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教育观;发展

20世纪末学界提出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在体育教育界引发热烈讨论,并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同,深刻、长远地影响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走向。十多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基本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开展,在变革人的思想观念上取得重要突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人们在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运用于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似乎在众多方面更大程度上停留在对体育课程的各种包装和点缀上,而没有真正根据体育教育的本质以及目前社会高速发展对体育教育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正确地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学校体育工作中不能或者不愿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宣传工具的现象虽难说是普遍但绝不是个案,应该引起重视和深思。为此,有必要对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内涵做深入探讨。

一、关于以人为本的“人”

(一)学校体育对以人为本之“人”的误读

第一,误读为“绝对化的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体育曾经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随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推广,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意愿、感受等不断受到尊重,这是一种教育进步的表现。但是,十多年来我们看到在“以人为本”口号下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就是绝对化的以学生为中心。当前,由于过度突出了学生片面的兴趣、意愿和本性,学生的求学自主性变成了对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忽视、降低或抹杀了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要的地位和作用[1],结果造成体育课程教学中无序、混乱以及系统完整性的缺失,甚至导致体育课程教学中“放羊式”教学的局面。第二,误读为“极端的以学生本身个体为中心”。以人为本并不是学校体育教育界首创的教育观,而是从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大环境下延伸到了学校体育教育中。在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有一个观点得到了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即“学校体育实现以人为本必须注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体育活动,宏观上就是指人们为满足或实现自身的健康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而进行的有意识、有规制化的主动性肢体活动[2]。如此,集体和个体关系的处理才是科学合理的。

(二)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归结为以人为本

要理清以人为本的“人”的含义不妨从本源开始。我国古代管子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管子•霸言第二十三》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里的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是一个群体概念,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源头,它关注的焦点是“类的个体”而非群体。不论持何种观点都应该把以人为本与其实现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在我国学校体育中贯彻以人为本就要在学校体育的环境中来厘清其“人”。从我国学校体育的现实环境分析,并以集合的角度区分,可以把“人”划分为群体(集体)、个体(个人)两个维度。按照的观点集体和个人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此,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人”既是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群体又是其组成个体。这在不同的层面上关注度有所区别,在实际工作中,集体优先于个体,合理限度内个体应该服从于集体;同时,实现以人为本就必然要落实到个体,否则面向集体的以人为本就缺乏前提。我们要防止的是“以我为本”,即极端的个人主义。

(三)以人为本在学校体育中应体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

从在学校体育中扮演角色的角度区分,可以把人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实现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文教育的视角探析体育教育应使人回归学校体育实践,并把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文化作为示范对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加上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其兴趣爱好、身体潜能各方面都是有所差别的[3]。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贯彻从满足学生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要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关于以人为本的“本”

(一)学校体育对以人为本之中——“本”的误读

第一,以人为本误读为“片面的以学生需要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乍一看来并无不妥。比如,学生的健身需要、提高运动技能的需要、娱乐需要等。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中,个体需要必须符合群体需要。个体需要如果脱离了社会需要,那么个体将无法融入社会,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这种观点看似关心人,实则是危害人”[4]。第二,以人为本误读为“过度的以学生安全为本”。当前,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学校、家长、教师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虽然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生命权的尊重,但是由于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教师在善后处理、责任划分、赔偿等问题上所处的绝对劣势,学校、教师当然应该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体育运动的激烈活动性、身体对抗性以及意外情况等决定了它往往伴随着一些运动损伤甚至极端意外的出现。过于强调安全体育课也会从根源上缺乏本真的挑战,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与活力,迫使学校体育变成了“残疾”“死沉”的教育。最终,学校体育的功能无法实现,学生的身心不能良好发展,损害的是学生利益,以人为本自然无从谈起。

(二)学校体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在稳步贯彻,这一重要的基本理论观念并非一日所成,需要高校长期实践,不断运用,通过科学方法加快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步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5]。本文综合了唐炎等人的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6],传承体育文化,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公民。这里最核心的是“发展”,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它也是学校体育希望的展现。因此,“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就是学校体育育人层面的根本,而不是其他内容。以上是从学校体育的育人层面来讨论。而从学校体育系统的管理层面考虑还必须同时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本,因为只有实现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才能胜任学校体育主导者的责任。

三、以人为本教育观下学校体育教学的反思

第一,过于强调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导致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违反了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强调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被广泛认同。人们往往注重理论研究,不注重实践中生成的条件机制研究,造成理论清晰而实践操作乏力。在学校体育过程中,自主性学习往往被解读为尊重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的主要方法,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有两个侧面,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即主导与主动的统一。但是,实际上一些教师上课准备活动完成后把几个球几根跳绳给学生[7],让学生自己玩,甚至督促指导都不要了。如此,教师轻松了,学生高兴了,然后说这是自主学习。但是,这种实质上的“放羊式”教学真能实现以人为本吗?第二,随意简化、取消运动技能教学加剧学生运动技能差的趋势,违反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现代体育项目经过长期的练习、修改、提高、完善,其技术、战术、规则经过大量实践研究不断总结而形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健身价值。学校体育将现代运动技(战)术作为主要内容是必然的,因为运动技术是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术做载体,那么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要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但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告诉我们,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在实践上[7],学校体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实现其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小龙.基于理念视角下的“阳光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契合及问题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6):725-727.

[2]江雯.体育活动中主体“人”的哲学内涵及地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1):23-27.

[3]黄华,陈海鸥.探究“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的问题[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12-114.

[4]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19.

[5]王瑜浩.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3):133-134.

[6]黄经纶,莫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1):67-68.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 任职教育 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 教育改革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将任职教育推向了新的更高的位置,任职教育发展应与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与军队人才战略需求相一致,与军事训练转变相融合。任职教育院校再一次掀起了教育训练改革的,而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教育观念不转变,思想认识不提高,军队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一、院校教育改革发展与教育观念转变的辩证关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由哲学的基本原理所决定区属的。在军队院校教育的实践中,一切教育行为现象的背后,都渗透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要改变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和客观需要的行为和现象,就必须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入手。只有这样,军队院校教育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培养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强大力量a。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动的先导,是由教育的理性特点决定的。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理性实践活动。理性的特点决定了教育不是一种盲目的活动,不是一种随机的决定,而是建构在科学筹划和精心设计上的一种高级活动。即在从事具体的教育行为活动之前,必须设计一张“施工”的蓝图。而这张蓝图实际上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化,是教育观念的反映和落实。教育行动产生之前,这种结果已经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实践主体的人的大脑之中了。它不仅影响人们决定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制约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而且规定教育实践的程序、方法、方式和途径,以及与教育实践相关的一切活动。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实际上就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的设计和追求。

二、任职教育中院校新教育观及其内涵

教育观念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总体上讲,教育观念就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的观念。军队院校教育要站在时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沿,不断确立适应形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新观念,不断赋予教育观念新的时代内涵。

(一)素质教育观念。

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根本要求。恩格斯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世界性的军革,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作战方式的根本变革。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陆海空天电一体,各种作战力量、手段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综合运用,战争对抗的整体性、综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作为一名军人,必须具有综合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军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要求。因此,军队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军校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是从根本上提高军事人才综合素质,适应未来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二)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活动,是指院校对学员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

军事领域历来是最需要也是最富创造性的领域,创新是未来高技术战争制胜的灵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场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是一场新的较量,是军事人才创新能力的对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教育在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是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始终牢固树立并实施创新教育观念,是院校教育自身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超前教育观念。

超前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超前教育观念是把现实与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储备知识和人才的教育观念。

确立超前教育观念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后天的效益,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军队院校教育是着眼未来战争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今天的院校教育,关系着明天军事人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军队能否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关系着明天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我们一定要有超前意识,根据明天的需要筹划今天的教育。所以军队院校教育更需要有前瞻性、超前性和预见性,必须确立超前教育的观念。

(四)开放教育观念。

开放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院校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教育资源,特别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加速发展自己的一种教育形式。

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国内外、军内外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前沿知识层出不穷,任何一所院校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学员了解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需要,要让学员始终站在理论的前沿,必须借助校外资源的力量。军队和社会是各种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实践中遇到的大量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而作为理论创新基地的院校如果开门办学,则既可以让学员走进实践的大课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把军队和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找出来研究解决,为军队建设和社会服务,进而实现双向交流,资源共享,这无疑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任职教育中加强院校新教育观应把握的方向与任务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不断突破,不断摒弃旧思想,不断赋予教育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不能祈望一蹴而就。

(一)把军校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常抓不懈。

军校教育是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培养人才的专门领域,是一种为特定目标而实施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它必须根据军队需要确定目标、培养人才。由军校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看出,社会发展了、军事实践发展了,为社会、军事活动服务的军校教育也应该随之发展。我们未来应对的将是信息化战争,涉及的知识包括陆、海、空、天、电各个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军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要求,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转变,而这种转变的源头就是观念的转变。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指导甚至指挥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内容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实施正确的改革,谋求符合任职岗位实际需要的建设和发展。

(二)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适时剔除不合时代节拍的思想、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新的起点重新学习、积累、探索的过程。因此,观念的转变是最彻底、最根本的转变,也是最艰难、最复杂的转变。军队院校必须下决心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在继承发扬我军、我国院校教育中形成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同时,大胆摒弃那些与院校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观念,突破陈规,开拓创新。这样才能推动我军院校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推动院校教育的大发展。

(三)将新教育观融合、渗透于军队院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我军院校教育现状来看,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必须着眼于当前我军质量建设需要,按照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客观要求,跳出“应急式”教学模式的圈子,把教学指导思想真正转变到为了打赢信息化战争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上。

在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上,要走出单纯满足“任职需要”的误区,把军人自身发展与部队需要、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统一起来。在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上,要走出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误区,摆正做事、做学问与做人的关系,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多元一体”的教育观念。在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上,要走出“我教你学”单向思维的误区,坚持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强化学员的“主体”意识,培养学员学习兴趣、启发求异思维、学会学习本领,走出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摆座次的误区。改革考试、考核和评估制度,把创新性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是否建立起创新体系作为衡量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尺度。在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认识上,要走出院校教育封闭管理的误区,正确处理共性需要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给学员更多的自主完善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树立全面开放、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念。

总之,我们要清醒认识军队院校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院校转型的需求,培养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3

一、素质教育人性化的重大意义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仅是人自身现代化、发展持续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要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当代中国跨世纪的民族教育工程,就必须在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突出人性化教育。

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是由人组成的。人组成社会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的属性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根据阿吉利斯的“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一个健康的人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走完这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以达到完全成熟,完善人的社会属性。从这个观点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如果只注重教育学生在社会上“做人”,忽略了学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是有违人的成熟和发展规律的。总之,素质教育出发点是人, 归宿是人。

教育坚持“育人为本”,一方面要做到“有教无类”,坚信每一个人都有可育可教的潜在资质,尊重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接受教育滋养的权利,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求“因材施教”,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要求,给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使能力、品格各有差异的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都能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育只有以育人为本,突出人性化教育,对学生一视同仁而又尊重个性,才能把满足社会育才选才的一般需要与促进受教育者自身个性的特殊发展协调统一起来,进而满足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对高质量、大数量、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应试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运转,不仅把如何促进社会整体与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排除在教育教学的目的追求之外,而且也使教育资源处在严重的闲置和浪费之中,加深或助长了育人环境的恶劣化趋势。应试教育还在社会上造成这样一种假象:似乎教育完全是学校或教师的事情,这样就忽视了社会及每一位公民在教育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

人性化教育则着眼于充分开发可利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境界。就学校工作而言,要做到教学、管理与学生的自我养成的有机统一。任何一科的教学都必须服从育人这个根本,都必须作为育人服务的手段而存在,使知识传授与个性发展成为同一个过程。任何管理措施、管理手段的采用,都必须以尊重学生自身的人格与自由为前提,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使监控管理逐步成为不必要的东西,把学生引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养成之路。就人性化教育而言,则应当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各尽所能的基础上达到协调统一,造成一个全方位、多途径、人人参与的教育氛围。

二、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要彻底改变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一方面把应试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转变,另一方面就是走教学管理现代化之路。

我认为在当代中国走教学管理现代化之路,就是要实践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1.教育观念现代化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者应树立适应时代的人才观、知识观、教育观、教育质量观,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培养机制的创新

培养机制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围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3.管理机制的更新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体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4.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

必须建立“重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一个学生,必须从两方面给予关注: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二是不拘一格育人才。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合格的教师要透过知识,把学科中的问题和争论推到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以人为本,打造好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工程

教育是一种事业,需要执着,一个执着的群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流砥柱。我们重视师德建设,锤炼教师师德师风,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强调高度的责任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注重教师专业的发展,制定了教师可持续发展战略,让教师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增强主体意识和内在发展动力。

6.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提高质量的长效机制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91-02

在世纪交替之际,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扩招、升格为重点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升格后的新建本科院校已达百余所,正面临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层次的提升是机遇、也是挑战,实现内涵升本更加剧了这种挑战的严峻性。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新建本科院校工作的重点。

1 专本教育内涵及其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各层次学历的学业标准中,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学业标准可以看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对专业理论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了研究能力要求。因此,本科教育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专科教育的放大与拓展,而是一种内涵上“质”的变化。通过教育要素的比较,可管窃这种实质性的变化。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广大农村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者,是研究性与应用性统一的人才。

知识培养掌握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新颖的技术和规范,理论知识在量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必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除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技开发、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备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科研能力,技术思想表达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师资结构学士学位为主体。教师主要担任教学任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教学效果。硕士、博士学位占较高比例。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师评价既要考核教学,又要考核科研。

实验室满足专科教学实验室满足本科教育所需的科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教育特征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创业性。

显然,专本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新升格为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升本,首先要办学形式、培养目标、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师资结构、实验室六个方面实现由专科向本科提升的转变。但是,在注重专本教育差异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的趋同特性:都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实用性与应用性人才的共同要求;都重视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任何一点贡献都离不开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本科教育不应对专科教育的全盘否定,其积累起来的众多办学经验,本科教育同样可以借鉴。

2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时期,由于历史欠帐较多,人们在高等教育竞争当中表现出的心态浮燥、功利较重、短期行为较多等原因,使升格后的院校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观问题。专升本是一个跨越式、上层次的质的变化,本科教育观念与专科教育观念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教育观念、理念的更新与确立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当前,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部分干部与教师,没有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意识,凭借自己具有多年从事专科教育的经验与突出表现,认为虽然学校升格,但自己作用不变,角色不变,职能不变,在实际工作中以在专科教育中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照搬到本科教育中。

(2)办学条件与任务问题。在升格前,大部分院校办学条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专升本”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教学与科研设施不完备,已经影响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办学任务方面,大学本科强调两个中心,既教学与科研,大专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而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格守“以教育为中心”,对教师的考察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而对科研工作缺少硬性要求,从而导致科研意识得不到强化,科研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任务上尚未跟上专升本的变化。

(3)师资结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遇到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相对本科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较低。同时,科研与技术开发薄弱,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导致在多数升格后的院校难以形成科研队伍和学术梯队,也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

(4)课程建设问题。新建院校课程体系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由于时间仓促、观念模糊、特色还未确定的情况下,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课程设置显得比较随意。当前,许多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是在专科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学时数,或者照搬现有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前者不符合本科教育质量要求,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本科人才;后者重复老牌名校教学模式,不易形成新建本科的特色,定位不准,难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5)科研与技术开发问题。由于专科教育强调教学,本科教育强调教学和科研,因此多数升格后的本科院校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缺少学术带头人、科研队伍薄弱、尚未形成良好的、高层次的学术环境。由于历史原因,在升格转型期,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之时,仍有许多教师缺乏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开展科研工作的压力不大,随意性较强,在省级以上课题立项中,仍然是教研课题较多,科研课题较少。

3 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建设方略

3.1 专升本后的战略转移

(1)目标定位的转移。

新建本科专业教育没有实力、也没有必要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而应该为地方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有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人才的一般要求,又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且职业及岗位的适应性广,后续发展能力足,明显区别于高职高专人才。

(2)办学中心转移。

专科教育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本科教育强调两个中心,即教学与科研。正是由于这个差异导致专科在科研实力上与本科有很大不同,也是专升本后,专业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3)教学内容的转移。

在知识面、知识结构上,基础课应由专科的“必需、够用”为度转为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由实用型、岗位针对型转变为应用型、适应型,强化实践以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上,低年级实施通识教务,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3.2 内涵升本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前题。

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开展本科教育观念大讨论,育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本科教育观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应当受到重视:

①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和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个大突破。素质教育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不同,素质教育与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某个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相应能力,但基础能力弱,心理素质差,自我开拓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弱。在本科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可再开发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研究事物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能力。

②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许多本科院校所提倡的本科教育观念。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与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而专门化教育则围绕着能力培养进行深度教育。因此,大学本科教育以打好基础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以宽基础,重方法为基本思路,强化通识教育。

③加强科研与技术开发意识。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充分认识科研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新升本科院校在以教学为主的同时,需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提升专业学术水平与学术声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业务能力。教师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学研究,一方面用科研成果的源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性的同时,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反过来,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从而促进科研。

(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关键。

新建本科院校,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实现“内涵升本”提供切实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同时并举的方针,“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发展潜在的可塑人才”、“引进外在的优秀人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一支能适应本科教育的教师队伍。重视现有教师培训,整合教师资源,增加教师的凝聚力,是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加快引进人才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科学研究是实现内涵升本的动力。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教学研究 教学方式

为顺应素质教育改革潮流,实现学校内涵的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悉心探索教学规律,以学生的“学”为切入口,从转变学生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着手,在德育实效、教学改革、教育科研、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而积极的实践,努力创设提升学生学力的环境和条件,并由学生的“学”的需求带动教师“教”的追求,终于初步取得学校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成效。

一、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

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后,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本身有生命力的唯一正确认识。

1.对学生本位论的认识

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主张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主张学校的职能是把学生充分地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人,而绝不能只是提供人力资源。学校教育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真正有助于潜能发挥,个性释放和成长的知识经验;教育要重视人的主观存在,强调学习者的内因机制,认为学习者的心智完善比学习的功利性更重要,人格陶冶比知识习得更有意义。让教育适合学生,还是让学生适合教育,就是教育以谁为本的问题。让教育适合学生,是指学生总是有个别差异的,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让教育适合学生,就是教育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

2.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成功教师的立身之本

现代教育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现代教师应该树立以下三个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德育教育,也是一种注重内涵发展的教育概念。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着眼于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从人的共性与差异性考虑,强调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发展。

现代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指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现代学生观的本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现代学生观既承认学生还是发展中的人,正在成熟的人,有发展潜在可能性的人;同时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教育的任务是把这些需要与可能转化为现实,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教育质量观。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现代教育质量观是看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人才,这种人才不仅是社会精英、名人,还要有更多脚踏实地、敢于奉献的“凡人”。因此,学校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主张培养全方位、多规格、多类型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踏实肯干、敏思好学,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不断在事业上有所进展,有所突破的人才。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当教师走进新课程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心理变化,并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达到提升学生学力之目的。

(一)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从关注“教”转变到主要关注“学”,就有一个锤炼教学基本功的问题。在传统意义止,“三字一话”基本功是衡量一个教师合格的尺度,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及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

1.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现代教育需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等,这都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协作。

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合作与交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共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语文组的“合作学习”、数学组的“做中学”、理化生组的“情景实验学习”等,都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追求新的发展与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成功教学范例。

教师还要与其他教师合作。让教师们在热烈的课前讨论、认真的课件制作、丰富的资源共享中,把教学中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学校还牵线搭桥,将老师的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鼓励教师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禁毒馆等优质资源丰富和充实课堂,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教师们驾驭课程、与社区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老师的信息素养、技能水平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也就直接影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校把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3.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而且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而根据他们的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为了成功地开发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我们要十分关注培养教师们开发和课程实施的技能,还成立了拓展型课程教研组,构建学校课程管理网络,鼓励老师撰写拓展型课程教案;还定期召开课程开发教师的信息交流会议,在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生需求、课程评估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的必要性,概述音乐教育意识的转向,介绍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变内容以及新时期音乐观念转变的意义。

关键词:

音乐教育;观念;转向

0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的多元化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出了融合化的趋势和走向,不同地域和国家的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实时地改变,同时也逐渐地改变教育观念,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音乐教学走向。在本世纪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对其他地域的音乐文化存在着强大的抵触心理,认为欧洲的王室传统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的核心,也是音乐的最高艺术展示。这个阶段的西方音乐教育,所选择的音乐文化主体几乎完全是本地域的音乐文化,长期对其他地域文化存在歧视的心理。在时代的发展中,很大一部分西方学者认识到了这种想法的不足之处,开始尝试着接触其他国家的音乐,如美国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并迅速发现了这些音乐内容中的优秀部分,将其与西方本身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实时地交流和融合,所产生的音乐形式更加悠美。发展到20世纪后期,已然形成了专业的国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西方国家彻底打破了一家独大的思想,认真地反思自身音乐文化的不足之处,广泛地与国外音乐进行交流。现如今,除了西方国家之外,其他国家也纷纷创新了音乐教育的方式,将更多的国外音乐实时地引入到国内的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并充分汲取其中的优秀内容,有效推进着音乐教育的进程[1]。

1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各个国家都保持了集中发展国内优秀音乐文化的观念,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则不予太多的接触,对于其的引进,几乎没有丝毫可能性。中国的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长期保持着对国内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对国外的音乐文化,一直保留在基础的碰触上,不会将其引入音乐教育的体系中。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域范围相当宽广,因而音乐文化的种类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而音乐教育的开展,仅仅择取了部分的民族音乐文化,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音乐教育作用,但是在整体上仍然有很大的欠缺,无法将全部的民族文化优秀内容完全地继承下来,导致很多音乐文化处于被忘却的状态。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开展,采取的主导形式是校园音乐教育,所选用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了对一些音乐作品的介绍,缺少对音乐文化历史的描述,使得受教育者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并不能将更多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继承下来,所形成的音乐特色十分有限,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严重缺乏。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不完整,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很大的疏漏,不利于优秀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此外,世界音乐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然较为明显,科学地参与到其中,不仅仅有利于整体音乐教育效益的提升,还能够加快世界音乐融合交流的步伐,使得我国的音乐特色更加完善,给予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为此,音乐教育观念有必要进行实时地转向,以适应当前时代音乐文化融合的需求[2]。

2音乐教育意识的转向

2.1开放性

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不能再向西方的传统音乐体系一样,盲目遵从欧洲音乐风格,严重抵制其他地域内的音乐文化,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音乐文化禁锢感,会使得音乐教育极为不全面,难以应对时代的音乐发展需求。在世界多元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转向,首先是教育主体的选择上,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能再固步自封,这样会使得本地域内的音乐与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文化发展差距,而且必将被新时代的世界音乐走向所替代。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广泛地引进国外音乐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使国内的音乐特色更加鲜明,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开放性指的是面向世界的音乐文化,而国内的音乐文化也属于新时期音乐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需要高度尊重国内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引进国外音乐文化的同时,将国内文化实时地传播出去,以推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使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所形成的音乐艺术具有更多的世界音乐特色,从而得到其他国家民众的认可和推崇[3]。

2.2超前性

音乐教育意识,除了要具有较高水平的开放性之外,还应当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超前性。虽然现如今的世界音乐文化,并没有实现完全的一体化发展,但是已然呈现出较为明确的融合发展趋势。为了迎合这样的音乐发展状况,国内的教育者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即将音乐教育的思路和主体选择设定为世界音乐文化,而不是单独的民族文化。此外,开展世界音乐文化教育,教育者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在音乐教育文化主体上具有超前意识,还必须完善当前的音乐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的音乐教育内容。比如,在结合国外优秀文化的前提下,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采取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而传统的教育设施仅仅能供国内音乐文化教育使用,因而也需要实时地引入国外音乐教育设施,使得现有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

2.3切实性

在民族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很大一部分优秀音乐文化被遗弃,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音乐教育缺乏一定的切实性,仅仅在表面上开展了音乐形式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只会存在于一时,缺乏长远的效益。同时,一直以来,国内的音乐教材设置,主要是以各种音乐作品为主,缺乏对音乐文化的渲染和阐述,使得受教育者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但是在音乐的文化知识层面,却有了相当大的缺陷。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在世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需要完全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中的优秀成分。因而,更加需要发挥音乐教育的切实性,完全地将音乐内容进行实时地继承,使得国内的音乐特色呈现出鲜明的旗帜,从而在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彰显出深层次的文化韵味[4]。

3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向

3.1现代化

我国的音乐教育教育思想,一直是以音乐的知识及技能教育为主,并不曾注重深层次的音乐文化内涵,也没有要求教育者实时地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在这样的状况下,国内的音乐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发展状态,而且很难得到全面地革新。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广泛地冲击,很多教育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应地,音乐教育也需要进行科学地完善和调整,而对其的改善,需要优先改变音乐教育思想。因此,伴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有效开展,音乐教育需要较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其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特色,满足当代人的音乐追求。

3.2多样化

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变,促使音乐教育体系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在课程的设置上,音乐教育者除了要继续开展国内优秀音乐文化课程之外,还应当设置其他方面的多样音乐文化课程,比如对流行音乐、西方乐器、美国爵士乐等,都应该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当代的世界音乐文化,已然凸显出了较高的融合思想,为了配合它的进程,音乐教育者需要实时地完善现有的音乐教学体系,将更多的国外音乐文化引入到国内的教育中,从而对现代人的音乐思想发展产生最为直观的作用,使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同色彩,提高对音乐文化的感知,促使创新出来的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时代特色,能够被新时代的人群所认可和推崇[5]。

3.3信息化

在世界音乐文化教育的前提下,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开展相互的音乐借鉴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之处,需要与该种音乐形式的主体进行实质地交流,才能够加以科学地更正。因此,当代的音乐教育十分推崇信息化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相应的音乐文化教育。这样所形成的音乐教育形式,也愈加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音乐学习心态,使他们掌握到更为广泛的音乐内容。同时,当前时代下的很多音乐教育活动,都蕴含着显著的信息教育特色,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信息技术上,不仅提高了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而且拓宽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向,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较高的推动作用。因此,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转变,必然要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4新时期音乐观念转向的意义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并不认同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向,要求依旧保持原有的音乐教育形式,推崇民族音乐特色,认为不应该把国外的音乐特色引入进来,使得现有的音乐产生了较大的改观,很多内容上已然不再保有传统的音乐特色。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国内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发展,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必然走向,新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念转向,主要是为了较好地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音乐教育观念获得了一定层次上的改观后,我国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教育主体,将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给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方向,拓宽了发展的渠道,使得现有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并且也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形成全新的音乐走向,推动国内音乐的风格朝向国际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扬传承出去[6]。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迅速发展中,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较好地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发展,其教育的观念也应该形成全新的转向。音乐教育者要在音乐教育思想和意识上,不断加以创新,推动音乐教育产生更高的教育效益,使得国内的音乐卡组体系更加完善。

作者:沈贺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许远伟.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育价值探析———评《守望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04).

[2]宋楠楠.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0).

[3]于海萍.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高考(综合版),2015(10)

[4]杨健,朱雅芸.将核心价值观培养渗透音乐教育全过程[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