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1
事业单位想要长期维持各项日常业务活动的优质良好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优化人资管理,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有的利益,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创建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1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在强化事业单位人资管理中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能够充分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设立和完善薪酬管理的规范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潜在能力,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日常业务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价值。事业单位回报广大工作人员定期的工作职责能力最典型的模式就是薪酬回报,它能够呈现工作人员本身的价值,是事业单位人资管理的构成的根本。其次,有效改善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运作效率,提升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能力。事业单位的人资管理部门通过有效处理领导与工作人员的人际关系,能改善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运作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能力。
2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经过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事业单位逐步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改善管理的规范制度,在人资管理的各步骤中渗入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识,进而充分强化人资管理。
(1)采用和谐的管理理念,尊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性的假设区别,在人资管理具体实施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劳动关系形式。在现有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下建立和谐有序的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人资管理工作人员要先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设定为和谐人,把单位设定为和谐事业单位,进而运用和谐发展理念引导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和谐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是将工作人员作为和谐人,而不是当做事业单位的负担和业务成本,看重工作效益。在和谐理念的管理下,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会主动地适应职位、适应同事、适应部门和组织,进而能够称职地担当所处职位,与同事相处和谐,与事业单位共创工作效益。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中,事业单位的人资管理要转换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的敌视意识,转变工作人员的认知理念。教育培训及任职选拔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担任职位,进而确保工作人员和所处职位间的和谐度。同时,更要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运作效益共享体系及交流沟通体系有效完善,进而提升工作人员与工作人员间、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间的协同关系,创造更和谐的事业单位良好环境[2]。
(2)转化事业单位工作效益优先的管理理念。在建立形成和谐有序劳动关系的前提下,事业单位要主动转化工作效益优先的人资管理观点,设立创新的人资管理理念,将公平公正公开作为标准,把工作效益设为目标。在事业单位的人资管理中要注意合理性和效益性失衡问题,将合理性和效益性置于相同的位置。事业单位想加快人资管理的效率,就要采取创新型的人资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核心。如果人资管理把工作效益关系设为基本,就不能发挥真实的效率。有关专家指出,正义是维护更多人的利益,而不会舍弃较少人的利益。事业单位在人资管理的设定规范和流程中要着重保护更多工作人员的利益,也要维护相对弱势工作人员的利益。在正义合理中,最根本的正义是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的人资管理中整体的模式要以法律法规为先。贯彻落实《劳动法》是人资管理部门的正义合理的体现,只有根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广大工作人员进行整体规范,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
(3)合理开展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会组织建设。事业单位与广大工作人员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和谐劳动关系的中心,要注重维护全体工作人员在人格尊严层面的平等性。第一,要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职权保护和谐有序的的劳动关系。事业单位可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工会制度,工作人员依照工会的规范制度,积极主动的交流工作,进而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3]。第二,要积极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工会组织在改善优化事业单位内部全体工作人员基本性人际关系格局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岗位,以及在特定时间阶段的基本生活情况,为其提供适当形式的人文关怀,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关怀和温暖。第三,事业单位内部工会组织,要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相互交流沟通,在建立广泛覆盖的事业单位内部人际关系网络的条件下,改善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度,助力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优质高效有序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制度改革工作的快速稳定持续组织推进,事业单位想要在各类日常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取得最佳效益,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和谐发展为单位文化,创建和谐尊重的工作理念,才能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为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推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娜娜,杜社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学术交流,2013(2):76-79.
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2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 劳动力市场 影响
现今,数字化强势席卷全球,极大的促近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为信息社会、商务模式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化的存在,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的部分特点。数字化经济不仅提升了电子商务的质量、生产效率,而且对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的研究尤为必要,对加强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确保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长期以来,劳动力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其与市场供求等存有密切的关系。经调查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主要由新增劳动力、事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构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劳动力配置、劳动力数量、优化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利好因素,这使我国第三产业所占经济比例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则恰恰相反。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路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服务业每年创设的就业岗位约为700万。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就业率,降低社会矛盾起着积极的作用。
2、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近年来,我国多家民营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倒闭。然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却不断攀升,这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资历、工作经验、实践技能等,其在就业过程中自身核心竞争力较为薄弱。
3、缺乏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新技术、高科技人才极度匮乏。统计资料明确指出: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劳动力约占所有劳动力的10%,其余的劳动力没有人力资本,其就职方向大都倾向于简单的劳动体力。就当前来看,社会特别渴求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
二、当前数字化经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实践证明,数字化的普及,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转变(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数字化经济你)的目标。与此同时,数字化给我国环境、社会、经济等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工作方式、劳动力市场结构、运营机制等内容。根据实际从业经验,笔者将数字化经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方面,数字化经济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于数字化经济而言,其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当前,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在改变劳动方式(劳动力加劳动工具)、手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数字化经济环境中,我国劳动力市场必然受到其的影响,从而在微观、宏观层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一方面,数字化经济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数字化经济的蓬勃兴起,促使新产品、服务需求产生,对市场供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劳动力市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优化,从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毋庸置疑,数字化经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的流动。数字化经济形势下,互联网普及率明显增高,对经济投入、产出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工作场所的优越性发生了转变,工作场景、模式的虚拟化逐渐引领潮流。笔者以美国劳动力市场为案例进行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模式得以丰富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工作模式亦是如此。自2000年以来,远程就业开始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高素质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
就美国数字化经济而言,其制定、出台了很多关于远程就业的法律法规,以提升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此外,美国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以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此同时,美国极其重视引进国际人才,为保持高科技竞争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上述这些内容,对我国更好地配置、优化劳动力资源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数字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电子商务生产率、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数字化经济时代,就业模式、劳动力资源流动等发生了巨大变革。为更好地应对数字化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构建互联网就业平台、对劳动力进行科学培训、转变高校育人方案、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等有效措施。希冀,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等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枭吟.经济数字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130-134.
[2]李剑玲. 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47-48.
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3
论文提要:近年来,河南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由于 人口 基数大,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压力巨大,经济和就业之间矛盾突出。本文研究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民间创业,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将是促使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河南是一个 农业 大省,近年来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居全国第五位,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生产总值仅1.5万元,位居全国第16位。同时,河南省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这使得一方面全省总体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 人力 资源 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实现经济和就
业的协调发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河南经济发展与就业现状
(一)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跨越,但仍存在很多问题。1、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但人口基数大,人均水平低;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仍不合理。2007年全省农业、 工业 和服务业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但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11.7∶49.2∶39.1)相比,河南省的一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3、城镇化加速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扩大。2006年全国城镇化率为43.9%,河南为32.5%,比全国低11.4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4、 投资 、消费和进出口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不均衡。2007年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8亿元,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4.4倍、2倍和4倍。2007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消费增长17.8%,投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两倍,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不足;5、民营经济对发展和就业的贡献日益突出,但仍面临发展障碍,在 税收 ,政策、信贷等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
(二)人口多,劳动者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07年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口总量已成为全省经济加速前进的沉重负担。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劳动力供需矛盾在相当长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大学生、 农村 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突出,并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河南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人口数量庞大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实际上是河南的一个比较优势。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在短期内,充分利
用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河南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化人口压力为动力,借助多种手段、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在长期内,重视基础 教育 和 职业教育 ,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把劳动力资源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经济的优化增长。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需要抓好以下几点: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 经济 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就业同时受到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如前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 工业 内部重工业比重高,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吸纳就业;2、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劳动力的蓄水池,是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河南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3、发展县域经济,组织劳务输出,缓解 农村 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河南是一个 农业 大省,“三农问题”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河南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发展县域经济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三、河南经济与就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经济发展和就业之间互相影响,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河南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总体结论:结合河南的资源特点和 人口 特点,在发展中实现就业,以就业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1、针对河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以 市场 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的比重,促使第一产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优化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从近期来看,政府应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 财政 投入为杠杆,从长远来看,加大基础 教育 和 高等教育 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把的人口优势转化为 人力 资源 优势,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充分调动民间经济主体的活力,鼓励民间创业。民营经济成分中,许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可以吸纳极大的就业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就业增长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是它本身对劳动力的吸纳,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其他部门吸收劳动力。在鼓励民间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以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 指导 ,借助于财政、 税收 、信贷、土地等工具,正确对民间的 投资 活动加以引导,在信息、服务上给予支持。
3、发展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至关重要,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开拓农村市场,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4、有组织地实施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政策支持,要对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建立健全各级服务机构,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与用工单位、输入地区劳动力 管理 部门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和谐的劳务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周世国.利用回归分析预测河南省第二产业总产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茹莉.河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及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2.
[3]胡荣涛,徐扬.关于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6.11.
[4]傅端香,张建香.河南省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4
(一) 产业转移概述。产业转移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范围界定。产业转移一般是地域上的转移,指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现象。从广义上看,产业转移被赋予多重含义,不仅仅是指空间上的转移,还包含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某一个产业可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个地区也可能会发生优势产业的变化,如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实现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而产生,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国家或地区漫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会发生多次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不同产业部门的历史演进,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也是资源和技术流动的过程。产业的转移多以企业为主导,在中国这样经济社会变化发展巨大的国家经常出现。
(二) 农村劳动力概述。从经济学概念上讲,劳动力是指有劳动能力、处在适当的年龄阶段、能创造经济价值、可以作为生产者来统计的人。农村劳动力是指户籍地或者长期生活地处在农村社区的劳动力,他们的经济来源大多是与农业以及城镇务工有关,主要从事种植畜牧等农业劳动、工业建筑业餐饮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劳动、受雇与他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个体合伙工商业经营等,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经济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正好符合了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的需求。
二、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问题现状
(一)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趋于饱和。东部地区随着改革开放而崛起,成为先富起来的地区,也随着经济产业的辐射带动着全国经济的发展。而随着东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状态趋于饱和,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结构趋同,土地、劳动力、当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东部地区大部分企业在对外扩张时会优先选择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超过60%的企业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会将转移和扩张的目的地选至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日益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严峻压力,迫切需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以便为高附加值的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条件趋于成熟。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非常丰富,成本低廉;随着国家战略规划的调整,中西部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中西部地区多项统计数据,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劳动力增长速度等都优于东部地区;外商投资总额和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略显薄弱,但是后劲十足,增长幅度连年超过东部地区,说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已经成熟。
三、产业转移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分析
(一)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产业转移将必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转出地来说,产业转移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为效率更高的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就转入地来说,产业转移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等优势资源,带动本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多重生产要素。产业的转移带动了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力。
(二)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产业转移的实质是资源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和产业之间的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赶超、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机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大多是迫于生活压力,哪里有务工条件和用工需求,就向哪里流动,因此农村劳动力大多向经济发达、用工需求强烈的地区流动。产业的转移和优化升级,促进了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使原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有了更宽的务工途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就近选择务工地点,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 优化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
(一) 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因是产业转移,而产业转移归根结底是技术的转移,因此在产业转移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大背景下,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影响着其转移的速度、规模、范围和质量,而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又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村转移劳动力,因此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推动和谐科学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为根本目标,努力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可以为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动力,促进劳动力的科学流动。
(二) 推动相关制度改革。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目光短浅,对产业发展没有长远考虑,存在不少以自身政绩出发,而不是以提高地区经济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政策。很多城乡居民之间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就业促进保障制度都有一定的差别,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农村劳动力权益时常遭到侵害,维权无门。一方面,在推动产业转移、吸收资本落户时,要培养长远眼光,实现科学决策;另一方面,要推动影响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改革,优化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改革现有的不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农村劳动力权益保障体系。
(三)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下,对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相关方面的立法还有待完善,必须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比如在招商引资政策方面,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满足一定条件者方可享受优惠政策,减少目光短浅的行为发生。又如完善工会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工会的独立地位,切实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农村劳动力、残疾劳动者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加强执法力度,充分意识到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惩罚和制止违规行为和歧视性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5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劳动力供求 武汉
一、武汉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劳动力需求
1、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自“十五”规划至今,武汉市一直坚持着经济发展为重心,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为战略,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路径。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到2009年,武汉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620.86亿元,在中部地区六大省会中居于榜首,这为武汉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武汉市第二产业已占到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6%,第二产业结构优良,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及以采掘与冶炼产业,使得武汉市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武汉市现已形成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为主线的产业模式,优势产业非常突出。第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作为教育大市所拥有的人才资源都为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巨大推力。
2、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就业效应
近些年来,武汉市不断加强基础产业建设,明确招商方向,以积极的姿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支持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带动了就业。但是,武汉市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逐年递减,劳动力大市也面临着“用工难”等问题的尴尬,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对武汉市的劳动力提出了更多要求。
(1)武汉市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企业劳动密集程度越高,其劳动需求就越大,武汉市承接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服装、电子产业等,这不仅可以减少产业输出地的用工、资源等压力,也充分利用了武汉市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量,为输入地带来经济发展的新生机。另一方面,随着武汉市不断招商引资加大园区建设,也大大促进了本地的就业岗位,到2009年,武汉市城镇从业人员已达到175.84万人,比2005年增加27.31万人。由此看出,承接东部的产业为武汉市的劳动力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2)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的资本投入越大、技术越先进,劳动量需求就越大,随着工业园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产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在引进新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新技术的同时,除数量上的需求,对员工的专业技术、职业素质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企业对职高及以上学历,包括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的劳动力总需求为361431人,但是却只有267664人求职,形成了93767人的缺口。相反,企业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需求为29123人,市场上此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有42041人,形成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解决武汉市承接转移企业的缺工问题,其根本是要优化劳动力内部结构,使得市场中供给的劳动力能够匹配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力。
(3)劳动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或在当地投资建厂不仅为武汉市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在逐步改变着不同产业之间的劳动力用工情况。图3中的曲线由上至下分别代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随时间变化的从业人数,从曲线图的走势可以看出,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迁入,武汉市乃至中部地区越来越成为了新的制造业的中心,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用大规模地外出,就可以在家乡找到工作。从分产业从业曲线图也可以看出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步得到初步优化。
二、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矛盾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是武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遇到的瓶颈之一。武汉市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逐年递减,劳动力大市也面临着“招工难”等问题的尴尬。普通工人的短缺显然已成为许多转移到武汉市企业的发展硬伤,武汉市企业出现的缺工并不单纯是数量上的短缺,另一方面,在劳动力人口中也出现无业可就,或有业可就但不能持续稳定,就业质量低的情况。这种“就业难”与“招工难”奇异并存的现象说明的是市场上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的需求不能够匹配,是一种结构的失衡。
1、外部环境因素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新型产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随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的生产工艺、新的设备技术层出不穷,过去那种只靠加长工作时间、单纯机械劳作的时代已经在渐渐远去,劳动力市场上剩余劳动力存量众多,但大都是普通劳动者,能成为技术工,尤其是高级技工的人数较少,专业技能不强,这样的人才状况难以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
2、企业自身因素
影响企业招工难的因素还包括了企业自身的不完善,如企业拒发少发工资、极力压缩成本、对普通工种的管理理念与态度等问题。许多企业经营者把产业转入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生产要素,因此大部分普工在这种管理理念下不断延长劳动时间,导致劳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员工选择离职,由于企业平时没有重视培养和储备人才,就会使公司陷入又一轮缺工的局面。另一方面,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培训机制,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这也是导致武汉企业普通工种流动性大的原因之一。
3、劳动力自身因素
首先,“招工难”也正在体现着新生代打工者的进步。新生代打工者80后居多,他们普遍呈现“三高两低”的特征:受教育程度高于父辈,职业期望高于父辈,物质、精神享受需求高于父辈,工作耐受力低于父辈,对社会欠公平现象承受力低。因此他们对工作性质、薪资待遇会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富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匮乏,缺乏竞争力,与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用工条件相去甚远,导致他们无法就业。其次,武汉市高等院校毕业生也是就业难的群体之一。随着武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招聘用人也越来越理性,能动手、有技术且成本低的毕业生群体本身就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更受到欢迎,而另一方面,理论多过于实践的本科毕业生们对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的期望更高,且这些应届毕业生在半年内离职率高达32%,没有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和眼高手低是高校毕业生的通病,这也就增加了这类人群就业的难度。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1)劳动力充足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稳定发展。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项目主要是以成本导向型产业为主,由于当地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因此转移产业高度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上文分析中我们得知,武汉市劳动年龄人口已达到700万人左右,且劳动力年龄结构合理,这就充分保障了武汉市劳动力供给在数量上的有利地位。除此之外,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证其稳定发展。
(2)人才聚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吸引国内外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中部地区在劳动力方面有数量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的素质。中部地区尤其是武汉市高校聚集,人才济济,这些都为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3)存在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一方面,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缺工主要集中在电子产业制造、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常年大量提供劳动简单、无需技能、工作强度较大的岗位,但由于员工工资普遍偏低且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特点,常常遭遇企业面临开工时却无人可用的困境。另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由于转移产业园区内的劳动力现在逐渐呈现出年轻化、低学历化的趋势,而传统的过度依赖劳动力投入的制造业在短期内转型有限,因此这也成为一些加工制造型企业的招工瓶颈。
(4)劳动力成本上升反作用于产业转移。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企业净利润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为了避免这种效应的产生,企业会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虽然武汉市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但和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劳动力成本仍然低廉,东部地区将成本导向型产业转移至武汉市也正是因为武汉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一旦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必然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招商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虽在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当地经济的竞争力,但是我们要关注这一种讯号,在未来产业发展中,逐渐从单纯依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2、政策建议
(1)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武汉近些年集中发展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集成度的现代制造业,加快一般传统产业向圈内城市的转移,增强了武汉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带动力,圈内其他城市,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围绕武汉的产业升级发展配套产业,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所以中部地区城市的关键,是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中部地区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将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改善用工环境,规范用工制度。对于用工企业,在遭遇“招工难”的同时,也应该审视企业自身的用工条件和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用工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强度、高压力、低技能、低生产率的成长模式,要不断地改善用工条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劳动力技能、职业素养等的培养。除了硬性条件,企业也应该关注员工生活,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进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使员工在企业无后顾之忧,使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在企业得到更多更好的重视和对待,才能最终吸引并留住人才,保证用工的稳定性。
(注:本文属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区际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跟踪研究》,编号10CJY004。)
【参考文献】
[1] 张晓勇:2007年武汉市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EB/OL].,2008-03-27.
[2] 易振华、应千凡:产业转移趋势下我国劳动力区域性短缺问题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的实证[J].货币银行,2011(4).
[3]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地区2011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R].2011.
[4] 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EB/OL].http:///publish/rbj/C1201107070945450197.shtml,2011
劳动力资源优化范文6
论文关键词: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