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1
进入考古学的初步发展期(1867—1919年,自此进入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美国人庞皮利(Pempelly,R)等在中亚土耳其斯坦的考察和安努遗址的发掘研究中应用动物考古学方法研究动物骨骼,证明牛、羊、猪尚处于从野生向家养的过渡状态,丰富了早期农业的珍贵考古学资料。[6]近乎同时期,在美洲的分类描述阶段(19世纪40年代—1919年),戴尔(Dall,WH)利用在阿拉斯加贝丘遗址发掘过程中获得的脊椎动物遗存,结合狩猎工具和容器等考古遗存,按经济形态和生态环境的差异进行了科学的地层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年代序列,从而开创了美洲动物考古研究的先河。[7]在考古学的成熟阶段(1919年—20世纪40年代,属于考古学分类与巩固期的前一阶段),文化生态学思想对考古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部分考古学家摆脱了以遗址为中心的文化—历史方法的束缚,与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合作,借助生态学方法,通过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研究来重建史前环境和分析史前人类的食谱,进而了解古代人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过程。[8]20世纪20年代英国科学家约翰?马歇尔负责对印度河流域青铜时代哈拉帕文明的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利用动物考古研究成果阐述摩亨佐达罗城市文明的经济类型。[9]20世纪30年代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ierreTeilharddeChardin)和我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对安阳殷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了夏商时期的气候环境。[10]杨钟健对章丘城子崖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骨骼进行了属种鉴定[11]。
进入考古学的转变期(20世纪40—60年代,属于考古学分类与巩固期的后一阶段),从以层位学和类型学为研究手段的文化历史研究转变为以人类生态学思想指导的、大量结合自然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的古代社会重构的研究。西亚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研究就充分利用了动物考古的研究成果。[5]这一阶段在美洲出现了人类行为的文化功能解释的趋势,以环境为背景来复原考古学文化的多学科研究,就充分体现了动物考古学的作用。[12]步入考古学发展新时期的新考古学出现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在传统考古学重建文化史(主要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重建)的基础上,美洲考古学家以复原或重建文化形态(生产力、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为主)、解释文化过程(主要是文化发展的动因,属于过程考古学范畴)这两个更高层次的研究为目标,以进化论、系统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思想指导,通过物质遗存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更全面、系统地解释文化发展的过程。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和聚落形态研究中有关适应环境的生存战略(包括食物、供给、聚落和维持战略)研究,使动物考古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13]西亚的农业起源有关狩猎到饲养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也得益于动物考古的微观研究。[14]在考古学发展新时期的当展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动物考古对于新学派中社会考古学各种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5]在探究古代人类精神世界的认知考古学有关肖像象征意义的研究中,动物考古知识的应用也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16]考古学流派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的适应性与系统平衡上,提倡生态学、进化论和辩证法相结合,这一过程中美国学者威廉?马夸特对肯塔基西部贝丘遗址采食者的研究就体现出动物遗存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17]在社会学中程理论被引入到考古学后,在将其作为连接经验性考古学材料与高层次文化理论解释的桥梁的过程中,刘易斯?宾福德(LewisBinford)最有代表性的工作之一就是记录了许多影响动物组合特征和条件的自然过程,并将这些过程应用到考古记录的解释中。在这个成功的中程理论应用研究范例中,动物考古的作用功不可没①。[18]综上所述,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动物考古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贡献,在提高人类对古代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北美为代表的国际动物考古学发展历程在梳理了动物考古与考古学渊源关系的前提下,根据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将动物考古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新审视一下,有利于正确评价亚洲动物考古在整个世界动物考古领域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考古学发展息息相关,国际上动物考古研究也是以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最早,以北美的阶段性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以北美为代表的国际动物考古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形成阶段、系统化阶段、综合化阶段。第一阶段或开始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动物考古工作的贡献主要在第四纪地质及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年代学和地层变化研究方面[19],如揭示人类的古老性,确定早期人类如何生存以及如何获得食物并重建古环境。这些贡献主要建立在应用地质学的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法的进化论理论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以及历史学方法处于全盛期,而动物材料并未被纳入考古学文化范畴当中。第二阶段或系统化发展时期(20世纪40—50年代),动物考古工作者致力于两个相关的目标,即了解动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以及认识人类行为的时空变化。这就要将理论及方法植根于如物理及生物等大量学科的系统性引入。大量分析性和人类学研究伴随着如下两个概念的出现而产生:中程理论和用来检验生存对策的经济和生态学模式。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强调方法的重要性。第三阶段或综合化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开展的历史时期动物考古研究以及大量开发出来的模型和预设对考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化生态学和人类学理论特别注重生态学和环境学议题,在动物考古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研究适应、生存对策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可以这样说,这一时期动物考古充满了所谓新考古学的思考。[20]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逻辑推理方法由归纳转变为演绎。
动物考古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回答考古学问题的研究层次基于达格拉斯?J.布尔(DouglasJBrewer)在《考古学方法与理论》所做的关于动物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目标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各种论题按着研究层次划归到不同的组分中(见表1)。[21]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生物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范畴内的各种理论框架下,动物考古学研究所涉及的考古学问题大多处于中等 研究层次,只是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学探讨的问题处于基础性研究层次;哲学范畴内,除了方法论里数据搜集处于基础性研究层次之外,绝大多数理论框架下动物考古研究所涉及的考古学问题处于高等或者极高等研究层次;文化遗产管理范畴的均变论涉及较高等层次的研究;系统论范畴的社会经济生态理论框架下探讨的考古学问题处于极高等研究层次
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2
:社区、空间、城市社会学。
。从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史来看,社区与空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学者们通过社区和空间对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过程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什么?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考察社区与空间是如何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焦点,以及研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本质与规律,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与变化的逻辑,从而找到确定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方法。
社会学起源于早期社会学家对城市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的关注。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罪恶是不可忽视的。齐美尔认为,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与传统社会中的人相比,工业化社会中的城市人是冷漠的、有计划的。迪尔凯姆认为,新的工业秩序将取代早期的生活方式,即工业城市社会分工产生的有机统一将取代前工业时代化村庄个人通过血缘关系建立的机械结合。可能是看到城市已经进入社会学家的视野,作为与乡村的对比。当早期社会学家关注城市问题时,他们将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类型进行讨论,社区的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社会学家普遍承认,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一方面,工业革命形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都市,聚集在于城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社会阶层分化,这种分化将在地域上表现出来。在《社区与社会》中,滕尼斯从集体形式、规范、价值观和关系形象来审视人类的共同生活,并将农村和城市社区分别定义为“社区”和“社团海盗”。1前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以家庭、村庄、友谊或信仰群体为基本形式,后者是指城市中基于理性选择、利益和契约的社会组织。虽然社区和协会定义了两种不同的“人群聚集”的性质,但社区本质上是一个区域性的生活社区。后来社会学家继承并发展了社区的概念,一些社会学家将其应用于城市社会的研究。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继承了齐美尔的主要观点。与马克思和迪尔凯姆一样,齐美尔将城市的性质归因于更大的社会力量的影响。在齐美尔看来,资本主义和货币经济产生的现代性将通过城市或大都市的人们的行为得到明确的表达。罗伯特·帕克、阿尔比恩、斯莫尔、路易斯·沃斯等学者都熟悉齐美尔的理论和思想。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追随齐美尔,关注于城市的活动模式。帕克发现,20世纪初美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混乱和骚乱,在本质上与生存斗争非常相似。因此,他将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分析。“人类是群居动物,他们无法独自生存。相对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保护,还需要合作伙伴的合作。”[1]大量的人是不同的聚集在城市地区。这些差异化的情节甚至会通过吸引同质化的人来强化自身的特色。对于这样的人群聚集,帕克用“社区”的概念来描述它,并将社区概念的焦点从最初的“强调社会整体关联方式”转移到“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帕克的定义使社区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帕克引入人类生态学理论对社区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社区是在一定区域内组织起来的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生态系统。在这里,人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帕克带领芝加哥学校将城市作为一个社区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第一个城市社会学范式——人类生态学,标志着城市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0多年来,城市社会学研究一直以城市为既定前提,试图理解城市容器中的生活方式,从社区角度探讨城市形成和城市生活方式这两个主题,这是传统城市社会学的阶段。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2]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也不例外,但将研究范围限制在城市,社区作为城市人活动和居住的载体,已成为最佳分析领域。在谈到社区概念的翻译时,还指出,“社区是指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每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但社会不是一个社区。”人类生态学派研究城市社区在生物、经济、文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和变化的生态过程。城市主义将某种人类生活方式与城市和城市地区(内城、外城和郊区)等不同的生活类别(物理空间)联系起来,并通过三个方面了解不同社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反映出的特点。因子生态学以经济因素(教育水平、就业、收入)、社会因素(阶级、民族、种族)、家庭因素(年龄、婚姻、子女)为基本变量,描述和概括社区的异同、特征和变化。。。学术界一致认为《社区的研究》和《社区研究》有两种模式,前者将共同体视为客观的、相对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后者视共同体为“透镜地区”为了理解其他社会问题,[4]传统城市社会学对社区的研究大多属于后者。他们不停留在简单描述社区面貌的层面上,而是通过对社区的分析和观察,了解城市人和城市社会的生活状态,,为了从城市社会的构成和发展规律中寻找城市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以及一系列的经济重建,导致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城市危机。传统的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问题和现象是由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引起的,这些现象和问题已不能用既定的观点来解释。法国社会学家卡斯特1968年出版的《城市社会学》真的有吗?他认为所谓的城市性不是由人类的生态过程造成的,城市人口分布是阶级和种族等社会因素的产物,这是由更加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在他的领导下创立的新城社会学改变了传统社会学将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做法,将城市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认为现代城市作为工业城市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影响的结果。城市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区域,即一种空间形态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透视社会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空间已成为该学科的实证研究对象。新城市社会学将城市视为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反映,回归到城市社会学兴起之初的研究概念,即社会学家将城市置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这样,各种宏观社会理论自然成为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空间的参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发现,一些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评的学者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并没有直接或明确地研究城市和空间问题,他们应该补充和发展这些问题。为了将城市空间融入社会,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空间看起来是同质的,完全像我们发现的客观形式,但它是社会的产物。”[5]在列斐伏尔看来,任何生产方式都会产生相应的城市空间形式,如城市中部地区是一个商业功能区,人们分散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这种空间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的结果。美国历史学家哈维继承了列斐伏尔的思想,指出生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资本投资产生了城市空间的物质设施和要素,如工厂、道路、学校和医院。
和卡斯特进一步运用理论来解释城市空间。他深受阿尔都塞结构理论的影响,将城市视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卡斯特认为城市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功能是经济的,这种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消费上。因为城市是一个空间单位和一个社会单位,而空间在本质上只是物质存在的条件。这不是事情本身。具体而言,在研究中,空间不能成为概念单位。空间要想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必须在空间单元和社会单元之间保持一致,传统社会学研究的失败在于未能证明这种一致性。传统的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既定的空间来研究城市中的所有问题,并没有产生一个具体的城市社会研究对象。“他们只是将资本主义的过程,如竞争和个人主义,描述为城市的固有性质。因此,他们只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解释经验主义。”[6]列斐伏尔的空间研究也缺乏真正的研究对象,因为生产是按区域组织的,例如,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位于不同的城市,工厂和管理部门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地区。生产可以解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形态,但它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的身份认同。基于这些批评,卡斯特指出,集体消费的社会单位与空间单位是一致的。集体消费是由集体组织和管理的消费过程。其消费材料涉及住房、医院、社会服务、教育、文化设施等,这一过程依赖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空间边界。因此,集体消费是根据空间单位组织和供应的,该空间单位由资本主义劳动力再生产体系的要求决定。
作为新城市社会学流派之一,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学思想相结合,分析了与城市空间形态相对应的社会现象。代表人物英国城市社会学家雷克斯(雷克斯)和摩尔肯定芝加哥学派(摩尔肯定芝加哥学派)关于“社区不同城市居住着不同类型的居民”的说法,但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人们自然竞争的结果,而是个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获得住房资源的结果。另一位代表帕尔认为,《城市经理人》决定了不同类型城市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布,进而决定了城市资源的分布模式。
新城市社会学创立了空间生产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透视城市社会的概念工具。这座城市是在太空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城市社会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城市发展演变的深层逻辑。空间生产及其视角构成了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尽管存在差异,但他们都关注城市社会。虽然城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定义。那么,什么是城市?传统的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人口聚集体或区域性社区,而“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的机会,特别是特殊和异常类型的人。城市生活充分展示和放大了人类的各种个性和特征。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应该将城市作为实验室或诊所来研究人类特征和社会过程。”[7]新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包含权力、阶级、资本和冲突。它是一个微观社会。城市包罗万象(家庭、教育、劳动和休闲),其特殊性在于规模和规模。城市社会生活最紧张,人口最集中,这在社会失范最有可能出现,因为人口集中有利于或促进某些社会进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只是社会发展的条件活动和事件,而不是原因。因此,学者在研究城市问题时必须探究问题的原因。根本原因是通过了解城市社会的现状来找出最基本的社会运行机制。
城市概念的张力决定了城市社会学无法确定研究对象与社会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例如,家庭社会学和学校社会学都有一定的研究对象。他们以家庭和学校为分析单位,研究这些对象所包含的具体社会关系。与城市不同,它所承载的不是那么多的城市社会关系或城市社会过程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存在。社会学家探索了现代城市,以展示社会内部的整体运作过程。城市社区和城市已经成为学者们洞察社会的对象。城市透镜的定位使城市社会学家倾向于用宏观理论来分析城市社会。在这种研究逻辑的限制下,城市社会学形成了一种确定研究对象的特殊方法。结合城市现状现状,引入解释性理论进行分析。同时,这一过程必须与社区和城市这两个空间单元相结合,因为它们是社会活动的容器。
20世纪初,美国三大城市之一的芝加哥,大量移民涌入。帕克、他的同事和学生非常关注移民和同化问题。在帕克看来,城市是由不同人群的态度和情感组成的。这个过程隐藏在小型社区环境中。他的任务是以物质共同体为分析对象,了解人的相互依存和适应过程。沃斯认为,规模、人口密度和异质性使不同的社区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学城市的任务是“揭示大量异质个体聚集的住宅典型的、相对长期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8]尽管沃斯提出的人口密度、规模和异质性来自生态学的角度,但异质性“无意识地结合了文化的观点。异质性表现为生活方式,是阶级和生命周期的结果。沃斯的城市理论大多继承了齐美尔的城市思想。20世纪60年代,欧美爆发了城市危机,导致工人失业、住房短缺、居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欧美城市不断出现贫民窟骚乱和种族冲突。然后,国家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公共部门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此期间,出台了大量的城市改造规划,各项福利政策也不断完善和完善。社会学家们也开始关注城市公众,特别是穷人和少数民族,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政府的城市政策应该为谁服务。新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资本积累、阶级斗争、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空间场所。学者们希望研究国际经济秩序、资本积累、社会阶层和国家权力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在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约翰 厄里)看来,城市是一个由为生产而消费的主体组成的社区,也可以称之为“太平洋地区相对独立的劳动力”。每个城市都由大量的生产性家庭组成,他们需要为劳动力再生产维持消费服务,并争夺消费资源。卡斯特鉴于美国一些城市公共服务短缺导致的社区居民抗议运动和城市骚乱,重点是集体消费。在英国,由于住房短缺和工人严重失业,雷克斯和帕尔等学者关注城市住房和公共资源的分配。
确定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方法不仅支持了整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而且为社会科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
确立了学术界公认的四个研究对象:生态社区、生活方式、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是合理的,因为它们反映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城市的鲜明特征。正如卡斯特所说,这个城市不是自变量,而是一个因变量。它受政治权力、社会制度和国际环境的支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城市的形态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任何城市社会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各种因素不断集中,特别是大量人口涌入。人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和适应是当时社会学家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新城市社会学家如卡斯特的研究抓住了当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城市体系的一些重要特征:随着国家地位的上升,国家全面介入社会生活,这与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完全不同。此外,这四个研究对象分别植根于社区和城市空间,从城市的角度发展了城市社会学。正是因为
对城市社会学对象的确立是以社会为背景的,城市社会学现有的四个研究对象都抓住了一些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人类生态学派的生态适应研究得到了主流功能社会学的肯定。帕森斯将社会组织功能的前提条件定义为综合性和潜在性因素。沃斯的生活方式关注已成为现代社会学家关注异化的思想基础。雷克斯关于种族不平等和冲突的研究也被纳入了种族社会学的研究。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研究已经从桑德斯扩展到一门新学科——消费社会学。今天,这些触及当代社会理论核心的研究仍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例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整合问题在本世纪初再次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当时芝加哥学派面临着各种亚文化冲突,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主导文化。如何适应和融合各种文化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城市社会学的小而精的人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卡斯特指出,在21世纪,我们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和城市空间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个过去围绕一个中心发展的城市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区、郊区、远郊、城镇和多中心都市区的混合体。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个人、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虚拟社区兴起并作用于真实社区。在此背景下,区域研究、文化认同、社会传播、时空压缩、虚拟社区等诸多领域都被纳入了城市社会学的视野。自城市社会学诞生以来,其研究对象的确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学者们多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梳理和批判,而对确定研究对象的方式和方法却鲜有讨论。事实上,后者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更大。城市社会的特殊性在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空间维度。人们在城市中的聚集就是社区,社区自然成为城市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容器的社会运作,空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城市分析。对社区和空间的关注也创造了城市社会学的两个基本主题:城市主义和城市化。任何研究都必须着眼于社区和城市空间,从特定的理论视角选择能够支持城市社会学理论建构的研究对象。
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史上有几个不同的研究对象,这主要是由于于城市的透镜作用。不同取向、不同立场的学者用城市的镜头观察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现象。随着全球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城市与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城市的规模效应仍然是影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城市现实的关键因素社会也成为全世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城市与社会关系密切。一方面,社会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导致了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城市社会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更多新的社会理论的引入。在
看来,城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这为城市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卡斯特、戈蒂纳等学者指出,新世纪绝大多数城市增长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型城市化时期。基于中国城市镜头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理论,创造不同于西方的研究视角,探索中国独特的城市发展过程,透视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丰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促进城市社会学的发展。
引用
[1]帕克。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65。
[2]吉登斯。社会学[M]。由李康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3]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6.
[4]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1,(4):185-208.
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3
关键词: 文学; 生态学; 伦理学; 转向; 对话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18-02
前言
生态学转向和伦理学转向是当前的文学跨学科研究领域出现了两大转向,这两大转向相互影响,互为对话。生态学与伦理学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转向令人吃惊,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的生态学和伦理学具共同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生态学和伦理学以上的共同点和发展趋势为二者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融合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二者在文学研究中对话。
一、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学生态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态学和伦理学领域都出现了巨大转折――两者都向着非还原论的、跨学科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生态学从一门纯生物科学发展为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学科,派生出了人类生态学、心理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同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过去有关“文化―自然”关系的各种假说逐渐被一种相互依存又有所差异的新的观点所取代,这种观点融合了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各种学科,即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文明并不排除在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能量循环之外独立存在,恰恰相反,这三者间互相依赖且后两者是人类文化的灵感之源。同时,文化生态学还注意到文化作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自我指认的发展态势,虽然其他各个学科也越来越关注人类文化对自然的依赖性以及自然在文化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但是只有文化生态学对文化演进与自然进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了辨析,遗传规律决定着自然进化;而信息与交流则是人类文明的演进的主要动力。
很多的学者致力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葛雷格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精神生态》(Ecology of Mind)中首次对生态与文化进行了类比。彼得芬克(Peter Finke)认为贝特森的观点融合了部分系统理论的概念。这对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学分支也同样适用。文学都拥有自己的能量,都在遵循自己内部的力量进行着自我更新,这种不断的调整自我的能力让其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又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葛诺特(Gernot)和哈特穆特布约默(Harmut Bohme)等哲学家所提出的生理文化生态学对贝特森的精神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作了补充。
因此,以语言和交流为目的的文学本身即是“文化生态主义”中的典型形式。文学以各种全新的方式探索着文化系统、人类和非人类的之间的关系,并不断的在探索中获得了自身创新和更新的强大力量[1](P49-60)。可以说,文学在语言和更广意义上的文化理论中发挥了生态式的作用――将原本的理性中心结构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极富变化的形式;原本的“逻辑空间”具有线性的、概念化的思维方式,而文学将其转变为非线性、复杂的反馈关系的“生态空间”。由于该观点认为,精神和生理,理论与生活,人类社会和非人自然间的相互联系组成了人类所负责任的必要背景,因此文学的这一作用同时也明确包括了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来说,文化生态学是“对话多向式”的而非“单项式”的,因而它与其他文化以及科学都是紧密相连的。正因如此,生态学,尤其是文化生态学,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渐演变成了跨学科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
二、伦理学、生态学、文学生态伦理学
与此同时,伦理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强调丰富性、多样性以及交流性。伦理学领域也逐渐的向生态学和文学逐渐靠近。可以说,文学、生态学和伦理学三门学科似乎同时发生了相呼应的转变:生态学开始关注文化,而伦理学则开始强调生态和文学,文学则向二者转向。
在伦理学的文学转向中,理论家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2],保罗利科(Paul Ricoeur)[3]从不同的角度所指出伦理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文学的叙述性模式。它需要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坚实的例子。文学可以以充满想象的方式超越自我的桎梏,实现伦理学的价值。一方面,伦理区别于道德,当伦理学为人的思想和行为设定了一整套固定的、传统的且客观的规则体系的同时,它对道德体系亦做出了十分准确明了的界定。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念要求树立“全新的伦理直感”[4]。艾迪加普拉滕(Edgar Platen)和马蒂阿斯梅尔(Mathias Mayer)致力于将这种带有叙述性、虚构性和比喻性的文学研究中的文字的力量与其中所蕴含的伦理观念结合起来。梅尔摒弃了传统的道德说教。对“文学伦理学”进行了着重阐释,展示了大量当下的文学伦理学理论[5](P5-20)。
在伦理学的生态转向中,艾曼纽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提出的观点也许是近来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他认为只有当人实现对其他事物或者人的义务才有可能实现最高的价值。这是伦理学首次涉及生态问题,而这是前所未有的。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哲学家让・佛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属于隐士的学科”[6](135-13),且这门学科与语言、文本及文学一样具有反推论或超越推论的力量。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尝试超越了人类社会,扩展到了动物世界中去。其1999年的作品中表述:“我存在因为我是动物”[7](372)。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从束缚人类的“人类世界”,向“人和动物间的过渡地带’进行探寻”。在德里达看来,这是一种跳出了人类中心论的眼光来思考和叙述的思维方法,比在哲学模式,它更容易在文学模式中得以实现。因为后者可以使我们以“动物”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它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特性。
伦理学、生态学及文学组成了人文学科的跨学科框架,这一框架日益成为当代论战的焦点。斯瑞内拉・艾文诺(Serenella Iovino)从生态学的角度反思了哲学伦理学,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艾文诺把这一全新的伦理学角度称为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文主义。托马斯克莱文思(Thomas Clavies)进一步发展了列维纳斯的理论,对由生态学所激发的伦理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正是由于以上理论的诞生,才使得当今的伦理学与生态学的共同之处变得尤为明显。也正是因为上述理论,文本范式和文学范式逐渐演变为上述学科间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和连接手段。目前,国外的文学批评中的生态伦理学研究可谓如火如荼。
结束语
20世纪以来,由于认知论的偏差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空前加大了对地球资源的掠夺,人类这种肆无忌惮地破坏地球生态资源,归根到底是一种扭曲的生态伦理观在起作用,这已经引起全球知识界的忧虑,包括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是记录人类生活、精神的重要手段,文学史是与地球的发展史同步的。文学必须要反映人类发展的真实、原生状态,这样的文学才有存在的实际意义。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将文学的力量有效的应用到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来。因此文学生态伦理学研究赋予了文学作品更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Hubert Zapf. The State of Ecocriticism and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as Cultural Ecology [A]\\Natur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Transatlantic Conversations on Ecocriticism[C].ed. CatrinGersdorff and Sylvia Mayer. Amsterdam: Rodolpi, 2006, 4969.
[2] J. Hillis Miller, The Ethics of Reading [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7.
[3]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M].trans. Kathleen Blamey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1992.
[4] Judith Butler, Giving an Account of Oneself [M].New York: Fordham Univ. Press,2005.
[5] Mathias Mayer. Literaturwissenschaftund Ethik [A]\\Theorien der Literatur: Grundlagen und Perspektiven [M].ed. Hans Vilmar Geppert and Hubert Zapf.Tubingen, German: Francke,2005,5-20.
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4
[关键词]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环境,媒介生态学
Abstract:Thispaperemphasizesontheoriginationanddevelopmentofmediaecology,anddeeplystudiesanddefinestheconceptsofmediaecosystem,andthenadvancesthe“six-boundary”theoryonmediaecosystemstructure.Thispaperalsoputsforwardseveralenlighteningandforecastingthoughtson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mediaecology.
Keywords:MediaEcology;MediaEcosystem;MediaEnvironment;MediaEcology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逍遥游》
一、为什么“媒介是条鱼”
媒介是什么?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杂志;是通讯、网络、计算机;是手机、是信纸、是工具、是机器、是CCTV、是新闻集团、是时代-华纳……是信息传播的中介。不!媒介是条鱼。
当我们把媒介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观察的时候,媒介更像是条鱼。这条鱼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小可以小得置于掌上,甚至让你肉眼看不见。我在给学生讲解传播学时,常常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信息的传播就好比鱼把水和养分从嘴里吸入,经过传播者的选择加工成为信息内容产品,再经过不同的传输渠道传给受众,最终形成的反馈和影响还又回到水里。
按照孔德划分社会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信息传播的研究划分为传播静学和传播动学。传播静学是指对传播现象的结构性分析,一个传播现象的静态分析就象剖析一条鱼的解剖图;传播动学则是把传播现象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动态地观察,就象一条静态的鱼又突然动起来,活蹦乱跳地游弋在江河湖海中。社会中有无数的媒介,象无数条鱼,每天在吸进呼出,循环往复地做着信息处理与信息传播的工作,在维持社会信息系统的大环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大鱼,有小鱼,有大鱼吃小鱼,也有小鱼吃大鱼。
媒介和自然环境一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由媒介系统每天提供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成为像水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媒介这条鱼也与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死相关。生态环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媒介生态学是借助于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延伸和发展。
以往的传播学理论说到底还是对传播现象的一个静态分析,至于对传播的动态研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是一块尚待开掘的研究领域。正如邵培仁教授所指出的“当代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微观的传播过程及其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工作关系﹐而不太注重大众传播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之间和它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更没有积极探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1]。”媒介生态学这个概念的提出,给了我们研究当代传播现象和动态传播的规律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这似乎给面对瞬息万变的媒介陷入困惑的大众传播研究投来一道曙光。
为什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条鱼,这里面有几层意义:
首先,我们要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
其次,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
最重要的是,我们既然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那么,就要以生态的观念来看媒介,就要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和研究,要保护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媒介的大量死亡,就像漂在水面的死鱼。实际上,很多媒介已经死掉了,只不过是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死而不僵而已。
那么,既然我们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下进行考察,媒介生态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我们展开媒介生态研究的时候,对媒介生态研究的渊源和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确认。比如:最早开展研究的学者有哪些?有什么观点?用什么研究方法?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媒介生态研究,还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媒介生态研究;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媒介生态系统是怎样的构造?什么是媒介生态平衡?什么是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研究有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下面我们着重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媒介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1、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
应该说,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展开,来自于我国传播学者的自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那样是从海外引进。尽管美国学者开展媒介生态研究和日本学者开展媒介环境研究要比我们早很多年,但似乎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最初的展开与他们并没有什么渊源。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从一开始学者的关心就侧重在媒介的发展生存环境研究方面。国内传播学界的有识之士似乎有不谋而合的共识,邵培仁教授最早发表了媒介生态研究的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论文开了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先河;张国良教授也开展了媒介生态方面的课题研究;童兵教授在论及中国传媒市场格局的文章中也使用了媒介生态的概念[2],张立伟等的“入世一年的四川传媒生存环境变化”[3],表现出媒介实物研究方面的专家也对媒介生态问题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媒介生态颇有见地的观点和研究。这种研究意向和研究意识,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似乎有一种默契。但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很模糊,需要深入探讨。
2、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
从全球来看,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在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中,又分为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提起媒介生态学,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多伦多学派和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当然,不可否认由一群多伦多大学的媒介学者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多伦多学派在媒介生态学理论的早期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哈罗德.英尼斯(HaroldInnis)和著名的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是这个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也应该被认为是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物,当然其代表人物还包括EricHavelock以及EdmundCarpenter等人。但是,美国的媒介生态学者却把芒福德看作是比英尼斯等更早的先驱者。美国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有关“媒介生态”理论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国学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4]。在这本书中,尼斯卓姆将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的“技术与文明”的论述作为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同样地,另一位美国学者昆斯(Kuhns)也将芒福德(Mumford)作为他编篡的“主要媒介生态学者名录”的第一位。因此,他们倾向于将芒福德看作是整个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芒福德也被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和哈罗德.英尼斯(HaroldInnis)这两位学者提到,被称为是最早介绍媒介生态的概念和研究传播技术对人类影响的人。
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被看作是纽约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纽约学派并不象多伦多学派那样所指的是一所单独的学校,而指的是纽约这个城市中的媒介生态学者的群体。纽约学派早期的成员包括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NeilPostman)和尼斯卓姆(C.Nystrom)、哥伦比亚大学的LouisForsdale、福德哈姆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的约翰.库克(JohnCulkin)、皇后学院的GaryGumpert和CharlesWeingartner、曼哈顿的TonySchwartz等等。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NeilPostman)是最早正式提出“媒介生态”概念并将其建设成纽约大学一门课程的学者[5]。虽然芒福德的确将媒介与传播学、文化、科技和城市放在一起研究,但实际上,他无论是在媒介研究领域还是在传播学领域都没有被视为一个伟大的先驱者。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大众传播和城市化是大众社会研究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谈到技术,芒福德的技术理论对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理论是有影响和关系的。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生态学”一词是德国媒介学家E.海克尔1869年提出的;eco-源自希腊文,意思是“家”或“生活场所”,-logy意思是“学问”。海克尔在其动物学著作中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后来,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6]。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芒福德将媒介与生态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很多其他的媒介生态学家仅仅只是将生态学作为了一种隐喻,但芒福德却将人类生物学和科技学上的一些习惯转化为了研究过程中具体的、可行的方式。而在芒福德之前把生态与人类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学者是戈德斯(Geddes)。戈德斯的思想对于芒福德和英尼斯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戈德斯(Geddes)是一位苏格兰的生物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到了植物学、生态学以及古生物学、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人类学、宗教研究、城市学等等诸多领域。戈德斯的“人类生态”的观念在芒福德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他的兴趣范围的确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人类生态学”是戈德斯(Geddes)思想中被人们常常提及的一个。
多伦多学派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同样也受到了戈德斯的影响,戈德斯对那些芝加哥学派的著名人物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戈德斯(Geddes)也通常被看作是纽约学派和多伦多学派之间联系的桥梁。戈德斯的“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论题在芒福德早期的作品中反复出现[8],并且成为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的中心主题[9]。甚至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是戈德斯而不是芒福德或英尼斯[10]。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英尼斯和芒福德的思想里,媒介环境的概念都已经产生并且明确了。
不少学者往往对媒介生态学的一些论点有所误解,草率地以科技决定论一词来作否定。例如,传媒生态学创始人之一的麦克卢汉的理论,从六十年代起,就一直受到西方马克斯主义学派学者的抨击,不断的攻击其理论没有考虑到传媒的政治经济背景,缺乏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的认识媒介。当然,这些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之批评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批评者提出的问题,是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不是传播的问题。
3、国际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研究各种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以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解析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媒介生态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例如﹕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之前,他们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对当时的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信息?基于什么理由他们会如此定义?当时的人是如何去建立其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认同?什么是他们的历史观和知识论?文字的产生、新媒介的产生对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认同有什么样的冲击?
兰斯.斯瑞特(LanceStrate)与凯萨.曼孔卢姆(CaseyManKongLum中文名:林文刚)是现在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兰斯(Lance)的研究着重在媒介生态思想的研究;凯萨(Casey)的研究着重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解析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并且他的研究以中华传媒与文化研究为中心,以各种传媒的发展和其符号、信息特性为依据,来分析历史、政治、社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们在2002年4月在《新泽西传播学杂志》上主编了一本有关「媒介生态学的学术渊源的专辑,该专辑中的七位学者主要围绕媒介生态学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11]。
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在日本也很早就受到关注,六十年代,最早提出“信息产业”的梅倬忠夫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展开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的。不过,日本学者倒是一直没有准确地使用“媒介生态”这个概念,而更多地用的是“媒介环境”,由于信息科学和社会信息学在日本比较盛行,使得日本的媒介研究也多少带有信息科学的色彩。在媒介环境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东京大学的社会情报研究所和在九十年代末成立的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中,2001年出版的由月尾嘉男和滨野保树、武邑光裕合编的《媒介环境原典1851-2000》[12]一书是比较有价值和份量的媒介环境研究著作。
三、媒介生态系统的“六界”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媒介生态系统(mediaecosystem)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一词是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的[13]。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样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14]。
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和区域也在变化,变得移动化和虚拟化。媒介变了,环境变了,媒介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也将发生变化。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媒介的工作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媒介生态系统变化也会导致社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如一滴湖水、培养着细菌的瓶皿、小沟、小池、花丛、草地,大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以至包罗地球上一切生态系统的生物圈。媒介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按照人类活动范围可分为村落、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等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以城市或区域来划分。应该是基于某个区域或城市范围内的媒介个体、媒介种群以及媒介与个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我们经常把“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的概念混淆在一起,难以分辨。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媒介环境则是一个相对中观的概念,有时这两个概念又是交叉的,我们采用“媒介生态环境”这个概念也许更恰当。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媒介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活环境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生存发展来说则是媒介的生态环境。它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媒介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媒介环境中的媒介变迁、转化和传播规律,探索它们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等。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两个概念的区别是:前者着眼于媒介环境的整体,而后者侧重于媒介彼此之间以及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两个概念很相近,但前者突出人类在媒介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
媒介是多样化的和大量的,媒介生态系统的划分方法也是多样的。地球上的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通讯、网络、计算机等;每天运行在邮电系统中的邮件有数以千亿计;每天发行的报纸也数以亿计;人类拥有的电话有数十亿部;更有数十亿台电视供人们收拾节目;数亿台电脑连着因特网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媒介的种类则更多,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传播方式也变化多端。
由于媒介变化太快,媒介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按照媒介的发展分为早期的“新闻媒介”到“大众媒介”,到“传播媒介”,再到“信息媒介”的概念,还可以按内容分为新闻媒介、娱乐媒介、通讯媒介和网络媒介;也可以简单地分为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报社是媒介,报纸也是媒介;电视台是媒介,电视机也是媒介;到底哪个是媒介呢?看来,每种媒介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周全之处。
在媒介生态学中,我们可以参照生物学家的办法来划分媒介系统。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5界系统。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6界系统[15]。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媒介系统划分法是: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在社会信息系统的传播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把媒介生态系统划分为六界:媒介符号系统、媒介资源系统、信息处理媒介系统、信息储存媒介系统、信息传播媒介系统和信息接收媒介系统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时会使这六界媒介系统之间相互转变和融合。
[page_break]
媒介生态系统的“六界”一界二界三界四界五界六界
媒介系统媒介符号系统媒介资源系统媒介管理与规范系统信息处理媒介系统信息传输媒介系统信息接收和储存媒介系统
科技数字化网络化宣传部硬件、软件光纤、卫星芯片、纳米
文字、图片广告、读者新闻出版署报社发行网新闻纸
语音广告、听者广电局广播电台电波收音机、磁带
图、声、文广告、收视广电局电视台微波电视机
图、声、文广告、收视广电局有线电视台光纤电缆电视机
图、声广告、观众广电局制片机构发行网录像机、VCD
图、声、文、数字广告、使用者、消费者电讯局计算机因特网计算机、芯片
图、声、文广告、收视广电局、电讯局卫星电视台卫星折射器电视机、芯片
图、声、文广告、观众文化部制片厂电影院胶片、VCD
图、文购者、读者新闻出版署出版社书店书
3、媒介生态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探索全球范围内媒介生态变化的规律。媒介生态环境总是不断演化的,媒介形态变异也随时随地发生。为使媒介生态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了解媒介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基本特性、结构形式和演化规律等。
第二,揭示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同媒介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媒介系统为这个巨大的信息系统的运转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的子系统,其中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内容资源的生产等。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信息的活动,不断影响社会环境也不断影响媒介系统。环境既是媒介的产品的消费者,又是媒介的资源。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L.DeFleurandBall─Rokeach)指出的:媒介生态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在于目标﹐另一方面在于资源。生活在一个社会的部分意义就在于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其它的人﹑群体或系统控制的资源,反之亦然。”[16]人类生产和消费信息资源的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必须使社会的信息资源足够丰富和信息传输渠道保证畅通,整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持相对平衡。因此,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列入媒介环境发展的内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必须考虑传播规律和媒介生态环境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探索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媒介生态环境变化是由媒介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研究信息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进媒介形态的各种变化。同时,还必须研究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同社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控制信息污染和信息生态危机。
第四,研究媒介生态危机和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发达国家对应信息危机和媒介生态问题的研究包括几个方面:60-70年代主要是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的治理;80年代侧重研究信息安全和信息犯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媒介产业的数字化和全球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媒介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媒介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和管理手段,从区域媒介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利用信息系统分析和媒介生态的规律寻找解决媒介生态问题的最优方案。
任何媒介的生存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同类媒介之间有互助有竞争,不同媒介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媒介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资源与社会环境。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对周围环境和条件的各种需要,如受众资源、传播技术、广告资源和传播制度等。各种媒介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表现为媒介的特性。因此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媒介系统与媒介种类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成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四、关于媒介生态学发展的思考
2002年11月,笔者去美国参加全美传播学大会,并应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会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的学术活动,与几位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学者兰斯(LanceStrate)和凯萨(CaseyManKongLum)等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我发现我们与美国学者之间对媒介生态研究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立足点是从人出发,研究方法上以文化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但丰富多彩且多元化,研究的面也很广很杂;而我们国家的媒介生态学研究目前的切入点,主要立足于媒介,方法上接近政治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以下是笔者关于媒介生态学研究地发展和趋势的一些思考。
1、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如果我们需要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进行确认的话,是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媒介生态学(mediaecologystudies)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研究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媒介生态学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类:一个部类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另一个部类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可能把这类研究称为媒介环境学更恰当。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生态学体系。人与媒介环境的研究是把媒介环境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运作规律以及人与它的相互关系;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的研究则是把对媒介的生存发展影响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等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研究媒介与此之间的互动问题。美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接近于前一种研究,日本的媒介环境学研究也侧重于这种研究;而我国学者对媒介生态学关注和研究则更倾向于后一种研究。
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分支学科的展开有多种架构。比如,按所研究的媒介类别分,有报业生态学、电视生态学、网络生态学等。也可以按媒介所处的环境类别分,有国内媒介生态学和国际媒介生态学,美国媒介生态学、欧洲媒介生态学、亚洲媒介生态等。还可以按媒介生态发展的历史分,有古代媒介生态研究和当代媒介生态研究等。还有一些应用性分支学科:如媒介经营生态、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环境管理、农村媒介生态、城市媒介生态等。
2、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媒介生态学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媒介研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等是在媒介研究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媒介研究的发展史上,这些方法成为一定时期的主要研究手段。
现在,这些研究方法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综合而成现代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呈现出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统计调查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媒介生态学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媒介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对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规律。
3、媒介生态学的创新与拓展
媒介生态学研究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一方面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在进入微观领域,涉及个体媒介的传播、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系统又越来越全球化,研究也在走向宏观;微观和宏观各层次之间又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具有综合性。
研究深度在不断加深。我们对西方媒介生态学理论的了解也不断深入。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观点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了,而芒福德的“技术就是容器(container)”的观点对于我们则比较陌生[17]。容器技术是经常被忽视的一种技术形式,与工具和武器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不同,技术即容器的观点与媒介环境和技术系统这些观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工具、武器和机器是男性文化的符号,“容器”则显示出女性文化符号的特征,有机体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繁殖是女性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容器”的特征,从而扩展为建筑和城市的特征。这种理论在芒福德对女性器官延伸的论述中得到体现。芒福德将城市看作是“母性的拥抱”、“容器的容器”[18]。
4、关于学科的交叉
媒介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日益显著。例如,由媒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媒介生态学是传播学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交汇点;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媒介生态学又是心理学与统计学的交汇点;在方法论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离不开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更离不开数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是借鉴生物学,而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研究角度则可说是社会学、经济学等共同交叉的研究。
在《艺术与技术》[19]这本书中,芒福德提到了科技和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人类的技术发明与其他生物的有组织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蜜蜂按照工程学的原理来筑巢,电鳗能够产生电压很高的电击,蝙蝠早在人类之前就懂得使用它们的雷达在夜间飞行”。在《技术和人类发展》这本书中,他表达了一种更深层的观点,认为科技是生物器官的一个部分。芒福德认为科技和生物学的融合在后现代文化中既是作为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作为一个美学问题提出来的,科技和生物之间的分离是人为的,是机械化和工业化的结果。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不是工具、工业或劳动,而是语言、艺术和游戏[20]。
5、媒介生态系统的保护
世界上的媒介生态系统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媒介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它在大众传播中的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护媒介生态,否则我们将会受到惩罚。
媒介生态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保持媒介生态平衡的方法和规律。综合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整体概念,就像系统论所提到的那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现象是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控制论却是将其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通过传播和反馈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加强对社会信息系统的认识,搞清媒介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生态整体出发,对媒介生态系统“人为地施加有益的影响,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系统最优结构和最高功能,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最大的生态效益。[21]”
6、确立我们的媒介生态观那么,我们怎样对待媒介生态呢?确立怎样的媒介生态观呢。媒介生态的基本观念有一些是人类共通的,比如生态系统的理念,互动的理念,生态平衡的理念等。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化解媒介生态危机,正确而科学地管理媒介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邵培仁教授曾提倡要树立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媒介生态的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循环观、资源观。他认为,不这样就会破坏媒介的生态资源,进而危害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也使媒介失去了自身的奋斗目标和用来与社会进行交换的资源。[22]
芒福德在他的颇有争议的“庞大机器”理论也提到媒介生态的观念问题。“现代的权力国家实际上仅仅只是古代“庞大机器”政权——军队系统的升级和放大而已,只是一部完全由人组成的劳动机器而已,只是组织人力去修筑金字塔的埃及法老而已”。芒福德指出古代与现代庞大机器最为重要共同特征是“隐藏在古代和现代庞大机器之下的意识形态是为了加强权力的规模与扩大控制范围,而毫不顾及生命的需要与意义”[23]。芒福德在他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反抗着这种意识形态。
在我国,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很模糊。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已经积累了一批成果,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但是,我们未必一定要走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路子,北美的研究思路与理念和我们之间有不小的差距,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媒介生态学研究正在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媒介市场正企盼着文明的媒介生态。童兵教授对我国媒介生态状况的改变充满了乐观:“随着入世后保护期的缩短,政府角色的逐步转换,中国新闻法制同国际法的接轨,受众对传媒需求的变化,一个文明的媒介生态和更为开放的传媒市场的新格局必将在人们的期盼中呈现。目前这种前景已端倪初现”[24]。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要有保护媒介生态的意识。要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要以生态的观念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和研究。总之,媒介是条鱼,是有生命的东西,很神奇,也很脆弱。不是木头,不是石头,不是机器,不是工具,你记住了:媒介是条鱼!
注释:
[1]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2]童兵:“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新格局”,2003-1-6
[3]张立伟李之侠杨飚邓斌:“入世一年的四川传媒生存环境变化”,
[4]Nystrom,C.(1973).Towardsascienceofmediaecology:Theformulationofintegratedconceptualparadigmsforthestudyofhumancommunicationsystems.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NewYorkUnviersity.
[5]LanceStrateandCaseyManKongLum,LewisMumfordandEcologyofTechnics,TheNewJerseyJournalofcommunication,Volume8,Number1,Spring2000.
[6]R.达若著,张绅等译:《生态学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81。
[7]Novak,F.G.,Jr.(Ed)(1995).LewisMumfordandPatrickGeddes:Thecorrespondence.London,EnglandLRoutledge.
[8]Mumford,L.(1934).Technicsandcivilization.NewYork,NY:Harcourt,Brace.
[9]McLuhan,M.(1964).Understandingmedia:Theextensionsofman.NewYork,NY:Mcgraw-Hill.
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5
关键词:消费社会;大众传媒;网络文学;“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25-01
如果说前消费时代的文学大部分属于精英文学,那么进入到消费时代后的文学则更多的是大众文学。伴随工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文学作品的大批量的机械复制,文学作品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消费品。
法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哲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严格的说来,富裕起来的人们再也不被另一些人所包围,因为和那些人打交道已成为过去,而被物质商品所包围。他们并非在和自己的朋友或伙伴进行日常的交易,而从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由于促使消费不断上升的某些功能所致,他们常常把精力花在获取并操控商品和信息上。”①这说明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商品的消费和信息的交流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宰,文化的消费和娱乐功能日渐凸显。
后现代消费社会对文学的审美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时尚和消费,这种时尚和消费更注重快捷性和便利性。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紧张的生活工作之余,要选择最快捷的方式来接受文学;另一方面,传媒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审美的多种选择,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这些视听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震撼和审美愉悦。
如果说本雅明肯定大众文化的到来使传统文学作品的神晕消失,体现了作品的展演价值,使更多普通大众能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么,到了后现代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对传统的颠覆则走向了极端,一切都与物质利益相关,文学作品成了一种消费品,对作品的阅读成了一种消费时尚。面对消费文化的泛滥,我们的文学将何去何从?这不得不引起文艺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
虽然网络文学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既扩大了文学的接受者、文学的表现的范围,也扩大了创作者的范围,而且网络文学的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娱乐性、多样性等特征也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学,但是我们并不能排除网络文学带来的弊端:网络文学铺天盖地的袭来,其中良莠混杂,难免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网络文学。
后现代消费社会下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学销蚀着文学的边界,文学与非文学日渐变得难以辨认区分了,在网络文学到来之前,传统文学虽然也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但并不像现在这样危机四伏,一些传统文学的研究者们面对这场危机,重新抬出了“文学性”,企图为处于危机中的文学寻找到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文学性”源自俄国形式主义,罗曼?雅克布逊说“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亦即使某一本书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②强调“文学性”也就是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然而, “文学性”的探讨在后现代背景下的解构大潮中却显得过于陈腐了。但是,文学的边界的消解给文学带来的冲击使得文学研究者们的危机感加重,“文学性”便成了他们面对网络文学的袭击和消费文化的泛滥的冲击的有力工具。
卡勒说:“文学性”的定义之所以重要,不在于作为鉴定是否属于文学的标准,而是作为理论导向和方法论导向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阐明文学最基本的风貌,并最终指导文学研究。卡勒认为,不是文学本身需要“文学性”,而是文学研究、文学理论需要“文学性”,“文学性”是因为有了文学研究者,并从他们坚定地“文学”中抽象出来的。
20世纪20年代,俄国形式主义者们对传统的文学的外部研究不满,希望另辟蹊径来寻找研究文学的新的途径,提出了 “文学性”,将研究转向文本自身,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突破。但是它的局限也在实践中暴露了出来,当它走向穷途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时下人们又重新提出“文学性”,主要是针对消费社会文学的泛滥,目的是重新引起人们对文学的关注与重视,企图规范文学。
可以说,在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的消费社会时代,单纯提出“文学性”是不能解决文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的,正如当年俄国形式主义走向穷途一样。因此,规范和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6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Open Access Source
Abstract Ope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ecology , the concept of open source, the classific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ecology of the laws and principles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y open access source we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build a sharing open access source ecosystem, explained the role of open source sharing of the elements of the ecosystem and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open source.
Key words open access source; resource construction; sharing; ecological systems
近年来,开放资源随着开放获取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着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变化,逐渐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开放环境中研究图书馆如何构建生态化的开放资源体系,优化馆藏结构、提升用户服务成为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资源建设的理想状态就是实现生态化的共建共享,因此本文的资源建设也指资源的共建共享。
1 开放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开放资源相较于开放存取期刊等概念来说是一个陌生名词,对其概念、分类、评价等研究是开放资源内涵研究的一大主要领域,在概念研究方面,尽管目前业界主要以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图书馆、PLOS 出版社等所普遍接受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1]中对开放资源的定义为准,但也有部分学者[2-3]根据“开放资源”的英文称谓(如open access resources open resources等)对“开放资源”进行定义。如知名OA学者P.Suber[4]从开放资源本身并不免费、对内容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制度、对学位论文等内容无需限制等几方面进行定义。国内研究者中,黄金霞[5]对于开放资源的定义为:在线免费访问、不受很多版权和许可限定的学术文献和信息资源。该定义标准包括:(1)载体:数字化;(2)访问方式:通过公共网络访问,永久免费;(3)版权和许可限定:不受很多版权或许可限定,资源拥有者可通过一定的知识共享协议控制内容的完整性、署名权、非商业使用或演绎等;(4)使用方式:允许阅读、下载、复制、、打印、检索、超链接到文章全文,并为之建立索引,作为软件的输入数据,或者没有经济、法律或者技术方面的障碍的使用它们。
学界对开放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存取期刊、开放存储仓储以及机构知识库等方面。开放资源类型丰富、涉及学科广泛,黄金霞从信息内容及来源划分了开放资源的分类(见表1)。
2 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2.1 协同论理论
1971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aKen)[6]提出了协同论。协同论以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为基础,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其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存在着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7]。协同论为开放资源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协同论方法,可用来寻找影像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发挥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例如,在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内,不同组织(高校图书馆、企业、政府)拥有自己的资源,应用协同论方法,搭建开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将这些“分散式”资源集聚起来,通过配合协作和互动交流,改善这些组织原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资源系统的整体优化。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协同建设不同,开放资源的协同共建需要更加开放的理念、更高的技术手段和更高效的协同管理。其协同目的在于实现开放资源最大程度共享,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之间协同关系展开的出发点。
2.2 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领域[8]。生态图书馆是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其强调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有图书馆学理论进行改造而建立生态图书馆[9]。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对各个生态系统主要规律的认识和科学概括,是我们研究开放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工具。图书馆开放资源共建共享系统遵循以下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限制因子定律。当生态因子(一个或相关的几个)接近或者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时,这些因子就成为限制因子[10]。在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中,限制因子同样存在,不仅包括环境、社会、规范等因子,还有资金投入、资源建设能力、建设意愿等生态因子。如经济条件、相关政策等直接影响开放资源建设的生态化发展,管理者的观念、态度直接影响到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结果。因此,在开放资源建设中,要善于发现限制因子,分析和解决限制因子,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使资源共建共享能持续发展下去;(2)耐受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11]。在开放资源建设中,资源建设目标能否实现、资源内容遴选的难易程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建设的成效;(3)花盆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空间上有局限性,一旦失去人为控制,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应该是开放和社会需求互动的系统,其建设符合用户、社会甚至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与外界系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不断删除、增加、演化、生产出社会所需的开放资源;(4)生态位效应。它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每个物种在整个生物群落中都处于不同地位,形成群落中各种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并带来了资源分享问题[12]。一方面,开放资源建设系统与社会其他生态共存;另一方面,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也会彼此排斥,如技术开发商之间在资源建设中的竞争与合作。
2.3 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内涵
生态化是具体描述系统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方向运动的演化进程及其特点[13]。简单来说,就是事物或现象通过内部要素的调适与外部环境的变迁,其系统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发生改变,即实现其生态调适的过程,从而具备动态平衡、协调共振以及互动关联的特性,实现系统的有机整合与生态协调。图书馆生态化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观、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一种开放的运行体制[14]。对开放资源建设系统来说,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并运用规范、协调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相互利用资源为图书馆自身服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开放资源共建共享实质上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的共同占有和分配,是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共同作用体。
3 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构建
运用生态学方法对开放资源建设系统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与其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解释开放资源建设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社会经济条件、思想观念、政策环境为依托,以开放资源的流动为命脉的复合生态系统。开放资源生态建设强调图书馆与用户共同参与协调组织建设,达到垂直共建的目的。各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和核心资源,通过共建共享实现资源的水平交流和共享(见图1)。根据生态系统要素入手,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主要由生态环境和资源主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两部分组成,强调资源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系统性。
3.1 生态环境
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是指该系统中的资源主体进行资源设计、组织揭示、共享利用等活动所依赖的种种环境,主要表现在社会因素与物理因素。开放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将会对资源建设产生影响,并制约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生态环境主要包括:(1)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制度、政策层面,包括资源建设与管理、资源建设力量的培养、资源建设标准等规章制度;(2)微观环境。主要指信息基础设施和物质空间载体;如相关的网络设备和阅览室等的空间场所;(3)内部环境。主要指用户利用资源所要提供的服务支持环境,包括资源共享平台、特色开放资源库等,另外还有用户利用资源时相互交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包括对资源的应用态度、观念以及分享等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
3.2 资源主体
资源主体是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成分。(1)生产者是指开放资源提供方。来自个人用户提供的资源分享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产生的开放资源。一些生产者还提供资源的技术条件、功能和服务。生产者根据分解者提供的资源规划通过独立开发或联合开发等形式开发资源;(2)消费者是指开放资源的使用方,包括高校师生、企业研发及政府科研人员、其他用户群体等。他们基于对开放资源的需求及自身提高的需要,不仅可以应用开放资源促进个人发展,同时也是蕴含更强生命力的创作者。消费者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评论、编辑资源,促使了生产性资源的产生和进化;(3)分解者是指开放资源的组织管理方,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图书馆(本文主要指高校图书馆)等,起到调节功能。通过分析资源消费者的资源需求,统筹开放资源建设规划,将消费者的需求信号传递给生产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协调资源生产者提供高质量的开放资源。分解者提供资金支持,在消费者需求的刺激下,有活力地进行资源建设。搭建开放资源运行平台,进一步充实开放资源库,促进资源均衡发展。分解者还通过一些激励手段或措施,激励消费者使用资源。可以说,分解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
3.3 开放资源生态化系统
开放资源生态系统实质上就是开放资源应用服务生态层,该系统主要包括开放资源的挖掘、组织与揭示、与应用、共享等模块,在开放环境中,该系统随着开放资源的积累、挖掘、不断更新、动态流动,最终形成一个开放资源动态规模库。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在全面开展对各类型开放资源的建设,并在“综合科技资源集成登记系统”“重要会议开放资源采集与服务系统”“能源行业开放社会经济信息集成揭示与服务系统”“开放课件集成服务系统”“开放获取期刊集成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该中心资源建设部开放资源建设团队又进行了开放资源利用的理论和实践规范的研究,包括开放资源的评价方法、利用模式、技术规范等调研和分析,建立了项目成果网站,开通了开放获取资源博客,以期为用户提供从开放资源发现到资源再利用的有效服务,为图书馆同行在选择开放资源和利用开放资源以充实服务时提供参考。
3.4 开放资源的渐进演化
“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的演进。开放资源在时间、空间和交互三个维度进行演化。(1)在时间维度上,从生态渐进演化理论来看,开放资源包含创建平台、挖掘资源、组织与揭示资源、与服务、资源再造更新等,所有资源都具有生命周期,经历自身演化过程,进行版本升级,即从1.0升级到n.0,体现资源的多样性和优胜劣汰过程,确保资源的高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在空间维度上,体现开放资源的结构分布情况,资源分布到相关节点,通过节点上资源的汇聚,生成资源库,供消费者查找、使用、反馈、修订;(3)在交互维度上,表现学习者与开放资源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促使开放资源的开放与变化,导致开放资源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在Web2.0环境下,开放资源得到“共享、重组、再造”。通过生命周期更替、在时空中不断的交互演化、版本不断升级更新等方式来体现开放资源的生态性和多样性(见图2)。
3.5 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
根据生态学原理,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作用,任何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动。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与其内部、外部系统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在这不断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良性互动、开放多元的动态系统。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在这一活动中各自也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彼此沟通、交流、协作。如生产者按照资源规划开发挖掘资源、通过一定的手段供给分解者,分解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资源需求,完成开放资源的遴选、组织与揭示、有效应用的过程。消费者对资源进一步评价并反馈给分解者,分解者再将其评价提供给生产者,以供生产者有针对性的完善资源。如此循环,促进开放资源的优化升级,保证开放资源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