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1

以教育法规保障南通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南通民间音乐特色鲜明,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陆续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等法律法规,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也显示了政府捍卫民族文化的决心。政策法规具有强制性,在政策法规的引导下,学校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将会事半功倍。1932年,国际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主导制定了以原始民间歌曲教学为基础的匈牙利音乐课程教学大纲⑤。从1945年起,柯达伊一直承担领导制定匈牙利音乐教育规划的任务,推行民间音乐的各种举措,从根本上保证了匈牙利学校音乐教育不断地向着更具有民族性的方面发展⑥。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然而,在多次访谈中,当我们问起孩子们是否会唱南通的民歌时,回答会者寥寥无几。现行的学校音乐教学体系使用的是材,这样的教材更注重普遍性,难以兼顾地方民间音乐。因此,就出现了南通孩子不懂南通音乐的怪现象。如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法规,用教育法规的形式保障南通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必将大大促进南通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层次的民间音乐传承机制。近年来,南通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南通市在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方面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工作卓有成效。(1)充分展示民间文化。南通先后成立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7个国家级、省级项目的专题博物馆,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来参观。(2)研究挖掘民间文化。2006年,南通大学创建了民间音乐研究室,致力于研究本土音乐文化,并出版了《南通民间音乐精选》等论著。(3)传承发展民间文化。自2009年以来,为了给民间文化传承人和非遗项目建立传承平台,南通市连续免费开展了24个班次的非遗传习班,累计培训3600人次⑦。这些举措为南通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实现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需要超越“博物馆”式的传统保护方式,改革“口口相传”式的传统传承方式。因此,必须扩大南通民间音乐的普及面,尤其要重视其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承。让南通民间音乐走进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堂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一方面,孩子们通过传唱民间音乐能够更加了解本土文化,热爱家乡,培养乡土之情;另一方面,南通民间音乐能够在下一代的启蒙阶段播下种子。让南通民间音乐走进幼儿园、走进校园,都离不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引导。如果能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民间的口传身授式传授,促进专家艺人的研究发展式传承,推进学校的普及式传承,创新出一种多层次的传承机制,必定能使南通民间文化得到长效发展。文化和教育部门牵头编写园本教材。目前,相关文化部门已经搜集了不少材料,如《南通地区民歌集》、《通州民间山歌集》、《中国海门山歌集》等,但是这些材料专业性较强,不适合在幼儿园使用。幼儿园民间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的启蒙阶段,应该让幼儿学得轻松、快乐、有趣,切忌晦涩难懂。选好音乐素材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⑧。在政府的牵头下,教育和文化部门可以组建一支由民间音乐艺人、高校民间音乐研究者、幼儿音乐教育专家,以及幼儿教师共同参与的队伍,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对民间音乐素材进行筛选、加工、改编。如根据幼儿的审美特征,选择情绪鲜明、旋律优美、节奏工整的作品;根据幼儿以具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配上渔民撒网、农夫挑担、广场打麦等鲜明图片;根据幼儿的注意力特点,缩短歌曲长度,选唱朗朗上口的副歌部分或者主题部分。

二、幼儿园层面

由表及里,提高幼儿教师的南通音乐文化修养。教师是幼儿园民间音乐的具体实施者,提升幼儿教师的南通音乐文化修养至关重要。首先,激发幼儿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只有自己喜爱民间音乐,才能把这种情感延续到儿童身上。其次,通过集体培训、小组传授、个别指导、组织观摩、民间采风等多种形式,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教师对民间音乐的歌唱、表演是最基本的传递方式。再次,引导幼儿教师阅读文献,仔细体味南通民间音乐的内涵文化。比如,教唱如皋民歌《担旦号子》“你不来呀让我来呀,姜太公独坐钓鱼台啊”,教师如果只是设计哼唱旋律,模仿律动,让孩子体验挑担,了解挑担的步态和身法,未免肤浅,应进一步引导幼儿看到如皋人彬彬有礼和敢于争先的风气。创新教法,打造多通道的“生态”集体活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是实施南通民间音乐的主要途径,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对于民间音乐的教学采用多通道教学法最为适合。从幼儿的心理审美特点上看,“学前儿童的审美知觉表现出多通道性,这种多通道性来源于幼儿的通感,表现为语言与非语言的动作、表情等身体活动的结合,以及不同感觉之间的联觉。”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其有限,需要用动作、表情、图画等予以辅助。由此,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通过视、唱、赏、动、画、演、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其语言、动作、想象、情感等多通道参与,投入审美体验、情感表达。例如,对于海安花鼓可以通过“赏-敲-创-演”的模式进行学习。先通过多媒体欣赏海安花鼓队在天安门前的表演视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演员们是如何敲鼓的;然后出示道具,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敲”花鼓,探索花鼓的敲法,感受花鼓的音色;接着,与幼儿一起创编最基本的花鼓敲击姿势与节奏;最后,创设情境,把教室想象成天安门的广场,列队表演,模拟演出。这样,幼儿对民间音乐的感知更深刻,表达也更丰富。本土化环境布置,将民间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园环境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处可见的本土文化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探究欲望,所以应从多角度、多方位传递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幼儿园本土环境的创设首先包含空间环境的创设。如在主题墙上陈列民间建筑、田野生活、民俗演出等图片,通过折、剪、画、粘等展示南通音乐文化。区域里可以摆放南通的民间工艺、民间乐器、民俗道具等,引导儿童操作体验。

三、结语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2

关键词:汉水流域;陕南羌族;羌族服饰艺术

羌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艺术绚丽的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殷商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羌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饰艺术。羌族服饰是羌人生活中的必备品,同时也是展现羌人艺术情怀的艺术品。陕南羌族由于其地区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服饰艺术。羌族的服饰艺术展示了羌人的勤劳与智慧,服饰上的图案设计表达了人们对的虔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羌人的服饰艺术饱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其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载体。从灿烂绚丽的羌族服饰艺术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羌族是一个极富睿智而崇尚美的民族。勤劳勇敢的陕南羌人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还从劳动中产生了审美意识,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及艺术财富。从羌族服饰的图案中,我们不难发现羌族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对于羌人而言他们的确是做到了。羌族服饰的制作与图案的设计都源于人们对其现实生存环境、生命意义的感受的重新认识。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瑰丽多姿的,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与发扬的。本文将从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与发扬策略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其目的在于能为陕南羌族服饰艺术这一民族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做一点贡献,将羌族灿烂的服饰艺术发扬光大。

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服饰是一个民族思想、感情、愿望及理想的文化载体。下面将从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审美教育价值与经济发展价值谈谈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传承价值。

1.1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展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羌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经历的岁月的考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我国许多民间的文学作品都与羌族古代的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从陕南羌族服饰上的许多图案的来源都与羌族的发展历程民族信仰有着联系,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到羌族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同时服饰也反映了羌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羌族服饰艺术传承着历史时代的精粹,体现出了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踪迹,展现了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承载着过去,更孕育着未来。

1.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是不同时期羌人们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在展现羌人生活风貌的同时,也突显了羌人强大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羌族服饰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由于古代羌人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又迁徙到高山险峻江河急流的西北地区,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他们博大而壮丽,朴实而强烈的审美特征。羌族传统服饰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得到了族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羌族服饰中的许多纹样图案与款式设计都能被现代艺术设计大量的借鉴与沿用。在羌族服饰的许多图案中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知识,其服饰制作中常用的羌绣这一刺绣手法更可以作为学生课堂上陕南民间美术教育的素材。学生通过对羌族服饰艺术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量的羌族服饰素材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再设计。使其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生根开花。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走向国际舞台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经济发展价值

羌族服饰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又有着独树一帜的特征。羌族服饰艺术是美术、音乐、电影、旅游、设计等产业发展可以取之不尽的借鉴资源。对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历史及美学价值的羌族民间艺术已经形成其独立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其交叉和关联性的旅游业是最合适的突破口。以羌族艺术为基本点,充分开发尚未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可开发设计具有羌族艺术形态的现代生活用品,同时通过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设计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审美诉求又能弘扬民族文化的设计产品来。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创造一份宽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感受。现今,陕南地区以羌族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众所周知文化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艺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文价值与商业经济价值。

2 陕南羌族服饰艺术的发扬策略

2.1 政府与学校在羌族服饰艺术及羌族文化的发扬担当着重要角色

孩子是每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民族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我们有56个民族,可想而知每个民族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当然应该由各个民族的后代来承担,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羌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把传承与发扬本民族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同时也起到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民族民间文化知识进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坚持双语教学,把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在民族节日上政府及相关部分应支持并组织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以此来展示各民族的歌舞、服饰、风俗、建筑等有民族特征的代表事物,从而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 保护自然生态村落及科学发展旅游业

村落是人类群体生活、居住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区域单位。村落这个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集团化,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互动。羌族人们居住村落的保护即是对羌族文化生长地的保护。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不仅要注意原始村落的保护,同时不应因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民族村落,应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现今,羌族地区的旅游业得以发展,给当地的羌族人民带来的不少经济收益,这同时也对羌族文化艺术的发扬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时刻要谨记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是科学适度的,经济合理的。

3 结语

羌族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羌族的民族文化与艺术是灿烂多彩的,羌族的民族服饰艺术不仅是有待我们传承的,而且是有待我们现代设计对其进行再利用再设计的。服饰文化是羌族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透过羌族服饰艺术文明可以了解羌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们应为羌族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文徽.陕南羌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2]钟茂兰,范朴.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杨尧.关于美的本质的反思与探索[J].大舞台,2010(09).

[4]李果.论地域性特征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2012(08).

[5]蒲波.汉水上游羌族图案纹饰艺术研究[J].艺术科技,2013(01).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3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 特征 发展前景

一、中国民间舞概念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民间舞蹈是指源自于民间的舞蹈,受民俗文化制约的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在不同地区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影响,表演的技巧和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民间舞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状况,借此来表达人们最真实、淳朴的思想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地追求,民间舞也势必会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的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丰富多采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它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情感,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中国民间舞的特征

(一)“舞、戏”合一

民间舞“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及本质特征,在于产生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所具有的民俗性。

民间舞的艺术创作,是群众自己的创造,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人们的习俗和社会状况的,创作者们根据当时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来编制一个舞蹈,是最具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舞、戏”合一的特性。

(二)自娱性

民间舞又被称作“自娱性舞蹈”。 它源于人们的“本能冲动”和“自我表现”意识。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群众需要舞蹈主要是为了娱乐,离开娱乐这个根本特性,就离开了群众。通俗讲大家聚集起来在一起自娱自乐的舞蹈,就可是民间舞的表达形式。因此,这种舞蹈本身都有着自娱性,所以自娱性在民间舞的特性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载歌载舞

我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这些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四)民族性

中国民间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为民间舞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舞蹈风格和特点的明显差异。如藏族舞的高亢豪放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鹰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五)继承性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舞蹈中的一部分舞蹈逐步发展成为宫廷舞蹈;一部分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仍继续在民间流传、发展、升华,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古往今来,中国民间舞蹈始终遵循着:“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的美学传统,不断由人民大众在劳动中产生、发展和创造,使民间舞蹈的艺术风味土而土香淳朴,趣而风趣动人,俗而不落俗套。

三、中国民族舞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原生态民间舞的创造

原生态民间舞蹈本身在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各民族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创造出的舞蹈,呈现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原生态民间舞是最大含量的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源泉,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收入比重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具有了经济意义,为旅游产业的收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也让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焕发青春,重铸辉煌,“老有新为”。 人们意识到原生态舞蹈的重要性时,在继承“原生态”的基础上,在“变异态”和“再生态”中去求发展。

(二)重视民间舞技巧的发展

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在整个节目中表演者只有不受盅碗技艺的束缚,能够扣人心弦的去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舞蹈技巧,把节目推向,这就愈加显出表演的难能可贵,给观众难以忘怀的舞蹈艺术美的享受。

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基本技巧,这就逐渐使民间舞形成了各自民族的、各地区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技巧。各民族各地区有各自的独特的舞蹈道具,如汉族经常使用手绢扇子等,藏族常用背鼓等。在基本技巧中维族的动作比较利索,而朝鲜族的动作技巧则优雅稳重。

民间舞是舞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情感不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有些舞者把舞蹈技巧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因而形成了毫无艺术感染力,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舞蹈。只有在舞者们把各种技巧在充满情感的流露中,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才能感动观众。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民间舞从最早的随地起舞,到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观众对民间舞的艺术性、技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舞蹈技巧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舞蹈造型与动态,要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所表达的事物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因此,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四、结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艺术之母”,它体现的是自然,是对人生命意识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呼唤的表露。中国的民间舞是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必然会受到来自其它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要在这种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扬弃其缺点,继承其优点,在创新中不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纪兰慰;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金涛;于欣;民族舞蹈中现代审美意识的勃兴——谈民族舞蹈的创新与发展[J];民族艺术;1986年01期;

[3]王珏;试论在当代群众文化活动中动态的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海宁《花灯》艺术生命生机勃发的启迪[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4

论文摘要:以户县农民画的设色特点为例,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特点及文化内涵,运用文献研究和例证相结合,论述民间美术色彩这种文化语言,更直接地使创作者与受众进行直接对话。古人独有的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才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并赋予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色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经验和思想在色彩应用过程中的显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美术,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性。色彩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元素,是人们寻求精神上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不同的色彩表达特定的观念,反映了民族民间美术的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民间美术色彩深层次地体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

一、户县农民画中色彩选择的特点

户县农民画在我国整个民间艺术的庞大体系中可称得上是独放异彩。画风粗犷豪放,构图饱满稚拙,用色单纯夸张,具有清新浪漫的生活气息。户县农民画贴近生活,多以描绘人民丰收的景象,节日的欢腾,幸福的家庭等,使每一个观赏者都能够感受到激昂的情绪和自豪的心情。户县农民画,粗犷中蕴涵着细腻,浓艳中蕴涵着淡雅,稚拙中有着精巧。

单纯明快与夸张刺激的色彩表现是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显着特点。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现着充分的饱和度。红、黄、蓝、白、紫等鲜亮的色彩,使人感受到豁朗的情感和明达的风格,正是民间艺术单纯明快的装饰性色彩的充分体现。以具有代表性的户县农民画设色体系来说,“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这是户县农民画用色的简要口诀,由此体现了民间美术用色简练的特征。户县农民画诀亦云“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都体现了民间美术色彩高纯度、强对比的特征。这种纯粹的色彩运用,使农民画色彩醒目而和谐。其色彩搭配,运用大色块的红丹与品蓝形成强烈的补色对比,而小色块的竹绿、品桃、紫黄色加上墨线稿的穿插,使画面色彩响亮而又简洁明快。用色虽然只有五种色彩的搭配,极为单纯简练,却显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补色、高纯度的色相对比原则,是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主要倾向。人们喜爱色彩,往往喜爱有一定纯度的色相,不同程度的色相对比,可以满足人们对色相感的不同要求。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色彩调配形式,运用色相对比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其中,补色对比在民间美术中应用尤为广泛,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体现着朦胧的补色感知,极力显示对比色特有的张力和刺激性。

当然,民间美术的色彩在表现夸张刺激、鲜艳夺目效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色彩的统一和谐。所谓“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托色少不了”,就表露了追求统一性的色彩意识。 色彩的审美心理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

二、户县农民画中的色彩文化

在中国传统思想和民间习俗的影响下,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显现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审美特征,从而造就了民间美术色彩的热烈喜庆的气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色彩是民间艺人和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一)装饰功能

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为了饰美娱目。特别是装饰性较强的户县农民画作品,其设色是极富代表性的,用色艳丽浓烈、丰富鲜明,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画中配色口诀:“红与黄,喜煞娘”,“要喜气,红与绿,要求扬,一片黄”等都体现了这种心理,富有节奏的对比,同时又讲究和谐统一,色彩整体效果鲜艳、热烈、轻松、明快。当然,除了对比热烈、色彩浓重的农民画,也有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效果,这类农民画在使用纯度较高的色彩后,常以粉蓝、粉绿、灰色、金色等加以调和,又用墨线加以衬托和稳定,因而画面素雅委婉、清淡优雅。即使如此,农民画也仍以喜庆、绚丽、丰富为主。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又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在原来基础上更为大胆。

户县农民画诀亦云:“红间黄,喜煞娘;红间绿,花簇簇”,“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等,都是肯定原色的运用,色彩搭配体现出朦胧的明度对比,色相、色彩的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丰富、强烈,极具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二)象征功能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色彩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使大众得到心理上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重视色彩的象征性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民间色彩象征意义丰富,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在五色(青、红、黄、白、黑)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时常要遵循的。“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

老百姓常常是依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功利愿望去理解和使用色彩。“吉利”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在广大民众心目中总是和纳福招财、避害去灾等基本生活需要和世俗意愿交织重叠。户县农民画多是歌颂丰收的田野,欢腾的畜群,崭新的房屋等,其中绿色寓意万年长青,红色寓意四季红火,在民间美术中,色彩是一种喻意和心理暗示,是用色彩与形式的特定形象满足大吉大利,祈福迎祥,发财平安的心理。色彩的作用超出了视直觉与自然环境等同的色彩结构和这种表现形式。

色彩的这种观念性的象征意义被纳入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框架中,与传统的价值观、哲学思想、等级意识、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相互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三、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美术设色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对传统的色彩观念有依有背,既遵循了传统色彩的象征、比附意义和内涵,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呈现出斑斓多彩的热闹景象。可以这样说,色彩在民间既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它不仅诉诸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文化传统、环境的制约,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因而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必须对包蕴其中的观念性涵义和文化历史内容予以领悟和把握。

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历史演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我国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突出表现为深受中国传统设色观念的影响。其中,五色观的影响自始至终贯穿其中。它们与自然、社会和人生诸方面的观念形态相关联,因而具有丰富的比附性意义,这些意义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识。色彩情调与民间文化观念相重叠,深受民众生活的制约,与庶民百姓的生活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亲和力。这也是其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我国古人的色彩选择不是建立在对色彩物理性能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而是以宗教化和伦理化的色彩选择习俗为根据的。早在先秦时期国人就已形成色彩等差观念,众多的色彩被区分为正色和间色两个等级。这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色彩选择习俗都有支配性影响。色彩等差观念是在五行说的影响下形成的。在强烈的神秘感和崇拜心理的驱使下,古人以五行为中心,用比附、推导等方法,把木火土金水变成5种象征性符号,使之与各种具体的、抽象的、已知的、未知的、经验的、迷信的、自然的、社会的事物相对应。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作为一种物理性的现象也与民间文化观念相关联,被作为一种象征手段加以描述,并延伸、拓展了它的内在性质,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色彩与特定的观念相关联的原因,自然也与人的实践活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客观自然世界生命循环的特征也表现在自然界有规律的色彩的变换,先民对大自然的现象予以描述、总结,并加以附会,得出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基本色相,并体会到这五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所以被中国古代视为五种“正色”,并暗含了吉利祥瑞的意义。随着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与发展,五色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秩序的成分,并与其他构成成分相对应、关联。在这里,色彩已完全成为一种观念性的阐释和象征性的比附,而不单纯是一种视觉的、感性的知觉形式,人们对色彩的运用成为一种主观的符号和图式,并被赋予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5

一、脸谱艺术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脸谱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考古发现,早在石器时代,就有脸谱出现,国外也有很多发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埃及法老的黄金面具了,制作工艺在现在看来也让人叹为观止。还有很多书里面都有记载,其中有一个最为大家所周知的就是兰陵王的传说了,话说南北朝时期北齐,兰陵王武功盖世,长相秀美,他为了让自己在战场上更有威慑力,给自己制作了一个面目凶猛的面具,在战场上屡战屡胜。唐朝的戏曲演员用面具来演绎兰陵王,之后,人们发现面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表现人们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有很好的视觉感受,慢慢的在舞台上流行起来。在很多关于祭祀的记载中,也有很多关于脸谱面具的记载。我们在现今的一些民间文化习俗中仍然可以看到巫师在做法时会带着面具。在,藏戏的一些形式类似于巫师的祭拜舞蹈。在非洲一些偏远地区,某些部落依然流行带着面具来祭祀,求医问卜。以上这些都表明,脸谱不是单单起源于戏剧舞台,它应该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各个民族长期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从而形成的一种全人类的文化现象。

二、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

京剧脸谱在装饰手法上大多借鉴民间艺术形式,依照民间艺术的审美特点将各种元素进行艺术化的转化和加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风格。中国的戏剧脸谱主要是净角和丑角,画在演员脸上的脸谱的颜色、图案基本都是固定的。人物凭借夸张的造型、眼里的颜色和具有节奏感的线条来反映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善恶、美丑、忠奸等都通过脸谱来表现,观众可以通过脸谱造型来认识人物的内心。

1.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

演员脸上脸谱的颜色和图案基本都是固定的,以此来凸显人物的特点。比如色彩,色彩有着很强的装饰功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还具有象征功能,脸谱颜色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人物的品质的象征,可以说诠释了整个人物的形象。红色象征正义、忠诚,如关羽;白色表现阴险狡诈,如曹操;黑色象征耿直、鲁莽,如李逵等;这些颜色使人们很清晰明了的了解人物特征。脸谱色彩的功能不仅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可以展现人物的心境,通过某些观念含义和抽象事物使人产生具体联想。

2.脸谱图案的象征意义

脸谱作为一种化妆技术,使用夸张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在脸谱中突出主要部分,省略次要部分,主次分明,使人一目了然。从远处看性格突出,从近处看图案更加精细,具有特点。大胆的使用典型图案,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如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所以他的脸谱上画出了几个太阳,以此使后羿的形象更加贴切;还有项羽左眼的“寿”字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三、京剧脸谱在平面设计中创造性转化的原因

大工业生产以来,现代主义创造了工业文明,但是随后的国际主义风格给人一种单调、缺乏人情味的心理感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设计意识的日趋成熟,人们对差异性和杂糅性的赞扬,使得人们对具有民族化的设计越来越推崇。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文化需要改革时,人们首先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中国的设计要想在世界平面设计舞台立足,就必须走一条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路,这就需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找立足点。戏剧脸谱作为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多种民间美术的特点集于一身,有着独特的魅力,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养分。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国际上很多成功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本民族文化为出发点的,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设计,这些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设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都成为了世界性的设计,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在设计发展中的重要性。

脸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的造型艺术。内容丰富,给人们设计提供了很多创造素材,引发了很多想象。将脸谱元素融合到现代设计当中,必定会为现代设计增添新的活力,脸谱中的一个笔触都能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元素,对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现如今,在平面设计领域,利用脸谱元素来进行设计,从它的颜色、形式等中来汲取养分,应用到平面设计当中,必定会为平面设计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的元素,更加具有魅力。

四、京剧脸谱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历经时代的锤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中,京剧脸谱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作为一种规格独特的造型艺术,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艺术元素。每个元素可以引发无数的想象,每种形态的脸谱都是艺术创造灵感的来源。京剧脸谱的夸张与变形的艺术手法都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之中,这对平面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京剧脸谱内包含着大量的符号元素,平面设计可以从脸谱的图案元素、形式、色彩等中提取精华,并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使人们更加近距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

我国图形资源丰富,它们彰显着我国浓厚的文化积淀和我国的民间精神,呈现着多样统一的艺术风格。这些图形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为我国的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将脸谱艺术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去,需要借鉴京剧脸谱的“离形”和“取形”,这两种手法凸显了前人的奇思妙想,他们借鉴传统图形元素,通过变形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离形”是指自然中可利用元素提取出来,对其进行夸张变形;而“取形”则是指将现实中的某些元素提取出来,通过加工变形,并被赋予某种寓意,装饰意味浓郁。设计师对京剧脸谱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在深入了解脸谱元素的韵味、内涵之后,对脸谱元素进行变化,将它与现代设计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平面设计中同样可以在生活中取形的元素,利用分割、错位、变形等手法对它们进行重塑,进行再创造,使得图形在保留原有韵味的基础上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它将汉字“中”与中国古钱币完美的结合起来,“中”代表了中国而古钱币代表了银行,整体上看,造型简洁大气。这在某些方面和京剧脸谱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都是通过提取元素加工变形的手法设计的。在将京剧脸谱应用到平面设计时,设计师们也可以提取脸谱中的图案对图案进行加工、变形等处理,更加突出设计的主题。

京剧脸谱中的色彩是从中国民间色彩中提炼出来的,脸谱色彩中所用的红、黄、蓝等极其艳丽的颜色和黑、白等色在日常中是没有的,但它却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的肤色有一定的区分。在京剧脸谱中颜色较多使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给人强烈而又丰富的视觉感受,用补色和高明度的颜色加强了视觉冲击力,这也是从实际出发,使得远距离的观众也能识别人物角色。平面设计中,在强调颜色和谐统一的同时,还有考虑色彩对比给人的情感冲击。在创造中,要将脸谱中的一些设计元素和从中汲取的创作灵感与平面设计融合起来,并在平面设计中得到发展。

脸谱不仅仅只是各种色彩的简单结合,它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京剧脸谱的装饰性很强,已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要实现京剧脸谱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有效融合,就要充分发挥京剧脸谱的装饰作用,以及脸谱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照脸谱的艺术特征来对其中的元素进行选取,再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装饰性强还具有脸谱特征的图案,进一步实现了多种元素在艺术创造中的有机结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招贴的发展。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这为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灵感。

戏剧脸谱凝聚了各个民族人们的智慧,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风格多变,整体却完整统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京剧脸谱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设计师应该在设计时将京剧脸谱艺术中隐藏的文化和精神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展现在平面设计作品里面;将传统韵味与现代设计思想融合到一起,使设计作品更具活力和生命力。将京剧脸谱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不单是对脸谱元素的引用,更主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更主要的是对京剧脸谱韵味的认识,对京剧脸谱规律特征的认识,使得在平面设计中京剧脸谱成为亮点,将京剧脸谱与平面设计完美融合。

五、结 语

民间文化基本审美特征范文6

关键词: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 J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00-01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民间工艺美术热”、“民俗热”、“收藏热”等的兴起。引发新的民间文化艺术热,一些介绍评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文章和画册也不断出现。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和研究,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在这其中,存在着如何重视、延续、发展、提高的问题。随着城市愈来愈现代化,民间工艺美术将成为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记忆。

西海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古以来是边陲之要冲,塞上之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遗留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甚为丰富,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动物纹样饰为主的北方系青铜文化和精美的北朝漆棺画、壁画、石雕等艺术,有其独到的地区特点,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深深根植于西海固农耕文化的土壤, 和西海固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在广大的西海固乡村, 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的踪影。在西海固民间, 工艺美术总是平平常常, 没有多少特殊的地方,然而它却是西海固人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是一种不易被察觉但永远真诚的诉说。这正是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最可贵的地方。

二 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存在形式

西海固民间美术由于材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其存在形式也有所不同,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1.以缝制刺绣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以缝制、刺绣为主的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其内容要丰富许多。如肚兜、垫肩、针插、荷包、鞋垫、花鞋、烟货及民间社火中的狮子和龙体等等。其制作方法主要有缝和绣两种。通常情况下,缝和绣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一件作品,但也有例外。如有些缝制的工艺美术作品就不包括绣的内容,尽管它是素面的,但仍然具备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像素面的肚兜、烟袋、垫肩等。这类作品的主要格调是围绕着实用来进行的,因而朴素自然,落落大方,甚至给人以不卑不亢的感觉,自有一番情趣在里面。

由于缝制刺绣工艺美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西海固民间是须臾不可缺少的。和木作工艺美术相比,缝制刺绣工艺美术制作起来更为方便,随时随地只要有一点时间和空间就行。正因为如此,所以缝制刺绣的工艺美术作品在西海固民间流行非常普遍,制作工艺相对来说也较为精细,尤其可贵的是这类作品几乎和人保持着一种贴身的密切关系,不仅亲切,而且真诚。缝制刺绣工艺美术在材料应用方面要求并不高,平常的布头和一些边角布料都能拼揍结合而成,而且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民间社火中的狮子和龙体等则气派要大一些。

2.以木作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以木作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包括家具,如箱、柜、桌、椅;农具,如耕耧、风车、马车;门窗等,其制作主体基本是民间木匠。木作器具的实用功能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木作器具由于在生活中地位的不同寻常,因而往往会伴有工艺加工的痕迹。不过在西海固地区,木作器具的工艺加工常常有“点到为止”,“意到笔不到”的感觉。因为没有过分雕琢,于是也没有和人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拉开距离。由于木作器具直接和人接触的原因,附着在其上的工艺构成,也便成了可以感知的东西。

木作工艺美术的特点是造型简练,多以几何图案为主,几乎用木工工具就可以直接完成,有少量的木作工艺是用雕刻的手法完成的,但基本没有大面积的透雕、圆雕等,而是以浅浮雕为主,内容也大都是花鸟草虫等,极少有人物的造型出现。在西海固民间,木作工艺美术色彩较浓的是门窗,尤其窗户,作为连接室内外两大空间的一个视觉通道,其构成形式在西海固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显得简洁直率,但又意趣盎然。如前所述,西海固民间的窗户一般都由 25个左右的方框构成,这种对空间的处理,看似规整划一,实则生动别致,在一个较为单调的环境里造成视觉的兴奋,使“家”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深化。

3.以编织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西海固民间,以编织手法制作而成的工艺品并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海固地区能够用于编织的材料仅限于农作物的秸干和棉麻毛线;另一方面,编织比较耗废时间,西海固人似乎也不太愿意往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因此,西海固地区真正属于编织工艺美术作品的就是草帽、竹席、竹筐和麻鞋等几样东西了。除此而外,像蚂蚱笼等一些小玩意儿,都不是慎重其事来完成的。但草帽、竹席、竹筐和麻鞋的存在并不仅限于西海固地区,因而特别的地方也不多。另外,麦草人也可纳入到西海固编织类工艺作品之中去,西海固地区存在的麦草人都非常简单,大多数由麦草编成,再贴上一些纸饰,插上一些纸旗。麦草人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麻雀,然而实际上麻雀根本不在乎麦草人的存在。因此,在西海固的山山峁峁之间站立着的麦草人所制造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气氛,一种在寂寞和孤独中带有几分玩世不恭的幽默和风趣。

4.以民间糊制为主的工艺美术作品

这类作品的主要构成都是比较廉价的竹棍和纸张等。在西海固民间以糊制为主要手法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实用功能相对独立,其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其形式特点较为纯粹。这类作品主要包括灯笼、纸火及民间社火中的旱船等。灯笼和纸火都比较特殊,都能比较充分地制造出一种人们需要的气氛。纸火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素纸火,用于刚刚去世的人;一类是彩纸火,用于老年人去世后三年的祭日。纸火的造型一般是由生活中的内容决定的,包括屋舍、用具、鹿马、童男童女以及花果树木等等,实际是西海固人用现实的目光对另一个世界的假设,并且通过这种假设,构筑了一个精神得以寄托的空间。纸火最后必须付之一炬,彻底烧光。然而,正是最后这一次火中的经历,才完成了纸火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事实上,西海固人对纸火的态度,其实和中原文化背景之下其它地区人们的态度并无二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死观念的一贯立场。西海固民间纸火的制作,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阴阳或风水先生来完成;另外则由逝者家人及亲友参与制作。这里特别应该重视的是由家人及亲友制作的纸火,其内容显得非常“贴切”,如纸衣、纸铺盖、纸钱、纸用具等等。

5.金属工艺

如各种各样的护心锁、项圈、门环、箱柜的护角及某些铁制农具等。这类工艺美术基本表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以实用为主,很少装饰;一是以装饰为主,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三 结语

总体上看,西海固民间工艺美术是西海固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代表着西海固民间文化总的倾向。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基本由乡土材料构成,由民间艺人制作完成,因而散发着浓烈的乡情和乡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