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泡沫经济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泡沫经济特点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经济;起因;对策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从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有发生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可能性,每个商品产生泡沫机会的多少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分析,股票和房地产是产生泡沫几率最高的,所以房地产和股票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或“多发区”。
1、房地产泡沫的起因
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原因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供给弹性越小的要素价格将增长得越快。在所有生产要素中,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小,在大城市中,人口密度高,土地稀缺。作为稀缺资源,房地产的价格必然会比较高。人们估计到房地产价格要上升,为了赚取土地价格上涨的资本所得,纷纷将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加速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当大家看到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就大胆地以购买到的房地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而价格只涨不跌,银行以为房地产抵押贷款万无一失,所以很容易发放过量的房地产贷款。但不幸的是,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因各种原因放慢的时候。价格跌得最快的也必将是供给弹性最小的土地和房地产业。而房地产投资者看到房地产价格下降,为了保护投资利益,竞相抛售,使房地产价格直线下降,泡沫随之破裂。原来被认为万无一失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也就成了呆账、坏账。
房地产确有经济泡沫,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可能性,但绝不能说房地产业就等同于泡沫经济。房地产业与泡沫经济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1 房地产业本质上是实体经济和实业部门,其本身决不是泡沫经济。首先从房地产的属性来看,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商品兼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双重属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体产品,同金融证券(包括股票、债券)仅仅是收益权利证书相比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其次,房地产业部门是实业部门,它同金融证券等虚拟资本也是根本不同的。再次,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属于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产业关联度强、带动系数大的特点,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1.2 房地产过热不等同于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过热主要指房地产投资量过大,开发量过多,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有效需求。房地产过热可能会带来供过于求、房屋积压、土地闲置和资金沉淀,但并不一定会带来价格飙升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在形态上表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大起大落。房地产泡沫既是一种价格现象,又是一种货币现象。在房地产泡沫产生阶段,房地产资金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各种资金包括个人投资、企业资金、银行贷款、国外游资纷纷介入,在短期内迅速使房地产价格升高。只有那些有大量投机资金介入,过度炒高的房地产市场,其房地产过热才会引发房地产泡沫。
1.3 同时也应该看到,房地产业确实含有某些经济泡沫成分,如果任其膨胀,也存在着发展成为泡沫经济的危险陛,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价格泡沫。土地价格由于其稀缺性和市场需求无限性的拉动作用,及其土地市场投机炒作,会出现虚涨。如果土地价格成倍、甚至几十倍地飞涨,就会发展成泡沫经济。二是房地产商品价格泡沫。一方面,房价是与地价相联系的,房价泡沫与地价泡沫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开发商对利润的期望值过高,人为抬高房价,也会形成经济泡沫。
1.4 房屋空置泡沫。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形成大量空置,构成经济泡沫。如前所述,商品房空置率在10%-15%之间时,这种经济泡沫是正常的。如果空置率超过警戒线,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四是房地产投资泡沫。一般而言,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应与房地产消费增长率相适应,力求平衡供求关系。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略大于消费增长率,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对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刺激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只有当房地产投资过度膨胀,商品房严重滞销,造成还贷困难,连带引起金融危机时,才形成泡沫经济破灭。
2、挤压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有弊,关键在于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泡沫经济,导致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适度的经济泡沫,例如土地价格微幅上扬、房价稳中有升、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商品房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等等,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没有一点泡沫房地产业是不能繁荣的。而如果泡沫过多,过于膨胀,造成虚假繁荣则是不利的。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为泡沫经济,带来严重危害。具体对策如下:
2.1 从土地源头入手,规范土地市场 土地资源短缺不仅是困扰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也是困扰城市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利用相对贫乏的土地资源为全体国民提供一个公正、平等、富足和安定的发展与生存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有赖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立法确定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以防止朝令夕改、急功近利,保障土地使用结构的合理性,为城市和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2 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 各级政府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强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加强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科学设立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律的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和主要指标的量化区问,有计划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防范房地产泡沫。通过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市场供求总量、结构、价格的调控;通过市场信息、引导和规范,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控制人为惜售和炒作行为,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消费者理性消费;通过对楼市的动态监测,评价市场的运行情况,预测分析未来的市场走势,向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适时、适度调控市场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3 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推动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从银行流出的。因此,必须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等。房地产金融业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尽早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大力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尽快成立购房担保机构,推进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与住房产业的结合。同时借鉴海外经验,加强研究与国外不断创新的房地产金融手段和新型的房地产金融资本市场结合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促进开发信贷与消费信贷的同时发展,建立起健康繁荣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4 利用货币金融政策调控市场,规范房地产融资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紧缩房地产信贷额、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等货币金融政策,调整房地产投资额与投资结构。应根据保守、确实、安全等原则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在评估抵押物的抵押价值、确定融资比例或贷款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以避免呆账、坏账损失与信贷膨胀。同时应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手,提高我国的银行业自身抵御金融风险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人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制度、抵押保险制度和抵押二级市场的发展,这样才能防范房地产业信贷泡沫,有利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共同发展。
3、结束语
房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国家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和引导,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对于以后泡沫的破裂,需要及早建立预案。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泡沫经济特点范文2
关键词:房产经济;泡沫经济;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001-02
一、泡沫经济与房产泡沫经济
经济学中所说泡沫经济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一系列资产,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价格连续上涨的现象,使人们能够错误的认为这种价格上涨能够一直持续,就出现买卖这些资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法,买卖活动执行者就是投机者,价格上涨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暴跌的情况,就出现了泡沫破碎就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出现。而房地产泡沫经济我们认为是房地产价格出现连续上涨的势头,使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这种上涨的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吸引人们对房地产进行投资,当上涨的价格远远高于房产本身价格,就导致房产泡沫,泡沫在过度膨胀以后就会破裂。当破裂时,房产价格就产生了严重的暴跌,出现了恶性发展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企业发展。
二、我国房产经济形成原因
经济改革发展中,房产企业已经成了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因素,但是现在的房产价格在逐渐增长,增长的过程没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在这条增长链上的货币供应量就迅速增加,就造成了房产经济泡沫现象出现。这种泡沫如果出现破裂就会造成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严重失衡。所以在解决房产泡沫问题的时候,要从出现泡沫的源头出发,改善房产经济,使房价能够回归到一个平衡状态,这是房产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
三、我国房产经济现状
我国房产经济现阶段正处于泡沫最艰难时期,相关部门要认真理性对我国的房产经济发展,并且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提出必要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够找到解决窘迫现状的根源,这种窘迫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中型的城市房屋价格出现虚高,分析原因主要是当地政府想要有一定的财政收入,就出现了虚抬房价的现象。另外,我国社会两极贫穷分化现象有些严重,这也是房价过高的一个现象。特别是房屋建设用地的拍卖中,没有规定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这样如果房价在大范围的增长就出现了地皮价格迅速增长的情况,这种增长最终受益还是属于当地政府,政府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受益最大化,直接导致了房价已经上涨到几乎会崩盘的地步。政府出台的一些措施已经很难解决这种
现状。
2.很多银行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信贷业务。并没有对这项业务进行理性化的设置。直接把房产能够进行抵押消费的机制贯穿到整个房屋建筑市场。中国银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总是在追求大企业信贷、大项目信贷、大数额信贷,这种理念的实质就是把银行经营理念转变成了投资消费,让很多企业适应并且习惯了“今天花明天的钱”现象。这种恶性的消费方式,在不良销售形势中,直接导致了房地产信贷问题出现或显现出信贷风险性。
3.由于政府本身建立的房地产信息体系不健全和政府干预手段出现失误,这些都是引发房地产泡沫破碎的隐患,如果不重视这些隐患就会对我过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
4.房产泡沫现象的出现还由于消费者对房产价格的预期试想偏高。很多人都认为房子永远都是升值再升值,没有对价格进行预期试想,及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测偏高。这是房地产商和政府拼命高房屋价格的直接原因。这种偏高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也是形成房地产经济泡沫经的重要原因。
四、解决我国房产经济发展现状的出路
上文中阐述了,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现出现泡沫的原因,能够发现我国房产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严重影响我过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要找出各种问题的突破口,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要我们找准问题突破口,采取有利的解决措施,就能够走出房产泡沫经济危机。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怎样走出危机进行阐述:
1.中央政府出台了有关房价理性回归的措施,在各地区实行中,会受到各地区的差异影响,这种房价理性回归是经济规律的要求,对于回归的时间,我们不能够进行确定,这与各个地区实行的力度有直接关系,也同时受到各个地区经济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存在不同差异。
2.中央政府出面进行调控,各个地区要进行正确的对待,很多房价的调控措施都属于非正常规调控措施,这种措施在实行过程中能够保证完善的社会体制,还能够形成房产经济有效调控体系。对于那些房地产开发商,要认真对待这调控方式,不能够对这些方式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对政策不管不问,钻政策漏洞等,更加不能够以恐惧的心理去躲避这些调控政策,要把握土地可持续使用的理念,在有限的土地使用面积上提供良好的房屋供给,这样才能够保证房屋价格能够回归正常发展,使房产泡沫经济回归到正常的发展状态。
3.对于房产开发商,如果想尽快的脱离房产泡沫经济,就要从产生泡沫经济原因这方面进行突破,寻找这种原因不能够只是坐享其成,也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一门心思等待政府的政策。要直接从自己企业出发,对于那些错误的政策要进行完全否定,对错误的措施要认真分析,然后在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定位,这是解决房地产企业困境的根本办法,如果不进行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企业发展,致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这是走出困境的根本方法。
五、房地产经济发展背景
2012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从2012年以后已经火热了很多年的房产经纪,变得有些寒冷,中央在一个月内出台了很多调控房地产的政策,例如,信贷、税收、土地等都有相关政策。中国证券时报刊载了李春顶博士的文章,其中内容表示中国房地产在新的时代将经历不一样的变化与发展,未来的十年里要走什么样的方向。自从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政策放开以后,把房地产项目进行全面市场化,这样加速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向城市化迈进的速度,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
房地产规模和建筑面积逐年递增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步成。房地产已经和土地、建筑、交易和金融服务等很多种部门的联系密不可分,成为这些部门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过去的10年发展中,房地产带动着我国经济增长,是消费增长、投资增长和出口贸易增长中最大的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房地产经济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居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政府利用这些收入对城市基础进行建设,提高了城市发展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收入提高,有了一定的储蓄,然后把这部分储蓄转化成了买房进行投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房地产都处于房子少,买的人多的稀缺状态。房屋建筑在以每年20%的速度进行增长,还不能够满足需求,就在房价上涨的市场状态下,保持了年均20%多的增长速度,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出现了很多投资和投机者加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成为重要的投资商品,这样就加剧了房价上涨,这种非理性增长速度严重脱离了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造成了房价泡沫。
六、房地产发展方向
在以后的十年里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房地产经济仍然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在发展同时要把握房地产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要了解高房价带来的资产泡沫一旦破灭,将影响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影响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体系,其次,房价过高会阻碍正常居民正常需求,不利于我国城市化推进;最后,房价过高直接剥夺了居民的收入,这样就不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的增长。
从2012年之后我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是:
1.房价会逐步回归到理性的状态,出现平稳的发展状态。如果国家出现的相关调控政策能够及时有效,就能够化解了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风险,还能够推动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就能够实现房地产经纪的平稳的过渡。如果不实行相关政策就会在未来十年之内出现泡沫破灭的状况,使房价极具下跌,不能够健康稳步发展。
2.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从目前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看,在未来10年中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投资,才能够缓解泡沫现在。
3.在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能够加速房地产的发展,不会出现像香港和日本出现的下跌和一蹶不振的局面。我国房地产价格已经处于价格发展的最高峰,2012年以后这种上涨的局面会慢慢减小,主要原因是政府出台的政策和人们对房地产的认识在进一步加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厉打击了房地产投机取巧现象发生。能够有效的控制地产投资和投机,控制房价,防止泡沫的继续扩大。要保证国家政策能够朝向可行的路径发展,就要对投资进行控制。还要对增加对保障住房的投资,这样能够缓解自住需求。还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泡沫现象。对这些方面进行加强之后能够保证,在今后10年的发展中,房地产能够更加稳定健康和成熟发展。
七、结语
对于房地产泡沫经济,关键在于房产商和国民的经济对房地产认识的提高,把握造成了我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的主要原因,找出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溢.分析国内房产经济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电子商务,2011,(3):214.
[2] 王凯.我国房产税制改革及其法律供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3] 樊邦勇.产权酒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特区经济,2005,(4):274-
泡沫经济特点范文3
关键词:日本 货币政策 利率
一、引言
日本在1985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的同时,也与美国产生了巨额贸易逆差问题。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签订了 “广场协议”,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日元快速大幅度升值。
日元大幅升值使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掀起了一轮设备投资热潮,投资的增长远高于消费的增长。低利率更是刺激土地和股票价格持续而急剧地上升。到了1989年5月,由于资产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日本政府在美、欧各国纷纷加息的背景下,日本银行也不得不从1989年5月开始多次上调贴现率,这成了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线。从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持续下跌。1992年8月18日日本股价降至14309日元,与1989年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成为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大股灾”。以至于1990年之后的十年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这十年呈现严重的经济停滞发展状态。
为了恢复和刺激经济的增长,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货币政策及其运用效果如何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货币政策的回顾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政府针对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经济长期不景气状况,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低利率时期(1995~1999)
公定贴现率是90年代早期和中期日本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日本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商业票据、国债和特定证券的抵押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等从日本银行取得贷款的成本。公定贴现率作为当时日本金融市场的基本利率,其变动可以影响各种短期利率的变动,且变动方向与公定贴现率保持一致。作为当时日本银行的重要政策工具,公定贴现率是日本货币政策的风向标,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会根据公定贴现率的变动来改变各自的经济行为。日本银行在泡沫经济崩溃后,于1991年7月1日开始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连续9次下调公定贴现率至1995年9月8日的历史最低水平0.5%,并保持这一公定贴现率到1999年初。
2. “零利率”政策的初步实施阶段(1999年2月一2000年8月)
1999年2月,日本银行为应对经济衰退和金融系统大量的不良债权,决定实施“零利率”政策,将有担保的隔夜拆借利率降至0.07%,同年4月进一步降至0.01%的超低水平。扣除货币市场经纪佣金成本,短期利率己经降至O。
3.数量宽松政策的实施(2001年3月至2006年)
2001年3月l日,日本银行将基本贴现贷款率再下调至0.25%,将有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0.02%。3月19日,日本银行采取进一步的放松银根政策即数量宽松货币政策。
2006年3月9日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议结束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3.1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分析
日本的货币政策是不是落入“流动性陷阱”了?
1992年1月,经济企画厅宣布日本经济扩张局面在1991年第一季度最高峰后进入衰退期。
日本政府在1991年7月开始逐渐下调利率应对经济的衰退,见下表:
“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在货币政策的极端情况下,名义利率已经接近或为零时,货币当局扩大基础货币对宏观经济变量不产生影响,也就意味着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失灵。根据克鲁格曼(Krugman,1998)的理解,“流动性陷阱”是名义利率为零或接近于零时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形,此时的最大特征是货币政策基本失灵,因为货币与短期债券被视为完全替代品,所注入的基础货币不会起任何作用。
关于这段时间日本货币政策是否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很多学者做了深入的的研究。
吴群刚和胡鞍钢将通货紧缩划分为初发期、发展期和恶化期。在此理论的研究下来分析,日本所谓的“失去的10年”(即1992~2001年),就是日本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10年。
谌坤认为,日本经济经历长期衰退的真正根源在于,日本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导致了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资产泡沫迅速膨胀,随后急剧地紧缩银根,刺破资产泡沫,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金融体系在零利率货币政策时期,面临着“流动性陷阱”的高风险。虽然这一观点得到诸多学者的实证证明,但是日本经济是否真正陷入“流动性陷阱”,一些学者仍坚持不同的看法。 关键问题在于对“流动性陷阱”定义的分歧方面。可是不论大家对日本是否陷入了“流动性陷阱”的观点如何,针对这段时期,日本流动性过剩的看法还是一致的,而且对于这个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普遍都认为收效甚微。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学界普遍把眼光集中放在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上来。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然后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以及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入证券、降低贴现率以及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会使利率降低。更低的利率降低了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刺激了额外的支出。利率的降低还降低了投资的成本,促使投资增加,这一系列的传导最终会影响到生产、消费等各个社会经济变量,从而总产出增加。
虽然凯恩斯理论是如此阐述,可是在20实际90年代的日本,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看来,发现了诸多问题。
日本经济战后时间最长、力度最大的萧条始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其直接后果就表现在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和银行产生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
资产通货紧缩本身就对消费、投资的支出有很强的逆效应,而且资产作为资金借贷市场的担保物的价格下降会造成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提高,会抑制银行的对外贷款。
所谓不良债是金融机构指因担保价值贬值而无望回收的债权等。当时日本金融界的不良债有如下特点:大量的旧债未处理完,新债更加迅速积累,处理不良债的费用甚至超过了银行业主的收益,不良债的发放对象多在地产、建筑行业,对这些行业的贷款当时还在增加。
大量的不良债至少从三个方面影响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有效调节:首先银行很难回收不良债导致金融中介功能的减弱,再者在一些生产效率不高的行业和领域出现了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紧张,最后不良债使消费者和企业对金融业信任降低,最后也抑制了消费和生产的再投资。
3.2对第二个阶段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小泉内阁上台后,进行了强有力的经济改革,2002年推出了《金融再生计划》加速处理不良债权,主要把不良债权的焦点集中在一些大型银行上面,包括三点:1.对银行的资本核定制定了严格的标准2.充实银行的自有资本3.加强银行的治理。到2006年末,大型银行的不良债比例已经由2001年末的8.4%下降到了4.5%。
处理不良债的同时,日本政府保持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对于不景气的经济有诸多好处:1.可以提高国民和生产者的消费、投资预期。2.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3.伴随着不良债的处理,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能力得到加强,金融的中介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当然,任何经济政策要发挥作用都会有一个政策时滞的问题,也还有要面对世界经济环境、自然灾害等问题。从现有的GDP数据来看,2004年之后日本经济恢复了稳定的增长和日本既定的相关货币政策不无相关。
四、对中国的借鉴
日本的经济在战后飞速飞速发展,其历史经验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情况。在泡沫经济破灭及相关的问题上,学术界予以了很高的关注。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其实也是日本反思和探索的十年,借鉴日本大约二十年的货币政策轨迹至少可以给当前的中国几点这样的启示:
1.在货币政策方面要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可以看到,90年代初日本央行对于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影响没有及时反应,并给以货币政策的调整,失去了较好的时机,以至于后来的多次下调利率收效甚微。
2.在货币政策的使用方面要注重货币政策的指导。日本90年代中后期所执行的急速下调的货币政策与前期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这种急速调整的货币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对经济的指导作用,片面高估了货币政策的作用,以至于要面对“流动性陷阱”这样的问题,货币政策一度失去了主动性。
3.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主要是集中在以证券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行业上面,而逐渐牵引影响到其他领域。我国2008年股市暴跌之前,就有学术界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给当时的经济建言,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股市泡沫破灭了,而楼市的价格还在一路上升,这就与日本当年的情况非常不同了。这两个市场迥然相异的格局,到底是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所产生的,还是因为我国在泡沫经济破灭问题上吸取了日本的经验,有意的时楼市泡沫维持下来,以便于银行业有时间处理其资产组合,降低因为楼市泡沫破灭可能带来的银行业的大量不良债,最后减少对整个经济体的损伤呢?若是这样,在股市泡沫破灭后的三年以来,银行业已经有了很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应对楼市泡沫的破灭。那么今年二季度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得出的“即使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业也可以承受”的消息对于无法抑制的楼市泡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空。
参考文献:
[1]乐绍延.日本金融市场为什么出现负利率.全球缭望[J,2003年第8期。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99年。
[3]陈作章.日本货币政策问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堪坤. 克服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日本的经验及影响. [J].福建金融,2007年第l期。
[5]尹玉梅,刘洪仓. [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
[6]]辜岚.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n期。
泡沫经济特点范文4
1.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230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1)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假定国债能在市场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投资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他们分析的逻辑是:(1)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A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2.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
社会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3.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1)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证券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1)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有两个含义:(1)是“derphantasieentstammend,nichtwirklich:einc-ewelt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2)是vorgetauscht,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fiktivkapital)是相对真实资本(daswirklicheskapital)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投资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
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国债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市场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证券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factory)、虚拟办公室(virtualoffice)、虚拟银行(virtualbank)、虚拟大学(virtualuniversity)等。在这里virtual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whatisstatedinfactbutnotinname),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哲学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及债券期货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类虚拟资本。
按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相对论,没有投资于实体经济企业,不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求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则银行借贷的货币资本也应列入虚拟资本之列,银行借贷活动也是虚拟经济活动。银行借贷活动关系的载体是借贷契约,借贷契约与实体经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因而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但银行作为“存款者的集中和贷款者的集中”,其增值能力又不完全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取决于社会经济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虚拟资本的银行借贷资本,处于第1类虚拟资本和第2类虚拟资本之间,可称作准第2类虚拟资本。
金融衍生商品是在前三类金融原本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比如金融资产证券,便产生于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贷款资产证券化使得债权债务关系起了变化:证券化以前,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双向的、个别的。证券化以后,银行把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使得债权债务关系集合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说,债权人是广大的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债务人不是个别的借款人,而是集合的借款人。这样,证券化资产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而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资产证券与个别经济过程的关系不直接。由此我们把它称作第4类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的期货、期权交易,其对象是期货、期权合同,由于买进与卖出的合同能够抵消,不必在合同到期时实地结算、交割某一种金融资产,所以,绝大多数交易者不必在实际结算时,真正拥有这种商品,只是根据其价格的涨落支付差额。其增值能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可以说这类交易完全与实体经济过程无关,由此我们能够把这一类交易活动称
作第5类虚拟资本。把虚拟资本从而虚拟经济作以上的划分,表明在当代,虚拟经济活动有相当一部分,独立于实体经济过程。影响虚拟经济活动的因素有别于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因素。虚拟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2.电子货币的兴起,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1)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消费者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换方式。网上购物,电子交易能够完全取代支票和现金。但在这里需要权威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商家和银行,它们是能够被充分信任的第三者。(2)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储蓄与投资的方式,有剩余的收入者能够在家通过电脑储蓄和投资,并获取大量的金融产品变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去希望去的交易场所。(3)电子货币的出现,使90%以上的财富在电脑网络里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并大大提高创造和追逐财富的速度。有人说,这个速度相对于20年前大约有3倍以上的提高。有人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真实储备,从1974年的8:1上升到20:1。(4)货币电子化,不仅能节约资金给付、交换的时间,而且能从优选择资金的成本和收益,如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上选择最优的利率和汇率。
3.网络银行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金融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网络银行又称虚拟银行,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虚拟经济不能不关注网络银行。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在美国诞生。这家银行没有地址,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主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员工只有10人,1996年存款达1400万美元,估计1999年存款金额达4亿美元。在美国,已经有400家金融机构推出了网络业务。据调查,在2000年以前,有16%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所有银行利润的30%。网络银行的出现对经济的影响是:(1)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银行的规模不能再以分行数、人员数去衡量。(2)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放款业务生存,而必须推出特殊、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业务。(3)不论是实体银行还是虚拟银行,当前都处于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个人只要在网络银行上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等资料,只要用鼠标回答薪金所得、不动产状况,电脑就可以自动评估信用等级。中国台湾玉山银行开办了个人贷款业务,只要信用评级在60分以上,就可获得60万元以下贷款。(4)网络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不仅需要银行家,而且需要经济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能设计模型,预测发展趋势,成为金融世界的先知先觉者。当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要受到制度环境、投入成本、运作条件和法律保障等约束,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理念的更新,网络银行在虚拟经济中的地位将与时俱进。
虚拟经济源于经济主体又超越原经济主体,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缩短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时间,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观、信息掌握、资源配置以及运作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李晓西、杨琳,2000:《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财贸经济》第6期。
刘立达,2000:《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研究报告》第11期。
刘骏民,1996:《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第12期。
张颖等,2001:《虚拟经济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第1期。
章鸿猷主编,1999:《最新英汉计算机词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6卷。
泡沫经济特点范文5
今年宏观调控措施呈现手段多、频率加快和力度加大的特点。近年来调控措施出台不少,但究竟有多少属于真正的宏观调控措施,值得讨论。在货币政策方面,在去年已经加大力度的基础上,力度再次加大,手段更加灵活。迄今为止,已经五次加息,八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有第三方发行票据。财政政策方面,一是降低利息税税率,从20%调到5%,再是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三是发行特别国债。收入政策方面,普遍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提高工人工资水平以及提高低保标准等等。
展望2008年,影响年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美国的次级债风波,如果继续蔓延的话,可能影响到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受政府换届影响,各级政府投资需求有可能出现几个强劲的反弹,这方面应当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各级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对于铁路、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看来都有明显加大,包括地方建设投资需求。受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消费需求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三大因素综合考虑,促进效应有可能大于紧缩的负面效应,中国经济增长从偏快到过热的可能性还会进一步加剧。
关于价格上涨的问题,回顾历次宏观调控,可以看出每一次经济过热的时候都可以找到猪肉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子。我看到80年代中期田原写的关于物价的报告,当时讲的也是猪肉、粮食价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过去历史过热时期都出现过。我个人认为归根到底还是总量的问题,发出去货币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只不过这次增加新的因素。我个人认为2008年物价走势依然是不乐观的,现在许多价格、尤其是资源价格在人为控制下,因为今年有十七大一些因素,把价格控制住了,实际上价格改革也是暂时停滞不前的。
资产价格普遍上涨,经济泡沫化的风险日益加大。除了股票、房地产以外,包括收藏品市场的价格都在普遍上涨,比如集邮价格和文物收藏品的价格今年都在暴涨。
泡沫经济特点范文6
[关键词]地产泡沫 形成机理 政府行为 房地产价格
一、房地产泡沫的内涵
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此尚无标准定义。西方的经济学家对“泡沫”的争论以久,正如金德尔伯格在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撰写的“泡沫”辞条中写道:“在编写本辞条时,理论界尚未达成对泡沫的一致同意的定义;至于它是否可能发生,也没有一致的看法。在辞条中金德尔伯格将泡沫界定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弗拉德与加伯认为当实际市场价格正向地依赖于它的预期的变动率时,资产泡沫才会产生。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主体不会有系统性的预测误差,所以,价格及其预期的变动率之间的正相关就意味着价格与其实际的变动率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价格变动的套利行为及自我完成的预期就会使实际价格变动脱离市场基础,这种情况叫价格泡沫。英国经济学者乔纳丹•泰纳鲍姆认为世界经济的架构是倒金字塔,下层是实物资本,上层是金融衍生物及虚拟资本,泡沫是虚拟资本缺乏实物资本的保证而过度膨胀的结果。我国学者曹振良对“资产泡沫”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人为资产泡沫是任何形式的过度投机;资产泡沫是一种资产的价格持续上涨到很高的水平直至崩溃;它是一种投机性冒险,除非有无数个参与者,否则,泡沫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资产泡沫是指一个机构为谋取暴利,以欺骗手法将一种物品或股票的价格抬高到远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之上,最后就像气泡破裂那样,其价格猛然下降,使买主蒙受巨大损失;是买卖资信欠佳的公司以股票进行投机,使股票的价格远远高于它的实际价值。可见,“房地产泡沫”就是通过各种狂热的活动如房地产开发商向银行大量贷款开发房产,高额售房;还有一些购买者购买多套商品房为转售或者出租来赚取利润的投机行为使得房地产的价格猛涨,若干倍地远离其价值,这种若干倍地猛涨形成的高价的价格,不能长期维持,虚高的价格最终会像泡沫一样地破灭,这就是房地产的泡沫经济现象。
二、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1. 房地产的固有特性是形成泡沫的基础
房地产自身的固有特征表现在:其一,稀缺性。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的刚性以及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经济供给的有限性,因此土地始终是稀缺的。稀缺性则意味着其资产存在着价格上涨的巨大可能。其二,耐久性。土地作为重要的载体,如果得到科学利用可以实现永续利用,而土地之上的建筑物经济持续时间通常也可以达到数十年之上。其三,需求的强劲性。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都是在地球上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物质空间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载体,因此客观上存在着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工业化大规模的展开,这种需求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还是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房地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重要的实物资产,土地和建筑其上的房屋不但是最真实的物质财富形式,而且是创造和生产其他财富的原始要素。但是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还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品,其具有虚拟资产的重要特征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房地产具有虚拟资产的特征从而使得泡沫现象在房地产界更加易于发生。
2.房地产投资需求缺乏真实需求支持是形成泡沫的根源
房地产泡沫产生的直接根源在于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需求缺乏真实需求的支持。对于房地产泡沫而言,只要是真实需求就不会产生泡沫,而泡沫的产生则全部缘由房地产投资市场上形成的虚拟需求。只要存在着房地产投资的虚拟需求,就存在着泡沫的可能。问题的核心在于这种投资性虚拟需求是否以真实需求为依托。假若投资市场上的虚拟需求超出了那部分必须到投资市场上得到满足的真实需求时,泡沫就产生了。并且这种差距越大,泡沫的程度就越严重。
3.不健全的金融体制是形成泡沫的催化剂
房地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往往与金融密不可分。一个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够有效地激励社会闲散资金向生产性投资转化,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但是,金融体制的迅速发展往往与社会生产不同步,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背离的趋势益明显。金融机构一般以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为依据进行决策。在不健全的金融体制下,金融机构往往为追求市场份额、信贷规模,而忽视了对借款者的资信调查,低估了投资项目的潜在危机。尤其在经济“繁荣”时期,抵押物价值上扬,使得银行愿意为房地产部门提供更多的信贷,放松贷款条件。当投机商把这些资金投到炒作过程中时,就会加速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4.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业政策取向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因素
政府行为对房地产泡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土地市场不成熟及相应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客观条件下,所采取政策的局限性。如土地供应采取的“双轨制”,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计划干预过多或干预不力等。二是在土地供给有限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因此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房地产产品涉及全社会居民的最基本的福利,且由于其市场的自身非完全竞争性特点,因此政府在确保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任务责无旁贷。但在消除房地产泡沫的过程中,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有赖于以上供求两个方面各项政策的共同协同,单独在某一个方面的进展往往并不能有效地消除房地产市场上的泡沫。
三、防止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应对措施
在深入分析房地产泡沫的内涵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形成应从一下几个方面抓起:
1.规范土地市场,保持房地产供需关系基本平衡,改变现有住房投资结构单一模式,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
2.健全我国房地产税制。
3.加强信贷监管,抑制投机。
4.大力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
参考文献:
[1]赵保强:基于社会矛盾理论的房地产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敖波: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泡沫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王鹏:中国股票市场财务信息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贺雪梅:东部沿海城市住宅价格运行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吴地宝:不对称信息、信贷支持与房地产泡沫风险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6]刘炳鹏: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黎子超: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张伟:泡沫经济对我国金融业的效应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