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 农业 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294-01
气候变化及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正面与反面之分。尽管气候变化促进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如,南方洪涝严重,北方干旱面积增加,局面地区洪涝、干旱加剧,因为气候变暖的原因,加速了作物提前发育,抗寒性减弱,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不稳定性[1]。气象灾害导致气候变化,必然影响农业生产。为此,分析农业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很有必要,便于后续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候变化总括
气候变化越大,气候状态不稳定,产生气候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因素。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多方面的,因为气候变化原因,尽管促使部分地^粮食作物增产,而由于局部气候恶化,严重影响了国内粮食生产。气候变化主要对我国农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气候变暖产生的旱灾与涝灾,导致农业产量降低,致使农业发展不稳定。分析气候变化给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因气候变化原因对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影响,现实意义巨大[2]。
2 农业气象受气候变化影响
2.1 农业气象受涝渍影响
我国涝渍地区多发于东南与西北地区,涝渍范围小。东南沿海地区受全球变暖及台风的影响,是我国最严重的涝渍地区。涝渍因为季节不同,分为春季、夏季、秋季的涝渍,尤其夏季涝渍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根据涝渍水分不同,分为洪水、涝害、渍害。洪水受大雨与暴雨影响,导致河水泛滥,毁坏农田与村舍等;涝害集中降雨,致使农田积水,损害农作物,很大程度上影响旱地农作物;渍害由于长时间雨水天气,温度低,阳光照射少,低洼地区长期排水不良,导致土地水分饱和,土壤中水分与空气不均衡,致使农作物产量降低。
2.2 农业气象受干旱影响
干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内干旱地区多为西南云贵高原与黄淮海平原等,因为气候影响因素,自上世纪开始,我国降水量北方少,南方多。如,黄河流域一直是比较严重的干旱地区。比方雨少,南方雨少,导致北方与南方出现干旱与洪涝。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黄河断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从这些年比方干旱情况看,我国北方地区旱情加剧,扩大了旱情面积,华东北部地区与华北的干旱面积也在扩大,气候变化下,北方旱情出现了加重趋势。
2.3 农业气象受风雹影响
风雹在我国气象灾害中分布分散且面积广泛,强对气流而产生的一种严峻的气象灾害,出现范围小,强度大,伴随狂风及降水等。我国多发风雹灾害,气象灾害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因为风雹影响因素,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农业生产受风暴影响面积大。青海地区调整了种植结构,拓宽了种植面积,致使受灾面积越来越大。09年江西因为风雹原因,导致农业受灾面积增大,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受灾面积6000多亩,造成7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风雹发生于09年的安徽与河南34个县,小麦倒伏面积300万亩,其余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4000亩,造成16亿的农业经济损失。从上述可见,我国多发风雹,极大程度上危害了农业。
结束语: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变化存有差异,对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造成不同影响。气候变化下,多次出现农业气象灾害,带来沉重的经济损失,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构建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2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引言
举世瞩目的IPCC第四次综合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在整个20世纪,全球气温升高了0.6℃。
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地区,占全国陆地面积达30%。自建国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显示,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化,于此同时西北和东北北部地区降水却趋于增加。80年代中期,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明显加快。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我国所属的东亚地区气候对外界变化的响应有敏感和脆弱的特点。近年来众多气象学者已经就建国以来的我国气候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本文将就50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做专门的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和资料
对干旱半干旱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降水量。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地区称为干旱区200到500mm称为半干旱区。本文将重点分析新疆,青海,河西走廊,宁夏,陕北和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选用共25个气象站自1960到2009年共60年来的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1.2主要分析方法
1.2.1气候倾向率气候要素的趋势系数变化可用一次线性方程表示,即
Y=A0+A1*T, T=1,2,3……,N年
A1*10称为气候倾向率,单位为某气象要素/十年。
1.2.2函数拟合曲线用Cubic函数曲线形式,把各气候要素写成时间t的非线性函数
Y=B0+B1*T+B2*T^2+B3*T^3, T=1,2…..n年
通过三次拟合曲线可以很好的反应序列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析较短的时期如十年左右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该函数上的阶段性极值可以定性分析要素变化的转化特征,极小值对应为要素值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转型时间,反之为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转型时间。
二、气象要素分析
2.1年降水量
表1 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距平(mm)
表1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7个站点的十年降水量平均距平值。通过计算各站点的降水量变化率,可以得出;50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其中尤以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最明显,例如乌鲁木齐和西宁分别达到了29.82mm/10a和16.75mm/10a。与此同时陕北高原,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中东部分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尤其是黄土高原北部降水量减少最显著,延安的递减率达到-23.36mm/10a。从时间上来看,80年代各地普遍经历了一次降水的突然减少,进入90年代降水又普遍增加。
2.2年均温度
表2 干旱半干旱区温度距平(℃)
50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均表现出显著的升温。其中最显著的是内蒙古中东部,变化率达到0.4——0.5℃/10a,柴达木盆地和南疆盆地东部也在0.3——0.6℃/10a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升温幅度最小。
50年温度变化率显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在80年代普遍经历了一次气温突然降低的变化,此后温度快速上升。而90年代中期以后内蒙古西部、陕北和新疆温度迅速升高。进入2000年以后温度更是明显高于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任何一个年代。
三、全球变暖的影响
3.1温度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上升趋势。全球气温在80年代中期突然升高。
50年来我国平均气温每十年上升0.22度。尤其是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升温变得明显。80年代以前,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气温变化不大,甚至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宋燕,季劲均等认为80年代中期是我国气候变暖转折点。也就是说,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温度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加显著。
在60到80年代,整体来看这一时间段,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温变化幅度不大。在1983~1984年,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普遍发生了一次气温突然降低的过程。1984年之前的24年间各站点温度变化仅有0.2到0.5度左右,而84年之后的26年各站点升温幅度大多超过1度。银川更达到2摄氏度。变化率也与之对应,84年之前变化率多在0.2c/10a以下。84年之后普遍达到0.5c/10a以上的水平。多数站点后25年温度变化标准差大于前25年。较大的气温波动幅度意味着更多更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这与我国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发的观测结果相一致。这与宋燕,季劲均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80年代中期是我国气候变暖的转折点,也是从这个时期起,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明显。
理论来讲,气温升高必然导致蒸发量增加,而温度与降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降水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必然导致干旱,这对我国必然不利。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加快了高原冰川冻土融化,短时间内可能使内陆河流量增加,对于内陆灌溉农业区较为有利。在高原地区和山脉,雪线上升,扩大了高山植被的生存范围,使高原地区植物生长期延长。综合来看,气温升高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具体的利弊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3.2降水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降水对于维持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有着决定性作用。也把握着干旱半干旱区经济发展的命脉。
近50年观测结果表明,我国干旱区的降水普遍有所增加,部分地区增加十分显著,如新疆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而半干旱区的降水却是减少的趋势,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区附近的站点降水量基本上呈现减少的趋势。虽然各个区域的降水变化细节上并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干旱区降水增多,半干旱区降水减少是近50年来我国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尤其是80年代以后这种特征更加明显。
从地理位置来看的话,基本可以得出:50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量在贺兰山以西普遍有所增加,贺兰山以东地区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样一个结论。
综合来看,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在80年代中期全球变暖显著影响我国后,降水的变化剧烈,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这与我国近年来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观测结果一致。
四、小结
(1)近50年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温度有显著的升高趋势。气温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087~0.626℃/10a之间。气温升幅最大的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和南疆盆地东部。升温最小的地区是青海湟水流域。
(2)我国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量都有显著的增加。除陕北,宁夏以及内蒙古中东部降水量50年来总体减少。其他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北疆和青藏高原东北部增加最为显著。
(3)对全球变暖的响应。80年代中期是我国气候明显转暖的转折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温度在80年代中期以后显著升高。
降水的变化滞后于温度的变化。90年代之后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普遍有所增加,以东地区则是减少趋势。
参考文献:
[1]宋燕,季劲均.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变暖前后亚非夏季风特征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2),pp:47-51.
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3
关键词 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影响;对策;内蒙古呼伦贝尔
中图分类号 P332.3;S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23-02
1 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呼伦贝尔市地域广阔,以大兴安岭为界,气候差异较大,生态类型复杂,全市共设地下水位监测站点12个,分布于农田、草原、森林各生态区,从2005—2010年的全市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各生态区地下水位表现为:草原生态区地下水位平均以每年0.08 m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田生态区地下水位平均以每年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森林生态区地下水位平均以每年0.05 m的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2 气象因素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草原生态区2005—2010年降水量除2008年略多外,其他年份都低于常年平均值;气温2007年、2008年偏高,其他年份全部偏低。
地下水位2007年下降0.11 m,2008年没有变化,其他年份升幅为0.15~0.23 m。2007年草原生态区年平均气温偏高,与历年相比均偏高1.6 ℃,降水量偏少21.7%,阶段性干旱严重,是近6年气温和降水量波动最大的一年,也是对地下水蓄积最为不利的一年,不良的气候条件导致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2008年气温偏高,降水量略多,利弊抵消,地下水位基本无变化。其他年份气温均偏低,降水量偏少,在气候条件综合影响下,地下水位表现为略有升高的趋势,但升幅较小。
农田生态区2005—2010年降水量,2006—2008年偏少,其他年份略多;气温2007年、2008年偏高,其他年份全部偏低或接近常年。地下水位2007年、2008年分别下降了0.58、0.46 m,降幅较大,其他年份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2009年升幅较大,为0.55 m。2007年、2008年农田生态区年平均气温与历年相比均偏高1.7、1.4 ℃,降水量偏少26.4%、2.7%,气候条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极为不利,导致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其他年份气温均偏低,降水量除2006年偏少,其他年份略多,在气候条件综合影响下,地下水位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2009年升幅较大,与2009年6月上旬农田生态区的低温多雨天气有关(气温偏低3 ℃,降水量偏多110%~189%,属异常偏多),利于地下水资源的蓄积[1]。
森林生态区2005—2010年降水量,除2009年略多,其他年份均偏少;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地下水位除2006年下降,其他年份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但升幅不大,为0.07~0.27 m。虽然此区降水量偏少,但由于森林具有强大的蓄积降水的能力,加之气温偏低,蒸发量较小,可能使地下水位呈现逐年略有上升的趋势。
将各生态区2005—2010年的年平均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数据作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各生态区地下水位与气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说明气温的影响要大于降水量;且年平均地下水位值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气温升高,地下水位值越大,即水位下降。
3 地下水位变化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2005—2010年间,呼伦贝尔市草原、森林生态区地下水位略有上升,间接地说明了地下水资源量略有增加,在草原生态区有助于根系较发达的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效遏止呼伦贝尔沙地扩张具一定的作用;在森林生态区地下水位上升,可使一些因地下水干涸导致死亡的树种重新成活,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农田生态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与近年发展灌溉农业、大量开采地下水有关,如不对其加以限制,势必造成农田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影响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宣传力度,建立全民节水意识,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指令作用,杜绝用任何借口以恶化水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2]。
4.2 充分利用人工增雨技术
开展规模化的科学作业是增加可调蓄水量的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新途径。扩大人工增雨作业范围,积极与周边省市、地区联合作业,并加密作业次数,达到“秋雨春用”的效果,从而加大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步提高人工增雨作业能力和效益,缓解地下水资源的不足。
4.3 建设自然降水的调蓄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应变能力
大量的气候事实证明,呼伦贝尔市处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年内分配高度集中,且降水年际变化大。因此,全市原有的不少水库已不具备足够的调蓄能力,需要建设或改建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对于调剂季节性或年际间降水余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4.4 采取科学灌溉技术,大力节约农业用水
农业是用水大户,科学用水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解决农业需水的主要出路。根据全市夏季多雨、秋季底墒较好、冬季耗水不多、春季少雨干旱的气候特点,推广应用合理的耕作制度、适宜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如: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选用抗旱、耐旱的作物品种;研制优化灌溉气象预测技术,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在作物对水分最为敏感的需水期实施灌溉;改进粗放的漫灌方式,采用节水的喷灌、滴灌技术;适时施肥,以肥调水,充分发挥肥水的耦合效应;综合使用磨耙滚压等多种保墒措施,都可以减少水分消耗,提高水分利用率[2]。
4.5 加强水资源变化的监测研究,掌握水资源变化规律
水资源与降水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时空变化都非常大。加强对降水、江河径流、地下水位、土壤墒情以及植被的实时监测,提高各种时段的天气气候和水文预报准确率,是实施正确水资源调度的基础。准确的监测预报可以改善水库调度,充分利用土壤水,减少水的浪费;可以及时部署防洪措施,减少洪灾损失。但目前呼伦贝尔市降水观测站网的密度和观测方式尚不足以全面、准确地监测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降水,更不足以评估其实际的降水资源分布情况[3]。因此,必须完善呼伦贝尔市的大气探测系统,特别是南北山区的观测站密度布局。
4.6 建立和完善市、旗县两级旱涝预警系统
呼伦贝尔市为半干旱地区,旱涝变化具有准周期性、地域性、群发性的特点,春旱、春夏连旱发生频繁,在主汛期也因暴雨强度大、降水多出现洪涝现象。这些特点给较准确预测不同时段的降水以及区域性干旱、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提供了可能。这就要从水资源需求角度建立和完善市、旗县两级旱涝预警系统,为水资源调度和把握时机适时蓄水及防洪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4-5]。
4.7 继续加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理论研究
基于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开展未来10~50年气候变化的研究,这对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目前,由于人们对气候系统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与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融合地理、地质、生态、农牧业、水文等相关学科技术,探讨气候变化机理,并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机理,提高长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影响预测的可靠性势在必行[6-10]。
4.8 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探索和建立水权分配机制,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市政府对水源地的垂直管理,在水源地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重点协调水、生态、环境、城建、林业、农业、气象、工业等机构的关系,形成节水、保水、洁水和增水的管理机制。提升与水有关的管理机构的管理地位,共同管好人类的“生命之泉”,造福人民[11-12]。
5 参考文献
[1] 张文化,魏晓妹,李参刚.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1):183-187.
[2] 陈文芳.中国典型地区地下水位控制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3] 赵西社,王维,王斌生.气候变化对咸阳市水资源的影响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10:8.
[4] 张瑞兰.气候变化对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5(5):83-85.
[5] 汪生斌,梁志祥.谈格尔木市二期水源地保护工程方案[J].山西建筑,2011(32):123-124.
[6] 尚松浩,王义.冻融期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2):64-68.
[7] 郑丹,陈亚宁,薛燕.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对地下水变化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4,27(2):216-220.
[8] 陈仁升,康尔泗,杨建平,等.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季平均地下水位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5):36-43.
[9] 徐海量,陈亚宁,杨戈.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植被和地下水位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3,24(4):18-22.
[10] 陈亚宁,李卫红,徐海量,等.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58(4):542-549.
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4
气候变化使北极在环境保护、国际航运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价值凸显,以大陆架划分和航道管辖为焦点,北极权益争端持续升温,但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制度仍存在不确定之处。我国应本着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尊重北极地区国家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享有的权利,以北极气候变化与北极航道利用为参与北极事务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依托北极理事会参与北极多边治理,保护和拓展我国在北极的科研以及航行等海洋权益。
[关键词]
气候变化;北极权益争端;海洋法;海洋权益
1气候变化中的北极
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度34分以北的区域,其中北冰洋的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表面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1]北冰洋的五个沿海国是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和丹麦。冰岛、芬兰和瑞典的部分领土和管辖海域也位于北极圈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IPCC)第五次工作报告(2013)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海平面上升,积雪和冰量持续减少,气候系统变暖。自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已增加了40%。”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几乎都在退缩,北极海冰和北半球春季积雪范围在继续缩小。观测数据显示,1979-2012年间北极年均海冰以每十年45万至5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缩小,夏季最低海冰(多年海冰)每十年缩小73万至107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根据资料重建,过去30年间,北极夏季海冰范围退缩史无前例,北极海表温度至少在过去1450年来异常偏高。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多年冻土温度已升高。[2]多重证据表明,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北极出现了大幅度增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北极越来越引起北极地区国家的重视和非北极国家的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地区的价值亟待重新评估。
1.1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能源、矿产和渔业资源美国地理调查局的北极圈资源评估指出,北极地区潜在的石油储量达9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1670万亿立方米,液态天然气储量约440亿桶。[3]据统计,北极地区可开采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3%和30%,且多数储量位于近海。[4]除化石燃料外,北极地区蕴藏有金、铜、铁、铂、锌和金刚石等矿产资源。海冰融化降低了北极资源开发难度和成本,增加了资源开发的可能性。此外,北极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气候变化导致鱼类从美国阿拉斯加等传统渔场北移,巴伦支海将有望成为新的渔场。[5]
1.2海冰融化使北极航道通航成为可能全球气候变化下,北极海冰加速消融,海冰厚度和覆盖范围逐渐缩小,预计未来若干年后北冰洋夏季冰层消融,北极将出现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条新航道。西北航道东起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向西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经过波弗特海、白令海峡到达美国和加拿大太平洋港口。东北航道西起欧洲港口,经过俄罗斯北部沿岸海域,越白令海峡到达东亚港口。较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这两条传统航线,两条北极航道降低了远洋海运成本。北极航道的开通将惠及整个北半球,深刻影响世界贸易和地缘政治格局。
1.3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系统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北极大气、海洋、陆地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均重视北极科研考察,纷纷在北极地区建立考察站,进行大规模、多学科的考察研究。
1.4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结合点,拥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航线。冷战期间,北冰洋变成美苏对抗的前线。冷战结束后,北极军事对峙缓和,但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并未削弱。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使北极地区自然状况发生改变,原本沉寂的北极日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围绕北极的权益争端也随着升温,世界各国对北极的关注乃至争夺本质上是基于“资源”的利益之争。
2北极地区权益争端
北极地区的争端主要在拥有北冰洋海岸线的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挪威五国间展开。除加拿大和丹麦间的汉斯岛归属争议外,①涉及北极地区陆地领土的争端已基本解决,当前北极争夺的焦点主要在于海上边界和沿岸大陆架的划分以及北极航道控制权。
2.1北冰洋外大陆架争议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大陆架……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随着北极海冰逐年融化,北冰洋沿岸国试图使各自国家大陆架尽可能地向外扩展。俄罗斯、挪威等国先后向负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审查的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关于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划界申请。俄罗斯2001年首先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认为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隆起从地质角度看是东西伯利亚大陆板块的延伸。[6]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指出,俄罗斯提交的资料不足以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属俄罗斯陆地的自然延伸。[7]俄罗斯为证明北冰洋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其大陆架的组成部分,多次派出科学考察队对北冰洋洋底进行科学考察。通过对海底大陆架延伸情况的科学调查,加拿大2013年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确定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报告,同时还附带提交了关于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大陆架外部界限的调查报告。加拿大提供的报告称,罗蒙诺索夫海底山脉从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的埃斯米尔斯岛绵延北上,延伸至北极点。[8]加拿大报告中要求的北极区域大陆架与俄罗斯等国的要求存在冲突。
2.2关于北极航道管辖与通行权的争议目前北冰洋的大部分海域常年冰封,北极航道全面通航尚需时日,但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航道的价值日益凸显。俄罗斯、加拿大为扩大管辖海域,通过主张历史权利、采用直线基线法等方式确定领海范围,将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部分水域划为内水。美国、欧盟对加拿大直线基线划界将西北航道划为内水的做法持有异议。[9]俄罗斯国内法《北方航道航行规章》(RegulationsforNavigationontheSeawaysofNorthernSeaRoute)规定,通过俄罗斯北方航道的外国船舶需向北方航道管理局提交申请并缴纳通行费;加拿大国内法《北极水域污染防治法》(ArcticWatersPollutionPreventionAct)规定,北纬60度以北的加拿大海域,100海里范围内禁止船舶污染。如果加拿大认为通行船舶可能造成污染,可以禁止其通行。美欧坚持北极航道为国际航道海域,反对并挑战两国对北极航道的管辖。有关北极地区国家的领海,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的划界尚未解决,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使北极问题持续升温。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在北极问题上应有自己的立场和声音。
3我国的北极海洋权益及其法律基础
近年来,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北极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的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北极地区不仅是地区性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事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斯瓦尔巴德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我国享有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区域以及北极公海地区从事科学研究、航行通过等权利。
3.1我国重视针对北极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享有北极海域科学研究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三部分规定了海洋科学研究的内容。公约赋予各国和国际组织在遵守公约规定的同时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权利。此外,作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缔约国,我国有权在尊重挪威和法律的前提下进入斯瓦尔巴德岛及附近海域进行科学研究。此外,作为我国的北极权益中心是加强科学考察以保证和拓展对北极国际事务的基本参与权。伴随着北极冰雪持续消融,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在夏季可能遭遇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10]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能够直接影响我国的天气和气候,对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我国自1999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重点展开了对北极地区大气、海洋、冰川、地质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为气候变化研究和北极航道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保障。
3.2我国关注北极航运的潜在价值,享有北极海域航行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划分为领海、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不同法律地位的区域,这种分区性的海洋法律制度,使不同海洋区域的航行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北极公海海域,环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均享有自由航行的权利;环北极国家的领海是航海权受限最多的区域,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7条规定,“所有国家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公约第19条规定“通过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就是无害的”,同时列举了非无害通过的种类;公约第37条规定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通过制度,所有国家的船舶、飞机均享有过境通行的权利。此外,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2014年11月通过了《极地水域船舶国际规则》(theInternationalCodeforShipsOperatinginPolarWaters)。规则涵盖船舶建造、航行要求、环境保护及损害控制等内容,待生效后将成为北极航运的重要法律之一。[11]“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分别临近俄罗斯和加拿大,双方皆主张航道水域属各自内水,享有管辖权。两国北极航道管辖权的国际法渊源主要来自《海洋法公约》第234条,即“沿海国有权制定和执行非歧视性的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减少和控制船只在专属经济区范围内冰封区域对海洋的污染”。以美国为代表的相关国家对俄罗斯和加拿大北极航道的权利主张持有异议,认为北极航道属于国际海峡,且北极海冰融化后航道不应再视为冰封区域。
3.2.1关于东北航道法律地位的争议。俄罗斯以《海洋法公约》第234条为国际法依据,设立隶属于运输部的“北方航道管理总局”负责北方海航运事务,并制定了一整套北极航道管理法律制度。俄罗斯北极航道管理法律体系包括《北方航道航行规章》,《北方航道破冰和领航指南规则》(RegulationsconcerningIcebreakingandPilotGuidanceontheNorthernSeaRoute),《北方航道航行指导》(GuidetoNavigationThroughNorthernSeaRoute)以及《北方航道航行船舶船型、设备及供给要求》(RequirementfortheDesign,EquipmentandSuppliesofVesselsNavigationtheNorthernSeaRoute)。鉴于东北航道复杂的地理和水文条件,船舶安全通行北极航道需要俄罗斯提供港口和破冰船等协助,且北方航道出入口均经过俄罗斯领海,俄罗斯对北方航道的管辖权主张存在管理实践与国际法依据。虽然美国等国家认为北方航道属国际海峡,反对俄罗斯对北方航道的管辖权主张,但现实情况是各国对俄罗斯管辖北方航道的事实多采取默认态度。[12]
3.2.2关于西北航道法律地位的争议加拿大主张北冰洋近岸水域为内水,主要基于“历史性权利”理论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直线基线划界。第一,历史性水域争议。1973年加拿大法律事务局首次发表官方声明表示:“基于历史性权利,加拿大北方岛屿水域为内水,虽然加拿大在以往条约及立法中并未宣示”。另外,加拿大在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针对北方历史性水域附带了一份不同意见声明书,排除历史性水域划界争端的法律解释与适用。1962年联合国秘书处在《历史性水域,包括历史性海湾的法律制度》中尝试明确“历史性水域”的构成因素,并认为其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13](1)主张“历史性所有权”的国家对该海域行使权利;(2)这种权利的行使应有连续性;(3)权利的行使获得外国的默认。该报告虽然不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但也客观总结了关于历史性水域的国际共识。依此对照加拿大北方水域,事实不足以支撑加拿大的要求。首先,殖民时代英国和加拿大未拥有北极圈附近水域,最早的官方声明发表于1973年;其次,利益相关国历来反对加拿大对北极圈附近水域的权利主张。现阶段,加拿大主要以群岛水域直线基线划界原则主张对北冰洋近岸水域的管辖权。第二,直线基线原则争议。1985年,加拿大宣布其北方岛屿依据直线基线原则划界。加拿大1996年颁布的《海洋法》(OceanAct)第3条明确规定北方岛屿水域依照直线基线原则划界。加拿大北方水域常年冰封,海洋与岛屿以及大陆连接紧密,而且直线基线的划定并未明显偏离海岸的一般方向,符合公约第7条第3款的规定,在海洋法上合理有据。①但是,美国等其他国家对加拿大直线基线划界存在质疑,反对意见主要是大陆国家是否适用群岛基线以及加拿大北方群岛的整体性。首先,加拿大属大陆国家,最长直线基线接近100海里,群岛基线是否适用大陆国,《海洋法公约》未明确规定;其次,美国提出,“帕里水道很宽,足以将加拿大北方群岛南北分开,而且大陆海岸走势呈东西向。”[14]目前西北航道属加拿大内水还是国际海峡的争议,延伸到航行权方面,主要集中在西北航道是否适用过境通行权。②西北航道宽度不超过24海里,符合国际海峡的地理标准,争议焦点是西北航道是否具有国际海运交通功能。加拿大凭借西北航道极少航运量的历史记录,证明西北航道不具备航运功能。美国等国家以《海洋法公约》第35条第1款为依据,指出纵使西北航道属加拿大内水仍使用国际海峡制度,况且伴随北极冰融,未来西北航道将是重要国际海峡。东北航道的地理特征以及俄罗斯对北方航道的管辖实践,使得国际法上东北航道的争端较少,俄罗斯基本上取得了对东北航道的控制。相比之下,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在国际法上存在诸多争端,美国等国家对加拿大西北航道的管辖表示出强烈反对和挑战。
4我国北极海洋权益的实现路径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冰融以及伴随而来的北极航道通航,向世界展现了北极航运与资源开发的潜能。在这种意义上,北极事务不仅是环北极圈国家的地区事务,也是国际事务。作为1920年《斯瓦尔巴德群岛条约》的签约国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有权参与北极地区的国际治理。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现阶段我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完整的北极战略,这不利于维护我国的北极海洋权益。笔者认为,为实现和维护我国北极海洋权益,中国的北极政策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本着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尊重北极各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享有的和管辖权,通过北极理事会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就气候变化和北极航道等事务与多方加强互利合作。
4.1尊重北极地区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的和管辖权作为非北极国家,我国在北极不拥有任何权利。我国尊重北极地区国家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享有的和管辖权,但同时也坚持北极地区依海洋法存在人类共享区域。
4.1.1针对北冰洋大陆架的要求。近年来,北冰洋沿岸国为争夺资源试图使本国大陆架尽可能向外扩展。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俄罗斯、挪威、加拿大等国先后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关于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划界申请。面对北极地区国家的权利主张与人类共同继承遗产间的矛盾,迄今国际法院没有处理超过200海里的海洋划界案件,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俄罗斯等国的划界申请也以证据不足为由要求补充证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大陆架规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北极地区国家的外大陆架要求,面临着既难以撤销又难以确认的困局。目前北冰洋大陆架划界的最佳选择应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4.1.2针对北极航道的管辖权主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34条赋予了俄罗斯和加拿大制定和执行防止、减少和控制船只对北冰洋污染的法律和规章的权利,是两国管辖北极航道的主要国际法依据。俄罗斯所属北方航道与加拿大所属西北航道,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的否定与挑战,但北极航道管辖的法理与实践均倒向两国。基于南海划界考虑,我国也应承认俄罗斯、加拿大两国依照海洋法对北极航道的管辖,因为加拿大北方岛屿的权利主张为我国南海划界提供了合理性。加拿大北方岛屿采用群岛直线基线划界如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同为大陆国家,我国西沙群岛直线基线划界也就具备了合理性。[15]此外,加拿大以“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对抗《海洋法公约》第8条第2款规定。倘若有此案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不能否定我国在南海U型线内的历史性权利。在承认两国管辖权的同时,北极航道管理法律应坚持非歧视性原则,即外籍船舶与本国船舶在规费、航行准则等方面必须保持一致。
4.2现阶段以气候变化和航道合作为参与北极事务切入点北极事务涉及诸多复杂因素,不仅包括海域以及大陆架的争端,也包括环境保护和国际航运等方面的合作。2008年俄罗斯、美国、挪威、丹麦和加拿大五国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伊鲁丽萨特宣言》宣布五国承诺共同保护北极环境,并加强包括科研在内的在北冰洋地区的合作,可是宣言并未涉及北极这一核心问题。在当今国际社会“环保外交”盛行的形势下,我国参与北极事务应从环境保护、科学考察等方面切入,加强与北极地区国家的互利合作,在此基础上拓展我国北极事务参与的深度与广度。[16]
4.2.1气候变化是现阶段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最佳切入点。虽然我国对北极地区存在可期的利益诉求,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点还是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考察。北极事务多源于北极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客观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有重要影响,并且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也将对北极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国际法特别是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推出一种新的法律概念,即“人类共同关切事项”(CommonConcernofHumankind)。虽然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尚未成为习惯法,但它已经应用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①北极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气候变化也应属于人类共同关切事项,这一概念赋予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国际法依据和基础。在气候变化议题下,我国参与北极事务既不触及北极地区国家的核心权益,又可以深化与北极地区国家的联系与合作。
4.2.2北极航道是我国远期北极权益的核心。海上运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中国经济存在着重大的经济和安全利益。现时北极航道尚存争议,但是笔者认为,考虑到北极的资源与航运价值,北极航道的管辖权最终将会归于沿岸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因此,我国应适时分别与加拿大和俄罗斯就航道利用展开合作。倘若我国在未来北极航道法律地位确定前,能够经谈判抢占先机获得北极航道通行的最惠国待遇,则可保障我国在北极的核心权益,实现多方互惠共赢。
4.3依托北极理事会参与北极国际治理北冰洋沿岸国面对日益显现的资源与航运利益,表现出强烈排斥非北极国家的倾向。《伊鲁丽萨特宣言》表明,北极五国反对《南极条约》模式下冻结对北极要求的法律制度安排,也不愿意创制一个多边参与的“北极条约”。②北极地区多数国家有意按照海洋法,通过大陆架的延伸来扩展各自的海洋权益。由此可见,北极的法律秩序走向,相比“仿效南极条约模式”和“北极条约模式”,“发展海洋法公约模式”是一条较为可取的选择。现阶段,北极地区需要在一个多边参与的,具有较强权威性的制度性组织内依照海洋法等现有国际法,制定多边规范性文件,以协调北极各方利益。[17]北极的地理格局使得北极国家和由北极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在北极事务中具有优势地位,因此通过北极理事会等平台与北极地区国家保持并发展合作关系是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必然选择。1996年成立的北极理事会是讨论北极事务的最重要的区域政府间论坛。北极理事会先后推出的《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北极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以及《北极海运报告》等文件,为各国北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准备和指导建议。2011年北极理事会首次制定了里程碑式的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件,即《北极海空搜救合作协定》,为今后类似协定的签署提供了榜样与借鉴。[18]2013年5月,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通过《基律纳宣言》,赋予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和意大利六国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地位。我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虽然没有投票权,但能够及时探知北极理事会其他国家或组织的立场与诉求,把握北极事务的立法动向。我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参与北极“游戏规则”的制定,有助于实现并维护我国的北极海洋权益。待时机成熟,我国可以选择推动北极治理模式的调整,丰富北极治理机制的内容。当前北极问题源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共同关注事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法理与实践上的承认。我国对北极国际事务的基本参与权应当在尊重北极各国的前提下,以“北极气候变化”为突破点,以“人类共同关注事项”为法理依据,着眼于未来北极航道利用,依托北极理事会参与北极国际治理,保护和拓展我国在北极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北极在哪里?[EB/OL].
[2]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自然科学基础决策者摘要[EB/OL].
[3]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FactSheet2008[EB/OL].
[4]DonaldL.Gautier,Etal:AssessmentofUndiscoveredOilandGasintheArctic[J].Science.Vol.324no.5931P1175-1179.
[5]贾桂德,石午虹.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思考[J].国际展望,2014,(4).
[6]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受理清单[EB/OL].
[7]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委员会文件[EB/OL].
[8]新华网.加拟主张对北极拥有{N}.
[9]梅宏,王增振.北极海域法律地位争端及其解决[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王怡.中纬度极端天气或与北极融冰有关[N].科技日报,2014-01-05.
[11]国际海事组织.theInternationalCodeforShipsOperatinginPolarWaters[EB/OL].
[12]郭培清,管清蕾.北方航道政治与法律问题探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3]联合国秘书处.Juridicalregimeofhistoricwater:includinghistoricbay(1962)[EB/OL].
[14]刘江萍,郭培清.加拿大对西北航道控制的法律依据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5]戴宗翰.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检视北极航道法律争端—兼论中国应有之外交策略[J].比较法研究,2013,(6).
[16]韩立新,王大鹏.中国在北极的国际海洋法律下的权利分析[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2,(3).
[17]高之国,贾宇,张海文.国际海洋法问题研究[M].海洋出版社,2011.77.
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5
要:公认会计准则缺位使得与碳排放权有关的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排放配额远期买卖合约的会计处理存在重大差异;报告边界和营运边界界定的不可比,影响了信息披露的质量。碳排放权的政治特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制定必须更多地关注会计的目标,决策有用性要求企业以供应链为基础区别排放源,同时披露基于控制权和股权比例的排放信息,通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实现碳排放报告与主流财务报告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碳排放;会计实务;信息披露;差异分析;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17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1 04-01 10-06
从气候变化观点看,在何处产生碳排放不存在差异,但就国际政治观点而言,碳排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IASB)2005年6月撤消《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
(International FinancialReposing Interpretations Committee 3:Emission Rights,IFRIC 3)以来,不存在国际公认的针对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准则。自愿披露占主流的碳排放报告降低了信息的可比性和决策有用性。分析总结相关差异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分析
以碳减排为目的的排放权交易的种类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总量管制与交易模式fcap-and-tradetrading scheme)和基线与信用额模式(baseline-and-credit trading system)。在总量管制与交易模式下,管理当局设定排放权交易机制调控范围内所有企业在规定期间允许的碳排放配额(emission allowancel,并以无偿或拍卖的方式进行分配。获得排放配额的企业可以选择减少排放、出售多余配额;或增加排放、购买额外配额。到期末,企业须向管理当局上交与该期间实际排放量相当的配额。基线与信用额模式则由管理当局设定最高排放基线(baseline),到期末,向实际排放量小于最高排放基线的公司发放排放信用额度(credit),并要求超标准排放的公司提交超额部分的信用额度。上述两种模式都设立了最高排放标准,但两者在交易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量管制与交易模式下,企业在收到排放配额时即可将其售出,并利用远期合约进行回购,因此,可用于交易的额度大、时间长,能达到融资的目的;在基线与信用额模式下,只有结算出差异额后才可以进行交易,可用于交易的额度小、时间短。
与这两种排放权交易制度有关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与排放权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排放配额远期买卖合约的会计处理等问题。调查显示,权威准则的缺位使实务中存在六种关于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Eu ETS)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果考虑EU ETS在财务报表的列示,则会计处理方法有15种之多:
(1)排放配额资产的确认。虽然有24%的受访者将免费获得的排放配额确认为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14%的受访者将对方科目计人递延收入,10%的受访者直接计入利润表项目),但76%的受访者则依据IAS20《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将排放配额资产列示为存货、无形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5%、65%和20%;对于外购的排放配额,这一比例分别为11%、58%和31%。
(2)排放配额的后续计量,包括排放配额资产的摊销、价值重估与销售。14%的受访者进行摊销,其中,个别企业只对外购的排放配额进行摊销;86%的受访者则在排放配额被消耗或出售后,在利润表上确认相关费用;有21%的受访者对排放配额资产实施价值重估,并将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利润表相关项目。对于初始确认为递延收入的企业,50%的受访者以实际排放量为依据确认当期损益,25%的受访者则以直线法分期确认损益,但当期损益在利润表的列示项目,有的反映为收益增加,有的则反映为销售成本减少,还有的反映为其他收入。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排放配额的销售收入,有86%的受访者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并大多反映为销售成本的减少;7%的受访者则将处置收益计入递延收入,在剩余的年度内分期确认损益。
(3)交付配额义务引发负债的确认与计量。16%的受访者沿用IFRIC3,73%的受访者以已获得的排放配额的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但对由远期排放配额对冲的排放负债,有26%的受访者以远期合同价格为计量基础)。会计期末,依据排放权配额的市场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当预计的排放超过持有的排放配额时,70%的受访者以生产单位为基础,通过预先评估年度内的排放缺口确认排放负债,15%的受访者在实际排放超过持有的配额时按实际发生额确认排放负债。
(4)排放配额远期买卖合约的会计处理。70%的受访者认为市场足够有效,可以提供可靠的远期价格曲线,能确定排放配额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53%的受访者依据IAS39俭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其中46%的受访者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入利润表,7%的受访者在现金流量对冲会计下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入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40%的受访者以应计制为基础,以自用为前提,认为IAS39不适用。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普华永道会计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依据IAS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在与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矛盾的前提下,认同如表1所示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
针对上述实务处理的多样化和已实施排放权交易国家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请求,2007年12月,IASB通过投票表决,以10票赞成的结果,重新启动关于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研究。预计将于2011年上半年正式的会计准则。2009年3月,IASB讨论了企业免费获取的、可交易抵消工具(tradable offsets,包括总量管制与交易模式下的排放配额和基线与信用额模式下的信用额度)的初始会计处理。IASB认为,可交易抵消工具符合IASB概念框架关于资产的定义,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更具有透明性和决策有用性。对可交易抵消工具的会计处理,有三种备选方案: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Non-reciprocal transfer model)、补偿模式(Compensation model)和履行义务模式(Performanceobligation model)。其中,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主要考虑获得可交易抵消工具时是否会招致现实的义务,认为排放项目停产后有义务交回该工具的,应确认为负债,否则,确认为利得。履行义务模式认为,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引入不是鼓励排放,而是通过引入排放成本使企业逐渐降低排放量。因此,企业得到可交易抵消工具,是以承诺将排放量降低到允许的排放标准以下为前提的,可交易抵消工具应初始确认为负债而不是利得,期末,对实际排放量小于得到配额的部分确认为收入。补偿模式认为,
可交易抵消工具不是免费发放的,是对排放权交易机制引入可能导致企业未来遵循成本增加事先给予的补偿。在针对这三种模式的讨论中,赞同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履行义务模式的票数各为6票.补偿模式被一致否决。
二、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差异分析
目前,碳排放信息披露多属自愿披露,在披露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中,显著差异体现在企业碳排放报告边界和营运边界的界定。碳信息披露项目(The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的统计调查以《温室气体协议: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
(The Greenhouse Gas Protecol--A Corporate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tandard,GHG)为依据。GHG建立了一套温室气体核算语言,被公认为是确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责任的国际最佳实践。依据GHG,对于部分拥有股权的被投资者碳排放信息的统计,报告边界的界定存在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其他四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以控制权基础计算的碳排放量和以股权比例基础计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2、3、4所示:放量为710吨;乙公司以控制权为基础计算的碳排放量为1200吨,依股权比例基础计算的碳排放量为1040吨。当碳排放权成为稀缺资源时,不同的计算基础决定了该资源在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
企业营运边界的界定与其价值链相关,当考虑一家企业的碳足迹时,GHG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的范畴适用于碳排放报告营运边界的界定:
(1)直接排放,指报告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生产设施或交通工具产生的排放;
(2)用于生产的外购电力、热和蒸汽所导致的间接碳排放;
(3)其他间接排放,包括公司上下游作业链产生的排放。由于执行标准的可选择性和碳排放信息收集体系的缺乏,在参与CDP项目的100家中国公司中,2008年,有2家公司采用了GHG的统计方法,1家公司采用了ISO 14064-1标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但只有l家公司具体披露了范畴1和2的碳排放信息。2009年,有2家公司采用了GHG的统计方法,1家公司使用ISO 14064-1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3家公司提供了范畴l的排放量信息,2家公司提供了范畴2的具体数据。针对由于缺乏统一披露标准导致的CDP参与率低的现状,2009年,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Climate Disclosure Standards Board,CDSB)了《CDSB报告框架》(cDSB ReportFramework)征求意见稿,并与PwC联手了全球首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模版(Greenhouse GasEmissions Report)。
三、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的经济后果分析
会计政策的选择将导致企业财务业绩的差异,影响公司的价值,对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IASB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
1、排放配额的不同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影响
在总量管制与交易模式下,对免费获得的排放配额,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与按名义价值模式计量相比存在重大差异。虽然按名义价值对免费排放配额进行初始计量不产生资产、权益和损益,但会造成同一项资产(免费获得和外购的排放配额)存在不同的计价基础,且给企业通过出售排放配额“制造”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大,如果同时确认递延收入,则会增加权益,递延收入采用不同的标准向利润表释放将影响以后期间的损益;如果将免费获取的排放配额直接计人获得当期的利润表,则会人为增加当期利润,且有可能造成收入与费用的不配比。而排放配额在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的列示,则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的分期摊销、跌价准备与减值准备、资产处置损益、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信息产生重大影响。对超额排放部分对应的排放配额提交义务确认时间上的差异,长期看,虽然对企业财务信息没有影响,但会影响企业的中期报告或年度报告。此外,除受供求关系影响外,超额排放的处罚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排放配额市场价的公允性,甚至为排放配额设定了最高市价。
2、IASB关于可交易抵消工具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IASB关于可交易抵消工具的初始会计处理,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和履行义务模式各有利弊。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加额外成本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排放配额的分配是为了企业降低与之相关的增量成本,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下利得的初始确认显然不符合经济实质;当连续几年的排放配额被一次分配时,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将违背会计配比原则。对于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排放主体,仅仅由于排放项目停产后对多余配额是否需要交回的制度规定不同,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将使两个企业的利得和负债规模出现差异。而多余的配额是否需要交回是一项管理制度,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由此将造成会计信息的横向不可比。履行义务模式虽然部分克服了无给付对价转移模式的缺陷,但不像其他有约束力的协议,企业只有在实际产生排放时才有义务上交排放配额;退一步讲,如果没有获得排放配额,当将来产生排放时,企业对排放配额的外购将导致未来预期成本的增加。因此,应该将获得的可交易抵消工具确认为未来而非现实的负债。所有这些,都是会计准则制定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3、碳排放信息披露差异引发的经济后果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碳浓度、来自气候变化的监管风险、供应链风险、产品和技术风险、诉讼风险、声誉风险等因素将影响公司的成本水平、资产组合、供应链、经营活动的空间范围。公司决策层依据相关信息分析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权衡购买排放额度的支出与减排引致的成本支出,根据公司的资源、能力与风险偏好,进行战略选择与决策。股东的决策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碳管制制度的财务后果的影响。公司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员工、所在社区也希望了解碳减排管制对公司战略的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公司对碳减排措施实施有效沟通的必要性。但是,公认信息披露指南的欠缺,加大了会计人员的选择难度,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而言则更是如此。
四、提升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有效运行,碳税和反倾销的实施都需要有精确的碳排放数据作支撑,拥有一个健康的、可量化的、能提供可靠及可鉴证数据的报告系统,保证所披露信息的透明度、可比性、精确性,是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1、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从技术角度而言,碳排放权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不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相矛盾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制于现行的会计准则。从经济后果而言,虽然会计准则制定是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博弈达到均衡的过程,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会像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那
样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决策有用性决定了会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利益相关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尽量减少政治力量的干预,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实质。
2、科学选择报告边界与营运边界
在设定报告边界和营运边界时,必须考虑信息披露不同目的的需求,包括企业参与自愿性推动计划的需要,有效管理碳排放风险的需要,满足碳排放市场交易及政府对申报管制的需要。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碳排放报告边界的界定应与公司财产的组织边界和经济状况相一致,以控制权为依据来编制。当碳排放成为一种法律责任时,以股权比例为基础计算的排放量具有较强的透明度。因此,建议企业同时报告以控制权基础和股权比例基础计算的碳排放信息。政府管制通常将重点放在企业的直接排放上,但英国的排放交易机制要求参与厂商同时提供来自外购电力、热及蒸汽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对于拟加入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公司,最好以范畴1和2来编制严谨且可鉴证的排放报告。如何消除间接排放的重复计算是制度设计者应慎重考虑的问题,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如果仅将焦点放在直接排放上,有可能漏失主要的碳排放减量的机会与风险。估算来自公司营运上下游的间接碳排放,将有助于公司在整体价值链中与其他厂商共同合作来削减碳排放,并分享利益。
3、实现碳排放报告与主流财务报告的有效融合
气候变化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季风气候 地理人文 影响
引言
在地球上,季风气候存在多种多样的类型,而且季风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大气压等多个因素。季风气候不仅对地理地形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还对社会历史发展有影响。除此之外,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一点不仅在中国体现明显,在其他国家也可以看到。季风气候对人们的性格、身体和情绪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而且季风气候的各个因素对地理人文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1季风气候对中国地理人文的影响综述
中国土地面积广阔,气候也比较复杂多变。有些地方四季分明,有些地方四季如春,有些地方却常年炎热。每个地方的气候特点都千差万别,从整体上来,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最为明显。
1.1季风气候对南方地理人文的影响
中国的南方降雨量丰富,空气水分比较多,气候相对温和。因此南方人的性格也比较温和,不容易激动,而且比较感性。他们的性格非常敏感,而且心思细致缜密,对外部世界的洞察能力和观察能力比较强。南方的山群比较多,地质类型比较复杂,森林丛生,湖泊众多。因此南方人大多数聪明,细心,多虑,甚至猜忌心比较重,容易想太多。南方人喜欢从各个方面考虑一个问题,并且分析事物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权衡利弊,对全局把握好,做出最佳的选择。所以他们大多数人比较勤劳肯干,思维敏捷,干活麻利,都会经商或者从文。
而且南方的地势复杂多变,即使只隔一公里的距离,地质类型也可能完全不同。而且南方的地形大多不稳定,多数存在地震、海啸、洪水的危险因子。因此南方人在危险多变气候环境中,就会更加敏感和多变,可能心机比较重,喜欢算计。而且他们的身材也比较瘦小,身高普遍不高,皮肤比较好。
1.2季风气候对北方地理人文的影响
北方的气候比较干,冬天持续的时间特别长,风大,沙多,降雨量少,空气中的水分也少。因此北方人喜欢豪饮,而且酒的度数都比较高。他们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性子比较急。他们也很直率爽朗,热情而开朗,动作幅度比较大,做起事情来雷厉风行。就像张飞一样,勇敢而勇猛,性格刚强,敢作敢当,有担当,有魄力,大多数习武从戎。北方基本上是平原,很少有起伏的山峰和陡峭的地形,所以北方人在宽阔的草原上生活,序号简单纯粹的性格。
北方的地势没有太多危险因素,地质灾害比较少,所以北方人不会惶惶终日,提心吊胆,时刻防护自己的安全。如此安全的环境使得北方人的戒备心都比较低,没有什么心计。他们大多数都很直率而坦诚,豪放而勇敢。但是北方的冬天比较长,寒冷的时间长,炎热的时间短。北方人在白雪纷飞的冬天里,只能窝在家里,很少出门活动,所以比较散漫懒惰。他们耕作劳动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加上冬季活动少,所以大多数身材比较粗犷而壮实,块头比较大,肥胖的人也相对多一点。
2季风气候对国外地理人文的影响综述
从季风气候对国外地理人文的影响来看,居住在热带气候的人们,活动的机会比较多。而且炎热的天气也使得人们容易心烦意乱,他们的性格也时冷时热,阴晴不定。而在寒冷的地方生活的人们,大多数时间呆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很少。他们性格比较冷静,理性,情绪比较平静,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世界之最,它横跨亚欧大陆。俄罗斯大多数地方常年寒冷,甚至一年四季都结冰飘雪,永冻层几乎占据整个俄罗斯土地面积的一半。
俄罗斯的降雨量不多,一年的温度差比较大,夏季时间短,不炎热,冬季时间长,十分寒冷。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在冬季都很少超过摄氏0°,气候十分严酷和寒冷。俄罗斯的季风气候特点使得本国人更加坚强,意志力更强,身体也比较强壮健硕。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做事情常常能够坚持不懈。他们的凝聚力也很高,战斗力很强,能够万众一心抵抗外来侵略者。他们坚忍不拔,勇猛果敢,斗志高涨,无所畏惧,永不放弃,乐观上进。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的影响不是短期形成的,也永远不会中断。
3 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影响的主要表现
人类离不开空气,所以地理人文无法摆脱季风气候的影响,而独自形成和发展。季风气候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人类种类,同时使其形成千差万别的性格。季风气候还对身体和情绪产生影响,不同的季风气候促发不同的情绪,对身体也产生不同的作用。
3.1季风气候对性格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炎热的气候可能使得人们的性格更加暴躁而冲动,比较粗暴,争强好斗。他们大多数缺乏耐心和毅力,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但是行动力比较强,而且思维较为敏捷。温和的气候可能使得人们的性格相对温柔和细腻,做事情慢条斯理,有头有尾。他们大多数比较有耐心,为人比较亲和,遇到事情不急不躁,比较理性。但是也有可能导致懦弱,无能,也不敢反抗。寒冷的气候使得人们的性格变得坚强而隐忍,勇猛而果断,坚持不懈。他们大多数没有什么心机,心思比较简单,做事情雷厉风行,不藏着掖着。他们对人比较热情而真诚,坦率而纯真,但是也很容易受骗,或者比较盲目,而且固执,不讲道理。
3.1季风气候对身体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人们的身体状况也产生重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有些气候能够引发一些身体疾病,比如阴雨潮湿的天气容易引发关节炎。可见,季风气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潮湿昏暗的天气,光线不足,人体就会分泌越来越多的松果激素,而导致兴奋的激素就会相应减少,所以人们就会没有精神,萎靡不振。不仅阴雨天气对人体的健康有害,高温等不正常的天气也会如此。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导致全球气候处于异常的状态,而且气候灾害频发。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患上精神病的概率都会有所增加,而且交通事故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因为人们受异常天气的影响,心悸焦虑,思维迟缓,或者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最终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近年来气候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出现极热或者极寒的天气,在本应温暖如春的季节却出现三十多度的高温,在本应寒冷入冬的季节却温暖得一点寒意都没有。而且经常出现冷热交替,昼夜温差加大,一会冷,一会热。这样异常而易变的气候使得人们的身体负担越来越大,他们的身体经常处于冷热交替的状态,就会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而且也会增加身体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容易滋生病毒,出现流行传染病。甚至出现一种跟气候有关的气象病,是由于人们对天气气候的适应性越来越弱导致的疾病。假使人们在气候变化的时候,感到身体的不适,比如出现疲惫不堪,乏力,郁郁寡欢,沉闷,出汗,心悸,失眠,容易冲动,头晕脑胀等症状,这就是气象病。如今频频发生的禽流感,不能说跟气候变化一点关系都没有。
3.2季风气候对情绪的影响
阳光明媚,柔风拂面,那么人的心情就会格外爽朗。但是阴雨绵绵,寒风阵阵,人们就会感到心情低落,甚至闷闷不乐。这与季风气候对人体情绪的影响密不可分。有科学家的研究指出,严寒的季风气候导致人们的情绪不高,郁郁寡欢,忧伤哀愁,这主要是因为阳光不足的关系。而且人在缺乏阳光的情况下,还感到疲惫不堪,乏力,嗜睡。而且还有研究者指出温度跟犯罪行为和暴力事件也有关系。阴雨绵绵,阴暗低沉的气候会使人的情绪比较低沉失落,不容易犯罪。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容易冲动,犯罪行为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当气压变低的时候,人们还会感到焦虑反常,甚至提高人们的自杀率。天气温度升高或者出现暖流的情况下,精神病人都会出现异常的症状,更何况是正常人了。温度高使得人们的情绪状态也易于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异常。
4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地理人文因素
季风气候对性别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的性别对季风气候的反应有所不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性别差异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存在,而且到了更年期,性别差异达到了最高峰,随后便逐渐减小。季风气候对年龄的影响也比较大。婴幼儿虽然比较小,但在遇到异常天气现象时,也会出现不良身体反应。人们对气候的变化比较敏锐,而且在二十岁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到了老年,人们就不会那么敏感了。
而且有趣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也会有差别。位于社会中上阶层的人们容易情绪不稳定,心血管疾病,感到疼痛难忍,注意分散,甚至想放弃工作。而位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会觉得疲惫不堪,没有精神,关节疼痛等。社会中层的人们则会在工作的时候频繁出现错误,或者声称自己非常疲惫和倦怠。
5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的影响也不同。热带气候使得人们容易冲动生气,躁动不安,脾气比较大。严寒气候使得人们比较坚忍不拔,充满耐心和毅力,冷静而温和。湿润温暖的气候使得人们比较敏感多疑,忧伤,感性,而且思维活跃,动作敏捷。在群山环绕,土地开阔的地方,人们的性格比较直率坦诚,待人真心实意。在草原生活的人们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风大,沙子多,气候条件不好,因此他们在马背上生活,喜欢策马奔腾,驰骋草原。他们也非常豪迈而爽快,热情,喜欢招待客人。
6季风气候的各个因素对地理人文的影响
季风气候包括气温、湿度、降雨、阳光、气压等多个要素,它们对地理人文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气温比较适中,天气湿润,河流比较多,水分相对充足,这样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放松,不容易暴躁,心思缜密,镇静自若,敏感多疑。而气温较低,天气寒冷,降雨量少,风大沙多,人们好冲动多事,爽朗直率,思维迟钝,但是体格比较好,身体也相对壮实。湿度较高的气候会使得人们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而且可能会焦虑不安,甚至容易患上忧郁症,增加自残和自杀的几率。降雨量跟地理人文也有关系。降雨量过多,不断下雨,天气阴沉,就使得人们更容易感到忧伤哀愁,比较感性和敏感,感情世界比较丰富,而且心思比较缜密细致。
在气压比较低的情况下,人还容易感到焦虑不安,暴躁发怒,甚至出现一些异常反应。而且在低气压的条件下温度骤升,会增加犯罪行为的发生概率。大气压的变化也会促发一些身体疾病,尤其是关节方面的疾病。阳光充足的气候使得人们更加开朗乐观,乐于助人,并且遵纪守法。但是极度炎热的天气并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显得萎靡不振,缺乏活力和生机。因为阳光可以促使大脑分泌五羟色胺,而五羟色胺可以促使人们的心情愉快。干燥的热风会使空气中的正电子更多,使得人们的情绪失调,工作效率不高,行动迟缓,而且脾气暴躁,容易生气,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结语
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国大地上,在其他国家也有所体现。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由于季风气候的不同,相应形成了不同的地理人文特色。而俄罗斯也是如此。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性格、身体状况和情绪等方面,并且季风气候对性格、年龄和社会阶层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对地理人文的影响千差万别,而季风气候的气温、湿度、降雨、阳光和气压等各个要素也对地理人文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维民,“一方水土一方人”――南方人与北方人性格差异及其成因初探[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2(02):55-57
[2]张平,冰火两重天――探究俄罗斯人的神秘性格[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 (1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