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1
孙继荣是四川南江县人,20世纪80年代初,孙继荣到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工作,此后在德国西门子公司总部工作20年,任西门子公司亚太区总裁。2009年6月,根据中国和德国政府有关合作协议,孙继荣来到《WTO经济导刊》,担任首席顾问。
从教育科研领域跨入工业经济领域,再到企业社会责任专业领域,对于孙继荣来说,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生理想的连续过程。与前两个阶段开创性的实践不同,第三个跨越则是奉献经验。
孙继荣的阅历和经验,使他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有许多独到的理念与建树。他说,希望这些理念和建树能够对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有所裨益。
企业社会责任是负责任的管理方案
《WTO经济导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在强调社会责任,但对于如何理解社会责任还存在很多差异。在您看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和价值是什么?
孙继荣:当前,整个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各个领域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系统,政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关系日益密切,也和上层建筑领域,如道德、伦理、文化等紧密联系。
企业和组织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其发展必然要求它与系统各个其他成员――利益相关者相适应,从而使系统达到平衡和稳定。所以,企业和组织对内、对外都要遵循社会规则并负有责任。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经济价值获取的全过程,考查它对整个系统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因此,要求企业建立透明、可信的监管与沟通机制。
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负责任的企业管理。其关键在于,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方案融入到企业核心业务经营和与企业内外各个利益相关者形成互动关系的全过程,使企业社会责任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企业实践社会责任,是制定、实施和检验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管理过程,并且这一管理过程需要持续优化。在这种意义上讲,社会责任概念已演变为管理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负责任的管理方案。
履行社会责任措施对企业避免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创新,以及在企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品牌形象提升等方面,都有明显或潜在的效益。所以,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WTO经济导刊》:您刚刚介绍了社会责任的核心与价值,并且提到社会责任管理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您如何理解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社会责任等同于可持续发展吗?
孙继荣:“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两个术语,常被人混合或交替使用。实际上,二者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同的两个概念。
我想从二者的含义而不是从定义来谈谈我的看法。简单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主要是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开始的,这一发展与社会诸多利益相关方特别是非政府组织参与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要承担的社会与环境责任。
可持续发展概念始于联合国环境组织,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出发,强调人类需求满足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目标。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都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因而经历了渐近过程,形成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领域。从相对关系讲,社会责任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有益贡献的方案,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企业和组织可持续发展应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社会责任:全世界企业共同遵循的准则
《WTO经济导刊》:社会责任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是否需要建立一个让全世界企业都能共同遵循的社会责任准则呢?
孙继荣: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背景,但不涉及其内容本身。
近年来,由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不断延伸,已由企业延伸到社会中的其他各类成员,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组织,他们同企业一样作为社会的一员,也要履行社会责任。
为有助于所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组织2001年提出了制定一个世界各类组织实施社会责任可供参考的指导文件的问题。2004年,ISO26000的制定正式开始提上日程。其指导思路是,文件可供世界任何地区、任何组织参考;它不替代现有的国际标准,而是将已有的社会责任工具系统地整合。
经过历时6年、90多个成员国、40多个机构、400多位专家的讨论,目前这个文件已形成草案初稿,待成员国投票通过,预计2010年底前将形成最终版本。
应当指出,ISO26000是自愿性标准,非认证性标准。与以往其他ISO标准制定不同的是,在草案制定过程中有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行业特定条件的差别,加之文件本身具有局限性,这样一个力求普遍使用的指南在实际使用时,必须要根据本国情况具体化。
ISO26000 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对社会责任的实践、管理和认证等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战略意义
《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目前欧洲是如何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否需要纳入到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战略层面?
孙继荣:欧盟已经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欧洲建立世界上最为活跃、最具竞争力经济区战略的一部分。
我认为,欧盟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强调如下重要的方面:强调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和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全过程;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自身战略和管理的有机部分;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自愿履行的高于法律的价值行为。
2001年,欧盟发表《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2002年,建立了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多方社会论坛”,此后在欧洲范围内,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话和信息交流机制。
在此框架下,欧盟成员国开始制定社会责任战略或社会责任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包括系统理论研究、教育计划和应用领域。如,“德国企业社会责任行动计划”将于2010年初制定完成并提交联邦内阁审议。在该计划获得通过之后,即开始实施国家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一些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实践,响应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世界经合组织的倡议和世界劳工组织宣言,较早了社会责任报告,推动了企业负责任的管理水平。各国在实践上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点是,无论跨国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注重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责任被看作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未来国际市场内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
企业社会责任:新一代管理理念
《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社会责任的实践,特别是一部分企业积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请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有哪些作用?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什么帮助?
孙继荣: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绩效的工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段。从内容看,报告不仅显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更重要的是,还应体现企业的理念、机制、制度以及实践检验措施的全过程。
从社会责任报告的功能看,它是企业加强内部沟通,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这其中,企业员工为最直接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同时,报告也是企业与社会外部利益相关方互动交流、接受监督建议和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工具。社会责任报告无论是作为手段或工具,都是一个不断检验、改进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过程。
在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中,运用GRI指南的优点之一是加强报告的规范性和可比性。GRI提出的原则和指标,是反映社会责任管理的一种表达形式。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需要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行业、地区之不同,反映出企业实质性特征和差异。
此外,社会责任报告的评比和认证,也会有助于推动社会责任的发展。不过,前提条件是,这些必须严格而科学。同样也要考虑企业的性质、规模、行业、地区之不同,反映出企业实质性特征和差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近几年有很大的发展。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向企业管理深度发展十分重要。中小企业不仅占中国经济较大比重,而且它们很多位于国际供应链之中,同时,企业也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化的负责任的管理最终将成为竞争力的标志。
在这种意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新的机遇。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在社会责任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从微观角度看,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提高管理水平,是应对未来全球竞争的当务之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将推动产生新一代企业管理理念。
社会责任是有意义的事业
《WTO经济导刊》:您从教育科研领域到工业经济领域,再到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每一次跨越的幅度都很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跨越?
孙继荣:其实, 在学生时代,我就有当科学家的梦想。在参加工作后,我更想有所作为。在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我希望从事开创性的事业。在杜伊斯堡大学工作期间我将电力、通信、计算机三大领域融合形成电网运行与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完成跨学科的创造;随后转入跨国企业和工业经济领域,以系统知识为基础,实现跨国企业运营管理的创新实践,完成跨行业的创新。
实际上,我从事的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今天所说的社会责任有关,特别是在跨国企业20年的工作经验。比如说,研究、开发世界第一套具有管理特征的实时过程分布信息系统,开启合作共赢开发国际市场先例;以地区差异性战略实现企业全球化;企业改组、重组、转型等。经历了企业技术创新、精益生产、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多文化融合、多样性等历史过程和管理模式,促进跨国企业在不同地区与行业,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国际合作共赢的经验。这些都可看成是今天社会责任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先期实践。
我始终认为,社会责任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处理。今天,社会责任已成为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领域。将知识与经验与国内企业、组织和同行分享,奉献经验,是我今后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我由德国回到中国,贡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事业大有所为
《WTO经济导刊》:作为本刊首席顾问和本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首席专家,您认为《WTO经济导刊》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孙继荣:《WTO经济导刊》是国内在WTO规则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有影响的媒体;《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是国内活跃的、有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
我希望,用我的知识和经验,帮助这支年轻的充满奋斗精神的团队在社会责任咨询领域,树立理想、确定目标、任务和原则,以组织机构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以高质量、高水平和负责任的咨询服务,为企业和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相信,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加强系统的基础建设,《WTO经济导刊》一定会在未来的市场和竞争中赢得自己的地位。实际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重组改组、企业全球化、“中国制造”国际化等任务的实现,将为社会责任的咨询提供大有所为的机会。我祝愿《WTO经济导刊》发挥WTO领域权威媒体的作用、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获得成功,实现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最后,我想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有关部门和《WTO经济导刊》全体同事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采访手记
2010年1月20日,原定2个小时的采访从下午3点延续到晚上9点,结束时,已是华灯闪烁。春寒料峭,我们却在一场精神的盛宴后倍感充实。
6个小时的访谈,孙继荣不但谈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独到的见解、还谈到了中外文化的差异、人生奋斗的价值⋯⋯他用他的人生经验告诉了我们“如何才能度过有价值的一生”。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次采访,还是一次提高和学习的机会。自从2009年6月孙继荣担任《WTO经济导刊》首席顾问后,在一次次的讨论、会议和交流中,我们从他身上收获了许多,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年轻机构的成长,对于我们这样一支年轻队伍的成长获益匪浅。
孙继荣说:“我特别愿意和年轻人沟通”。实际上,还在德国的时候,尽管已经位至西门子总部亚太区总裁,他还常常无私地给年轻人提供帮助,给他们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指导,包括专业和职业选择、毕业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告诉他们人生的道理、为他们提供指导、明确奋斗的理想和方向。
“我回来,只是为国内的企业、同业,特别是希望为成就国内的年轻一代提供帮助”。孙继荣多次提到他的“奉献观”,在杂志社,他衣着简朴,和我们一起上下班打卡、骑自行车、加班。采访时,他像往常一样穿着朴素的黑色外套,他态度随和、毫无保留,让采访气氛愉快而融洽。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避免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以及在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人力资源、开拓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明显或潜在的效益,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履行社会责任。
从国际范围内看,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宏观优势(图1)。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战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应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同时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家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如《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等,明确了社会责任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和政府部门陆续了一系列法规、规定和办法,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好的环境。如对于中央企业、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商业银行、出口企业等的办法或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了企业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伴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中国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或地区组织也积极参与对社会责任指导或制定社会责任指导性文件,有利促进和推动了各行业、各地区社会责任的发展。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公益组织、媒体、咨询和认证机构等群众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发挥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可以说,中国实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和平台的不断改善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独特宏观优势。
2.中国社会责任的主要实践
在履行和实践社会责任方面,如果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看,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图2)。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式中央企业, 如电力、金融、交通、矿产、通信、石化等,广受社会关注,率先开始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因其国有性质,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和社会投入,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社区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国有企业着眼国际化发展。国有企业率先社会责任报告,并参考和应用国际标准,推动企业管理。国有企业面临结构调整实现战略转型的紧迫要求,国家宏观政策发挥关键导向作用。
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以石化、医药、信息和电子等高科技工业企业为先例。基于跨国公司传统优势,外资企业注重在员工与工作环境方面的投入,在中国区及全球化中的定位及价值链管理。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其社会责任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与母公司全球战略保持一致。外资企业在中国实践社会责任是企业本地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规模大小不尽一致,通信、制药、消费品等产品制造及服务性行业的企业先期开始践行社会责任。很多民营企业经历创业阶段后,面临国际竞争,在产品质量、员工和工作环境上经受了各种社会责任的考验,已将挑战转为机遇。民营企业及非营利社团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其社会责任报告特别关注市场和客户。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处于国际价值链中,面临国际市场冲击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表现在,企业普遍更有意识地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和全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实际上, 如图3典型例所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每一核心实践领域,企业需要从识别利益相关方开始(1),考虑到他们的期望(2),与利益相关方形成沟通机制(3),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并检验其结果(4)。从而使实践形成一个连续优化的过程。当前特别需要努力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组织、经营活动和与利益相关方互动的关系中,同时要使社会责任实际成为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近几年来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逐年不断增加。如图4所示,2005年仅33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已上升为近600家。另一方面,从图中也可看出,在一些重要领域,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加强履行或报告企业社会责任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国际社会责任发展的趋势
社会责任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图5)。简言之,二十世纪70-80年代,人们强调企业在生态方面的责任; 90年代末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和经济目标相提并论。2000年初,企业社会责任被认为是企业负责任的管理方案。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大大超出了企业涉及的范围,所以产生和形成了今天全球认知的“社会责任”(SR)这一普适概念。因为不仅企业,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都应履行社会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实践,总体上可以预言,企业将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图5所示:即认识阶段、工具阶段、管理阶段和将来社会责任与新一代企业管理形成有机结合的阶段。据此,中国社会责任实践目前总体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4.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
在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组织和团体不断增强和丰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积极参与实践,共同推动了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广泛发展。其中,联合国全球契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指出,在此背景下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向全世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国际社会责任指南?为回答这一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过约3年的论证准备,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项目”, 组织了99个ISO成员国、42个国际组织、全球相关各方4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开发。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工作组,联合经济、劳工、消费者、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科技和咨询服务机构各利益相关方代表,按ISO工作流程,协同工作,开发工作历时6年(图6),于2009年9月形成了国际标准草案(DIS)。在今年5月中旬举行的ISO哥本哈根会议上,对此国际标准草案最后评审后,上升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 预计2010年夏季举行ISO成员国最后一轮投票,2010年底前可形成最终国际标准版本―― “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IS)。图7示出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国际标准草案(DIS)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它实际上是全球社会责任共识的成果。
对于企业和各类组织来说,“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IS)提供的范例将有助于它们按照当今社会的期望、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运作,有助于以最低的社会代价和最小的环境影响去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作为社会责任领域国际共识成果,其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的原则、社会责任的基本实践、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和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方法等方面。应当指出,ISO26000是自愿性标准, 非管理标准,非认证性标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行业特定条件的差别,加之文件本身具有局限性,这样一个力求普遍使用的指南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本国情况具体化。图8示出其主要特点。
可以说,“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形成是社会责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社会责任发展的新起点。它将对社会责任的实践、管理和咨询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但实际应用时也意味着挑战,特别要受到以工业企业及服务组织为代表的实践应用的考验。
5.中国社会责任面临的机遇 (图9)
(1)社会责任也用现代化的方式处理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方法。社会责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和上层建筑等领域。总之,社会责任是一个系统问题。可以预计,中国社会责任的宏观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极大发挥。但重要的是要有中小企业、消费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当根据其所在的行业、核心业务、规模、地区等具体情况之不同,形成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和日常活动以及与各利益相关方互动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应反映企业的价值观,注重社会、社区投入。社会责任应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并体现企业实质性特征和差异。
(3)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加强内部沟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与社会外部各相关方形成互动交流、接受监督建议及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作为手段或工具,企业都要形成一个不断检验、改进和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过程。这是未来社会责任实践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4)国际标准化组织即将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极大推动社会责任向纵深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战略和中国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的框架,结合中国企业和组织的实际,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和具体化。
(5)中国及时提出并加快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战略意义。这也为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深入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的前提是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应用社会责任,充分认识企业自身实际,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对此,企业首先需要将社会责任融入自身核心业务、日常活动和与各相关方的互动关系中。因为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3
一、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调查说明
2009年11月―2010年2月,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组向我国约2000家制药企业发放了“中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1份,约占发放问卷份数的8%。
填写这161份调查问卷的制药企业包括93家民营企业、23家外资企业、24家国有企业、21家其他类型企业(如:研究所、综合性企业)。
这161家企业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浙江有17家,四川和广东各有15家,北京和山东各有13家,云南省9家,湖北有8家,上海、江苏和福建各有7家,安徽、广西各有5家,贵州、河北、吉林、辽宁、天津各有4家,河南、湖南、山西和重庆各有3家,甘肃和江西各有2家,南京、陕西、和新疆各有1家。
从销售额方面看,这161家制药企业中,2008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70家,3千万元―3亿元的中型企业有50家,3千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有36家(注:有5家企业没有填写销售额)。
这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这161家企业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自愿填写和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企业自愿填写社会责任问卷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最了解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最清楚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有利于做出自我改进。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组对企业填写社会责任调查问卷中的各项指标或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总体评价,其目的是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二、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总体评价
(一)我国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由以下六个方面内容构成:社会责任意识、股东责任、环境保护、员工权益、质量安全、公益事业。一个履行社会责任优秀的企业,在上述六个方面都可以达到理想值100%。
通过对这161家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按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性排序,质量安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股东责任、社会在责任意识、公益事业,分别达到理想值的70.0%、69.8%、67、7%、58.9%、54.3%和41.9%。
上述数据表示,这161家制药企业在质量安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基本上是符合要求的,约达到理想值的70%;股东责任、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理想值的60%,这两个方面有待提高;公益事业只达到理想值的42.9%,在这方面还需做出较大努力。
(二)我国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
1.社会责任意识
按企业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这四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别占理想值的51.9%、56.1%、55、1%和61.9%。
具体情况如下:
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方面,97.5%的企业都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在“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方面,有49.7%的企业设置了公共事务部,有21.7%的企业设置了环境管理部,有9.3%的企业设置了企业社会责任部。
在社会责任的方案和措施方面,有38.5%的企业目前有实施社会责任的方案和措施,但是没有建立相应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有5%的企业认为目前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社会责任问题等以后再考虑。
在制定统一的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方面,有95%的企业认为很有必要。
在实施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后果方面,96%的企业认为是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69%的企业认为是为了增强员工凝聚力,8.7%的企业认为增加了财务负担。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60%的企业有年度规划,按规划参与社会公益活动;12%的企业认为是出于商业广告的目的,有选择地参与捐赠活动。
2.股东责任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这四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别占理想值的55.5%、61、3%、65、4%和62、4%。
3.环境保护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这四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别占理想值的64.7%、97.4%、74%和74.1%。
具体分析如下:
在设立污水处理站方面,84.5%的企业建有污水处理站,69%的企业认为污水处理站明显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90%的企业依法获取原材料,不违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86%的企业达标排放;仅有19%的企业能够做到资助资源保护活动和可再生能源研发。
4.员工权益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这四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别占理想值的66.9%、70%、75.6%和76%。
具体分析如下:
在劳资关系方面,有96%的企业能够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94%的企业能够按时足额发放薪酬,仅有27%的企业引导员工合理规划薪酬的使用。
在企业员工收入水平方面,有56%的企业员工收入与当地平均水平持平,40%的企业员工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仅3%的企业员工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在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97%的企业依法提供了职业健康安全用具、设施,并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88%的企业有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劳保用品的预算和支出;仅有31%的企业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 18000);仅有22%的企业开展了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措施的研发。
在工会作用方面,83%的企业依法成立了工会,76%的企业为工会提供经费支持,仅有14.3%的企业与未建立工会的企业分享经验、协助其建立工会。
5.质量安全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这四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别占理想值的70%、66%、71%和75%。
具体分析如下:
在药品质量状况评价方面,69%的企业有多种药品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46%的企业有多种药品被发改委评为优质优价。
在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机制方面,总体情况达到理想值得95%。
在近三年是否发生过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批量产品不合格方面,总体情况达到理想值的93%。
在有效处理顾客投诉和实施药品召回制度两个方面,总体情况达到理想值得92%以上。
在是否建立和有效实施GMP管理体系方面,总体情况达到理想值的96%。
在药品原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稳定可靠,药品包装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和稳定可靠四个方面,总体情况都达到理想值的96%。
6.公益事业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其他类型企业这四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别占到理想值的39.2%、38%、52%和47%。
三、我国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程度排序
根据对调查问卷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按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程度排序,这161家企业可以大致分为A类、B类(B1类和B2类)和C类三种类型。
(一)A类企业
企业个数占总数的9.3%,平均得分为102分,标准差为3.59。这些企业社会责任得分较高,企业社会责任得分的标准差较小,即各企业之间社会责任得分相差不大且与均值接近。A类企业中的其他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例分别占33%、27%、27%和13%。
(二)B类企业
企业个数占总数的80.7%,平均分为78,标准差为10。这些企业社会责任得分居中,企业社会责任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即各企业之间社会责任得分相差较大且偏离均值较大。B类企业中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比例分别占58%、15%、14%和12%。
(三)C类企业
企业个数占总数的9.9%,平均得分为50,标准差为8.24。这些企业社会责任得分最低,标准差较大,即各企业之间社会责任得分相差较大且偏离均值较大。这些企业对社会责任不够重视。C类企业中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例分别占到81%、13%和6%。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4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战略 社会责任营销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关系,开始了以捐赠的方式回馈社会,并逐步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 经济 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交流加深,文化融合,使得企业传统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更加关注 自然 资源,生态环境,劳动者权益和商业伦理,更多地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国际范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也广泛展开,突破了企业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形成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第一个用于第三方认证的全球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也于2001年正式在全球范围实施,虽然这只是一个自愿选择而非强制执行的社会责任标准,它已经对全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 影响 。
随着国际社会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深化,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的概念也在逐步完善,但到 目前 为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利益相关者 理论 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即指企业除了要为股东(stockholder)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
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企业的营销观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由市场营销观念发展到社会市场营销观念。1971年,杰拉尔德·蔡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最早提出了“社会市场营销”概念,促使人们将市场营销原理运用于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改善营养、使用安全带等具有重大推广意义的社会目标方面。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修改和补充,鉴于市场营销观念回避了消费者需要、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着冲突的现实,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提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在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营销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及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及活动指出了新的方向——社会责任营销。如今从全球企业界的趋势来看,社会责任不仅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而且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正在趋向成熟和深化。一个日渐清晰的共识是,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层面的解决方案。
二、社会责任营销及其作用
1.社会责任营销
对于社会责任营销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理解。广义的社会责任营销应是企业在产品生产及流通的各环节,以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己任,以关注及解决一定的社会 问题 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从而追求企业和社会共同的长远和谐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狭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是指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借助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来改善企业的名声、美化企业形象,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户忠诚度,最终增加销售额的营销形式。广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概念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立足于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共赢,是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的选择,它把社会责任内化于企业使命和宗旨,能够保证社会责任履行贯穿企业生命始终;狭义的社会责任营销概念考虑的是增加销售额的短期利益,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策略,这就难免会出现企业一方面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希望工程、扶贫、爱心捐赠等),而另一方面又在践踏社会责任(如环境污染、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产品等)的情形,使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博取社会声誉的幌子和商业作秀,这当然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
2.社会责任营销的作用
(1)利于制定正确的企业使命
无论对于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还是对一个已经确立起来的 历史 久远的、有多种经营业务的联合公司来说,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应弄清楚企业应负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企业,它应从事什么事业,总之要弄清楚企业的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的使命,是因为企业使命的确定过程,常常会从总体上引起企业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此外,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企业资源的基础。在确定企业使命时,必须充分、全面地考虑到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面的要求和期望。这些利害关系者包括企业内部的要求者,即股东和雇员,还包括企业的外部要求者,如顾客、供应商、政府、竞争者、当地社区和普通公众等。
(2)利于提升企业软竞争力
进行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来说,传统的成本、质量、服务是衡量竞争力的最基本标准,而道德标准、社会责任标准正在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和展现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取得社会公信,企业才能更被市场青睐,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 研究 成果证明,企业利润与社会责任之间并非对立关系。相反,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度。优秀的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3)利于 企业 获得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企业拥有良好的“ 信号标准”。信号标准反映的是 影响 买方对企业满足其使用标准看法的价值信号。在“信号标准”的 内容 中“ 信誉或形象”是最典型、重要的因素。企业良好的“信号标准”,有助于考虑选择一位特别的供应商;或者买方采购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当买方在衡量一个企业的绩效存在困难时,信号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买方描述企业对其贡献、满意度、保证等方面的交流经常对经营差异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信号标准是这些描述的核心内容。信誉、形象等“信号标准”引起的壁垒具有持久性,企业承担适当 社会 责任所获得的信誉和形象可以转化为差异化优势。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5
【关键词】 社会责任;经济后果;信息披露;财务绩效
自1924年英国学者Oliver Sheldon 第一次从学术角度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和实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愈来愈热。西方发达国家因其由来已久的消费者运动和劳工运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早、成果丰硕,实践中也多见成功的案例。相比之下,我国是在近十几年才开始逐步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爆发的“三聚氰胺”、汶川大地震、频发的恶性矿难、农民工工资纠纷、银广夏、郑百文等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关注。
我国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尚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企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我们也普遍认同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他们出于职业本质和企业目标的原因,更为关注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如社会责任成本能否得到经济补偿?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和履约是否具有价值效应?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如何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如何形成竞争优势、如何创造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是否相关?如果相关又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对社会责任活动的决策。本文试图从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中为上述问题找到可能的解释,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决策提供有益的指导。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可以研究的范畴很多,但本文把其经济后果限定为短期或长期与经济相关的后果:即财务绩效、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可持续价值提升等内容。
一、理论研究
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或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架中体现了它的经济后果。Lantons(200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伦理道德型,第二种是利他型,第三种是策略型,简而言之,企业以投身慈善捐助事业来达到提高企业形象的目的,从而让企业获得经济上的收益。Van Marrewik(2003)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五层次模型,包括依赖、利益、爱心、互动和整体五个层次,其中第二层次为利益,意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在未来可以带给企业利润。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使企业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建立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帮助企业获得不可见的、有价值的资产,具体来说,可能会促进客户与供应商的忠诚度,会降低员工的离职率,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多方位为企业创造价值(Hillman and Keim,2001)。杨熠,沈洪涛(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是全体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会改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资源配置,但这种影响更多是长期和间接的。
有些学者从社会资本投资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诠释。Aaddock(2000)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社会投资,他认为大多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是为了获得长期的利益,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们喜欢这些事情。企业投身慈善事业对企业来说,不仅是“爱心”,更是“市场”,企业向“慈善市场” 投资,可以获得来自政府、社区、员工、社会等多方面的回报。Fombrun,Gardberg and Barnett(2000)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声望/荣誉资本(Reputational Capital)的积累,这种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Habisch,Meister and Schmidpeter(2001)也指出投资慈善事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层级,是一种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是一种具有巨大推动力的投资,但是这种投资所产生的效益是隐形的。这种投资收益表现在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员工士气、改善企业与顾客、政府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媒介正面报道等方面,进而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形成消费选择偏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物质资源独特的相互作用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模仿的、不易替换的资源(Wernerfelt,1984; Barney,1991)。Greening and Turban(2000)认为,企业关于社会责任绩效方面的声誉与形象是有价值的、稀缺的和不容易复制的,它将为企业带来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Litz(1996)也从资源基础论出发,研究指出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依赖、道德注意以及社会事务反应都应该作为战略性资产,作为能够支持企业建立战略竞争优势的必需的和持久的源泉。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就更为真实和显著。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道德承诺,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追求的经济远景。企业社会责任在内容上完全融合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定,最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构成企业生存、发展的伦理要素,从另一个方向与生产要素一道推动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管理学大师Peter M. Senge(1990)认为越是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就越有能力永续经营并持续成长。袁蕴(2007)研究指出,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有别于企业一般信息的根本就在于它能够增强企业的责任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亦可很好地解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后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承担社会责任,虽然使得企业的投入成本增加了,但却使企业开辟了参与竞争的异质空间,能够为企业赚取额外利润。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因为消费者对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做出正面的回应,获得了超额的市场份额(Smith and Alcorn,1991)。McWilliams and Siegel(2001)从差异化战略的角度,认为应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投资战略,通过把产品生产与企业社会责任属性捆绑,创造出竞争对手所没有的、较难模仿的差别化产品。
还可从成本效益方面来阐释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对于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从成本效益来分析,可以有以下两种解释:其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长期收益大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其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符合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改进企业本身的管理,从短期看,企业要为此支付一定的成本,但是从长期看,会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利润(李洪彦,2006)。
二、实证研究
回顾文献,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引致的财务绩效、资本成本、投资决策的反应(学者们一般依据所选样本披露的相关信息进行实证研究)。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认为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其经济后果反应愈好,即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后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二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其经济后果无明显反应,即企业社会信息与经济后果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三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越好,经济后果反应愈差,即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后果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学者们在实证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时,选择的财务绩效指标有所不同,结论也不一致。Bragdon (1972)、Bowman和Haire(1975)、 Preston(1978)以本期净资产收益率(ROE)或五年的平均ROE为指标衡量公司财务业绩,并对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业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Heinze(1976),Sturdivan和Ginter(1977)则选用ROE、利润率、每股收益等多元指标,来证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得出二者呈正相关的结论。Waddock and Graves(1997)、Berman,Wicks,Kotha and Jones
(1999)、Hiliman and Keim(2001)采用大样本的回归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总体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互为因果。
然而,其他学者研究发现二者还存在其他关系。Cowen(1987)发现,如果考虑到前期财务业绩对本期财务业绩的影响,本期财务业绩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变得不显著。Berman(1999)通过对社会责任审计所涵盖的几个方面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只有员工利益和产品质量安全与财务表现和公司价值是正相关关系,而社区利益、环保等方面对财务表现和公司价值无直接影响。Fry and Mock(1976)、Bekaoui and Karpik(1989)、Hackston and Milne(1996)同样发现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关系。Freedman and Ullmann(1986)认为两者无关系或者是负相关关系。
有些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考察,采用以证券市场为基础的公司价值衡量方法来研究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但结果也不一致。Moskowitz(1972)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高的公司的股票价格比较稳定,Vance(1975)的结果则相反。Abbott and Monson(1979)通过每股价格变化加每股股利来衡量企业价值增值,并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投资者的收益之间没有显著影响。Hillman and Keim (2001)的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企业价值的提高并不总是起作用的。只有社区关系、雇员关系和雇员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顾客满意度和环境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只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Homer H.Johnson(2003)认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对其进行披露,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和提高公司的价值,不合法的和不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对公司的财务绩效产生负效应。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本成本
Verrecchia(1983)和 Dye(1985)认为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增加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从而降低资本成本。事实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能会扮演着的角色和财务信息披露类似,同样会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和减少估计误差来降低资本成本。另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会直接通过投资者的偏好来影响资本成本。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主要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性、降低预测风险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等方面对资本成本产生影响。Sengupta(1998)指出,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披露水平高,债务资本成本就会较低。Botosan(1997)的研究说明,只有对那些雇用少量分析师的企业来说,广泛的信息披露才会为企业带来较低的资本成本。换句话说,企业雇用较多的分析师,更广泛的信息披露并不能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然而,Alan J.Richardson and Michaelwelker(2001)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是显著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带来更大的资本成本。但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尽可能充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从而减少惩罚进而实现更大的股票收益而得到缓解。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决策
Ingram(1978) 以财富500强公司中的287家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社会责任信息的投资决策价值,发现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没有决策价值。但是在控制了样本所属行业、披露的财政年度、公司超额盈余等变量后,发现又具有决策价值。Arieh A. Ullmann(1985)发现公司自愿社会责任信息公开披露是因为公司相信这些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决策是有价值的,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前提是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所获得的收益要大于企业收集、编撰、社会责任信息的成本。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宋献中和龚明晓(2007)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4年上交所510家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了整体评价,结果发现,公司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水平和对投资者的决策价值都较低。
三、展望
从上述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后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是有驱动作用的,虽然这一点在实证研究方面没有得到完全肯定的证实,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可以得到共识。总结这些文献的贡献和不足,结合我国研究和实践的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在该领域应该而且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
1.综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价值关系的机理、企业社会责任创造价值的路径、企业社会责任对价值的传导方式等内容展开理论研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价值效应的理论地位。
2.进行实证研究的本土化创新。毕竟我国企业的发展水平、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市场经济的进程和资本市场的效率等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不能完全照搬,而要进行本土化的研究设计,为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另外在实证研究时要尤其注意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后果效应的滞后表现问题。
3.从政府约束――社会激励――企业战略的立体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可持续价值创造相互协同的政策,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责任管理方式提供思路,为我国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相互协调提供研究支持。
4.成功案例的研究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方案的设计。对国内外典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能够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产生有效经济后果的一条捷径。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方案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努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赢,以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Marc Epstein, Eric Flamholtz, John J. McDonough. Corporate social accoun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rospect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76(1):23-42.
[2] Meinolf Dierkes. 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 in Germany: Conceptual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79(4):87-107.
[3] Schoenfeld, H. W. The Status Of Social Reporting In Selected Countrie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Occasional Paper Number 1[C]. Urba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Accounting, 1978:1-72.
[4] 沈洪涛,杨熠.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当代财经,2008(3):103-107.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范文6
社会责任统计目标
社会责任统计的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效益。把握社会责任统计的目的应注意:社会责任统计工作的重点应主要放在提高社会效益上。其方法的变革和发展是以如何提高社会效益为前提的,并主要利用各种价值形式通过对统计对象的管理影响其社会效益。过去,人们没有把与经济过程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在统计内来评价经济效益,结果造成经济过程的“内部经济性”掩盖了“外部非经济性”。然而,企业的活动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正确评价其关系已经成为统计的目标之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矛盾统一的一对概念,二者的矛盾即前文所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之矛盾;二者的统一性体现在: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有利于解决就业,提高人员的素质等,从而促进社会效益提高。反之,合理充分利用资源,保护了环境,履行了社会责任,也就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责任统计指标体系
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些企业贡献类活动,以指标的形式列入统计报表之中。除货币化的信息外,将内部员工福利、外部社会贡献等许多内容列入核算中,不单纯地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同时结合劳动量、实物量和其他的计量手段进行定量、定性判断。
社会责任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涵盖员工福利、社会贡献和资源代价三方面内容。员工福利指标包括人均月工作时长、员工收入增长与企业利润增长比较相对数、参加社会保险员工比重、年人均带薪节假日数、员工接受在岗培训时长、人均收入等;社会贡献指标包括上缴税金总额、社会慈善捐赠总价值、产品配套国内采购总额、技术研发投入总额等;资源代价指标包括单位GDP(利润)、能源消耗量、二次利用资源总价值等。
社会责任统计的方法体系
1. 预测计划体系。预测就是通过分析研究各种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因素,利用大量相关数据对一定时期的社会成本、社会效益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以便合理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编制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使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更有预见性、目的性和效益性。社会责任计划是企业以多种计量形式确定在计划期内履行社会责任所应达到的生产经营目标,目的在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最佳社会效益。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计划,需要在企业内部分解指标,层层下达,明确内部各部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职责,将计划落到实处。
2. 核算报告体系。核算报告体系是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为企业全面经营决策提供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方面实行社会责任统计的总分类核算。这主要是以货币形式记录、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考虑设置以下内容:(1)社会资产。用来核算企业给社会提供效益的资源,如企业为社会福利事业所进行的投资,用于治理“三废”而购置的固定资产等。(2)社会负债。用来核算企业因社会责任引起的将用现金、劳务或其他资产予以偿付的那些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权。如企业由于生产造成污染,在当前情况下企业还未解决,而造成的损失在将来某一日期需要偿付。(3)社会成本。核算企业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给外部造成价值牺牲的补偿支出,如企业的环境治理费用、资源保护费用、罚款支出等。(4)社会效益。核算企业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即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如企业利用“三废”所创造的价值等。(5)社会损益,即社会效益减去社会成本后的净额。
核算报告体系的另一方面是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它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各种信息资料,以及如何完成、在什么社会区域中完成其社会责任的情况资料。对一些非货币性的企业社会信息,一般主要采用文字说明的叙述报告形式。而对货币性信息可采用以下几种报告形式:(1)在现有统计报表中增加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新项目;(2)编制社会收益表,反映企业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以及社会损益;(3)编制社会经济营运表,反映企业与社会公众、社会环境、社会产品等方面有关的情况;(4)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社会资产和社会负债。
3. 控制监督体系。控制主要是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使实际社会责任履行得更好,以达到社会责任目标的要求。监督体系主要是监督企业是否按照社会责任计划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各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真正贯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 分析考核体系。分析体系主要是通过考察社会责任履行与其影响因素的依存程度,开展社会责任目标、社会责任构成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等项目的分析,探讨与实现最优社会责任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考核体系则通过各种社会责任指标(如社会资源利用率等)反映社会责任、社会成本、社会效益三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效益。
社会责任统计计量方法
社会责任统计的计量较之传统统计更具复杂性和模糊性,它通常无法单纯以价格为前提,它所要计量的对象也往往无法货币化、数字化,因而社会责任统计的计量方法在传统统计的基础上有着大量的创新。这一方法体系包括客观历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间接评价法、社会公正法、预防成本法。
客观历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与历史成本法的结合。社会责任统计可利用历史成本法对某些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计量,以便能公正、客观地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但是,并非所有的责任项目都可以用历史成本来评价的,往往需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它进行估价,从而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和相应治理费用。
间接评价法,例如可以采用替代品评价法。当某项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无法用直接的方法把它确定下来时,可以通过估计有相当效用或牺牲的项目间接地来确定。
社会公正法,例如可以采用法院裁决法。企业生产给社会造成损失数额的确定,受害者往往是估价过高而企业往往估价偏低,因此可以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或政府职能部门来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