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计算机;实践教学;措施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工作。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内涵,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一直把课堂教学放在首要位置,而把实践教学当作辅助教学手段。由于实践教学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而开设,使得教师和学生同时对实践教学产生重视不够的现象,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态度不认真,把主要精力全花在理论教学上,学生对实践教学更是不当回事,认为只要在理论上能通过考试,会不会动手都是其次。这一现象阻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实训条件配备不完善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实验设备配备相对滞后,并且对既定的学生人数,增加实验设备的投入非常困难,软件设备相对于硬件则更不乐观。还有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数目有限,实训室数量也较少。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干扰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差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能否顺利就业。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再加上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很少有高职院校能够拿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于一般的教材都不配备实践教学部分,因此在实践教学进行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实验内容的安排相当随意,所布置的实验内容往往没有经过验证。
(四)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再加上软硬件设备的影响,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学生独立操作训练的必要时间不够,使学生的实验基本功较差。二是对学生实验的要求管理不严,包括学生实验人员的组织、实验中的因材施教、实验准备的检查和实验结果的考核等。三是教学方法上习惯于灌输,没有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时忽视了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一)树立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主渠道的观念
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同时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了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实践教学不仅是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更是是提高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渠道。
(二)增加设备投入,不断完善实训条件
我们必须积极挖掘潜力,维修旧设备,补充新设备,切实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充分保证学校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作,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应该对设备的淘汰和更新进行有预见性的提前申报;二是将更多的申报集中在部件的升级上,而无需整批更换,从而节省经费。三是重视知识产权,对一些重要软件设备的购入要放在和硬件设备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正版与试用版、盗版差别很大,并在实践教学中可能会直接影响效果的软件。安排专门的计算机实践指导教师来指导学生实践,同时要有专业人员维护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实训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还有进一步拓展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改善实习、实训条件,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顶岗”实训,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三)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
高职院校必须注重与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市场对计算机从业人员所需掌握的技能要求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从而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训课时既要训练基本技能,又要训练专业技能和综合性技能,将实践教学环节直接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人才
一方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学力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校企之间有序流动,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另一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聘用机制,适当引入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培养学生技能意识
本着立足行业,结合实际,实战演练,促进就业的思想。采取预赛广泛参与,决赛重点选拔的形式,以赛促学,以赛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技能竞赛,展示自我水平,了解同行状况,知己知彼,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凸显个人技能特长;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的要求,设置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项目,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六) 在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教学过程的主要方法,同时根据具体知识的特点和学情辅以其它教学方法。二是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为他们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与时间,使其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三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让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学分,并注重平时实验与实验考试成绩的合理比例,坚持考试不合格者必须补修的制度。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计算机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计算机实践教学在整个计算机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搞好计算机实践教学将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提高;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4045-02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教师,对如何提高和优化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该文从四个方面对计算机学科教学进行思考,阐述了课堂实效最大化的有效对策。
1 在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
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的缺失是现行教育的一大缺失”。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既是各种心理矛盾与冲突的多发期,又是他们人格健康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全面形成,情绪易于波动,认知易于扭曲,意志脆弱,生理、心理正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在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以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
在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尊重生命,还能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提高他们技能操作水平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文输入法”一节内容时,教师把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励志文章和心理健康文章作为范文供学生自选打字练习使用,如《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必须跨过这道坎》《心理暗示》等等。原本枯燥无味的打字练习因学生喜欢自选的文章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边阅读边练习。在阅读和练习中这些文章内容的精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重视生命的价值,勇敢面对人生遭遇的挫折,妥善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避免焦虑情绪的激化和不良转移,长此以往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又如在讲授“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一节内容时,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青少年生命教育爱心大使—洪战辉”的报告文学,然后让学生围绕“受助、自助、助人、助己—当代中职生自立自强、创造精彩人生”为主题设计制作一期电子报刊。学生阅读报告文学后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他们十分投入本次电子报刊设计制作中。他们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渠道查阅了洪战辉的相关资料,接着他们根据所学到的文字处理软件知识,精心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然后师生一起来欣赏点评电子报刊作品。在本次课后的很长时间内,生命教育的话题和洪战辉先进事迹仍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讨论话题中。在计算机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使课堂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课堂,交流和谐、合作共赢的课堂,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 采用主题讲座形式拓展补充教学内容
在现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诸多教材版本中,由于版面限制或有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没定论等原因,一些有关计算机使用健康常识或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没有正式编入教材,成为了教材编写中的盲点,但这些知识在现实中又很实用。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充分挖掘资源,比如利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对未编入教材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有效的补充,教师在讲授完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题讲座的形式拓展补充未编入教材的知识点,这些补充的知识点有助于原有知识的补充,提高学生理解掌握新旧知识点的效果,拓宽学生计算机知识面,以便跟上新形势的发展。教师在讲座中要特别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内在联系。比如在讲授“计算机键盘指法”一节内容时,如何正确健康使用计算机知识没有编入教材,而正确健康操作计算机对于个人健康是很重要的,不正确不健康的操作行为会增加人体疲劳,造成病痛和伤害,那如何养成正确健康使用计算机的操作习惯呢?笔者在讲授教材“计算机键盘指法”这一节内容后,适时增加了以“正确健康使用计算机”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者的用眼卫生、用手卫生、用脑卫生、坐姿、放松锻炼等正确健康的操作习惯和行为。在讲座过程中,应用口诀、动画、病例等多种形式呈现讲座内容,采用学生讨论、角色扮演、体验等教学方法,学生接受效果好、反响强烈。在后续的上机课中,笔者对学生上机习惯进行重复强调和提醒纠正,长此下去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又如在讲授完“因特网(Internet)应用”一节内容后,教材中没有提及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文明上网,上文明网的知识点。那如何提高本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延伸教材的知识点呢?笔者针对这种情况适时增加了一节以“走出青春的‘迷网’——试谈青少年‘网德’建设”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包括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瘾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方法,加强青少年网德建设的途径,健康安全上网,提高辨别能力,十条上网安全规则等知识。[2]通过本次讲座之后,在后续的上机实践课或课外上网时间,很多学生面对网络信息或网络游戏都有意无意进行了筛选和判断,减少了对网络游戏的关注,降低了沉迷网络染上网瘾的可能性,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滑入虚拟网络游戏世界。
3 运用项目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切实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作了一定的探究,发现“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完成一系列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解决了中职学生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的问题。笔者将项目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一些操作方法运用于计算机学科教学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了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 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好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能更好地展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做中会”的教学理念。
如在讲授《Flash二维动画制作》中的“遮罩层动画”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设计制作了遮罩层动画“探照灯实例”的项目任务,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名学生,每个小组模拟一家动漫设计公司。公司各个角色扮演如下:客户——教师;项目经理——小组组长;成员——小组同学;接着由教师扮演客户,由各组的项目经理和客户(教师)交流,听取客户对本项目任务的需求。接着各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客户需求,小组成员开始分子项目进行分工设计,一个子项目完成后,交由客户审查,由客户对本项目提出改进意见,再实施下一个子项目,直到完成整个项目任务。所有小组都完成项目任务后,在全班进行一次优秀动画作品展,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创意。每个小组都精益求精,创作出了很多精美的“探照灯实例”二电脑动画作品,接着教师对每个小组和每个作品进行小结评价,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再请每一个同学独立设计制作遮罩层动画“放大镜”项目任务,巩固前一项目任务的知识点,结果他们设计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制作出了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作品。通过项目教学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快提高,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职场基础。[3]
4 开展课外兴趣活动,通过竞赛提升专业技能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觉得知识学不完而兴趣盎然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计算机某方面有浓厚兴趣。如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课程;有些学生对画画感兴趣,喜欢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有些学生有设计灵感,喜欢网(站)页制作;有些学生喜欢动漫制作等等。[4]为充分挖掘这些学生的潜能, 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可以有计划的开展计算机课外兴趣活动,相应开设“硬件组装兴趣小组”“平面设计兴趣小组”“网站(页)制作兴趣小组”“动漫制作兴趣小组”等等。通过这些兴趣小组的开展,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专业知识面。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如汉字录入竞赛、硬件组装竞赛、电子报刊设计竞赛、网页(站)设计制作竞赛、动画设计制作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发现不足,努力朝着更高的专业方向发展,为更高一级的竞赛活动选拔储备人才。
总之,计算机学科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要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应从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入手,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计算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一定会寻找出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 黄缨.生命教育融入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践[J].广西教育,2008(36):36-38.
[2] 黄培忠.走出青春de“迷网”—试谈青少年“网德”建设[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05(1).
[3] 石金炳.中职计算机教学要做到四个“面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125.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预算管理 预算控制 决算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际工作中主要任务则是: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完整、准确的编制单位决算。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这一系列的任务从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到最后决算都体现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做好经费的预算管理,从而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疾控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预算编制
(一)编制原则
由于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经批复后需严格执行,没有特殊因素及相应政策的允许,年中财政不办理正常经费的预算追加。因此疾控机构要依据“预算法”和预算会计制度组织收入、科学合理的安排支出,做到量入为出。
(二)编制准备
1、核实各项基本数字
主要包括事业单位机构数、人员编制数、在职实有人数离退休人数、房屋建筑面积、机动车辆数、设备台数等基本数据资料。
2、分析整理上年预算执行情况
统计上年已发生月份的累积实际执行数,预计全年收支数;分析上年度事业计划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分析各项资金来源及变化发展情况;分析物价、收支标准及定员定额变化情况;分析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上年出台的有关政策对预算期收支影响程度;等等。
3、分析研究影响预算期收支的有关因素
预算期内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变化情况;预算期内各类人员实有数或定员比例的变动情况;预算期内需要购置和维修的设备设施基本情况;预算期内市场物价、收支标准变动情况;预算期内新出台的政策对收支影响情况;等等。
(三)编制流程
(1) “一上”阶段,为每年的6―7月份,单位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事业发展计划和收支增减因素,提出预算建议数或收支概算,经主管部门卫生厅审核汇总报财政厅。
(2)“一下”阶段,为每年的8―10月份,财政厅参照单位提出的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审核分配单位预算指标。
(3)“二上”阶段,为每年的11―2月份,单位根据分配的预算指标正式编制年度预算,并逐级汇总由卫生厅报送财政厅。
(4)“二下”阶段,为每年的3―5月份,经法定程序审核后,财政厅正式批复单位预算,单位按批复的预算执行。
(四)预算编制
1、收入编制
根据财政状况以定员定额方式参照以前年度测算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及财政拨款补助数;综合分析近几年收入状况,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增收或减收的因素科学预测非税收入;同时根据单位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合理测算各种项目经费。
2、基本支出编制
由于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包括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具体项目有: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及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医疗费、住房补贴和其他人员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包括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具体项目有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费用、差旅费、维修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费、福利费、一般购置费和其他公共用费等。基本支出测算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制度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标准和支出范围,虽有文件规定但与现实差距过大的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3、项目支出编制
分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新增项目是本年度新增的需列入预算的项目,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预算管理级次申报;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通过了严格的申报程序,纳入单位年度预算的项目。延续项目是本年度及以后年度预算中继续安排的项目。除财政部门批准以前年度结余结转的项目外,本年的项目支出预算实行零基预算。同时现行《财务规则》也规定,在申请项目支出预算时,还应填报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它是项目绩效目标审核、预算资金确定和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4、预算报表体系
预算报表是通过规范、统一的数据表形式对单位年度综合收支计划信息予以全面、完整的反映;是预算信息的主要格式载体。首先“一上”阶段,单位通过系列报表提出预算建议数,具体表分两部分一是**年度山东省级部门基本支出、业务类、一般投资类项目预算表和结余结转资金情况表、二是**年度山东省级部门执收收入支出预算情况表、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二上”阶段,单位根据财政厅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草案由具体的预算报表体系组成。它包括“入录表”和“预算表”。“入录表”用于入录或修改基础预算数据,实行数据库管理;“预算表”主要用于审核、汇总、输出预算数据,是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从“入录表”中提取数据由软件自动生成的。
二、预算执行
(一)预算收入的执行
疾控机构在贯彻国家政策、财税法规的基础上安排组织收入,对各种非税收入如:检验、监测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应缴尽缴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对取得的各项收入含财政授权支付拨款和财政直接支付的款项做到及时入帐。同时核对财政额度到账通知中资金的类、款、项内容是否与财政批复的用款计划相符。
(二)预算支出的执行
1、用款计划的编报
财务人员按照单位的年度支出预算,每季度前10天,提前向财政厅报送下个季度的基本支出用款计划,以保证单位及时使用资金,提高资金支付效率,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同时由于本单位实行统发工资,所以务必认真测算工资统发数额(包括新增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留足全年统发工资基本支出指标的基础上,再编报基本支出授权支付计划,防止因授权支付申请过多而导致统发工资难以正常发放,财务工作陷入被动等情况出现。
2、严格预算支出管理
财务人员收到财政厅批复的用款计划后,可在分月用款计划内进行资金支付。首先根据不同性质的支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划清各类资金的界限,不能相互挤占。其次,各项支出不能突破预算,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支出预算调整。同时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及时核实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各种支出的执行数,分析预算支出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及早解决应尽早解决。以免影响单位的正常预算、决算以及下年度的预算。项目实施中自觉接受财政厅的监督、指导;项目完成后,根据新的预算管理要求,及时组织验收和总结,实行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并将项目绩效考评结果上报财政厅。
预算支付方式:依现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其预算支出的支付方式分别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财政直接支付是由财政厅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帐户。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工资支出、政府采购项目。 财政授权支付是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中的单位零余额帐户既是执行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功能的帐户。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帐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性支出和零星支出。
三、预算调整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的调整,或者一些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客观情况的影响,会导致预算计划赶不上情况的变化,为了避免预算收支与客观实际情况脱节,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并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卫生厅或者财政厅批准后,财政厅审核并提经或转报上级政府审定通过后执行。单位同时根据预算的调整,相应增加财政补助收入或压缩项目支出。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典型性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等,均应编制追加预算;例如政府采购专项的重点实验室设备购置,由于执行过程中供货方原因,导致项目持续延期,400万的项目仅完成了225万,剩余175万。财政决定调减计划追减预算175万。
四、决算管理
(一)年度决算的意义
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年度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通过编制决算,可以系统地整理预算执行的实际数据,全面分析预算管理和预算资金使用效果的经验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措施。同时决算编制对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及提升后续预算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决算编制前的准备
年度终了时,对全年的预算收支、会计帐目、财产物资及有关财务活动等,进行全面的核对,结算和清查。
(1)核对年度预算收支数字:包括省财政、卫生厅、与本单位之间的全年预算收支数字,核对通过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财政拨付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经费预算数。预算的追加追减、预算的划转调整。
(2)清理本年预算的应收应支款项:对本年度的各项应缴国库预算收入认真清理,做到及时足额上缴,对本年度应列支出也要在年终前全部列支。
(3)清理往来款项
(4)清理财产物资
(5)对帐:年终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有关数据通过转出功能导出数据并与会计帐薄进行核对,提前做好与省财政有关部门的对帐准备工作,执行对帐时分别核对三大部分― 预算指标数、年度指标支付数、结余指标,同时每部分都含基本支出、普通专项支出、政府采购支出。
(三)编制决算报表及决算说明书
1、通过预算数字、会计数字、基本数字来填写决算报表数据
尽管每年的决算报表都修订一次,但都是在上年度决算的基础上,根据本年度预算管理体制及其他制度变化情况,本着有利于总结全年预算执行情况,符合预算管理要求制定的。具体报表有: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支出决算表、收入表、支出表、收入决算明细表、支出决算明细表、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资产负债表、国库集中支付预算执行情况表、资产情况表、基本数字表、机构人员情况表、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等。事业单位事业基金增减变动情况表、事业单位专用基金增减变动情况表。
2、编写年度决算分析说明
内容包括:本单位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有收入情况、支出情况、结余情况),对支出超支或结余、收入超收或短收的原因分析;业务计划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如免疫规划生物制品的管理);各项事业发展的成果和费用支出分析(如参与或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管理);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改进的建议。
五、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
新“财务规则”增设了“财务监督”的内容,体现出财务监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得到了充分保障,也保证了预算的完成。通过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促使单位各项收支按预算的进度进行,并保证了业务工作的资金供应,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并加以解决,因此促进了事业计划的完成。所以疾控机构要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并主动接受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单位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并严格执行监督部门依法作出的决定。
参考文献:
[1]杨光焰. 政府预算管理 [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2011
[2]王金秀,陈志勇.国家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贾明春.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4
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已经成为当今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人们也获取到了越来越多的碎片信息,同时人们对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信息需求日益提升。只有传统出版业也融入其中,才能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协调出版商、服务商,并为读者提供能对个人知识进行收集、管理、再创造的工具。本文采用了J2EE技术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对知识管理平台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重构 全文检索 云计算 非结构化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获取方式及知识用途的改变。传统出版方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因而相应的读者市场逐渐流失。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出版行业进行重新整合,并改进出版方式。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软件系统将知识出版、知识服务商进行了整合,从而达到行业整合,使整个行业能紧密合作、急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同时通过互联网及电子阅读方式,进行低成本、快速传播,满足人们个性化、良好阅读体验、知识资产管理、知识再创造需求。
1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对数字出版物管理系统、知识云系统、前台用户系统这三大系统的功能设计及系统之间信息共享设计,将知识出版、知识、知识聚集、知识管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将原本信息孤立的出版商、知识服务商及终端读者三个角色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为读者提供知识管理工具,方便读者对私有知识的搜索、管理与再创造的同时收集读者的行为信息,从而发现终端读者的潜在行为。通过信息推送服务为读者推送更有价值的信息。
2 整体架构设计
2.1 系统采用的技术简介
本系统是基于J2EE技术开发的,采用了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方案,用Struts、Spring、Hibernate实现MVC模式。采用Apache的CXF组件实现RESTFUL-SOA。用Json数据格式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还采用了MongoDB这种NOSQL数据库进行文本信息的存取。通过数据抽取、OLAP等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发现读者的潜在需求。采用客户端定时向服务端发启HTTP轮询请求,服务端根据数据分析与发现的结果向客户端进行信息推送服务。使用Lunce对存储在MongoDB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分词、预索引,从而实现对文本信息的全文检索功能。采用BMMAnalyzer进行文本分词,用TF-IDF算法(即:词频及反文档频率计算)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与历史特征样本集进行对比,最终实现自动文本分类。采用知识重构拓扑图的方式,实现知识重构。
2.2 系统整体架构简介
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独立的存储单元与业务逻辑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系统整体架构图如图1。
如上图所示:(1)数字出版物综合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出版社对电子出版物的储存、出版物的审批、出版物的等管理。(2)知识库系统:主要用于从其它两个系统中收集各种知识定义、知识描述及相关文章,并进行自动文本分类。同时知识库系统还包括了市场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市场营销分析、决策功能。(3)用户知识管理系统:即前台用户系统,主要用于满足终端读者用户私有知识的收集、分类管理、私有知识的查询、知识再创造等需求。
3 数字出版物管理系统设计
数字出版物管理模块包括出版资源检索功能、出版资源管理功能、出版资源管理功能;用户管理模块包括有用户添、删、改、查、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打开后台服务系统网页后用户要以一定的身份登录,不同身份的用户将赋予不同的功能操作权限。一般可以将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员用户,另一类是操作员用户。管理员用户主要负责操作员用户的管理,包括操作员用户的添加与删除,并赋予操作员相应的操作权限,并且管理员还可以对后台服务系统所有功能进行操作。操作员的工作主要是对数字出版物的存储管理、数字出版物审批、管理。
3.1 用户管理模块
当用户拥有用户管理权限后,他可以浏览所有用户及其基本状态信息。此用户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用户查询。点击要查看的用户后可以用户具体信息进行浏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及权限信息。该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自由的创建用户、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对用户的密码进行修改及控制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在权限管理模块中此用户可以通过创建角色的方式为用户赋予相应的权限,同时也可以为用户逐个赋予权限功能。
3.2 数字出版物管理模块
具有此模块权限的用户可以对数字出版资源进行添、删、改、查的操作,并可以对数字出版资源相关版权页信息维护。可以人工对数字出版资源进行分类归档。对数字出版资源能进行审批、管理。
4 知识云系统设计
知识云系统主要包括了知识云管理模块、知识挖掘模块及知识推送模块。知识云管理模块包括知识采集、知识加工、知识管理、知识功能,相应功能会在不同页面进行操作并显示操作结果。知识挖掘模块要知识仓库管理、知识自动分类功能。知识推送模块主要实现用户偏好、用户推送功能。
首页是登陆页面,知识云系统主要是给知识维护人员操作,因而知识维护人员登陆成功后可以直接对所有的模块进行操作。
(1)知识云管理系统。能从不同途径中获取的知识资源(包括数字出版物资源、网络知识资源)进行资源集聚、人工信息抽取、人工关键字抽取、人工分类、知识正式。
(2)知识挖掘模块。系统可以对已经入库知识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对用户阅读的知识进行阅读行为关联性分析。(3)知识推送模块: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根据性别、年龄、地域等用户信息并结合用户阅读行为特征,分析出用户潜在的阅读需求。根据这些潜在的阅读需求向用户自动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知识。
5 前台用户系统设计
前台用户系统由知识获取模块、知识维护模块、知识编辑模块、知识重构模块组成。
知识获取模块包括内部检索功能、外部检索功能、其它知识获取功能;知识维护模块包括私有知识检索功能、私有知识存储管理功能、私有知识分类管理功能;知识编辑模块包括知识文本简单编辑功能、自定义标签加入功能、知识文本展示功能;知识重构模块包括知识定义功能、知识关联功能;
前台用户相对后台用户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种类型的用户身份,那就是客户端用户。客户端用户也可以进行分级,这类分级主要用于限制可以获得的知识资源及私有知识的存储量,对客户端用户的操作权限本系统中不进行限制。本系统暂不对客户端用户进行任何分级。
(1)知识获取模块:知识获取主要用于用户从知识云系统、数字出版物管理系、互联网、及其它方式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文本信息。(2)知识维护模块:对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的知识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知识信息进行添、删、改、查的管理,对知识信息进行自动或人工分类管理,对私有知识进行搜索。(3)知识重构模块:构建知识重构拓扑图,在拓扑图中对重构知识进行基本定义、知识细分定义、知识扩展定义、知识关联。根据知识定义系统自动到私有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知识,并形成与知识定义相关的知识集合。同时提供用户可以手工获取或补充知识集合。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是今后电子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读者、知识服务商、出版商之间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顺畅流动并加以利用,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知识再创造为社会生产技术的革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旨在便于读者的知识管理及系统中各角色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为知识管理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树林.知识处理论:实现知识处理环境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Guus Schreiber,Hans Akkermans,Anjo Anjewierden.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The CommonKADS Methodology[M].MIT,1999.
[3]史忠植.知识发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5
[ 关键词 ] 会计电算化 实践性 思考
高职院校而言,其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精髓所在,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化、创新实践教学,促使其科学、规范,进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到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就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理论的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该是既掌握会计理论又懂得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其任务就是培养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以及具有高素质的会计实务人员。
关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有着特殊的要求,它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从事过具体会计实务工作的很好,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达30%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则十分重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
学校也要加大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力度,输送一批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那些问题?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那些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才能培养出更适合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在教学环节,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训
1.注重学生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合理的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会计电算化就是对会计知识和处理工具的延伸和拓宽。因而,会计电算化类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在会计基本理论教学基础之上。从以往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学习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一些问题和障碍,就是会计知识不扎实,例如对凭证类型、会计业务的处理与非法对应科目的设置、往来账与现金流量的管理、自动分录与报表公式的定义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为了搞好会计电算化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新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通过提问、提示或讲解使学生回忆有关的会计知识,温故知新。使学生首先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在电算化实训教学中进行运用。
2.加强实训,实验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高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大部分经济类高职院校都有会计电算化专业,而且几乎都具有电算化实验室,但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却差异很大。应该说,真正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并不多。软、硬件滞后于目前实际中的应用,没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模拟数据系统,实践过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并不少见,从教学设施上就无法保证实训需求。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把学生分组,模拟经营企业,例如金蝶公司或用友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经营沙盘”,提高学生的全局意识、经营水平、会计核算和协调能力。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案例,教师进行指导,不断完善该案例,利用财务软件生成资料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财务软件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进行相关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由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时方向集中在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会计、出纳等相关工作;同时中小企业也有实行ERP系统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加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利用动态演示,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观察边动手,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教学交互性极强,教学过程容易控制,教与学结合紧密,能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可将会计案例教学法大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相应商品化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与办法[7]。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强化系统性;可以运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案例实训,让学生同时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账的全部工作,也可对学生分组进行协作教学,让学生对一个系统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
四、积极开展、实现校企合作,提高学校高职教育的办学渠道
在建立实验室进行教学的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校企结合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以便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同时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也有利于学校开辟多种办学途径。学校可与软件生产或经销公司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培训。
校企合作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和软件生产或经销公司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高级培训。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以面向社会招生。二是和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学科调研。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或者以一个企业的电算化业务为实例,编写系统的实验教材。三是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利于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
具体到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中,校企结合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 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人才。从教育产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而企业是这些“产品”最终的消费市场,学校必须时时明确来自“市场”的需求。学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全方位地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同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正如同志所说:“从学校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从企业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21世纪,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不断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在跨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对我们新一代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精通会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要掌握计算机技术,这样才可以适应信息化时代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完善,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应用型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钟齐整 罗宏科: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009.11.
[2]李萱:关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 2007.11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6
预算管理对于我国事业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都会做好合理的安排,从而保证了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资金和专项项目资金,有助于保证事业的日常运转和专项的有序进行,达到预算管理设定的预期目标。预算管理不仅仅只是预算的简单编制,而是要贯穿于事业单位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做到事先预算,事中执行监督,事后评价,通过不断的循环,来提高预算管理和运营的效率。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事业单位运营更加的健康,同时资金的效率更高,促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让单位的管理制定更加规范,最终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在2013 年 1 月 1 日,我国财政部宣布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施行,相比较于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和增加,通过更加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合理的预算口径,来促使预算管理更加的规范和具有科学性,从而体现了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在国家层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让旧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的规范和科学化管理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规定来计提折旧,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进行“虚提”,而不需要在计提折旧时计入支出。这种情况不仅能够保持事业单位的预算口径,而且还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了解到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变化,这样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了解到自身的内部成本,从而为预算提供数据基础,来提高于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对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得到的加强。对于财政补助的核算口径,增加了科目来进行规范,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和结转能够有更加清楚的账目。这对事业单位的更加严格财务预算,资金的合理利用效率,资金的流转情况都能够有效的得到改善。对于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情况,新的会计核算有了更加严格的区分。对于财政补助,在要做到专款专用的同时,对于财政补助的结转不能转入其他事业单位的部分的结余,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能够更加的规范,避免结余的不清晰造成事业单位资金短缺问题,促使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现有的科目体系进行了改善,通过会计科目的设定对事业单位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对旧的会计科目进行完善的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的核算内容,科目的明确的设定,使得科目能够更加的具体,对于资金流动能够控制的更加严格。同时对于计量口径的确定也进行了相应的完善,这样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预算变得使得这些变得更加的便捷,也使得这些操作更加的科学规范。
(四)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参考了国际惯例,对于会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和补充,改进了报表中的项目和结构。改进后,事业单位的不仅能够更加清楚的对收支情况进行反映,而且对于事业单位的结余情况也进行了反馈,这就使得会计报表更加的具有科学性。科学性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加清晰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更好的满足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二、新制度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事业单位编制预算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预算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做好资金规划,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的资金运转。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收入项目更加的细化,特别是财政补助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对支出科目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于事业单位的支出,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区别开了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补助支出。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与财政补助项目的收支情况分开,有助于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对单位的非财政补助情况进行预算,有利于事业单位了解本身的营收情况,做到合理预算,从而提高预算的科学性。
(二)加强了预算监督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预算过程中非常的强调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模式,做到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评价过程中的时时监督,贯穿真个预算管理过程。在新事业单位制度下,改变了以往重视预算编制放松管理的情况,提高预算管理和监督人员要意识,增加他们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严格的预算管理能够增强预算的作用,提高资金的效率。新会计制度在科目上更新和完善,使得监督管理变得更加的顺利和有效。在监督管理情况下,预算管理能够更加的有效率,促使事业单位能够科学的安排资金运用,使得自身发展持续健康。
(三)提升了预算评价的有效性
预算评价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判,在新的制度下明确了财务部门在预算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情况下能够明显的提高单位绩效评价意识,同时在预算管理的同时,将绩效管理融入其中,并贯彻到预算中。同时将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分开,在提高预算效率的同时,对于预算最后的评价质量也有非常大的提高。对于财政资金加强了管理,使得财政资金能够保证财政支出项目的使用,这样能够区分各个预算最后执行的结果,从而有利于做出更加有效的预算评价。另外,其他科目的科学规范化也有助于使得预算管理的资金使用得到细化,从而能够使得预算更加的具体,通过不同的科目进行预算管理,使得资金的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安排,从而有效的提高预算执行结构,最终提高预算评价的有效性。
三、新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有待提高的方面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原有会计制度不足和新的经济形势下得以出台,能够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服 务,欢迎您的光临dylw.net]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虽然新的制度出现,预算管理对于现实中复杂的财务问题,仍然会存在一定的薄弱面,因而了解到新制度下预算管理的薄弱面有利于我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视现有问题,避免问题,做好财务预算,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效率。
(一)预算管理方法不明晰
在预算管理过程,新制度在设定科目时,对于“事业支出”科目下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没有给出非常非常明确的界定,这就会容易造成混乱。对于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不能进行准确判断,一方面会给预算编制造成困难,另一方面还会因为不能判断造成不统一,会降低预算管理的准确性。管理方法不明晰,使得口径不统一,预算管理不规范,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降低预算的科学性,最终降低了预算的效果和资金的效率。
(二)预算管理受人为因素影响
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事业支出”项目下的支出包括了经费支出,而对于项目的“专项支出”在人员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则会容易造成混乱。预算管理人员在界定不清楚的情况下,会凭借以往经验来进行编制预算,这样也会造成口径不统一,预算资金执行较为随意,造成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影响日常收支的预算情况,从而影响预算的执行,最终导致预算效率不高。
(三)单位预算管理滞后制度要求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在13年1月1日出台,但从事业单位的制度完善和监督上观察,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相对于滞后新制度的要求。新制度的新变化需要单位财务人员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要改变以往积累的经验,来适应新的制度要求。同时,不同事业单位在业务单元和资金来源上也各不相同,在现有的制度和科目设置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重新的将资金来源重新归入不同的科目,这不仅给财务编制人员增加的工作量,同时对于预算管理的执行和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包乌云格日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探析[J].管理视野,2013;09(下)
[2]何海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