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1

【关键词】数字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

现如今,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人力资源得了高效的开发和优化,社会资源也得到了高效地配置。一般情况下,数字信息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主要推动力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因此,在数字信息条件下,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实现人才创新以及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关键。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创新,意义重大。

一、数字信息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快速反应信息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劳动者不仅要具有敏锐的反应力,还应该具备灵活的头脑。而且在思维方面应该相对开放。只有通过新技术和手段来获得自身所需要获得的信息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如今,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意识在不断变化,劳动者不仅要迅速准确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

2.人力资源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创新性和科技的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国富民强的愿望才能够得以实现。在数字信息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加快知识以及理论的创新,将科学的创新机制相结合,最终形成一种科学的创新体系。在实际的竞争中,保持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也是提升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

3.要培养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

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本身的文化知识并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在数字信息时代,劳动模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从依靠体力转变为依靠脑力,人的智力在数字信息发展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科学文化知识的实用程度就更加重要。一些不懂技术或者是不懂文化知识的人,将会被边缘化。

4.人力资源需要具有专业的技能

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人的个性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立性也得到了高效地提升,拥有专业的技术本领可以在社会中创造财富。尤其是在数字信息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

二、数字信息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1.可以提升社会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在数字信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数据库信息都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人们可以及时准确地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并且对现代化的组织文件的内容进行了解。在创造更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创造竞争点。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将创新的因素融入到其中,不仅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还能够提升员工本身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进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做到长足发展。

2.做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创新可以积极地调动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从现如今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创新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以及主体性本身入手。从这一点上看,我国的一些现代化的组织部门,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了一些质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看重的是直接服务,但是现如今,即使是员工也同样具有领导和组织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需要行驶自身的职能。由此看来,这种创新可以积极地提升人力资源的总体竞争力。

3.可以适当地降低管理成本

通常情况下,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主要是由于其为稀缺资源的一种。而且人力资源成本范围被合理地界定,现代化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方式也逐渐得到了优化和完善。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直接减少一些多余的开支。可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进行全面地创新,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

三、数字信息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选择

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现如今,知识价值在不断提升,人才的空洞情况比较明显。从社会岗位的设置中可以看出,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拥有娴熟技术能力的劳动力往往会得到高效地重视。相反,失业程度较高的都是一些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因此,在构建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形式,最终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主。

2.培养专业的员工队伍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培养方式为主。较高的情商;较高的逆境商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专业领域内系统、广泛、前沿的理论知识与相关应用领域内全面、较高的各项技能;拥有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全面、丰富的经验等。

3.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扩大向个人提供可能性的过程。这个可能性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扩大,但对个人来讲,可能性最基本的内容是健康、拥有体面生活所需的资源和获取知识,这既符合人道的观点,又是社会发展的政策依据。

四、总结

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僵硬,这样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组织的文化建设目标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存在缺陷,以及没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都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因此,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异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澜.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在A公司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改革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1

[2]李扬.国有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社会逐步迈入信息时代。与此同时,高新技术的运用也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困境与挑战也对传统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企业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困境,探寻出路,使之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困境

(一)信息时代争取更多优质人力资源竞争激烈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是否拥有更多创新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能否更好地立足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人力资源竞争在企业间日趋激烈,优质人才意味着企业经营多了一份保障。在信息化背景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依托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尽管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重要性,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争取人才资源时未能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模式亟待改革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封闭性。很多企业在选拔招聘核心人才时,往往采用私人网络招聘的形式,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流失优秀人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力资源的市场透明度大大提升,企业更加容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人才。但同时,求职者会根据待遇条件等选择对自己的前景发展最为有利的企业,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难度。所以,企业组织制度的开放性极大地影响人力资源的配置,改革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

(三)逐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因此,在信息时代,企业文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四)员工自我发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多地实行对员工的监督管理,约束和控制员工的行为。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层次减少,组织结构简化,员工可借助计算机完成许多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同时,企业应给员工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企业长期管理的成本,也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

(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重点

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管理向人力资源的过渡时期。面对每天不同的挑战和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改革也处于不断地摸索实践当中。信息系统能否适应当今的市场体制,关系着企业能否长久立足于竞争潮流之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不断变化,信息系统适应变化的需要面临着不小的阻力。因此,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重点。

二、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出路探索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观念变革要求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管理者观念的变化。用观念去影响行动,从而进行变革。观念变化应做到:(1)信息观念。在计算机时代,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应建立起信息观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人力资源的方方面面,理论结合实际,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的信息系统。(2)人力资源观念。在企业的发展中,员工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只有员工素质提高了,企业才能取得长远发展。企业应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不断加强对员工能力的认识和提高。(3)员工发展观念。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通过激励手段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时刻关注员工的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是企业稳固发展的基石。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首先要做到确定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包括核心文化,指导思想等。最后,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规范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等。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

(三)采取“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在对员工的管理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人性化管理。这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全面的信息化阶段。在此背景下,人的主导地位越发突出。一个企业必须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发掘员工的潜在能力,才能扩展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四)建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也对员工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从而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变革和挑战。专业化的团队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人力资源信息,为企业的目标决策提供管理平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也能为人力资源管理之外的部门提供参考信息。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了管理层次,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来。

参考文献

[1]熊军.信息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3).

[2]刘启翔.信息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外部挑战与内部变革要求[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6).

[3]李志平.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革探析[J].中国商贸,2012(10).

[4]王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讨[J].经济问题,2006(12).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3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信息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逐步加大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力度,改善了自身信息资源管理的困境,提高了服务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区别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将工作的重点定义在网络信息和信息服务上,为医院践行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在网络日趋复杂的环境中,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表现出了多种不足,相关方面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当前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是一个人员流动较为集中的地带,工作流程相对复杂,所产生的信息量自然也是非常庞大的,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已然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管理的需求。虽然部分医院已逐步实现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但在日常实践过程中依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丰富了医院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扩展了计算机存储信息的能力,使得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具备了更多的可使用功能。但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这些功能的集成度并不成熟,与医院的特色属性还不能有效的契合在一起,不能实现信息的全面采取,致使医院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除此之外,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资源共享,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速率的服务。反观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虽实现了部分信息资源共享,但共享程度并不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反馈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亟待提高。

1.2系统化的信息管理架构尚未形成

医院所分属的部门众多,且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存在差异,致使医院信息资源管理难度系数增大。相当一部分医院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设计上不能达到一致,各部门、各环节收集并处理信息的方式各式各样,最终导致医院数据信息管理混乱,影响了医院信息资源的调取速率。另外,很多医院考虑到商业竞争等因素,不愿或有选择性的公开信息数据资源,使得各医院之间的交流匮乏,其所拥有的病例信息、信息资源管理经验等基本处于半封闭的交流状态,失却了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的意义。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及时、有效诊治,也不利于医院的长效发展。

2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优化管理措施

医院计算机网络资源包含的数据信息量庞大且复杂,而现代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引入和应用,解决了医院信息管理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作者针对上述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管理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2.1建设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建设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是医院践行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目标,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平台搭建的基础。医院进行数据库及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医院信息的利用率,不仅帮助医院节省了一定的开支,还为医院提供了盈利反映能力和技术能力,有效提高了工作速率和服务水平。虽然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客户管理与服务上,但对客户数据库的管理依然是基础环节,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为核心,优化市场营销组合以及客户组合,从而形成医院稳定的服务利润链条,提升医院的正面形象,籍此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在现代医疗技术与市场服务价格严重同化的今天,医院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在于加强客户访查与交流,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提高信息信息资源利用率,提供更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信息化服务,从而保证本医院在整个行业当中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2优化病例信息管理,助力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优化病例信息管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快速、有效的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医疗难题,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实施项目之一,理应与医护人员的临床医疗需求相适应,具体而言,优化一员病例信息管理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制定完善、合理的医护人员操作规范,要求其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相关工作,并将有关工作信息记录在医院的信息管理文档中,从而确保记录信息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以便于日后的快速查找和使用;其次,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对相应病人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实现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化,诊治病人时切实做到有据可依,有记录可寻;再次,建立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医院各时期、各阶段信息管理的需求适度调整系统架构。

2.3强化医院历史信息管理,规范物品及设备管理

医院要想实现长效发展,还需要做好历史信息维护及管理工作。医院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医院各发展时期的轨迹,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医院信息管理应包含医院的历史信息。除此之外,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还应涉及到物品及设备管理。在医院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总少不了药品的流动和设备的使用,其关联的信息量庞大而多变,因此,做好这方面的信息管理显现的尤为重要。医院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设立药品及设备出入库分类管理标准,保证一切药品和设备使用都在统一的体制内进行,从而保证医院工作有序开展。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我们可以断言医院信息资源管理实现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融合,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使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鉴于作者的个人能力有限,关于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医院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化路径,以为广大的病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君.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08)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4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在教育领域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近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基数大幅度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思路已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管理有效性较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面临改革创新。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应针对当前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做出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指大学图书馆或学院图书馆,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它是知识的储备中心,是高校的重要的基础教育设施之一,对于促进学生成长,辅助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教育持续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高校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十二世纪就已开始出现高校图书馆[1]。相关资料显示,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是最早建设图书馆的大学。1257年,巴黎大学在索邦的捐助下建设了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1320年就已开始计划建设,其馆藏总量仅次于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书籍和手稿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十四世纪时期,欧洲已有五十所大学设有图书馆。十六世纪,许多大学开始纷纷模仿这些先驱建设自己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欧洲得到了空前发展。十八世纪,高校图书馆已基本成熟,普及度越来越高,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等著名高校都是在这一世纪开始建设自己的图书馆。相比之下,中国高校图书馆起步较晚,十九世纪末中国才开始出现高校图书馆,且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圣约翰大学、天津西校和南洋公立学校是我国第一批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高校。二十世纪后期,中国高校大学图书馆才开始得到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高校图书馆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新时代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提出于七十年代的美国,八十年初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它是指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对信息与知识进行分配、加工、处理、传播、收集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等活动进行的控制行为。信息资源管理是有意识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目标性。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宏观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等。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发展,西方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2]。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得以更好发挥,可以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保护信息资源,避免资源流失,以实现知识价值,提高教育质量。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知识经济将逐步取代工业经济。随着高校图书馆拥有信息资源量的不断增长,及学生基数的不断增大,图书馆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信息资源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使高校图书馆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职能,其发展面临困境。因此,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发展中应当认清形势,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三、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创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前提,是高校图书馆发挥职能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其价值得以体现。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应以创新与发展为目标,营造信息资源管理环境,明确图书馆在学院的地位及作用,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目标,构建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树立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积极融入信息技术。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手段难以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进行有效管理,很多时候容易出现纰漏。信息技术的融入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走向了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高效化,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减轻了人工作业强度,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组织转型起着关键作用[3]。信息技术下能够有效提高信息资源传播效率、使用率,实现无纸化传播。因此,各高校应针对当前图书馆发展情况和时展需求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如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应坚持:交流原则、共享原则、积累原则。在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构建中坚持三大原则的统一,在其基础上规范管理流程,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交流原则是指让信息资源处于动态流动状态,使其持续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共享原则是指对累积的资源进行传递和共享。积累原则是指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不仅要注重对现有资源的管理,还要不断丰富资源,注重资源的积累。根据三大原则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以缓解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信息资源不足和资金紧张问题,丰富信息资源渠道,优化信息资源合理配置,以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料的需求。

结束语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5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企业的信息资源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搜集、整理和储存各种信息,但不是所有信息都可被称作信息资源,具备开发和应用的价值。企业的信息资源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有助于决策、可有条件共享、具有显著价值、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或管理意义。企业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内在的结构和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信息的领域包括技术信息、财务信息、人事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等。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同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也同样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有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通过增强企业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管理的效益,以期达到"高效、实效和经济"的最佳效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物理控制、自动化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

2.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霍顿和马钱德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奠定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到90年代初,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已经走向成熟,在美国众多的企业决策层里专门设立了负责信息资源管理的岗位-信息主管。相较国外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程度相比,我国企业大都出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前三个阶段,属于初中级水平,而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首先要建立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与大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弱,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约占63.3%,实现办公自动化约占48.3%,实现客户管理系统的占31.1%,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仅占27.2%[4]。可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还无法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基于此,为了能够与更快地适应市场激烈地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中小企业内部的办公效率,并且对于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降低生产运作成本以及沟通内外信息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中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依赖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体系完善、协调联动,而自认为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小企业只有31.6%。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发展阶段、认知差异较大,使得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也不尽相同。有59.4%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起不到决定作用;38.9%的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没有理顺信息化建设机制;38.4%的中小企业缺乏企业信息化专业人员;43.8%的企业认为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在部署中信息模块分散,缺乏联动,业务的集成难度很大,导致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二、中小企业运用云计算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1.优势

虽然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基础相对较弱,但在云计算应用方面所承担的风险却相对较小。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在业务上比大型企业要简单,其业务流程相对来说也更加简洁,不需要复杂的系统功能,其信息化需求的程度更易得到满足。具体来说,将云计算应用于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投资风险减少;第二,企业自身无需去构建复杂的信息化系统,只需将各模块放入云计算服务商所提供的环境中,用户只要专注本身的业务即可;第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需要来进行功能模块的订购,很好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第四,企业无需专门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第五,通过在云端储存数据,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网上业务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2.劣势

由于中小企业对于云计算的运用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也存在一些劣势:首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用户已经熟悉并且习惯了传统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因此当云计算这一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不免会有些难以适应和接受。其次,云计算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企业在进行云计算的运用时,会将所有的计算行为和业务数据都储存在云端,这就使得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问题。因为一旦云计算出现了技术问题,就会对数据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第三,云计算应用的环境不够完善。云计算在我国的应用起步较晚,其应用环境的建设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也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使得用户难以对其产生足够的信任。

3.机遇

依托时代背景,云计算的运用也拥有很多的发展机遇:第一,政府对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地支持,于2010年将“云计算”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5]。第二,依据世界信息技术研究分析公司的分析研究表明,截止2013年,我国云计算在公共建设方面的投入已超过20%,并且至今这一数据仍在不断上升。第三,从云计算开始运用到发展至今,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就促使更多的运营商将会提出更加全面而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4.挑战

有机遇就会有挑战,云计算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第一,资源投入的挑战。不少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大,在资金相对薄弱,对信息化的投入有限,将会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部署,不利于企业云计算的长远建设和发展。第二,获取云计算产品投入较大,成本较高。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取适合自身的云计算产品渠道有限,在初次实施云计算战略时成本较高,加之云计算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在初期无法得到明显回报和收益,这就使得不少企业失去了兴趣。第三,能否将云计算与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也成为一大挑战。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无法完全抛弃原有的信息系统,为此能否将云计算与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也对中小企业云计算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三、中小企业运用云计算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战略

1.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

在进行云计算战略部署之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业务部门的流程和需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构建整体化信息系统架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生产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其二,通过构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融合,从而达到全程电子商务的目标。

2.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方案

企业云计算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对操作平台、软件应用、系统安全规划等的设计与选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需要,进行合理化的选择,从而为企业降低投资成本。对云计算方案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注重对服务厂商的选择,注意详细了解现有案例和服务收费方式,同时还要考虑服务商的服务持续改进能力。其次还要选择合适的云计算应用,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选择最有效的云应用加以实施。

3.对云计算的实施进行规划

对云计算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完成后,就需要依据云计方案,建立起完整的服务系统,制定流程和规范,对使用者进行相关培训,保证云计算的安全交付,同时也为未来云计算的开发和维护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四、结语

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范文6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具体内容 问题与对策

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迄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信息集合。然而,浩如烟海的信息“堆积”不是目的,我们要强调的是海量信息资源能够方便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和充分共享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条件,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成为教育技术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泛指一切有用性的信息集合。而网络信息资源则特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它强调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存储于计算机磁、光介质上,通过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等几个方面。从范围上讲,它包括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城域网上的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组织处理,使之集中、有序、高效地支持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实际工作的角度讲,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领导部门的规划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系统管理,还包括广大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形成的远程管理。

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按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内涵的剖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管理、系统管理和远程管理三部分内容。

1.规划管理

规划管理主要是指领导部门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及相关人员、项目、资金等的管理。领导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控制,使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趋于整体化、集约化,并有效防止重复建设;要切实制定全局性、全域化的信息资源法规,使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有统一的标准,制度得以参照;要深入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保证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化、专业化;要精心组织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使信息资源产品精品化、系列化,具有使用价值。

2.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是指专业人员,包括教育技术人员、数字图书馆建设管理人员及各类资源网站的开发维护人员等,采用综合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本身及其所在系统进行的管理工作。首先,要集中精力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对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部信息资源进行分布式建设、集中化管理,保证资源库具有开放性、扩充性、共享性和重组性,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个学科体系完整、知识内容丰富、查询浏览方便、运营机制有效的大型综合性网络信息资源库。其次,要开发以资源库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应用软件群,实现目录浏览、资源下载、关键字检索、视音频及图片的在线预览等基本功能,同时尽可能提供远程管理、权限设置、资源上载等复杂功能。再次,要加强资源的采集、上载与维护工作,持续不间断地将各门类优秀的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和入库,并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适应信息动态性更新的要求。

3.远程管理

远程管理是对专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而且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正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远程管理的实现是通过权限授予和远程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的,专门管理人员授予部分用户一定的管理权限,使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管理权限内的信息资源,并可以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删除旧有信息。这对于大型资源库的管理是十分有益的。为了鼓励网络用户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要为广大用户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鼓励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优化和充实网络信息资源体系。

三、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1.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组织与再开发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社会化和管理有序化成为必然趋势。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强调对信息资源的再加工,即信息管理人员针对教育领域的特定问题,紧密追踪教育信息发展动态,对广泛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鉴别,综合分析研究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通过重组、改造得到高密度再生信息,然后分门别类进行存储。这是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较高形式。由此,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管理层次,一般可表述为对一次信息的管理、对二次信息的管理、对三次信息的管理,等等。从一次信息到二次信息,再到三次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序性和易用性逐步增强,利于人们的综合利用。

2.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问题

人们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就离不开检索工具。不同人员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具体需求。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网络,网上信息检索工具必不可少。当前,用于网上信息检索的工具很多,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存在检索范围有限、功能不完善、准确率低、信息组织缺乏规范控制等缺点。特别是大多数检索工具都是通用型的,专指性差,这就难以满足广大用户对专业知识信息的检索需求。

要解决检索低效问题,最主要的还要依赖技术的进步。但是,作为临时的对策,我们要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者在建设的初期就充分重视信息的准确分类组织,做好清晰的导航设计。在管理服务方面,注意提供资源目录树的生成与动态修改机制,提供高效的搜索策略和协议,支持全文检索和多种文档类型的检索,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侧重的检索需求,让教师和学生能在信息海洋中方便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

随着一般性、个性化信息管理任务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化,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需要广大网络用户参与远程管理。问题在于,当前广大网络用户的信息意识较差,网络素质偏低,网络信息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这就严重阻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化、效益化进程,尽快组织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操作中,信息素质教育宜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直接围绕信息素质的内涵来组织,其中心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科学理论知识水平和信息收集、整序、利用、评价能力,具有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的思想理念、思维方法、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等,从而促使广大网络用户有意识、高效率地参与并做好大量、一般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4.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网络最大的优点是开放与共享,然而,正是开放与共享的特性,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为了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在行政上要依靠科学管理手段统筹规划,尽快完善信息资源系统安全保障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锻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技术上要注意运用安全防护技术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实施多方面集合保障,注意使用先进、稳定的管理软件,加强对网上信息的实时监控,强化对网络的安全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实现对信息网络设备和数据的全面控制,确保信息网络使用安全。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目前很难在技术上达成有效的控制,它要更多地依靠知识产权立法的约束和网络用户信息道德的养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保护著作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谢百治,邓祖道等.军事教育技术学[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8.

[3]郭振安.网络信息资源重组理论与实践[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4.

[4]南国农.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之路[M].中国远程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