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1

关 键 词社会责任感培养;校本;目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4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基于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关联的认识所形成的自觉为社会尽责任的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作用下产生的经常动机。它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四者的有机统一,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驱动作用。

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需要外部系统的明确导向和内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学校是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提升的主阵地。目前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总体设计脱离校情,忽视社区资源、地域优势等;而实施过程也存在培养目标空泛,不尊重学生主体性,不重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单向灌输依然盛行,知行脱节,忽视新媒体的作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等问题。[1]另外,在理论建设方面,研究者较多关注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研究,而以校本为研究平台,结合实践操作的行动研究相对较少。

我们认为,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其合理的路径应是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和心理发展特点,立足学校文化内涵,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层次化和序列化的培养。

一、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足和适应社会,并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不但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而在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已成大势所趋的形势下,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必须有自己的校本定位。

(一)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近几年来,国家的多个纲领性教育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总体目标,它们是学校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方向和指针。而新近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稿,更是明确提出“责任担当”为六大素养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时展的要求。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的社会性体现在社会参与之中,而社会参与的核心是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作为未来公民,当前学生必须学会遵守和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既有理想信念,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能秉持正确的情感态度、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方面都契合时展的要求,这是作为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

湖南师大附中前身为近代民主革命家禹之谟于1905年创办的惟一学堂(后更名广益中学),1929年确立了“公、勤、仁、勇”的校训。这个校训固然有着当年时代的气息,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个人追求历久弥新。近年来学校立足校训,深入探究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赋予其以新的含义――将“公”的内涵扩展为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人类负责的精神;“仁”的内涵扩展为爱自己、爱他人,仁义守信、履行义务;“勤”则理解为勤于修身,勤于学习,对自己负责,主动发展;“勇”则意味着道义行动,勇于承担各种责任。如此,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确立与时展的脉搏连接起来了。

(二)是走向未来人生的需要

当前,人的关系性存在特质被侵蚀,忧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弱化以及价值认同危机的出现,使社会责任感的生成面临挑战。具体表现为,片面强调个人发展,忽视社会价值的创造;过于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实用主义增强,功利主义滋长,团结协作、奉献精神不足;缺乏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社会理想模糊;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脱节等。[2]这既是成人社会面临的问题,也是高中生即将面对的问题。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把今天的学习同明天的建设、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明确当今时代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要树立为中华民族在未来竞争中取胜而努力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此同时,高中生即将迈入成人世界,与社会的接触将越来越频繁,因此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准备承担社会公民理应承担的责任。

而作为学校,对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应适应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学生即将步入成年阶段的现实,以基本的价值认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翁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家庭建设尽责的情感等,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心理适应性的基础。

二、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校本路径

显然,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相应地其办学愿景也不尽相同,因此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立足校情,在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总目标与作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融入校训,以保持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一致性和集中性。

(一)从责任经验出发提高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指责任主体对自己所承担责任的认识,即对责任内容与意义的认识,以及对责任及其行为的正确感知、判断、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它是责任行为产生的心理依托和精神基础,个体只有形成了明晰而正确的责任认知,才能自觉而坚定地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责任认知的形成不能通过简单的灌输、传授、训练来完成。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责任经验,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提高其责任认知要从他们的自身责任经验出发,从鲜活的生活事件、故事、案例等引出,引其分析、判断、评价,进而得出结论。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反对父母生二胎现象”“小悦悦事件”“‘萨德’部署引发的砸韩系车事件”等话题,引导学生对责任担当进行思考,提升对责任感的判断和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其责任认知。

(二)在多角色体验中走向自觉自悟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将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可见,培养社会责任感不能靠说教、渗透,因为它是由外向内,学生被动接受的。只有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引导、渐染,通过在生活社区、广阔农村、活力企业、他乡异域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实践体验,由内向外,将学生内心与外部世界有机链接,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身体力行,主动与外界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才能产生深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促进精神生命自我觉悟。[3]

如:让学生在同一组织中扮演不同角色,承不同责任,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学会换位思考,并将在前一角色中承担责任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带到另一个角色中去。另外,基于高中生心理特点,学校应引导学生对社会责任做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性思考。例如,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下乡、土地流转等问题展开调研,进而产生强烈的改造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

此外,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需要反复刺激,不断强化。因此,即使相同模式、相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反复呈现,不断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们主动思考,自觉运用一些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升华思想,陶冶情操,使集体观念、组织观念、责任意识逐渐巩固和加深。[4]

(三)借助生涯规划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生涯规划教育是有效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为高中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了解自我,准确定位并确立人生目标,知晓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能使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生理和心智不断发展成熟。如何以生涯意识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有的学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着力,谱写“认识自我”“内心求证”“专业选择”三部曲。高一阶段,通过普及心理教育课程、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开展心理测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探寻潜在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特长。高二阶段,通过校内外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扩大生命本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结,将学生对自身的关注置于其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国际、自然的有机联系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适合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对自己的未来将担负怎样的责任,激发其求知欲、发展欲。高三阶段,调动学生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职业面对面”活动、职业选择讲座、职业体验活动等,普及专业、职业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此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进而启动实质性的专业选择,初步确定职业走向,进一步培养对自我的责任意识。

(四)依靠新媒体辅助社会责任感培养

从积极的方面看,新媒体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网上的正能量视频和信息能促进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积极加以运用,以增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为学生抵御各种不良信息侵蚀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通过新媒体,以文章、讲座视频等资源形式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媒介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环境本质的认知,增强媒介道德感和素养水平,这对中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提高社会责任感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湖南师大附中先后利用蓝天作文网、“12KM”原创作文网,建立“网络作文本”,让学生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PP上传作文,师生进行交互式评点。为了维护网络正常秩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作文,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责任意识,承担网络责任,学校每天安排语文教师轮流值班,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及时引导,效果显著。

(五)建立导师制解决个性化问题

由于学生的责任意识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发展基础、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因 此个别化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非常必要。许多学校正在推行导师制,给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涯辅导、生活帮导。实行“导师制”,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特别适合解决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各种个性化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社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导师参与学生的诸多校内外教育活动,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小群体的或者个性化的问题。导师高频率地接受学生个体的咨询,大大加强了思想交流的深度,从而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度。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尤其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由班主任承担,往往因为教育涉及面广,班主任难以顾及全部学生个体,致使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长期低效。

应该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是学校教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如何立足校本,准确定位目标,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优化培养路径,可谓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艾楚君.青少年责任感缺失征候、原因与培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21.

[2]李菲.社会责任感生成遭遇的时代困境与教育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6.

[3]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20.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2

ぃ酃丶词] 宠儿;托尼•莫里森;代表作;身份;蓄奴制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出版于1987年的代表作品《宠儿》的主人公之一。整个故事的开始是从与宠儿有着最密切纠葛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塞丝展开的。支离破碎的回忆揭开了塞丝的部分经历:13岁被卖到了“甜蜜之家”的种植园,庄园主人加纳先生实行的是一种相对“仁慈”的奴隶制管理,他被邻居谋杀后,加纳太太就请来了有施虐倾向的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学校老师”来帮忙打理种植园,由于不堪忍受被当做动物一样对待,塞丝和种植园里的其他黑奴秘密计划逃跑却被追了回来,塞丝被毒打和,保罗•D被带上了马嚼子,其他人被杀死或失踪。出于对已经送出的三个孩子的深深的母爱,塞丝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再次逃跑。途中生下了第四个孩子――丹芙。在“地下铁路”其他黑人的帮助下,塞丝终于与其他三个孩子团聚。然而,28天后,“学校老师”带着侄子和警察前来抓捕塞丝和她的孩子们。为了逃避落入奴隶制非人的命运,塞丝用手锯锯断了后来被叫做宠儿的第三个孩子的脖子,其他的孩子被救了下来。18年后,宠儿借他人躯体复活,前来追讨母爱。小说叙述的主要空间也就是在18年后。

小说以宠儿命名,有其字面含义,也有其深层意义。作者莫里森在扉页上引用《圣经》中的话:那本来不是我的宠儿,我要把他叫做宠儿。宠儿游移不定的复杂身份对我们理解这部作品非常关键。在作品的隐喻空间中,作者赋予了她多重的身份,让她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一、宠儿与塞丝

在再现的小说时空中, 124号房子(塞丝的家)里捣乱的小鬼魂和后来复活的鬼魂的身份是非常明确的――塞丝的第三个孩子。整篇小说的开头就给人以震撼和悬疑: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1]3小鬼魂在这个家庭中肆意骚扰,人们却以各自的方式忍受它。124号这个数字中也刚好缺失了被塞丝杀死的孩子的排序3。所以即使已经到了1873年,小鬼魂所代表的蓄奴制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个被摧毁的前奴隶家庭,并阻碍着这个坍塌的家庭得以重建。保罗•D的出现赶走了捣乱的小鬼魂,于是这个小鬼魂就以肉身在狂欢节出现并生活在塞丝的家庭生活中,她就是宠儿。

文中很多地方都强烈地暗示了塞丝和宠儿的母女关系:当宠儿出现时,塞丝突然失禁,其实那是羊水破了的感觉;宠儿的名字和被杀死的女婴墓碑上的名字一模一样;宠儿会唱塞丝唱给自己孩子的歌;宠儿的脖子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宠儿语言障碍和思维的混乱性;宠儿嗜爱甜食,并且呼吸中带着奶味。这些细节都符合两岁孩子的特征,也对应了塞丝第三个女儿的身份。

宠儿作为复活的女儿出现在塞丝的生活中,她促进了塞丝精神的分裂和健全。

塞丝的性格特征就是强烈的母爱,孩子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她能忍受学校老师的两个侄子的和,却不能忍受他们抢走属于自己孩子的奶水;为了能让自己的女儿不受白人男性的,她不惜杀死了她;为了能在爱女的墓碑上刻上宠儿两字,她像一样出卖了10分钟的,并且很后悔当初没有多出卖些来换取更多的字给女儿;为了幸存的其他孩子,她选择活着。然而蓄奴制的阴影连同捣乱的小鬼魂一直萦绕在她的生活中,她拒绝面对过去,坚强地与现在对抗。她尽量避免回忆在“甜蜜之家”的恐怖生活,尽量割断她与过去的联系。这解释了为什么塞丝最初对宠儿是被自己杀死的女儿的身份的种种迹象视而不见。

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如同一个被割断了历史脐带的民族一样,都是不健全的。宠儿让塞丝回忆起了自己记忆中模糊的母亲,也迫使她直面当初的杀女动机。塞丝对自己母亲的片段性的记忆让读者明白了,为什么塞丝身上有那么浓的母爱,她的母爱在蓄奴制下又是多么地具有毁灭性。塞丝在认识到宠儿是自己女儿后,精神上又一次掉进了蓄奴制的泥潭,被可怕的过去所奴役――她屈从于宠儿的各种要求,一遍遍地解释当初自己行为的动机,听任宠儿一步步地吞噬自己的生命。塞丝只有正视自己的过去,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从精神上摆脱蓄奴制的枷锁,从而投入到合理而又宁静的现实生活。

二、宠儿与丹芙

宠儿作为姐姐,促进了丹芙的精神成长。如果宠儿代表着那挥之不去的蓄奴制的阴霾,那丹芙就应该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小鬼魂曾经是孤独的丹芙的伙伴,保罗•D的出现赶走了小鬼魂,“抢走”了妈妈,打破了原本封闭的124号的生活,这让丹芙倍感“饥饿”:丹芙不属于过去,也没有现在。当塞丝在保罗的启示下打开不愿回首的记忆的闸门的时候,丹芙无法进入妈妈和保罗•D的谈话;由于塞丝的杀婴行为,124号被黑人社区孤立,也让丹芙进不了正常的现实生活。由于对过去的不了解,她非常渴望母爱而又惧怕母爱,所以当有人告诉她是母亲塞丝亲手杀死了自己姐姐的时候她突然耳朵失聪,姐姐的小鬼魂又让她恢复了听力。她的生活不属于过去,却也被过去所搅扰。

宠儿的出现不仅让丹芙有了伙伴,也让她有了挥洒自己爱心的地方。她对宠儿的悉心照料和呵护让读者想到了塞丝童年因为被母亲遗弃而加倍倾洒母爱给自己的孩子。宠儿出现前,丹芙在“饥饿”的驱使下进入黄杨树林的“翠室”和香水中,只为尝尝另一种生活的味道,品尝它的坎坷与不平。[1]151宠儿的出现部分地满足了丹芙的“饥饿感”。宠儿断断续续的讲述让丹芙了解了一些困扰自己的“过去”;在照顾宠儿的过程中,让读者和丹芙都部分地理解了塞丝当年杀死爱女的心情:当保罗•D赶走小鬼魂时,丹芙哭泣,是因为自己失去了小伙伴;在去冷藏室取食物宠儿消失在黑暗中的时候,丹芙全身都感到恐慌,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块从小溪坚实的冰面上扯下的冰坨,漂浮在黑暗中,撞击着它周围一切物体的边缘……她开始哭泣,因为她没有了自己。死亡于此相比只不过是一顿空过去的餐饭。[1]157丹芙在全身心地照顾并爱着宠儿时,完全失去了自我。我们来对比一下当年“学校老师”一行人前来抓塞丝和孩子们的时候,塞丝的疯狂举动就让人容易理解了;也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丹芙理解了当年母亲非同寻常的母爱。所以当宠儿在一步步地吞噬母亲的生命时,丹芙为了母亲走出124号,向社区寻求帮助。

三、宠儿与黑人社区

宠儿是蓄奴制的牺牲品,黑人社区对宠儿的死也要负一部分责任;宠儿的出现唤醒了黑人社区的社会责任感。

在124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黑人社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黑人社区的嫉妒和冷漠也是造成塞丝杀死女儿的部分原因,为黑人社区做出突出贡献的贝比•萨格斯的精神因为这种背叛而崩溃,塞丝一家孤立地生活在社区之外。当宠儿和塞丝掉进毁灭性的排他的二人世界时,丹芙不得不走出124号,融入黑人社区以寻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这不仅仅促进了丹芙精神上的成熟,也唤醒了黑人社区的责任感。斯坦普•佩德在帮助并救助了很多黑人奴隶的逃亡,他和贝比•萨格斯一样为社区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他曾以为自己不欠任何人的感情债了,宠儿的出现让他意识到,他还欠自己的好朋友贝比•萨格斯一家的感情债务,他有责任帮助塞丝和丹芙脱离困境;艾拉过去被白人囚禁起来以满足他们的,她拒绝给自己生出来的白人孩子喂奶以至于5天后那个婴儿夭折,她曾经是“地下铁路”的成员,也是塞丝的朋友,宠儿的出现也让她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去,并组织社区女人前来124号祈祷赶走了宠儿。当塞丝把驾着马车前来接丹芙去上班的房东误以为是“学校老师”并企图杀死他时,社区的力量阻止了又一场悲剧的发生。通过《宠儿》莫里森向我们显示了:一个人要想生存下去,离不开社区的帮助。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宠儿成了黑人社区的黏合剂。

四、宠儿的象征意义

宠儿是塞丝死而复生的女儿,同时也是一根导水管,把蓄奴制这条长长的历史回忆缓缓导出。在她印象主义风格的独白中,莫里森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展示了笼罩着一团迷雾的历史:在叶子中间摘花的女人带着可爱的孩子,她们一起被装上了贩运奴隶的船只;很多人蜷缩在一起,有的人死了,“没有皮的男人”(指白人)拿晨尿给她们喝,因为她们只有海水颜色的面包(腐烂变质的面包)吃,由于没有水喝,她们连汗都出不来;成堆的死人被抛入大海;女人被船员一次次地带走或囚禁以发泄他们的;用烙铁给他们烙上印记并用项圈把他们锁住……宠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了这部血泪史。同时,宠儿也让塞丝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因为逃跑而被杀害,让艾拉想起了自己拒绝喂奶而饿死的孩子,让斯坦普•佩德想起了自己被白人霸占并死去的妻子,提到了被一对父子囚禁的女子;宠儿与保罗梦魇般的开启了他尘封多年的感情的“锡烟盒”,让他不得不去面对残酷的过去;宠儿也让整个社区空前团结,给社区的人们与被压抑的过去进行交流提供了空间,让他们正视那些被遗忘的记忆,为美好的未来而斗争。

《宠儿》向我们揭示了蓄奴制这个毒瘤,不仅仅侵害了黑人,也损坏了白人。它让每一个与之关联的人堕落,失去人性。它是白人种在黑人皮肤下的丛林,在生命之间蔓延、生长,直到也侵害了栽种它的白人,使他们也成为丛林的一部分――狒狒。[1]252宠儿代表了那挥之不去的蓄奴制阴影,那段无法摆脱的恐怖过去又起死回生来纠缠现在,同时,她也是无数遭到白人和折磨的黑人女性,更代表了死于蓄奴制的“六千万甚至更多”的黑人。《宠儿》不是一个可以继续的故事,不是一个可以重复的故事,不是一个可以流传的故事。[1]347-348它重建了一部失落的历史,让处于失语的奴隶去掉“铁嚼子”,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人们必须去正视往昔岁月中那挥之不去的“阴魂”,才能够开创出未来的安定生活。也暗示了今天的读者,必须正视过去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的种族歧视与纷争。

[参考文献]

[1] [美]托尼•莫里森.宠儿[M].潘岳,等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2] 王玉括.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重构《宠儿》[J].外国文学研究,2007(01).

[3] 李雪琴,林晓勇.《宠儿》弑婴中的母爱剖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法;社会公共性

    真正意义之经济法肇端于19世纪末的德国,为一伴随国家适度干预社会经济而生成的新兴法律部门。就经济法的界定言之,我国学界长久以来皆为一幅学说林立、观点纷争的图象,似乎经济法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Protean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的面相。笔者通过对经济法普洛透斯之面的重新审视,拟从社会法的视角进行解析,试图刺破经济法繁杂表象,还其本原之面目,以见教于方家。

    一、经济法的普洛透斯面相

    经济法概念传到我国的时间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法学界开始进行经济法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各种经济法观念。80年代,我国经济法学界形成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关于经济法的界说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80年代初,主要有纵横经济关系说、纵横统一说、综合说、经济行政法说、学科经济法说、经济管理说和国家经济管理说等。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颁布后,原来的纵横经济关系说和纵横统一说变为密切联系说或管理协作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国家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学说,其中有关经济法的界定又以下述几种观点为突出代表:观点一,“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简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观点二,“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观点三,“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3]观点四,“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4]观点五,“经济法是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5]就目前经济法在定性上的这种混乱局面,笔者以为并不是百家争鸣、学术繁荣,而是对经济法认识的片面、偏执、模糊和混沌。真理需要争议讨论,但真理不是争论不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门在世界上有了上百年在我国有了数十年发展历史的学科来说,没有统一的话语、共同的信守是不应该的,法律的统一性要求我们刺破经济法的那张普洛透斯之面!

    二、社会法的厘定

    目前,社会法的提法在法学界尤其是经济法学界高频率地被习惯性使用,以至在我国被相沿为一种确定不拔的地方性法律话语。何谓社会法,笔者以为对此加以学术的重思可能是我国法学特别是经济法学研究深化的必由之径。

    社会法作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法律形态,是随着人类发展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城市化,使人们之间的依赖进一步加强,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离开了市场便无法生存;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各不相同,并因而导致彼此间的悬殊愈来愈大;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又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市场的垄断倾向导致公平竞争的破坏,并引发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所有这一切均意味着,国家超越于市民生活之外并不能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近代市民社会的鼓吹者们所设想的那样必然带来人类的福祉。越来越高的社会呼声引起了国家职能的转变,由消极的“夜警”国家向积极的“职能国家”的转变正反映了政治国家从原来对市民社会的超然状态向积极干预状态的转化。进入现代社会后, 各国相继颁行了一系列在对法律主体人格进行识别的前提下,依据不同主体的现实差异而作不同权利义务设定的法律规范和旨在保护和促进人类公共福利的法律规范。由于它们都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因而,被人们称为社会法。它是伴随着国家力图通过干预私人经济以解决市场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应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在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进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法域。

    三、经济法的社会法归位

    (1)经济法的存在基础

    法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即经济关系,是法的本源。在法的各部门中,经济法(还有民商法)是直接同社会经济关系相关的。19世纪末由于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推进了生产社会化,引起各国市场和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职能开始发达起来,导致法律体系的变化和经济法这一新部门法的产生。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社会化特别是垄断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传统的个人本位思想发生了动摇。人们发现,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维护,并不能当然地导致社会公平和正义,它往往妨害其他个体和团体的自由和权利,损害社会的总体利益,因而是不公平、不正义的。单纯强调个性的自由解放,并不就能使整个社会肌体健康成长。个体与社会整体存在着矛盾冲突,需要协调。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和机制进行调节和干预,协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服或缓解其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建立一种新的公平、正义、效益和秩序。鉴于“无形之手”的调整无力,国家再也不能保持中立,袖手旁观,而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挺身而出。“国家之手”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19世纪末便陆续以经济法的形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一新兴法律部门站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崇尚社会本位,推动国民经济朝着持续、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现代经济法的存在,是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不可避免。

    (2)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契合

    经济法作为社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社会法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首先,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法之本位,即蕴涵于法的基本出发点、基本目的和基本功能之中的精神和理念。私法奉行个人本位,公法奉行国家本位,社会法所奉行的则是个人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由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演化而来的社会本位。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就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6]其次,经济法以社会自治为主要调整手段。社会自治不同于私法中的私人自治和公法中的政府统治,而是一种由社会成员参与治理的方式。它既限制私人的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又限制政府的纵向性和垄断性治理,对社会成员而言是自治与他治并行。再次,经济法强化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就其责任相对方而言,就是对当事人以外所有利益相关人的责任,既包括对所在市场和社区公众的各个成员的责任,又包括对所在市场和社区整体的责任;既包括对当代人的责任又包括对后代人的责任。经济法基于社会本位,将社会责任法律化,以保障社会责任的全面实现。(1)将社会责任转化为法定义务;(2)加重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的责任;(3)将社会政策目标转化为社会公共干预的法定目标。除上述三方面外,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还体现在经济法是保护和扶持弱者的法律、经济法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诸方面。

    (3)经济法的归位

    如前所述,经济法出现在社会法发展的第三阶段。垄断出现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弱小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普遍受损,竞争机制受到排斥,宏观经济均衡赖以实现的微观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论是经济危机的救治和防范,还是战争的应对,都需要国家干预的触角由社会领域进入经济领域,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于是,在社会法领域出现了以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法,如德国制定了《钾素经济法》(1919年)、《煤炭经济法》(1919年)等法律;美国制定了《谢尔曼法》(1890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年)等法律。经济法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较之其他相关学科而言,算是一个新生儿了。然而,经济法学在我国,从研究的原初阶段开始即面临多方的责难,一直为其他相关学科所诟病。即使在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已得到基本共识的今天,有关经济法本质界定的争论也一直未停止过。难道经济法真有着一张无法琢磨的普洛透斯之面吗?从何种角度切入能更好地进行经济法的本质解析,以揭示其特定的内在规定性呢?也许经济法的社会法阐释正是适宜的路向。将经济法重新归位于社会法,恢复其与社会法天然的血缘关系,除了让我们更为清晰地了解经济法的历史演进轨迹,更为重要的是,将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之有机构成,能够更为直白地揭示其社会公共性的本质品格,对于进一步厘清法律体系的构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依据胡塞尔现象学,只有在认识论中才谈得上区分本质与事实,本质不是在时空中自在,而只是在把握它的行为中被把握到、被体验到、被直观到、被明证性地给予,认识的真正含义在于去认识“本质性的对象”,而不是去认识“对象的本质”。胡塞尔将形式本质与实质本质加以界分,指出:“实质本质是对应于各门理论自然科学而言的;各门自然科学由于其本质上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包含着该区域的区域本质即实质本质,和以这个区域的实质本质为基础的经验对象。”[7]在我们论及经济法的本质时,我们所指的是如胡塞尔所谓的实质本质。我们之所以探究经济法的实质本质,其目的在于确立经济法在当下法律体系构造中的地位,以此种实质本质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等特定法律场域区分开来。笔者以为,遵循胡塞尔现象学关于本质普遍性的分析理路,利用经济法的上位概念“社会法”为经济法定性,不失为刺破经济法普洛透斯之面一种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98。

    [2]杨紫煊主编。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

    [3]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9。

    [4]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5。

    [5]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6-27。

    [6]李昌麒。经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2。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4

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在农业经济时代,很多产品都直接进入市场,中间环节较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交易方式越来越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由此产生了商业这一中间机构,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空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一程度卜产生隔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活动范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经济。

网络经济不是信息经济,也不是服务经济,而是两者的结合。没有信急技术支持的服务经济不是网络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经济并不等于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不只是产业经济,也不是信息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信息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是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生产方式,而网络生产方式则是在更高程度上的直接经济。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将对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全局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二、网络经济呼唤新型的企业管理

一种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所受震撼最大的莫过于企业,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生存的。网络经济要求企业走出工业经济的长廊,跨过网络经济的门槛,成为网络经济下的一个元素。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等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跃进的过程是艰巨的、痛苦的。它要求企业的运作方式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当中最突出的当属企业管理。尽管生产型企业着重于企业内部的网络化改造和商业型企业着重于将企业变为虚拟社区在网络经济中的最终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但是企业管理如果能针对网络经济作出适当的调整,无论是对于企业拿到网络经济的入场券,还是促进网络经济的繁荣,都是有益的。

三、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特征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化这是指企业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工具。管理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也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网络化主要表现在:

(1)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之间组成了局域网络,管理者作出决策的原始数据、信息绝大部分都来自网络。

(2)管理者传达企业的决策信息也是主要通过网络。

(3)网络增进了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融洽了组织中的氛围。显然,网络化的实质是企业信息流的网络化,联系越广、越有效,信息就能得到越多和越好的共享,使企业内部信息流路径更短、速度更快,最终加速推动了企业内部物质流的运转。这方面的典型应用是爱立信公司。爱立信公司为了使自己成为全球同步的研究整体,共享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已将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研究中心的1.7万多工程师联在一个单一的网络中。这种专家网络的整体效应已成为该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2.企业管理的能级将逐渐减少,管理幅度将变大。这个特征是很容易理解的。由于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具有网络化的特征,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的环节势必减少。因此,原先的许多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企业信息流动环节的减少将直接导致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图的扁平化。它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企业组织结构图中上一层的管理范围的扩大,即管理的幅度变大了,高层管理者将面对更多的被管理者。

3.企业管理程序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能级的减少。一方面使信息流动更畅通管理行为旨在实施企业劳务、财务、物务、事务的管理,其工作的自动化支撑系统主要有计算机辅助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撑系统、办公信息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企业管理软件和常用的企业管理分析工具,将使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手段日趋先进,企业管理更加高效。

四、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创新

1.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管理理念。面对企业管理创新全球化的趋向,企业必须树立创新管理理念;没有管理理念的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创新;创新管理理念,就是创新思维方式。

(1)企业领导者,应成为创新的倡导者。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思想保守僵化,缺乏创新管理理念,不能从计划经济的侄桔中解放出来,致使企业得不到发展,以至频频破产。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由于企业领导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抓住了商机,创新了事业,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可以说,企业领导者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战略和经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等方面,突显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能本管理、建立虚拟企业、实施合作战略”的创新趋向。

(2)创新观念的主要内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牢固地树立“市场”的观念,正确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2.树立投人产出、成本收益的理性投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的持续发展;3.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培养职业经理层,储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的潜能和发展后劲;4.树立民主咨询和科学决策的观念,避免因个人经验、个人独断等人为的因素造成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的损失甚至破产。面对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经营实力不强、管理水平差、不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状,必须树立“适者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发展靠科技的新观念,通过不断开创新思维、新方法,抓住发展机遇。

(3)培育创新企业文化,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精神”融化到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几个人奋斗目标高度默契,使员工把追求企业目标当成追求个人目标去实现。

企业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还要倡导创新,鼓励广大员工实施创新,使广大员工树立起创新意识。通过组织各种创新活动,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推崇创新的良好氛围。

2.开拓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能使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它是企业独有的,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形成可持续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具备了强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网络的发展,全球化竞争态势的加剧,以及合作战略的实施,促使企业必须进行经营结构的调整,突出主业,强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1)扩展战略资源。我国有许多国有企业,曾经实力雄厚,但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认识不足,盲目跨进了一个无法发挥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致使付出子惨重的代价。对于已具有一定优势能力的国有企业,在充分认识自身长远发展优势能力的基础上,可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的方式,扩展战略资源,挖掘企业内部潜能和社会资源,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联合来利用国际战略资源,并把它们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规划上来。

(2)集中战略资源。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需要对经营领域进行调整,剔除那些非营利和没有前景的业务,通过关闭、合并、出售、合作等方式集中战略资源,形成既富有前瞻性又具有竞争力的主力,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取决于企业知识与服务的创新能力,而知识和服务的创新则源于文化观念与产权制度的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组织形态、运作机制、管理模式、营销体系等。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职能是管理,只有管理才能使今日的所有组织成为有效”。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能分化,制定标准定额,使员工自觉地从“要我这样干”转变为“我要这样干”,减少工作和生产的随意性。通过加强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第二,要强化“知识管理”意识企业依靠的本质是知识,因此,必须考虑如何去获得知识、传递知识和利用知识。要把管理对象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转变到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知识资本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资产会更加重要,企业在未来的活动中面临的共同挑战,就是对所需知识的界定、积累、生产、共享以及管理。

第三,以顾客的需求为追求目标。企业管理经过传统生产导向到工业化技术导向的演变以后,目前已开始全方位顾客需求导向导向进化。可以想象,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网络技术支持的交易模式下,谁能有效地吸引顾客,谁能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谁将最终成为竞争的胜利者。企业的经营理念,向顾客需求导向的演变,已成为发展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3.创新经营目标,用户至上,注重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企业的利益能与社会的责任统一。一个优秀的企业,首先要有社会责任的意识,自觉地认识到,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其目标的定位应超出经济的范畴。所以,具备了这种视野和认识,就会把自己在经济行为中资源的配置、环境的保护,自觉地纳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之中,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把实现企业利润的前提延伸得更远,通过社会利益的实现来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高境界追求。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它应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还要高度重视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不仅应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投资者满意,而且要让社会满意。为此,第一,要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第二,国家应健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政府应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众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国家立法和行使政府权力的形式,建立规范明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法律、法规约束体系,并强化执法力度。第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媒体和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以形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

4.组织结构创新,构建授权型、扁平化企业组织。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使信息的获得和沟通变得十分顺畅,企业的基层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与高层管理人员直接沟通,这为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奠定了基础。

授权型、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因中间层次少,上下信息传输容易,且较迅速准确,便于上下通达,可使下层的管理者更容易了解上层管理者的意图,所以,可以赋予其较大的管理幅度与权限。授权型、扁平化企业组织与集权式的“直线职能制”相比,能较快地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符合现代管理的需要。

应该看到,组织扁平化的必然结果,是决策重心的下移。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在《管理的革命》中提出了超越放权的思想。他认为,“对于激励,要采用充分授权的方式实现,使每个人在自己的每项工作中都具有完全的决策权;公司所有员工都将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完美的完成工作将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他们不再接受什么命令,而是按照顾客的需求进行工作。”这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杜绝了请示汇报过多、遇事议而不决等消耗精力的现象。

我国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加大改革力度,精简机构,增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使企业组织向授权型、扁平化转化。

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网络的影响和作用,宣传和认识网络带来的好处。企业领导层可以通过网络,更好的与员工沟通,听取每一个人的想法,就每个下属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成就和名誉提出建议;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并运用新的信息源,帮助人们联系实施工作计划所需的资源等;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分公司,可以把每天的经营状况,通过网络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总公司的数据库,实现企业内部数据汇总的自动化,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总公司的相应数据库;领导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迅速下发到各部门、各公司,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同时还要对员工加强网络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网络操作技能,发挥网络管理载体的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企业应完善用人机制,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通过企业的发展动力、收入报酬、感情纽带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丰富人力资源。要着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成就感以及团队精神。同时,还要把好用人关,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在用人上,把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安排在相应的职位上,充分发挥人的现有能力,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人尽其能、能尽其用。

在科学管理中,激励要以外在的激励为主;在文化管理中,则要以内在的激励为主,工作中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是主要激励因素,着重满足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的领导者,还要为员工提供足够的物质奖励,让他们的付出与报酬相匹配,以此来保证他们忠于职守。只有同时用好物质和精神两种激励,才能使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员工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和个人价值不同,所以要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职工以合理奖惩,以保证职工行为的良性循环;通过批评来激发职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其进取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以达到充分挖掘员工潜在能力,展示个人才能的目的。

五、结束语

在网络经济时代,伴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整个经济格局充满无限活力,但同时也将带来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这给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带来新变革。这种新变革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方略,根据新的企业生存原则创新企业的运行机制。诚如此,方能成为新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在21世纪的全球化和网络化经营中高唱凯歌,创出更加辉煌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土全胜等编著:电子商务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林毅夫刘明业: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

[3]李欣杜荣康进军:新经济下企业答理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师,2004~7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5

一、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现状与分析

1.调查问卷设计我们设计的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调查问卷分为4部分18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的基本信息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性质、经营规模、是否已设置环保部门、是否获得ISO14001资格认证及对ISO14001资格认证的了解,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方面。(2)对环境费用发生时,企业计入的会计科目及企业环境费用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减情况,环境费用支出是否单独设账等情况。(3)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问题:包括环境信息的使用者,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披露动因、披露频率等问题。

2.现状与分析(1)企业的基本信息及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从回收的调查问卷看,调查样本中第一产业占4.16%,第二产业占66.67%,第三产业占29.17%,大部分企业属于工业企业,这也符合我们研究的主体。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各占4.17%,私营企业62.5%,股份制企业占29.16%,可以看出在调查单位中私营企业占了绝大比重,股份制企业次之,本次调查对象全部是中小微企业,有助于了解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现状。从调查问卷看,企业已设立环保部门的占20.8%,没有设置环保部门的占70.8%,准备设置该部门的占8.3%,在调查企业中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占25%,有45.8%的被调查者对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不了解,54.2%的被调查者了解一点。被调查企业三废支出比去年增加了的占23.8%。减少的占14.3%,持平的占61.9%;66.7%的被调查者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迫切需要治理,33.3%的被调查者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需要治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理解,7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增强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另外,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及节能保障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提高环保技术开发力度、发展绿色产业等都占了不小的比例。这说明企业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但大多数人还是停留在理念上,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观念还不够深入,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企业将负担的社会责任引人会计系统的基本精神不相符。(2)环境成本核算情况:从调查问卷来看,相关环境费用支出的会计核算为:除了对资本性支出,如:环保设施支出基本都列入固定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外,对其他环境费用支出处理方法不统一,环境支出项目列入管理费用的占绝大多数,其次列入制造费用分配到全部产品的成本中或分配到与环境支出直接相关的产品成本中,再次有的企业列入营业外支出。对“环境支出”单独立账的企业不超过50%,企业由于环保受到的政府奖励、利用三废形成的产品收入及由于环保享受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环境收入”项目单独立账的企业不超过36%,可以看出:虽然每家企业都很重视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企业将环境成本作为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的一部分被核算和分配,如,排污费有部分企业计入制造费用由产品分配承担,有的企业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从其当期损益中扣减,应该计入哪个科目会计法规中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发生的环保费用项目计入那个会计科目完全按照会计人员个人的理解,在现行会计系统中将环境成本直接分配到与之相关的产品成本中的做法还不普遍。而环境收入也没有作为环境收益得到确认,这容易使企业认为节能减排、环境治理要投入较高的运营成本,不利于企业利润的提高,因而在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上不十分积极。(3)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获得环境信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占52.5%,为满足政府需要占45%。在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上,选择不披露的企业占58%,选择单独的环境安全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的占25%,只在企业内部披露的占17%。在披露频率上,企业选择每月一次的12.5%,企业选择不定期或出问题时披露占37%,迫于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披露的81%,为了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的占39%。以上显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强制及自身环保信誉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在没有外部要求的情况下选择不披露环境信息,信息披露存在强制型、自愿型共存的现象。多数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往往各行其是,披露的信息量也严重不足,仅就少数项目如排污费、环保设备支出、环境治理费用支出总额情况等现行法规要求的进行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系统及核算不完整、不具体,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可比性、相关性和清晰性不够。(4)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薄弱的原因:调查显示,认为企业环保意识差、环境违法成本过低占95%,认为送到废物处理厂成本太高占50%,认为政府投入不足占45%,认为企业负责人社会责任感差占42%,认为群众参与度不够占33%。可以看出,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认为公共环境资源不需要成本可以任意掠夺,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可能主体,面对偷排偷放或只被罚款数万元,而治污设施需要耗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悬殊,造成违法成本极低,守法成本高。另外由于环境成本收益的周期较长,企业为治理环境投入的的成本往往在短期内不能收回,导致了企业不重视环境成本的投入,弱化了环境成本核算。我国目前还没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准则或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企业操作时缺乏统一的核算依据,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二、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路径探索

1.企业要抓住机会转型升级。加强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坚持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针对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标准也将日益增多和提高,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支出,即环境支出将会呈现增长的趋势。以提高能源效益倒逼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对原有企业、产业、园区进行改造提升,向资源能源要更高的效益,在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上做文章,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深化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同时对超能耗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措施,加快从铺摊子,向集约式开发转变,以亩产效益为导向,实行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双控标准,改变长期以来统计GDP时不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遭致的损失计入成本的作法,在企业中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建立奖励和倒逼机制,保证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信息的可信度。

2.健全环境成本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规范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环境影响纳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使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时,对环境项目的各项支出能够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以便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3.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控岗位职责,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防范,对环境成本做好事前、事中的控制,避免偏重事后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不同行业,增加针对环境因素如能源、废弃物、包装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在企业的预算计划、会计核算和预测决策中加入环境支出项目,逐步建立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

4.企业实施购、产、销全过程的环境成本管理。企业实施环境管理,要结合环境法规要求增加环保型设备投资,自觉制定环境负荷削减目标,在产品设计、环境材料采购、清洁生产等具体环节进行改革,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计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投入、消耗、废弃等流量和存量,寻找合格产品与损失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便达到资源节约、降低污染及成本削减的环境保护效果与环保经济效益同时提高。

个人社会责任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价值体系 STS教育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与成就相伴而生,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职业教育的价值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从目前有关研究成果看,对职业教育价值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性较差。笔者从基本概念人手,尝试构建职业教育价值的理论体系,以期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有所贡献。

一、什么是价值

在价值的本质含义问题上,理论界提出了多种意见。从价值的存在、功能、发展、结果出发,价值界定的模式大体有四种,即“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和“意义说”。在这里,笔者同意“从实践中主客体的关系去理解价值”的观点,即认为价值是客体属性的人化、需求化和主体化,又是主体需要和能力的对象化、客体化和现实化,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价值的本质是实践中主、客体的双向对象化关系。一方面,客体的属性或功能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改变了主体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主体的属性(实践能力)维持了客体的生存状态,改变了客体的属性。这两个对象化过程在实践中是同时发生的,但从逻辑上看,第二个方面发生在前,是实现第一个方面的支持性条件,称之为“手段性价值关系”;第一个方面发生在后,是第二个过程的结果逻辑的延伸,是实践的根本目的,称之为“目的性价值关系”。价值是“手段性价值关系”和“目的性价值关系”的和谐统一。

二、职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价值问题存在的形态是十分复杂的,结合上文有关价值“手段性价值关系”和“目的性价值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至少存在着三种价值形态:职业教育价值、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职业教育的价值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职业教育,通过对人的职业教育或培训,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求职和就业的需要,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的用人和人力资本价值积累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价值包括本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种,即职业教育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内在价值和价值主体对社会的间接性的工具价值。

从目前有关职业教育功能的研究成果看,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以职业为载体促进个体社会化、以专业选择为中介促进个体个性化和职业教育从个体谋生到自我实现的价值;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本体价值向外推进的表现形式,是人的本质向外推进的结果。职业教育必须牢记其“育人”的本质,通过本体价值的实现来实现其工具价值。

(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

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问题主要是从“手段性价值关系”的角度来思考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它与职业教育的价值主客体关系相反,是指职业教育的客观社会环境、发展职业教育的物质基础以及人的主观认识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影响和意义。从整个运行过程看,现代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精神和主观条件都需要社会、个人以及教育系统来提供。这些条件包括师资、校舍、实训基地、经费以及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等,这些因素一起构成了对职业教育的价值,离开了它们,职业教育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正常运行。相对于职业教育活动而言,社会和个人必须呈现出它们各自对于职业教育潜在的或者前提性的意义和价值。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概念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从理论上讲,它补充了“职业教育”价值概念的逻辑结构,使其更加完善。从实践上讲,它有利于职业教育评价的实施和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促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

(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主体根据特定时期人们需要的类别力量的变化对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或核心地位的职业教育价值重新选择的过程,即打破旧的价值结构中各要素比例的均衡状态,重新组建新的价值结构的过程。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也决定着各级职业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厘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它起着规范、统领和指导的作用。

事实上,人们关注职业教育价值,包括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重要的不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静态的研究和分析,而在于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或者合适的教育价值的选择。因此,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核心,它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价值研究的中心和焦点。从静态上讲,由于存在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和“对职业教育的价值”两类,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可以分为“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教育价值的取向”两类。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这些不同因素发展的不均衡性通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制动机制,转变为职业教育的主导价值或价值取向。但是社会规律从本质上说是人的活动规律,它不同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物自体”的过程。因此,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中包含着主观上的职业教育意识的“认识论”问题。有关职业教育的思想和职业教育理论假设是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中的重要因素,它使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由客观规律制约下的盲目运行成为主体自觉把握的能动的实践过程。它体现的是人们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工具。从逻辑上讲,“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手段和工具。

三、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一)本体价值的沦落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除贫穷、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等方面。职业教育首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这种功利性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体现的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价值,而忽视了职业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功能,职业教育工具价值无限放大的结果遮蔽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其本体价值在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笼罩之下日渐式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目的仅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工具化的“单面人”,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思想界兴起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大讨论。教育界关于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大讨论的结果是形成了较为普遍的“整合论”的观点。整合论反对片面的科学技术教育或单纯的人文学科教育,指出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应该进行整合。虽然整合论的观点得到了职业教育理论界的认可和赞同,一些职业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开始在进行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大了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但简单地把表征科学技术的专业学科和表征文化价值的人文学科相加起来,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仍然没有解决分科教育的缺陷,职业教育本体价值的实现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STS教育:合理性的构建

从“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职业教育取向”二者关系来看,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问题解决的手段,对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而言,审视当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潮,借鉴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益的相关理论,即发挥对职业教育取向中的主观因素是促进职业教育取向“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STS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交叉学科。STS即英文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首字母的缩写,它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史和技术史等一系列亚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其核心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STS的一般规律有三点:(1)关系律: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具有整体性,任何一部分都不能从中分离出来。任何部分的性质主要有整体关系及该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定;整体关系的性质由各部分之间及其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定。(2)价值律: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具有价值关系。每一部分对其他部分都有价值,但价值具有双重性,即正价值和负价值,而且总有不可预见的负价值。(3)和谐律: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具有和谐关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评价、调节、选择和处理要依据和谐原则。和谐包括差别、对立和斗争,是在实践和观念上的不断变革、发展的过程。

STS教育是指以探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与社会(Society)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提供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整体化理解,并且使学生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背景联系起来,了解科学技术的价值功能和自己的社会责任,促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处理高科技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复合型人才。STS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人本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征。

从STS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来看,STS教育的综合化的课程特点有利于降低与职业相关的理论课的难度,有利于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STS教育克服了分科课程的弊端,在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技术教育的同时,融人社会与文化理解的教育目标,包括相关职业或技术的发展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价值关系等,使他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局限性,了解技术的运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和职业道德。从文化层面上看,STS教育源于对现代科学观以及异化的科技理性的批判,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两种文化”分裂所带来的危机的反思,它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当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中职业教育本体价值存在的问题,必将成为对职业教育取向中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雷鸣强.论“教育的价值”与“对教育的价值”[J].江苏高教,1995(3).

[2] 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4] 高奇.职业教育功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5] 邬昆如.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吴黛舒.影响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J].齐鲁学刊,2002(1).

[7] (美)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