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1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
第1课天气与生活(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二,略三,自主学习课本46——49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答;天气持续的时间短,多变化;气候是多年的平均大气状况,一般不变化.
2,答;见课本.3,绿色表示晴,白色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海洋.[课堂训练]
(1)天气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2)天气影响了旅游业(3)天气影响了出行(4)天气影响了战争
(5)天气影响了竞赛(6)蓝,绿,晴,白,白,厚,阴雨
[拓展训练]
1.C2.B3.A4.D5.C6.C
第1课天气与生活(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堂训练]
1.来向,强弱,13,左,二,六,7,8—12.
2.(略)3.污染物,污染指数,污染指数,污染指数.4.自然,气压,风力,人类活动.[拓展训练]
1.B2.D3.B4.①---C,②---A③---B④---D5.玉溪多云,18—27℃
景洪小雨转中雨,22—29℃大理晴,19—25℃香格里拉阴,9—18℃
第一课时
二.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温度计,℃2.14时,日出前后,3.七,一,一,七,八,二,二,八.4.2时,8时,14时,20时,日平均,月平均,年平均5.气温年较差[拓展训练]
1.C2.D3.A4.A5.D6.D7.⑴一月,⑵南,因为七月气温最低,说明在南半球.⑶温带.⑷大陆内部,因为温差大.8.D
第2课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二课时)
第二课时
二.自主学习课本51、53、5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月份,12,气温.2.12,气温曲线,七,一,一,七.3.等温线,低温,高温4.温差大,差别小.5.0.6℃6.赤道附近,两极地区,低7.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低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拓展训练]
1.A2.A3.A4.A5.D6.⑴略⑵七,一⑶北京,29℃,﹣5℃,34℃⑷春暖,夏热,秋凉,冬冷⑸昆明,12℃⑹冬不冷,夏不热,一年四季凉爽.
第3课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课本P56—6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答:降雨,降雪,降冰雹等2.小雨,中雨,大雨,暴雨3.略二.略三、自主学习课本60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雨量器2.毫米3.降水的季节变化[拓展训练]
1.D2.A3.⑴降水与竞赛⑵降水与生活⑶降水与生活⑷降水与农业⑸降水与交通⑹降水与建筑⑺降雨,降雪,降冰雹等
4.D5.B6.﹙提示:冬季降雪时,用盛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雪,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再读取降水量数字﹚7.⑴略,⑵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季节⑶二月七月⑷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第3课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课本57页-59页,完成下列内容。
1.答: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答:降水量分布图3.答:有
4.答: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拓展训练]
1.D2.A3.B4.A5.⑴2000南美洲⑵200⑶越来越少⑷多少⑸少多⑹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⑺纬度海陆地形第4课世界气候类型(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三.读课本62页“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
1.热带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行气候;寒带有极地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3.答: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4.大陆东岸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知识点归纳]略[拓展训练]
1.D2.B3.B4.D5.C6.C7.C8.D
第4课世界气候类型(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三.自主学习课本63页-64页,完成下列问题:
1.答:从气温看,温带沿海地区夏季比内陆地区气温低,冬季气温高,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
差大;从降水看,温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多。
2.东部沿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西部地中海气候,气
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东部沿海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西部温带海洋气候,气候特征是冬不冷,夏不热,降水多而均匀;内陆是温带大陆行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季.3.极地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严寒,降水少.[拓展训练]
1.D2.D3.C4.D5.C6.C
7.A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不冷,夏不热,加上多而均匀。C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少,集中夏季。8.⑴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增温。⑵略。⑶略
第5课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导读课本65页-67页,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等
2.高纬气温低,低纬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3.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拓展训练]
1.B2.C3.C4.A5.D6.A7.B8.C9.A10.A
第6课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自主学习课本68、69页完成下列问题:1.略2.略[拓展训练]
1.D2.A3.B4.A5.B6.B7.A8.C9.C10.C
第五单元世界的居民
第1课世界的人口(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课本72——7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答:2006年3月,人数为65亿.2.答: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完成课本72、73页“活动”内容,并填空:
1.短2.低;高3.非洲;欧洲三、完成课本74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面积
2.自然条件好,人口分布稠密;自然条件差,人口分布稀少.3.工农业发达,人口分布稠密;工农业落后,人口分布稀少.[拓展训练]
1.D
2.B3.D4.A5.D6.B7.略8.A9.D10.D11.C12.D
第1课世界的人口﹙第二课时﹚
第2课世界的人种
三.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略2.略3.略4.略[拓展训练]
1.C2.C3.A4.C5.B6.D7.A8.B9.D
第2课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自主学习课本78、79页,完成下列问题。
1.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汉语3.英语三.自主学习课本80、81页内容,填空:
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洲2.穆斯林,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3.回教,清真教4.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5.伊斯兰教,喇嘛教[拓展训练]
1.C2.C3.A4.B5.A---⑵---cB---⑶---aC---⑴---b
6.C7.A8.D9.A10.C11.B12.⑴A----④B----①C----⑥D----⑤E----②F----③⑵东南亚,如新加坡
第3课人类居住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课本82——85页,回答下列问题。
1.答:人类的居住地.2.乡村和城市,因为人们最初是居住在乡村,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答: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4.答:乡村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等,城市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多.
5.答:见课本。二、填空:
1.劳动生产方式,2.较密集,分散,原始3.优越,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高山、荒漠地区[拓展训练]
1.D2.B3.C4.D5.A6.D7.D8.C
第3课人类居住地(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三.自主学习课本85——86页,填空:
1.热,住人,饲养牲畜,通风隔潮2.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厚,小,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3.因纽特,严寒,4.少,5.湿热三、自主学习课本82-83页,完成下列问题
1.答: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2.略3.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少有高层建筑。4.见课本83页
[拓展训练]
1.C2.B3.C4.C5.D6.C7.C8.D9.D
第六单元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第1课地区发展差异﹙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课本P87-88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答:220多个.2.南极洲,因为气候太严寒.3.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梵蒂冈4.答: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瑙鲁5.见课本。【拓展训练】
1.C2.B3.D4.B5.A6.C7.D8.C9.⑴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中国④美国⑤巴西⑥澳大利亚⑵①,③⑶.①,③,⑥⑷.②④⑤⑸.④,⑤⑹.①④,⑥,英语⑺①③④⑤
第1课地区发展差异(二课时)
第2课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一.自主学习课本P90-99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2.略.3.欧洲,北美洲,大洋洲4.联合国,1945,美国纽约,“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6.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2001,
7.国际奥委会,瑞士的洛桑,亚太经合组织.
二.自主学习课本P91-92、96,完成下列问题:1.题2题答案见课本.
3.答: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剥削.4题见课本.
5答: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石油矿石木材等原料,这些产品价格比较低,发达国家进口这些原料制成工业品,以很高价格买到世界各地,这样,发达国家赚钱多,发展中国家赚钱少.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2
一、 阅读题的特点
(1) 内容的真实性:取材于源于生活、生产及最新科技知识,所提问题紧扣实际.
(2) 载体的多样性:提供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公式、图片或表格等.
(3) 条件的相关性和隐蔽性:一方面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有的是多余的,只对叙述物理事实有用,而对解题却无用,对同学们思考和分析形成了干扰;另一方面,求解时往往出现“条件不足”,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认真审题,从中挖掘隐含条件.
(4) 知识的迁移性:解答时,要求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迁移过来,并应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之中去.
二、 应试策略
材料阅读题一般文字量大,给出的信息多.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耐心读题的习惯,在读题的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因为这类题的综合性强,可能与多个知识点有联系,或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等.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重视强化此类习题的训练,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包括阅读能力、搜集筛选信息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建立物理模型、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等.
三、 解题方法
解此类题的过程一般由以下四步组成:
第一步是处理信息,包括丢弃与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并使之跟物理知识发生联系;
第二步纯化信息,是把题目中的日常生活、生产或现代科技背景抽去,纯化为物理过程;
第三步为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或建立解题模型;
第四步用所学的知识点分步求解.
四、 典例试题赏析
例1 (2010年・盐城)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 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____.
A. 铜、银 B. 铁、铜
C. 铜、铝 D.铁、镍
(2) 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 “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____信息转化为电信息.
(4) 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
(5) 丙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丁图中的____.
解析 本题以“巨磁电阻效应”这一新技术应用为载体,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和对题中的图表的分析,考查学生阅读审题获取信息、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设计的几个问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该题从考查能力上,具有一定的梯度.比如第1、3小问属于基础性题,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第1小问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巨磁电阻效应”,辨别可能发生效应的两种金属,难度不大.第3小问考查“新型读出磁头”的能量与信息的转化.而第2小问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发生的条件信息,结合提供的图象乙判断膜层厚度为1.7nm时,“巨磁电阻效应”是否发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能力.本题的拉分点是第4小问,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迁移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丙图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推理磁头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经过磁盘某区域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与对应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磁头移动过程,如何将磁盘上磁记录信息转换为电流示数大小对应的图象,需要应用欧姆定律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答案 (1) B (2) 具有 (3) 磁 (4) 小 (5) B
例2 (2009年・江苏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____较大.
(2) 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3) 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
A. 30% B. 40%
C. 60% D. 90%
(4) 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
(5) 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
解析 本题以“汽车防冻液”为背景,要求学生在新情境下根据题中数据、表格的分析和有关物理量的计算,联系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从多角度综合分析进行答题.考查学生运用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试题对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是一道较有深度解答题.
答案 (1) 比热容 (2) D (3) B 120(数值在119~121以内均正确)
(5) 升高 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例3 (2011年・株洲)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
(1) 图甲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____极,若在1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乙中的____.
(2) 如果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____.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是因为____.
(3) 利用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以测量图甲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
① 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磁场中的位置1处.吴力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的电路,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丙所示,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请你将该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② 正确接线后,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Ω.
③ 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知,1处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T.
④ 在实验过程中,仅将磁敏电阻从1处移至2处,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电流表的示数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就现有的实验器材和电路,请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可供探究的物理问题:____.
(5) 在上述电路中,将该磁敏电阻从待测磁场中移出,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0.0mA时,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设电源电压为5.50V.
解析 本题通过磁敏电阻这一桥梁将电磁知识与电路知识结合在一起.(1) 考查的是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特点,(2) 考查图象的分析,(3) 考查电路知识,(4) 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
答案 (1) N 甲
(2) 增大 放入磁场前,磁敏电阻不为0
(3) ① 如右图 ② 500 ③ 1.0 ④ 增大减小
(4) 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有关吗? (或磁场分布是否具有空间对称性?或磁极受撞击后磁场强弱是否改变?)
(5) 由图可知,移出磁场时,磁敏电阻为
R = 100Ω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总电阻
R==550Ω
解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R=(R-R)= 550Ω-100Ω= 450Ω
例4 (2011年・盐城)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
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
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
(1) 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____(电流/电压)的装置.
(2) 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
B. 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
C. 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
D. 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
(3)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____.
(4) 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的电阻.
(5) 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____(大/小).
解析 本题以传感器为背景,将力、电知识融为一体.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关键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难点是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结合我们所学知识解题.
(1) 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可知,传感器传输的是电压的差值,用电压的差值来反映力F的大小.
(2) 外力F增大时,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应变片长度发生变化,可知电阻的变化.
(3)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表示力F的大小,压力越大电子秤示数越大,也就是输出的电压越大.
(4) 由图丙可知,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串联的电阻应该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低的电阻.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3
一、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是确立和更新高中地理教材内在逻辑结构的依据。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一种单纯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发展观;七十年代则将发展看作是以变革为主的经济进程;八十年代开始强调社会和谐平衡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期则将着眼点放在发展的公平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上;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可以从高中地理教材的演变中得到说明:它逐步从伦理的角度既强调代内和代际间的公平和社会平等,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公平、协调、平衡。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亮点,实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诸分支学科的和谐与统一。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需要教师从微观上系统把握。从理论的重要性来分析,只有理清教材内在逻辑结构脉络,理解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意图,教学中方能做到前后照应,避免各课各单元相互割裂。从实践的重要性来看,地理科学的实证性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社会现实。新教材体系中既有最新科技成果介绍,又有大量与人类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和问题。如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温室气体、酸雨、东南亚森林大火、信息高速公路、旅游景观与欣赏等。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日常知识积累,通过各种媒体有意识地积累相关信息,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与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二、从知识点的学科关联性上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常常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一是与当今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不够紧密,缺乏学生的社会实践空间;二是地理科学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得还不够,导致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存在不足。因此,以知识的学科关联属性为突破口,将高中地理教学的基础理论融人社会实践中去认识、解读、评价,从而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一是在假期中安排学生以《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等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自行确定活动方案、设计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等。学生在活动中既灵活运用了课本知识,培养和提高了合作意识、交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还深层次地接近和了解了社会。二是注重边缘知识和交叉知识的补充,突出综合性和创新性。如在讲授地理在宇宙中的相关知识点时,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讲解是比较轻松的,地球公转线速度的年变化与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密切相关的,在讲授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时,生物与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均与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等。教学实践表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通,不但有利于知识迁移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偏科的现象。学生在设计和撰写调查报告时,敢于并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从环保教育的趋向性上去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全球性环境与生态状况继续恶化,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间题也相当严重,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将环境教育列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进行环保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从环保教育的世界趋向性和形势紧迫性上去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一个侧重点。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包括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同时还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环境间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环保教育已成为高中地理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环保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所有涉及环保教育内容的单元中各节分为两大类课型:典型环保教育课和渗透型环保教育课。凡教材中涉及专题环境教学内容的为典型环保教育课,如“大气的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世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章节;凡教材各节中某一方面涉及或能延伸到环保教育内容的为渗透型环保教育课,如“空间资源”、“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教学内容。
四、从重点难点问题的典型性上去掌握学习的规律
重点难点问题是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产生的。理论知识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叙述性知识两类。一般来说理论性知识是指那些概念、成因、规律、特点等,这些都是每课的重点或难点,理所当然要向学生讲明说透,使他们牢牢地掌握。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就必须满足“直接来自于自然界”和“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两个条件,指出这两点后再分别举例让学生加以判断。如要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可从实例中指出其历史性,也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向科学进军。叙述性知识主要是对理论性知识的说明,往往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说明是怎么一回事即可,除了强调要记住其中某些重要的例子、数据、地名等之外,可由学生自行阅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是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由此,学习方法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重点难点问题的归纳与总结要注重典型性和规律性。例如:在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总是记混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记住,我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男左女右”,谐音为“南左北右”。又例如:在“1月、7月气温的水平分布图”上,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突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一问题是历届高中生掌握的难点。在教会学生如何推理出规律后,仍然有很多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出现方向上的错误。我在上课时使用了比较易懂的比喻: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每到冬季,大陆气温总比同纬度的海洋低,那里的等温线就会向赤道方向靠近,好像是“取暖”;而此时的海洋,略比大陆温暖些,因此,等温线会向极地靠近,好像是“乘凉”(无论南、北半球均可用)。这正好符合了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突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同样,夏季的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大陆上的等温线向极地凸出,好像去“乘凉”,而海洋的等温线则向赤道凸出,好像去“取暖”。自从用了这个比喻以后,无论在考试多么紧张的情况下,一般都没有错误出现。
五、从学习阶段的整体性上去提商教学的质,
高中地理的学习必须实现阶段教学环环相扣,必须通过步步引导、层层深人形成统一的整体。首先,引导和自学阶段着重揭示了教材的内容结构,是学习的基础;讨论与总结阶段着重揭示了教材的内部联系,是教学的关键。其次,根据实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创新阶段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各科知识,从而建立学科的开放体系。最后,在上述两个知识系统过程中,实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项功能。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感官并用,多渠道获取信息,做到了课堂学习、消化、反馈的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课外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4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