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1
【关键词】现代网络安全;云安全技术;模式
1云安全技术概述
1.1云安全技术内涵分析
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面积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建构系统化的网络管理模型,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提升管控层级的实际水平,并且利用新型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升级。云安全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是在云计算和云存储项目发展起来后产生的技术体系。并且,在经过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后,云安全技术融合了相关优势,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和管控需求,确保升级模型和运行维度的最优化。在技术运行机制建立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处理网络计算过程以及未知病毒,也能对不安全行为进行集中判断,从而建构系统化的升级模型和安全控制规划,从根本上升级网络信息安全要求。在云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综合管理,确保相关管理维度能得到有效传递,通过网状客户端有效监测网络中相关软件的实际问题,并且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能对互联网结构中的木马病毒以及恶性程序软件进行集中的处理和消除。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维护和集中管理,确保新信息传达机制能得到有效处理和综合控制,利用Server端自行分析和系统化处理。从而有效升级整体控制模型的实际效果,积极建构优化客户端模型。也就是说,在云安全技术应用模型中,要结合互联网维度提升整体管理效果,确保相关平台的有效性。既能监测带有恶意性的软件,也能有效处理系统中的病毒,确保管理效果和应用模型的最优化。云安全技术不再是以往的单机杀毒模式,转变成为网络化防毒模式,将传统被动管理维度转变为主动管理。
1.2云安全技术特征分析
在云安全技术运行过程中,要结合技术模型的基本特征,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模型,能实现病毒查杀能力的纵向提高。也就是说,在技术应用体系中,能结合相关管理维度和处理措施,对“云安全”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病毒软件体系的稳定性。在云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技术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身改良。其一,多数安全厂商会结合市场要求和具体软件结构,开始改进自己的病毒软件,以满足市场。在实际软件结构应用过程中,其实际的病毒处理能力以及收集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不仅仅是病毒处理能力,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也能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系统模块。其二,在软件升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对相关参数进行系统化升级,并且保证其反病毒对抗时间,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实际处理效率,也就是说,在样本采集后能直接建立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病毒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其三,在实际技术应用和处理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框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到位的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相关处理机制对于用户的影响。
1.3云安全技术优势分析
在云安全技术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软件处理优势。对于安全厂商来说,只需要借助网络渠道实现杀毒处理,减少了人力物力投资,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对于用户而说,要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为了不损坏电脑的能源,提升杀毒效率也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病毒查杀能力,减少消耗水平。
2现代网络安全中应用云安全技术的模式分析
在网络安全中应用云安全技术,针对广大互联网用户,能在提高管理效果的同时,确保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第一种模式,主要集中在国内,一些软件安全厂商针对实际问题建立并设计了相关软件,在软件中能对病毒以及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面对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用户,要想实现有效的杀毒操作,就要在用户的客户端上安装相应的软件,从而对异常情况集中提取并消除,建立针对性的处理报告,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漏洞查杀。在这种处理模式中,对于发现的恶性程序以及木马病毒要对其特征进行集中收集和上传,具体软件就会在服务器上对其展开有效分析和解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相关补丁,对病毒和木马进行集中处理。第二种模式,是一部分科技公司提出的安全云系统,是一种云端客户端,能保证其安全性,建立在Web信誉服务体系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病毒特征会以文件的形式保留在互联网的云端数据库中,进行集中验证和校对,利用服务器群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优化并行能力的同时,对威胁用户的病毒展开阻拦操作,从而有效处理,充分发挥其保护网络的重要作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仅仅能有效感知未知威胁,也能提升客户的实际体验。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云安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模型,确保防御水平的综合提升,优化用户的实际体验,实现计算机保护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永利,李伟杰,于金霞等.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04):405-411.
[2]刘玉岭,冯登国,连一峰等.基于时空维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08):1681-1694.
[3]李赛飞,闫连山,郭伟等.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与统一管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26(03):478-484,503.
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2
新型应用如社交网络、在线大流量视频以及创新的服务模式如物联网、大数据的出现,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安全部署模式在管理性、伸缩性、业务快速升级等方面逐渐表现出对业务支撑能力的不足。
SDN和NFV化解难题
针对云计算所带来的安全挑战,SDN和NFV作为新一代网络技术,既可通过独自层面去解决不同的网络问题、满足不同角度的业务需求,又能够紧密结合,实现网络灵活调度、动态扩展、按需快速交付,产生更大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业务部署的要求。
根据ONF的SDN分层体系,SDN Fabric网络实现了控制与转发分离、软硬件解耦,转发层面由支持OpenFlow及Overlay等核心技术的网络硬件设备组成,控制则由软件控制集群及硬件设备的操作系统完成。同时,通过创新性地将NFV Manager以APP形式集成VCFC控制集群上,可实现SDN控制器集群对NFV的定义、NFV的自动化部署及NFV资源池的弹性伸缩等生命周期控制管理。
融合SDN及NFV技术的云安全体系如图1所示,基础硬件层和物理抽象层不仅包括运行NFV的物理服务器,还同时包括物理安全设备、嵌入安全的vSwitch物理服务器、支持虚拟化的安全物理设备等设施,对应SDN架构中的数据转发层面;NFV操作系统、设备的操作系统与上层应用组成业务控制层面。
云安全体系特点及价值
SDN以控制和转发分离思想为基础,通过各种标准南北向开放接口为手段,实现网络灵活适配应用,NFV利用虚拟化技术,通过标准X86服务器运行防火墙、IPS、LB等网络安全业务,并形成资源池化,让网络不再依赖于专用硬件,从而使云安全体系的安全业务能够“弹性扩展”、“快速交付”、“统一部署”,并解决传统安全部署时的“拓扑依赖”问题。
可定义、自适应的安全
SDN通过控制和转发分离,将控制层面从转发设备上分离出来,从而使得网络具备软件灵活定义网络的能力基础。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的定义基于网络流的安全控制策略,并让这些安全策略应用到各种网络设备中,从而实现整个网络通讯的安全控制。
SDN网络可以实现基于流的调度,网络管理员可以静态配置或者动态生成引流规则,将报文牵引到不同的安全设备上进行处理。与传统的基于IP包的转发规则,基于流的调度使安全服务和管控更加细粒度,提升安全服务的防护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控制器的软件编程能力,网络管理员通过安全APP方式或者安全模板的方式提供安全即服务SaaS,安全设备自动化配置运维管理,使得安全设备运行维护任务可以更有效、更低成本、更快速的自动化,从而降低安全运维和学习成本,同时提高安全防护的及时性和效率。
安全策略统一全局可管理性
SDN控制器集群通过对各种物理安全设备和NFV网元进行抽象,将原先离散的、异构的设备形成统一的逻辑安全资源池。这样,控制器集群可以用全局视野,对所有安全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并通过“安全服务链”实现流量检测路径规划,提供与拓扑无关的全局安全策略。
SDN控制器集群具备全局视野,掌握整个管理域范围内的流信息,因此可实现分布式安全设备的协同工作。比如在IPS检测点发现DDOS攻击,可以立刻通知控制器集群在接入侧(如嵌入式安全vSwitch)生成一条动态黑名单或者防火墙策略,将特定攻击报文丢弃,从而使恶意流量在源端即被遏制,提升安全防护效率。
全局安全资源池可以实现安全资源的动态复用和弹性扩展。这样,在网络部署初期不需要为未来的扩展而预留不必要的安全设备,而且可以通过虚拟设备做到一机多用,减少安全设备的数量和投入成本。当安全设备性能不足时,可以在资源池中新增相应的逻辑安全资源,SDN控制器集群根据HASH引流规则,将不同的流量分担到不同的安全资源上处理,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
安全自动化快速部署、弹性扩展
传统安全设备内置的业务及业务流程相对固定,无法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基于SDN和NFV技术的结合可完美地实现安全业务的灵活定义、按需快速部署、弹性扩展。
NFV技术通过将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解耦,可将传统设备提供的安全业务功能分解成一个个VNF单元,通过云平台或SDN VCFC控制器集群对NFV资源池、安全设备、网络设备及vSwitch上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应用需求、业务流量特点定义不同的业务链,实现不同业务流经过不同安全单元进行差异化处理,并通过模板化方式实现各种复杂的业务快速部署。
南北向API的全面、兼容性
SDN和NFV的技术设计是开放的,决定云安全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易于形成集百家之长、开放融合的体系。
SDN和NFV云安全体系各组件秉承标准、开放、端到端的理念,提供全面丰富、灵活的南向接口及北向接口,如图2所示。
通过开放融合的体系,基于SDN和NFV构建的云安全体系能够融入更多的第三方SDN APP和NFV,北向通过Restful API可与独立第三方云平台进行对接,南向通过OpenFlow/OVSDB/NetConf等标准API兼容包括第三方的网络及安全设备、NFV产品,确保云安全体系更为灵活、更为全面。
灵活的安全云服务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数据量爆炸式增长。安全管理员在利用流量日志来分析安全威胁的时候很容易淹没在大量的“噪音”数据中,很难发现日志中存在的高风险异常现象或趋势。
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3
【关键词】智能时代;云计算;安全架构
一、前言
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持续深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正在加速布局,“智能时代”企业信息系统最显著的变化是虚拟化、数字化一切、软件定义,促使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公司信息化资产数量日趋增多、系统的关联性和复杂度不断增强,使企业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信息安全防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监控和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及时识别和防范安全风险,同时满足国家和行业监管要求,保证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法合规,企业亟需建立一个全数据、集中管理的企业安全平台,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以及响应,全面的提升信息安全管理与防护水平。
二、智能时代的变化趋势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刻,“智能”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在今年春天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马云提出,智能时代有三个最主要的要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李彦宏也指出,未来30年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就是智能科技的进步;浪潮董事长孙丕恕表示,智能从实现形式上就是要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将企业生产数据、互联网数据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数据全部打通,实现无边界信息流和大数据分析。由此看来,一个企业走向智能化首先要完成业务在线化和流程服务软件化,然后完成应用软件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化,从而助企业实现智能生产、智能维护、智慧服务。1.安全技术的变化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智能制造、移动办公的持续推进,都是基于企业信息基础架构所实施的,开放式计算环境和更灵活的支持架构,要求安全技术随之匹配发展,才能适应新环境,新技术下的安全需求。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在《云安全的思考》主题演讲中指出,云安全一定会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跨领域、多学科技术交叉等方面的特征。对于云计算的安全保护,需要一个完备体系,从技术、监管、法律三个层面上,形成可感知、可预防的智能云安全体系。2.企业智能架构从应用架构上看,未来的应用都是角色化、场景化的,可连接互联网资源,全员应用,实现移动化和智能化。虚拟化、数字化一切、软件定义促使企业信息架构的变革,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在企业管理、集成等方向上提供基础共性平台,为企业快速构建和集成应用软件提供基础支持,从而实现工程经验模块化、产品实际协同化、项目流程一体化结构,实现由统一业务层、统一界面构架层、应用系统层、统一工作台面、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层组成的一种新模式。在企业IT系统的业务基础机构层面,引入先进的统一软件平台,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统一标准,接口和规范,同时基于“平台+组件”的架构实现各类应用的组合和复用,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3.云架构在人工智能一日千里的时代,云计算已成为产业革新的原动力、新型管理的主平台、人工智能的强载体。在新的云时代,整个社会都在发生数字化的迭代。云成为数字化最重要的基础架构。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用云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能够衡量一个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他还表示:“传统企业的未来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云+AI”是当前最主流的方向,其核心包括三项核心能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实现开放OCR识别、人脸核身、图片处理等多项智能云服务;在智能语音识别领域实现语音转文字、语音合成、声纹识别、情绪识别等功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以“数据+算法+系统”为核心,提供毫秒级响应的个性化服务。
三、企业信息安全措施
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表示:“抵御安全攻击,响应速度不是核心,而是如何将支离破碎的安全保护进行更有效的整合,实现安全架构的简化,这才是企业安全转型的关键。”安全技术在智能时代必须跟上发展的变化,“智慧安全”的理念正在深入,着力点从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深入到业务应用安全等各个层面,AI防火墙、态势感知平台、云安全产品、企业移动化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智慧眼监控雷达、业务应用安全审计平台成为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前沿技术。1.企业数据的安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数据是新能源。”随着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应用数量不断增加,数据将成为社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的推进,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也进入到企业:非对称的业务流量、定制化的应用程序、需要被路由到计算层之外并达到数据中心周边的高流量数据、跨多个虚拟化应用,以及地理上分散的移动应用,都造成数据泄露的机会,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信息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因此数据保护十分重要,最好的选择是本源的防护,既做到保护数据本源的同时,又能灵活应对各种安全环境的需求。而符合这种要求的安全技术就是基于专业的安全分析模型和大数据管理工具,可准确、高效地感知整个网络的安全状态以及变化趋势,通过企业本地部署安全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通云端情报与本地设备的联动,形成情报触发预警,预警触发防护的闭环。对外部的攻击与危害行为可以及时的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2.企业网络安全2016年,在“4.19讲话”中再一次强调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此外根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我们也可以看出,网络安全法在原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创新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方法,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需在原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将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诸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大数据等领域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都纳入国家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进行管理,将风险评估、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应急演练、灾难备份、自主可控等重点措施也纳入了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管理范畴。企业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智慧安全2.0战略”为指导,将“智慧安全”的核心从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深入到业务应用安全等各个层面。现在已可以采用AI、机器学习、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异常检测、深度解析等手段,更有效地防范未知威胁。3.物联网安全预计到2021年,全球将有超过460亿台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在一起,更广阔,更强大和更稳定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并且最终将给企业带来全新业务方式。物联网(IoT)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企业通过监控、分析收集来的数据量,来确保业务的正常发展。其中数据大都是从传感器、应用、门禁系统、配电单元、UPS、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数据,但随着这些应用的增长,物联网带给企业的安全风险也很大。要应对物联网的安全挑战,企业应从智能设备的离线安全、入网安全、在线安全等维度进行整体安全检测与防护,在云端接入大数据感知威胁和安全态势分析平台,获取威胁情报;在本地端通过减少威胁“检测时间(TTD)”,即减少发生威胁到发现威胁的时间差,缩短检测时间,可有效限制攻击者的操作空间,和最大限度减少损失。①及时更新基础设施和应用,让攻击者无法利用公开的漏洞;②利用集成防御对抗复杂性,采取平衡防御与主动应对的安全控制;③密切监控网络流量(这在网络流量模式可预测性非常高的IoT环境中非常重要);④追踪物联网设备如何接触网络并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例如,如果物联网设备正在扫描其他设备,则可能是表示恶意活动的红色警报)。
四、结论
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为对未来的预测时说:“云计算将成为未来主流IT运算模式,大数据会成为最重要核心资源;自上而下的创新将是智能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主流方式,借助云计算、大数据这两项关键技术实现互联网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智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对于企业信息化来说,它的路很长,首先要完成核心业务在线化和所有的业务流程服务软件化,然后完成应用软件的SaaS(Soft-as-a-Service)化,当企业的核心业务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并有软件SaaS平台驱动,企业才能够向智能化方向演进——低成本积累大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商业决策,最终向实时数据分析、实时智能商业决策演进。由此,企业信息智能化任重道远,从现在开始制定适当的安全策略,以此加快IT新趋势的适应能力,在不断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建立适合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做到覆盖企业安全运维的所有场景,监视安全威胁,预测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维克多•迈克热•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
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4
届时,大会将设立 “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的有效途径”和“电子认证服务的解决之道” 两个分论坛,并集纳各界经典名篇、学术成果、研究课题、应用经验,编辑出版《2012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展望学术论文集》,其中优秀论文将择优在《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国家级刊物)上刊登,并全文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征文内容如下:
1.计算机安全、下一代网络安全技术;
2.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密码学、软件安全;
3.信息系统等级安全保护、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4.云计算与云安全、物联网的安全;
5.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移动计算平台安全性研究;
6.信息内容安全、通信安全、网络攻防渗透测试技术;
7.可信计算;
8.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9.系统与网络协议安全分析;
10.系统架构安全分析;
11.面向业务应用的整体安全保护方案;
12.信息安全漏洞态势研究;
13.新技术新应用信息安全态势研究;
14.Web应用安全;
15.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实施与发展现状;
16.国内外电子认证服务相关政策与标准研究;
17.电子认证服务最新技术和产品;
18.电子认证服务应用创新;
19.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研究和热点事件解析;
20.可靠电子签名与数据电文的认定程序/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21.数字证书交叉认证技术规范/应用规范/应用案例分析;
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治;发展趋势;防控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升级和变异,对互联网系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TROJAN.DL.Agent木马病毒,还有Gpogeon(灰鸽子)病毒以及Small及其变种的病毒文件等。这些病毒的危害性比较大,通过控制用户电脑进行系统程序破坏,对用户的个人利益造成侵害。一旦计算机系统中出现漏洞,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并且在系统破坏下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1计算机病毒的感染途径及发展趋势分析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途径比较多,根据常见的病毒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才能够阻绝病毒传播的途径。我们分析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发现网络下载或者网页浏览传播的过程中,病毒传播的概率最高,联网状态下用户浏览网页或者进行下载时,如果不小心点开了夹杂病毒的网页,很容易被病毒攻击。一些病毒文件依托某些非法网站存在,往往会伪装成常见的网络文件伺机发起攻击。除此之外,用户使用光盘、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文件拷贝、上传时,病毒会随着移动件的插拔进行传播。病毒传播的途径还有电子邮件收发方面,黑客攻击用户好友获取社交信息,并且采用群发含有病毒电子邮件的方式扩散计算机病毒。病毒扩散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为局域网传播,主要为单位、企事业机关共用局域网,在长期资源共享的模式下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交叉感染。计算机被病毒攻击之后,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后果。最常见的破坏后果是系统(网络)使用受限,计算机被黑客远程操控成为了“肉鸡”。在大量的病毒文件攻击之下,用户的浏览器配置被修改,个人隐私、社交软件账目密码或者支付宝密码、账号被盗,用户正常的网络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活动中,用户应该远离不良网站的诱惑,并且在网络下载和浏览时采用可被杀毒软件信任的浏览器。用户需要履行规范的安全上网操作流程,定期修补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为了防范病毒的攻击,用户应该经常对杀毒系统进行升级,安装新型的防火墙软件抵御病毒入侵。
2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开展病毒防控的具体策略探究
2.1病毒查杀和危险应用隔离
在计算机病毒防控活动中,用户应该对危险应用进行隔离,可以使用杀毒软件对全部软件进行检测,对于杀毒软件不信任的程序,应该采用危险应用沙箱隔离的方式,排除病毒传播的安全隐患。建立可信免疫管理网络安全平台,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和管理。其中,在系统管理安全性建设中,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确立可信任的主、客体,满足用户日常性的电脑操作需要。在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制定可信任的主、客体间的访问规则,防止病毒程序附着于不明来源的计算机文件中对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在计算机病毒防控的审计管理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审计主、客体访问的具体行为,并且要监控主客体运行时发生的状态。当运行活动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该及时地地病毒攻击进行拦截。
2.2病毒渗透控制与拓扑结构优化
建立即时的病毒事件信息处理响应机制,强化风险跟踪和渗透测试工作的开展。在病毒蔓延的趋势分析活动中,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渗透性危害出现扩大化问题。采用双向网络冗余设计可以有效地消除网络中的环网,在针对电脑内部网络的优化过程中,通过检查和有效比较,确定这些网络数据源部分是否正确,并且及时将容易遭受故障的数据部分恢复过来,从而达到降低计算机网络故障带来的影响目的。在可信网络方案架构建设中,采用二层交换机接入的方式,完善网络终端接入的渠道。在可信标示网关功能性开发活动中,对所有网络设备的可信任性进行全盘检查。并且在网络输出窗口的病毒防护中,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可信边界网关的局域网络进行边界限制,防止病毒渗透的风险产生。
2.3系统云安全管理平台的建立与高危病毒查杀
在计算机病毒安全防护活动中,建立系统云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对于虚拟网络防护的需要。采用高效率的安全审计方式,对个人隐私和数据进行保护。建立虚拟节点安全防护机制,实现云安全套件中的可信任数据存储系统建设,满足计算机正常稳定运行的需要。在企业日常经营性网络的深度运营维护平台建设中,用户应该积极采用自动化运维管理的方式,防止手动病毒检索造成的遗漏现象产生。建立一体化态势感知系统,将计算机病毒的防控流程进行全息展现。在事件跟踪流程建设活动中,坚持优先处理高危病毒文件的方式,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处理。积极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日常性的病毒防控活动中,开展深入的风险评估工作。通过采集事件关键数据信息的方式,进行病毒与可信任文件的关联性分析,按照一定的病毒查杀和处理原则进行审计取证。
3结语
在网络安全在线防护平台安全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网络防护和数据防护工作。技术人员要从应用系统防护与移动网络防护两个方面进行功能开发,凸显APT安全防护效果,维护WEB界面安全,显著提升网络系统的病毒防御能力。在计算机核心数据库安全防护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系统盘的安全加固工作,采用代码审计的方式,对数据库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弥补,打造一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论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控对策[J].科技资讯,2011,24:130~131.
[2]叶晓梦,杨小帆.基于两阶段免疫接种的SIRS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3,03:739~742.
[3]杨国文.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在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09:172~174.
云安全态势管理范文6
在公司进化论中,提高企业运转效能的关键点还是时间。谁都不得不承认,Office桌面已经统治办公室很久了。如今,微软要面对的是后生晚辈的挑战,后者的共同点是他们寄希望于云来改变各自的市场格局。
最典型的例子是谷歌,它天生反骨,不按常理出牌,更重要的是它要威胁微软的霸主地位,自己在网上搞文档,管你鲍尔默还是比尔・盖茨,反正Google Apps大小通吃。如此豪门间的竞争态势,让微软不得不重新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环境的松动,过去一直仰仗的Office必须重新发力,才能赢得在新环境下的主动权。谷歌走的是免费路线,网络上的一切应用随便玩,这是培植市场的阶段,能够把游客变成用户,它就胜了第一步。可惜,微软要吃的是大鱼,它不在乎萌芽期的谷歌抢地盘,因为大公司对Office功能的需求,绝非谷歌网络版所能替代。谷歌也希望能够跟微软平起平坐,所以它已经着手开发高端的Google Apps,每套价格大概是平均每年50美元。
对于微软而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Office是公司的摇钱树,是命脉根本。很多高端客户看重微软Office的品牌和实力,所以不容有失。也正是因为有这些长期捧场的老主顾,才保证了互联网时代套装软件依旧坚挺,依旧有市场,依旧可以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所以,尽管面临谷歌的挑衅,微软依旧稳扎稳打。用微软事业部经理Stephen Elop的话讲,Office 2010就是文档界的阿凡达,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当然,与时俱进的微软也看到了网络的巨大潜力,因此直接推出了网络版的Office,便于用户在不同终端使用,甚至在智能手机上也可以操作。微软还在PPT中嵌入了视频,并可以查阅社交网络、更新日历、电子邮件等。为了给谷歌致命一击,微软正计划低端网络免费版,一统江山。
Elop先生指出,微软已经为4千万付费用户提供了在线服务,而谷歌恐怕连一个零头都没有。他还强调说,通用和星巴克也决定使用微软的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