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的起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设计的起源

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1

关键词:通用设计 人机工程学 绿色设计 以人为本

检 索:.cn

对于设计实质的解释多种多样,其中一种简单的阐述是:设计就是解决问题。那么,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应该是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思考的内容。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枯竭,社会老龄化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具有时代责任感的设计师们也通过思考和设计实践,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例如,针对残障人、老年人等,设计师们提出了无障碍设计理念,之后又发展为通用设计理念。通用设计理念,无关种族、性别,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体现了设计的人文关怀。同时,应用通用设计理念,可以弥补人机工学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更好地实现绿色设计的原则。因此,应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通用设计原则的优势,并应用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通用设计理念的当代价值。

一、通用设计理念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一)通用设计的起源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以及二战后残疾人口的骤增。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中老年人和残疾人数量迅速的增加。与此同时,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也被重视起来。20世纪50年代的无障碍设计运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并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通过各种立法,逐渐确认残疾人的各种社会权益,保证其正常的工作权力和不受歧视,并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在公共设施、电信和交通运输方面也规定应为残疾人士提供必要的考虑。随着1990年OXO公司推出“好握”概念系列厨房用具(图1)及一系列优秀的适合行动不便人士使用的产品之后,商界开始意识到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能够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这也大大促进了通用设计理念的发展以及在各个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自此,通用设计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起来。

(二)通用设计的发展概况

“通用设计”一词由美国设计师罗纳德・麦斯(Ronald L.Mace)提出并在1987年开始大量使用。他对通用设计的描述为:“通用设计不是一项新的学科或风格,或是有独到之处。它需要的只是对需求及市场的认知,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让我们设计及生产的每件物品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个人使用。”经过近10年左右的发展,1997年由通用设计倡议者所提出,适用于环境、产品和交通工具设计之用的通用设计七项原则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这七项设计原则分别是:公平使用原则、灵活使用原则、容许错误原则、低体力上的付出原则、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尺寸原则。

通过对通用设计概念起源于发展概况的考察与分析,得知通用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最典型的体现。同时,大量设计实践也证明,通用设计理念已经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众多设计领域,并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这些优秀产品的意义并不在于提出新的产品功能或者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产品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舒适、省力,完全符合了当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将通用设计理念应用在产品设计过程之中,并将通用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绿色设计概念结合,可以切实实现人机工程学中将“人”作为系统主体的设计要求;更加有效的实现绿色设计提倡的“3R”原则,从而达到更好的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

二、通用设计的优势

(一)通用设计弥补了人机工程学在设计应用中的不足

通用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广泛适用性,即大多数人可以使用的理念,提出了“考虑多数人”的设计原则。因此将通用设计的七大原则作为指导,可以具体考量设计中人的因素。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在这个“人-机-环境”的整体人机系统中,存在几种相互关系,其中的“人与机械关系”和“人与环的关系”,都涉及人的问题。从人机工程学发展过程得出,人机学所关注的主要对象已经从机器为主转移到机器适合于人,因此,如何让机器适合于人的使用是现代人机工程学的主要问题,而通用设计的七项原则恰恰可以帮助寻找设计中人的因素。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来看,在课桌椅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设计问题包括课桌桌面的离地高度、桌面尺寸、桌面倾角、椅子的座面高度、座面的尺寸和椅背的倾角等等问题,而这些设计问题都已经被提出并根据人体测量方法给出了相应参考数据。利用这种测量人体尺寸,通过试验的方法来进行设计,是人机工程学应用于产品设计的一般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产品的标准化设计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器适合于人”的要求,但是,如果仅仅使用“标准人”的测量数据来制作课桌椅,还远远达不到适合于多数人的要求,这也是人机工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欠缺所在。

如果应用通用设计七项原则,我们可以从产品的使用公平性、产品的易用性、是否省力等方面对方案进行有效的补充,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满足更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例如:同一款有轮子的座椅,一个健全人可以轻松的扶住座椅的扶手以固定座椅并坐到椅面上。但是对于一个非健全人(如失去单臂或双臂)或者是老年人(上肢力量较弱的使用者)来说,坐下的过程中就会顾虑椅子移动(或转动)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仅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来设计时很难发现。因为从人机角度,这把有轮子的椅子已经适合了95%(甚至更高)的人的身体尺寸,并且满足了人坐姿时的生理要求。然而,这样的设计却忽略了使用者在使用产品的全过程中的需求,上面的这个问题,用通用设计的“公平使用原则”就很容易发现,进而解决问题。所以,通用设计理念特别强调人的因素,注重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是对人机工学的有益的补充,真正实现了设计的人文关怀。

(二)通用设计的应用可以促进绿色设计概念的推广

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产品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概念是人们对于现代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绿色设计提出了“3R”设计原则,即减少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再利用和再生循环。绿色设计将会给人们提供更宜人的绿色产品,这不仅让消费者受益,同时也能促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贯彻在设计全过程中。

应用通用设计原则,同一产品可广泛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从客观上就起到了降低能源消耗的问题,同时更加容易实现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大大促进绿色设计概念的推广。

如果一款鼠标被设计为左右对称的造型,无论是惯用右手还是惯用左手的人,都可以正常使用,即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这也是遵从了通用设计的“公平使用”原则的,客观上这也会减少生产成本和材料的消耗。同时,只使用同一套模具,也更有利于实现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所体现出的经济效益特征是非常显著的,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生产和回收再利用成本。著名的汽车生产商――大众汽车公司近期在中国上市的几款车型中就明显反映了这一点。大众汽车旗下的迈腾、速腾、宝来、高尔夫车型,在同一时期基本都采用了相似的发动机、底盘部件,这些通用部件的采用,保证了大众产品的品质稳定性,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为大众公司的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维修成本和保养成本。

三、通用设计理念的当代价值

从20世纪初开始,设计界就提出了通用设计、绿色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等设计理念。虽然这些概念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都不相同,但都关注了大多数人,关注了广泛的适用性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

然而,观察国内产品设计发展潮流,这种考虑大多数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设计师往往追求产品的个性表现。当一个产品被确定生产后,会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来实现方案本身。但是,市场的需要变化很快,以消费为目的设计的产品不耐久。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产品,只满足小部分使用者甚至是特定使用者的需求,仅仅为了表达个性,追求产品的差异性,那么,设计物作为资源的消耗载体,势必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浪费。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兼具“广泛适用性”和“充满个性”的优秀产品。由日本设计师Masashi Watanabe设计的钉子(图2)以及美国OXO公司设计的簸箕(图3)等作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通用设计原则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大促进了人机工学和绿色设计概念的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使产品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思考通用设计所提倡的设计原则和理念,考虑产品的广泛适用性,将通用设计理念更好地与人机工程学研究结果相结合,更全面的使产品适合于人。并通过应用通用设计原则,更好的实现绿色设计的概念,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加强设计师对于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

结语

通用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设计原则,更能引发对当代设计的思考。随着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更迭速度的加快,流行趋势以及人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也瞬息万变。作为设计师,迎合消费者需求无可厚非,但设计师更应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满足消费者千差万别的要求,还应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甚至影响社会流行的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从人自身出发,广泛的考虑人的需求及全人类发展的需要,让作品更加具有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通用设计中心,通用设计的历史,http://ncsu.edu/project/design-projects/udi/center-for-universal-desig/history-of-universal-design/

2 丁玉兰:《人机工程学》,第四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子杰、卢章平:《通用工业产品设计析辨与以人为本的设计观》,61页,《包装工程》,2010(8)。

4 梁惠萍、浦江、黄蜜:《基于绿色设计原则的产品功能设计探析》,138页,《包装工程》,2011(16)。

5 许世虎、姚国栋、冯婷:《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之道》,138页,《包装工程》,2010(12)。

6 奥托・凯文、伍德・克里斯,齐春萍、宫晓东、张帆 等:《产品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绿色设计 环境保护 工业设计 可持续发展

1 绿色设计与工业设计的重要联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产了大量工业产品,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人类在享受“聪明才智”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开始尝到了苦头。庆幸的是,以上的困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股保护环境,珍惜有限资源的绿色环保浪潮已经掀起。与此同时,绿色设计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

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主要强调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绿色设计不应该只是一个倡议和提议,它更应该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指南针。 当我们面对当前的全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和温室效应等诸多困境,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足够的危机意识。

现代工业设计要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跟上绿色设计的脚步。

2 树立绿色设计观念 重新发现现代设计

之前,工业设计最终目标针对的是产品的基本属性:当该产品达到了技术、功能、工艺以及市场的目标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目标就完成了。而绿色设计则涵盖了产品的各个过程,包括从创意构思到制造、使用及废弃后回收、再生处理等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将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到与产品环境属性相同的高度,并将其作为绿色设计的目标。

绿色设计观念的树立能够让绿色设计产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工业设计师的心中。

工业设计师在21世纪所担负的使命,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艰辛,面对的问题更加繁杂:第一,需要了解“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第二,能够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使用可回收材料,用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耗量;第三,还要从选择材料、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各个方面,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

工业设计的造型由以往单调的机械化转变成语意化、人性化的设计,并追求简洁的造型,占用更少的空间,减少材料的消耗。同时使产品更加耐久,因此,绿色设计在需要设计师的理性的同时,更需要融入新科技,并获得广泛的社会性。绿色设计的推广也不能局限于工业设计师中,而应该飞入寻常百姓家。

3 绿色工业产品的市场前景

尽管我国早于1993年就开始实行绿色标准制度,并制定了严格的绿色标志产品标准,但其实施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和消费城市),每天产生好几十万个不能回收的一次性餐盒,大自然需要200年才能消化掉它们,常年累月同废水、废气等一起挤占着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好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快餐盒已改成可溶解的材料,大型商场、超市也在积极推广布袋或纸袋的使用。而在国际市场合格的绿色产品更是企业的通行证,越是发达的国家,消费群体更能意识到蕴含在产品里面的生态价值,并接受它们。这对绿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无公害、能耗低的产品才能被大众接受,才能被市场认可,方能走向市场。

目前绿色标志认证在世界各国家得到了推广,一来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来也可以提高本地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著名管理学家乔治・温特所著《企业与环境》如是说道:“总经理可以不去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将来的公司必须善于处理生态环境才能赚钱。”这表明,绿色产品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明朗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工业与设计的变革,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大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但同时极大地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本和谐的关系。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都抛在了人类面前,甚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也面临着威胁。当下频繁出现的国际新名词“可持续发展”,恰恰说明人类能否在地球上长久生存已经成为了谜题。“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的原则被设计理论界提出,尝试给设计新的地位,以改善工业设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让人类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正如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主席彼得先生说的那样:“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也可能成为人类到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

参考文献

[1]李芳丽.《新工艺文化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许平,潘琳.《绿色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08.

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3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口号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热潮,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构建上尽量少地采用不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以能耗低、能效高为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不可逆影响,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下文探讨了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建筑的起源和内涵,进行提出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和原则,以提高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促进我国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由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传统建筑体系是不可持续的体系,是污染环境、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的体系,因此,在绿色文化的影响下,思想敏锐的建筑师开始思考,开始探索建筑发展的“绿色”道路。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节能、环保、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理想建筑。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绿色生态建筑的起源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人类的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于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大片的森林的破环与毁灭,改变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渐渐认识到,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沟通,而不是向自然争夺,无限的索取。为了我们的生存和繁衍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

20世纪60年代后,所有建筑设计者都在思索未来建筑发展路在何方,都在寻找能够推动建筑真正向前的动力。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绿色生态建筑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也就在同一时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合成为生态建筑学,即从生态的角度来认识建筑,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比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全运行。生态建筑首先必须具备有节能的特征,并充分考虑各种绿色能源的使用;其次注重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材料,注重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绿色生态的基本内涵

生态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其与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

3.1基地环境的整体规划

生态建筑规划设计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功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从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建筑规划要走中小型化、花园化、智能化为一体的道路,提高绿地面积比例,降低能耗量,建筑整体规划应体现建造场地、植被的一体化,减少对资源的干扰和污染,建筑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对能源消耗和对空气、水污染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沿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绿化建筑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立体的、广泛绿化环境,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类贴近自然。在生态的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系统的一部分,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3.2建筑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型体,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使资源可以更多地被再生使用。

3.3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建筑外表面应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效率,设计规模恰当有效的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可选择的再生能源,形成与建筑空间使用配套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系统。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从节能出发做好照明、器具设备和电气负荷的最优化设计,考虑建筑空间的建筑材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尽量减少微生物生长的机会,提供新鲜的空气,创造易于接近日光和公共适宜的环境。同时要考虑室内空间维修和清洁材料挥发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建筑构造使用可循环或带有可循环材料(如钢材、铝材等)的产品,考虑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为建筑物主人使用可循环设施提供方便,通过中水的再利用和节水装置,使生活污水排放量降到最低,建筑屋顶、地面、门窗要进行隔热处理,广泛应用建筑采暖节能、制冷节能、通风节能、照明节能等建筑节能技术。

3.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等,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有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或者浇灌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及灌溉技术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且节省投资,运行费用低。在保温隔热的处理上,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处理,玻璃采用low-e玻璃等k值小的节能玻璃,可以减少建筑护结构的能量交换,这样在建筑运行中节省了很大的能源消耗。同时在建筑屋顶处使用人工覆土可以减小屋顶的热损失,而屋顶种植绿色植被既增加了绿化面积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4.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4.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4.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4.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5.生态建筑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各种资源将会越来越缺乏。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将会被世人所接受,并受到人们的喜爱。科技的进步将会推动各式各样绿色建材产品的出现,因而成就绿色生态建筑的蓬勃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更加宜人、宜居。

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4

关键词:绿色设计;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绿色设计概述

1.1 绿色设计的起源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我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1.2 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又称为面向环境的设计、可持续设计、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生命周期设计、并行设计等。

绿色设计是实现产品绿色要求的设计,其目的是克服传统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绿色产品的各个特征。与传统设计不同的是,绿色设计考虑从产品的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即涉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防止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设计是关键,不能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再采取防治措施,要预先设法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产生的副作用,然后再制造,这就是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

2 G色设计主要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工业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将环境因素纳入其中,进而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

2.2 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策略设计活动,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问题,以设计来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可持续的概念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也包括社会、文化的可持续。

可持续设计要求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设计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需要的产品、服务和系统。主要涉及的设计表现在建立持久的消费方式、建立可持续社区、开发持久性能源等技术工程。

2.3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通过模块的组合配置,就可以创建不同需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也可以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采购、物流、制造和服务资源简化。

2.4 循环设计

循环设计又称回收设计,是指产品实现广义收回和利用的方法。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致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一系列与回收有关的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3 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3.1 绿色设计的发展前景

绿色设计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内容之一,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国际产品市场发展的要求,使得企业迫切需要绿色设计技术的支持。发展趋势主要有绿色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绿色设计基础研究和支持工具的开发,废旧产品回收处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等。

3.2 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1)使用天然的材料

以“未经加工”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运用。直接使用天然材料在产品中的设计不但节省了能源,而且缩短了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2)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

摒弃无用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同时,在简洁中精心融入“高科技”、“高情感” 的因素。在使用产品时使人感受到时尚、亲近和温暖。

(3)多种用途的产品设计

可以使用增加乐趣的设计方法,避免因厌烦而替换的需求。这种产品还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他材料来更新换代,以便达到实用且节能的目的。

(4)利用回收材料的产品设计

我们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采用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就一定是绿色产品,因为产品可回收性有可能成为加快产品废弃速度;人们对可回收材料的外观认可程度也可能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

4 结束语

绿色设计思想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主流,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色设计产品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式武器,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来看,绿色设计将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同时也会给设计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会。

参考文献

[1]马骏.关于现代工业设计的探讨―艺术与科学融合.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7.6

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 滨江景观郴江河风光人性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滨江的内容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某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生物进化的历史表明人类最早起源于海洋,人类寻水而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进入人类社会,无论中国传统的“风水”还是古希腊的建筑法则,都充分证实了人类离不开水。滨水空间的建设不仅能有力地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且将会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窗口。

滨江景观的一般规律是:沿着一条轴线往纵深方向逐一展开,利用串联的方法将若干个景观“节点”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人流路线的方向比较明确,利用各“节点”空间形态的差异寻求变化。人们经过这些区段,空间忽大忽小、忽宽忽窄、时而开敞时而封闭,配合着景观构成要素变化,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意境。

2. 人性化景观设计

人性化设计就是综合考虑人的生理结构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文化习俗等因素,使设计尽可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景观设计就是对土地和其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进行安排,来协调和完善景观的各种功能,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在过去的20年,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和景观规划理论的出现为“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城市多样化的设计手法。

3. 实现原则

西蒙.凡.得.瑞恩曾提出生态化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生态化设计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这对于改善城市景观的整体文化内涵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主要的意义。

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礼仪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格,而设计风格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必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个城市是依赖于不同的文化传承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无形的,但它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在对城市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时一定不能忽视传统区域文化在其独特性方面起的作用,只有将景观设计的时代性和传统地域文化相结合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城市精神的追求。

4以郴江河风光带(湘南国际物流园段)为例的城市滨江景观设计分析

设计借鉴国内外著名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成功案例,从现状入手,收集郴州的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料来分析本案。郴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郴州的“郴”字最早见于秦代的典籍中,意思是林中的城邑。郴江位于林城内,乃“林中之江”。希望郴江河景观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有其历史文化和特定场所感的,是现代郴州人生活和文化的缩影。

4.1 项目背景

基地位于湘南--郴州—郴江—国际物流园区河段,南起肖家,北至东边江坝,全长6.5KM,向北缓缓流去。

4.2 总体布局

方案的构思来源于林中之江,漂浮的绿云,流淌的郴水,好一幅行云流水的天然画卷,由此展开一场人于江,江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友情对话。。。。。。“行云流水”的设计主题既包含郴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又符合此处的铁路、高速、城市干道交汇的复杂交通系统,同时也彰显了国际物流园流畅快捷的独特魅力,还指出了郴江的现代生态休闲景观的未来方向。

4.3 构图分析

方案之构图,有“绿色的云”的概念,漂浮的云;同时创意还来自中国的一个象形文字,作为动词时译为“流”,作为名词译为“水”;此外还吸收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行云流水的流畅线条,起行收笔,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既挖掘了区域场所的精神气质,展示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又隐喻了郴州的高速发展。

4.4 景观结构

整个郴江国际物流园区河段景观,为“一江四带”、“串联结构”。“一江四带”将全程分为四个景观带,“郊野之幽” ——森林湿地风光带;“文化之源” ——城市历史文化带;“田园之乐” ——生态田园欢乐带;“江岸之趣” ——滨江水岸观光带。“串联结构”郴江如蓝色的飘带,串联起多个景观区域……

4.5 景观亮点

亮点一:“郊野之幽”—— 森林湿地风光带。注重人的参与与体验,强化休闲场所的亲切宜人,希望给人更易亲近和放松的感觉。湖泊、缓坡地形,再配以疏林草坡和密林,湖岛和木栈道等丰富景观,重点打造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观体验。湖边水草盈盈,两岸树木婆娑,绿意葱葱,并结合林中野营、团体拓展等活动。在滨江水带配置芦苇、菖蒲等种类,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完善丰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分别用雷诺护垫、生态包、绿色生态挡墙、网箱、抛石和栈桥式护岸等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解决郴江水流冲刷等问题,经济又不失实用美观,同时也满足防洪防涝的功能。

二、“文化之源”—— 城市历史文化带。主要设计一露天大剧场,入口连接以后规划的市政道路,并连接江岸观光路,满足重大活动时人流疏散的需要。以天然的绿色树阵(绿云)作为背景,利用和改造原有规划毛石防洪堤,设计叠落草台阶,剧场的方位可180度观看江景,游人可从舞台上方眺望郴江水景和傍晚夕阳西下美景。另外,在该区域中,适当点缀诗文墨宝石雕、郴州历史典故浮雕墙、名人雕塑等艺术小品,其不仅能给人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也能引起人们对郴江历史、生命和岁月的深思。

亮点三、“田园之乐”—— 生态田园欢乐带。设计的立足点,主要是考虑行驶在高架路上,俯瞰郴江的景观效果,和在郴州城市干道行驶、穿越郴江的景观感受和体验。采用间断式的密林围蔽,既呼应绿云主题,也隔音防噪,同时也有助营造窗外景观视野收放之变化。利用原有丰富高差的地形,营造梯田式的田园风光。在梯田花海中点缀的景观大树,宛如一把特大的大伞。漫步花田小道,累了可在架高式亭廊休憩片刻,依靠栏杆,俯视整个花海和郴江,同时造型别致的亭廊也是作为一个艺术品完美和谐地融入在风景中。

亮点四、“江岸之趣”—— 滨江水岸观光带。创建挑台式休闲平台,临水堤岸,曲线休息坐凳,绿色休息岛,波纹式植物种植,可淹没的台阶,营造微地形草坡和绿云式植物景观,给人提供不同的景观体验。另外考虑乘客行走中观看江景的景观感受,主要采用大手笔的曲线式景观来呼应整个行云流水的设计,并以“祥云”大地艺术作为整个设计的收音之符。

结束语

城市滨江景观建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应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将人性化更好的体现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通过对郴江河风光带(湘南国际物流园段)公共空间项目的调研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地域性景观设计来展现城市滨水区的魅力,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

参考文献: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月开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吴淼《现代城市滨河景观意境营造》,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

绿色设计的起源范文6

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维度处理

1.室内设计中的界面处理

六面空间是室内环境中的基本形态,包括地面、墙体以及顶棚,从这些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审美意识。早期室内设计中,往往会将重点放在界面处理上,这也是早期室内设计被称为“装饰”的原因。相对论被提出以后,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四维时空理念的提出,使人们看到了时间与空间的内在统一关系。从此以后,人们不再简单的用二维和三维思想来看待室内设计,而是尝试用空间四维眼光重新审视室内设计,就如同毕加索的绘画一样,我们既可以说它是正面的,也可以说它是侧面的。螺旋形上升的展示空间就是运用这种思维的典型实例,这种设计方式体现出了空间的流动性与贯通性,同时也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欣赏状态连贯起来。总体来说,西方审美意识使我国室内设计向着动态空间的方向发展。

2.信息技术与四维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四维设计提供了有利支持,在3D技术、BIM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西方审美意识被融入到我国室内设计中,四维设计理念和方法逐渐发展并完善。从动态空间的角度来说,很多功能性元素逐渐被融合起来,室内环境的功能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室内的色彩以及温度等会随着室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总结来说,就是室内设计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实现人与空间的交互。这种设计思维使我们对室内设计的思考更加全面,从界面转向了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室内设计观念在这种背景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将生态学与美学整合起来研究,形成了生态美学。从设计风格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更加热衷于自然风格,一是室内设计时将自然环境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二是不再追求奢靡风格,二是更加倾心于田园风格、绿色风格。从设计方法的角度分析,更加注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选择一些绿色环保材料,更多的使用绿色植物等。我国室内设计理念就与这种思潮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设计中要处理好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关系,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同时降低设计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另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室内环境的地位,不是将其作为“被使用者”,而是将其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实现人与环境的互动,这正好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

西方设计思潮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

1.波普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起源于英国,其属于一种创作风格,主要是指那些夸张风格的具象绘画,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意向都来源于商业艺术,例如海报、卡通形象等。波普艺术的产生使人们对文化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文化不再是上流社会人的专属,其同样属于大众,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这种通俗化、大众化的审美意识对室内设计理念产生重要影响,波普文化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生活,因此室内设计主题应当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实际,或者说反映出当下的文化现实。

2.西方设计思潮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波普艺术面向的是普通大众,与传统艺术相比,其在材料的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别,具有低成本和短暂性的特征,用完可以直接丢弃,设计语言也不再以高贵、典雅为主,而是采用比较诙谐的语言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来阐释美,这种独特的的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西方思潮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西方审美意识对我国室内设计带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文化起源,仅仅去模仿外表。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西方思潮和本土文化中做好平衡,例如,波普艺术就与当前绿色室内设计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利用一些低成本、甚至是废弃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并将其作为室内设计中的一部分,使室内风格更加个性化,同时满足低碳化、人文化的设计要求,这对我国室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