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1
一、论文题目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幼儿园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将教育价值取向推至更多的关注幼儿自身的经验,强调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要求是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对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与行为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转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全国上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为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和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标准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领域中应当具有观察幼儿.的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问题己成为幼儿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和决策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行为是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事实上,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发现、评估和引导既体现着教师行为的改变,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教师观察行为的改善成为改进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而有效的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其次,观察能力是有效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是区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专家型教师不会冲动地做出教学决策,而是客观冷静、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然后依据观察到的信息理性地做出判断和行动。最后,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观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实践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专业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的双重缺失,导致教师观察的专业品性不足,既不能真实反映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又不能为教师做出适宜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幼儿园对教师的观察记录只有量的规定并无质的要求,也没有发挥观察记录应有的反思与交流的功能,使得教师观察记录因没有讨论和反思而流于形式,以致于教师将观察记录视为额外的负担,而非对自己工作有益的做法?。
如此观察失去了 龄听童声、解读童心的意义,使以儿童为本的先进教育观念在现实中遭遇困境。目前国内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讨论相对不足。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行为的现状究竟如何,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行为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把视点投向幼儿园教师,试图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观察行为的探讨,呈现其观察行为的现状及总结出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问题
确立研究问题是一项研究的开端,研究问题确立的恰当与否对研究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对个案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进行考察, 了解教师对观察的认识,观察的过程与结果,观察应用的基本情况,探究影响教师观察行为的因素,研究者确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研究最终的结论依据。
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属于学前教育领域一个微观的研究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必然依托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实际,因此,真实的实践情境将是进-步形成具体研究问题的依据。
问题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情况。
1.教师对观察含义有何认识?
2.教师对观察价值有何认识?
3.教师在观察中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二,教师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是在什么情境下进行观察?
2.教师观察时的行为表现如何?
3.教师观察后的反应是什么?
问题三,教师观察后的表现
1.教师观察后如何思考与分析?
2.教师如何利用观察信息跟家长交流?
3.教师如何利用观察所得改进教学?
问题四,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自身的因素
(1)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观察意识?
(2)教师的信念对观察行为有何影响?
(3)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其观察行为有何影响?
2.幼儿方面的因素
(1)幼儿的突发状况对教师观察有何影响?
(2)幼儿的问题行为对教师观察有何影响?
(3)幼儿的兴趣需要是否影响教师观察?
3.幼儿园方面的因素
(1)幼儿园是否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2)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了哪些资源?
4.家长方面的因素
(1)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是否影响教师对幼儿的观察?
(2)家长对教师观察结果的看法如何?
四、研究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根据D .Medley0979)的观点,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历史教师是有效教学研究的切入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有效教学的研究由研究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转向着重研究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但并不能决定学生的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只有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反应,并通过学生表现出有效的学习行为时,其效果才能体现出来。在本研究中,教师观察行为是将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的教师行为,它关注的是教师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的理解及应对。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基础上展开对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研究,是对有效教学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通过透视幼儿的表现来增进教师对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认知及调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探讨的焦点问题。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对于幼儿园教师应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往教育理论界已有相当丰富的论述,而对于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探讨稍显薄弱,这种缺失有碍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将细致考察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致力于探讨如何改进教师观察行为,相信这能对丰富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利于引起幼儿园教师对观察幼儿的重视,激发幼儿园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思考。教师对教育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进行仔细地观察,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改变视而不见 见惯不惊的麻木状态,保持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教师从个案幼儿园的观察现状中吸取经验,促进高效的教师观察,提高教师观察能力,使幼儿在教师观察中获得更多发展;同时也对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对一项研究而言,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一般来说,量的方法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量的研究从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而质的研究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i本研究的问题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属于微观层面对教师观察的认识、运用等现象的研究,研究关注的是教师对观察幼儿的看法、做法以及是何种因素在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教师观察行为的理解及其意义建构的探究,符合质化研究的要求。因此,为了探究幼儿园教师怎样看待观察行为,教师如何观察幼儿,教师如何应用对幼儿的观察及什么在影响着教师的观察行为等描述性、解释性问题,本研究釆用质的研究取向。
抽样指的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有关的人、时间、地点、事件、行为、意义等进行选择的行为。丨本项研究的被研究现象是发生在当下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行为,与之相对应,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场景中发生观察行为的教师。受研究时间、地点和经费所限,为了能够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研究者选择了一所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为样本。由于本次研究关注的是对教师观察行为获得比较深入细致的解释性理解,因此研究对象的数量比较小,研究主要釆用了分层目的型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
分层目的型抽样,是指研究者首先将研究现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然后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目的性抽样。目的在于了解研究现象中不同层次的具体情况,进而对研究现象的整体异质性进行探究。②就本研究现象教师观察行为而言,任职年限不同会使得教师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经验的累积会造成教师行为成熟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抽样上分别选取了3年以下、3-10年以及10年以上的各个教龄层次的教师。其次,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在观察的内容上会有所区别。
六、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目 录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观察
2.教师观察行为
3.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维度
3.观察的类型
4.观察的过程
5.观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内容
3.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4.改进策略
三、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考察
(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途径
2.教师的观察是旁观者清
3.观察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观察了什么
1.观察幼儿的兴趣
2.观察幼儿的学习效果
3.读懂孩子的需求
(三)教师如何观察
1.调动一切感官搜集信息
2.记录,让教学看得见
(四)教师观察的结果
1.积极正面回应幼儿
2.搭建鹰架帮助幼儿发展
3.及时与家长沟通
4.反思与教学行为的改善
(五)是什么影响着教师的观察
1.幼儿意外状况容易引起教师关注
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余力观察幼儿
3.教师的主观倾向影响教师观察
4.幼儿园支持教师观察
5.幼儿教育工作本身影响教师观察
四、对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研究的结果
(一)教师观察行为的特征
1.教师对观察认识具有模糊性
2.教师观察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
3.教师观察的记录停留在感官层面
4.观察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对观察方法掌握能力
2.教师的知识经验储备
3.幼儿对教师观察的影响
4.幼儿园对教师观察行为的支持
五、建议
(一)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观察技能
1.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优化观察记录方式,提高i己录的准确性
3.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确保纪录与评价的客观性
(二)加强学习,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1.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的发展
2.阅读专业书刊
(三)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支持性环境
1.改善管理制度
2.提供技术性支持
3.形成重视教师观察的氛围
(四)教师为观察争取有利条件
1.检视自己的工作习惯
2.减少可能的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2
[关键词] 拓展训练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面对紧张的学业、复杂的人际关系,未来的工作、个人问题、社会激烈竞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研究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其中约有2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出走、自杀、凶杀等严重事故。据统计,北京16所大学的大学生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为了寻找防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我们采用心理拓展训练的方法。心理拓展训练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战活动。国内报道,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干预,旨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通过SCL-90量表选取其因子分大于2.0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50名),对照组(50名)。对实验组的学生实施拓展训练,对照组给予团体心理咨询,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各进行2组问卷调查。
2.研究工具
本次使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心理健康状况鉴别量表。该量表有90个项目,分属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大因子。计分标准为:无该项目所述症状记1分;有症状的项目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4种不同程度分别记2~5分。
3.心理拓展训练方法
本次心理拓展训练由8次活动组成,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每周活动2次,训练时间为8周。该组分别在第一周和最后一周进行问卷调查。拓展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训练、信念强化、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强化、情绪控制强化。
(1)自我认识训练
安排“心理剧”和“地雷阵、车轮战”三项活动。目的强化学生恰当的自我期望、较全面地认知社会,使之自我认知更加客观。
(2)信念强化训练
主题为“人生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用心理学原理,剖析信念、理想、需要和能力的内在联系,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联系,把近期目标建立在通过发奋图强的自身努力可实现的基础上。
(3)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强化训练
通过“信任背摔”、“潮起潮落”、“快乐颂”、“翻叶子”、“盲人三角”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快速掌握有效沟通、与人协作的技巧,强化其团队精神。活动作业从受训者的暖身运动、相互轻度肢体接触开始,从形式上缩短其人际关系距离,短时间内增进学生间的熟识度;目的让学生体会以团队精神应对困境的增效作用。
(4)情绪控制强化训练
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技巧缓解应激状态中的紧张情绪,培训技巧包括:笑容可掬、头脑想象和自我暗示。使大学生经多次操练后均能掌握较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4.团体心理咨询方法
团体咨询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学生的认识自我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以提高其抗应激和挫折的能力。每周2次,训练时间为8周,该组分别在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各进行问卷调查。
5.数理统计法
实验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对数据进行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两组学生第1次测试的各因子比较发现在SCL-90量表1O个因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实验开始时2个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一致(P0.05)。
第2次测试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除了在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差别没有显著性外(P>0.05),实验组训练后SCL-90测试结果各项因子分均低于拓展训练前,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的因子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也是社会和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之一。除了与大学生研究对象的易得性有关外,也与这个群体社会地位的特殊性有关。无论是之前被誉为“天之骄子”,还是现在因为扩招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剧变而“一毕业便失业”,大学作为个体一生中重要的成长期,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学业、爱情、友谊、未来,这使大学生承受更大的压力与冲突,经受复杂的心理冲突与困扰。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上世纪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学习压力大、环境、大学生就业、恋爱、人际交往等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冷漠、狭隘、狂妄自大、自卑等。如何让大学生学会处理这些压力、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可能仅给予单独心理咨询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在此次的研究中我们采取心理拓展训练目的让通过特定的项目设置以及心理老师的合理引导,使被试者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自我超越,形成高峰体验等,然后再进行反思、分享、再应用的过程来促进被试者心智的完善和建设的一种活动。目的让学生在集体中、在合作中、在矛盾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领悟做人的道理,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心理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拓展训练是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成果,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员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训练模式;其训练主要让学员体验经过设计的活动项目,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使学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磨练战胜困难的意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他人合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其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训练、信念强化、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强化、情绪控制强化。自我认识训练:安排“心理剧”和“地雷阵”三项活动。“心理剧”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宜的方法,并作自我评价,使之自我认知更加客观。“地雷阵”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单独完成较困难任务,让受训者仔细体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反思心理活动对完成任务有何影响。目的强化学生恰当的自我期望、较全面地认知社会。信念强化训练:主题为“人生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用心理学原理,剖析信念、理想、需要和能力的内在联系,把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联系,把近期目标建立在通过发奋图强的自身努力可实现的基础上。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强化训练:通过“车轮战、快乐颂”、“翻叶子”、“硫酸河”、“盲人三角”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快速掌握有效沟通、与人协作的技巧,强化其团队精神。活动作业从受训者的暖身运动、相互轻度肢体接触开始,从形式上缩短其人际关系距离,短时间内增进学生间的熟识度;接着安排设计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学习问题决策、体验团队互动;最后设置一些难度大、由团体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目的让学生体会以团队精神应对困境的增效作用。情绪控制强化训练: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技巧缓解应激状态中的紧张情绪,培训技巧包括:笑容可掬、情绪魔鬼、放松技巧、头脑想象和自我暗示。在学生基本掌握技巧的基础上,设置如公开演讲、想象打靶场景等较强心理应激的情景,训练学生在紧张状态下主动应用技巧。在公开演讲中,借鉴“系统脱敏”等心理治疗方法,增强学生情绪自我控制的效果。在头脑想象中,鼓励学生想象应激场景,并在最紧张时应用最得心应手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使大学生经多次操练后均能掌握较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自信、敢为的优良品质和克服心理恐惧的能力;能够使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其对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有一定的调适作用,因而有必要在大学积极推广心理拓展训练。
对照组团体心理咨询后SCL-90结果低于咨询前,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拓展训练后比较,总体分值仍很高,其中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两者的差异非常显著。显示出对照组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心理拓展训练本质是一种体验或培训。它通过大学生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及团队成员共同交流中分享个人体会、提升自我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竟争意识与协作精神,提高意志力,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其精神紧,矫正优柔寡断心理,培养果断自信。从而提高了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提供了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发生作用,使学生经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故而改变其整体心理健康。其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因此拓展训练对于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整体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11).
[2]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孟放,谢进.大学体育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
[4]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宏如,王雪峰.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6]杨剑,常波.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l999.
[8]李海峰.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3).
[9]郭卜乐.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N/OL].中国心理热线网.
[10]何源,徐济达.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3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性格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90-02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的社会现象。①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各国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离婚的急剧上升而早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夫妻离婚不仅会造成彼此的心理创伤,乃至带来长期难以平复的痛苦,而且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尽管这种消极影响在夫妻正式离婚前的不和谐家庭中业已存在了,正如美国精神病医生德斯帕特所说的:“不是离婚给孩子造成种种影响,而是离婚之前的夫妻不和状态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离婚不过是这种不和状态的结果而已。”②
一、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与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并过度地处于焦虑,孤僻,自闭,暴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是很难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并取得成就的。而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经历,大多会出现以上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具体有以下表现:
1. 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作用于他们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影响到他们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造成他们胆小怕事,自信心丧失,易怒,走极端,自卑感强,不相信他人的性格,甚至不愿意与人交往或是与人交往相处能力低下,结伴难度增大。
2.易缺失生活和学习上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信心。比如不爱钻研和思考问题,以及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自己马虎潦草,最终导致对自己的学业漠不关心,学习状态和成绩都明显下降。
3.易出现认知障碍。有的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极端自私,情绪不稳定,节制能力较低;有的纪律松弛,自我约束力不强,行动的目的和动机短浅,只顾满足眼前欲望,不及后果,有强烈的本能和嗜好并易为其所支配。在学习上表现为上课不认真,自己不听讲还爱干扰别人,经常迟到或早退等。
当然,以上各方面只代表了离异家庭子女总体上会出现的情况,而每个人的具体表现是不尽相同的,都存在一定差异。
二、消极作用集中表现的方面
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由于部分家庭环境剥夺,父母性别角色缺失,父母的不良情绪,不良家庭环境,不良教育方式,社会舆论,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将影响将对子女良好人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这些消极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智力发展方面
智力是一种偏于认知方面的能力系统,它的基本成分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部分。生育家庭的各种环境都制约着儿童智力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在智力发展方面,离异家庭子女的发展是远远不及完整家庭子女的,这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的明显落后。
(二)情绪情感发展方面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那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妨碍和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东西就会引起否定的消极的情绪情感。
(三)社会适应性方面
有人对单亲家庭子女结伴难易、好朋友数量、交往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单亲家庭中亲子关系、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不管形成单亲家庭时子女年龄大小,这方面都同样受到消极影响。例如:幼儿在心理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退缩;小学生情绪低落,或较多的引发行为问题;初中生焦虑严重等③。而在儿童对其与父母关系的自我评定中,单亲家庭的子女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对其与父母关系的自我评定得分几乎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十分显著的差异。
(四)性格发展方面
在性格特点方面,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比完整家庭子女更容易产生不良的人格倾向,比如孤僻,自闭,冷漠,抑郁等。这些主要有以下不良因素导致:
1.不良情绪的影响
由于性格的形成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反复体验某种同一情绪状态,就会逐渐将其固定下来,并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情绪和情感过程包括主观的体验和客观的外在表现。④如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情绪中,则易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成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极端冷漠,缺乏信任感的人;而如果儿童长期被紧张、不安的情绪所主导的话,则易形成焦虑、神经质等人格倾向。{5}
2.不良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与儿童性格的形成密切相关。首先,父母的不良教育态度与儿童性格极为密切,如:过分溺爱的态度,孩子性格多为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而过分严厉的态度下,孩子性格多为: 孤独,自卑、怯懦、抑郁、冷酷等。
三、对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的建议
父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具有榜样的力量,他们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⑥教育家哈巴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⑦ 一个负责任的父母,要以身作则地显示出有涵养,有耐心,有毅力,坚持原则及其他的性格特点来,以此教育孩子。当然,学校和社会也在教育孩子健康成长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增强家长的自身素质,争做健全人格的表率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家长素质,这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无论是正常家庭的家长还是离异家庭的家长都不例外。而作为离异家长,应当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流露自己的反常情绪或行为。
(二)高度的教师教育责任感和科学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学校里应在获知这些离异家庭子女的特殊情况后,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将其注意力调整到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使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缺失的关爱,在集体中得到补偿,让他们学会用学习和各项活动的喜悦来冲淡家庭离异的阴霾,走出心理阴影。
(三)适当的社会关注和必要的社会道德规范
社会应重视和完善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治疗机构,这样既可以帮助离异的父母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以及教育孩子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正确地认识父母的选择,排解内心的疑惑。社会上也要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抵制不良的婚姻家庭观念,以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帮助和关爱离异家庭子女,是我们的责任。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才有可能尽力改变离异家庭子女的不良认知观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②Google, W.J.“After Divorce”, N.Y. The Free Press .1956.
③戴斌荣.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2000(01).
④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⑤高湘萍、刘春玲.学校心理病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4
教学中合理运用健身跑特有的形式和内容,能有效地增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健身跑 中学生 身心健康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健身跑又称慢跑,它是采用较长时间、慢速度、较长距离的有氧锻炼方法。其技术特点简单、易掌握,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该项运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可在田经场、公路、树林、公园及田间小路等地练习,是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普遍开展的项目之一。健身跑的锻炼方式在中国是最经济最便捷的锻炼方式。其在增进人体健康方面作用倍受关注。健身跑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心肺以及其它器官的功能,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人们心理素质的发展,对于学业压力比较大的中学生来说,健身跑不仅在增强体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安市48中学生6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本文通过查阅图书、报刊,访问相关网站,收集有关体育课的健身跑项目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
(2)对比实验法:为更好地检测健身跑的效果,采用分组对照实验,观察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身心变化情况,分析健身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健身跑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3、实验设计:随机将60名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健身跑的方法(每次跑步时间至少15分钟,速度以慢跑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课教学,为了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差异,影响实验的信度,在健身跑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的脉搏次数和肺活量进行测量,两组中学生在教学进度、上课时数等方面基本相同。组织中学生在上课期间以及利用课余时间适当进行健身跑的锻炼,在课程结束后再对研究对象的脉搏次数和肺活量进行测量。
4、实验时间:2012年10-12月进行3个月的教学实验。 5、实验内容:对比研究对象在实施健身跑教学前后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健身跑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最后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从两个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健身跑前后,研究对象的心肺功能有了显著性差异(P
1、健身跑
健身跑是一种有氧的慢跑运动,它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且活动相对柔和,是增强体质、健美塑身的有效方式。在西方,健康慢跑己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健身跑对中学生生理的影响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神经系统的潜能。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切器官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指挥下进行的,在跑步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要比安静时复杂得多,神经系统为了对跑步时错综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协调反应,大脑必须高度集中地指挥,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跑步活动。久而久之,大脑神经系统的潜能就会有所提高,反映就更加灵敏、迅速、协调,而且不易发生疲劳,为中学生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提供支持。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在健身跑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强了,对氧的需求量增强了,而且还要迅速排除大量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呼吸器官增强呼与吸的工作量,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器官的机能进一步增强。为人体适应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健身跑能使全身肌肉工作量加大,肌肉和心脏本身的用血量增加,强健的心脏还可以保证人体从事各种长时间的、大强度的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健身跑可以促进中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健身跑可以使肌肉蛋白等营养物质增多,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变的强壮有力。同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的工作更加准确、协调、有力。健身跑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条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健身跑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身体免疫力。经常参加健身跑,能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健身跑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通过健身跑可以调节身心状态,增进心理健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心理的忍受力和陶冶良好的情操。充分发挥健身跑的特殊优势,让中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直接参与,从中体会和明白其中的道理,并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智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健身跑可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健身跑是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中学生在参加健身跑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平时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参与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健身跑还能改善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协调人际关系。情绪伴随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健身跑能培养中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由于健身跑本身具有竞争性特点,在跑的过程中,每个中学生既有个体练习,又有集体相互配合的练习活动;既有接受别人的帮助与保护,又有主动帮助与保护别人的责任;既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比赛活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特点,对于培养中学生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教会中学生正确的健身跑的方法
健身跑是普通学校体育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的健身跑教学中,大部分中学生对该项目有厌恶心理。其原因是健身跑项目训练辛苦、枯燥、易疲劳、体能消耗大;不懂健身跑技术要领,练习中出现不良反应,加上缺乏吃苦精神,从而产生对健身跑的畏惧心理。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健身跑练习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中学生认知健身跑,掌握正确的技术,从而激发中学生锻炼的热情,由被动式锻炼转变为主动式锻炼。
正确的跑步技术能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同时又最经济省力。特别是健身跑的途中跑,上体要正直,重心稳定,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要比短跑小。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与跑的节奏配合。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练习健身跑时常出现“极点”,一般跑了一段距离以后,身体上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生理性反应,胸闷,透不出气,肌肉酸痛等现象,此时,非常不愿坚持跑下去。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向中学生讲明“极点”是一种生理状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调节运动频率和呼吸节奏,教育中学生用意志去克服当前所出现的“极点”,以消除心理障碍。 健身跑过程中动作的难易、技术复杂或简单、运动量的大小等都应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的原则。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踏步不前;既要循序,又要渐进。刚参加健身跑运动的中学生会动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但必须有耐心,不能强加过大的运动量,以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5、培养中学生健身跑的意识
积极采用科学方法,促进人的身心俱全,已成为现代人普遍增强的社会共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在人类生活中6―22岁的在校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必须不失时机地学习体育知识与健康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持终身锻炼,培养中学生具有完整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把立足点放在培养中学生自我体育意识基点上,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自觉地遵守体育锻炼的反复性、渐进性、全面性、个别性和意识性原则,并通过教学过程使中学生真正懂得健身跑的效果。要让中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使身体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中学生从事健身跑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以高度集中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刻苦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学习和掌握动作才会有成效。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耐力项目,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有目的地发展中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
有很多中学生对健身跑的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又不特别强调,导致中学生对健身跑认识不足,教师要加强正确引导,用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说服教育,让他们懂得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健身跑能够增强中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不仅可以使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坦然对待,毫不畏惧,而且也为中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议
在体育教学中,健身跑活动是比较枯燥的,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就能充分调动起中学生的积极性,使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使耐久跑的乏味变得有趣,使中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练习,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健身跑作为一种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手段,让中学生养成习惯,关键还是要让中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健身跑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参与健身跑,并作为一种终身体育的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肖梅.发挥体育学科优势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宁井铭.我校大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宋元平,文才新.排球运动员注意状态的探讨及其练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4]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5]周孟平.重视教学查房 带教实习医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6]顾秀平,鲁超.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3(5).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5
《美国摄影》杂志曾多次评选国际摄影界100位最重要的人物,其中女性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四分之一以上。虽然男性在摄影领域的主导地位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女性摄影家的影响力稳步攀升。本期专题,我们有幸采访到美国当代著名摄影学者、评论家、策展人薇姬·戈德堡(Vicki Goldberg)女士,与读者朋友一道简要回顾女性摄影家的成就。戈德堡曾出版的《摄影的力量》、《美国摄影:百年影像》、《光的重要性》等摄影著作,文章见诸《纽约时报》、《光圈》、《名利场》、《美国摄影》等知名杂志,两次入选《美国摄影》杂志“国际摄影界最重要的100名人物”。
怎样看待摄影和其他现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在摄影中又有什么突出特点?
戈德堡:多年以前,大概1980年代,我参加过一个论坛,当时我说,女性摄影家在美国摄影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1960年代开始女权运动,贝蒂·傅瑞(Betty Friedan)《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唤醒了女性各个方面的意识。突然间,妇女们不仅仅只承担教师、秘书这类工作了,很多人去做了律师、医生等很重要的职业,当然也有女艺术家,包括女摄影家。
1970年代,摄影开始走到艺术的前沿,女性在摄影领域变得非常重要。在美国,摄影直到1970年代才被认为是一种艺术类别,虽然“老男孩关系网”(old boy network,或者译为“校友关系网”)的现象在艺术界很严重,但在摄影界这个问题并不是很突出,没有排斥女性的传统,因此更多的女性就在这个时期进入了摄影界,她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非常知名。虽然当时仍有很多人认为画廊不该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不论是油画、雕塑还是摄影作品,但是很多女性摄影家后来还是创作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事实上,我认为世界上最知名的两位美国摄影家都是女性,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和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她们甚至比尤金·史密斯更有知名度。此外还有玛格丽特·布克-怀特(Margaret Bourke-White,1904~1971),她是《生活》杂志第一位女摄影记者,也是第一位女战地摄影记者,还是第一位在苏联获得拍摄许可的外国摄影师,我对她特别感兴趣,并为她写了传记。
据你研究,早期女性摄影家的关注兴趣和拍摄方式与男性摄影家有差异吗?
戈德堡:我并不了解在19世纪有哪些女摄影家,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男人经营一家照相馆,他的妻子通常会协助他,并在他去世之后继续把照相馆经营下去,但以前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我没法告诉你关于19世纪女摄影家的情况。
格特露德·卡塞比尔(Gertrnde Kasebier ,1852~1934)在20世纪前一二十年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摄影家,她拍摄了很多包括孩子在内的肖像照片。作为肖像摄影师,女性通常被认为比男性更加敏感细腻。作为摄影分离派的主要成员,斯蒂格利茨曾将她的作品在纽约一家博物馆内展览。安妮·布里格曼(Anne Brigman,1868~1950)也是摄影分离派中一位重要的摄影家,她拍摄了很多富有浪漫气息的女性人体摄影作品。
1960年代以来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对于女性和男性摄影家分别有何影响?女性摄影家或以摄影为媒介的女性艺术家在这样的思潮下倾向于何种表达?
戈德堡:有很多擅长自我表达的女摄影家,我认为数量比男性要多。其中,有一位名叫乔伊斯·田纳森(Joyce Tenneson)的女摄影家,在1970年代教授摄影课,她发现很多女性都喜欢自拍,后来结集出版了一本关于女性自拍像的画册。当然,男摄影师也会自拍,但女性好像对这个更感兴趣,甚至拍摄很多自己的肖像。之前通常是以男性视角来表现女性身体,而她们想要颠覆男性的表现方式,她们说:“这才是我们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我们并不只是性工具或对象,我们和男人一样拥有自己的身体。”
后来,1960至1970年代,包括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辛迪·舍曼、雪莉·莱文(Sherrie Levine)在内的一些女摄影家发起了一项摄影运动,名为“Preparetion Movement”(直译为“准备运动”)。虽然也有一些男性摄影家参与,但是它最初还是一个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女性为主发起的摄影运动。此前,也有一些女摄影家曾参与重要的摄影运动,比如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1883~1976)曾参与1930年代的F64小组,但并不是最初的发起人,只是参与者。再比如印象主义运动、未来主义运动、立体主义运动,很多女性艺术家都参与其中,但都不是整个运动的发起者。
自拍像是女性摄影家表达自我的一种重要形式,你认为从这些自拍像中,传达出这些摄影家怎样的想法以及她们的社会和权利诉求?
戈德堡:关于自拍像,我认为这里面有颠覆男性视角的问题,比如电影多是从男性角度,而不是女性角度叙事的。因为女性希望表现自己的家庭生活,这是女性认为很重要的方面。有些女性摄影师拍摄了非常沉重的女性照片,来表达“不论我们的身体外表如何,我们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这个主题。虽然它与自我表达并不完全是一码事,但是女性被允许扮演何种角色却一直是女性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主题。辛迪·舍曼、芭芭拉·克鲁格、劳丽·西蒙斯(Laurie Simmons),她们在作品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媒体是如何控制女性自我表达的,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女性看起来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当今社会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看看时尚界,在时尚摄影中女性看起来都非常瘦,而今天技术的发展和Photoshop的使用又使这样的效果实现起来非常容易。所以,很多年轻女孩都认为自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瘦到可能威胁健康的程度。这就说明媒体在很大程度会主导女性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女性应该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
女性还是存在成长天花板的困扰,而她们只有在少数领域能突破这一点,所以女摄影家会关注“女性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这样的主题,因为不论如何,她们首先是女人。但摄影师也还是摄影师,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有女摄影师、女战地记者、女电视记者……我们没有必要把她们仅仅限定在女性主题这个领域。
有哪些有影响力的以自拍为主的女性摄影家/艺术家?
戈德堡:弗兰瑟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1958~1981)主要在上大学的时候拍摄照片,而这些照片大多是关于她个人的。她是一个很忧郁的人,并在大学毕业的几年后自杀了,但她的作品非常出色。我去年在波士顿拜访一位艺术学院教授的时候听说,这所学校的老师希望学生们去学习乌德曼的作品,以便表达自己情绪和动机。我当时听了以后有些紧张,因为她实在是太过忧郁了。她与南·戈尔丁(Nan Goldin)非常不同,戈尔丁尝试了另外一种方式。她和一些男性摄影师一起拍摄图片日记,拍摄她们经历的社会边缘生活,经常和同性恋男女混在一起,自己也沉迷于酒精。她把这些都非常直白地表现出来。戈尔丁的朋友们也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向她敞开,她可以在卫生间、卧室或其他任何地点的任何时间拍摄。我曾看过戈尔丁第一次摄影个展,里面有张她父母的照片。她父母是中产阶级,但很喜欢她拍摄的这些作品。她的照片非常生动,在今天,我们会在Facebook上看见类似的照片,就像如今那些十几岁的青少年会在网上的。但是这些照片比Facebook出现的早了好久,现在很多人做的事情,戈尔丁在很多年以前就做过了。
除了自拍像外,从事社会纪实摄影也有很多取得杰出成就的女性摄影家,如戴安·阿勃丝、玛丽·艾伦·马克、堂娜·费拉多等,在其他领域,如肖像摄影、广告摄影或其他商业摄影领域,也有非常成功的女性摄影家,如安妮·莱博维茨,你认为她们的摄影作品与同时代的男性摄影家相比,有哪些特点?
戈德堡:首先,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是独立工作的,而且他们不可能脱离当时所处的时代,这涉及到艺术家的自我表达。
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1923~1971)曾经说过,我们所有人都是怪物。她想要从每个人身上找到怪诞的角度,所以她拍摄侏儒、纹身的人,等等,还在大街上拍摄人们内心隐藏的情感。阿勃丝早在1960年代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在那些边缘人身上找到了深刻的人性,拥有不同寻常的视角和非同一般的眼光。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非常不喜欢被拿来与阿勃丝做比较。她们虽然都是关注个体,关注社会边缘人群,但玛丽并没有一直只关注这一个主题。
堂娜·费拉多(Donna Ferrato)关注那些遭到丈夫毒打和家庭暴力伤害的女性。拍摄这个题材,女摄影师应该比男摄影师更容易完成,因为在那种情形下女人不会希望有第二位男性在场。她的照片也是非常直白地揭示家庭暴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作品愈发显得出色。
苏珊·梅萨拉斯(Susan Meiselas)则拍摄了脱衣,她走进了们的更衣室,并真实地展现了她们的生存和工作状态。我感觉,在那种情况下,男性是不受欢迎的,而女性会畅通无阻。
安妮·莱博维茨做了男性可能已经做过的事情,我曾经在电视上说过,安妮早期拍摄的照片,比如伍迪·艾伦(Woody Allen)在浴室里的照片、多莉·帕顿(Dolly Parton)的照片,对我来说就是1970年代名人品牌化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像迪奥、香奈儿这些品牌一样,这之后那些名人也成为了某种“品牌”,成为了时代偶像,摄影作品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莱博维茨记录了文化和社会的变迁。要知道,在1970年代,莱博维茨就已经非常知名了,她当时基本包揽了《滚石》杂志所有的封面摄影,但是我不知道如果男摄影师足够聪明,为什么不能做到这点。我不认为女性摄影师在拍摄名人照片会得到特别优待,也有不少优秀男性时尚摄影师,比如哈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1920~2004)。莱博维茨确实非常优秀,并在一个对的时间供职于特别重要的杂志。女摄影师一但进入这个领域后,是否成功就要看在个人实力了,而非性别。
还有一些女性摄影家,从其他媒体或媒介形式中进行借鉴,通过挪用、摆拍或再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念,探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如琼·斯彭斯(Joe Spence,1934~1992)、辛迪·舍曼,你怎么看这样的创作方式?以及从这些影像当中反映出的观点和思考?
戈德堡:从19世纪开始,就有很多摄影师从绘画中汲取灵感,再后来的“画意摄影”也是如此。而辛迪·舍曼则不仅仅是被电影影响,她是用自己的摄影作品评判电影乃至媒体赋予女性的社会角色。艺术经常会依赖于其他艺术类型或其他的影像,来创造出新的摄影类型。摄影师经常借鉴其他艺术并受其影响,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摄影史中和现代摄影界,女性摄影家的数量和在社会中的声音仍然较小,你怎么看女性摄影家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以及障碍?这与社会性别态度有何联系?与女性角色的自我认知有关系吗?
戈德堡:我认为很多女性一直不知道她们可以做些什么,因为传统文化不希望她们这么做,当然这不是说没有女性能够突破这些禁锢。我有一个女性朋友从来没有进过大学,开始在广告公司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好莱坞编剧,而在1950年代好莱坞只有一名女性导演。女权运动改变了很多事情,但并没有改善所有情况。比如在纽约的画廊里,女性艺术家还是不多。不过,就像我们一直在说的,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女摄影家,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白宫也曾经有一位女摄影家,她在克林顿执政时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作为女性,你如何对待事业的成功?如何看待与男性同行的合作与竞争?怎样看待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
戈德堡:我15岁的时候,曾经和一名喜欢我的男孩一起跳舞,我知道我的成绩比他好,所以就对他说了谎。可能没有男人愿意和有竞争关系的女人在一起吧。女人有时是会这么做的,但男人不会。另外,特别幸运的是,我嫁给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男人,他总说他以我为傲,有次我们一起参加一个摄影节,他走过来跟我的朋友说:“我是薇姬的助手”。(笑)你知道这是玩笑,但他确实是一个非常自信的男人。我真的非常幸福。
如今,美国出现了一些愿意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夫”的丈夫,也有些夫妻结婚后妻子挣得比丈夫多。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取决于夫妻双方各自的自信有多少。男女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总会有人比你更年轻、更漂亮、更聪明、更富有,所以干脆不要庸人自扰。
我非常幸运,进入摄影评论领域非常早,当时的竞争没有现在这么激烈,而且我本身就比较擅长写作、评论和讲课。我并不在乎别人收入比我丰厚,我享受工作的点点滴滴,而工作也对我回报颇丰。
社会认知对健康有何影响范文6
【关键词】性别角色类型;人格特征;双性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0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76-02性别角色是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1]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分重要的。[2]刘金花认为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性别认同的过程。性别角色的确定主要有四种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心理人类学理论。性别角色有几种类型、对人格特征有何影响?文章以上问题,概述国内相关研究,做出总结和归纳。
1被试选择
研究对象为大一至大四在读大学本科生,来自文、理、艺等专业方向,男女各半。[3-5]
2工具
2.1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修订后的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该量表包括男性化项目14条,女性化项目12条,中性化项目13条,共39条。修订后量表重测信度:男性化量表r=0.939,女性化量表r=0.922,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修订后量表有较好的构想效度,男女分量表相互独立,内部具有因子的单纯性。[6]
2.2“大五”模型人格量表[7]王中会,张建新认为: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O2PI2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AI的“人际关系性(IR)”刚好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补充测量到中国人具有的特殊社会性人格特质,构成“大六”人格特质。“大六”人格模型既包含具有文化普遍性的“大五”人格模型,又能反映中国文化特殊性的“人际关系性(IR)”,因此本研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CPAI中的“人际关系性(IR)”量表作为人格测量的工具。“大五”模型的测验包括:神经质(N),外向性(E),开放性(O),宜人性(A),责任感(C)。NEO2PI2R就是根据“大五”因素设计的一种人格量表。此次测量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6-0.93,分半信度为0.81-0.92。
2.3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8]宋丽丽,邹萍总结表明:贝姆通过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人在许多情景下能表现得更好,因为他们既具有女性特质又具有男性特质,能在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其研究还表明,双性化者更富创造性、自尊感较高、更独立、善于处理各类环境中的事物、自我效应良好。也就是说,双性化气质才是成功者的气质,才是最理想的气质。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许多场合下,要比具有性别典型气质的人表现出色。因为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同时富有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征,所以在适合男性气质情境下,他们能够表现得男子气十足;而在适合女性气质的情境下,他们又能善解人意,表现出很好的女性气质。
[9]司本斯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Q)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性中27%的人属于双性化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她们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
[10][11]研究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女大学生的确比性别典型化的自我评价更高,更受欢迎,适应能力更好。
[12]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量表、安全―不安全感问卷、自信心测验问卷的测试,结果表明:第一,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未分化的个体,虽然与男性化气质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在高自信和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明显高于男性化,在低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人数百分比上明显低于男性化。所以双性化人格具有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女性化、未分化类型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程度偏低,缺乏安全感,从理论上讲,其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袁立新、卢声达关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看,双性化与男性化者心理健康状态更好,而未分化和女性化者心理健康状态较差。此研究还表明,在男性被试中,男性化类型者比女性化类型者心理更健康;在女性被试中,女性化类型者却不如男性化类型者心理健康。
双性化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男性化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女性化者、未分化者相比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中国双性化者的性适应问题容易受影响,女性双性化者比男性双性化者更显得健康。
石艳玲[13],余小芳[14]研究发现,双性化类型的学生不管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在社会适应性上,都优于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与未分化类型的学生,这说明双性化类型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同时,还得出,未分化类型是最不理想的性别角色,女性化类型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方面也较低,男性化类型在这两方面上都不错,仅次于双性化类型。
[4][14]余小芳、邓小农、王立皓的研究表明,正性的男性化特质或女性化特质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双性化与男性化者比女性化与未分化者焦虑、抑郁水平低。
根据人格量表,在神经质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气质和双性化气质的大学生;在外向性人格特征分数上,男性气质和双性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女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在开放性人格特征分数上,双性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大学生;在宜人性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气质和双性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在责任感人格特征分数上,双性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而未分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低于双性气质、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大学生;在和谐性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化气质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化和未分化的大学生,双性化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未分化的大学生;在面子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化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双性化的大学生;在人情人格特征分数上,女性化的大学生显著高于男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的大学生,双性化的大学生高于未分化的大学生。[7]
3简要分析
从四种性别类型分别在男女两性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可以看出男性的性别类型分布双性化最多,男性化紧接其后,再就是未分化,女性化最少;女性性别类型分布还保持传统的女性化最多,其次是双性化,再就是未分化,男性化者最少。由此可知:第一,男大学生的性别类型主要以双性化和男性化为主,而女大学生的性别类型以女性化和双性化为主;第二,未分化性别类型并非在男女总体中所占比例最少,有时其比例还超过双性化;第三,在大学生中,无论男女,性别角色反典型化者是最少的。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具有以下人格特征:性别角色双性化大学生具有较高外向性、宜人性和责任感的人格特征,性别角色女性化大学生具有较高宜人性、和谐性、人情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性别角色未分化大学生具有较低责任感、和谐性和人情的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男性化大学生具有较高外向性的人格特征。此研究结果支持了贝姆双性化模型理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双性化的大学生人格特征既具有男性化外向性高的特点,也具有女性化宜人性高的特点,同时责任感强。而女性化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人际取向的人格特征,但神经质分数也很高。未分化型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分数较低。这一结果与张莉、冯江平的研究结果类似,证明双性化性别类型具有更多积极的人格特征,同时也证明了人格特征的差异不是由于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由于性别图式的差异产生的,同样支持了社会认知理论。
4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双性化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着最佳的适应能力。此性别角色类型应该作为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指引的重要方向。并且应尽量避免性别角色的社会刻板效应影响。[15]
未来对大学生性别角色方面的研究,可以引入成就测验问卷,对被试大学生进行长时间跟踪调查,确定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决策等影响。此外,女大学生分配和就业的不利处境及大学管理与大学生活动的性别倾向,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性别态度。为此未来的研究也可通过揭示性别角色取向对职业选择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与自我教育指导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对人格影响是间接的、相对的。国内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没有考虑跨文化的双性化研究、男女双性化的人格差异、双性化与未分化的对比研究、双性化的负性心理问题等。所以还是应该理性看待性别角色类型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胜华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华俭,杨治良.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心理学报,2002,34(2):168C174.
[4]杨炯,胡怀林,俞乐笑.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86-90.
[5]王道阳,张更立,姚本先.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J].心理学报,2005,37(5):658-664.
[6]沈烈敏.性别角色特质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269-1271.
[7]王中会,张建新.性别、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3):50-55.
[8]宋丽丽,邹萍.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5(3):87-88.
[9]Spence.J.T.,Helmreich.R.L.Androgyny versus gender schema:A comment on bem’s gender schema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4):365-368.
[10]Bem,S.L.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84,88(4):354-364.
[11]Bem,S.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155-162.
[12]Lehman,D.,Chiu,C.&Schaller,M.Culture and psycholog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689-714.
[13]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