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改革;文化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涵包括多方面,同时在作用形式上也较多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整合,对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国民精神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对于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根本上促进了时代教育本质上的变革,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及时代变革

1.通识教育模式全面开启,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了通识教育模式的全面开启。在新型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加大了对于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地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能力并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及素质,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学生不仅仅要能够掌握专业化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形成个人理论体系,不断地强化创新素质和实践精神;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强化人格的培育和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厚德载物、高瞻远瞩。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为他们的长远进步创造有效条件。

2.素质教育开始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知识型社会的到来,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被进一步地强化,其辐射领域越来越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突出社会责任感、教育时代性和创新精神,彻底打破传统学校专属教育方式,将教育的本质融会到社会发展中,实现教育渠道的拓宽。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这一时代变革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与其初衷和本质有着至为紧密的关联性,从而不断地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

二、素质教育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1.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基础。素质教育为高校大学生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思想基础和理论积淀。广义的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以上这些素质基本上强调了当今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应该是高校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动力。

2.为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划和指导,从而帮助教育者有效地规划教育内容和学科体系,顺利达到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结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体系、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提升和规划,从而有目标、有次序地完成大学教育,为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总之,必须要构建完善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塑造实践教学体系、加速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等,实现整个高校教育活动的完整性和系统化,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效果,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与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达成一致。

3.促进时代教育变革与升级。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在素质教育内涵的指引下,必须要实现高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过渡和转化,促进时代教育变革与升级。不断地延伸高校教育的内容和辐射面积,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为他们人生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内涵的不断延伸,时代高校教育的特征更加明显,实现了这两者的完美接轨。因此,应该善于借助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积极促进高校教育的转型和进步,从而不断地促进时代教育回归本质,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素质教育视角下大学教育改革实践路径

1.将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为高校教学进步提供有效的基础。第一,打造更加系统而全面的课程体系,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加专业选修课、实践课、校选课等多方面课程的开设,以此来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知识、人格、情感、品德的塑造和完善。同时还要增设教学实践课程,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开设相关的应用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此来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奠定基础。此外,还应该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利用社团建设、科研小组等团体来组织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真正以素质教育理念来施展高校教育,以学生为核心打造高效教学课程,从教学、管理、实践等诸多环节加以重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2.打通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通道,促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从而不断地增加素质教育的影响力和延伸效果。对于高校大学教育来说,应该给学生开辟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和情感发育,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地鼓励学生个性的施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指引下,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走出课堂,去社会中磨炼自我,以此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构建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这一目标。

3.人本导航,以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为根本。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渗透,应该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及核心要素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其人本地位的重视和强化。以学生为本来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需求,为之提供更加全面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此外,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注重培育自己的德行和行为习惯,学会宽以待人、厚德载物,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奉献,更好地为社会、为他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初衷。

四、结语

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核,不断地强化素质教育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实践,从而全面提升大学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思想意识、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实力提升。具体到实践中去,应该以素质教育本质为核心进行大学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打通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作者:王淼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郇秀红.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5,(09):73-78.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2

关键词:诚信教育 问题 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特征和意义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特点以及开展需求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教育内容和目的

诚实守信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核心长期并将持续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开展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诚信价值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诚信公德规范教育等方面,诚信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诚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诚信教育中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目的。

(2)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诚信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及素质教育方面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其主要经过高等院校系统地组织实施,并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位居重要地位。

(3)高校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需要规范的制度及惩处机制

高校的诚信教育在激励大学生遵循是内在的道德要求的同时,离不开一定制度规范的要求和约束,对于失信行为高校应进行相应的惩罚处分,从制度与规范上保护大学生的权利,对于失信者予以惩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长此以往进而养成诚信道德的良好习惯。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1)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自觉追求的人生目标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素质品格,是时代和社会宏观大环境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觉追求的人生目标。“人无信则无以立”,在社会对于人才大浪淘沙般择拣中,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大学生走出校门、立足社会的必要品质以及毕生追求。

(2)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教育者的天堂,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绝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品格的塑造和德行的培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缺乏诚信则不足以立足于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人才,良好的诚信记录是必备条件。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所面临问题及分析

1.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对人格世界的塑造

随着时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已经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及能力教育所能解决的了。传统教育中一直注重的对于知识、能力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全面发展成为了时代的需求,过分注重知识教育会导致学生发展中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现阶段的高校教育理念否认了学生自身在道德发展中的主体性,过分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接受过程中的统一性与被动性,以纪律为形式,强制的训诫、评价和奖惩,教育者及教育的接受者双方都被这种理念所局限,缺乏了教育的创新性和自主独立性,沦为传统教育模式的牺牲品。

2.现阶段高校诚信教育理念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教育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执教之基。现阶段的高校教育受到历史发展沿袭的影响,教育工作者长期秉持着包括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精英主义在内的诸多模式化的教育理念。实践证明,所有这些教育理念都不能适应于当今的大学教育需求,高校的诚信道德教育需要创新与变革,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认识教育现状,以全新的模式重新把握和构建教育体系,以全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及拓展教育活动。但是当前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部分高校过分注重于眼前的利益,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理想已经创新性思维,沿袭旧的思想,将旧有的理念转嫁于当下的教育实践之中,很大程度上地影响了我国诚信道德教育的常态化开展。德育教育一直摆在我国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但是与之相悖离的情况是:校园内外道德观念的冲突日益强烈,不道德的行为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反思我国诚信教育的缺失成为现阶段诚信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事。

三、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将诚信教育的理念充分体现在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中

高等院校应该把诚信教育理念充分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输入诚信教育理念以及德育价值观,开设与诚信教育相关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设立诚信考场,将诚信考试纳入对于学生的考查内容等等,都是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高校在开设思政理论课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区别,将学风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学科不同的课程要求,诚信教育的内容也应富于变化。

2.将诚信教育从课堂教学迁移到社会生活中

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工作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优化诚信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将诚信教育从课堂教学迁移到社会生活,加强法治教育,建立完善集体、个人信用的制度。在课堂之下,高校应注重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实现学校和家长的良性互动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家长要关心、了解子女的心理。再次,家长要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的协同合作,家长应配合学校的安排,共同承担素质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新时期开创新局面,在保证诚信教育在德育教育层面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让诚信教育在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

参考文献: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73-02

高校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因其适应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综合型人才的大力需求,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信息化对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有力冲击,高校素质教育也发生着深刻的信息化变革,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发展思路,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提高素质教育效率的正确选择。

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二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各个环节如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既有“技术”方面的属性,同时也兼具“教育”方面的属性,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属性特点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育过程中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包括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网络化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共享,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用户之间可以互通有无,进行自由交流,使交际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体化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特点,为人机互动提供了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全新的交际手段。智能化可以增强教学设备的精密性和可靠性,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些特征的集中决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多功能性与复杂性。

(二)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属性特点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与交互性。开放性是指教育突破传统的封闭环境,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垄断地位,构建起社会化、立体化和自主化的教育体系。共享性是利用网络、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教育思想、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等可以在不同用户之间自由交流,实现共享,解决了单个用户教育资源贫乏,难以得到补给的问题。交互性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人机互动,以及通过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的人人互动,这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多向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教育信息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

信息化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素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教育信息化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机遇

首先,教育信息化为高校素质教育开辟了全新的空间。信息技术使传统教育的封闭环境变得开放,使教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环境。例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开设网络课程、创建虚拟课堂,实现远程教育,还可以使高校与外界互换有益资源、进行联合办学等等。另外,教育信息化共享性特征提高了信息交流的自由化和时效性,实现资源共享,既解决了素质教育中遇到的人才、设备、资金等困难,也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

其次,教育信息化丰富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教育,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这就决定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网络、多媒体等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高校教育者提供了获取资源的便利条件。教师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渠道于一体的立体化教育手段,构建学导式、案例式、趣味式、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育信息化创新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高校教育模式正在形成,大学生知识来源渠道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被无限拓宽,形成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新格局,教师的角色也由主体变为主导,在教学中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突出了,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因材施教的双重需要。

(二)教育信息化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挑战

首先,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网络信息技术赋予的海量资源良莠不齐,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的驱使让其容易失去鉴别良莠的能力。接触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严重妨碍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纪素质等培养的成效,从而使素质教育事倍功半。

同时,教育信息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挑战。信息化教育构建的开放式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接受多元思想提供了便利,因此,教师灌输的传统思想不再具有唯一性,师生平等的交流、学生质疑的权利、教师思维的引导取代了以往教师单方面的权威和灌输,有力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因此,素质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修科目。

三、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教育信息化为高校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素质教育为核心,开辟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途径。

(一)健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体系

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大量事实表明,要想实现目标,取得实效,仅仅依靠高校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事业,由高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业才能完成。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多面教育资源,创设一种富含多元文化的多层次、立体式教育环境,开放共享学习资源。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教学体系正契合了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现代化教学体系包含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学习资料,把握学习进程,发挥思维潜能;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汇集整合有用的信息资源,创设开放多元的教育环境,并结合当前社会和网络环境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现代化教学体系还可以将高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三者之间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自由、快捷的交流,大大拓宽了高校素质教育的环境空间,提高了素质教育的成效。

(二)全面培养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素养

信息化教育是高校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所决定。所谓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指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其核心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能熟练掌握和操作现代化信息技术,同时也要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教学工作之中,最大化地创新和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普遍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素质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这种局面的改变需要依靠高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化素质培养机制,从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树立,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的训练等,全面更新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建设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将其打造成为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执行者。而高校教师本身也要进行积极的努力,适应教育信息化潮流的需求,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探索有利于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三)不断完善高校综合性信息化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工作,而是以信息化教学为核心,以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的综合性工程。信息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保障,提供教学管理、评价评估、后勤服务、新闻宣传、社会指导、心理咨询、校园论坛等多元化服务,为大学生搭建一个便利化的“自选超市”,使之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产品”,从而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主动寻求帮助,创造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提高素质教育的时效性。

结语

教育信息化为高校素质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立体式发展环境,为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高校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拓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磊.信息教育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J].中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7).

[2] 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4

关键词:核心素养 全球教学 发展起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界定

1.核心素养的概念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继素质教育后,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词汇,2014年,《人民日报》曾开出专栏解读核心素养,认为核心素养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其他素养。核心素养应该是建立在学科之上。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平台上构建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更多地强调个人学科修养和对家、国的关爱,强调学科教育对学生社会公认价值观的培养,正能量的引导。当代众多教育家和学者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界定。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基础。不仅注重学科的基础。同时也关注社会发展的基础需要。以及个人发展的基础需求。这就使得核心素养更加具有发展动态的特性,而李小建教授则认为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具有共性的认知、思辨、判断等认知能力,同时还包括组织、管理和交往等非认知能力。

2.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界在对本世纪世界和我国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后,针对未来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教育理念。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对核心素养的不断论证。提出了三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具有学习和创新的素养,具体包括提取与批判思维的形成。解决不同情境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沟通能力。对待传统事物的变革与创新能力;其次,是指信息化素养,未来世界是信息世界,对信息的处理和把握程度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素养。具体包括媒体素养、数字处理素养、通信发展技术等;最后,是具有良好的职业和生活素养。具体包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对自我职业规划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二、构建“核心素养”的垒球教学课堂

1.整合高效资源、形成核心课堂

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整合提炼教学资源,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其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建立在高效n堂基础之上。而高效课堂的建立则是在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基础之上。由此可见要想构建具有核心素养的高职体育课堂,必须从整合高效资源、形成核心课堂这方面人手。高校的垒球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垒球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此外,通过垒球运动还要塑造独立自主。顽强拼搏。具有一定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这使得高校的垒球教学目标不再是一维目标。而是呈现出三维多级目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整合最优秀的垒球教育资源。并对其加工提炼,形成课堂的核心内容。这些资源不仅指教学内容和手段,同时还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

2.形成“大”体育与“微”课堂

要改变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上的偏颇。当学生和家长提及体育教学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将其看作课余文化和休闲娱乐活动,完全忽视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人们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大”体育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形成。正是建立在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基础之上。

田麦久教授在北京体育大学报告会上曾经指出,中国高校的体育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而缺乏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素质和能力的桥梁,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恰恰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理念的实现需要建立在有限的课堂当中,在有限课时的垒球教学中,实现高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根本变化。需要高校垒球教师结合垒球运动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大”体育和“微”课堂的统一与整合。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形成特色课堂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继素质教育理念后的教育界的又一全新理论研究成果,是素质教育的凝练与升华。理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完善。高校垒球教学采用“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必然就需要构建具有这种理论导向的特色课堂。而特色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便是特色的教学内容。高校垒球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与国际大学体育教学接轨,同时还要立足高校教育的本身特点。重新构建高校垒球教学标准。此外,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俱乐部,在垒球课上教学和课外活动中不断渗透体育核心素养的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课余活动、课外俱乐部等平台,吸收最为优秀的垒球资源,采用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因地因时制宜形成最佳的教育资源。不断将体育核心素养渗透给学生,增强高校学生“大”体育的观念,形成特色垒球教学课堂。

4.强化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高校体育教育培养社会基础实用建设人才。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教育学科,应重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通过垒球教学增强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将来步人工作岗位奠定身心基础。同时高校的体育教学还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5

关键词: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绝不能截然分开。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品位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现在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怎样在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提高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意义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一直以来被全世界各国所重视。虽然各国所采取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但怎样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2004年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各高校所推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始终与国家教育方针非常一致,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更多的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

高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基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关怀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从制度化转变为高校的管理特色,如何从管理层面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并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质量,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中值得更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如果说专业基础教育培养的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谋生能力的话,那么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理论视野、创造思维从而达到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一环,是高等院校区别于其它职业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伸缩性和综合性特点: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涉及到高等院校学生不同素质和不同能力的培养,这种素质培养到什么程度、素质提升到什么程度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课程设置当中既要思考所应达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具体到不同的能力、不同的特点所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此外更应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在共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共同目标之下所彼此之间的层次性、发展性和良性互动就需要其体现出综合性特点。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人文素质相对于科学素质来说不是关注于"现实是什么",而是关注于"理想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它包括人的未来发展的理想性的目的在其中。中国理论界对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有人文素质的未来建设者的概括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有人概括为能力、知识、心理、科学素养、文化水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就包括十分广泛的内容,如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内容,自然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也应该将这些内容囊括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是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决定的,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之下,安排和布置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则需要一个科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非是越多越好,相反如果过多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很容易让学生疲惫并厌烦,但一些必要的教育内容又必须有所呈现就需要有人文素质教育内容选择的过程。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等素质的提高,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满足这六大方面的素质教育,从而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展开现实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

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就有可能因缺失吸引教育对象的力量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新形势,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并借势发力,把握机遇,化挑战因素为助战因素,拓宽教育渠道,以理论思维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增强学生行为选择的科学性、正确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者要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以往单纯的教学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次,受教育者也要主动把二者融合,自觉的注重人文知识的积累,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学习,注重自我教育,通过知、情、信、义、行的转化,自觉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品质。

(二)、构建高校科学的人文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育的关键环节,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就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构建高校科学的人文课程设置。在高校整个课程体系,整个教学活动中规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增设人文课程,课堂教学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落实的最主要的途径。人文课程自身体系完备的前提下,更应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性和紧密性,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大力开发以提升人文素质为核心和主导的理论和实践双结合课,改变过去以专业知识传授为既定目标的教学思维。增设人文讲座,加强读书活动的管理。

(三)、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质水平

教育者作为教育行为的施行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者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着,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人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能开发起着奠基作用,教育者还承载着人文素质自我修养的引领作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的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教师树立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并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素养。目前我国高校还相对缺乏鼓励教师提升个人人文素质的激励机制,教师不仅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同时也缺乏自我提高人文素质的动力,从而导致大学教师总体上专业知识雄厚,人文素质薄弱的现象。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除了包括对学生的教育外,还应该包括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形式

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比如说可以采用课外教学的形式。比如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展开人文素质教育。比如说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对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的丰富,要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思路,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课堂,其实它更可以是校内,更是课外。多样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对人文素质教育管理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更加灵活多变。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必不可少的。

(五)、创设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

良好的人文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我们应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学习环境来巩固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通过整合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不同的活动载体、不断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寓于各种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人文知识,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发展能力,提高人文素质。

五、总结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进行改革,努力探索适合新世纪需要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知识的学习、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身参加高品位的社会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世娜.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2

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72 -03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虽然也经常出现某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等乐观报道,但对整个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统计却不容乐观,根据2011年6月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本科就业排名前50位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才91.2%,相应的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只有88.1%。这还是数据优化后的结果,比如数据中不包含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也不包含继续深造的学生,更不包括很多民办院校。也就是说,每年从高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将近有100万人没有工作,累计往年无法正常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状况之严峻可见一斑。

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着很多原因,这包括一定的社会原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录取率逐年增长,导致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其次新生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众多调查发现: 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欠缺,工作责任感、职业操守素质不足,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缺乏, 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与此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岗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不是不招人,而是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达不到所招聘企业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缺乏系统性培养,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造成“就业鸿沟”的形成。因此,对高校而言,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如何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 AST D)指出就业能力涵盖了16 项技能, 包括5 个类别: 基本胜任力( 阅读、写作、计算) , 沟通能力( 说和听) , 适应能力( 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 , 群体效果( 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 和影响能力( 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 等。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可以塑造和培养。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实践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三是创新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 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 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二)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辅相成

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目前众说纷纭。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有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身体素质是成为合格员工的基础,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可以达到,审美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追求。素质的“关键”是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不断地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一种理解是“素质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及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能力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根本,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使他们顺利就业,并使其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拔学生,而是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学校只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也才能建立起学校的信誉,建立起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关系,真正提高就业率。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善

在学校教育中,素质的培养往往由于难以量化而被忽视,或者简单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道德素质教育,把体育课等同于体育素质的培养、把一些选修课作为审美素质的培养,这不仅片面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体的综合素质割裂,把无法用分值量化的素质强行分值化,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的指导思想

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教育,培养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归宿就是学会做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这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而人格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也不能单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来完成综合素质的教育。高度统一、重视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的主客体对受教者的培养目标清晰明确,上下统一,综合素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开展起来。

(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高度重视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外,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本纲领,它不仅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更要结合专业和岗位需求,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后续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严谨、客观的态度,更要结合高校的专业以及就业岗位、企业需求来商讨制定。企业在用人方面除了对专业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外,对综合素质要求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引导学生往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方向发展。探索“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合格基础上,选修一门以上的特长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需求合拍,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三)适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 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没文化 ,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以高职教育为例,教育部在2006年先后出台了14号、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在人才模式的内涵中有“高素质”的表述,然而,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与职业技能培养相比,“人文素质教育”模块通常是最容易被淡化的一块。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技能证书考试、从业资格训练等实践课程,占据着核心地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和课时却总量锐减。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深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要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中心, 包括基本能力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瞄准市场需求的素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由于高职年限较短, 技能实训任务较重, 不可能开设太多的素质教育专门课程,应该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教育时,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内化和升华。

其三,加大公选课的开设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社科及艺术类课程, 文科专业学生则增加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课程。通过跨专业选修的方式, 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兼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有效的交际能力。

(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既然难以量化,就应该贯彻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实质说到底是人的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学校,教师往往是学生的镜子和榜样,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不仅体现在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上,更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治学态度上。一个道德修养高尚、治学态度严谨、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客观、积极的人生观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的作用往往胜过一门课程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能结合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体质以及娴熟的学习劳动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使社会能更好地接纳学生,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彭金生,唐小红.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创新教育,2009,(04).

[4]吴玉静.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论,2011,(23).

[5]肖云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 高教探索,2007,(06).

[6]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7]谭属春.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