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1
作者张和张锐(2003)在《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一文中说:品牌生态学自诞生之日起,便在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品牌个体生态学;(2)品牌种群和群落生态学;(3)品牌系统生态学; (4)研究品牌圈内各种品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品牌生态学;(5)人和组织与品牌圈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跨学科的品牌生态学;(6)派生出若干个关联的应用学科,如品牌生态工程学、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学、品牌恢复生态学等等。
从上述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实质来看,比照生态学的研究构架,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的(1)和(5)实际上是从品牌个体到品牌圈这个大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可归属为品牌环境生态学研究范畴,因为在品牌中人的作用实际上是品牌的一个决定性的环境因子(象自然界对生物一样人是品牌的选择者);上述(2)可以按照生态学研究范畴分属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范畴和品牌群落生态学研究范畴;上述(3)和(4)实际上都是研究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之间关系,都可归属为品牌系统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上述(6)实际上属于应用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范畴,是应用科学,应该不在品牌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之内。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品牌生态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系统地按照品牌生态环境学、品牌种群生态学、品牌群落生态学、品牌系统生态学四个层面来展开研究。
对应生物分类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个体各个层级,品牌属于哪一个层级,作者向忠宏(2007)认为品牌可看作是植株。如果将品牌定在个体的层级,我们将无法解释现实中许多老品牌仍经久不衰的现象。约翰・菲利普・琼斯(1999)发现:(1)品牌发展过程并不完全遵循成熟后必衰退的规律;(2)品牌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概念;(3)产品可能会过时,但品牌不一定会随产品而进入衰退期;(4)品牌生命周期学说往往会诱导企业不恰当地将旧品牌向新品牌转移,造成真正的资源损失。
实际上,如果将品牌定在个体层级上,还不只是在品牌生命周期问题上陷入困境,在品牌产品的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品牌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上都将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将品牌定在物种的层级上是较为合理的。这样,用物种的形成、发展与进化(遗传变异、隔离分化)理论比品牌的生命周期更符合实际,品牌产品的时空分布、数量变化就因类似于种群的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而得到理解,品牌间的关系因类似于种间关系而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将品牌定在物种的层级,我们就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借鉴现代生态学的理论为品牌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服务。
综观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构架,笔者认为,其研究的核心构架包括四个方面:(1)概念(内涵与外延);(2)组织与结构;(3)功能与作用;(4)运动与变化。如果我们将一个品牌定在物种层面的话,那么,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相应地同生态学中种群研究一样,应该从“品牌种群的概念、品牌种群的组织与结构、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品牌种群的运动与变化”四个方面来展开。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提出“品牌种群生态学研究构架初探索”。
一、品牌种群的概念
(一)品牌种群的定义(内涵)。学习生态学对种群的定义,我们是否可以将“品牌种群”定义为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品牌产品个体的集合。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初探。在这里,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品牌种群?
(二)品牌种群的种类(外延)。一个完整的学术概念,不仅仅要有内涵,还必须有其外延,即种类问题。关于品牌种群的种类问题,首先的要解决的是品牌种群的命名问题。对于品牌种群的命名,可以简单地以品牌名称直接命名,如“海尔种群”,也可以用“品牌名称+产品名称”来命名,如“海尔冰箱种群、海尔洗衣机种群”。二者比较各有利弊,但是,前者简洁、后者复杂;前者易混淆产品结构、后者更能明确品牌的产品特性。
在生态学的种群研究中,将种群按照生物界的分类,将种群分为“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微生物种群”三个大类,那么,我们又如何建立我们的品牌分类系统呢?用什么标准和角度进行分类呢?这同样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根据我们的社会经济统计对于产品的分类来进行分类呢?或者以人的最终消费为标准,将品牌种群分为“消费类品牌种群(居民个人可直接用来消费的产品品牌)、生产资料类品牌种群(生产性企业的生产原材料、辅料等产品品牌)、能源类品牌种群”等三大类。这有待于大家进一步讨论。
二、品牌种群的组织与结构
(一)品牌种群的组成成分。生物种群的组成成分是由同种生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同理,品牌种群的组成成分是否也可以认为是由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同品牌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款式的单个(套)产品组成。因为,在同品牌产品中,一般情况下,只有型号和款式的区别。
(二)品牌种群的关联方式。种内关系包括生物的生活方式(单体型生活方式、家庭式或者家族式亲缘型生活方式、社会性或者非社会性集群型生活方式)、生存关系(种内竞争或者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关系。
比照品牌学研究,我们发现,品牌种群显然也存在类似的关联方式将品牌产品的个体关联起来形成一定的品牌种群组织与结构。在品牌产品上我们有单体、配套和系列化的产品结构设计与选择问题,这就好比生物的生活方式;品牌产品内部显然有类似的竞争和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利他、中性现象,如同品牌的“情侣组合、伴侣组合”的单体卖和配套卖实际上就存在竞争关系,再如计算机产品“Intel inside”利他寄生现象。所以我们在品牌种群研究中,就可能存在“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研究”和“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生存关系研究”及其相关问题进一步的研究。
1.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品牌种群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品牌学研究中的单品牌策略的选择问题,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水产品将海飞丝与潘婷分开,主副品牌结构设计问题,如雪铁龙爱利舍和雪铁龙富康,同品牌的伴侣产品设计问题,等等。在品牌生态学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学习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方式,并且,举一反三地运用到我们现实品牌经营中来。
2.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的生存关系。在品牌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的生存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些竞争、捕食、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的互利、利他、中性和偏害共生的机制、形成条件以及如何拟态化地运用到我们的品牌经营中来。
生态学将其种间竞争概括如下:(1)利用性竞争;(2)干涉型竞争;(3)优先占取竞争;(4)优势生长竞争;(5)化学竞争;(6)遭遇竞争。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竞争方式,无疑对于我们的品牌竞争策略的设计会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我们能从中领会到什么,就取决于我们的研究。另外,关于竞争的机制和策略等问题,生态学中的“竞争的不对称性原理、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与竞争释放的概念”都是值得我们化大力气去进行借鉴性地学习、研究和运用的。
3.品牌种群的结构性状。在生态学中,对于种群的结构,用“性比和年龄结构”两个重要性状进行描述,更为重要的是,可用这两个结构性状对种群未来的数量增长进行预测和分析。在未来的品牌生态学的研究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寻找到类似的结构性状指标对品牌种群进行结构性的描述和分析呢?
三、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
(一)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学中关于种群功能与作用的功能群理论。所谓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对于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最简单的划分法是将所有生物分为3个功能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个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我们将同行业的企业集群作为一个功能群来看待的话,对于一个品牌的研究,我们应该打开视野,将其放在一个区域性的产业结构中去考量,应该考虑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的展开,也就能与产业经济有很好的结合点。
(二)品牌种群的功能与作用的性状描述学术用语规范。另外,种群在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的性状指标,如盖度、重要值、存在度、恒有度、群落相似性系数、优势种、优势度、建群种、伴生种、偶见种、确限度等,都是值得我们站在品牌生态学角度去研究、学习、借鉴和运用的。
四、品牌种群的运动与变化
(一)品牌种群的形成
1.品牌种群的形成内因。对于种群形成的内因,生态学首先将其归结为遗传基因。有的品牌生态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笔者认为,品牌的基因,实际上就是品牌的文化价值的构成,那么,我们在这个问题的未来研究中,就可以通过遗传学的学习与借鉴,展开诸如品牌的基因型研究、品牌的基因变异研究。实际上,美国著名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和肯德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变异,将“普通美国人的工作快餐”转变为“有钱中国人孩子的生日大餐”。这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2.品牌种群的形成外因。生态学中,将种群的形成归结为地理隔离、领域隔离、生殖隔离和生态位的隔离。那么,在品牌生态学中,我们的品牌种群形成的外因是什么,有没有类似的隔离条件和机制呢?或者说,我们能否创造这重隔离呢?隔离机制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更有实际意义的借鉴,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展开。
3.品牌种群的形成过程。种群的的形成过程是沿着独立进化和协同进化两个途径进行的。所谓独立进化是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的隔离的品牌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于各自的特殊环境;所谓协同进化是一个物种的性状对另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在现实的品牌经营过程中,我们是选择独立进化的路径、还是选择协同进化的路径,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品牌生态学在这个方面对生态学的有关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和借鉴形成品牌种群形成的路径选择理论无疑有益的。
4.品牌种群的形成机制。“物竞天选、适者生存”是普遍认同物种的形成机制,大自然对物种的选择有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三个类型。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品牌选择的“天”就是消费者,是一个重要的品牌环境因子,顾客是上帝在这里有新的诠释。问题是,对于具体的品牌来说,“天”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品牌定位理论、目标市场的细分理论就可以在品牌种群的形成机制上有很好的结合,关键是如何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
(二)品牌种群的增长
1.品牌种群的增长率的内因。同生态学一样,品牌种群的增长是品牌种群生态学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品牌经营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品牌种群的增长。
生态学告诉我们,种群增长的内因有三个:内禀增长率、年龄结构和密度。其中,最有价值的概念是内禀增长率的概念,所谓内禀增长率是指理想环境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其品牌种群增长的内因是什么?是不是也有一个内禀增长率?是不是也和密度有关?如果有的话,那么,品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又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如果和密度有关,那么,密度是如何影响的呢?是不是也有一个最大环境容纳量(K)的问题?对于每个品牌种群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K)是如何进行测算的呢?
2.品牌种群的增长率的外因。种群变动的外因是环境的变化。那么,品牌种群种群增长的外因是什么?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品牌生存的环境。那么品牌环境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品牌的数量变化的呢?当然,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品牌的生态环境中去研究,但是,这是与品牌种群数量增长有关的重要问题,是必须展开研究的。
(三)品牌种群的生态适应
生态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值得我们在品牌生态学中借鉴和运用的,这就是生态适应的概念:生物对生态环境变化所作出的有利于生存与发展的适应性变化。在种群的层面,生态适应有生活史策略、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策略等。
1.品牌种群的生活史策略。所谓生活史策略就是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生物在生活史上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生态适应策略,k-对策(k-对策是以“质”取胜的对策。)和r-对策(r-对策是以“量”取胜的对策)。笔者认为,k-对策和r-对策的概念,对于品牌经营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品牌生态适应启示。这个概念启示我们,在品牌的设计和面对不同的环境与变化中,我们是以“量”取胜、还是以“质”取胜?我们根据什么样的环境指标进行选择?又如何进行选择?在品牌种群的设计上,k-对策者和r-对策者在产品和品牌设计上有是如何在性状上进行组合的呢?无疑,这也是品牌生态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2.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策略。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趋异适应和趋同适应同品牌学研究中的“差异化战略”和“跟随战略”类似。那么,在这里,就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等.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心理学;生态学;生态心理学
一、生态学
生态概念的雏型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公元前三世纪的雅典学派首领赛奥夫拉斯图斯,他在其植物地理学著作中已提出类似今日植物群落的概念,不过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851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引起了人们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重视,更促进了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这一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生物体与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后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概念及方法的引入而使其逐步完善。由于它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而备受关注。生态学本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强调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其核心是协调、适应、共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导致的环境变化成为人们研究和学习的重要课题,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地学、环境管理学等环境学科成为较新的学科。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恶化,生态研究的视角逐步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拓展到人类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世界发展的关系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生态化系统理论最早是有美国心理学家UrieBronfenbrenner在其论文中提出的,其定义为:研究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成长的人类个体和最近近景(即发展的个体所生活的环境)的变化的性质之间的相互适应,并且这一适应过程受到了不同环境间关系的影响,也受到了包含这些不同环境的更大的情景的影响。
二、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的崛起
生态心理学是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结合的结果催生了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这两个新兴学科。生态心理学是从生态学的出发的研究,是考察生态环境、生态危机中的人的心理行为问题。但是,所谓的心理生态学则更进一步去考察反过来的问题,也就是从心理学出发的研究,去考察心理生活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是把人的心理生活看做是包容性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葛鲁嘉)生态心理学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家库特勒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创办了《心理生态学》期刊,他开创了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先河。其理论核心是巴克和吉布森为代表的理论范式。他们的思想基础是:生态心理学以一种研究动物(或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是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倾向或取向。然而生态心理学的发展并非一帆分顺,它在主流心理学蓬勃发展时却备受冷落,它的种种长处被暂时地遮蔽。只是当主流心理学敗于解释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的心理现象时,由于生态心理学采用生态效度实验法和自然主义研究法相结合的策略,它就把自身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易于解决实际为题的优势展现出来,此时它才从边缘地带渐渐回到关注焦点。由于生态学反对孤立、片面、割裂地认识与思考,而强调联系、整体、协调、适应、共生地认识与思考,它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课题,拓展了各自学科研究的疆域。例如,生态翻译学已成为目前翻译学研究最热门的科目。随后诞生的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发展和壮大。80年代年伴随着国际心理学学会的创建和《生态心理学》的创刊而走向完备,生态心理学自身含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别,而我们通常提到的是狭义生态心理学。在这一阶段生态心理学完成了其最重要的理论构建,尤为可贵的是,生态心理学相关原理被应用到认知心理等领域,扩大了生态心理学的影响力和应用范畴。生态学和心理学及生态学和翻译学等人文学科的结合较晚,但是它们自从诞生之日就显现出勃勃生机。因为心理学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宗教形态、哲学形态、常识形态、科学形态、类同形态、资源形态等等。人的心理存在即体现在个人的心理存在,又体现在民族心理和社会心理存在上。个人心理如同它们的细胞,个人心理的延续、发展、变化汇集成它们的存在与变化。细胞与整体本身就具有生态学含义。因此,心理学本身就该具有生态观,心理学树立自己大科学观,不仅仅和它们紧密相联,而且充当各个学科生存、发展和避免极端的根苗。例如,西方的科学危机及人文危机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危机,包括李约瑟等人极力主张儒家和道家思想对危机具有积极的修正作用。同样,各个学科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瓶颈时,只有心理上的认识性转变才能使其走出泥潭。从宏观的角度,科学学科和人文学科往往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身心关系,而人的心理世界和文化世界是塑造和创造的关系。各个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无论如何发展变换,它们的存在或生存首先需要人们的领悟和认知,这时人们摈弃了“眼见为实”的传统认定生存或存在的方式,而是用“心灵”感受到它们存在的意义。然后,人们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本质的、基础的、具有原理性的东西进行筹划和设计。在领会和筹划之后,学科并未自身具有生存或存在的可能。为了进一步掌握学科脉络和实质,人们需要对它们进行阐释,只有这样学科本身的生存空间才能极大地拓展。因此,各个学科都与心理学有着通达的联络,深受心理学的指导和统筹,它们本身和心理学在根源上就是动态地互涉关系。他们的存在心理学是可以提供各种思维方式的源泉或根苗,它对人们认识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是像“水和阳光”一样的源泉,促使各个学科的蓬勃发展。根苗、树枝、树叶形成了生态链,心理学和各个学科演变成学科群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1994年,UrieBronfen-brenner和StephenJCeci根据个体发展受到生物特性和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影响,从而把这种观点概括为生物生态模型。运用生态学原理及方法能够较好地协调人和自然、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这样,自然科学的发展逐步带有生态学倾向,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的生态化思潮的发展。科学技术过度发展带来的危机和隐患首先反映在社会心理学领域。
三、生态学带来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为一些人文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式。尽管它还没有形成成形的研究范式,但它带来的是新的研究取向和趋势。生态心理学由于吸收了生态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改变了心理认知范式,使认知过程达到单一到多维,从横向到横纵交融、平面到立体的提升。许多学科领域和研究领域,例如哲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翻译学等等,专题类地被划为某一特定的研究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被界定和固定。因此,它们只好在固有的疆界内进行研究和探讨,往往是只知道此在,忘记了彼在。生态学则强调彼此之关联,即强调心理学的存在,又重视与其横纵关联的学科关系。首先,它强调共生、互惠、整体的思想方式,建构出宏大的视野来对心理学进行探索。其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对象可以在其他学科中找到证据和证明、逻辑和启迪、方法和验证,强化了各个学科间的互通和互融。再次,用生态学中进化论隐喻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共同“动态发展”,促进了心理学不断上升、不断促进、不断协调、不断融合、不断多样化、不断复杂化的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既可以维护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又可以借以生态伦理来规范和协调“与心理学相关学科群落”。心理学生态化即有责任协调心理学内部各方向的关系,又有责任平衡各个学科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生态化讲求的是心理学诸方面所形成生态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强调的是心理生态的平衡和共生。另外,生态化研究改变了割裂的静态研究方法,促使心理学研究具有动态范式的性质,为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动力。
参考文献:
[1]BronfenbrennerU.TheDevelopmentEcologyofHu-man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9.
[2]葛鲁嘉.心理资源论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0-141页。
[3]胡珍生,刘奎林.创造性思维方式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35-136页。
[4]葛鲁嘉.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
[5]肖志翔.生态心理学思想反思[M].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易芳.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审视[M].南京师范大学,2004.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3
(一)概念
教育生态学最初在《公共教育分析》中被提出。而后在国际教育领域开始被认同和接受,最初被当做科学术语进行理解。最初的教育生态学理念被认为是跨学科的研究概念,为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生态学理念顾名思义,将生态学概念与教育理念相融合,通过不同领域的概念渗透实现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我国的教育生态学主张以环境生态学核心理念为基础,也就是将生命现象与生命生存系统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为研究核心,进而延伸到教育领域的各类型概念、生态系统以及各类教育现象,掌握好教育未来进步发展规律,把握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教育可持续发展方向[1]。
(二)教育生态学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结构
教育生态学主要是以教育为基础,属于对教育的产生和存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制约的整体环境体系。在教育生态学观念中,以学生的个体进步发展为基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要目标。整体的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结构可以划分为宏观教育生态学和微观教育生态学,从整体宏观角度分析主要涵盖了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宏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属于联系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从微观角度分析属于包含各类不同网络环境因素,分析整体对网络教育产生的影响[2]。
(三)教育生态化与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念。高职的英语教育教学也属于一个微型教育生态系统,在该教育生态系统中包含了不同个体、不同教育种群、教育部落等等,包含不同教育生物成分,无论是内部教育环境还是外部教育环境,都会对高职英语产生重要影响,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应该深入分析和明确把握好教育生态环境系统与高职英语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来带动整体高职英语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进而为高职英语未来进步与发展打下基础[3]。
二、高职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现阶段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采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单一关注学生的英语单词积累与语法知识的学习,脱离了社会英语高职人才的需求,传统理论知识积累后学生也无法灵活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英语人才岗位工作的需要。其次,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师团队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教师属于整体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持与核心,在高职英语教育的未来可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旦高职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落后,很容易导致整体的教师发展团队建设受到限制。
三、实现高职英语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重视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工作运用提供基础。为整体的高职英语教育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教育生态化也要求高职英语教育明确社会高职人才需求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高职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其次,加强高职英语师资力量建设。教育生态学理念要求以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为重点,适应社会对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人才岗位需要。构建起完整同时符合实际人才需要的高职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将教育生态学理念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综上所述,现如今,教育教学生态学观念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所以应该以高职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概念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方法,明确社会高职教育人才需求,带动整体高职教育发展。
作者:钟元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玉梅:从教育生态化角度分析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203.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4
关键字:风水说、景观生态、思想探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风水说和景观生态学思想两着的本质都是以关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及其实践而言,以前我过得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相对有限,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方面,远远不能够达到生态景观学的先进技术手段,但是基本的格局和结构式大体一致的。
工业化之后,世界的三大问题(人炸population,环境污染pollution,资源枯竭povery)趋演趋烈,迫使人们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促进了西方景观建筑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尝试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物圈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各种范式和模型。而此时我们再来看/风水0这门古老的学说,同一切传统学术一样,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它不可能发展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体系。然而,正因为它的准科学性,它的直觉感知性,使它少了一些还原论和辩论证的干扰而具有有机性、整体性,这与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结构思想体系有着惊人的相似与同向性。比如风水之注重“水”、“风”、“土”、“气”种种有关论述乃至模式化的表达方式,就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动物植被等有一致性。
我们比较风水说与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希望能探析一条跨越地域、历史、民族,沟通古今、中外之路,从人类文化历史的脉络中,寻索到瞻望未来发展的共识。
二、景观生态思想概念
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即景观生态学,它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发展历史比较长远,大约在20实际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Troll提出了“景观生态学”一词(okologische bodenforschung),引起了当时一大轰动。Troll根据当时地区的地理学和植被研究的传统,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后来在1983年的美国的伊利诺斯州A-llerton公园召开了景观生态学研讨会,大会上强调了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格局--过程”学说、“缀块动态学说”等。这点比较像风水学说中的沿革,讲的是由由形法乃至理气,又派生出阴阳、五行、八卦等。但是说的这些过程,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趋吉避凶,创造出适合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地--人之和谐。
三、风水说中的景观生态结构
1、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
许多个景观单元经过设计和组成形成了生态景观结构,克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景观结构模式(如图①)。它强调了空间构造对于环境的重要性,尝试着通过改变空间的形式来体现景观区域的合理和安全,就是把“人”和区域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当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设计。风水相法分为阳宅和山川两种相法,接下来我们就以山川相法来阐述风水说中的景观生态思想。
(1)气-基质
基质在景观结构中是分布最多,串联性最大的结构。基质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内部与外界的所有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在“风水说”中,气是万物的基本要素。在《老子》有这么一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大概意思是说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之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气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它千变万化。近代的彭其亚斯和威尔逊的“宇宙背景辐射”学说验证了这一说法。
气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囊括了能量、物质、信息和精神于一体,当一个结构以气为功能特征,那么这个结构就精妙的切合了基质的三个特性:面积的优势、空间的连续和区域环境总体的控制作用。在西方,生态学家尝试着在基质上建立生态景观模式。所以,风水中的“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脉-廊道
廊道是指生态景观结构中连接两个相邻部分的线型或者带状的结构。分为深林廊道、河流廊道、道路廊道等多种形式。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主要就是通过廊道的多种多样来体现的。廊道的主要特征有宽度、组成内容、内部环境和形状等。
脉就是在风水中与廊道相对应的概念了,它是廊道的形象化。我国是一个山水分布很多的国家,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利用了山脉和水脉的理念。《管氏地理指蒙》中:“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借龙之全体,以喻夫山之行真”指出了山脉即为龙脉。风水家在看风水的时候都经常用到“寻龙捉脉”和“寻龙望势”等词语。古人认为“天不足西北,地下满东南”意思是说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所以风水家认为西北方是水的源泉,以向东南流为佳。中国大地上覆盖了许多山脉与水脉的廊道结构,就如同人体的经脉中流动着气血,完美的体现了廊道的四大功能:第一,廊道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第二,廊道还是个运输通道,使能量和物质相互传递,第三,起到了净化和保护的作用,如高山挡风抵挡寒流,流水净化,第四,是物质能量的源泉。
(3)砂、穴-斑块
斑块泛指生态景观中与周围环境外貌和性质上不同,且有一定的内部形态的结构。简单的讲,我们在现实中所看到的森林、草原、农田和城市都可以看做是斑块。由于斑块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以及内部性质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斑块。在风水学中与斑块像对应的概念就是砂与穴了,风水学中把环绕在城市周围的群山看做是砂。如《青囊海角经》中的:“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为乎下,垂头俯伏,行行无乖戾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详之象;远则为城为廓,近则为案为几;八风以之为卫,水口以之而关”说明了砂与龙的隶属关系。其意象实际上是一个环形的生态景观结构,如《葬经翼》:“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青龙蜿蜒,白虎驯伏,玄武垂头,朱雀翔舞”,表现了一个多环形的地貌形式(如图②)。
古时候,这种环形格局意味着吉祥。从生态景观的角度上斑块的形状越接近方形或者圆形,其结构就越紧密。而紧密型的结构则利于管理和能量物质的节省利用,刚好说明了古时候行为是合理的。
穴又称明堂,在《葬经翼》中有这么一句话:“穴者,山脉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意思说的是穴就是阴阳交融之处,是人们喜爱居住的地方。所以穴是城市建筑的地点的最好选择,处于一个有山有水、阳光明媚和阴阳相合的区域。
在景观生态学上,穴对应于人为引入的具有边缘效应异质斑块。如1991年Laurance和Yensen,1992年Wu和Vankat1991b,chen等,1988年Dibdam和Hammond等许多研究表明,缀块周界的部分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如温湿度及土壤性质的明质过度特征,类型丰富的过度性植被等等。因而这个区域是最适合种群居住的。
四、风水说中的景观生态范式
现代化科学哲学的一个极其重要概念即范式(paradigm),它是由世界观、置信系统(belief system)以及一系列的概念方法和原理组成的体系,是一项科学群体都知道并且都运用的一项体系。景观生态领域中,最经典的就是平衡范式:自然界在不受外界条件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各种不稳定的原因和作用相互抵消,从而表现出整个自然系统处在自我调节的状态,表现出自我控制的特点。但是,这种封闭式的模式只适合我国古代在小农经济下,他们在佛教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表现出内省、封闭、务实的人生观。他们希望自家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风水宝地中居住下去,内部自我调节也处于良好的循环中。
经过觅龙--寻砂--尝水--点穴之后,古时候人们喜欢找到一处背阴靠阳、依山傍水的地方。这个地方背靠的山是有主峰的龙山,左右两边有次峰或者岗埠的左辅右弼山或称青龙、白虎砂山,山上有茂密的植被,山的一面环水,水的对面还要有一做山,被称为案山,一般宅址的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基址最好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间,地势比较平坦而且有一定的坡度。不难知道,如果具备这样一种条件的自然环境和这种较封闭的空间是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局部小气候的。对应于平衡范式,它所具备的生态稳定性为:第一是,抗变力也就是阻力:背靠山可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坡度可以帮助避免水灾。第二是,持续力:山上的植被能够保持水土,一方面可以调节气候,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空气,净化空气,并且近水可以有很方便的水运交通和生活,水里还可以养殖水生物。第三是,恢复力:树林或者果林可以提供燃料能源和经济效益,夯土可以建房屋,与此同时又可以植树、补砂等行为使自然恢复生态平衡。第四是,恒定性: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以以生态能源为主,垃圾污染可以降解,并且以这样的形势长期良性循环下去,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改进,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非平衡范式以及多平衡范式都被不同的学者提出来,而最近又有一学者提出更新的范式即等级缀块动态范式(hierarchicalpatch dynamics paradigm),该项新的范式更加注重将异质性和尺度以及多层次关联作用整合为一体。不仅深化了风水中的理想人居模式概念,而且拓展了这一概念。
五、结束语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风水学以及经过进化的风水学理论文化,对于景观设计的作用不可低估,更不应该忽视。发掘和弘扬古代的风水学文化,充分利用这笔丰富的文化资源,才能够展示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景观设计的品味。我们所研究的风水是社会人类理智深沉的辩证产物,景观生态学是其物质技术手段的充实,以及生态内涵的延续,在传统风水这一理论下,也将成为当代西方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增添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名族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 王深法:《风水与人居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01期
[2] 程建军:《孔高朴1风水与建筑》,《江西科学出版社》,1992年12期
[3] 俞孔坚:《景观、文化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年08期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5
[论文摘要]开展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应理清环境、生态、环境生态、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生态工程等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科学内涵,避免概念上的混乱。我国的生态工程与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有较大差别,将生态学应用于农林水等生产领域,是我国生态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突出特点。流域生态修复是今后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水土保持工程是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体;当前亟待开展生态修复机理、生态修复潜力、生态修复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的技术和经验。生态修复已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学涵义及有关问题尚待明确和研究。现对生态修复的若干关概念、理论及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生态恢复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高涵,周明星,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长沙 410128
内容提要:教育生态学即探究教育个体、群体和整体与其生存、生长和生成环境形成和谐关系的学问。研究对象亦即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形态和教育生成样态;从学科意旨来看是一门中介学科,从学科意蕴来看是一门内生学科,从学科意境来看是一门未来学科;范畴体系亦即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圈。其中始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中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主体和教育生态环境;介项范畴即物质循环、智能流动和信息传递;终项范畴即教育生态效益。
关 键 词:教育生态学 研究对象 学科属性 范畴体系
标题注释: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项目编号:BJAI130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从教育生态学的学科演进看其研究对象
有无明确的研究对象是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1]纵观国内外教育生态学发展,虽然在其不同阶段的研究对象偏向不一,但是随着学科的演进而逐渐指向清晰。
首先,思想形态阶段意向是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生存关系。国外,从柏拉图提出“为身体的健康而实施体育,为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音乐贵在能抒发豪迈的情感,培养勇敢的德行,摒弃萎靡哀叹的歌曲。”到亚里士多德提倡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再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主张活动教学,让儿童通过观察、游戏和劳动等来获取经验和理解世界,直至近代夸美纽斯的直观及渐进教学原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凯洛夫探究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杜威“教育即经验”“教育即生长”“做中学”等,这些思想主要关注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成长的影响,成为教育生态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我国先秦时期也已经萌发了不少生态思想,从神话的图腾崇拜到《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到儒家《中庸》中“唯天下至诚,为能尽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直至宋代程颢正式提出“天人一本”、“天人本无二,不必言二”的“天人合一”思想。[2]p20-26这些生态思想影响了同期的教育生态思想发展。《论语》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以及“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孟子》中“后稷教民稼墙,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等观点以及“孟母三迁”的典故,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古代书院多设在崇山峻岭之中,说明人们当时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富含丰蕴的教育生态思想。
其次,理论形态阶段倾向是教育组织与教育环境的生长关系。1966年,美国学者阿什比在其著作《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他围绕“适应”的主题,从生态学的视角对英国、印度和非洲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阐述了殖民地大学遵循生态学的拓适原理,经历类似生物的“生”与“长”的过程,为大学的发展开拓了空间。1976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A.克雷明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率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进行了专门论述。[3]p30-361977年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的《学校生态学》以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为主要内容。此后,国外教育生态学开始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涌现出一批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费恩的《公立学校的生态学》、坦纳的《生态学、环境与教育》和沙利文的《未来:人类生态学与教育》、莱西与威廉斯的《教育、生态学与发展》等。国内较早探讨教育与环境关系的著作是民国庄泽宣的《教育概论》(1926),也是我国教育生态学理论形态发展的先声。接着吴俊升、王西征合著《教育概论》(1935)设“遗传与环境”和“发展与适应”两节,初步探讨了教育生态规律;张栗原的《教育生物学》(1943)是国内较系统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视角探讨人物生态学的著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学者方炳林先生率先从事教育生态学研究,并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相继出版了三部教育生态学代表著作,它们分别是1990年吴鼎福和诸文蔚合著的《教育生态学》,这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第一本教育生态学著作;1992年任凯和白燕合著的《教育生态学》和2000年范国睿著的《教育生态学》。此外,贺祖斌出版了《高等教育生态论》研究了高等教育的生态承载力、生态区域发展等问题。这些著作大多从学校这一教育组织出发探讨教育生态关系,标志着我国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后,学科形态阶段径向是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成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生态学学科形态得以观照。在国外,教育生态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美国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组织化的学科建制,在教育学、生态学或者环境科学门类设置相关课程,提供相关的研究生学位。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设立了“教育与人类生态学院”,该学院在全美的学科排名非常靠前。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提供行为、教育和生态研究生硕士学位课程。西部西德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在社会生态学下面提供教育学硕士学位,旨在探求个人、社会、环境和精神领域动态的相互关系。在国内,教育生态学学科建设则注重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随着国内教育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日益丰厚,终于在本土孕育出制度化的教育生态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在教育学科中培养了教育生态学博士。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成功设置了全国首个“教育生态学”博士点,并于2013年首次招收教育生态学博士研究生,这时期的研究大多关注教育主体特别是受教育者与环境的关系,开启我国教育生态学从理论研究到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由上,笔者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生态,亦即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它也是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势态和教育生成样态。原因有三:第一,教育生态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需要被解决的客观问题。第二,教育生态是教育生态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其他概念都可以以教育生态为逻辑起点加以演绎说明。第三,教育生态是教育生态学中最本初的矛盾,我们可以由此推演出教育生态的本质、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教育生态准则等一系列下位理论,从而形成教育生态理论体系。
二、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差异看其学科属性
在讨论了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后,有必要探讨该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而准确把握教育生态学学科属性。当前,对教育生态学属性争论焦点在于:它是属于生态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那么,教育生态学的学科属性究竟为何?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主要有三种视角:一是生态学视域的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台湾学者方炳林撰著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提出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试图通过社会、文化、家庭等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的考察来建构教育生态体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李聪明所著的《教育生态学导论》运用生态学的原理,针对台湾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反思,[4]p2正是体现了这一视角。二是教育学视域的教育生态学,以教育学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克雷明在所著的《公共教育》中指出:“生态学的概念是有用的,因为它强调联系。”教育生态学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3]p30-36体现的就是这种研究方向。三是交叉视域教育生态学,从教育学和生态学交叉的领域来进行研究。吴鼎福所著《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教育,涉及了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的生态结构、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并指出“教育生态学以教育学和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与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内容上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5]p2范国睿所著《教育生态学》从社会生态系统、教育资源与教育生态、学校生态分布以及学校与课堂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人、教育、环境彼此联系,同时他在书中指出“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借鉴并综合教育学和生态学的方法,是形成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6]p2但这两本书仍是以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而著称于学界。
上述关于教育生态学学科内容的不同观点其实质是关于学科性质的不同认知,主要是由于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的学科本位意识与研究兴趣不同造成的。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教育生态学的性质,有助于全面地认识教育生态学。但是,如果把教育生态学只看做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不结合教育的知识,简单地将生态学的理论移植到教育生态学中,会使教育生态学本身的教育特殊性丧失;如果把教育生态学只看做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借鉴生态学的原理,来解释教育中生态现象,教育生态学中的生态特殊性就得不到合理的认识。如果把教育生态学看成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简单相加,则会使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体系难以独立形成,从而阻碍教育生态学学科发展成熟。笔者认为教育生态学并不是某单一学科领域的分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和生态学两者融合后产生的新个体,其学科属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从学科意旨来看它是一门中介学科。教育生态学对于教育学而言是基础学科,其任务是对于客观存在的教育生态现象进行分析,为探索教育活动规律和完善教育理论提供新的学科依据。对于生态学而言是特殊学科,即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在教育领域的响应学科,但这种学科响应并不是简单地套用生态学理论来理释教育现象,而是借鉴生态学的一般理论来构建教育生态学的特殊理论。因此,教育生态学既不是生态学的分支,也不是教育学的分支,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桥梁”学科,将生态学应用于教育领域构建出新的独立理论体系以丰富教育学的学科。第二,从学科意蕴来看它是一门内生学科。学科发展的实践证明,许多学科研究内容源自实践需求,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也会促使研究内容变化,最终促成新学科的生成。如管理学学科发展历史就证明,许多有影响的理论成果都是对实际管理活动进行长期研究的结果,泰勒的《车间管理》就是最好的例子,由此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已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并被人们普遍认同。教育生态学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生态问题。当前出现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各级各类学校比例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教育生态失衡的现实表现。吴鼎福认为:“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的核心问题,也是一条最基本的规律。”[7]可见,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社会中的教育生态实践,而它也正是在这种实践探索中萌芽并最终形成的学科。第三,从学科意境来看它是一门未来学科。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未来的理念。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失衡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生态危机的解决正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然而生态危机的解决主要在于“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并非“破坏后的修复与弥补”。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生态亦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话题,所要解决的不仅是解决已存在的教育生态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优化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前的关系,生成和谐的教育生态,从而促进教育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教育生态学不仅是着力于解决现实存在的教育生态问题,更是致力预防未来可能出现教育生态失衡现象的学科。
内容摘要:教育生态学即探究教育个体、群体和整体与其生存、生长和生成环境形成和谐关系的学问。研究对象亦即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形态和教育生成样态;从学科意旨来看是一门中介学科,从学科意蕴来看是一门内生学科,从学科意境来看是一门未来学科;范畴体系亦即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圈。其中始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中项范畴即教育生态主体和教育生态环境;介项范畴即物质循环、智能流动和信息传递;终项范畴即教育生态效益。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
三、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歧见看其范畴体系
如果说弄清研究对象是学科定向、探讨学科属性是学科定位,那么明确范畴体系则是学科定界。何为范畴?这是希腊语Kategoria译名,指事物种类、类目、部属与等级。[8]p3范畴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对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概括,它的形成是人们在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反映着该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一般来说,学科范畴体系的建构应该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客观反映学科所指向的活动,体现现实抽象性的原则;二是必须依据辩证逻辑学中辩证范畴理论的指导,体现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三是必须反映学科特殊实践性,包含所属学科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能够推演出整个学科理论体系。依据这些原则,笔者认为,教育生态学范畴就是围绕特殊矛盾客观地反映教育生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存在,伴随着这一矛盾的解决自然而然地形成范畴体系,包括始项范畴、中项范畴、介项范畴和终项范畴。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一系列范畴所构成的,教育生态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就有诸多的学科基本理论之争。因此,要明确教育生态学学科范畴,首先必须厘清这些理论之争。
一是从内容歧见看始项范畴。所谓始项范畴,就是基于最简单、最抽象和本质规定性,以及吻合历史起点等要素。从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历史来看,学者们对于学科研究的起点未有清晰的界定,但却有两种基本取向,一种是认为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对教育生态机理的研究。如吴鼎福认为:“教育生态学重点在于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5]p2另一种是认为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利用教育生态观来认识和解决目前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杨如安指出:“按照生态学的适应性、多样性、平衡性、动力性、共同演进性原则,大学注重本区域文化的研究,既能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又能促进大学的特色发展,避免了大学的同质化现象,推动了高等教育生态的建设。”[9]无论是对教育生态机制和规律的研究,还是对教育生态问题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教育生态这一学科中心矛盾而开始的研究。
二是从关系歧见看中项范畴。所谓中项范畴,是指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的范畴。本质上教育生态学如同生态学一样就是研究关系的学科,关系研究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众所周知,生态学研究的是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那么教育生态学研究什么关系呢?方然指出“教育生态系统科学建构的主张,深受现代生态科学的影响和启发,强调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实现更高层次上人类自主地回归自然。”[10]肖鸣政认为教育生态学是“研究个体身心发展与周围环境系统之间教育关系及其教育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11]本研究认为,教育生态学就是研究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由此,也可以找到构成教育生态学中项范畴的两个部分: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
三是从功能歧见看介项范畴。所谓介项范畴,是指由起点范畴实现终点范畴所经历过的实践环节。正是由于存在某种范畴演绎和转换的中介范畴,一门理论或科学领域才有体系。这个“中介”在逻辑上就是连接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这两个范畴的中介桥梁。“任何生态系统都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完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以维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因此,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成为生态系统的三个基本功能。”[12]可以看出,这三个基本功能体现的就是生态系统运行的实践。反观教育生态学,学者们对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功能说法不一。如唐德章认为:“所谓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通过系统内各种要素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出合格人才、专门人才,这是教育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特征。”[13]然而,教育生态系统应该不完全等同于生态系统,它更多地应该是在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相互作用下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别是智能流动的过程,从而保持教育生态系统平衡。
四是从目的歧见看终项范畴。所谓终项范畴是教育生态学终极目的。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终极目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范国睿认为:“教育生态学通过分析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事业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探索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6]p28王凤产提出:“人们认识和研究教育生态系统的目的之一在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教育生态系统,使整个系统按照我们的要求和目的进行发展。”[14]那么,教育生态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生态学认为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分析教育生态学两个“母体”学科的终极目的,本研究认为其终极目的是教育生态效益,即以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系统工程。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教育生态学的始项范畴是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存状态、教育生长形态和教育生成样态四个方面;中心范畴是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其中教育生态主体包括人与组织的教育生态个体、教育生态群体和教育生态整体,教育生态环境方面包括教育生态地理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事理环境;介项范畴是教育生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智能流动和信息传递;终项范畴是教育生态效益,即教育生态系统工程,包含人才吸引生态、人才培育生态、人才产出生态、人才发展生态,其核心是人才。由此,笔者认为教育主体之间以及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圈,并由始项范畴、中项范畴、介项范畴和终项范畴四部分共同组成的逻辑结构,亦即教育生态学的范畴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5).
[2]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Cremin Lawrence A.Public Education[M].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76.
[4]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5]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吴鼎福.教育生态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8]王振复等.中国美学范畴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9]杨如安.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与特色大学建设[J].教育研究,2013(3).
[10]方然.教育生态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11]肖鸣政.教育生态系统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