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1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38-03

1 引言

生态旅游市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逐渐形成的新兴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市场研究比较少,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活动与普通旅游活动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因此理论上研究生态旅游市场更多从旅游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对旅游规模的约束作用,以此体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和谐性[1~3]。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市场目前处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状态,学者更多的是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具体某个生态旅游景点的生态旅游承载力,例如刘会平(2001)[4],胡忠行(2002)[5],石强(2007)等[6]基于此分别研究了武汉东湖、天台山、武夷山等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张晓娜等(2008)对秦皇岛市南戴河海洋乐园景区的承载力状态进行了预警研究,可以说,很少有研究预测生态旅游市场的真正发展[7]。本文从影响旅游需求的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生态环境资源角度,以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调查样本,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研究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研究结果将为越南发展生态旅游市场作出理论指导。

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灰色模型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序列曲线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它们之间关联度的大小。曲线形态愈接近,说明关联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本文从风雅-格邦国家公园的调查问卷中得到的生态市场需求影响因子,如人口特征、行为特征、旅游动机分类等方面具体细分的因子出发,根据灰色关联度的求解步骤,计算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度。

3 研究结果

根据以上针对风雅-格邦国家公园为试点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求解,可以预测得到2012~2021年各年的旅游人数分别为:451086人,469910人,488734人,507558人,526382人,545206人,564030人,582854人,601678人,620502人。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扩张状态,但是增长幅度比较平缓。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和风雅格邦国家公园旅游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因为越南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今后的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如果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平,以及生态教育水平没有得到较高水平提高的话,那么生态旅游市场需求不会大幅提高,毕竟生态旅游属于较高层次的娱乐活动。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2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和旅游是构成文化生产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共同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的一种生活文化现象。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本质,不包含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旅游是以一些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其核心内容即为文化,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最富内涵、最为生动、最具魅力的部分[1]。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旅游协同有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在文化旅游领域有了很大的建树。国内很多学者对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季玉群、黄鹍[2]从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朱文林[3]对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进行了思考。白长虹等[4]对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作了研究。顾艳芳[5]对河南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进行了研究。曹晓鲜[6]从协同论的视角对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方面进行了阐述。侯国林、黄震方[7]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方面进行论述。王斌、陈慧英[8]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方面和旅游全要素协同发展体系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不过他们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没有给予一般性的理论探讨。本文尝试从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含义、理论方面及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二、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相关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著名物理学家哈肯1974年于西德斯图大学创立了协同理论,它又被称为协同论或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描绘出它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规律,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2]。文化和旅游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在协同发展中运用一定的理论予以支撑。

1. 比较优势理论及实践意义。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其理论开始是用于两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之中,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相对差别以及它们相对成本的差别。该理论对文化和旅游结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具有比较优势,在文化和旅游的开发中如何进行文化创意是重点和难点,同时欠发达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如何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增强旅游竞争力也是个问题。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他《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它是一个客观规律,有一个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退或复苏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和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发展阶段开发和推出不同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文化旅游是一个关键点。

3. 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发委员会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其核心是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其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属于生态和资源依赖型产业,一旦开发不好,会对生态和资源形成很大破坏。

4. “增长极”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主要观点是把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使其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文化和旅游协同开发“增长极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把文化和旅游重点培育成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优先选择文化和旅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开发,使其成为极核,而后带动其他边缘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5. 系统理论。1968年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确立了系统理论的地位。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其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该理论核心思想是,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和旅游在一个系统中两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三、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1. 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协调。文化和旅游属于两个不同部门职权管辖范围,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属性和特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综合性产业,它们也都具有地域性、消遣性、经济性、传承性等特征。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工作机制,加强对文化旅游工作的指导。发展文化旅游的地区都相应制定了规划,加强了该地区文化和旅游的紧密合作,开创了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2. 在互动机制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一般与旅游产业结合延伸为文化旅游产业,由此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能使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各个地区发展旅游,都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地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和保护了地方文化,也给旅游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感。

3. 在两者联系上,把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文化和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方面从旅游资源开发来看,其具有极高的文化含量。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传播渠道,经过开发后,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其内在价值。旅游是文化兴旺重要支点,它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文化大繁荣。另一方面,从文化资源开发来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支撑,旅游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过程也即是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

四、案列: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考

(一)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

云浮虽然是个年轻的地级市,但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浮有禅宗文化、石材文化、南江文化和温泉文化等,将其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旅游对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目前,云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都认识到协同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并积极发展各县区文化旅游合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合作为云浮文化旅游提供了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云浮位于广东西部,连接着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是著名旅游风景名城,“城中有山,山中有水,绿树花香,山水相映”是它的特色。其旅游佳景不胜枚举,佛教禅宗圣地——新兴国恩寺、闻名遐迩的龙山温泉、风景秀丽的蟠龙洞名胜区、历史悠久的罗定摩岩石刻等,令人流连往返。云浮市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无山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奇。云浮区域文化也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如佛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尽管云浮区域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其协同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近年来全国范围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云浮地区也逐步建立了一些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区,特别在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上通力合作,产业协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云浮地区一直重视区域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工作,加大文化和旅游的深度开发,努力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广东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一是禅宗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成功落户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了禅宗六祖文化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南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云浮南江流域地区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南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结合发展,构建成了和谐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提升了云浮社会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为其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动力。

2. 云浮地区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云浮文化旅游的协同一般只是对现有文化的展现和保持,区域障碍没有突破,共同的协同发展目标很难树立,这严重阻碍了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云浮文化和旅游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没有进行系统地规划,导致它们处于一盘散沙的境地;云浮文化旅游协同开发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层次的表达,因此也降低了其自身应有的价值;云浮一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界对其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开发缺乏兴趣,因而导致云浮地区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空间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而导致该地区可进入性较差。

(三)优化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协同相关理论认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系统,这些系统看起来似乎完全不同,实质上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各系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合作,导致了各不同系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了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据此,云浮区域文化和旅游的协同发展思路很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 促进云浮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及融合创新。地方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发展旅游必须依赖地方文化。推进云浮旅游发展,要与云浮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快使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以此促进旅游发展,进而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云浮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提炼资源的文化元素,以此提升旅游品质,旅游发展了,更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发展。

2. 推广云浮文化与旅游宣传。在协同相关理论看来,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分开的系统,要想使它们得到进一步宣传推广,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统一宣传。“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宣传是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的需要。因此要打造宣传平台,弘扬文化旅游,普及文化旅游知识,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云浮现有的宣传设施,来挖掘云浮文化旅游的宣传品味、质量、影响力。

3. 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目前,云浮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竞争力和吸引力比较弱,要使云浮文化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推进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品牌是一种知名度,是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会提高云浮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和永续更新性等特征,它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极大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云浮文化企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广大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力。

4. 重视文化旅游人才战略。云浮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人才的重要性,将人才战略作为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实行“人才兴旅”战略,旅游行政部门、文化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要建立文化旅游发展小组,加大文化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需要文化和旅游各方面人才,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点所在,特别要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

五、结语

文化旅游成为新世纪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文化和旅游的合作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对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对文化旅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云浮以后必须要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利用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彼此的协作。发展文化要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平台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旅游需要文化提供动力,将旅游和文化协同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云浮文化旅游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康伟,李玉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绍兴为例[J].浙江师范 大学学报,2006,(1).

[2]季玉群,黄鹍.旅游业系统经济—文化特性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3]朱文林.扬州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的协同学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1).

[4]白长虹,邢博,孟繁强.京津冀区域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五力驱动、产业协同、滨海先行[C].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1.

[5]顾艳芳.焦作地区民间文化与旅游的协同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8,(2).

[6]曹晓鲜.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3

景观学本科专业是桂林理工大学2007年新设置专业,目的是为广西培养高层次的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和旅游规划方面的人才。因而,在景观生态学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方法,要求把生态学的理念贯穿于实践设计中去,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景观生态学课程由于其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学生往往感到吃力,兴趣不高,亟需在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考核方法的变通等方面加以改革。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景观生态学课程是运用系统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镶嵌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等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研究。根据上述教学目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学科内容体系。

(一)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和历史沿革

要求学生着重掌握景观的概念和特征、景观生态学的定义和内涵、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通晓欧洲学派、北美学派和中国大陆学派的基本景观生态学观点;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及其研究和学习的方法。

(二)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包括4大模块,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和景观管理。首先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包括等级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地域分异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生物控制论、源—汇系统理论、尺度及其效应、空间镶嵌与边缘特征、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等,这对宏观把握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

景观结构包括景观要素类型、景观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景观格局则是指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组合配置。该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包括斑块起源、大小、形状、镶嵌、斑块化、斑块动态,廊道起源、廊道结构特征、廊道分类,基质的判定、孔隙度和边界形状、景观异质性、网络等结构特征、景观构型的确定方法以及景观结构要素的影响因素。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主要包括:辨析景观过程与景观生态流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景观过程的基本动力和媒介物、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格局,以及连接度与连通性的概念及生态学意义;分析景观结构对景观生态流、景观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和生态效应;认识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及景观中的文化过程,如人类文化与景观建设、农田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城乡过渡景观的关系;了解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与依存,景观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及其与尺度的联系。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景观稳定性、景观变化驱动椅子、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的动态变化与模拟、景观变化与人类干扰的关系等知识点。

(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是为指导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因而,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景观生态规划概念、原则、目的和任务;熟悉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掌握景观生态规划的要点;区分景观格局优化与景观要素规划;熟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区景观的规划内容和设计方法,了解城市绿地、湿地、乡村景观规划的途径、内容和设计步骤;掌握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生态旅游区的景观格局分析内容和旅游区规划设计的途径。同时,需要及时跟踪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的教学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景观异质性研究等理论。

二加强实践观摩教学

(一)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存在着理论上抽象、应用上具体的情况。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方法。从景观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教学传媒,将图片、图表、录像、报刊杂志、光盘或科研过程形象地介绍给学生,全方位地传递各种知识、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最经济实惠的网络空间资源是Google公司开发的Google Earth软件,它把卫星影像、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有效分辨率至少为30 m,对大城市、著名风景区、建筑物区域、部分公众关注区域,有效分辨率为1 m或更小,能够获取高精度影像。操作Google Earth可以查阅地球上任何地方近期的地图、地形、田园、森林、荒地、建筑物等地表覆盖,内容十分丰富,展示生动,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在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讲授的同时,还可以以课堂讨论、辩论、启发谈话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如讲授景观生态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如“斑块、廊道、基质”时,其概念相当抽象。这时就应以野外实拍的图片资料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客观、具体的认识。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只有经过实践性教学,才能使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调查与分析、景观空间格局的辨识、景观功能的测定和景观的分类评价等。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调查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景观要素,并在专业图上加以勾绘,分析计算主要景观格局的特征指数,如斑块数量、周长、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结合景观要素识别、判断实习地区景观要素的构型,并计算网状景观的连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实测景观种子流、热量流、水分和土壤流的强度和方向,说明景观生态流与景观结构间的生态关系;基于地貌类型和植物群落类型,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景观分类,综合分析景观的健康状况和功能价值。

此外,可以利用科研项目配合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结合大学生毕业论文和大学生训练计划设立有关大地景观的立题,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变通教学考核方法

变通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现行教学考核方式往往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不能够全面考核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因而必须改革现行考试方法。要求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平时的成绩考核与期末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实行教考分离,不断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适当增加平时考核比重,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分值。

景观生态学课程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本专业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连续三年的教学考核中,关于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效果的学生满意度达到95%以上。课程考试通过率由先前的81%,提高到90%。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由原来的75%达到如今的96%。从近两年的本科毕业设计来看,大多数学生的生态理念和生态设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得到了专业老师的一致认可。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课题,教学内容与实践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应及时改革与调整,必须大胆地改革,不断充实与完善,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 2008,3:52-54.

[2]黄义雄.地理理科基地班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工作的探讨[J].福建地理,2002,17(2):25-26.

[3]陶波兰,郁书君,齐家祥,等.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探讨[J].教书育人,2010,10(6):86-87.

[4]吴兆录.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短期户外观摩———云南大学的实践[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1):1-4.

[5]张明如,温国胜,侯平,等.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5:60-6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4

【关键词】旅游经济 综合效应 陕西

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近年来随着陕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等方面作用突显。因此,系统深入对旅游经济的效应进行分析尤为重要,能够更深入明确陕西旅游经济在陕西发展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

一、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分析

(一)陕西旅游增长率与GDP增长的对比分析

陕西省旅游业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表现为对陕西经济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对于经济系统中旅游企业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称为直接影响,而由直接的旅游收入产生的诱导收入和间接收入则构成间接影响。

2005年陕西GDP的增长率最低,为12.6%,2008年最高,达到15.6%,平均增长率为13.78%;2005年陕西旅游收入增长率最低,为16.9%,五年实现持续增长,2009年最高,达到28.5%,年均增长率高居21.74%,近陕西GDP增长率的1倍。可见,陕西省把旅游业作为省重点扶持产业是颇具效果的。

(二)陕西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旅游业不仅具有很强的产业联动作用,其拉动经济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0元,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而陕西旅游业收入由 2005年的353.30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67.94亿元,增长了2倍多,旅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9.60%到 2009年的 9.33%,中间几年有所下降,但是,在2009年开始回升;第三产业由2005年的1407.18亿元上升到 2009年的3084.91亿元,上升了1766.73亿元,而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 38.30%到 2009年的37.67%,保持了平稳的增长率;可见第三产业在陕西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大产业,其比例也由2005年的25.09%到2009年的24.87%,说明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目前陕西省把旅游业作为本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是当之无愧的,这也将是未来几年陕西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陕西旅游创汇效应分析

从旅游创汇与出口创汇来分析陕西旅游业的创汇效应,2005-2009年5年间,陕西旅游业的创汇由8.17亿美元增长到109.22亿美元,增长了13倍;全国创汇由1170.75亿美元增长到1551.26亿美元,增长了380.51亿美元;陕西出口创汇由4.46亿美元增长到7.71亿美元,增长近2倍。可以看出,陕西旅游创汇收入在5年间的增长速度大于全国旅游创汇增长速度,也大于陕西出口创汇,这对陕西旅游创汇有了更强的动力。

三、陕西旅游就业效应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行业相关度高、就业容量大等特点。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如旅游装备工业和纪念品工业、都市旅游业、度假酒店等。

据WTTC(世界旅游理事会)统计,全世界旅游业创造就业岗位(直接和间接)达到2.31亿个,占全世界就业总人数的9.4%,即平均每10.7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工作,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小企业或就业结构失业比例较高的城市和农村地区。根据研究估算,旅游业每增加一间客房,所推动的直接就业指数为1.5,间接就业指数为2.5。旅游业是低就业门槛产业,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总体上向初级技能劳动者倾斜,劳动就业的培训成本较低。据一些发达国家统计,旅游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比其他经济部门要低36.3%。旅游业的就业带动性强,就业乘数高。根据加拿大学者Smite的系统理论模型,在发达国家旅游业每增加3万美元的收入,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另据世界旅游组织(WTO/OMT)专家的测算,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每增加3万美元的旅游收入,将为社会增加2个直接就业机会和5个间接就业机会。

2010年陕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5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已达250万人。由此可见,旅游部门已经成为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不仅能够吸收相当比例的新增劳动力,还能够吸收其他行业的转移劳动力,具有较大的劳动力吸纳潜力。

四、结论

陕西省旅游对于经济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包括对GDP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均有很大效应,同时也有很强的社会效应,尤其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较强效应,陕西应继续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实现其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陕西应整合旅游资源,重新提升“国际旅游大省”的地位,凝练自然与人文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魅力旅游大省”,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绿色生态旅游大省”,充分利用陕西的科教人才优势,实施“科教兴旅”战略。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5

关键词:生态立市;循环经济;苏州;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75-02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其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

一、苏州实施的“生态立市”政策,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一)“天人合一”:东方水城千年发展的传统理念

东方传统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基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1] 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是宇宙中的一分子,要无为而治,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地追求自我的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则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人对自然应当友善、顺从,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珍爱其他生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儒家非常重视山林即自然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告子上》)[2] 也明确指出保护自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3] 。儒家的这些主张客观上要求顺应自然界运行规律,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利共赢。

在东方传统和谐文化影响下,苏州顺应自然规律,形成了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历史风貌以及千年古城的城市形态和生态特征。二千五百年的古老苏州以“鱼米之乡”、“枕河人家”、“丝绸之府”、“园林之城”展示了东方水城的美韵,其灿若群星的文物古迹,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和吴门画派,具有浓郁特色的昆曲和苏州评弹,南北物流畅通的京杭大运河,呈现的是天人合一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

(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苏州生态立市的现论参照

进入新世纪,苏州作出了2020年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决策,提出“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的“三区三城”建设目标[1]。但苏州却面临着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和谐的多重困境。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最为突出。苏州人多地少,8 488平方公里土地近半是水面,人口压力非常巨大,据苏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研究处人员介绍:目前苏州地区的总人口约1 200多万,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1∶1。苏州人口密度已达到1 245人/km2(按照陆地面积计算),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0倍。这样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已超过了欧美都市圈中的里昂、伯明翰、波士顿等大城市[2]。其次是水质性缺水的水污染的状况。太湖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0.38%,却承担着全国10%的工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出现了一些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再次是环保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苏州地区有扬子化工园区、沙钢钢铁基地,还有大量的电子厂、造纸厂等,这些重化工业的污染都非常严重。苏州产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产业能耗是服务业的3倍,化工业万元产值COD排放强度是全市其他工业排放量的3倍[1]。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近似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演变的产物,人与外部世界的生存环境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表面有限的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是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

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论,在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苏州的生态立市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作为转变发展观念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中心论”:苏州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构成相互作用,具有内在联系而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系统性有机整体。我们坚持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为内容的生态中心论的指导,形成生态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循环经济生产观、绿色消费观。(1)生态文明文化价值观认为人类的生态实践不能仅仅以自身的利益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利益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其需要不断协调人口再生产和物质环境再生产之间的矛盾,平衡环境容量的占有和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的关系,使单纯片面的“人类中心”和“极端生态中心”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生态中心”的生态文明模式转变。生态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使人类主体地位建立在人与自然利益共同体基础上,转变原有的社会生活、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等观念,使以人为本的人际尺度和生态尺度达到统一。苏州以“生态立市”思想为指导,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努力“将生态环境问题与制度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问题纳入制度设计的全过程考察,构建有助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使生态问题的治理法治化、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常态化、政府环境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化。”[1] 苏州是最早提出创建“全国生态市”的城市,1999年张家港在原国家环保局指导下率先提出进行生态市创建活动,探索了文明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发展机制,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的标准规划农村,以社区的标准建设村庄,以市民的标准培育农民”,张家港第一批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殊荣。在“张家港精神”推动下,全国首批11个县以上生态园林城市中,苏州独占4个。(2)生态文明生产观认为社会生产应该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倡导绿色科学技术、环境协调技术,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以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少排放,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苏州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现有循环经济试点企业531家,环境友好型企业有国家级6家,省级11家,市级100家,建立了张家港扬子冶炼工业园等4家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二、苏州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的经验

(一)以生态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加强监管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五”以来,苏州制定了《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苏州市新能源产业提升发展计划》、《苏州市饮用水源突发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预案》等法规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确立了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和智能电网等跨越发展工程,培育了40多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形成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光伏生产设备制造等五大板块。[2] 始终把环境安全监管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形成环境诸指标的信息采集、存储管理、污染控制和环境决策指挥一体化。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化,利用专家、环保部门、群众的意见来推进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试产审核、竣工验收“三个关口”。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劝阻、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规定或选址不当的拟建项目1 640个,总投资额超过340亿元。

(二)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一体化来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市

苏州政府依托古典园林、民居建筑和文化古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古城区和周边新城的建设,编制和调整城市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旅游市规划。古城区着力控制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规模,将学校、医院、工厂等不断地外迁,对七里山塘、平江路、桃花坞、古城墙等进行改造和维修加固,注重历史文化传承,重点发展旅游商业等第三产业,使古城区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中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着力发展东西两翼,形成70平方公里的工业住宅聚集的工业园区和以工业、居住和生态旅游为主的高新区,加快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主干道体系,减少古城区交通拥堵节点,在建成内环快速路和绕城高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中环快速路,保持各功能区合理配置。

苏州利用山水景观资源富饶的有利条件,大做水面湿地文章,围绕境内大小323个湖泊,2万多条河道,已建成常熟尚湖等3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太湖国家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等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等5 个省级湿地公园,正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群”。

(三)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综合防治水和大气污染,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苏州市突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两大主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大气、水、噪声、固体污染物等防治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政府环境保护绩效评估体系。首先是节能减排。多年来苏州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相结合,着力推进减排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净削减COD2.77万吨,SO2 9.43万吨,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其次是水环境治理,以“碧水”工程为目标,苏州出台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水源地集中整治,修编实施太湖蓝藻防治应对预案,实现几大自来水管线全市联网,确保供水安全。最后是大气环境治理,启动“蓝天”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淘汰燃煤设施756台,拆除城区烟囟45根,清洁能源使用率近93%,禁燃区面积扩展到650平方公里。整治冒黑烟公交车,对高污染排放汽车实行限行、淘汰、转出、报废3万多辆。2010年苏州市环境空气优良以上天数达到了29天,比2009年多9天。

苏州市把握住了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契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方世南.生态现代化:苏州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J].东吴学术,2011,(1):112.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范文6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注意在园区农业产业的创新,要体现特色现代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从观光农业园和主题定位的整体规划;从当地的传统节日,传统民俗,传统习俗等;从设计理念、创新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充分满足游客的思乡之情和农业复杂,创建一个特殊的娱乐项目不仅具有传统韵味和时代特征。

1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现状

1.1各地发展迅速,游客逐渐增多

目前,在国内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覆盖了群山,草原和农业等特点,而且具有规模大平原农业,农产品种类、服务项目和设施的逐步成熟,因此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公园,亲近自然,创造一个良好的游客自然和田园生活回归的气氛。

1.2开发深度不够,经营模式单调

现在,由于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旅游公园的一部分的不足,其开发深度不够,往往停留在游客采摘的农产品铅,观光园的阶段,没有农业旅游园区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模式主要是用于小规模分散管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用你的独立经营果园,导致在缺乏科学指导的发展,旅游景点的不足,旅游功能将不能完全探索观光农业。

1.3忽视生态保护

目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很多农业观光园往往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果一些地方政府要推动当地农业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出台一些低价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等政策,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这意味着政府不能用来控制土地,而投资者往往追求经济利益,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2我国农业观光园建设、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问题

2.1观念问题

这个概念是制约农业观光园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业是生产的农作物,没有考虑到农业的其他用途;另一方面,农田、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已经大大制约中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是一种基本的旅游方式。

2.2景观单一、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观光农业园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大多数观光农业园景观娱乐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经营理念,对其客观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析,导致娱乐内容单调,很难管理好。观光农业园区进行科学和任务的宣传,但现实是,许多农业园区的一家餐厅,主要城市居民在食品上的花费的时间,让游客感觉像是在城市生活中的两个,观光农业将失去其吸引力,观光农业园也逐渐失去了客户群。不少农业观光园区没有挖掘出自己特色的园区,缺乏创新意识,完全照搬成熟园、农业观光园等类似项目的活樱缺乏新思路,容易造成不好的竞争。

2.3发展层次较低、缺乏要素投入

目前,中国的农业旅游主要依靠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如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仅限于钓鱼、采摘、农家菜,等等。大多数产品仅限于初级农产品销售或提供一个简单的租赁业务,经济收入仅仅是初级农产品的收入,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而不是通过有机组合的规模效应和旅游业务,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和操作系统的业务模型。由于农业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特色不够明显,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不足,收入不稳定等原因,没有观光农业形成可持续的、稳定的盈利模式,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更先进的人才到农业和旅游业。

2.4专业从业人员较少,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

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农业和旅游业的人,懂得如何操作和管理复合型人才。我国主要运营商的观光农业是农民,他们不善于整体的包装和宣传,缺乏营销观念,缺乏手段,无法主动联系媒体和旅行社,不能积极主动联系媒体和旅行社,也没有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工具来扩大客源。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前期策划分析定位

农业观光园是生产模式等方面的新的旅游产业创新、管理方式和消费模式,包括农业生产,还包括旅游的内容,合理规划旅游规划理论、景观设计、传统理论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应是一个多学科、多功能的系统规划项目。规划应结合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公园的自然景观应与景观规划相协调,既能保证游客的需求,又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要。从生态系统角度尽可能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景观。保护农业系统本身的物质流通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创造和谐的人与自然。

3.1营造特色项目,开展多元化经营

特色是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活力,更加鲜明,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将更强。旅游观光的区域景观十分浓厚,所以设计展现了当地特有的农业景观,让游客以一定的方式获得强烈的印象。如当地农事活动、传统民俗风情活动等具体旅游项目的结合,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要充分调查,走访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观念,景观景观、娱乐产品和各种农产品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特点。创建多种景观元素,针对植物季节性强的特点,实施农林复合经营,利用行道树、苗圃和植物小品创造出不同的生态景观。

3.2准确定位、注重管理和创新、强化品牌建设

在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同类园区进行了调查,发现产品种类、种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科学合理的结合现有项目优势,不断创新项目创新优势,加强品牌建设,把项目优势与市场定位有机结合,实现市场定位。

3.3以农业为基础,农、游、工三位一体

观光农业是对农业资源的一种科学的开发,不但可以发展农业,也可以增加发展旅游资源,并且通过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从而也可以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农业观光园的设计规划中,要统筹规划,在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是要注重以农业为基础,着重开发农产品,兼顾农产品挖潜增值,促进当地加工业的发展。

3.4以资源为依托,坚持可持续发展

虽然在开发资源,需要对农业观光园发展的过程中,但要注意适度发展,建立良好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补充,以发展更多的农产品或工艺的基础上,显示本地的文化资源,与农业观光园开发利用必须在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不要超负荷运行,因此应适当地方资源开发的很好的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

结论

在目前,做好农业观光园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要始终贯彻生态效益为根本的思想,在生态效益有保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和当地的工业资源、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观光园的良好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根本,经济效益好反过来又可以惠普生态环境建设,两者互为协调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