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确定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1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作了很具体的规定。在“教学目的”中,要求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把“听说”和“读写”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并列地位。在“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这就确定了听说读写是整个中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就近年高考语文而言,听说能力的考查有明显的加强的趋势。一是直接命题考查考生的语音、停顿、重音、歧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的能力;二是结合作文试题,考查考生实际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比如广播稿、演讲稿、讨论稿、节目主持人发言稿、通知等应用文体和谈话语体的写作及修改。

再就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言,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是娴于辞令、口齿伶俐、善于社会交际的人才,必须是耳聪目明,“听人说话,能够了解对方要旨”(叶圣陶语)的人才。

然而,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由于语文教学的影响,仍然是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而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的甚至将教材中有限的听说专项训练改为学生课外自学;现行中学教材(尤其是高中部分)虽然有听说能力的专项训练,但指导性不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实施,而且没有科学的系统,更没有专门的教材;不少教师认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想方设法给学生锻炼口才和听力的机会,但毕竟无序;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的有限又使得有识之士的“教改”实验只是“空中楼阁”;结果,学生读了十几年书,学了十几年语文(且不说在生活中的学习),大多数听说能力却较差,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平淡,语速不当,话不成句,表情难看……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听说教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迅速地大面积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中学语文听说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

陷入困境之后,必须走出困境。近十年来,笔者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而且一直与同仁一道努力探讨听说教学改革之路。于此且作一总结以就教于大家。

(一)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

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组织形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在研读大量文献和各种语文教改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省属重点农村中学)实际,学生实际个人(自身)素质的实际,大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以小组教学为主,以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这种组织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成立语文学习中心小组。每班4-5人,由有语文特长和语文兴趣较浓的同学组成,语文学科代表兼组长。中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①参加教师备课,研究讨论教学的难点,分析落实教学重点,具体讨论确定教学要点,分析安排训练的知识能力点和训练方式;②负责组织指导、督促和考核本班学习小组(见第2点)的语文学习;③编选拟定语文课文练习和单元练习,组织进行单元检测;④帮助老师批阅修改评析部分作业;⑤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负责讲析(或安排组织其他同学讲析)部分课文。——总而言之,让中心小组成为老师的帮手,成为小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具体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

2.成立了语文学习小组,每组4个成员,各小组同学的语文素质大致相当,座位临近(前后左右同桌,如不是同桌,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课时自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和中心小组的组织引导下完成各项语文学习任务(其中包括课内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3.组建了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之后,教师主要的职责是:①具体指导语文中心小组的工作,在各种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中做好示范(比如示范朗读,示范备课讲课,下水作文等等);②组织中心小组讨论制订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列出课文和单元教学的知识能力点;③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最重要的基本篇目;④补充语文中心小组讲析课文时遗漏的知识点和未处理好的重点难点,补充与课文或单元有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⑤编制单元练习,组织单元考试;⑥科学评价语文中心小组和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提示补正方法;⑦负责课文或单元或语文活动的重要的关键问题的小结或撰写相应的专题论文;⑧编印优秀作文集,组织优秀作文稿;⑨指导各种重要的语文活动(如朗诵、征文、创作课本剧,等等);⑩精选印发课外练习并指导课外阅读。

(二)优化听说能力训练的方法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采用的听说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如下4种:

1.朗读。这里所说的朗读主要包括:①早自声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和要求背诵的篇目;另外每学期补充10篇古诗文,要求背诵。每周三节早自习,每节40分钟,一学期下来,诵读时间达40小时,三年初中或高中,诵读时间达120小时,课文背诵达60多篇;②名篇赏读,间周一节课(课外活动),主要从《中国青年报》、《杂文报》、《散文》、《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报纸杂志选择精短时文;③新闻会,间周一次,要求全体同学写稿投稿(也可从报纸上荐稿,大量采用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拟的新闻稿,每天晚上7:00至7:30是全校学生收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中心小组选稿改稿定稿,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普通话脱稿播送。

2.读书报告。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故事会,每学期2次,在期中考试后进行(因为本校每年春秋两期分别有音乐之春和艺术节,在中期考试后第3周左右进行,故事会就安排在此间的课外活动之中),主要讲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等;②读书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讲所读的书籍(以文学名著为主)的基本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朗诵其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断;宣读自己的“文学评论”(实际上是读书心得,往往既省“评”,又省“感”);③假期见闻报告会,每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主要是概述自己假期所见所闻所感,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二三事。

3.讨论论辩。①讨论,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其具体方式包括个人钻研、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教师(或中心小组)总结发言。②论辩,即组织论辩会,不定期举行,从课本、影视、生活中去选择与语文学习相关的重要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论辩。要求各学习小组在认真准备材料,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发言材料(或提纲),然后采用双方论争的形式进行辩论;同时组织好“评委会”进行裁判和评定。

4.讲课比赛。

我这里所说的“讲课比赛”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讲析课文。每期一周,一般在期中考试之后的第一周进行(因为本校每期期中考试之后有一次运动会,停课2至3天,学生相对较轻松,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备课),但必须在开学之初公布教学计划时就要安排各学习小组具体的授课任务(我的教学计划和总结往往是先由中心小组讨论草稿,然后我定稿打印,学生人手一份)。作为教师一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好“讲课”示范,二是具体指导如何备课、如何确定难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讲课,教给学生“教学”的方法。

②评讲试卷。这里所说的“评讲试卷”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其是语文复习中,让学习小组在分头准备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语文试卷进行评讲。要求学生必须讲清:“试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怎样考的(角度、题型)——怎样解答(答题技巧)”;必须评准:“试题好不好(难度、信度)——好在何处(科学性)——有何启示(相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评讲时出现不足,教师要认真分析,予以补正。

(三)寻找检测听说能力的科学方法

我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听写:从内容上说,包括听写词语、句子、句群、语段;从文体上说,主要是古诗文;从方式上说,可以老师朗读学生听写,也可以是学生互相听写。

2.听话答问:通过同学老师诵读或播放录音,要求学生答问。问题不宜设置太多,问题的内容可以是记忆性的,可以是筛选性的,也可以是理解性的。

3.听话笔记:其中包括听课笔记,要求记准要点,记清思路,记住难点,突出重点。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活泼 亮丽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他能够利用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始至终牵动着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轻松自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一、新颖别致,有针对性的课堂导入

俗语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开始,学生的注意与思维都处于较松弛的状态,教师应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如果导入设计科学得当,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导入要具有整体性、启发性、创新性和时间性的原则,既要巧妙新颖,又不能喧宾夺主。导入新课的办法很多,或开门见山,或间接引入,或展示图片等。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老师将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地狱,一组简直是天堂,这是同一个地方,你们相信吗?你们想知道是谁导致它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吗?这一导入激起来了学生的兴趣,冲击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角色,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环节

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与语文教师的课堂组织有直接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其目的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教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搭好主动参与的舞台,让学生更广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教师机械地运用老一套教法,一讲到底;学生机械地记课堂笔记,根本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课堂教学的目的要让学生动起来,讲起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表演,学生间辩论,当小老师等多种形式,把绝大多数时间让给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教师有时可以仅仅只是“看课”,教师讲课可以是学习的方法,是知识的规律,疑难问题点拨。吕迁之先生说:“学生在课内要有大运动量,而且要有高质量的大运动量……”这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胸有成竹”,对教学时间“驾驭自如”,既要考虑到一堂课的重难点,也要考虑到学生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我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时,从插图入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列夫·托尔斯泰照片,再提问题思考,然后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懂得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对贵族上层社会冷酷锐利,对普通大众和蔼可亲伟大作家,进而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 教师只在于组织好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其他的如俗话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强制,更不能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师生情感交流贵用“请”字

语文教学是一种关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特殊的精神交往,有真正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的秘诀,是人与人行为的内在动因。它在师生关系中具有无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作用。师生情感的交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表扬和尊重,学生对老师的肯定和敬重。我总结自己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效果,每学期自己所教的班级成绩,在整个年级里总能排名在前。我认为,这不在于自己文学素养有多高,而是就像学生所说的,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因为我与学生交流时喜欢常一个“请”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某某同学请回答”“请坐”等话语时不时在我的课堂上回响,“好样的”“有进步”……对学生表扬和肯定语句也时常在我嘴里脱口而出。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效应。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眼睛来观察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反应中获得反馈的信息,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透视其内心活动。每当看到他们低头记笔记的时,我就放慢速度或停一下,每当看到他们对问题理解模糊时,我就适当地重复,并时不时地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赞美几句。适当的赞美不仅是搞好师生关系最好的剂,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以教为乐,在自己的岗位上,使学生得到关心、爱护,得到阳光雨露般的照耀滋润,从而产生激奋、崇拜、欢悦、热忱的情感,化感动为行动,形成一股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的动力。

四、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一节课中,学生思维最活跃和精神最集中的时间是上课后5—20分钟,这一段时间是教学的最佳时域。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教师就要充分合理利用起这段核心时间,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能否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学内容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教师应预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时,要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或交替的规律,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而且难点分散,重点突出,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讲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掀起了一节课的学习,成功的课堂必定有。那么,课堂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课堂的主要表现为学生情感发展和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过程是可以预设的,但课堂的兴奋点和是无法预设的。所以如何控制呢?我认为教师应牢牢地把握学生情感和思维发展的动向和脉络,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根据课堂情境,采取以情激情,用老师的激情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或诵读、或设疑、或优化教学手段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化学生的情感,并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情感推向,让学生的思维撞击出火花。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从指出:“一个教师在教室里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自己。”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极其灵活,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在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优化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亮”起来的方法很多,但我认为以上四方面是最实在最基本的。不信,请语文老师们不妨去试一试。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编辑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5).

[2]中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3]语文教研论从.中国文联出版社.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范文3

一、选择学点的主要依据

如何确定语文课堂主题,选择恰当的学点呢?我们主要依据五个方面进行思考:课程特点、学段任务、单元编排、学本特点和学生实际。

小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习任务主要是:1.识字、写字,认识16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个会写,掌握2000个常用词;2.正确朗读课文,在熟练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3.理解少量重点词句。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习任务是:1.继续落实识字、写字、学词的要求,会认2500个词语,会写1600个词语;2.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逐步培养对文本做出解释的能力;3.加强段的学习,学习归纳段落大意,理清叙述顺序,了解构段方式;4.加强朗读,在低年级读通、读顺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读,能够一边读一边想,并做简单批注;5.学习浏览和略读,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把握文本;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习任务主要是:1.继续进行词句学习,根据上下文推断关键词句的多重含义;2.加强篇的学习,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基本表达方法;3.学习不同文体的特点及阅读方法;4.能根据文本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需要加工有用信息。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文章主题编排的,单元导语中既有内容主题,也包含能力主题。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语的内容主题为“中外童话”,能力主题为“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也有的单元导语中没有明确能力主题,需要根据单元编排特点自主确定。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语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涵盖了古代的大思想家、神话故事、古代建筑和绘画等。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把握教学重点。

确定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特点,还应考虑其文体特点。如寓言常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其特点为:以事说理,以理服人;故事简短,道理深刻。在教学寓言类文本时,教师就要从这些特点出发,突出“事”与“理”,“事”是教学重点,“理”是教学难点。当然,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学生的发展实际等相关因素。

二、对各年级单元学点进行分析

明确了选择依据后,我们对每个年级的学点进行了细致分析,然后在教学中以此为主线,一一落实。下面举几个实例来说明我们的具体做法。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孔子拜师》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是说明性文章。我将单元学点确定在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上。学生可以查字典理解词语,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学生能从多方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实现单元主题的回归。

教学《孔子拜师》时,我抓住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体会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此外,还有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等候”和“迎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迎候”有迎接之意,“等候”则强调耐心等待。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比较和品读,能体会到老子的谦和有礼和孔子的尊师重道。

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我抓住“雄伟”这个词语来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文章通过总起句引出后文,依次描写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等,都是围绕“雄伟”这一词语进行的。这些内容的扩充让“雄伟”一词由抽象变为具体可感。此外,在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的“创举”一词时,可以让学生查字典,鼓励学生用举例子的方法说说对“创举”的理解,并造几个句子。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点分析。对于《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文章的教学,我确定了统一的学点:探索文路,体会文章结构美。之所以选这个学点,是因为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是写导游词,而导游词最重要的就是要条理清晰。很多学生习作条理不清、重点不突出,这三篇文章的结构各具特色,有章有法,非常适合学习借鉴。

《长城》一文是典型的见闻加联想,一二段写所见,三四段写所想。因此,教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由眼前景物联想他物的方法,重点让学生明白联想与见闻的关系,并把握作者的情感。

《颐和园》一文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组织文章,其清晰的结构可以说是游记文的范本。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在移步,又换了哪些景。教师要在黑板上一边勾画路线、一边标出游览点,画出示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走过”等动词连接过渡景物的方法。课文学完后,教师可以再用丛书中有相似语言结构的文章做拓展,并让学生试着练笔,巩固移步换景文章的写作方法。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点分析。“生活中的启示”这一单元几篇课文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而含义深刻,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反映出如何做人的大道理。每篇文章都有能直接点明主旨的关键词句,教师教学中要重点抓住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读懂文章,联系生活,从而有所感悟,得到启示。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学点一是“我”的情感变化。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发散思维,在朗读中感受“我”对钓鱼的喜爱。这样,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我”放掉大鲈鱼时的苦恼与不舍,理解“道德抉择”的困难。学点二是学习文章以事明理的表达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和关键词,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并进行仿写和比较阅读。

又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文。学点一是理清课文脉络,即一个场景、两个事件、一段感悟。此文可与《钓鱼的启示》对比来读,让学生找找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再思考对这种特点的文章应该如何借鉴。学点二是理解品读重点语句――“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通过赏析,学生可以很好地体会“我”心情的大起大落以及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点分析。“初识鲁迅”单元在导读中提出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另外,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是单元学习的重要任务。这些内容五年级下学期曾经进行过系统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已基本掌握。

《少年闰土》通过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四件事刻画了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件事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一面》则通过鲁迅先生赠书,表现出他对青年的关心。单元习作是让学生通过一两件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因此,“以事写人”应该是几篇课文的共同学点,并且是学习习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