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三本院校;多媒体;趋势;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

多媒体设备管理以及配置方案方面的欠缺

根据多方报道总结,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通过时空、大小、虚实等的变换手段,可以清晰的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方面应该先决定管理模式,再决定设备的配置。只有在先进的管理模式下,才能使所配置的设备在几年时间内保持其先进性和可靠性,才能进一步搞好多媒体教学。但是目前三本院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以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为例,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归纳如下:(一)多媒体教室设备配置方案的不足。(二)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仍处于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三)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连接较多,使用过程容易产生故障。(四)多媒体教室防盗设施影响了教学环境的整体美观。

大幅提升多媒体管理工作,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院校的教学经费也随之增多。用于多媒体教学的建设经费也很快到位,多媒体教室越建越多,设备也越来越好,更多的教师被吸引到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同时,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二)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 提高制作课件技术,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四)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五)改革落后的设备配置方案。(六)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七)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八)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开展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九)安装防盗监控系统,确保教学设备的安全。(十)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多媒体设备配置改革应向易管理、少而精、功能全的方向拓展

在教学中现存计算机、多媒体共同与校园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力促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更新。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采用易管理、少而精、功能全的设备配置方案,已成为当代医学三本院校新型课堂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易于管理,多媒体设备管理趋于现代化。首先,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采用集中控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模式。其次,设备少而精损坏率就低,减少了设备的维修费用。再次,设备配置方案中集中主要体现少而精和功能全。这样不仅减少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使他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钻研业务以及者协助任课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等。

(二)少而精,对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少而精指的是设备配置要少但是必须精良。在满足教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普通设备的投入,但是设备质量有保证,出故障率大大减少。多媒体设备目前采用的是少而精的配置方案,不仅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减少了教师对设备的操作。

(三)功能全,使教师的教学构想尽早有效地实现。首先,多媒体教学设备功能全。其二,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又可以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很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三,功能全体现在每个多媒体教室既可独立使用,又可将多个教室连起来使用。教师既可在校园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或调出自已制作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答疑,以及进行网络教学或者召开网络会议等。

综上所述,保障多媒体设备的正常使用,对教师对学校而言,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改革以往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配置方案,形成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良性循环态势。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如果设备出现问题,而束手无策,准备得多么 充分、多么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都无用武之地了。对于学校,设备若因非正确操作而导致无法使用、报废,那么维修、更换设备的费用将是一笔多么冤枉的开支。因此,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完善多媒体设备的维护与使用,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教学设备配置方案,促进多媒体教学迅猛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展望未来,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所有教师都掌握相关的的计算机运用方法,在教学方面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多媒体教学,并取得成效。那么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的教学水平更是蒸蒸日上。到那时,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声望更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源问题,定能保证可持续性良好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比较多的优点。我们应根据它的特点,将其有机地结合到教学工作中,避免出现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代替所有课堂教学甚至代替教师的现象,注意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搞好课件评估工作,有效地解决好现存的问题,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2.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2

在此次伦敦奥运会的媒体报道中,NBC选择与Twitter结盟,意在扩大前者在没有定时收看电视习惯的青年网民中的影响力,打造“我推(特)故我看”的传播模式。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这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盟”战略初见成效。NBC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观看NBC独家播出的奥运电视节目的观众群体当中,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观众上升最快,比上届北京奥运会上升了54%。其中,60%的青少年观众都是根据推特上收到的“推荐”信息才选择观看相关的电视直播或录播节目的。由此可见,这种“推”与“看”之间的互动还是相当明显的。

尽管社交媒体帮助传统媒体大幅提升了后者在目标受众群体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是,从此次伦敦奥运会的总体传播格局来看,社交媒体并没有改变其在内容和功能上的边缘属性。据美国皮尤(PEW)新闻基金会的调查,72%的美国人仍然选择通过NBC的电视节目了解奥运会的动向,只有17%的美国人只选择社交媒体了解奥运会的动向。社交媒体提供的是文字直播、视频回放和聊天(例如,美国游泳巨星菲尔普斯在Twitter上与网友聊天获得了超高的流量),但他们谈论的内容却由于琐碎而没有获得媒体的广泛关注。PEW的调查还显示,NBC王牌体育节目主播科斯塔斯在电视节目中对金牌得主的访谈仍然是最受美国观众关注的节目。

NBC对视频内容的绝对垄断,如为了保证广告商的利益延时播出开幕式和博尔特百米赛,再加上美国对视频版权的严格管理,使得美国网民一片骂声却也无可奈何。不少美国网民甚至“翻墙”到其他国家的网站看相关内容的直播。这说明很多对新媒体的预言家希望看到的“社交媒体主宰奥运会”的局面并未出现。在奥运会报道的权威性和专业品质上,传统媒体仍然让社交媒体望尘莫及。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挑战甚至于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内容和播出平台的绝对垄断。如NBC垄断了近20年来的奥运报道,虽然美国观众对此颇多微词,但直到此次伦敦奥运会,这个问题才由于社交媒体的介入而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在Twitter上出现了“#NBC失败”(#NBCFail)的话题标签,获得了大批的追随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NBC也没有进行直播,但四年前遭到的舆论压力要比现在小得多。这次伦敦奥运会,NBC仍然选择延时录播开幕式,遭到了微博网民的强烈抨击,甚至有专业记者的介入而成为了一个话题事件。英国《卫报》记者在自己的Twitter上发帖质疑NBC的垄断,公布了NBC奥运节目负责人的电子邮箱,号召网民写邮件抗议,遭到Twitter的短暂封号,最终在网络舆论的压力下解封,也说明了这种“媒体垄断”在社交媒体时代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大行其道。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3

好莱坞电影总需要反面角色,但这与事实有很大出入。

相对于“职场阴谋家”,肖恩更希望以一个完美角色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不仅仅是互联网圈子。在一次媒体的拍摄中(事实上基本是每次拍摄),他叫人送来了整整3个衣架的意大利西装,20件西服衬衫;咖啡桌上摆满了一排排眼镜和太阳镜;椅子上是成堆的吊裤带和领带;墙柜上摆着成排的皮鞋、休闲鞋和靴子,抵得上一个鞋店的存货。

相对于马克・扎克伯格那样的极客宅男,你更可以把肖恩・帕克看做是互联网业界的查特・贝克,商业界的吉米・亨德里克斯,或者是这个年代的第五个披头士什么的,他甚至比电影的扮演者贾斯汀还要有型。

他在16岁就因为入侵公司网站被联邦调查局找上门。

他不到20岁便拉开了音乐产业革命的序幕,让人们不再购买CD。

他遇见了马克・扎克伯格,一手将Facebook带上顶峰。 用Facebook前主管帕里哈皮提亚的话来说就是:“他现在看到的事情,多数人一两年之后都不一定看得到。”

在创办了牛逼哄哄的音乐分享网站Napster而又因为版权问题被关闭后,肖恩创办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公司Piaxo―提供帮助用户实时更新通讯录的网络服务,这家公司的一些经验甚至改变了后来Facebook的发展史。可惜好景不长,肖恩・帕克的自由散漫开始让员工和投资人忍无可忍,这个被称为“硅谷最不喜欢上班的人”最终被董事会近乎粗暴地开除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就像电影里“他”对萨弗林做的那样。

而当他室友的女友展示Facebook这个网站的时候(可不是像电影里从对象电脑上看到的),肖恩・帕克也许做了他前三十年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往Facebook的邮箱发了一封邮件,随后在曼哈顿一家中餐馆与扎克伯格等见了面。

后面的发展跟《社交网络》说的出入不大,硅谷天才帮助另一个天才把一个原本只在常春藤发展的泡妞网站发展成了一家真正的公司,进而占领整个世界。

肖恩甚至还借此复了仇,身为公司总裁的他让创始人穿着一身红色睡衣到硅谷最牛风险投资商红杉办公室胡言乱语“十条你们不应该投资我的理由”,红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项目而无从下手,白白少赚了至少50亿美元,而红杉正是当初把肖恩・帕克赶出Piaxo的始作俑者。

尽管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再一次迫于投资者的压力不得不退出Facebook,肖恩・帕克仍然是扎克伯格的良师挚友。他为Facebook设计的“双层股权”公司架构,赋予扎克伯格的股份以超级投票权,使之牢牢控制公司,成为少有的科技公司在多轮融资后创始人的位置仍牢不可破的例子。

Facebook的IPO成为过去两周全球媒体的一大热点,哪怕在一些地方“该页无法显示”,仍无碍于国家电视台当作自己的事一样报道。而对于肖恩・帕克本人而言,这一切的喧闹似乎过眼云烟,上不上市无过于个人账户多添几个零的区别。这些时间,他在准备着最新的项目Airtime。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4

【摘要】本文以代表受众接受度的“集体记忆”作为切入点,选取我国情景喜剧受众聚居的网络社区作为研究样本,收集各类对情景喜剧的情感、态度、文化价值观的话语,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得出中、美两国情景喜剧在我国社交媒体上“情感与成长——娱乐”“经典——沿袭”“文化接纳——文化批判”的“记忆框架”;在此框架内,集体记忆具备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其建构反映了社交媒体话语权的主导性。同时,展望我国本土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剧本的“众筹”,多平台的品牌宣传,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的回归,以及面向地方文化。

关键词 情景喜剧;集体记忆;社交媒体;框架;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缘起

情景喜剧发源于美国,其以短小的形式(每集大概30分钟左右)和轻松幽默的内容,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1992年,经过译制的美国情景剧《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被率先引入我国,引发收视热潮;而我国的情景剧则以《我爱我家》(1993年播出)为先河,已经有了22年的发展史。在这期间,国内涌现了诸多优秀作品,如《闲人马大姐》《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国外则有经久不衰的《老友记》(Friends),如今仍能吸引美剧迷们每周守候的《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和《摩登家庭》(Modem Family)等。

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类,情景喜剧被大量研究,当前我国关于情景喜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第一是情景喜剧的幽默性(话语)分析,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语言、文化、戏剧冲突等;第二是将国产情景喜剧与国外情景喜剧作对比研究(以中美为主),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题材、人物设计、叙事结构、文化差异、制作方式、产业环境等;第三是从文化产业角度研究情景喜剧的发展前景,不少学者提出了“本土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对策。概述之,现有成果大多纯粹研究影视作品本身,将情景喜剧看作文化产品,分析构成其整体的艺术因素,但以受众为切入点分析情景喜剧的接受度则缺少系统、实证的研究。本文将以此为突破口。

情景喜剧老少皆宜,受众出于年龄、生活环境、阅历、时代背景等不同,在观赏时的动机、审美、心理存在天然的差异,从而形成有所区别的对不同作品的“印象”和“记忆”。法国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个体只能在社会中才能获得记忆,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进行定位,而这种唤起、建构和定位记忆的文化框架即所谓的集体记忆。可以说,记忆依托于某一个“社会群体”中才有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部分重要的社会记忆通过社交媒体储存,虚拟社交为公共情感的集体记忆提供了完美的平台,情景喜剧爱好者们通过加入各类社区,发表评论,诉诸情感,结交志同道合者,丰富交往的途径,构建了一种别致的影视狂欢,留下了独特的关于影视作品的集体记忆。而这些记忆的话语,则代表了受众对情景喜剧的接受度。

本文选取我国情景喜剧受众聚居的网络社区作为研究样本,如豆瓣、主题贴吧(论坛)等,收集各类对情景喜剧的情感、态度、文化价值观的话语,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中、美两国情景喜剧在我国受众当中的“记忆框架”,并据此提出我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路径。

二、集体记忆形成的框架

(一)情感与成长——娱乐

娱乐性是情景喜剧的固有属性,但在与美剧的对比中,我国情景剧的“娱乐”性质却饱受诟病,如近年惹来无数争议的《爱情公寓》,被许多网友认为“为了搞笑而搞笑”“剧情生搬硬套”,而《家有儿女》则是“剧情比较搞笑,但剧中人物言语、行为误导青少年”。而美剧则被普遍认为搞笑的同时还十分“有爱”,如《老友记》中被奉为经典的友情,《成长的烦恼》中那一幕幕家长对孩子成长点滴的关爱和引导,更不用说以每集讲述一种人际情感为故事模式的《摩登家庭》了。尽管中、美的情景喜剧都注重在“搞笑”的同时建立人文情感,但两者给予观众的记忆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对我国情景剧的记忆与真实剧情有所偏差,而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正是由于其负面因素的干扰,连带着破坏了对整部剧的整体记忆。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对比框架下的记忆呈现,当对比的两者换成同为美剧时,也有该种效果,如在不少《老友记》与《生活大爆炸》的对比主题帖中,几乎是一边倒地认为《生活大爆炸》对情感的叙述“尚可”(JustGood),而《老友记》则是“非常棒”(Creat);而我国公认的情景剧巅峰之作《武林外传》,受众对其的记忆就不是单纯的“搞笑”,而是融入了亲情、爱情和友情的“神作”。

同时,大多数受众强调了“与美剧人物共同成长”的情怀,而对我国情景剧的记忆则更多是“陪伴度过少年时代”,如有网友表示“看《老友记》不下十遍,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每看一次,总会对人物有新的认识”。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剧大多播出周期较长,如《老友记》播了10年,《寻妈记》(How I Met Your Mother)播了9年,《生活大爆炸》(仍在播)也已经播了8年,许多观众都是真正的“与剧中人物一同成长”,而我国的情景剧大多播放周期较短,两三年就完结了,很多观众都是在年少时看过,因此记忆并不深刻。另一方面则是受众随着自身的成长,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让其对美剧的剧情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再投入时间重温,因此即使成年了也感觉还能从剧中找到归属感。但中国的情景剧制作水准并未达到“让人百看不腻”的程度,受众对其的记忆就仅限于少年时期。

(二)经典——沿袭

我国的情景喜剧是在探索和模仿中起步的,在社交媒体上,受众对于美、中喜剧建立了“经典——沿袭”的记忆框架,而这也是两者在社交媒体上被提及最多的话题。如《家有儿女》之于《成长的烦恼》,《爱情公寓》之于《老友记》,都带有很深刻的“借鉴”烙印。

形成这一记忆框架的原因并不难探寻,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初情景喜剧这一崭新事物被引入我国并大获成功,收视群体全覆盖、创作成本低的特点吸引了影视制作方的投入,而在当时的背景下,最保险、稳妥、易见成效的创作就是模仿和借鉴。作为伴随情景喜剧成长起来的“75后”至“85前”的一代人,他们接触过几乎所有在我国公开播放、在网络上共享的中、美情景喜剧,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下形成的记忆框架显然是合乎实际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记忆框架下,情节创新的情景喜剧则更容易脱颖而出,这也是《武林外传》口碑大好的极重要原因。

(三)文化接纳——文化批判

在中美影视剧的对比研究中,对文化的接受方式和程度是热点话题。而在情景喜剧这一喜闻乐见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下,我国的观众展现出了对多元文化的接纳,这也是诸多研究成果中提及的,而在社交媒体上,透过情景喜剧的中、美文化对比一直没有停歇。在社交媒体上,受众普遍接受美剧中的“异类文化”,而对中国情景剧则要求甚高。如受众对《老友记》中主人公们多次不靠谱的爱情经历,主人公之一菲比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怪诞行径”,《成长的烦恼》中麦克的叛逆,《生活大爆炸》中各主人公的低情商行为等,都给予了接纳,并冠以“人物个性的体现”;而在我国的情景喜剧中,文化批判的意味则较浓重,如《家有儿女》中刘星的捣蛋,《爱情公寓》中浮夸、不贴近真实的情节等,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范畴内被批判的家庭和处世行为。

这样的“接纳——批判”框架,既有我国受众对中、美文化的偏见,潜意识下愿意接受外来事物,而对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更严苛;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喜剧传递的情感和伦理价值,《老友记》对友情细致入微的表现,《摩登家庭》对为人处世的深刻理解,《成长的烦恼》对少年成长的点滴刻画,都给予了中国受众太深的记忆。而《家有儿女》《爱情公寓》等除了看时的乐呵,能给予受众的思考还是太少了。也就是说,美剧中对人文情怀的刻画和渲染足以掩盖其中的另类文化,其传递的文化情感符合人类应有的普世价值观,而在借鉴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情景剧由于各方面原因,均未达成理想的艺术效果,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

(四)经典人物(场景)的怀念

尽管中国情景剧在剧情方面有诸多缺陷,但仍然不妨碍其成为我国的观众们寄予厚望和留下美好回忆的影视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受众对中、美情景剧都存在“经典的怀念情愫”,如剧中的经典人物和经典事件就被经常拿出来讨论,网友们将自己代入其中的人物或情节,抒发见解,发表影评。如“《老友记》十大经典画面票选”“《成长的烦恼》的十大成长瞬间”“《武林外传》中你最喜欢谁”等,受众通过对经典人物或情节的怀念,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在这一点上,中、美情景剧在我国社交媒体上的集体记忆是有共同点的。可见,一些能够深入打动人心或具有戏剧冲突效果的剧情会以记忆的形式长期保留在观众的脑海中,很多影视作品就是依靠某些“闪光点”,让受众一下子接受。

三、研究结论

(一)集体记忆的文化传承价值

集体记忆依托于社会才得以存在并体现它的价值,在社交媒体上,中国观众对中、美情景剧的集体记忆主导和构建了独特的影视浪潮,这股浪潮是情景剧得以广泛传播、经典得以延续的强大推动力,是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年轻的受众通过社交媒体抒发对于情景剧的集体记忆,收获文化交流的,让情感得到释放,自身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简言之,上一辈人对作品的记忆实际上就是年轻一辈的“观影指南”,他们会从社交媒体的集体记忆中接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判断影视作品的收看价值,从而让经典的作品得以延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可见,影视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集体记忆并不是单纯的“影评”或“吐槽”,其还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经典影视作品广泛流传、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播的关键要素,社交媒体为优秀影视作品生命力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二)集体记忆反映社交媒体话语权的主导性

从我国社交媒体上受众为中、美情景喜剧构建的记忆框架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愿意将老牌的情景剧、美国的情景剧奉为经典,却对当前的中国情景剧评价不高,即使同为美剧,如同为多次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获奖作品的《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时,后者也明显不如前者。在社交媒体上,出生在不同年代的受众群体拥有迥然各异的对情景剧的接受度,反映在社交媒体上,就是对比区分的集体记忆框架。究其原因,当前我国社交媒体话语权主导者的主要构成是75后至85前的这一批人,在现实中,他们事业已经小有所成,同时乐于使用新媒体,愿意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接触过所有中、美的情景剧,且已经拥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对作品有更独到的见解,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更能获得其他人的理解,自然更有发言权,也因此成为社交媒体上情景剧集体记忆的主要建构者。

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符合自己年龄段的对于影视作品的集体记忆,正如当前的许多年轻人将《爱情公寓》视为对《老友记》的创新和超越,《武林外传》是中国情景剧不可逾越的丰碑,将它们奉为经典一样。可以预见,当如今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接过社交媒体的话语主导权之后,他们也会将自己对情景喜剧的情感烙印在社交媒体上,构建具有自身所处年代特色的集体记忆。

四、情景喜剧发展的途径

在娱乐至上的电视受众审美品位背景下,如何将大众文化的市场需要和弘扬价值观主旋律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新媒体时代下的本土经典之作,是情景剧制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剧本的“众筹”

近年来, “众筹”这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用语进入了新闻行业,记者通过公开报道计划,向社会公众募集新闻报道项目启动资金,被称为“众筹新闻”。情景剧的制作可以参考这一机制,但“众筹”的不是资金,而是剧本,这需要情景剧在进入正式创作之前,广泛采样民意,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做出最合理的选择,也就是说,拍什么、谁来演、怎么播,都由观众的客观喜好统计结果决定。这样的方式有成功的先例,美剧《纸牌屋》就是这样一部经由大数据“算”出来的电视剧,其中包含了对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的调查。在新媒体时代下,日益发达的传播技术能够保证情景剧制作方对剧本“众筹”的需要,目前的瓶颈在于缺少能够将数据分析技术与影视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提出较有创见性意见的编剧人才。

(二)多平台的品牌宣传

在影视作品和综艺娱乐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一部情景喜剧能够得到受众广泛的好评和追逐,除了自身的制作精良,另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制造吸引受众持续关注的话题,将作品打造成一个品牌。如我国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品牌宣传,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吸引受众广泛讨论和参与活动,就是较成功的案例;而如今风靡全美的《摩登家庭》,除了剧组多次组织有众位主演参与的线下活动,剧中的几位小演员更是社交网络Twitter的活跃用户,并经常与粉丝互动,带动了影视作品的传播度。

(三)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的回归

可以看出,社交媒体上受众对于中、美情景剧集体记忆的框架,并不是建立在“哪部剧搞笑”的基础上,而是哪部剧更贴近生活、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伦理、更能让人体会到普世价值中的经典传统文化,如好评度颇高的《老友记》《成长的烦恼》《武林外传》《摩登家庭》等就是此类典范。另一关键要素就是作品的创新要素,如《生活大爆炸》以科学宅男为主角,《武林外传》在我国开辟一种“有内涵地搞笑”的表演手法,就是此类精品。反之如《爱情公寓》则只能刻上“国产《老友记》”的烙印,成为部分受众的快餐文化。中国的情景剧制作需要真正地沉下心来,有“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态度,富于创新精神,才能实现突破。

(四)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地方文化各具特色,一些地方电视台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情景喜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广东电视台摄制的深具岭南文化特色的情景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和《新七十二家房客》,上海海派文化情景剧《老娘舅》,就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外来媳妇本地郎》已经连载了2000多集,至今仍在两广热播,可谓连续剧“神话”般的存在,周末一边吃晚饭一边收看该剧成为部分广东人的生活习惯。可见,弘扬本土文化,将目光定位于本地市场,不失为情景喜剧创作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五、结语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 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 大学计算机基础 应用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逐渐成为广大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重点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不仅可以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计算思维,为以后结合本专业领域更好地使用计算机打下坚实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量较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传统的单一的“PPT+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多种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引入教学环节,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多种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以多媒体和网络等为信息手段,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1]。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自身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Flash小动画演示知识点

Flash是美国的MACROMEDIA公司于1999年6月推出的优秀网页动画设计软件。它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用它可以将音乐、声效、动画及富有新意的界面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2]。应用Flash制作的小动画可以形象、动态地演示出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例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执行指令,执行指令需要了解指令的组成,需要理解控制器、内存、运算器等硬件之间的相互协作过程,这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大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利用Flas可以形象生动地把“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这一过程形象而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得这个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明了。Flash小动画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需要理解过程的知识点,除了计算机外的多种学科都能加以应用。

(2)多媒体视频扩展知识面

多媒体视频极少被应用于教学辅助,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视频资源日益丰富,使得多媒体视频的内容覆盖了很多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范围。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众多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及计算机安全等。如此广博的内容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详细阐述和展开,对于一些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课外自学很有必要。而有别于很多其他学科的特点是计算机学科的复杂性很高,想通过文字资料扩大知识面的学习难度很大,和文字不同,多媒体视频具备一定的科普性和趣味性,往往能很形象地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用一种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无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知识扩展手段。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时,可以给学生推荐观看《电脑组装》视频,使学生对计算机各个硬件部件有更为具体的认知,而且对计算机的组装能进行扩展学习;在学习多媒体技术时,可以推荐观看《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力量》视频,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发展史,感受科技创新的伟大力量,激发学生树立目标,引导学生努力进取,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一部优秀的多媒体视频或许会影响学生的未来。

(3)利用社交软件进行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

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简单,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等社交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以QQ群为例,首先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和答疑解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群中出来,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讨论,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并加以解答;其次,可以进行资料的上传共享,可以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一些常用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群文件中,如课件、Flas、多媒体视频、国家计算机级考试复习资料等相关资源,方便学生下载使用,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共享,互相借鉴和学习;再次,群中的作业管理功能可以提供在线的作业提交和管理,使得课后作业的形式更为丰富和多样化。总之,社交软件的正确使用,对于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好的补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习可以无处不在。更为重要的是,在“低头族”日益蔓延的今天,计算机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数码产品,帮助学生克服陋习,让这些智能设备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正面价值。

3.结语

本文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过程,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具体归纳总结出了三点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更要着眼于课外,寓教于乐,让学习无处不在,以兴趣带动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真正会用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有利工具,为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为合理地使用计算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图书馆服务

在网络化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有两个必须注意的问题:一个是传统阅读的延续问题,另一个是数字化阅读和传统阅读相结合共同发展的问题。由于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使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阅读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随着阅读载体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人们选择阅读的途径已经不是唯一的纸本图书。因而,对数字化阅读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开展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必备条件。

1 数字时代阅读的发展史

1.1 阅读介质的变化

人们的阅读介质,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纸张现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阅读介质。纸制阅读一直以来是人们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兴的阅读模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这就是数字化阅读。然而,现在人们喜欢阅读的实质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阅读的介质。数字化阅读是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一是阅读内容的数字化,即阅读的对象是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微博、网页等;二是阅读载体的数字化,阅读由原来的载体纸张,变成MP4、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

随着现代阅读介质的改变,其对象不再受限于阅读方式,在信息传递、交换、存储等方面更加容易快速,并能使阅读对象从简单的文字、图表、照片发展到图像、影音等多媒体形式。广大读者可以利用阅读介质的多种多样性,方便地在不同的场所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即能躺在床上读手机报,也能在地铁上读电子书。

1.2 阅读方式的变化

阅读方式在数字化时生了两种改变:一是使阅读从过去的自我化转化为交流式阅读方式,二是阅读途径的社交化。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快捷发展,使过去的相对自我的阅读转化成了交流共享化,例如以当当网上热销的《舌尖上的中国 第2季》为例,其与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 第2季》同名图书,打开页面,上面不仅有与这本书相关的推荐、内容推荐、部分章节、作者简介、媒体评论等,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还有看过此书的广大读者的评论帖、问答帖、圈子帖等等,广大读者可以借助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与评论。所谓社交化阅读是指以使用者为核心,强调读者互动与分享、信息的传递与存储的全新阅读方式,相比过去的以书为主体,现在更重视基于阅读的社交,更靠近以人为本;在阅读者与阅读者、阅读者与作者等多方关注的事实上,体现了阅读兴趣的产生与提升。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外借电子阅读器服务

现在图书馆的外借电子阅读器服务还是新发展业务,此项业务在图书馆开展的还不到10家,原因有两:①是电子阅读器只有单一功能,而其他工具如电脑、ipad、手机等完全可以代替;②是电子阅读器造价很贵而不可能大量供给广大读者利用,因此在未来的服务方面,需做出适当的调整来适应科技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本人认为,外借电子阅读器服务只可作为扩展图书馆现有电子信息资源的一种方法,目标是为了扩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兴趣,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而不是作为电子信息阅读的主要服务。

2.2 在线阅读

现在所有图书馆网站数字阅读都开展了在线阅读,体现了现在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都非常重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立。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服务还不是令人十分满意,首先是用户界面,其次是所有数字信息资源都要凭借书证号来登录,不能满足非在籍读者的阅读需要,缺少将他们转变为固定读者的方法。

建议:在阅读界面表现上,应根据广大读者的信息接收习惯与爱好,在广大读者视线的第一聚焦点及视野范围的核心区域放电子读物,来吸引广大读者点击阅读。尽可能开放免费的数字信息资源,来满足广大读者在线阅读的需要,这也是图书馆吸引读者,提升在线阅读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推广:在读者登录方面,国家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除了可用借书证进入外,还可以以实名制、临时读者证、社保卡的方式登录查阅,大大方便了没有借书证读者,值得各图书馆学习。尤其是国家图书馆的实名制方式,在网上用身份证号码认证后,就可进行在线阅读,马上就能体会到在线阅读服务的方便快捷与电子阅读资源的充足性。

2.3 手机图书馆服务

现在开通手机服务在图书馆并不多,并且服务项目单一,一般情况下只能提供预约、检索、续借等服务,属于起步阶段。而提供下载后阅读或导入功能的现在只有国家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几家图书馆。然而,当智能手机各项功能越来越先进时,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手机价格大面积降价,对于手机用户联接互联网时是最为实惠和便捷的模式。

3 结束语

我们生活在网络化的时期,信息量巨大、时效性强是现代阅读的显著特点,因而,阅读方式的选择应该是因人而异。应使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充分的发挥二者的优势出来,使广大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媛.左拥传统阅读 右抱数字阅读──中国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第二分会场综述[J].公共图书馆,2009(4):67-69.

[2] 谢蓉.数字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5):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