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降水量;需水量;水平衡;旱涝指数;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S1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77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16
旱涝灾害的影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3],影响着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安全。极端降水事件是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因子[4-6],所以研究降水变化才能掌握旱涝灾害发生规律,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随着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旱涝灾害风险研究评估也得到了长足进展[7-9],张国林等[10]分析了近50年辽宁西部地区干旱成因和发生规律;安昕等[11]利用有序聚类方法分析了辽西地区降水趋势演变和周期变化规律;卢路等[12]、周丽等[13]分别分析了海河流域、内江地区旱涝变化趋势及演变特征;李渝等[14]研究了州喀斯特山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并提出防御对策,对指导地方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尤其干旱灾害因影响范围广、频率高,引起了学者的足够重视[15-17]。
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辽宁省大连市极端天气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有增加趋势,尤其降水波动较大,旱涝灾害较为突出,该地区旱涝指标还不完善。因此,本研究针对大连市农作物生长栽培期间的气候变化,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水平衡、干湿指数等方法,研究该地区大气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旱涝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期为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为“三农”及粮食生产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大连市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地理位置为120°58′-123°31′E、38°43′-40°10′N。全市总面积12 574 km2,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2.8%,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1%,滩涂面积占总面积的5.2%。大连市主要有黄海流域和渤海流域两大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碧流河。大连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 ℃左右,无霜期180~200 d,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 710 h左右;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间,沿海每年90~140 d,内陆35~50 d,冬、春季较多,夏、秋季较少。
1.2 数据来源
采用1951-2013年大连市气象监测站日平均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分别计算各月、春季(4-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和农作物生长季(4-10月)的平均气温以及>10 ℃积温、降水量等相关统计量。
1.3 研究方法
1.3.1 气候倾向率 用一元线性函数的一次项系数表征气象要素的趋势变化特征[18]。
y=ax+b (1)
式中,y为气象要素,x为时间序列号(x=1951,1952,1953,…,2013年),b为常数项,a为线性倾向值,也称气候倾向率,一般用每10年的气候倾向率来表示。a的大小反映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速率。a
1.3.2 旱涝指数 旱涝指数是用同一时期的降水量与农业需水量之比来表示[19,20]。
K=R/Q (2)
Q=0.16∑ti (3)
式中,K为旱涝指数;R为降水量;∑ti为同期>10 ℃积温;Q为可能蒸发量,也称农业需水量。依据旱涝指数可将干湿程度分为7个等级,见表1。
1.3.3 标准偏差 用于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数据分散程度的标准,可确定极端事件发生几率[21]。
式中,S为标准偏差,N为样本数,yi为第i年的值;y为总体平均值。
1.3.4 统计分析 在Excel程序支持下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业降水量变化
2.1.1 各季节降水量 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79.7 mm,占年降水量的12.7%,占农作物生长季的14.0%。最少降水量为19.7 mm(1981年),最多为231.7 mm(2009年),标准偏差为44.7 mm。降水正常值为35.0~124.4 mm,异常偏多(>124.4 mm)有9年,几率为14.3%;异常偏少(
夏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392.1 mm,占年降水量的62.4%,占农作物生长季的68.8%。降水量最少为132.1 mm(1999年),最多为676.8 mm(2011年),标准偏差为133.0 mm。降水正常值在259.1~525.1 mm,异常偏多(>525.1 mm)有12年,几率为19.0%;异常偏少(
秋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97.9 mm,占年降水量的15.6%,占农作物生长季的17.2%。降水量最少为6.7 mm(1982年),最多为328.7 mm(1992年),标准偏差为59.4 mm。降水正常值为38.5~157.3 mm,异常偏多(>157.3 mm)有7年,几率为11.1%;异常偏少(
2.1.2 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 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569.7 mm,占年降水量的90.6%,降水量最少为213.2 mm(1999年),最多为888.0 mm(1951年),降水极差为674.8 mm,标准偏差为172.2 mm。农作物生长季降水正常值在397.5~741.9 mm,异常偏多(>741.9 mm)有11年,几率为17.5%;异常偏少(
2.2 农业需水量变化
2.2.1 各季节需水量 春季需水量历年平均值为101.9 mm,占农作物生长季需水量的17.2%,最大值为149.1 mm(1989年)。经线性趋势分析,需水倾向率为2.294 mm/10年,呈增加趋势,即近63年春季需水量线性增加14.5 mm。各个年代平均需水量见表2,其中20世纪50、60年代需水量最少,20世纪90年代最多,年代最大相差17.0 mm。近33年(1981-2013年)需水量比前30年(1951-1980年)平均增加9.3 mm。
夏季需水量历年平均值为331.5 mm,占农作物生长季需水量的56.0%,最多为364.8 mm(2000年),需水倾向率为3.017 mm/10年,呈增加趋势,夏季需水量线性增加19.0 mm。其中20世纪60年代需水量最少,20世纪90年代最多,年代最大相差18.9 mm。近33年(1981-2013年)需水量比前30年(1951-1980年)平均增加12.3 mm。
秋季需水量历年平均值为158.5 mm,占农作物生长季需水量的26.8%,最大值为188.4 mm(1998年),需水倾向率为3.290 mm/10年,呈增加趋势,秋季需水量线性增加20.7 mm。其中20世纪50年代需水量最少,21世纪90年代最多,年代最大相差16.4 mm。近33年(1981-2013年)需水量比前30年(1951-1980年)平均增加10.1 mm。
2.2.2 农作物生长季需水量 农作物生长季需水量历年平均值为591.9 mm,最大值为675.1 mm(2001年)。由图2可以看出,农作物生长季需水量呈增加趋势,序列相关系数为0.512 9(P
2.3 水平衡及旱涝分析
2.3.1 各季节水平衡及旱涝 同时期降水量与需水量之差称为水平衡。春季水平衡为-22.2 mm,降水不足,占春季需水量的21.8%。1951-2013年降水盈余的有17年,几率为27.0%;降水亏缺的有46年,几率为73.0%。分析各个年代平均水平衡得出,降水亏缺最多的是20世纪80、90年代,水平衡分别为-43.7、-43.6 mm;21世纪前10年降水盈余3.9 mm。由表2可知,春季总体表现为轻旱类型,其中20世纪80、90年代为中旱类型,2001-2013年表现为正常类型。K倾向率为0.022/10年,呈上升趋势,即春季湿润程度有所增加。由表3可知,近63年春季中旱出现概率为22.2%,轻旱、正常、湿润为34.9%,中涝、重涝出现频率为14.3%,重旱出现频率高达28.6%,约占样本数的1/3,约10年3遇。
夏季水平衡为60.6 mm,降水盈余,占夏季需水量的18.3%。1951-2013年降水盈余的有41年,几率为65.1%;降水亏缺的有22年,几率为34.9%。分析各个年代平均水平衡得出,降水盈余最多出现在20世纪50、60和70年代,1951-1980年平均盈余89.3 mm;1981-2010年平均盈余14.5 mm;由于近13年(2001-2013年)降水有所增加,水平衡为53.5 mm。由表2可知,夏季总体表现为为湿润类型,1951-1980年表现为湿润、中涝类型;1981-2013年表现为正常、湿润类型。由表3可知,夏季中旱、重旱出现概率为11.1%,约10年1遇;中涝、重涝出现频率为36.5%,重涝出现频率为23.8%,约10年4遇。K值气候倾向率为-0.029/10年,说明夏季气候向干燥方向发展。
秋季水平衡为-60.6 mm,降水不足,占秋季需水量的38.2%。1951-2013年中降水盈余的有11年,几率为17.5%;降水亏缺的有52年,几率为82.5%。分析各个年代平均水平衡得出,降水亏缺最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为-76.8 mm;而50年代最少为-30.4 mm。由表2可知,秋季旱涝指数为中旱类型。从各个年代分析结果看,除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轻旱类型,其他各年代均表现为中旱类型。由表3可知,秋季中旱、重旱出现概率为66.7%,其中重旱出现频率为42.9%,约4年1遇;中涝、重涝出现频率为6.4%。K值气候倾向率为-0.035/10年,说明秋季气候向干燥方向发展。
2.3.2 农作物生长季水平衡及旱涝 农作物生长季水平衡为-22.0 mm,降水略显不足,仅占需水量的3.8%。1951-2013年降水盈余的有33年,几率为52.4%;降水亏缺的有30年,几率为47.6%。在近63年里,降水异常盈余的有9年,几率为14.3%;降水异常亏缺的有14年,几率为22.2%。分析各个年代平均水平衡得出,20世纪50、60和70年代降水盈余,分别为9.4、31.7、26.5 mm,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降水亏缺,亏缺最多的在80和90年代,分别为-88.8 mm和-98.9 mm。由此计算,前30年(1951-1980年)降水盈余22.5 mm,后30年(1981-2010年)降水亏缺82.0 mm。由图3可知,水平衡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887 mm/10年。因近5年(2009-2013年)连续出现较大降水,水平衡平均值高达107.0 mm,使水平衡整体线性趋势上扬。
经K值分析,农作物生长季干湿程度总体表现为正常类型(K为0.97)。从各个年代分析结果看,20世纪80-90年代表现为轻旱类型,其他各年代均表现为正常类型。由表3可知,农作物生长季中旱、重旱出现概率为23.8%,其中重旱出现频率为4.8%,约20年1遇;中涝、重涝出现频率为14.3%。前30年(1951-1980年)K为1.04,表现为正常;后30年(1981-2010年)K下降至0.87,表现为轻旱类型。由图4可知,K值气候倾向率为-0.024/10年,说明农作物生长季气候在向干燥方向发展。而近5年(2009-2013年)由于降水较多干湿指数位于较高水平,平均值为1.18,成为湿润类型,减缓了气候继续朝着干燥方向发展的趋势。
3 结论
1)农作物生长季4-9月间各个时间段降水量历年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春季(4-5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季(6-8月)和秋季(9-10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经线性趋势分析,春季降水量增加20.7 mm,夏季降水量减少38.4 mm,秋季减少21.9 mm。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减少39.6 mm。
2)随着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季的各个时间段农业需水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经线性趋势分析,春季需水量增加14.5 mm,夏季增加19.0 mm,秋季增加20.7 mm,全生长期(4-10月)增加54.2 mm。
3)经水平衡分析可知,农作物生长季各月中除4、7、8月降水量盈余外,其他各月均表现不足。春季降水亏缺21.8%,夏季降水盈余18.3%,秋季亏缺38.2%,农作物全生长期降水亏缺3.8%。
4)因降水变化幅度较大,大连地区旱灾、涝灾同时存在,春季的4、5月,夏季的6月,秋季的9、10月均以旱灾为主,7、8月则以涝灾为主。春季中旱、重旱频率为50.8%,中涝、重涝频率为14.3%;夏季中旱、重旱频率为11.1%,中涝、重涝频率为36.5%;秋季中旱、重旱频率为66.7%,中涝、重涝频率为6.4%;全生长期中旱、重旱频率为23.8%,中涝、重涝频率为13.3%。
4 讨论
大连市降水年际、季节变化较大,旱、涝灾害同时存在。分析结果得出,大连地区春、秋两季以干旱灾害为主,夏季则以涝灾为主。随着气候变暖,降水量和需水量呈逆向变化过程,即降水量在减少,需水量在明显增加,暖干旱化日趋严重。从各年代来看,各个季节降水离散度较大,旱、涝成灾严重,例如:1995年4月降水量7.6 mm,2012年5月0.2 mm,发生了严重的春季干旱,2009年4-5月连续降水231.2 mm,发生了严重的春季涝灾,严重影响了春季播种和苗期生长;2013年7月降水517.1 mm,出现了夏季涝灾,而同年的8、9月连续两个月降水只有14.1 mm,又出现了秋季重旱灾害。因此,大连地区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旱灾、涝灾的防御工作应同时进行。
旱涝灾害防御应从以下4点抓起:①提高认识。切实掌握大连市降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提高职能部门及百姓对自然灾害的风险防控意识,要清楚认识到大连市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严重性,如2009年秋季干旱造成大面积秋季蔬菜绝收,菜价上涨等实际案例。②工程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程。山地、河滩植树种草可减少径流和蒸发,对洪水和干旱具有长效抑制作用。因地制宜建设台田、平整土地,设计遇干旱能灌溉、遇多雨能排涝的多功能农田。③掌握信息和新技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建立天气预测预报信息平台,通过通讯、电视、电台,农村大喇叭、电子屏幕等方式,扩大覆盖区域,让公众在第一时间掌握天气变化动向和未来趋势,做到提早预防。引进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开发云水资源,人工增雨可提高有效降水缓解干旱程度,人工消雹消云可驱散积雨云减轻冰雹暴雨洪涝的危害程度。④协同联网资源共享。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防灾减灾服务平台,单一作战能量发挥有限,建立监测系统网络资源共享,防灾减灾能力和效果、效益倍增。自然灾害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灾害的发生可引发次生灾害,如暴雨可引发山洪和泥石流。所以加强监测和信息传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大连市旱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快速反应,联合作战,减少受灾损失则非常必要。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旱涝发生规律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 丽,冯宝平,张书花.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345-348.
[2]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王丽媛,于 飞.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84-88.
[4] 尹洪涛,张国林.1953-2012年辽宁省西部大气降水资源的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9):102-105.
[5] 王声锋,张展羽,段爱旺,等.豫北地区降水的时间序列特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3):13-16.
[6] 唐湘玲,吕 新.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可利用降水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82-4585.
[7] 孙培良,刘 项,曹东浩,等.基于自然降水条件下的冬小麦生育期干旱频率及应对措施[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460-4462,4469.
[8] 华 蓉,安裕伦,杨广斌.贵州“十一五”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4):59-62.
[9] 张国林,戴海燕,隋景跃.近60年农业生产期干旱发生风险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227-231.
[10] 张国林,梁 群.近500年辽宁西部地区干旱成因分析及防御[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增刊):215-218.
[11] 安 昕,张国林.辽宁西部半干旱区近50年降水趋势及周期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214-220.
[12] 卢 路,刘家宏,秦大庸.海河流域1469-2008年旱涝变化趋势及演变特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9):8-11.
[13] 周 丽,谢贤健,王 芳,等.1971-2009年内江地区的旱涝特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110-113.
[14] 李 渝,蒋太明,王静贵.州喀斯特山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及对策:以桐梓县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43-46.
[15] 张旭晖,徐 萌,居为民,等.气候变暖背景下江苏省农业干旱演变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09(3):357-360.
[16] 张淑杰,张玉书,李广霞,等.辽宁省旱灾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5):199-203.
[17] 王文举,崔 鹏,刘 敏,等.近50年湖北省多时间尺度干旱演变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279-284.
[18]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9] 亓来福.国内外农业气候区划中的水分指标[J].气象科技,1980(4):33-37.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2
作者:陶建理 单位:宿州市农委
水利恢复性工程成效显著,灌排设施明显改善我市是粮食生产大市,粮食产量长期受旱涝灾害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这使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而下决心,从2008年起,在全市实施3a农田水利恢复工程,进行科学规划,全民发动,精心组织,真抓实干,3a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12.9亿元,完成土方1.42亿m3,完成易涝农田治理面积21.47万hm2;新建桥涵16.874万座、恢复桥涵2.074万座;开挖疏浚大沟186条、中沟2079条、小沟28332条、田间沟70511条;新打、恢复机井11886眼、村塘474面;维修涵闸81座。尤其是以大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片效果更加显著,全市共兴修治理片280个,做到了排灌结合,旱涝兼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冬今春,我市再次发生严重的气象干旱,旱情达50a一遇,最大受旱面积达31.8万hm2,重旱6.07万hm2。在严重的干旱面前,水利恢复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埇桥区灰古镇水利恢复工程付湖治理片共开挖疏浚大、中、小沟92条,田间沟地头沟442条,完成土方126万m3;新建和恢复桥涵1142座;新打机井150眼;新建引水闸、节制闸5座等。治理片群众利用新建的水利工程进行抗旱保苗,共浇灌小麦5666.67万hm2,大部分小麦浇灌2~3次,平均单产422kg/667m2,夺取了抗旱保苗的全面胜利。灵璧县利用恢复性工程调水、蓄水、抽水、取水,科学调度水源,抗旱保苗,保障了午季小麦大丰收,2011年小麦总产量72.4万t,递增7.1%。小麦单产452kg/667m2,递增3.9%。2011年汛期,我市出现多次强降雨,7月18日~20日,埇、灵、泗3县、区普降大到暴雨,24h降雨量超过100mm的有28个乡镇。8月26日~27日,我市部分地区大暴雨,个别乡镇特大暴雨,24h降雨量超过100mm的有个10乡镇,降雨最大的埇桥区永镇乡达246.6mm。8月29日,泗县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在60~120mm的有8个乡镇。在应对上述强降雨过程中,3a来实施的恢复性工程凸显出重要的作用,积水很快排出,未发生严重洪涝灾害。8月26日~28日,埇桥区祁县镇3d雨量达256mm,农田积水2d排出,没有产生涝灾,而2003年6月30日至7月2日,祁县镇3d降雨量222mm,致使4533.33hm2农田受涝,7d后涝水仍不能完全排除,秋季作物损失惨重。泗城镇建设的黄沟治理片,在2011年7月4日至6日降雨194.2mm的情况下,田间无积水,而在2007年7月3日至6日3d降雨204.3mm的情况下,积水时间长达5d,每667m2粮食减产150kg左右。农民群众普遍反映,3d恢复性工程成效显著,以前汛期每逢强降雨,地里的积水最快也要8~10d才能排出,庄稼基本上都要淹死,可现在2~3d就能排完,这完全得益于实施了3a农田水利恢复性工程。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迅猛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达地区用工需求的增加,我市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不断上升,种植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呈现出人员季节性回流、轻减化栽培、种植结构向适宜机械化操作的作物调整等新特点。
全市拥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抗旱服务队6000余户,有的采取有偿服务,有的采取邻里朋友互帮互助等形式开展抗旱服务。这种家庭抗旱服务队在抗旱保苗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近年来,国家每年实施农机补贴,调动了农民购买新型农机的积极性。2011年全市6.67hm2农机总动力达98kW,比2005年的67kW增加31kW,小麦生产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新型机械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而且提高了农艺操作水平。小麦普遍采用机械播种,使播种速度大幅度提高,全市一周之内可基本完成秋种任务。播种速度的加快十分有利于抢墒、适墒播种,减轻了旱灾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加快了收割进度,为秋粮作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发育时间。过去几年,我市购置玉米旋耕施肥播种机械近1000台,使玉米机械播种面积提高到90%以上,玉米播种进度大大加快,十分有利于抢墒、适墒播种,为秋粮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农业机械大幅度增加,耕种收效率大幅度提高,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机的大幅增加,我市十分重视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市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7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整合了农业机械、技术、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要素,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主体,适应了粮食生产发展要求。三是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目前我市拥有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510个,从业人员4633人,拥有大中型施药机械2972台。2010年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全程承包、统防统治、代防代治等方式提供服务,服务面积达10.99hm2,其中小麦病虫害防治8.67万hm2。四是一体化综合服务组织。为适应外出务工农民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我市涌现了一批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综合服务组织。实行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购置,耕、播、收一体化作业。如玉米一埯多株种植专业合作社,宿州绿丹农农业产业化生产专业合作社等。
在饱受旱涝灾害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由于政府、农民和村组集体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减少,很多20世纪60、70年代的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出现旱涝灾害难以发挥作用,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仅2003年夏季的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就达到24.17万hm2,绝收面积达12.73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2.2亿元。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于2008年率先组织实施3a水利恢复工程,在2011年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不减反增,使我们感慨颇深,受益匪浅。在3a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我市计划再投资26.63亿元,实施3a提升工程,重点建设“沟河清淤工程、桥闸配套工程、井灌工程、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6大工程。3a提升工程实施完成后,沟河除涝标准将达到5a一遇,重点地段可达到10a一遇;全市可新增除涝面积13.87万hm2,改善除涝面积28.67万hm2,新增灌溉面积21万hm2,改善灌溉面积9.27万hm2,发展节水灌溉1.33万hm2;全市农田可增加水资源量1.03亿m3。2011年的旱涝灾害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水资源是宝贵的,必须敢担责任,最大限度蓄积水源。初步估算我市每生产1kg粮食需耗水0.85m3,规划到2020年我市粮食总产将达到50亿kg,年耗水量为42.5亿m3,按年平均降水量800mm计算,每667m2需补充灌溉50m3,总灌溉需水6亿m3,而我市的年地表水总径流量只有8亿m3,考虑到工业和民用水,对我市来说,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由于我市的降水特点是汛期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0%,且年度之间极不平衡,仅粮食生产一项就消耗掉地表径流的75%,随着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必须转变我们的防汛观念,敢担责任,充分蓄积汛期降水和丰水年的降水,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突出,必须多渠道解决才能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我市的农业生产方式仍以为主,生产规模小,一般家庭承包地面积仅0.4~0.67hm2,粮食生产规模小,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农民来自于粮食生产的收入仅占25%,使粮食生产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技术先进的大型农机具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生产资料采购价格高,质量没有保障,新技术应用因规模效益小而缺少积极性。对我市种粮大户和一般农民的大量对比调查表明,专业性强的种粮大户的粮食平均单产比一般农户高120kg。因此持续稳定地发展粮食生产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扩大生产规模,要加快土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积极组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服务大院,扶植社会化植保服务队,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粮食购销加工体系,加快粮食加工产业化步伐。粮食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粮食价格是社会商品价格的基础,粮食价格的平稳是稳定总体物价水平的基础,保障粮食供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我市的粮食生产总体经济效益较低,主要表现在农民来自于粮食生产的收入只有1100多元,仅占总收入的25%,667m2单季的种粮纯收入只有300多元。从纯经济收入来看,依靠农民增加投入,提高粮食产量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要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11年在大灾之年获得粮食增产,主要原因就是在救灾的关键时刻获得了财政支持,使农民树立了战胜灾害的信心,首批投入的救灾资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撬动了沉重的抗旱工作,这一点我们的体会更深刻。粮食生产涉及面广,必须加强基层组织领导发展粮食生产需要兴修水利,需要保障耕地面积,需要资金投入,需要科技投入,需要生产资料投入等等。近几年来,我市的农田水利恢复工程的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筹资、规划、协调等工作,没有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农田水利恢复工程是难以完成的。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种子供应、技术推广、耕地整治、农资供应等工作。目前,凡是粮食生产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财政收入落后的地区,也是工资收入较低的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领导工作,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分析;防灾措施;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88-04
彰武县位于辽宁西北部,内蒙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21个重要产粮大县之一。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其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危害重、发生频率高,几乎每年都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而且有的年份农业气象灾害群发。彰武县自然灾害中90%以上是农业气象灾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13%,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笔者调查了50多年来当地气象资料及部分灾情资料,并根据辽宁省气象灾害地方标准(DB21/T 1363-2005)和《彰武县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报告(1982)》指标,对彰武县诸多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特点、灾害发生频率。以期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找出本地区主要高发农业气象灾害,提升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对策,为彰武县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彰武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乡镇气象哨观测资料及灾情调查资料;起止时间:1953~2008年。气候资料处理:采用1971~2000年的气候平均值。灾害标准及统计方式:主要采用辽宁省气象灾害地方标准DB21/T 1363-2005和《彰武县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报告(1982)》指标及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2 彰武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2.1 干旱
2.1.1 春旱。一般春季3~5月形成的干旱为春旱。此期气温回升快,大风频繁,蒸发量大,降水量偏少,易形成干旱。此期是彰武县大田作物播种出苗期,如发生春旱将延迟播种和出苗,因此温度适宜时要抢墒早播。
衡量春季是否干旱的主要标准应看耕作层(0~20cm)的土壤墒情好不好。彰武地区土壤墒情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中南部平原低洼乡镇、东北部低洼地区墒情较好,西北部、北部较差。近20年全县实测春季3~4月的土壤墒情资料显示:土壤含水率在10%~13%的乡镇(轻度春旱)占25%,含水率在6%~10%之间的乡镇(中度春旱)占71%;含水率
春旱标准按底墒雨、春播雨及苗期的降水量划分。1953~2008年彰武县底墒干旱出现19年,频率为34%,3年一遇;春播期干旱出现26年,频率为46%,2年一遇;苗期干旱出现9年,频率为19.6%,6年一遇。1953~2008年彰武县发生春旱43次,占76.8%,1~2年一遇,中度以上春旱占发生年的30.2%,约3年一遇。其中,底墒干旱或春播期干旱出现37次,占66.1%,因此保护底墒和适时早播至关重要。
2.1.2 夏旱。夏旱指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的旱灾。此期间高温、少雨是旱灾的主要原因,多雷阵雨天气、降水分布不均也会产生局部干旱。此阶段前期玉米处于七叶期至拔节期,地中10~20cm土壤湿度小于10%时,植株白天萎蔫,夜间不能完全恢复。高粱也处于七叶期至拔节期,要求高温,出现旱灾时,灾害较轻。如果长期干旱缺少有效降水且不能人工补充水分,会使禾苗枯萎,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此阶段后期处于抽雄至吐丝期,玉米植株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对水分的要求达到了最高峰。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加上高温、空气干燥,将会引起抽穗延迟或晒花,造成严重减产。同时,高粱正值挑旗至抽穗期,大豆则处于结荚期,夏旱均可导致其大幅度减产。
夏旱标准按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及期间连续2旬的降水量划分。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夏旱出现16次,占28.6%,3~4年一遇。中度夏旱占发生年的37.5%,重度夏旱占发生年的50.0%,可见中度和重度夏旱占发生年的87.5%。
2.1.3 秋旱(秋吊)。秋旱指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的干旱。此时正是大田作物籽粒灌浆阶段。俗话说:“春旱不算旱,秋旱丢一半”。说明这个时期水分供应不足,影响灌浆,降低千粒重,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秋旱出现25次,占44.6%,2年一遇。中度秋旱占发生年的28.0%,重度秋旱占发生年的60.0%,中度和重度秋旱占发生年的88.0%。由此可见,秋吊影响不容忽视。
2.1.4 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旱和秋旱同年发生统计。按照春夏连旱分级(标准略),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春夏连旱出现14次,频率为25.0%,4年一遇,其中中度至重度连旱占64.3%;夏秋连旱分级(标准略),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出现7次,频率为12.5%,8年一遇,其中中度至重度连旱占85.7%;春旱和秋旱同年发生(标准略),56年中出现19次,频率为33.9%,3年一遇,其中,中度至重度干旱占63.2%。
2.2 洪涝
2.2.1 夏涝。夏涝指发生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的涝灾。彰武县主栽作物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根系常因缺氧而窒息死亡,造成玉米植株未熟先衰,对产量影响较大。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夏涝出现11年,5年一遇,中度涝灾占发生年的45%。
2.2.2 秋涝。秋涝指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的涝灾。秋涝常常伴随着光照不足,气温偏低,积温少,使作物贪青晚熟,种子含水量过大,影响籽粒成熟造成歉收。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秋涝出现11年,5年一遇,中度以上涝灾占发生年的91%。
2.3 春寒、倒春寒
春寒或倒春寒不但要推迟播期,而且还会发生烂种,造成缺苗或毁种,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春寒指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气温低于历年或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为负距平,且稳定通过10℃初日比常年晚6d以上。倒春寒指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正距平,5月上中旬负距平或有1旬负距平,且旬内最低气温≤3℃。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出现春寒18年,占32.1%,3年一遇;出现倒春寒25年,占44.6%,约2年一遇。
2.4 低温冷害
2.4.1 延迟型低温冷害。作物生育期间,主要指营养生长期(有时也含生殖生长期)遭受较长时间的低温,削弱作物生理活性,显著延迟生育,秋霜来临时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或前期温度正常,后期温度异常偏低,延迟开花、授粉、受精、灌浆、成熟,以致减产。这类冷害对棉花、水稻、花生、高粱危害最大。气候区划指标:凡≥10℃积温小于历年平均值200℃以上为严重延迟型低温冷害年;
2.4.2 障碍型低温冷害。指作物生殖生长期,主要从颖花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遭受短时间异常强低温,使生殖器官的生理机制破坏,新陈代谢失调,造成颖花不育,空秕粒增多,从而导致减产。水稻多发生此型危害。气候区划指标:凡8月中旬至9月下旬平均气温≤19.0℃,为障碍型低温冷害年。1953~2008年期间彰武县发生障碍型低温冷害20年,占35.7%,约3年一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4.3 混合型低温冷害年。上述2种类型兼有,生育期遇低温,延迟生育和成熟;孕穗期遇低温,部分颖花不育,并延迟成熟,发生大量空秕粒。此型发生对农业危害最重。气候区划指标:凡具备延迟型和障碍型的年份为混合型冷害年。1953~2008年彰武县发生混合型低温冷害10年,占17.9%,5~6年一遇。
3 彰武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
根据彰武县自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特征得出农业气候防灾重点:东西山丘怕旱、南北平洼怕涝、春寒冷害较多、全县普遍怕秋吊。彰武县发生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有2个重要特点:一是种类多、发生频繁。大风和区域性冰雹年年都有发生,从农业气象角度看,这些灾害可划分为5灾(旱、涝、风、雹、寒)12害。按发生频率排序占前5位的有春旱、秋旱、倒春寒、障碍型低温冷害、春寒、夏旱。特点一般为2~3年一遇。目前,对农业生产构成主要危害的应归为两大类:旱和寒。即:春、夏、秋旱和春寒、倒春寒、低温冷害、早霜冻等。二是一旦成灾,重灾频率高、危害重。其中,春旱最多,重旱约占1/3,秋旱、夏旱次之,重旱超过2/3。夏涝、秋涝一旦发生重灾几率也较大。从农业气象灾害的年际分布特点看:一般年份出现3~4种,约占56%,2年一遇;最多年份出现6~7种,占24%,4年一遇;最少年份2种以下,占24%,4年一遇。根据记载,没有无灾年。
4 防灾减灾措施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减轻气象灾害的根本措施。由于彰武县农业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特别是严重灾害发生频率高,因此总的气候对策是:年年有灾年年防,旱涝交潜属正常,“塞北绿洲”粮产区,生态立县是沧桑。
4.1 防干旱措施
目前在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解决本地区旱灾仍是首要问题。而春旱关系春播,春播关系出苗,出苗早晚关系到抵御夏秋旱及秋季早霜冻,进而会影响到产量提高。因此,在辽西北的彰武地区抓适时早播是极为重要的气候对策。一是蓄墒。即春墒秋保,春旱秋防,如采取秋季悬耕灭茬、耙压保墒等措施。二是适时早播。当地温稳定通过8℃,玉米即可播种。早播的玉米可以早生根、早出苗,依靠根多根长优势吸收地下30~50cm深土壤中的水分,提高抗旱能力。即“适时早播、夏旱春防、减轻秋吊、避免秋霜”。三是确定最佳黄金播期。彰武地区一般年份地温稳定通过8℃时期和10~20cm土壤墒情最大值出现在4月中旬。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上旬出苗,秋霜80%的保证率在9月20日以后,玉米中长生育期品种通常在130d以上,根据大田播期试验,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可以获得较高产量。由此确定4月15~25日为彰武县最佳黄金播期。
4.2 防其他灾害措施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改变下垫面的状况,能大幅度地减轻风灾和雹灾;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减少自然降水流失,增强蓄水和排水能力,能减轻旱灾和涝灾。采取切实可行的保墒、增墒措施,充分利用好底墒,抢墒适时早播能减轻春播期干旱的威胁,并可减轻伏旱、秋吊、低温冷害、早霜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选用抗旱品种趋利避害。加强火箭人工增雨、高炮人工防雹,是增加降水,减轻雹灾、旱灾的重要科技手段。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气象情报信息传递,积极做好预防,也能减轻各种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彰武县伏旱、秋吊有加重趋势,但夏季低温冷害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寒、倒春寒也有下降趋势。应重视提高农业防御极端干旱的能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及其持续性都将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中,中重度灾害的发生频率的增加将对彰武县农业生产造成更大威胁,更应引起注意。
5 参考文献
[1] 杨祥珠,娄伟平.绍兴市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防灾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7(4):440-444.
[2] 吴荣军,郑有飞,关福来,等.河北省农业气象灾害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92-2995.
[3] 高锋,董礼仁,周宪明.吉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1998(1):52-55.
[4] 陈劭锋,杨红.我国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演变趋势分析[J].生态农业研究,2000,8(2):15-18.
[5] 李松平,严力蛟,娄伟平,等.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及防灾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483-486.
[6] 张星,郑有飞,周乐照.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估[J].生态学杂志,2007,26(3):418-421.
[7] 黄国勤,钱海燕.江西省近年来的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灾害学,2005,20(2):61-65.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湖西洼地 水利建设 防洪除涝 综合治理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P343.1 文献标识码:A
1基本情况
南四湖湖西复新河流域洼地,即大沙河以西的丰县区域,涉及欢口、顺河、师寨、首羡、常店、赵庄、凤城、孙楼、宋楼、王沟、华山、大沙河等12个镇,总面积1120.5km2,耕地面积92.3万亩,总人口90.05万人,占全县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三。区域内主要河流为复新河干河及其白衣河、苗城河等14条支河,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大部分在39.5m以下,其中淹没损失较大的重点易涝洼地是北部圩区,地面高程均在37.0m以下,最低处为34.5m,圩区地势周围高、中间低洼,是典型的“锅底洼”地形,约320.5km2,占总流域面积的28%,是丰县重要的商品粮和其它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复新流域除涝标准普遍较低,除上游宋楼、王沟等镇大部分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外,其它地区特别是低洼圩区大多不足3年一遇除涝标准;骨干排涝河道除太行堤河、丰沛河、沙支河最近几年已治理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外,其余排涝河道除涝标准大部分不足3年一遇。受自然地理、气候及工程条件的影响,复新河流域涝灾具有经常性、普遍性的特点。尤其2003~2006年连续四年发生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据统计,累计受灾面积260万亩,绝收面积27.5万亩,受灾人口122.8万人,水毁房屋14215间,水毁工程2240座。复新河流域涝灾已成为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2存在的问题及涝灾成因分析
复新河流域低洼易涝地区产生涝灾,与其自然环境、农田抗灾能力、管理水平、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2.1排水体系不完善是发生涝灾的重要原因
复新河流域部分支河至今尚未进行系统治理,河道淤积严重。目前除太行堤河、丰沛河、沙支河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其余河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不满足3年一遇除涝标准;排涝涵闸、泵站大多修建于六、七十年代,59座170台套排灌设备,但目前能维持运行的机泵仅84台套,排涝流量为48.7 m3/s,排涝模数为0.13m3/s.km2,仅相当于五年一遇机排标准的四分之一,108座自排涵闸均出现不程度地损坏,多数不能正常运行,加重了涝灾损失;面上工程不配套,洼地内河淤堵,涝水无法外排。
2.2客水压境及下游洪水顶托,导致洼地因洪致涝严重
复新河担负着丰县和上游安徽、山东等1812km2的防洪排涝任务。汛期上游客水压境,下游水位抬高,给复新河下游圩区的排水造成被动局面,极易发生洪水顶托现象。2003年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和2006年7月2日,分别遭到上级湖的高水顶托。特别是2006年7月2日,复新河下游水位达36.9米,圩区因机排能力低,导致田间积水无法排除,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2.3人类生产活动对工程人为破坏的影响
当地群众为了生产方便,常在排水通道上任意建路坝、拦鱼等阻水建筑,影响了洪涝水的及时外排;圩堤遭到人为破坏,不能封闭,容易造成“串排”现象,使低洼地区的排涝更为困难,受灾更为严重。部分洼地位于省界河流上,河道治理不彻底、标准不一,易产生水事矛盾。
2.4管理欠缺,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复新河流域的除涝工程除复新河干支河属县河道管理处统一管理外,其余面广量大的内河及涵站工程均属镇管或村管,管理机制不活,运行管理经费难以落实,管理设施落后不全,工程维护不到位,洼地的水情、工情、灾情信息采集能力薄弱,这些都恶化了区域的排水条件,加重了灾情。
3洼地综合治理对策
按照“全面规划,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复新河流域洼地具体的地理特征、存在问题和多年来受灾情况,将复新河流域洼地治理规划为二个封闭的大圩区,即以苏鲁界河、四联河、太行堤河、史南河为封闭的地面高程为37m以下圩区和以太行堤河、史南河、城南二号沟、城西二号沟、丰徐河、沙支河为封闭的地面高程为37m以上圩区,以治涝为主要目标,兼顾洪、旱、渍的防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分片综合治理。
3.1实施干支流河道及排涝干沟治理工程
目前,复新河干河和众多支流河道淤积,排水能力不足,除涝标准大多不足3年一遇。实施干支流河道及排涝干沟治理工程,按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打通排水线路,理顺内外河排水体系,为机排站的排涝创造有利条件,并有效增加洪涝水下泄量,提高洪涝水下泄速度。
3.2加强圩堤工程建设
复新河流域洼地损坏较为严重,残缺不全,部分堤身单薄,大多数圩区不能封闭,甚至有的小圩区根本没有圩堤,容易造成“串排”,使低洼地区的排涝更为困难,受灾更为严重。结合圩区的“合圩联圩”规划调整,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抢排、便于管理”的原则,将37m以下的圩区划分为27个小圩区,37m以上的圩区划分为5个小圩区,每个小圩区均为自排、机排相结合的除涝模式,当外河水位较低时,通过大、中、小沟逐级自排汇入骨干河道,若外河水位较高,通过内部泵站抽排,并按照5年一遇除涝标准及时恢复与完善圩堤,理顺圩区内灌排体系,确保圩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3兴建排涝、灌溉设施
复新河流域洼地高程在37.0m以下的圩区,最低点高程为34.5m,这部分地区是复新河流域汛期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因外河水位较高,机排能力严重不足,现有21座排灌站,目前可以维持运行的有13台套;圩内自排涵闸大都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年代,年久失修,洞顶坍塌,底板和翼墙出现不均匀沉降,一些早期使用的木闸门均已腐朽,启闭设施无处购置配件,无法启闭,每到汛期要打坝子封堵,严重影响了排涝和汛期的防洪,为彻底根治内涝,必需进一步加强防洪除工程建设。因此,要分步改造、扩建、新建现有灌排设施。另外,为提高流域内的除涝能力,减少投入,灵活调度,可建立一定数量的移动抽排机泵。
3.4调整低洼地区农业结构
湖西复新河流域洼地属于易涝低洼地,雨涝灾情频繁,不宜按常规进行农业生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因地制宜对低洼地区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
3.5重视非工程措施
建立健全防洪除涝预报系统:根据南四湖流域洪水特点及暴雨特征,建立健全防洪除涝预报系统。徐州历史上常发生先旱后涝及旱涝急转现象,因此,应特别注意加强汛期的气象、水文的预报、预测工作,及时掌握准确的雨情、水情预报,以便早作准备,避免或减轻灾情的发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防洪除涝减灾体系:根据南四湖水文特征和洪水特点,分析湖西复新河流域洼地历年来洪涝灾害的成因,依据国家、省、市防洪除涝的有关法则,制定湖西复新河流域洼地防洪除涝预案,实现从防御洪涝灾害向管理洪涝的转变。
3.6加强工程的运行管理
湖西复新河流域灌排工程面广量大,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为此应完善和创新灌排工程管理体系,应将所有灌排工程设牌立卡,登记造册,承包到人,实行管理人员责、权、利有机结合的管理办法,落实管理维护经费,使灌排工程管理走制度化道路,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
4 洼地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4.1减灾效益显著,初步构建了区域除涝减灾体系。
复新河干支河道疏浚后,其排涝标准由原来的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防洪标准恢复、提高到二十年一遇,为洼地的防洪除涝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开挖、疏浚排涝干沟,新建、改建涵闸、泵站,较大程度地改善了重点平原洼地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除涝减灾体系。经测算,洼地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多年平均减灾面积约42.57万亩,洼地内综合农作物亩产值1180元(2011年价格标准),减灾损失按40%计,计算涝灾损失指标为472元/亩,则多年平均除涝效益为20093.04万元。
4.2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洼地综合治理实施后,可以建立较为完善的与流域、区域防洪相协调的现代防洪减灾体系,实现从防御洪涝向管理洪涝的转变,提高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解决连年洪涝灾害严重制约湖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使湖西地区改善生产条件,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4.3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整洁的村容村貌以及文明的乡风,而每次洪涝灾害,都会使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农民收入下降,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恶化。而洼地综合治理时,结合河道疏浚、排涝干沟清淤、建筑物工程的实施,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绿化工程,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可为湖西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5
1.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近5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5000万吨,为粮食总产的10%,其中,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约占全部灾害损失的60%左右。如果不采取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到2030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叶,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产量整体上下降13%~24%。
1.2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多变是一个常态。但是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快,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粮食产量波动加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把气候的本身规律和人为因素影响使灾害天气变化加大规律的认识统一到对农业生产的决策中去,也就是要把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作为农业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考虑。
1.3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东北地区冬季冻土期缩短,冻土层变薄,有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虫源、菌源增加,起始发育时间提前,发育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繁殖力增强,病虫害越冬界限向北扩展,为害范围扩大,为害时间延长,程度加重。造成越冬病虫卵死亡率降低,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2.采取的对策
2.1玉米提前播期 玉米是喜温作物,对土壤及外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日均气温稳定≥8℃时是玉米适宜播种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积温增加,可减少中、早熟品种种植范围,扩大玉米晚熟品种种植范围,整体上使玉米播期提前。这不但能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避免热量浪费,同时也促进了玉米单位产量的提高。
2.2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随着气候变暖,在水稻产量形成期出现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减少,低温冷害几率低,水稻适宜生长期延长8 天左右,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提高产量。
2.3调整种植结构 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及未来光、温、水资源匹配状况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新变化,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在调整种植结构时要深刻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而开展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2.4选择抗逆性品种 应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有计划地培育和选育抗逆品种。近年来,农业生产在作物和品种布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使自然灾害“受体”改变,使灾害风险,旱涝灾害、冻害等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加大,原因就是很多作物品种的高产性状上去了,抗逆性下来了。东北地区玉米从中早熟发展到中晚熟,到晚熟,其受秋季低温影响的风险逐步加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不能单一追求高产,还要注重提高作物单产、改善品质,还要考虑作物的抗逆性。
减轻旱涝灾害的措施范文6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是我县进入汛期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今年汛期形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全县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刚才,县政府与各镇及有关单位签订了防汛责任书,俊平局长宣读了我县今年防汛工作的安排意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各镇及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从汛期气象分析看。近年来,极端天气呈频发态势,如去年夏季南方诸省出现大范围超常规和超预期的暴雨,冬季北方出现少有的干旱,新疆冬季融雪造成洪灾等。今年4月份以来,我国的湖南、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都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损失严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自年以来,我县已有15年未发生流域性洪涝灾害,使得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增大。今年6月份我县降水量为114.0毫米,比历年平均值(80.3毫米)多4成,是去年同期(38.2毫米)的3倍。另据省、市气象中心预测,今年我市汛期降雨比去年同期偏多,主要特点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短时局部洪涝和伏旱均有可能发生。我县6月30日晚降水4小时达150毫米,而以北却不到1毫米,凸显了这一特点。目前,我县距离主汛期7月15日还有10天的时间,防汛工作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时刻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迎战随时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
2、从工程抗灾能力看。近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防汛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县的防汛保安能力,但我们仍应清醒的看到,我县的防汛工程基础仍很薄弱。一是部分水利工程运用多年,老化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二是主要行洪河道内种地、栽树、搭围埝、桥下垃圾、挖沙取土等人为设障多,严重阻碍洪水下泻,改变洪水流态;三是城区在建工程多,部分地段排水设施尚不完善,城区防洪能力仍应进一步提升。今天5月份以来武汉、长沙、北京等相继发生严重的城市内涝,凸显了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偏低、设施老化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河道、堤防、城镇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度汛。
3、从抗灾思想准备看。我县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使得部分干部群众对洪水的突发性认识不足,产生了松懈厌战情绪,心存麻痹侥幸心理。这种思想状况,一旦洪水来临,很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各镇及有关部门一定要强化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切实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职责,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未雨绸缪,常备不懈。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二、抓住重点部位,把握关键环节,全力做好迎战暴雨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前,我县已进入汛期,有效防御随时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已经进入实战阶段。各镇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将各项防汛工作做足、夯实、抓到位。结合我县实际,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1、完善防汛预案体系,确保汛情监测预报预警到位。要积极修订完善《滦河防洪预案》、《县防御台风预案》、《县防风暴潮预案》等各项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各镇及有关部门也要根据自身实际,修订完善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通讯保障等应急预案,确保汛情发生时能够紧急应对,迅速抢险。要建立气象和水雨情监测预报预警制度,提升预测预报水平,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力争做到准确识别汛情,科学评估风险,正确处置险情,努力做到灾害损失最小化。
2、加快度汛工程建设,确保防汛工程发挥作用到位。度汛工程建设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保障。各镇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汛前的时机,立即行动起来,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抓紧实施好小青龙河清淤等防汛工程,认真筛选境内河系的险工险段和堤坝隐患,迅速予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清除行洪障碍,确保早日完工,有效发挥其抵御洪水的作用。
3、抓好沿海工程和船只管理,确保沿海防汛安全到位。我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把防风暴潮灾害放在突出位置。有关镇及相关部门要认真搞好沿海防汛检查,加强海堤、水闸的巡查、抢护和加固,及时修复破损危险地段,真正消除海上隐患。并要按照属地管理落实防御风暴潮责任制,加强辖区船只管理,准确掌握船只出入情况,风暴潮来临前,及早通知海上作业人员回港避险,确保灾害发生时海上渔船、渔民能够安全转移。
4、加强城区防汛工作,确保城区安全度汛到位。城区防汛历来是我县防汛的重点。近年来,我县城区建设发展较快,但城镇防洪设施标准不高,一遇大雨,部分县城路面积水严重。因此,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城区防洪排涝设施的维护,加快城区防洪工程的治理,对雨水泵站、排水明沟暗渠、管网等设施进行检修,对淤积严重部位重点清挖,提高城区防御洪水的能力。确保居民区不受淹,供水、供电不中断,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5、强化应急值班和巡查排险,确保汛期指挥调度到位。严格汛期值班制度,强化汛期信息沟通,对防汛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汛期,各镇及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不断岗,并向社会公开值班电话,同时上报县防汛办。汛期值班不仅要有领导带班,还要有技术人员值班,汛情紧张时行政责任人必须坚守岗位,主持工作。防汛办要带头落实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做好督导检查,切不可掉以轻心,铸成大错。要加强汛期巡查工作,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理。
6、坚持防汛抗旱并举,确保统筹兼顾到位。今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严重旱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正确认识抗旱和防汛两项工作的关系,本着有旱抗旱、有汛防汛的原则,统筹兼顾、旱涝并防,针对可能发生的旱情,切实增强抗旱意识,通过科学调水、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设施适时蓄水等抗旱措施,确保生产生活需要,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真正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
三、强化责任落实,密切协调配合,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防汛工作涉及全局,关系重大,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各镇及有关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形成防汛工作的强大合力。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要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责任制、分部门负责责任制、技术参谋责任制、防汛岗位责任制。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防汛抗旱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检查,把握全局,科学调度,靠前指挥,避免因工作差错和失误,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每位防汛一线的同志,都要增强责任重于泰山意识、防汛保安意识、分级负责意识、依法推动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2、强化统一指挥。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省防洪法实施办法》,把防洪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防汛,严明纪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是指导防汛抢险、应急指挥的最高机构,各镇及有关部门要服从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严肃防汛抗旱工作纪律,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防汛调度、人员转移、物资调运、队伍派送等一系列命令,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行其事。防汛期间,凡是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发出的通知、指令都必须坚决执行。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拖延不办、拒不执行命令、擅自变更指令、和贻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依照党纪政纪,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3、强化责任分工。各镇及有关部门要在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积极主动为防汛抗旱提供有效服务。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站在防汛工作前列,不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和水情的预报情况,为党政领导开展工作当好参谋助手;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科学的预报手段,不断提高气象预报和雨情测报的及时性和准确率,近年来气象部门服务经济意识强,预报及时准确,应予以表扬;财政、工促、商务、县社等部门,要早安排、早部署,保证防汛资金和物资的供应;通讯部门要保证通讯畅通,确保汛期信息和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电力部门要保证水利工程用电和抗洪抢险、排涝、救灾的电力供应;交通运输部门要保证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及群众安全转移的及时运送工作;公安部门要强化汛期水利工程的安全保卫,维护好防汛抢险秩序和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卫生部门要做好医疗救护和灾区疫病防治等相关工作;宣传部门要及时报道防汛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突出人物及模范事迹,鼓舞全县干部群众防汛抗洪士气。在全县上下形成准备充分、反应快速、指挥有力、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确保防汛任务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