域内能够高效率地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强度、结构、方式以及运行模式等要素的影响[11]。华瑶(2004)认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一个区域高效运用与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这个区域从宏观上讲可以是国家或地区,从微观上讲可以是某个单位或部门[12]。在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早的研究中,学者们基本上延续了徐建国(2002)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的研究,直接引用其内涵或对其加以补充。 

从狭义的角度看,李应博(2009)认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对科技资源的获取、使用和获得收益的能力[13]。吴家喜,彭洁(2010)对其定义为科技资源配置主体在对科技资源进行配置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定位科技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状况,有效整合和利用内外部科技资源的知识与技能。周伟,章仁俊(2012)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界定为,区域内,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有效的科技政策,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文环境,使科技要素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合理分配与使用,确保科技成果高产出并高效地应用于社会生产,最终实现经济的高产出的一种能力[14]。综上研究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内涵的研究,具有从笼统到具体,宏观到微观,广义到狭义的规律,这些规律越来越具体地对科技资源的高效化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正确地理解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各项指标的选取等具有指导意义,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实证分析等的研究形成理论支撑。 3 中国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内容上讲,现有的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主观解释。学者们在就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延伸研究时,一般都会对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基于自己的研究角度做出界定。如吴家喜,彭洁(2010)总结和探索了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特征、驱动因素等。第二类是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理论上的构建。如华瑶等(2004)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周伟,章仁俊(2012)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的BSC模型等,都实现了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为定量衡量科学资源配置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类是结合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实证分析。目前在实证方面较为广泛的研究有三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针对国家广泛区域的宏观分析。主流的研究是对中国东、中、西部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评价。如杨艳萍,赵洪祎(2007)[15]、杨艳萍(2007)[16]、李恒等(2013)都是基于模型基础上对国家的宏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分析[17]。第二个方向是针对某个省市的中观分析,如毕娜等(2006)以宁波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18],陈呈频等(2007)立足于浙江省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19],范斐等(2013)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与城市化进程交互耦合的深层次机理[20],宗晓丽(2010)则根据山东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21],第三个方向是结合某个企业或单位的数据作实证研究,为其发展提供策略。如李志远(2012)研究科技资源整合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机理[22], 单娜(2007)通过分析得到是科技资金和人力等要素得到最优配置[23]。雷彦斌(2012)认为行业研究所作为各个行业的科技前沿单位,科学地评价行业科研院所的效率水平[24]。 

从研究的展开角度来看,早期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其内涵进行补充和扩展,如徐建国(2002)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强度、结构和效果深入和建立模型,在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沿用这种方式。但随着研究的进行,研究角度也在随着研究的转变规律而发生变化,在研究的展开角度上渐渐深入。如黄宇等(2011)从科技人力、财力资源两个测量维度展开模型探讨[25]。周伟,章仁俊(2012)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深入进行进一步研究。李恒等(2013)从人力、财力、物力、信息、配置效果角度深入研究。总体来说,研究角度越来越深入和多样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展学者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理解,更有利于扩展思路,使其更好地解释经济社会中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有关的经济现象,解决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科技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华瑶等,2004),“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周勇,李廉水,2006),基于BSC的基本模型的方法(周伟,章仁俊,2012),耦合协调度模型(范斐等,2013)。 

4 结论探讨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看,国家的东、中、西部由于其历史或地域差异,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差别较大,因此资源配置的重点和方式也应当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东部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积淀,濒临沿海,拥有较好的资源配置的环境,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资源的投入、研发、以及成果的转化,注重配置效率。而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和吸收都较低,应当着重于科技成果的引进与应用。 

从社会层面上看,中国经济目前仍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可忽视。各地政府或企业单位应当首先加大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高息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仅重视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加大科研教育院校与社会的交流,促进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从国际层面看,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已成为主流趋势,技术溢出效应为发展中国家加快科技发展提供可能。因此,我国要增强主体对内部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外部科技资源的获取能力,统筹协调,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资源配置能力。 

总的来说,目前对于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当前国内外对科学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多侧重于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这种评价虽能对科技资源配置方向给予指导,但量化数值不够精确。其次,已有的文献偏重于实证研究,而对理论的探索没有很大的进展。事实上,只有理论层面不断提升,其付诸于应用才有可能。因此,对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再次,微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不足。随着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加深,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必将削弱,而更多企业单位将会担起资源配置主体的重任。因此,加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微观研究也将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丁厚德.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地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5-36. 

[3] 孙宝凤,李建华,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杨印生.运用DEA方法评价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52-53. 

[4] 丁厚德.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地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