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气候变化的含义

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1

气候变化经济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环境经济学分支学科,涉及到气候科学、生态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新兴学科需要理论创新与方法学探索[1]。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现实而迫切的需求,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设立了专门章节,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发展赤字”和“适应赤字”的双重挑战,另一方面,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地理、气候环境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很大约束。针对这一基本国情,有必要对适应气候变化进行一些深层思考,探索适用于中国现实情况和特殊问题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为了进一步厘清适应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国内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本文提出了“气候容量”概念,对其内涵、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进行了剖析,以便为国内的适应政策和行动提供概念分析框架和方法学支持。 

1气候容量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1.1气候容量的相关概念 

容量或承载力这一概念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中被广为应用,强调人类活动不能超出特定生态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其本质在于给人类可持续发展确定一个长期的合理的度。承载力是一个与资源禀赋、技术手段、社会选择和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的、具有相对极限内涵和伦理特征的概念。承载力研究有两个主要的视角,一是基于生态学的生物承载力,如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等;二是基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人类发展的约束,多采用人口承载力的表述[2-3]。例如,承载力是在特定地域、特定时空范围内,多层级生物圈和环境过程下,一个拥有有限资源的栖息地或生态系统可容纳的最大人口容量[4-5]。由于学科视角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许多研究忽视了生态环境与人口承载力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6]。可持续发展概念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纳入一个整体分析框架,探讨全球人口承载力和发展阈值的问题[7],“适度规模的人口承载力”不仅取决于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更与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有关,取决于发展模式、生产与消费的方式[8-9]。对此,国内外学界设计和改进了综合环境评估模型,以反映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例如Berck et al[10] 在全球环境和人口承载力的评估模型中,考虑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因素。然而,国内的承载力研究还较少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气候和环境的互动作用。传统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主要将气候和地理要素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认为一个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而正常状态下的生态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是比较恒定的。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种气候要素的变率增加,不确定性加大,使得人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加剧。这种情形下,有必要提出气候容量的概念,以便区别于传统的承载力研究。 

潘家华等:气候容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测度指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期气候容量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从广义的范围来看,气候容量本质上是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容量问题,理论上可以兼具减缓和适应领域。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来看,有人认为气候容量是地球以不损害基本气候条件稳定的方式吸收温室气候的能力[11]。这个概念对环境容量比较接近,类似于地球大气系统和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其政策含义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分配,以及容量约束下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然而,本文所界定的气候容量与此不同,更接近于气象学领域的“气候生产潜力”、“气候资源承载力”等概念。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最优的技术、管理和投入条件下,由温光水等气候资源共同决定的最大限度的生态系统生产力,也称为净第一性生产力或初级生产力[12-14]。气候资源承载力是在气候生产潜力确定的基础上,理论上单位面积土地最大可能承载的人口量[15-16]。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显著影响[17] 。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源以及水资源、生态系统,从而对农业、林业、渔业、人口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带来相应的影响。例如Batchelder & Kashiwai[18]从气候-生态系统耦合角度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太平洋环极地地区的渔业资源的影响。降水、温度及其均值变化(变率)是影响特定地区长期植被覆盖的最重要因素,高志强等[19]对中国北方地区20年的气象和遥感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由于温度升高、降水减少而显著降低,其中气候变化对于初级生产力下降的贡献为90%,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只占到10%。公延明等[20]基于长期气候指标测算了高寒地区的初级生产力及草地载畜量,指出西北干旱区气候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将有助于该区畜牧业的发展。周广胜等[21]分析了东北地区森林、农田、草地和湿地的生产力及其粮食产量动态变化,根据未来100年的气候预估资料,预测了东北地区在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几种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力。张吉生等[22]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对宁夏红寺堡区2020年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预测。(节选)

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 地球工程;光辐管理;国家安全;国际治理;减缓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022-05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举步维艰,常规减排技术成本高、降幅低、速度慢。这样,在更大更广的地理尺度采用工程技术方法,或去碳,或降温,一直是国际社会和学术团体试图探索的可能途径。近年来,随着更为大胆的人为干预太空减少抵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光辐管理(solar radiation management, SRM)”技术的提出,国际社会对“地球工程”的走向和可能影响产生巨大争论,或鼓舞,或恐惧,甚至超出了气候变化问题本身。何谓地球工程?有何特点?潜在影响何在?需要何种国际治理构架?需要有一些伦理和国家安全层面的思考和应对。

1 地球工程的界定

一般说来,地球工程包括所有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外的、不涉及工业生产过程管理、在较大的地球尺度或规模上,去除大气中的CO2或直接控制太阳辐射而降温的各种人为的工程技术手段。也就是说,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利用、地热利用、工业生产过程等均不在地球工程之列。

地球工程可以大略归为三大类。一类是绿色生物技术手段;第二类是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第三类是太阳光辐射额度控制管理技术 (SRM)。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加以固定,形成生物量(biomass),储存于各种绿色植物和土壤。由于土地利用和林业、草场、湿地可以在较大的地球空间尺度展开,生物固碳数额巨大,因而,在广义理解上,土地利用改变也可以算为地球工程手段。200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1]就土地利用与林业撰写了特别报告,就造林、再造林等大规模生物固碳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描述。

① 2010年3月,英国政府研究理事会批准了SPICE(Stratosperic Particle Injection for Climate Engineering, 平流层注入气溶胶气候工程)。这一工程包括三项内容:计算机模拟、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试验(热气球吊伸1公里管道向大气层注入气溶胶) (Rayer et al, 2010)。碳的捕获与埋存及技术是1990年代和本世界早些时比较受到关注的地球工程技术,主要是在温室气体排放的终端将CO2加以捕获然后埋存到地质构造或深海,从而减少大气中CO2存量而达到控制大气CO2浓度的目的。这一技术在IPCC [2]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做了减缓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综合评估,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减缓手段,随后IPCC[3]又专题立项,经过数百名科学家近三年的综合评估,于2005年完成《碳捕获与埋存特别报告》,提交给各国政府参考。此外,还有一些尚在概念中的各种捕获和埋存手段,例如在海面上播撒金属或化学物质,促进海洋吸收大气中的CO2;人工设计一套体系,有如树木一样,将大气中的CO2加以吸收、富集,然后加以埋存。

前两类地球工程作用的目的在于减少CO2。而减少CO2的目的在于控制地球表面增温。由于地球温度的热源是太阳辐射,如果控制辐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束,地表温度当然也就得到调整。早在1999年,IPCC [4]第一和第三工作组就航空器尾气的科学和减缓含义联合进行了评估,但并非作为一种减排的工程手段进行推荐。2000年,IPCC [5]第三工作组完成的排放情景的特别报告,就人为排放到大气的SO2和气溶胶的降温效应进行了讨论。但这些都不是人工有目的、主动的工程技术,从而没有深化探讨。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近年来有学者大胆提出了太阳辐射人工管理的地球工程技术手段,大致有三种:①派飞机到平流层播撒气溶胶,通过物理阻隔,减少抵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②通过热气球或其他手段,在高空放置太阳反射装置,使反射装置范围内的太阳光辐射不能抵达地面;③利用热气球或其他手段,将管道延伸到10km或更高的大气层中①,将气溶胶通过管道送入大气,从而减少抵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 不同地球工程技术手段的特点

上述三大类地球工程手段,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减缓全球地表增温的幅度或速率。但是,各种手段的作用机理、空间尺度、减缓效率、共生效益、减缓成本、技术成熟程度、科学不确定性、国家安全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绿色植物固碳作用于碳,减少大气中的气态碳含量。其空间尺度相对有限,减缓效率相对较低,而且毁林还可能释放到大气成为碳源。植物固碳有着巨大的共生效益,包括生物产品、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水源涵养等。减缓成本并不是太高,技术也相对成熟,不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不涉及国家安全,但最大的障碍是宜林地表空间有限,受水资源、粮食安全、居住用地等制约。

碳捕获与埋存技术(CCS)与生物固碳技术一样,移除大气中的CO2并储存起来,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典型的CCS技术只是在CO2排放末端捕获,去除率可以很高,技术也相对成熟,没有国家安全含义,即不会对其他国家或本国构成潜在的安全风险。但是,这一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减排而减排,没有任何共生或协同效益。正因为这样,有人提出碳捕获、利用与埋存,试图将捕获的碳至少部分加以利用。但是,由于CO2的捕获量巨大,缺乏工业回收利用的技术,利用至多只是象征性的。不仅如此,这一技术成本高企,有着财务和能源双重成本[3]。如果是煤电厂采用CCS技术,发电财务成本要增加高至1/3,能源消耗要额外增加20%-50%,随之,排放也必然相应增加。对于能源缺乏的国家,大规模额外消耗能源来实施碳捕获与埋存,难度可想而知。当然,如果埋存的地点在原油采空地,注入CO2可以驱赶残余原油,获取原油增量,从而补偿财务和能源成本。此外,埋存地点的地质结构要求高,CO2溢出的不确定性难以排除。本世纪初以来,中、美、欧等国企业或政府投资开展了一些试点,但少有进一步大规模推广的安排。人工设计从大气中吸收CO2的装置技术和向大海播撒金属或化学物质,目前尚停留在概念阶段,技术尚不成熟。

太阳光辐管理技术则不然,其作用对象是人工干预地球热源,直接调节温度。相对来说,太空太阳反射装置面积不可能太大,影响范围比较有限,反射光辐数量也不可能太大。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也不会特别好。从地面输送气溶胶技术,尽管发生地只是在一个具体的地区,但气溶胶在太空扩散,影响区域巨大,科学不确定性大,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气候安全,可能有着巨大影响。由于尚没有进入试验阶段,成本和效率数据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取,信息比较有限。对机播撒,技术比较简单,相对常规减排,成本十分低廉,计算机模拟的降温效率可能十分显著。20亿美元的投入,就有可能使地表温度下降1°C左右。一个小的国家,甚至一个企业,就有可能购买或租用飞机进行作业。由于平流层的气溶胶的影响是全球尺度,对全世界均有可能影响,长远的可能影响,短期在科学上不可能明确。

3 地球工程技术的潜在影响

对于生物技术手段,国际社会有着明确的共识,就是① 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对于土地利用、避免毁林和在造林等方面的内容,在《马拉卡什协议》(2001)、《坎昆协议》(2010)等法律文件中均有体现。见unfccc.int。

② Governance Issues for Geoengineering.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Waterloo, Feb., 2010。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力应用,而且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生物固碳技术发展①。如果说对其他国家有影响的话,也应该是积极的:森林对其他人几乎没有负面影响。碳捕获与埋存技术除了财务、能源成本和减排效率的不确定性外,其减排的目标性十分明确,对全球减缓CO2的贡献明确,对其他国家不会构成国家安全影响。

对于太阳光辐管理技术,成本可能很低,效率可能很高,范围十分巨大,影响极其深远。这种技术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小岛国由于受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如果全球减排协议难以达成,光辐管理就有可能成为其行动工具:对其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对于以煤炭或其他化石能源为主要燃料的国家,排放量巨大,减排成本高昂,光辐管理技术具有巨大的低成本诱惑,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减排技术选择。对于当前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光辐管理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改善其局部的气候条件。例如沙漠或戈壁地区,全球气候格局因光辐管理而改变,不可能变得更坏,有可能变得更好。从这一角度,也会有人从改变地球气候空间格局的目的出发,而支持这一活动。

从上面分析看,光辐管理对不同国家,安全含义是不同的。一方面,长远的安全影响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自己的气候安全可能受到这一技术应用的影响。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伦理上,这一技术是否可取?法律上,谁有权可以这样做?

从伦理上看,一是我们当代人是否有权来开展这样一项具有巨大科学不确定性的地球工程?气候是全人类共享资源,不属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也不是当代人的,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依赖地球以生存繁衍。气候也不仅仅是人类一种生物的,地球上生物多样,人类只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工干预气候,有可能于人类有益,于当代人有益,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子孙后代的利益,无视其他生物种类的权益。因而,我们无非是得出两种结论:一是我们无权干预自然,我们应该尊重自然,适应自然,而不应该去刻意改造自然、主宰自然。第二,如果人类社会和地球生物的生存繁衍受到威胁,例如另一天体可能撞击地球而引发毁灭灾难,人类如果有能力有把握进行自救式干预,我们非常肯定干预的目的与可能、手段与效果,尽管其他生物种类不能发言,子孙后代不具发言权,我们的行动,从伦理上是可以接受的:为了地球、为了地球生物、为了子孙万代的福祉。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明确科学上的确定性,在科学不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任何行动,就失却了伦理学基础。从这一视角上讲,对于气候变化和光辐管理的科学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人工干预太阳辐射,即使是科学实验或研究,由于其影响超出了国界,超出了当代人,也超出了人类社会,如果有人采取行动,法律依据何在?一个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小岛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有着自我伦理基础,国内法律依据不会成为任何障碍。一家跨国公司,拿出几十亿美元,可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名义,也可从减排成本的考虑,而采取行动,派遣飞机到平流层播撒气溶胶。但是,这些在自我伦理和利益上的行动,对于他人可能形成威胁或福利损失,甚至对其他国家或政治实体产生安全含义或威胁,其他国家或政治实体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反制措施,其地缘政治或国际关系含义,就可能成为国际争端甚至战争的导火索。

天气具有重要的军事含义。气候有否可能成为一种军事手段,威胁他人或被威胁?人工影响天气例如人工降雨、防冰雹,如果得当,有着积极的经济及社会效果。但是,飞越一个地区的雨云,途中被一个地区人工手段截留,对于该雨云可能飘至降落的急需降雨的地区,是否是一种剥夺?这种技术是否会被加以延伸,用以军事目的,从而构成国家安全影响?有些国家风调雨顺,而另一些国家干旱贫瘠。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名义,干预太阳辐射,可能改变地球气候格局,干旱贫瘠者可能受益,而风调雨顺者可能风光不再。国际争端是否会因此而产生?

因而我们说,大规模的太阳光辐管理目前不宜实施,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但就是科学研究与实验,也存在一个国际治理问题:谁来决定、在何时、何地、何种规模上做?

4 国际治理构架

自从太阳光辐管理技术提出以来,地球工程的国际治理就成为一个超越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和人类安全问题。2010年2月,加拿大国际治理著名智库“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在多伦多举办国际研讨会②,就地球工程的国际治理问题展开国际交流与研讨。2011年6月,IPCC第三工作组在秘鲁利马举办“地球工程专家研讨会”,为第五次评估报告准备素材。欧美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就地球工程的科学、伦理、安全和国际治理问题展开了研究。英国政府甚至拨款资助太阳光辐管理的实验研究。2012年元月,国际治理中心再度邀请世界主要国家的部分学者聚集渥太华Geoengineering Our Climate: Science, Ethics and Governance. January 18-20, 2012, Ottawa, Canada。,交流研究进展,决定将现有成果汇集成册,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在6章专设一节,综合评估地球工程的相关文献和结论。

就碳汇和碳捕获与埋存技术来看,IPCC已经有系统评估,得出了相应结论。有关政策建议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进程中得到了体现。应该说,现有的国际气候治理构架就已经能够涵盖碳汇和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相关的地缘政治、国际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真正需要探讨国际治理构架的,主要涉及太阳光辐管理问题(SRM)。

对于SRM,我们有四种可能选择[6]。一是简单的禁止。由于SRM具有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禁止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气候风险更大呢?第二种选择就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气候政策。我们没法低成本减排满足两度温升目标,为什么不尝试呢?问题在于:如果SRM效果与预期或气候模式结果不一致呢?第三种选择就是近期优先使用SRM,防止温升风险,同时大力减排,减低成本,未来停止使用SRM。这一选择的问题在于:多大规模,多长时间,如何与温室气体减排衔接?第四种选择就是:只是作为一种备选方案,加以研究,不到万不得已,不启用这一选择。

如果说小国或私人公司可能受到大国威慑而不至于采取单边行动,但是,大国如果出于自身考虑,单独采取行动,又如何办?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其他国家单独行动,最好的选择是“自我约束”以换取他国同意“自我约束”。这一“相互约束”的治理构架,是对具有重大不确定性技术加以约束的最好选择[7]。2009年,英国牛津大学的几位学者[8-9]提出地球工程国际治理五项原则这些原则最初于2009年提交给英国议会科技委员会,得到议会报告认可,随后被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称之为“牛津原则”。We All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The Economist, 2010,April: 3-9。,包括:①作为公共物品加以管制;②公众参与决策;③公布地球工程研究公开发表研究结果;④对影响开展独立评估;⑤先有治理构架然后付诸实施。这五项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国际治理构架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见,地球工程的界定可以比较宽泛,也可以比较狭义。真正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是具有大空间尺度、科学不确定性、直接调节太阳辐射而控制温度、技术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具有国家安全和人类地球安全含义的太阳光辐管理技术。

就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太阳光辐管理技术具有实际操作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国家政治实体,还是企业或非政府机构,面临这一带有“异想天开”色彩的技术的实际应用,短期不会提上议事日程。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气候变化风险的迫切性,开展研究显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地域空间气候条件存在巨大差异性。从减排成本的角度,从气候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开展地球工程的科学研究,有着科学、政策和国际气候外交的积极意义。但是,相关的科学研究需要国际制度构架。由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谈判尚未涉及,需要开展系统科学、技术、经济、法律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提高科学认知度,为国际谈判和政策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Special Report on Land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IPCC. Climate Change 2001: Mitigation. Working Group III Contribution to 3rd Assessment Report[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IPCC.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IPCC. Special Report on Aviation[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5]IPCC.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6]Barrett S. Geoengineerings Governance[R]. Prepared for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Committe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aring on “Geoengineering III: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Governance”, 18 March 2010.

[7]Barrett S. Why Cooperate?: The Incentive to Supply Global Public Goods[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3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空前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遏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低碳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了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谋划和争夺新经济发展空间的动力和举措。

2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发展林业能为低碳经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担负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职责。而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护物种、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其次林业还为低碳经济提供丰富的绿色能源。森林是重要的资源库、能源库和绿色经济体。森林能持续提供多种林产品,如木材、食物、化工和医药原料、生物质能源等。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来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效益好,而且不会像有些低碳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还会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林业产业是安全的,可以真正实现固碳和减排,因此林业措施是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证人类福祉的“低碳”最佳选择。

3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途径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低碳经济中大有作为。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做碳汇。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把林业纳入低碳经济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2)加强大径级珍贵树种培育,利用房前屋后等非林业规划用地种植名贵树种;(3)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节约木材,加强废旧木材回收再利用;(4)鼓励非木质生物质代替木材,大力发展灌木林和竹产业;(5)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

4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4.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规范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加大生态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强化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和机构保障,大力打击滥砍滥伐以及非法收购木材等现象,确实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进一步规范林业资源的流转机制,进一步激发林业的活力;进一步完善木材的流通市场管理机制,减少对区域内木材流通的行政干预。

4.2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继续运用财政政策引导林业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木材加工生态园区,并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4.3加大科研投入,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大对林业科技资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开发与应用步伐。深入开展种苗繁育、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4.4积极鼓励节约木材资源和发展林业非木质利用产业鼓励以竹、秸秆等木材替代物为原料生产板类产品;鼓励企业加强木材的防腐处理,提高木材的性能,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鼓励废弃木质材料回收利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废弃木质材料分类回收体系,保证木材资源再生化的物流链条。积极探索林业非木质利用,寻找不砍树又能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的新道路。大力发展花卉、名优特经济林、森林食品、生物制药、森林旅游等林业非木质利用产业,既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又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

4.5加大宣传,引导全民参与低碳发展要积极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改变固有的消费观念;从市场需求上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5结语

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极端天气气候;农业经济产出;弹性;长期均衡;短期波动;

作者简介:刘杰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显著的变化.由于极端天气气候直接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及其影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1](AR4)指出,全球强降水、干旱、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不利影响居多,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特恩[2]领导编写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经济学》采用经济学模型,对北美、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评估.结论指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多为负面的.

天气气候影响社会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气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利用天气气候信息减少灾害损失;二是以天气气候信息为手段,通过市场需求获利[3].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不断加深,气候变化已经演变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领域.Dutton[4]认为农业、交通、能源、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都对天气气候变化敏感.美国经济产出的三分之一具有天气气候风险.Demuth等[5]将社会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气象科学,建立了天气与社会经济这一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框架,实施了天气与社会经济相耦合的研究计划WAS*IS(WeatherandSociety*IntegratedStudies),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前景.国外开展天气气候的经济学影响研究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农业、商品零售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6~11].Larsen等[12,13]采用加入温度和降水的计量经济模型,对美国十一个经济行业进行了天气敏感性研究,结论认为受天气因子变化影响的美国农业经济产出值的比率为12.09%.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水资源、农业、陆地生态系统和近海生态系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物理影响方面,而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较少开展[14].近几年,随着不同学科进一步的交叉融合,运用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定量分析天气气候的经济学影响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张永勤和缪启龙[15],路琮等[16]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天气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业总产值的损失,以及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丑洁明等[17]和Dong等[18]将降水因子引入C-D生产函数构建新的气候经济模型,用东北粮食产量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罗慧和李良序[19]采用加入温度和降水因子的C-D生产函数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细致评估了陕西各经济行业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孙宁和李廉水[20]建立多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气温对南京市工业经济的动态影响.

与国外研究进展相比,国内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方法还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研究范围仅限于个别地区和站点;选取的气象因子多是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等常规气象因子,并没有抓住影响经济系统显著的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从1996年开始,我国就致力于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的研究,完成了“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综合业务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系统结构以及基本业务流程的设计,初步建立了气候影响的综合业务评估系统.由于系统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大,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业务综合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优化,才能发挥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21,22].因此,国内研究成果尚且不能满足我国对天气气候经济学影响科学认识的需求.中国位于东亚季风区,是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会遭受较大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脆弱性较高的农业领域.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高敏感和高脆弱的农业经济产出受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知道不同区域农业经济产出受哪种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影响显著,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减缓异常天气气候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1表示的是天气气候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资料

本文使用的资料包含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气象资料两部分.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包括1994~2006年83个地级市的农业经济产出值(GDP)、固定资本投入(Capital)与农村劳动力人数(Labor).以2006年不变价格计算,将农业经济产出从名义值转换成实际值,以消除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23].将数据取自然对数,经过对数变换的数据可以削弱数据的异方差性,同时也可以缩小数据取值范围,减少异常值的影响.

气象数据采用的是国家气候中心1994~2006年83个地级市的逐日温度资料、逐日降水资料以及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基于逐日气象资料计算的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包括:逐年极端高温事件(Tmax)、逐年极端低温事件(Tmin)、逐年极端降水事件(Precip.)以及逐年干旱天数(Drought).

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差别较大,本文采用相对阈值的方法计算极端气候阈值,进而计算了1994~2006年逐年的极端温度事件和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天数.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阈值采用百分位定义法[24],即认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某一特定时期内发生在统计分布之外的小概率事件,通常分布在统计分布曲线两侧各10%的范围内.图2表示的是极端温度事件的诊断方法.取1971~2000年为气候标准期,采用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阈值,从而检测2006年北京市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当逐日最高温度超过高温阈值时,即认为发生了一次极端高温事件.逐日最低温度低于低温阈值时,即认为发生了一次极端低温事件.另外,利用1994~2006年逐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统计出逐年干旱发生的总天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既反映短时间尺度(月)和长时间尺度(季)降水量气候异常情况,又反映短时间尺度(影响农作物)水分亏缺情况.该指标适合适时气象干旱检测和历史同期气象干旱评估[25].

2方法

2.1气候经济模型的构建

农业经济产出与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研究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影响,必须将极端天气气候因子看作是决定经济产出的一个变量.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由数学家柯布(CobbCW)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ouglasPH)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并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26].在计量经济学领域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证明了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弹性的经济含义为,在保持其他因子不变的条件下,极端天气气候因子每变化1%将造成农业经济产出变化βW%.弹性的大小可以代表农业经济产出对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指数乘积形式的生产函数是非线性模型,模型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经济学含义.加入极端天气气候因子拓展了模型的应用领域,将经济学与气象学有机地耦合进行跨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

2.2变量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参数估计时产生虚假回归问题,需要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最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单位根检验(ADF)方法.

Tau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接受零假设,就认为变量是非平稳序列;反之,变量则为平稳序列.

以北京市1994~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进行单位根检验.变量的平稳性Tau统计量检验结果(表1)表明,农业经济产出、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以及四个极端天气气候因子的自然对数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数据,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变成平稳数据.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满足进行回归分析的条件.

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即从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到农业经济产出受到影响,有一个滞后期.为了证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影响农业经济产出的原因,本文采用衡量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应用最为广泛的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进行实证分析[28].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本思路是:如果极端天气气候因子的历史信息有助于改善农业经济产出Q的预测精度,则认为对Q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具体方法是建立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

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对βi进行显著性检验.原假设为不是引起Q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如果拒绝原假设,就可以得出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对农业经济产出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论.卡方检验结果(表2)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降水和干旱四个因子是我国农业经济产出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产出的变动.

2.4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理论

农业经济产出、固定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以及四个极端天气气候因子被一个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从长远来看这些变量应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Engle和Granger[29]指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假如这样一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存在,这些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被认为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在短期内,因为季节影响或随机干扰,农业经济产出有可能偏离长期均衡状态.公式(10)表述的是农业经济产出与极端天气气候因子的长期均衡关系,而实际经济数据却是由短期波动过程组成的.因此,需要用数据的短期波动过程来逼近经济产出的长期均衡过程.反映极端天气气候对农业经济产出短期波动影响的公式如下:

式中等号右边第一项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农业经济产出在第t-1时点的短期偏离;为误差修正项系数,通常称为调整系数,表示在t-1时点对农业经济产出偏离长期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从短期看,农业经济产出的变动是由较稳定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所决定的,短期内对于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的大小直接导致经济产出波动振幅的大小.从长期看,长期均衡关系式起到引力线的作用,将非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30].

3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产出弹性

我国不同区域气候特征不同,农业经济产出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大小存在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区域,计算得到不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对农业经济的产出弹性.

极端高温影响农业经济产出显著的区域有华北、东北和华南,且极端高温事件发生天数每增加1%,东北农业经济产出减少4.075%,华南农业经济产出减少0.850%,而华北农业经济产出增加0.009%.极端低温影响农业经济产出显著的地区有华北、西北、华东以及华南.华北、西北和华东极端低温的产出弹性为负值,分别为-0.025,-1.028和-0.476,华南极端低温的产出弹性为0.595.除西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农业经济产出受极端降水影响显著.东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产出弹性为负值,分别为-1.727,-2.608,-1.158和-0.867;华北和西南地区产出弹性为正值,分别为0.005和0.039.干旱对华北、华东、西南、以及华南地区农业经济的产出弹性均为负值,分别为-0.039,-1.665,-0.022和-0.770.

由表(3)的参数估计与显著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不同区域农业经济产出的影响多位负面的,并且影响的大小差异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特征相差很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生产条件的差异所造成.从纵向看,华北和华南的农业经济产出受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影响最大;从横向看,极端降水和干旱对我国农业经济产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极端天气气候对农业经济有显著负面作用的区域,应提高农业经济生产活动关键时期的天气预报或气候预测准确率,提前预估受天气气候变化影响的可能农业经济产出值,有利于决策者及时调度资源,降低农业经济的可能损失.

4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整体影响,对农业经济产出与固定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以及极端天气气候因子的长期均衡关系式进行拟合.模型的残差序列通过0.01显著性水平的ADF检验,即认为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产出的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式(12)).固定资本投入和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正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投入每增加1%,农业经济产出增加0.129%;劳动力每增加1%,农业经济产出增加0.342%.劳动力产出弹性大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我国农业经济产出方式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更大,劳动力的投入是增加农业经济产出的主要因素,符合我国农业经济生产方式的实际情况.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对农业经济的产出弹性均为负值,并且都能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极端高温事件天数每增加1%,农业经济产出减少0.112%;极端低温事件天数每增加1%,农业经济产出减少0.031%;极端降水事件天数每增加1%,农业经济产出减少0.033%;干旱天数每增加1%,农业经济产出减少0.047%.

在公式(12)和(13)中,括号内的值为标准误差,*和**分别表示参数通过P<5%和P<1%的显著性检验.

长期均衡关系表达式可以度量固定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波动关系式则解释这些变量之间的短期相互作用(式(13)).符号表示变量的一阶差分算子,反映了变量的短期波动量.固定资本投入和农村劳动力的短期波动变化对农业经济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4和0.606,并且都能通过0.01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但是,四个极端天气气候因子的短期波动变化对农业经济的产出弹性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影响表现在长期均衡关系上,而不存在短期波动影响.极端温度、极端降水以及干旱对我国农业经济产出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5结论和讨论

本文选取对天气气候变化敏感并且脆弱性较高的农业经济领域为研究对象,将极端天气气候因子引入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一个新的气候经济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极端天气气候因子是我国农业经济产出变化的格兰杰原因.(2)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不同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差异较大,且多为负面影响;华北和华南是受极端天气气候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极端降水和干旱是影响农业经济最显著的因子.(3)全国平均来看,极端天气气候因子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我国农业经济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极端高温对华北农业经济的产出弹性为负值,而对东北的产出弹性为正值,这一结果与传统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原因在于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选取.统计验证表明,华北各地级市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差异符合随机效应,而东北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差异符合的固定效应.对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统计判定,会影响参数估计方法的选取,最终使得模型参数的大小、正负值产生变化.利用模型工具开展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模型的构建到参数估计方法的选择都需要进一步探讨,促进气象学与经济学这一交叉研究领域的发展.

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5

不同的国家各怀不同的利益诉求,即便是在被称为“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最后一次机会”――德班大会上,也难以避免上演各个谈判集团之间的拉锯战。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各缔约方在会议上的唇舌激辩、互不让步,再次显示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上升为国际政治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存在地域间的区别,无论哪一国排放多少温室气体,其排放造成的危害均由地球上全体人共同承担。所以,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有限排放,就要求全球各国来共同努力严格执行一套完备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

值得欣慰的是,德班气候大会各国代表经过数十小时最后“加时冲刺”,到12月11日清晨,4份决议艰难降生。它们分别涉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长期合作行动计划、绿色气候基金和2020年后减排的安排。这标志着,德班气候大会几经转折后交出了一份积极的答卷,回应了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新期待。

发达国家减缓方案层出不穷

早在德班会议召开前,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对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下减缓问题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方案,新的方案仍层出不穷。这些方案中多数是发达国家学者设计的,由于受到所代表国家立场的局限,这些方案都难以兼顾公平和可持续原则,即使是为发展中国家利益考虑的方案,也难以从根本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和根本利益。

英国全球公共资源研究所(GCI)提出的“紧缩趋同”方案,设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现实出发,逐步向人均排放目标趋同,从而在未来某个时点上实现全球人均一致。这种方案从公平角度看,默认了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趋同过程中的不公平。虽然符合发达国家占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容量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向低碳经济回归的发展规律,但对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构成严重制约,客观上并不公平。

巴西案文是考虑历史责任方案的代表。因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有一定的寿命期,今天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间温室气体排放的累积效应造成的,因此,在考虑现实排放责任的同时,追溯历史责任,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巴西案文原只针对发达国家,后来发达国家学者将这一方案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但是,这种基于历史责任的减排义务分担方法,只考虑国家的排放总量,而不考虑人均排放;只强调污染者要为历史排放付费,而没有考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当前及未来发展需求,从公平角度看存在偏颇。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学者提出的温室发展权(GDR)框架,认为只有富人才有责任和能力减排,通过设置发展阈值,保障低于发展阈值的穷人的发展需求。该方法采用超过发展阈值的人口的总能力(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DP)和总责任(累积历史排放)两个指标,对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2度目标所需要的全球减排量进行减排义务分配。但是,该方法只考虑各国排放的历史责任,不考虑未来排放需求。而且,发展阈值的假设,累积历史排放的计算,以及所需统计数据的来源等问题也存在争议。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学术界提出了哪些方案?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和中国社科院提出的碳预算方案。

国研中心“建立国家账户”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应对全球气候”成立课题组,并提出卓有建树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建立国家排放账户。

“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力图克服《京都议定书》的缺陷,同时又保留其优点。在该方案中,通过明确界定各国排放权来为各国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得以明确界定,所有国家均可以纳入全球减排协议。与此同时,这一方案对现有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则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兼容性。参与方案讨论的刘培林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提出的这一套方案首先体现了‘公平’,这样算下来以后,我们中国并没有占多少便宜,但是也不能吃亏,像发达国家以前排的多,以后就得少排,发展中国家反之。”

“建立国家账户”方案包括三个步骤:(T0代表过去――工业革命或其他时点,T1代表当前,T2代表未来某一时点刻――2050年)

第一步:根据目前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总的累计留存量以及人均相等的原则,界定T0-T1期间各国的排放权。各国排放权与实际排放之差,即为其排放账户余额。这样,我们可以为每个国家建立起“国家排放账户”,并将超排国家模糊不清的“历史责任”明确转化为其国家排放账户的赤字,欠排国家的排放账户余额则表现为排放盈余。每个国家排放账户上的余额,明确代表各国的“历史责任”或权利。

第二步:科学设定T1-T2期间未来全球排放总额度,并根据人均相等的原则分配各国排放权。每个国家在T1-T2期间新分配的排放额度,加上T0-T1期间的排放账户余额,即为该国到T2时点时的总排放额度。

第三步:建立包容开放、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实现机制,对各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国际、国内方案持开放态度,鼓励其相互竞争,但这些方案的效果,均要最终反映到各国排放账户余额的变化上。这样,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减排机制就可以广泛包容在国研中心课题组方案之中(IETS、JI、CDM、国际减排公共基金等)。

国研中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课题组认为:目前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讨论,大都假定减排与经济发展存在两难冲突,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替代传统高排放发展模式展现出巨大潜力,新技术之所以涌现,是因为市场为这种创新活动提供了赚取利润的机制。如果各国排放权能够得到明确界定和严格保护,并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交易机制,则减排就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这将为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长远来看,温室气体减排将会使人类社会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地发展。

社科院的碳预算方案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带领大团队提出碳预算方案,他们依据人文发展理论,从人的基本需求的有限性和地球系统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公理出发,强调国际气候制度应保障优先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低碳发展,遏制奢侈浪费,同时满足公平分担减排义务和保护全球气候的双重目标。

潘家华认为,从全球能普遍认同的公平理念出发,提出公平原则应该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公平的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这与人均排放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一致的。尽管当代国际社会是以国家政治实体为单元,通过政府间的国际气候谈判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是,伦理学上公平的本意,不是保障国家之间的“国际公平”,而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公平”。这是因为衣、食、住、行、用等个人消费都要消耗能源,社会的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公共消费也需要消耗能源。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还难以彻底改变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权显然是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关键是保障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当代人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有作为全球公共资源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温室气体排放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的消费需求,事实证明,控制人口的政策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需要选定基准年人口作为排放权分配的基础。我们认为,当代人是历史的传承,掌控未来人口。因此,以当代人口数量作为排放权分配的基础,符合公平要求。当然,排放权作为一种人权,人口迁移,排放权也相应迁移。

第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关键不是现实或未来的某个时点上流量(年排放)的公平,而是包括历史、现实和未来全过程的存量公平,可以从历史评估起始年(例如1900年)到未来评估截止年(例如2050年)总累积排放量来衡量。温室气体排放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而迅速增加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完成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和区域性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一旦完成,无需继续增加,只需对存量维护和更新。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进程较晚,历史上消耗排放权较少,积累的社会财富较少,因而当代人的发展水平也较低,基本需求尚未满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未来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排放需求较大。历史排放与未来需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寻求从历史、现实到未来全过程的存量公平,相比只看未来剩余排放空间默认历史排放不公平的分担方法,更具合理性。

气候变化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 私营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6-0160-02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含义是指所有能够节约资源或者是提高环境质量而从事的技术创新活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主要是从节约能源、资源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新产品或者是工艺的设计到应用于市场的完整过程。在节能减排技术中,不仅需要对人才进行储备、对知识进行积累;更需要运用新技术来刺激和推动这些因素。所以对私营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 节能减排提出的涵义

节能减排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的话,它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较少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来降低“三废”的排放,这里的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废渣。从科学的发展方面来看,节能减排的主要含义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粗放扩张模式向内涵转变最快捷的方法。节能主要包括对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减排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处理的过程。节能减排工作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节能减排技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 私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方式的影响给我国的能源带来严峻的问题,这样的条件下,我国推出了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转让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自主研究节能减排技术势在必行,但是由于私营企业普遍缺乏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金融支持上的不足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大等多种因素限制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发展。

3 目前私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私营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跟节能减排实现的最终目标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创新节能减排技术还有很大的空间。当前我国的资源的环境形式很严峻,节能减排技术任务比较艰巨,制约私营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节能减排政策宣传还没有深入到中小私营企业

虽然我国的相关部门对节能减排政策做了很多的宣传,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些宣传没有深入到中小私营企业中。部分私营企业对节能减排认识不高,认为那些都国家和政府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

3.2 私营企业的分布特点制约节能减排的推进

我国的私营企业分布不集中,一些企业分布在偏僻的乡镇上,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正式由于缺乏一套环保设施,导致部门私营经营者只顾自己的利益,将三废任意排放。这些小而散的私营企业,增加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也严重阻碍着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

3.3 搬迁改造污染私营企业的政策还不规范完善

私营企业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资金、实力等方面的限制,为了生存就减少了在环境环保上的投资,有些私营企业甚至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绝大部分的私营企业走的是粗放的经验路线。

3.4 监管工作还不到位激励政策仍不完善

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环境污染以及排放的处罚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实现处罚的公平、公正,从而没有将惩罚措施的最大效应发挥出来。对于在节能减排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私营企业,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有力的奖励或者补贴。

4 创新技能减排技术的措施

4.1 提高能量,转换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我国,以发电锅炉、工业窑炉、各种发动机为代表的通用能源转化设备每年消费的能源在我国几乎超过一般,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的50%以上。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现役机组整体上减低消耗达到节能的关键技术,提高及其运行的经济性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

4.2 强化污染控制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在不同的阶段产生的生态以及环境问题在短时间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这就需要私营企业强化污染控制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

4.3 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根据我国的国务院的相关部署,我国的节能减排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公布了《节能减排专项行动方案》以及《节能减排科技行动任务分解方案》,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将实施的重点放在“四大节能减排科技工程”上,也就是攻克一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的持续支撑能力。

4.4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首先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学科的研究,为以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是加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然后是在企业内广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措施和政策的研究;最后是加强人才的培训和引进,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

4.5 不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工作

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私营企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私营企业的科技部门应该不断深入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工作。

1)应该加强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尽量采用清洁能源。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出可以提高生态效率的生态产品和技术。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前言技术。认真落实国家相关部门的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5 总结

私营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任务。作为私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通过几个大的工程改造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各个领导、各个员工团结一致,提出更多更创新的点子,推动私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私营企业应该加强对节能减排方法的关注,任何一个行业节能减排的好方法,都可以拿来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