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护理

肠道感染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患儿往往表现为呕吐、神经性损伤等[1],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的病情更为严重,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院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表征观察和肠道感染特征检测后确诊。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患儿22例,女性21例,患儿年龄1~4岁,平均年龄(2.6±0.7)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9±1.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①遵医嘱给予相关对症药物治疗,指导患儿服药;②加强临床病征监测,当体征值异常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③给予补液护理,调节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1.2.2 健康宣教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护理,使患儿家属充分了解热性惊厥的病况及有效处理方法,并在日常生活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的途径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力。

1.2.3 退热护理 实时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当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或体温超出正常值时,通过酒精擦身等物理降温方法对患儿进行退热护理,必要时可通过灌肠方法降温,若经上述退热护理后仍未见效,可告知医生并遵医嘱指导患儿服用退烧药物。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退热护理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腹泻等肠道反应消失,体温及各项生命体征值恢复正常;好转:患儿接受治疗后,肠道感染症状及发热情况有所改善,生命体征接近正常水平;无效:经上述护理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病征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好转。

1.4 观察指标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100分制),当患儿痊愈出院时调查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χ-±s)表示,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43例患儿中显效29例(67.4%),好转13例(30.2%),无效1例(2.4%),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显效患儿共22例(51.2%),好转11例(25.6%),无效10例(23.2%),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

2.2 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经数据统计分析后可知,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水平为(91.24±3.57)分,对照组为(79.63±4.28)分。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组间对比结果表明t=13.574,P

3 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的两个首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2],小儿由于免疫机能不全,极易发生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不利影响。有文献表明,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预后质量[3],探讨合理高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健康宣教、退热护理及惊厥护理的护理干预,加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进一步提高疗效。惊厥护理干预措施为:当患儿发生惊厥时,首先应确认患儿的呼吸道是否通畅,酌情给予吸氧;其次,应遵医嘱静脉推注适量安定药物[4],并通过给药或其它护理方法保护患儿的脑部神经。只有将惊厥护理、健康宣教护理、退热护理及常规护理相结合,才能取得更满意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可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辅以退热护理、健康宣教及惊厥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护理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宋英,王佳娜,窦星星.83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3(7):560-561.

[2]赵雪云.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8(12):172-173.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高热惊厥;患儿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一般由颅外感染导致,有的也与年龄、遗传有关。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到3岁之间,复发率高达30%~40%。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在发热的情况下惊厥及全身性惊厥、意识丧失等[1]。多次惊厥或时间过长均可使小儿智力发育或生命受到影响。由于高热惊厥护理对象是小儿,更需要特殊的护理工作。为此我们对103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具体效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在2007年4月~2008年6月收治的儿科高热惊厥患儿103例,男 57例,女46例;年龄6个月至1岁患儿49例,1岁至3岁患儿34例,3岁至5岁患儿14例,5岁至6岁患儿6例。有89例上呼吸道感染,11例腹泻,3例肺炎。将就诊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可比。

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以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随时观察并尽可能向患儿或其父母多了解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根据治疗效果随时调整方案。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急、快,如长时间惊厥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但由于患儿年龄小,不会说或者不懂,也有的家属不了解病情,往往焦虑、恐惧[2]。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迅速、全力救治,准确熟练使惊厥停止。在使惊厥停止及家属情绪稳定后,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或其家属的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患儿情况及此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指导家属用药及告知再发的预防方法和快速救治措施等。并电话回访,让家属和患儿均感到温暖。个性化护理核心是护理人员应采用人际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教育学等知识及营养学知识对患儿及家长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解患儿各方面情况,然后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护理完成后,对患儿的复发次数、体温、发作持续时间及时间间隔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将常规及个性化护理后的两组患者的体温、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及发作间隔时间进行比较。所得数据以均值±s表示,并采用SAS 9.3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u检验,以P

3 结果

通过对两组护理前后的比较发现,实验组不管在体温、惊厥持续时间、发作时间间隔抑或复发次数方面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值均

表1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情况比较

4讨论及护理体会

高热惊厥起病急、猛、快,加之护理对象是小儿,所以就需要特别个性化的护理。患儿住院期间,不仅要热情关心体贴患儿,提供全方位服务,关爱、尊重患者,各项操作准确、熟练,而且也要与家属积极沟通并给以安慰,认真解释患儿情况及此疾病的相关知识[3]。在护理时还应多加注意惊厥的持续时间,以防使患儿机体明显缺氧而诱发脑水肿进一步影响患儿智力和生命。所以在医疗护理时尽量使患儿惊厥持续时间减少。然而高热惊厥易复发,这就要求治疗后及时的预防护理,经常观察患儿的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如有征兆立即报告医生,并按医嘱用药。并要配备急救器材和药品,如氧气、吸痰器和针灸针等。患儿惊厥大量出汗后要及时保暖,并更换衣物,加强皮肤护理。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发现,两组在体温、持续时间等评价指标方面的比较P值均小于0.05。也即是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高热惊厥患儿的体温,使患儿的惊厥时间减少及发作时间间隔延长,并且可使患儿的复发次数有大幅度的降低。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Kawada J,Kimura H,Kamachi Y,et al. Analysis of gene-expression profiles by 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in children with influenza[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06, 87 (3) :1677-1683 .

[2] 蔡素芳. 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03):55-56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3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1个月~3岁,以3个月~3岁的婴幼儿多见,其中高热惊厥50例,病毒性脑炎伴惊厥8例,低钙伴惊厥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伴惊厥4例。除缺血缺氧性脑病伴惊厥经治疗好转外,其余病例全部治愈。

2 护理

2.1急救措施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松解患儿衣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患儿鼻腔分泌物、呕吐物等,保证气道通畅;牙关紧闭的患儿,用开口器将其缓慢撑开,切勿用力,舌后坠者用舌钳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②镇静止惊:地西泮为惊厥的首选药,对各型发作都有效,尤其适合于惊厥持续状态,其作用发挥快,大多在1~2分钟内止惊,较安全。剂量为每次0.1~0.3mg/Kg缓慢静脉注射,因其作用短暂,半小时后重复一次。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但新生儿破伤风应首选地西泮)。其负荷量为10mg/kg静脉注射,每日维持量为5mg/kg,为防止惊厥发作,首选10%水合氯醛0.5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ml,由胃管給药或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③吸氧:因惊厥时耗氧量增加,给氧可减轻缺氧或脑损伤。在确保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及时给予氧气吸入,鼻导管给氧1-2升/分或面罩给氧2-4升/分。

④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持续而频繁的惊厥发作,常并发脑水肿,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确保液体按时按量顺利输入并准确记录出入量。⑤病因治疗:针对引起惊厥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2.2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避免强光、强声刺激。②防止外伤: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③床边放置床挡及棉垫,防止患儿坠床、碰伤。④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食物[2]。⑤口腔皮肤护理:喂完奶或进食后喂适量的温水冲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洁;保持衣、被、床单清洁平整,柔软干燥,防止皮肤擦伤。⑥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向家长详细交待患儿病情,指导家长掌握惊厥的预防措施和发作时的简单处置方法。

2.3对症护理 ①高热护理:高热患儿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使体温控制在38℃以内。②病毒性脑炎所致惊厥护理:应选择对病原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的抗病毒药物。③低钙惊厥:补充钙剂,使血清钙迅速上升。嘱患儿平时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3 结果

通过以上综合治疗及对症治疗,66例患儿中,高热、病毒性脑炎及低钙伴惊厥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提高了患儿生命质量;缺血缺氧性脑病伴惊厥得到及时控制,好转出院。

4 讨论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重症,如护理不当,抢救不及时可导致脑损伤而引起智力障碍,严重者导致癫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抢救和正确护理尤为重要。在小儿惊厥的救治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抢救技术及对病情瞬息变化的判断应对能力,及时找出惊厥的原因,尽快控制惊厥发作,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小儿惊厥的抢救护理至关重要,对治疗效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医护密切配合,治疗处理恰当,操作及时,用药迅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是患儿转危为安直至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小儿; 高热; 惊厥; 急救; 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多见的急症,发病率可达到3%~5%,且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阶段[1]。基于小儿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神经纤维髓鞘功能不成熟的生理基础上,高热等刺激可很容易引起小儿大脑高度兴奋,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异常放电,从而引起小儿全身骨骼肌群发生自发性收缩,同时患儿尚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高热惊厥可呈反复发作,造成脑细胞损伤,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脑损伤的几率也增大,重者可导致继发性癫痫和智力低下等并发症,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3]。笔者回顾性分析了62例高热惊厥患儿急救与护理措施,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室共收治了62例小儿高热惊厥者,男39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1岁,体温为39~40 ℃,惊厥发作时所有患儿均伴有双眼上翻、牙关紧咬、眼球固定或斜视及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等表现,持续时间为11 s~1 min。

1.2 急救与护理

1.2.1 患儿呼吸道处理 要保持小儿呼吸道通畅。迅速解开患儿衣领,给予平卧,头部偏到一侧且向后仰,以避免患儿误吸入消化道反流物及分泌物等而导致呼吸道阻塞;及时吸出呼吸道内痰液,且每次时间不可超过15 s;将压舌板用纱布包裹后放置到牙关紧闭小儿的上下臼齿间,或放入牙垫也可,以防止患儿惊厥发作时咬伤唇舌;快速、准确的备好气管插管物品。

1.2.2 控制惊厥 惊厥发作可损伤患儿脑细胞,需立即予以控制。迅速按压患儿人中穴并给予安定静脉注入或者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安定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0.3~0.5 mg,苯巴比妥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8 mg;在静脉注入安定时要注意控制速度,当缓慢切忌过快,以防止患儿血压降低及出现呼吸抑制,必要情况下可于20~30 min后再次注射;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可采用10%水合氯醛(50 mg/kg)+0.9% NaCl进行灌肠处理。

1.2.3 吸氧治疗 不管小儿是否出现发绀表现,只要表现出先兆惊厥症状则当迅速给予其吸氧,以保证患儿脑组织氧气供应,减轻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结合患儿血气分析等结果来决定给氧方法、给氧流量及氧气浓度,选择鼻导管吸氧时流量为1~2 L/min,面罩吸氧则为6~8 L/min;密切观察小儿发绀、面色等情况的变化,以判断吸氧是否有效并予以适宜调整,从而保证氧疗的疗效。

1.2.4 建立输液通道、降低颅内压 快速给患儿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建立输液通道时,当尽可能的选择留置针,避免针头出现滑脱,从而充分保障准时、准确的将液体输入患儿体内;持续惊厥或者反复发作,导致患儿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可采用20%甘露醇、速尿、高渗葡萄糖等脱水剂予以处理,以有效控制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

1.2.5 高热护理 及时给予物理和药物(如美林、安痛定等)降温,将患儿体温调控于38 ℃上下,避免快速使体温下降,以防止患儿虚脱;对于手脚灼热或高热者可采用冰袋(或者冰块)放置于患儿体表大血管处以降温,而针对手脚厥冷及寒战患儿可采用32~35 ℃的温水或者30%~50%酒精溶液反复对腹股沟、腋窝及肘窝处进行擦拭,以起到降温效果。

1.2.6 加强临床观察 密切关注患儿情况,增加病房巡查,定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等基础生命体征,认真观察患儿意识情况,一旦有异常改变,则迅速向医师汇报并积极予以处理。

1.2.7 注重基础护理 尽量将各种医疗操作集中起来进行,使得对患儿的刺激减少;要注意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稳定适宜,空气流通良好,当气温下降时,及时给患儿进行保暖,防止受凉;保持患儿皮肤洁净,避免湿的物体及尿液、大便等刺激;同时要加强安全护理,如给病床安置床档或者地上放置棉垫,以避免患儿坠床或者坠床后碰及硬物而受到损伤;患儿惊厥时要禁止饮食。

1.2.8 心理护理 高热惊厥给患儿带来严重不适,使得其情绪高度紧张,处于恐惧、害怕状态,故护士当态度柔和,增加患儿的亲近感,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并详细将相关知识讲解给家属,以获得家长和患儿的信任及配合。

1.2.9 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时,耐心的将惊厥的防治等相关知识向家属进行介绍,使得家长充分掌握预防和急救措施;嘱咐患儿日常要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抗病能力。

2 结果

62例高热惊厥患儿均康复出院,无一例癫痫、智力低下等并发症发生病例,无一例口唇咬伤及意外摔伤病例。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急剧,患儿情况较危重[4],当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时,一旦未给予及时的、正确的抢救,则可导致患儿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甚至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故需要护理人员对小儿惊厥的各种抢救措施和程序深入了解,同时熟练掌握护理方法,以便于短时间内用最好的抢救技术及全部能力来对患儿实施救治,尽可能的保证小儿安全的、顺利的渡过高热惊厥阶段[5]。工作中,护士要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以及时发现其各种异常变化,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方法予以护理[6];对家属耐心细致的做好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其熟悉、掌握预防和急救方法[7],以便预防和处理高热惊厥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贾新丽.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3):83-84.

[2] 上官琴琴.小儿高热惊厥46例的急救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0,30(28):62.

[3] 王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31.

[4] 覃雪梅.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88-589.

[5] 吕春.小儿高热惊厥168例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30.

[6] 王朝媛.个性化护理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10,12(4):782-783.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5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2月份到2012年8月份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包括一般护理、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对所有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性护理方法后,均表示较为满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少。

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对小儿高热惊厥落实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发病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7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59-01

在目前,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一种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认为,小儿高热惊厥可能与患儿的年龄、高热、遗传以及感染因素存在联系。在临床治疗上,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对策,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改善。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采用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1]。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2月份到2012年8月份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21例,女性患儿有9例,年龄范围2个月到6岁,平均年龄为3岁。首次发病年龄为2个月到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其中有8例患儿存在复发记录,6例患者仅复发一次,复发次数最大为3次。有18例患儿发病期间的体温为38度到39度,有11例患儿体温为39.1度到40度,有1例患儿体温为40度以上。

1.2纳入标准。

(1)患儿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2)患儿在开始发热的12个小时内出现惊厥症状。

(3)患儿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短暂性全身惊厥,并存在意识丧失情况。

(4)患儿经神经系统以及EEG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5)患儿存在阳性家族史。

(6)患儿存在复况。

1.3护理方法。

1.3.1一般护理。对于惊厥患儿,需要对其惊厥现象进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防止患儿出现脑损伤。患儿惊厥发作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患儿平卧,头部侧偏,对其人中穴以及合谷穴等穴位进行刺激,并结合医师吩咐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静注安定以及鲁米那;或者使用安定栓剂以及水合氯醛进行灌肠处理,药物需要保留在1小时以上,保证药物的充分吸收。

1.3.2呼吸道护理。患儿发作时,需要使用配有纱布的开口器放置于患儿的上下臼齿中间,防止患儿发作期间咬伤舌头。患儿惊厥过程中,口腔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清理,防止患儿出现窒息。另外,对患儿进行及时的供氧,改善患儿的缺氧现象。

1.3.3高热护理。高热护理主要包括了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两个内容。其中物理降温中可以采用冰帽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使患儿的脑组织代谢降低,减少氧气的消耗量,促进患儿脑细胞的恢复。另外,还可以使用温水或者浓度为35%的酒精进行擦洗。天气较冷时,需要对患儿进行保暖,防止病情加剧。药物降温主要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儿童型双氯芬酸钠栓剂进行降温处理。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降温时,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出汗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防止患儿出现虚脱,降温之后每一个小时需要记录一次体温。由于患儿发热,衣被容易被汗水浸湿,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更换。患儿发热容易引发口腔炎,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儿进行一次口腔护理。患儿降温后能量消耗较大,因此需要多进行水分补充和营养供给,并进行卧床休息。

1.3.4心理护理。疾病会给患儿带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患者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以及恐惧等心理反应,出现哭闹和沉默现象。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对患儿的病情以及疾病的知识进行讲解,从而降低患儿的心理负担,缓解患儿不安的情绪。另外还需要保持患儿护理环境的舒适和卫生,交流过程中态度保持亲和,动作保持轻柔,从而拉近护患关系。

1.3.5病情观察。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惊厥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另外记录患儿发作持续时间以及间断时间。对于持续发作时间较长的患者,则需要警惕可能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一般高热的出现会导致痉挛的加剧,从而使氧气的消耗量加剧,导致脑水肿的出现。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体温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另外还需要观察患儿的血压、瞳孔以及呼吸变化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包括是否有呕吐、皮疹以及口气等。另外还需要对患儿的意识和精神状态进行观察。

1.3.6预防护理。对于不存在病史的患儿,在平常需要多加进行活动,提高自身的体质,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并注意对气温改变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进行衣物的增减和行为调整。

对于存在病史的患儿需要落实急救处理,从而使患儿的痉挛现象得到消除,并使生命体征得到维持。患儿出现发热现象,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降温处理。药物的使用需要结合医师的嘱咐,并合理规范地进行服用。

1.3.7健康教育。落实全面宣教,从而使疾病的知识得到普及。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指导和教育,从而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2结果

所有患儿经过综合性护理方法后,均表示较为满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少。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于该病,医护人员需要做到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防止患儿因得不到改善从而反复发作,最终发展成癫痫。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儿加强密切观察,并掌握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落实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康复率。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3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见,护理工作的周全性直接关系到了患儿的恢复,医护人员需要加强重视力度[2]。

参考文献

惊厥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重症预后因素;护理对策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多数患儿由于病情严重,发展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危重,危及生命健康[1]。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机能较弱,在给予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为了提高护理的有效性,促进患儿良好预后,本文对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相关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年龄8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5.1±1.1)岁,病程2~6d,平均病程(3.1±1.0)d。50例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对50例患儿的疾病情况及临床治疗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包括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越短,患儿预后越好;而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越长,患儿预后就越差。这是由于患儿在感染病毒后,自身免疫系统会与病毒进行对抗,导致内环境稳定性被破坏,患儿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等。时间越长,说明患儿的神经系统影响越严重,直接影响患儿治疗及预后。

1.2.2护理对策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家属,护理人员要加强健康教育。比如当患儿出现长时间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必须提高重视,立即带孩子就医。发热护理。如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护理人员首先需要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温度25℃左右,湿度55%左右。保持室内通风,利于患儿降温。为了更好地帮助患儿降温,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如盐水冰袋降温、温水擦拭降温等。如患儿高热不退,需要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避免患儿发热时间过长。惊厥护理。为缩短患儿惊厥时间,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惊厥诱因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如患儿惊厥诱因为脑水肿,需及时进行脱水治疗;如惊厥诱因为呼吸道痰梗阻,则需要立即进行吸氧排痰处理。意识障碍护理。当患儿发生意识障碍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给予患儿吸氧护理,并保持患儿口腔、皮肤、眼睛的清洁和湿润。为促进患儿意识恢复,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对患儿的按摩护理,以此来改善患儿血液循环。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帮助患儿被动活动,以此来促进患儿恢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观察患儿护理前后运动能力:采用运动能力评定量表(FAM)对患儿肢体运动能力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好,肢体神经损伤越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

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见表1。

2.2观察患儿护理前后运动能力评分

护理后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危重,患儿年龄较小,治疗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2]。本次研究发现,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都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据此,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护理效果良好。护理对策包括家属健康教育、发热护理、惊厥护理、意识障碍护理。其中家属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家属对病毒性脑炎的认知度,在患儿发病后能够正确处理,并第一时间带患儿就医;发热护理在于通过各种护理措施缓解发热症状,缩短患儿发热时间;惊厥护理在于通过各种护理措施来缓解患儿惊厥症状,缩短患儿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护理在于通过护理尽快促进患儿恢复意识。当患儿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缩短后,患儿的预后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预后相与发热时间、惊厥时间、意识障碍时间有关。苗蕊[3]在既往研究中也指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时间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患儿护理后运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相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以此提高患儿护理效果[4]。护理对策主要为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等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目的在于缩短发病时间,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影响,进而更有利于患儿预后。综上所述,在分析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预后因素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志晓,陈国洪,王媛.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61-63.

[2]胡文静,杨理明,廖红梅,等.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3):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